❶ 是誰最早發現辯證法。
赫拉克利特
他是古希臘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哲學觀點而聞名於世,他有兩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❷ 西方哲學辯證法的創始人是誰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約公元前540-約前480年)
古希臘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哲學家,是古希臘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哲學觀點而聞名於世,他有兩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蘇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亞里斯多德(前384—前322年),等也是古代辯證法的代表人物,他們多以唯心主義為出發點,包含著許多合理的辯證內核,例如認為真理總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反面轉化。
❸ 黑格爾:辯證法的奠基人是誰
生平簡介黑格爾於1770年8月27日出生於德國斯圖亞特,他5歲考入拉丁學校,從小就表現出超群的學習才能,受到他的啟蒙老師勒夫勒的重視。7歲進本城中學,他是一個模範學生,每次考試都因成績優良而獲得獎學金。為了培養孩子,黑格爾的父母專門請教師在課外替他補習幾何學、希臘文和拉丁文等課程。
年。黑格爾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德國斯圖亞特市立文科中學。
年10月,18歲的黑格爾考入德國圖賓根神學院。
在圖賓根的最後3年,黑格爾集中精力專心學習神學。1793年秋,黑格爾順利通過了畢業考試,獲得圖賓根神學院的畢業證書。1793年10月,在大學畢業後,黑格爾隻身前往盧梭的故鄉瑞士游歷。
在好朋友謝林的幫助下,1801年1月,31歲的黑格爾終於來到耶拿大學任教。
在耶拿,黑格爾用自己的真實名字發表了第一篇論文《費希特哲學體系與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在這篇文章中,他站在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上,批評了當時很流行的主觀唯心主義。1801年8月,耶拿大學通過了黑格爾的論文答辯。從此,他取得了大學的授課資格和講師的頭銜,在學術研究上進入一個新階段。
歷史業績年至1818年,黑格爾寫出了他的《哲學全書綱要》,這部書的第一部分寫的是邏輯學,第二部分寫的是自然學,第三部分寫的是精神哲學。
年10月底,應德國文教部大臣的邀請,黑格爾赴柏林大學當教授。在柏林,他講授了宗教哲學、歷史哲學等課程,出版了《法哲學原理》。
黑格爾一生都在進行苦心孤詣的探索。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小邏輯》、《自然哲學》、《精神哲學》、《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宗教哲學》、《美學》、《哲學史講演錄》等等。黑格爾的全部著作,都為著一個重要的主旨——通過對精神、理性辯證發展過程的描述,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普遍規律。
黑格爾哲學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具有革命性的方法論——辯證法,它包含了黑格爾哲學的核心內容,這里概括如下:
第一,關於內在聯系和矛盾發展的思想。恩格斯指出:「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黑格爾主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對立面的統一」,對立面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是排斥和矛盾的。內在矛盾的斗爭和轉化,推動了事物的發展。
第二,事物積累一定的量變而轉化為質變。
第三,人的認識過程是由簡單到復雜,由貧乏到豐富,由片面到全面的辯證過程。
第四,思維具有主觀能動作用,人可以把觀念的東西轉化為實在的東西。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這樣評說黑格爾哲學:「在他那裡,辯證法是倒立著的。」他本來是「徹底革命的思維方法竟產生了極其溫和的政治結論」。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黑格爾的哲學研究,畢竟是人類巨大的精神財富,它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哲學基礎。
❹ 是誰最早發現辯證法. 這里指的是一個具體的人.
赫拉克利特
他是古希臘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張「一切皆流,無物常住」的哲學觀點而聞名於世,他有兩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❺ 最早發現科學辯證法的是誰
辯證法(dialectics)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辯證法」一詞源於古希臘文δνaλεxειx╰(τέχνη),意為進行談話的藝術,由δνaλ廹yσμxι(我談話、我發議論)演化而來,原意是指在辯論中揭露對方議論中的矛盾並克服這些矛盾的方法。
「辯證法」這個術語,在哲學史上曾在各種不同意義上被使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哲學家那裡,有不同的含義。
而其中的辯證法三大規律為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提出,這三個辯證法規律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
❻ 下面哪一位被亞里士多德譽為"辯證法的發明人
芝諾
約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各派論爭之風盛行,哲學家們都比較注重爭論的技巧和方法。這時,人們把論證或分析命題中的矛盾,以及在談話中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克服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辯證法。蘇格拉底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對立意見的爭論而發現真理的藝術。智者派則把辯證法作為一種據理論證的藝術而廣泛運用。智者派在後期演變成為詭辯論者,他們的辯證法成為玩弄概念、混淆是非、抹煞真理和謬誤之界限的同義語。柏拉圖除了根據傳統含義,把辯證法看作是通過揭露對方論斷中的矛盾並加以克服的方法外,還把辯證法看作是認識"理念"過程中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方法。他認為,藉助於辯證法可以由個別理念上升到普遍理念,又從普遍理念回到個別理念,因此他把辯證法作為"理想國"中教育的最高階段的內容。在古希臘哲學中,"辯證法"一詞也較多見於柏拉圖的著作中。
亞里士多德除了把辯證法看作是"研究實體的屬性"、"揭露對象自身中的矛盾"等方法外,還把辯證法作為形成概念、下定義和檢查定義是否正確的方法。從此"辯證法"經常在邏輯學的意義上被使用。
❼ 唯物辯證法理論體系是誰創立的
一百四十年前,人類智慧、認識能力的發展歷史開始達到了一個偉大的界限,這是愚眯、盲目、偏見與科學的分界線,轉折點。這一分界線的界碑,就是唯物辯證法的誕生。人類的思維方式由此才破天荒第一次具備了真正科學的性質。在古往今來,五花八門的關於聯系和發展的學說中,只有它才是「最完整深刻而無片面性弊病的」,「唯一正確的」理論,被列寧譽為是人類理性最偉大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的真正的革命靈魂」。 然而,這一偉大的唯物辯證法哲學理論是由誰創立的呢?迄今為止,中外學者幾乎一致認為是馬克思,或者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可是研究表明,這並不客觀,也不辯證,事實是,作為系統化的唯物辯證法哲學理論的創始人是恩格斯。 的確,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通過各自不同的道路而共同走進了唯物辯證的思維王國,分別確立了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正象恩格斯自己所說的:「1844年夏我在巴黎訪問馬克思的時候,才知道我們在一切理論方面是完全一致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選》兩卷集,第二卷第341頁,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這種罕見的殊途同歸的歷史現象本身,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佐證了唯物辯證法的客觀真理性,這不僅是因為這兩位天才的思想家生活在相同
❽ 辯證法的奠基人是誰
辯證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以晦澀而著稱,他的語言充滿了高深莫測的神秘色彩,但是同時也包含著極其豐富的辯證思想。黑格爾認為,「在赫拉克利特那裡,哲學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現了」,而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之所以被人們看作是晦澀的,正是由於它包含著日常理智所無法理解的「深奧的、思辨的思想」。這些思想正是在對邏各斯的深刻內涵的挖掘中形成起來的。赫拉克利特被公認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
❾ 為什麼說赫拉克利特是辯證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的理論以畢達哥拉斯的學說為基礎。他借用畢達哥拉斯「和諧」的概念,認為在對立與沖突的背後有某種程度的和諧,而協調本身並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認為沖突使世界充滿生氣。
赫拉克利特被稱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因為他是在古代希臘哲學家中,第一個用樸素的語言講出了辯證法的要點的人。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他認為萬物都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中的,並提出了「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一著名命題來說明它。
②他看到事物的運動變化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的,第一個提出了「邏各斯」的思想。
③他看到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和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對立分不開的;雖然他自己並沒有明確提出「對立統一」這樣的命題,但他注意到各種對立面統一的現象,並且提出了「斗爭是產生萬物的根源」的思想。這些觀點使他成為辯證法的創始人和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