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眼科小發明

眼科小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5 07:37:00

❶ 河南省眼科醫院的設施

醫院位於有著「天然大森林、大氧吧和省會綠肺」之稱的鄭州市惠濟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現開設床位80張,有4個病區,設有白內障科、青光眼科、眼底病科、眼外傷科、葡萄膜炎科、角膜病科、小兒眼科、屈光眼肌科等科室。河南省眼科醫院葡萄膜炎治療中心、河南省白內障復明中心、河南省眼科醫院糖尿病眼病防治中心、河南省眼科醫院驗光配鏡中心、河南省眼科醫院疑難病會診中心均設在我院。醫院還是鄭州大學眼科學碩士招生和培養單位。現有主任醫師、教授、副教授10人,中級8人。 主任醫師,眼科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河南省眼科醫院)葡萄膜炎病科主任、眼科黨支部書記。
我國專職研究和治療葡萄膜炎的少數眼科專家之一,曾榮獲「河南省優秀醫師獎」、「優秀國家醫療隊隊員」、「河南省爭創白內障無障礙省先進個人」、「中國紅十字會光明行愛心天使」等榮譽稱號。發表論文20餘篇,編寫專著4部,獲科研成果獎3項,獲發明專利1項。首次提出葡萄膜炎的「無縫隙式治療康復模式」,是我國首位網上QQ葡萄膜炎醫生,擁有葡萄膜炎網友1000餘人。其研究成果和治療方案不僅使我省的許多疑難葡萄膜炎患者重見光明,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疑難葡萄膜炎前來診治。
從醫20年來一直在臨床一線從事眼科臨床工作,對眼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後從事白內障、眼底病、青光眼以及葡萄膜炎等方面的臨床研究和手術治療。10年專心研究各種葡萄膜炎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對疑難性葡萄膜炎如白塞氏病、小柳原田綜合征、急性視網膜壞死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研究領域和專業特長:葡萄膜炎、鞏膜炎、免疫性眼病。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現鄭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班,從事眼科二十多年,有豐富的教學和臨床經驗。擅長手術治療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眼科疾病。擅長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治療和驗光配鏡及兒童弱視、斜視的治療,使許多患兒治好了弱視、斜視,並摘去了眼鏡。對復雜性的散光驗光配鏡也頗有研究,使許多患者配上了合適滿意的眼鏡。多次參加省市驗光配鏡學習班的講課任務,參加我省首次中高級驗光師評審工作,為提高我省驗光工作做出了貢獻。
在工作中獲科技成果獎兩項,發表論文數十篇。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眼科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碩士。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省眼科學會委員。
1983年畢業於河南醫學院醫療系,後師從著名眼科前輩張效房教授,獲醫學碩士。主要從事白內障手術治療和眼底病手術治療研究。在我省率先開展了「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聯合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術」。可嫻熟地運用二十餘種超聲乳化的技術來完成一系列復雜白內障手術或聯合手術,如小瞳孔、青光眼術後、白內障合並青光眼、以及過熟過硬核等病例的超聲乳化術。採取注入式方法熟練的植入可調節式、多焦點式等折疊式人工晶體。還擅長開展眼外傷、糖尿病、視網膜脫離等眼底病的玻璃體切割術的治療,對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在我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二十餘篇,出版眼科專著兩部,獲得科研成果獎四項,眼科專利三項。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河南省眼科醫院)眼一科副主任。
現任河南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鄭州市生物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中華健康管理聯盟兒童眼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曾獲「國家白內障醫療隊優秀隊員」、「鄭州大學優秀黨員」、「鄭州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鄭州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鄭州市惠濟區白內障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1991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從事眼科工作20餘年,擅長手術治療青光眼、眼外傷、角膜病、白內障、小兒斜弱視、淚道病等疑難眼科疾病。
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發明專利1項,出版專著1部。 主治醫師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眼一科副主任,河南省醫學會眼科分會會員、鄭州市生物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
從事眼科工作20餘年,對眼外傷、角膜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疑難眼科疾病的臨床研究及治療有豐富的經驗,曾在國家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發明專利1項,出版專著1部。 主任醫師
1992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二十餘年來,一直從事眼科臨床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屈光不正、斜視、弱視的診斷治療有獨到的見解。

❷ 香港安盛金融保險有限公司世界第幾

安盛是法國保險集團,香港只是它的分公司。安盛集團全球排名前十的保險集團,歷史悠久。

❸ 深圳羅湖眼科醫院

深圳羅湖眼科醫院里陽光醫院還可以。
權威數據我國激光手術總成功率達到96%以上
據了解,英國政府醫療監管部門阻止在國家醫療服務系統進行準分子激光手術,起因主要是英國一家名為Boots的醫葯公司在為近視患者實施準分子激光手術後,患者發生了視物模糊、視力損害等問題,公司被迫關閉其下屬9家準分子激光中心。
各國專家認為,僅一家公司發生的問題並不能代表全球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水平與真實情況。《星期日泰晤士報》那篇報道所指10%的失敗率,引自《眼科學》雜志,從字面上看,指的是眼部手術(eyesurgery)的失敗率,而不是僅指準分子激光手術。美國屈光手術質量保證委員會執行董事說:「我們是代表患者利益的組織,如果LASIK失敗率真的那麼高的話,我們會首先指出這一點。」據統計,2004年美國約120萬人接受了LASIK手術,其並發症的發生率約3%,其中需要手術處理的嚴重並發症在0.5%以下。
自1990年起,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就開始向那些戴框架鏡或隱形眼鏡矯正視力不理想的患者提供LASIK手術,每年約800人,只佔全英國LASIK手術年手術量的0.8%。由於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提供的是免費醫療,所以它對LASIK手術說「NO」也是符合國際慣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準分子激光手術在英國被禁止了,因此國內一些媒體關於「英國叫停準分子激光手術」的說法並不確切。
國際眼科科學院(AOI)惟一的中國籍院士、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趙家良教授告訴記者,我國目前應用準分子激光手術矯正近視眼患者視力的總成功率已經達到95%以上。1993年3月北京協和醫院在全國率先開展準分子激光近視治療手術,至今已經積累數萬例手術經驗。
2004年12月,《國際眼科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屈光性角膜手術26743回顧》的論文,論文作者是北京協和眼科的李瑩博士等。文章系統回顧總結了1993年5月至2003年5月在協和眼科接受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患者26743例(44580眼)。在嚴格隨訪,保留完整資料的基礎上,他們應用數學模式建立資料庫,進行科學統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安全、有效,98.7%的患者獲得了良好的視力矯正。

專家點撥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手術
對各種近視眼手術都應辨證分析審慎開展
今年四五月份以來,從上海、北京等地傳出的消息表明,近視眼手術出現「返工潮」,一些綜合性三甲醫院的眼科,每月接診因手術失敗要求再次手術的患者近百人。據介紹,要求「返工」的患者中有近七成是十多年前接受過最早的近視眼有創手術——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的。而RK手術由於發生並發症的風險較高,已經被大多數醫療機構棄用了。
RK手術曾一度在南方城市「風行」。據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眼科副主任伍桂軍教授介紹,RK手術是上世紀40年代由前蘇聯專家發明的,前蘇聯和日本做得比較多,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RK手術是建立在醫學界對人的角膜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認識還比較粗淺的基礎之上,要由醫生憑著自己的手感,在角膜周邊部將角膜呈放射狀切開,「這種手術對人眼的影響可以說是災難性的。」伍桂軍說。RK手術由於對角膜切得太深,術中角膜易穿孔、感染,術後患者的眼球有可能因外力作用而「四分五裂」。尤其可怕的,是日本醫生對RK手術進行的「創新」,他們不從角膜上皮面一側切,而是從不能夠再生的角膜內皮面一側「動刀」,致使不少患者付出永遠失去光明的慘重代價。好在中國沿用的是前蘇聯的方法,而且RK手術基本上已被準分子激光手術替代了。
專家指出,隨著手術設備及檢查儀器的不斷更新,手術方法與技巧的不斷改進,目前的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安全性已較「RK時代」大大提高。
準分子激光,是氟化氬氣混合後產生的一種人眼看不見的超紫外線光束,屬冷激光。這種光束可以分裂數層角膜分子鍵,使細胞組織汽化,但對周圍組織無影響。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是利用這種高效能的光束去改變眼睛角膜表面弧度,從而減低角膜的屈光力,達到准確矯正近視度數的目的。
目前,一種以「個體化切削」為號召的新手術開始出現,即「波前像差引導下的LASIK手術」。醫生將眼球像差儀分析系統與準分子激光機治療系統連接,即可全面矯正人眼像差,使術後裸眼視力有可能接近或達到3.0的人眼極限視力,代表了近視眼激光手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趙家良教授指出,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手術。準分子激光手術從誕生至今也有1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這類手術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成千上萬的人因此重新獲得了清晰視力。光從這點就已充分說明,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是有優勢的。與此同時,準分子激光手術同其他任何手術一樣,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由於該手術是在正常的角膜上動刀,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手術,不是非做不可的,因此,醫療機構對各種近視眼手術都應辨證分析,根據自己的條件審慎開展。患者在手術前,也應當對這類手術的風險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慎選醫院,慎選醫生,才有可能保障安全。
李瑩教授等所做的「協和屈光手術長期臨床效果分析」得出的核心結論是:不同的手術方法有其適應症范圍,LASIK手術適用於絕大多數患者,低度近視可選擇各種手術方式,角膜薄的患者可選擇LASEK;完善的術前檢查、熟練的手術技巧、嚴格無菌操作、合理的術後用葯是避免嚴重並發症的重要手段。

市場巨大全國有600台準分子激光治療機在運行
衛生部已經發出1000多個「上崗證」
米莉今年33歲,是北京某公司職員,1000多度的高度近視,曾經使她離了賽過「啤酒瓶底」的眼鏡,寸步難行。今年春天她下決心與跟隨自己幾十年的「啤酒瓶底」說「拜拜」,於是到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接受了LASIK手術。摘掉眼罩的那一刻,她驚呆了:對面護士小姐黑黑的眉毛,細細的抬頭紋竟那樣清晰,一根根一條條都能數得出來!窗外的天是那樣藍,那樣亮……她興奮得一把樓住丈夫的脖子,一句「超級爽」,把屋子裡的人全逗笑了。
在2001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有關會議上,各國專家曾討論「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的治療問題,大家提出:「要把矯治『屈光不正』當作防盲的重要任務來抓」。
趙家良教授說,近視眼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公共衛生問題。1998年在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安排下,他和同事到北京郊區對5~15歲的學齡期兒童進行了近視眼患病率調查,發現5歲時男孩女孩近視都極少,女孩8歲以後患病率走高,到15歲達到55%,男孩則在10歲以後近視增多,15歲時達到37%。另據廣東省視光學會負責人介紹,該會最近剛剛完成了歷時8年的對廣州296萬名學生的視力調查,結果表明,廣州市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的近視患病率分別為80%、60%和30%。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幼兒園中,也有將近20%的孩子存在視力不良現象。跟三五年前相比,學生的近視患病率增長速度超過了10%……極其龐大的近視眼人群,由於就學、招工、招干、徵兵以及像米莉一樣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等因素,形成一個潛力巨大的近視眼矯治需求市場。
最新的統計表明,全國目前有多達600台準分子激光治療機在運行。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醫院,甚至縣級醫院。2004年接受手術的病人達50餘萬,已經超過了白內障手術的病人,由此造成的市場競爭便不可避免地「白熱化」。一些技術實力薄弱,設備(有的甚至引進國外淘汰設備)、環境差強人意的小醫院為了拉患者,競相壓價,有的甚至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賠本賺吆喝」。伴隨低價格而來的,必然是低水準,低質量,醫生「手潮」且不說,操作流程也不規范,如原本應該一次性使用的手術器械,如角膜刀片,張三用完李四接著用,又如結膜沖洗液,本應一人用一瓶,但是小醫院一瓶洗四五個患者,消毒不到位,極易發生感染……今年5月21~22日在京召開的「全國屈光手術高層研討會」提供的信息也顯示,目前準分子激光手術出現的問題大多集中在中小型醫院。
不少專家強調,準分子激光手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絕非僅依靠一位有經驗的手術醫生和一台先進的激光手術設備就能達到理想的手術效果。術前檢查、手術設計、術中操作、患者配合、術後用葯和護理、隨訪等等,每一個環節都與手術效果息息相關。因此必須抬高准入門檻,規范手術操作,加強行政監管。
李瑩目前是中華眼科學會角膜學組準分子激光手術領域的負責人,衛生部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全國大型醫用設備使用人員上崗資格考試專家組成員。據她介紹,為加強對包括準分子激光機在內的大型醫療設備准入和使用的監管,衛生部早在1998年,就委託中華醫學會開始實施名為「大型醫療設備使用人員崗前培訓」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培訓後經考試合格者才發給上崗資格證書,迄今全國已經有1000多名有行醫執照的眼科醫生取得使用準分子激光機的資格。該培訓每年舉行一次,由最初的每次不足100人報名,到去年一下子報了近600人。李瑩說,這一方面證實準分子激光手術的確「火了」,另一方面也說明準分子激光手術的規范管理越來越引起重視。

近視眼手術不可能「根治」近視
專家呼籲進一步加強廣告監管
去年一年,全國至少有50萬人接受了準分子近視眼手術。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又少了50萬近視眼患者」呢?專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趙家良教授指出,現階段對近視眼的所有治療方法,都屬於「對症」治療,而不是「對因」治療,準分子激光術只能「矯正視力」,而不能「根治」近視。每一個已經或即將接受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患者都應當明確:手術只能讓你摘掉眼鏡,並不能改變你是近視眼的本質。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術前近視1000度,術後裸眼視力達到1.0,不用戴眼鏡,雖然表面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但你的眼內結構、視網膜還是原先的高度近視狀態,所有高度近視可能發生的並發症,如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都有可能發生,切莫因為不需要戴眼鏡了,而忽略用眼衛生,忽略對眼睛的保護。
而且,準分子激光手術並不是誰都能做的。以下情況的患者不宜做:年齡在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近視眼患者(因其眼屈光系統未發育定型);近視度數不穩定,近年仍有逐年加深趨勢者;眼部有活動性病變(如炎症、青光眼、嚴重乾眼症等)者;角膜中央厚度小於450微米者;有其他嚴重眼病(如圓錐角膜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體質及嚴重糖尿病的患者。另外,近視度數在1600度以上者,準分子激光手術不作為矯治近視的首選方法。
「視覺質量是比視力更高層次的概念。」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準分子激光中心於志強博士說。它不僅要求達到1.0以上的正常視力,還要求清晰、舒適、穩定,除了屈光度是正視狀態外,還涉及像差、對比敏感度、夜間視力、淚膜穩定性等因素。目前的準分子激光技術只能提高裸眼視力,而不能提高視覺質量,相反,手術還可能導致視覺質量下降。如夜間視力下降。一部分300度以上的近視患者在準分子激光手術後早期通常會抱怨晚上的視力沒有白天好,或者碰到陰雨天有視力下降的現象。事實上,這是準分子激光手術目前尚未克服的一個難題,主要原因就是手術使患者視覺對比敏感度下降和像差增大。
明白了上述道理,人們對社會上形形色色誇大其辭的廣告就能增強「免疫力」了。
據悉,由於設備來源不同等原因,目前準分子激光手術治療還缺乏統一的國家技術規范和標准。今年年初,由溫州醫學院牽頭,北京協和醫院、廣州中山眼科中心、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等10餘家醫療單位共同參與的國家「十五」攻關課題「提高屈光性角膜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正式鋪開。這項大規模研究將進一步探索影響視覺質量的因素;探索如何在符合安全性、有效性、准確性、穩定性、最小損害的原則基礎上,同樣達到視光學上清晰、舒適、持久的要求。
不少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強行業指導,是現階段規范準分子激光手術最重要,也是可操作性較強的一個切入點。要通過學術交流、科技攻關和組織協調,拿出全國適用的指導性意見。
5月21~22日在京召開的全國準分子激光手術高層研討會重點研究了「術前」問題,強調兩個「嚴」字,一是嚴把病人入選關,一定要將那些患有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眼壓、青光眼、角膜炎症等病人排除在外;二是嚴把醫生入門關,即使通過衛生部(委託中華醫學會)進行的培訓,考試合格拿到上崗證書者,也不一定都讓上手術台。要通過採取類似汽車司機「年檢」一樣的措施,加強對已經上崗的醫生的監督管理。李瑩介紹說,這次會後不久將推出準分子激光術前的指導性意見或建議。接下來,還將逐步對術中、術後等系列問
題「各個擊破」。
趙家良教授透露,準分子激光手術的國家規范和標准將有望在年內出台。

資料鏈接

目前在我國開展較多的準分子激光手術有三種——
LASIK:即「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是先在角膜表面用顯微角膜刀形成角膜瓣,然後用準分子激光對中間角膜基質進行切削,之後再將角膜瓣復位。此方法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彈力層,因而最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病人疼痛輕,視力恢復快(12小時之內),缺點是需要昂貴精密的儀器設備,對醫生的技術水平和手術環境要求高,手術收費高。
LASEK:即「準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鑲術」。是用角膜上皮環鑽切出一個上皮瓣,掀開上皮瓣後用準分子激光進行原位磨鑲,以改變角膜的屈光度從而達到矯正近視散光的目的,而後復位上皮瓣,避免了LASIK手術製作角膜瓣時可能出現瓣製作不良的危險,適合角膜較薄的中低度近視眼患者。不足之處是視力恢復較慢,偶有角膜上皮下混濁,術後需滴用兩個多月糖皮質激素。
PRK:即「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術」。它是利用準分子激光的特性直接對角膜光學區進行切削。手術設備及操作比較簡單,成本較低,但是病人術後眼痛劇烈,且持續10天以上,術後需長期滴用糖皮質激素,有發生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險,因此此手術在國內已漸漸失去市場。

❹ 眼科泰斗賈銳鋒提出近代償理論對學生近視眼預防的意義

近代償學說告訴我們,正常眼眼球較短,最適合看遠。看近時(讀書寫字)物距小眼內像距大,先引起功能代償再引起結構代償。由此觀點就能看出造成近視眼的主要原因是眼內像距大。看遠像距就小了,但學生沒有時間看遠,擠出點時間去看遠又不能把看遠時間與看近時間的比率反過來。但可通過透鏡組改變變入眼光線的特性使讀書寫字時入眼的有害光線變成遠處來的無害光線就從根本上排除了引起近視的病因。

由於近代償學說揭開了學生近視眼產生機制的這個謎,以此思路還會有許多人發明新的防近方法和用品,主體是將讀寫變成看遠。

時--空對比

時--空對比的「時」,是指時間長短;「空」是指空間大小,即看遠與看近。每天看遠用的時間總和與看近用的時間總和之比。遠近還有個程度問題,多遠為遠、多近為近。眼屈光學現在把5米以外的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看作平行光線,平行光線通過正視眼的屈光系統不用調節恰好成像於視網膜上,所以把5米以外看作是無限遠,遠就指5米以外。嚴格來說看5米遠的物體正視眼不是絕對不調節,需要0.2D的調節,看10米遠的物體還需要0.1D的調節,矯正眼鏡的級差就是0.25D。0.25D以下的誤差時沒有意義的。所以0.2D的調節可以忽略不計。這些微量調節都可視為基本不用調節。5米以內就不同了,看1米遠的物體需要1D(100度)的調節,看10厘米遠的物體需要10D(1000度)的調節,所以離10厘米用眼0.5小時比離0.5米用眼8小時激發近視眼作用還強。總之用眼距離越小激發近視的作用也越強。近距離不變用眼時間越長激發近視的作用也越強。

❺ 香港哪個保險公司職業發展好保誠友邦安盛

.

三 個 公 司 都很 好 , 每 個 公 司 都有 其 優 勢 , 而 且 產 品 也 不 一 樣 , 具 體 的 你 可 以電 話 咨 詢 一 下 五 舟 港 險,五舟 港 險 可 以 為 您 提供 購 買 英 國 保 誠 , 美 國友 邦 , 法 國 安 盛 等 世 界 權威 保 險 公 司 的 雋 生 , 你 可 以 電話 咨 詢 一 下 。

五 舟 港 險 t e l:( 4 0 0 —— 8 6 9 —— 1 3 7 7 )

.

.

.

.

.

.

.

.

.

.

....................................................................

----------------------------------------------------------------------------------------

紹爾斯造出打字機後,奇怪地發現一個打字員正常擊鍵時老是出故障.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紹爾斯跑去請他的妹夫——一名數學家兼學校教師幫忙.他妹夫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鍵盤上把那些常用的連在一起的字母分開,這樣擊鍵的速度就會稍稍減慢,也就減少了故障的發生.x0d紹爾斯很樂意地採納了他妹夫的建議,將字母按一種奇怪的QWERTY順序排列.為了避免發生故障而不得不將字母雜亂無章地進行排列,告訴公眾這一事實或許會讓紹爾斯覺得尷尬.於是,他巧妙地耍了一個花招,說這樣排列是最科學的,可以加快人們的打字速度.x0d而實際上,紹爾斯的這個說法,已經被英國打字機發展史方面的權威人士認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欺騙活動之一」,是「徹頭徹尾的謊言」.x0d奇怪的是,那些與紹爾斯設計不同的、更為科學的鍵盤竟然被歷史淘汰了,而人們卻漸漸習慣於使用這種編排古怪的鍵盤.x0d人們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設法發明打字機.1714年在英國,亨利·米爾為一台機器申請專利,這種機器的名字叫「謄印字母的人造機器或工具,用它可以像書寫一樣, 單個字母獨寫,或數個字母連續寫,所有書寫內容都可以整潔准確地用大寫字母謄抄在紙張或羊皮紙上,與印刷不相上下」.那台機器可能買不出去,因為沒有人能記住它的名字.x0d第一台使用的打字機是1868年在美國由克里斯托佛·萊瑟姆.肖爾斯取得專利權的.他的機器被稱為打字機.他有活動的架子,有讓打字紙轉行的控制桿,還有按字母順序排列的鍵盤.x0d但是肖爾斯有一個問題.在他最初的模型上,它的「ABC」 鍵這種排列,在打字員快速擊鍵的時候,常常引起鍵堵塞.肖爾斯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各鍵互不幹擾,他的解決辦法是讓打字員別打得太快.肖爾斯請求他的內兄重排鍵盤,不讓最常用的字母考得太近,要讓鉛字連動桿能夠朝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樣他們就不會碰撞在一起堵塞機器.新的排列便是打字員今天使用的QWERTY排列.當然,肖爾斯稱新的排列是科學的,能夠提高速度和效率.其實它所提高的唯一效率就是讓打字員的速度慢下來,因為幾乎不管打英語的哪個詞都要求打字員的手指在鍵盤上跨越更長的距離.x0d打字機的優點當然大於這個鍵盤的缺點.打字員們很快記住了奇怪的字母排列, 打字機一下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到打字員熟記了字母的新排列,打字速度提高之時,打字機的製作技術也有了改進,字母鍵也不再像最初那樣容易堵塞了.x0d以現在的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實在不怎麼樣,它的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英語里也只有三千來個單詞能用左手打,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一天下來疲憊不堪.遺憾的是, 千百人的習慣成自然, QWERTY鍵盤今天仍牢牢占據著計算機的輸入領域,雖然有人早就設計出更科學的鍵位排列,卻始終成不了氣候.現代計算機鍵盤根本不存在金屬棒之類的累贅,這當然是肖爾斯們始料不及的事.x0d目前大眾普遍使用的鍵盤叫做"快蹄鍵盤",原文為"QWERTY",有沒有人發現這個字看起來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其實它就是鍵盤上第一排字母的組合.請看下列三排字母:x0dQ W E R T Y U I O Px0dA S D F G H J K Lx0dZ X C V B N Mx0d第一部打字機在1868年面世, 這是所有電腦鍵盤字母或英文打字機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有心的讀者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要把26個字母作這種無規則的排列呢?既難記憶又難熟練.原來的鍵盤基本上是照著字母順序排列,但為了怕打字者打太快,使得支撐鍵盤的機械桿相互碰撞造成故障,故調整某些字母的位置,形成今天的模樣.據說其原因是這樣的:x0d在19世紀70年代,肖爾斯公司(Sholes Co.)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後彈回的速度較慢,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把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打字速度.為此,公司時常收到客戶的投訴.x0d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傷透了腦筋,因為實在沒有辦法再增加字鍵的彈回速度.後來,有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議: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字鍵的彈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太快了.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字鍵彈回的速度,為什麼不想法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呢?這無疑是一條新思路.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有許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把較常用的字母擺在較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是英語中第三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母,但卻把它放在右手的無名指下;字母「S」和「A」,也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字母,卻被交給了最笨拙的左手無名指和小指來擊打.同樣理由,使用頻率較低的「V」、「J」,「U」等字母卻由最靈活的食指來負責.x0d結果,這種「QWERTY」式組合的鍵盤就誕生了,並且逐漸定型下來.後來,由於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的彈回的速度遠大於打字員的擊鍵速度,但是鍵盤字母順序卻無法改動.x0d這種排列方式的確為入門者帶來不少輸入的困擾,其實早在1936年就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推出了更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可惜碰上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鍵盤還沒上市就夭折了,最近有團體積極推廣這款名為"德弗札克"的鍵盤,也許不久的將來,新的字母排列方式將被廣為採用.

鍵盤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0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U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IT人物傳記:QWERTY鍵盤發明人--肖爾斯

今天,個人電腦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是鍵盤和滑鼠。

通用101鍵或102鍵鍵盤根據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而命名,稱為QWERTY鍵盤。毋庸置疑,它「脫胎」於英文打字機。比爾·蓋茨曾用這種鍵盤來說明什麼叫「事實上」的標准:「英語打字機和計算機鍵盤上排字母的順序是QWER?TY,沒有一條法律說它們必須這樣排列。但它們卻行之有效,大多數用戶會執著於這種標准。」有趣的是,這種排列方式並不是合理的布局。

QWERTY鍵盤的發明者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C.Sholes),生活在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是《密爾沃基新聞》編輯。肖爾斯在好友索爾協助下,曾研製出頁碼編號機,並獲得發明專利。報社同事格利登建議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製打字機,並給他找來英國人的試驗資料。

在傾注了肖爾斯與兩位合夥人數年心血後,1860年,他們製成了打字機原型。然而,肖爾斯懊喪地發現,只要打字速度稍快,他的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按照常規,肖爾斯把26個英文字母按ABCDEF的順序排列在鍵盤上,為了使打出的字跡一個挨一個,按鍵不能相距太遠。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手指的動作稍快,連接按鍵的金屬桿就會相互產生干涉。為了克服干涉現象,肖爾斯重新安排了字母鍵的位置,把常用字母的間距盡可能排列遠一些,延長手指移動的過程。

反常思維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肖爾斯激動地打出了一行字母:「第一個祝福,獻給所有的男士,特別地,獻給所有的女士。」肖爾斯「特別地」把他的發明奉獻給婦女,他想為她們開創一種亘古未有的新職業———「打字員」。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正式接受肖爾斯、格利登和索爾共同注冊的打字機發明專利。

以現在的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然而,QWERTY鍵盤今天仍是電腦鍵盤「事實上」的標准。雖然1932年華盛頓大學教授奧古斯特·多芙拉克(A.Dvorak)設計出鍵位排列更科學的DVORAK鍵盤,但始終成不了氣候。 滑鼠是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Engelbart)在1964年發明的。尼葛洛龐帝教授在《數字化生存》里寫道:「當初他設計滑鼠是為了指點文件,而不是作畫。但是這個發明卻流傳下來,而且今天隨處可見。」

恩格巴特是位卓越的思想家、發明家和電腦先驅人物,一生著有25部著作,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他在超文本和超媒體系統、人機交互和網路技術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天才的預見並提出理論框架。他窮其一生的精力,想為人類研製出增加智慧的計算機,滑鼠只是他一個附帶的小發明。

恩格巴特二戰期間曾擔任過艦艇雷達技術員,戰後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他常常幻想著電腦也能像雷達一樣顯示圖形,並可以通過操縱桿來控制操作。1964年,在國防部高級規劃研究署(ARPA)資助下,恩格巴特建立了一個「擴增研究中心」來實現他的夢想。1968年,在美國秋季計算機會議上,恩格巴特向與會者展示了他的新發明:用一個鍵盤、一台顯示器和一個粗糙的滑鼠器,遠程操作25公里以外的一台簡陋的大型計算機,在當時仍然採用穿孔卡輸出的人群中間,引起了極大地轟動。

恩格巴特滑鼠原型的外殼用木頭精緻地雕刻而成,僅有一個按鍵,而不像現代滑鼠有三個按鍵。它的底部安裝著金屬滾輪,用來控制游標的移動。1970年獲得專利時,這個小裝置的名稱是「顯示系統X-Y位置指示器」。美國有人開玩笑說,只有男人才會想到把它叫做「滑鼠」,因為在美國俚語里,「老鼠」(Mouse)亦有「女朋友」的寓義。

1972年,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研製出圖形界面的「阿托」(Alto)微電腦,研製者中間就有從恩格巴特實驗室「跳槽」的人,他們把滑鼠配置在這台電腦上,作為一種方便的圖形控制裝置。1983年,蘋果公司也跟著把他們的第一個滑鼠裝備在「麗薩」(Lisa)微電腦上。從此,滑鼠逐漸成為個人電腦必備的輸入設備。(n104)

目前,電腦對人體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此科學使用電腦,減少電腦和網路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工作間隙注意適當休息,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後應該休息10分鍾左右。並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動活動手腳與軀干。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能,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自我心理測定。

二是注意工作環境 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干擾光線,工作室要保持通風乾爽,能使那些有害氣體盡快排出,盡量用非擊打式列印機減少噪音。

三是注意正確的操作姿勢 應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線上,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坐著時應有足夠的空間伸放雙腳,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四是注意保護視力 要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要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並使眼球暴露面積減小到最低。如果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那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五是注意補充營養 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而多飲些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六是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的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

電腦族的保健

電腦族可多喝 綠茶、菊花茶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眼病。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此外,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許多人都知道,長期使用電腦會影響健康。

電腦族容易帶來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以及眼部疾患。

眼睛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電腦族久坐電腦前,看東西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視覺的過度疲勞還會引起房水運行受阻,較易導致青光眼。同時,乾眼症、白內障、角膜潰瘍和視網膜剝脫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讓人出現流淚、視力減退、頭昏腦漲等不適征狀。

綠茶抗輻射作用

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神農本草》把茶列入365種葯物之中,並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

專家認為,綠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特別是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從而起到抗輻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茶葉中含有胡蘿卜素,它在腸壁和肝臟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滋養眼睛、緩解眼睛疲勞、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使大腦更敏捷

不久前,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茶可以阻止人體中一種酶的合成,這種酶會破壞腦細胞間傳遞信息的媒介乙醯膽鹼。因此,喝茶對常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又多了項使大腦更敏捷的好處。

過去陸陸續續的醫學報告顯示,茶葉中經分離鑒定的已知化合物700多種,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酚類、皂甙、生物鹼、茶氨酸、色素、芳香物質等。

菊花茶呵護眼睛

此外,電腦族也可用菊花茶「呵護」眼睛。華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菊花茶加入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現代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喝菊花茶方法簡單,只要將市面上銷售的,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平時可以定時泡一兩杯菊花茶來喝,能達到眼睛保健的作用,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視力也有幫助。

也有人喜歡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來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具有更高的護眼睛作用,因為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葯護眼的葯材。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應該經常飲用,應該適量的喝。

電腦族可多喝 綠茶、菊花茶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眼病。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此外,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許多人都知道,長期使用電腦會影響健康。

電腦族容易帶來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以及眼部疾患。

眼睛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電腦族久坐電腦前,看東西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視覺的過度疲勞還會引起房水運行受阻,較易導致青光眼。同時,乾眼症、白內障、角膜潰瘍和視網膜剝脫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讓人出現流淚、視力減退、頭昏腦漲等不適征狀。

綠茶抗輻射作用

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神農本草》把茶列入365種葯物之中,並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

專家認為,綠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特別是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從而起到抗輻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茶葉中含有胡蘿卜素,它在腸壁和肝臟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滋養眼睛、緩解眼睛疲勞、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使大腦更敏捷

不久前,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茶可以阻止人體中一種酶的合成,這種酶會破壞腦細胞間傳遞信息的媒介乙醯膽鹼。因此,喝茶對常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又多了項使大腦更敏捷的好處。

過去陸陸續續的醫學報告顯示,茶葉中經分離鑒定的已知化合物700多種,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酚類、皂甙、生物鹼、茶氨酸、色素、芳香物質等。

菊花茶呵護眼睛

此外,電腦族也可用菊花茶「呵護」眼睛。華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菊花茶加入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現代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喝菊花茶方法簡單,只要將市面上銷售的,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平時可以定時泡一兩杯菊花茶來喝,能達到眼睛保健的作用,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視力也有幫助。

也有人喜歡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來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具有更高的護眼睛作用,因為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葯護眼的葯材。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應該經常飲用,應該適量的喝。

謹防電腦危害

OFFICE里,電腦是我們最重要的一件辦公用品,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電腦,我們將如何工作。但遺憾的是,當我們享受著電腦帶給我們的一切方便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它在身心兩方面對我們健康的威脅。所以,了解電腦「病」,防治電腦「病」,已經成為我們刻 不容緩的事情。為了全面了解電腦對OL身心的負面影響,我們特地組織這次策劃,全面介紹緩解OL們最難逃脫的八大電腦「病」的竅門和方法。

罪狀一:電磁輻射

症狀:失眠、內分泌紊亂

致病原因:顯示器熱度過高,在工作時就會有相當多的電磁輻射,它會使空氣發生電離作用,不斷產生正電荷(正離子),並不斷與空氣中的負離子中和,導致負離子的含量幾乎為零。負離子多有益,正離子就多有害,長期處於正離子過多的環境中,它們通過呼吸進入肺,然後隨血液循環被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使人的血液、體液呈酸性,延緩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使毒素囤積在體內。使人失眠、免疫力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等。

緩解方法

1. 仔細地打掃辦公環境。因為正離子會牢牢地吸附在灰塵顆粒上,灰塵越多,則正離子越多。

2. 多喝茶。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助吸收放射性物質。

3. 顯示器散發出的輻射多數不是來自它的正面,而是側面和後面。因此,不要把自己顯示器的後面對著同事的後腦或者身體的側面。

4. 常喝綠茶。綠茶是近幾年來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養生飲品,因為其中含強效的抗氧化劑兒茶酚以及維他命C,不但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還能使副腎皮質分泌出對抗緊張壓力的荷爾蒙,對於情緒暴躁有很大改善。不過,最好在白天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5.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薏仁則可以健脾止瀉、輕身益氣,經常需要熬夜工作或是心煩氣躁、口乾舌燥、便秘時,對於消除煩躁情緒非常有幫助。

6. 勤洗臉可以防止輻射波對皮膚的刺激。

7. 在電腦桌下擺放一盆植物或水,可以吸收電腦所發出的電磁波。

8. 盡量使用液晶顯示器。

9. 穿著防輻射肚兜。

罪狀二:灰塵場

症狀:皮膚過敏

致病原因:處於開機狀態的顯示器周圍會形成一個靜電場,它差不多會把整個房間的空氣中懸浮的灰塵吸入自己的場中,從而使得面部皮膚受到刺激,會出現過敏起疹等現象。坐在電腦前,你的周圍便充滿了含有大量灰塵顆粒的空氣,因此,使用者的皮膚非常容易產生皮疹等過敏現象。


❻ 全國眼科排名

眼睛是我們的重要器官,治療需要謹慎,全國眼科排名是什麼?

眼睛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80%的知識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認字、看圖賞畫、看人物、欣賞美景都需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別不同的顏色和亮度的光線,並將這些信息變成神經信號傳給大腦。那麼全國最好的眼科醫院排名有哪些呢?

以上是目前全國最好的三家眼科醫院了。

❼ 關於護理的小發明

護士這幾個小發明,真得很給力!

沙袋固定裝置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腹股溝疝的手術方式主要為無張力網片修補術,該手術所用時間短,恢復快,可降低術後疝的復發,但手術後血腫發生率較高,因此患者手術後醫囑予傷口壓沙袋。

但是由於患者翻身或是側卧,沙袋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壓迫止血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普外一科護士設計了一個沙袋固定裝置。固定裝置是在腹帶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能夠容納沙袋大小的口袋,將沙袋放於口袋中,用尼龍粘扣封口固定,外層腹帶粘扣扣好固定,能夠很好的固定沙袋,即使患者翻身或取半坐卧位,沙袋仍然不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

尿管固定裝置
留置導尿是常見的護理操作,而多年來硅膠氣囊導尿管固定法被臨床廣泛應用,但其引起的並發症如泌尿系感染、尿道黏膜損傷、疼痛等也很是讓臨床護士困擾。

該科護士發明的尿管固定外固定裝置將尿管置於大腿內側,不接觸床單,不易被糞便污染,阻斷了細菌經尿道逆行進入膀胱的途徑,減少了污染的機會,避免了因牽拉引起的陰莖頭、尿道外口疼痛、潰瘍等並發症,降低了脫管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

護理人員識別標識
株洲市市中心醫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所有治療護理都由專屬責任護士完成,但在治療護理集中的時段經常會有病人反映 「護士戴了口罩之後分不清誰是誰」。為了使患者更加容易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該科制訂了護理人員識別標識,讓患者及家屬方便快捷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

一次性無菌用品分隔欄
一次性無菌用品的使用,關繫到臨床護理安全,因此護士在使用一次性無菌用品前,應確保在有效期范圍內。但有時把即將超過有效期的物品與剛剛上新的無菌物品混放在一起,結果有的物品還未用完有效期就已到,造成浪費。因此該科在一次性無菌用品框內設計一個分隔欄,規范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使用,減少因過期造成的浪費。

❽ 香港安盛保險逾期繳費會產生什麼影響

.

具 體 的 你 可 以電 話 咨 詢 一 下 五 舟 港 險 , 五 舟 港 險 可 以 為您 提 供 購 買 英 國 保 誠 , 美 國 友 邦 , 法國 安 盛 等 世 界 權 威保 險 公 司 的 雋 生

五 舟 港 險 t e l:( 4 0 0 —— 8 6 9 —— 1 3 7 7 )

.

.

.

.

.

.

.

.

.

.

....................................................................

----------------------------------------------------------------------------------------

紹爾斯造出打字機後,奇怪地發現一個打字員正常擊鍵時老是出故障.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紹爾斯跑去請他的妹夫——一名數學家兼學校教師幫忙.他妹夫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鍵盤上把那些常用的連在一起的字母分開,這樣擊鍵的速度就會稍稍減慢,也就減少了故障的發生.x0d紹爾斯很樂意地採納了他妹夫的建議,將字母按一種奇怪的QWERTY順序排列.為了避免發生故障而不得不將字母雜亂無章地進行排列,告訴公眾這一事實或許會讓紹爾斯覺得尷尬.於是,他巧妙地耍了一個花招,說這樣排列是最科學的,可以加快人們的打字速度.x0d而實際上,紹爾斯的這個說法,已經被英國打字機發展史方面的權威人士認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欺騙活動之一」,是「徹頭徹尾的謊言」.x0d奇怪的是,那些與紹爾斯設計不同的、更為科學的鍵盤竟然被歷史淘汰了,而人們卻漸漸習慣於使用這種編排古怪的鍵盤.x0d人們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設法發明打字機.1714年在英國,亨利·米爾為一台機器申請專利,這種機器的名字叫「謄印字母的人造機器或工具,用它可以像書寫一樣, 單個字母獨寫,或數個字母連續寫,所有書寫內容都可以整潔准確地用大寫字母謄抄在紙張或羊皮紙上,與印刷不相上下」.那台機器可能買不出去,因為沒有人能記住它的名字.x0d第一台使用的打字機是1868年在美國由克里斯托佛·萊瑟姆.肖爾斯取得專利權的.他的機器被稱為打字機.他有活動的架子,有讓打字紙轉行的控制桿,還有按字母順序排列的鍵盤.x0d但是肖爾斯有一個問題.在他最初的模型上,它的「ABC」 鍵這種排列,在打字員快速擊鍵的時候,常常引起鍵堵塞.肖爾斯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各鍵互不幹擾,他的解決辦法是讓打字員別打得太快.肖爾斯請求他的內兄重排鍵盤,不讓最常用的字母考得太近,要讓鉛字連動桿能夠朝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樣他們就不會碰撞在一起堵塞機器.新的排列便是打字員今天使用的QWERTY排列.當然,肖爾斯稱新的排列是科學的,能夠提高速度和效率.其實它所提高的唯一效率就是讓打字員的速度慢下來,因為幾乎不管打英語的哪個詞都要求打字員的手指在鍵盤上跨越更長的距離.x0d打字機的優點當然大於這個鍵盤的缺點.打字員們很快記住了奇怪的字母排列, 打字機一下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到打字員熟記了字母的新排列,打字速度提高之時,打字機的製作技術也有了改進,字母鍵也不再像最初那樣容易堵塞了.x0d以現在的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實在不怎麼樣,它的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英語里也只有三千來個單詞能用左手打,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一天下來疲憊不堪.遺憾的是, 千百人的習慣成自然, QWERTY鍵盤今天仍牢牢占據著計算機的輸入領域,雖然有人早就設計出更科學的鍵位排列,卻始終成不了氣候.現代計算機鍵盤根本不存在金屬棒之類的累贅,這當然是肖爾斯們始料不及的事.x0d目前大眾普遍使用的鍵盤叫做"快蹄鍵盤",原文為"QWERTY",有沒有人發現這個字看起來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其實它就是鍵盤上第一排字母的組合.請看下列三排字母:x0dQ W E R T Y U I O Px0dA S D F G H J K Lx0dZ X C V B N Mx0d第一部打字機在1868年面世, 這是所有電腦鍵盤字母或英文打字機鍵盤字母的排列順序.有心的讀者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要把26個字母作這種無規則的排列呢?既難記憶又難熟練.原來的鍵盤基本上是照著字母順序排列,但為了怕打字者打太快,使得支撐鍵盤的機械桿相互碰撞造成故障,故調整某些字母的位置,形成今天的模樣.據說其原因是這樣的:x0d在19世紀70年代,肖爾斯公司(Sholes Co.)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使得字鍵在擊打之後彈回的速度較慢,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把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打字速度.為此,公司時常收到客戶的投訴.x0d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傷透了腦筋,因為實在沒有辦法再增加字鍵的彈回速度.後來,有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議: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字鍵的彈回速度慢,另一方面也是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太快了.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字鍵彈回的速度,為什麼不想法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呢?這無疑是一條新思路.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有許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亂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把較常用的字母擺在較笨拙的手指下,比如,字母「O」是英語中第三個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母,但卻把它放在右手的無名指下;字母「S」和「A」,也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字母,卻被交給了最笨拙的左手無名指和小指來擊打.同樣理由,使用頻率較低的「V」、「J」,「U」等字母卻由最靈活的食指來負責.x0d結果,這種「QWERTY」式組合的鍵盤就誕生了,並且逐漸定型下來.後來,由於材料工藝的發展,字鍵的彈回的速度遠大於打字員的擊鍵速度,但是鍵盤字母順序卻無法改動.x0d這種排列方式的確為入門者帶來不少輸入的困擾,其實早在1936年就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也推出了更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可惜碰上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鍵盤還沒上市就夭折了,最近有團體積極推廣這款名為"德弗札克"的鍵盤,也許不久的將來,新的字母排列方式將被廣為採用.

鍵盤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機之父」——美國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打字機模型專利並取得經營權經營,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范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布局呢?這是因為最初,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於是克里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發明了QWERTY鍵盤布局,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布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但使用QWERTY鍵盤,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最沒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其使用率僅占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為了打一個字,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錯誤只有萬分之三,使在場人驚訝不已,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0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仿這種盲打,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然而在60年後(1934年),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擊打更多的單詞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1/2時間,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布局原則是:1、盡量左右手交替擊打,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比DU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安裝到電腦上,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至今,「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布局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IT人物傳記:QWERTY鍵盤發明人--肖爾斯

今天,個人電腦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是鍵盤和滑鼠。

通用101鍵或102鍵鍵盤根據英文字母的排列方式而命名,稱為QWERTY鍵盤。毋庸置疑,它「脫胎」於英文打字機。比爾·蓋茨曾用這種鍵盤來說明什麼叫「事實上」的標准:「英語打字機和計算機鍵盤上排字母的順序是QWER?TY,沒有一條法律說它們必須這樣排列。但它們卻行之有效,大多數用戶會執著於這種標准。」有趣的是,這種排列方式並不是合理的布局。

QWERTY鍵盤的發明者叫克里斯托夫·肖爾斯(C.Sholes),生活在19世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是《密爾沃基新聞》編輯。肖爾斯在好友索爾協助下,曾研製出頁碼編號機,並獲得發明專利。報社同事格利登建議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製打字機,並給他找來英國人的試驗資料。

在傾注了肖爾斯與兩位合夥人數年心血後,1860年,他們製成了打字機原型。然而,肖爾斯懊喪地發現,只要打字速度稍快,他的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按照常規,肖爾斯把26個英文字母按ABCDEF的順序排列在鍵盤上,為了使打出的字跡一個挨一個,按鍵不能相距太遠。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手指的動作稍快,連接按鍵的金屬桿就會相互產生干涉。為了克服干涉現象,肖爾斯重新安排了字母鍵的位置,把常用字母的間距盡可能排列遠一些,延長手指移動的過程。

反常思維方法竟然取得了成功。肖爾斯激動地打出了一行字母:「第一個祝福,獻給所有的男士,特別地,獻給所有的女士。」肖爾斯「特別地」把他的發明奉獻給婦女,他想為她們開創一種亘古未有的新職業———「打字員」。1868年6月23日,美國專利局正式接受肖爾斯、格利登和索爾共同注冊的打字機發明專利。

以現在的目光看,肖爾斯發明的鍵盤字母排列方式缺點太多。例如,英文中10個最常用的字母就有8個離規定的手指位置太遠,不利於提高打字速度;此外,鍵盤上需要用左手打入的字母排放過多,因一般人都是「右撇子」,所以用起來十分別扭。有人曾作過統計,使用QWERTY鍵盤,一個熟練的打字員8小時內手指移動的距離長達25.7公里。然而,QWERTY鍵盤今天仍是電腦鍵盤「事實上」的標准。雖然1932年華盛頓大學教授奧古斯特·多芙拉克(A.Dvorak)設計出鍵位排列更科學的DVORAK鍵盤,但始終成不了氣候。 滑鼠是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Engelbart)在1964年發明的。尼葛洛龐帝教授在《數字化生存》里寫道:「當初他設計滑鼠是為了指點文件,而不是作畫。但是這個發明卻流傳下來,而且今天隨處可見。」

恩格巴特是位卓越的思想家、發明家和電腦先驅人物,一生著有25部著作,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他在超文本和超媒體系統、人機交互和網路技術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天才的預見並提出理論框架。他窮其一生的精力,想為人類研製出增加智慧的計算機,滑鼠只是他一個附帶的小發明。

恩格巴特二戰期間曾擔任過艦艇雷達技術員,戰後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他常常幻想著電腦也能像雷達一樣顯示圖形,並可以通過操縱桿來控制操作。1964年,在國防部高級規劃研究署(ARPA)資助下,恩格巴特建立了一個「擴增研究中心」來實現他的夢想。1968年,在美國秋季計算機會議上,恩格巴特向與會者展示了他的新發明:用一個鍵盤、一台顯示器和一個粗糙的滑鼠器,遠程操作25公里以外的一台簡陋的大型計算機,在當時仍然採用穿孔卡輸出的人群中間,引起了極大地轟動。

恩格巴特滑鼠原型的外殼用木頭精緻地雕刻而成,僅有一個按鍵,而不像現代滑鼠有三個按鍵。它的底部安裝著金屬滾輪,用來控制游標的移動。1970年獲得專利時,這個小裝置的名稱是「顯示系統X-Y位置指示器」。美國有人開玩笑說,只有男人才會想到把它叫做「滑鼠」,因為在美國俚語里,「老鼠」(Mouse)亦有「女朋友」的寓義。

1972年,施樂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研製出圖形界面的「阿托」(Alto)微電腦,研製者中間就有從恩格巴特實驗室「跳槽」的人,他們把滑鼠配置在這台電腦上,作為一種方便的圖形控制裝置。1983年,蘋果公司也跟著把他們的第一個滑鼠裝備在「麗薩」(Lisa)微電腦上。從此,滑鼠逐漸成為個人電腦必備的輸入設備。(n104)

目前,電腦對人體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此科學使用電腦,減少電腦和網路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工作間隙注意適當休息,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後應該休息10分鍾左右。並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動活動手腳與軀干。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能,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自我心理測定。

二是注意工作環境 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干擾光線,工作室要保持通風乾爽,能使那些有害氣體盡快排出,盡量用非擊打式列印機減少噪音。

三是注意正確的操作姿勢 應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線上,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坐著時應有足夠的空間伸放雙腳,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四是注意保護視力 要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要保持一個最適當的姿勢,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並使眼球暴露面積減小到最低。如果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或有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那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五是注意補充營養 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而多飲些茶,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會有利於吸收與抵抗放射性物質。

六是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臉部和手的皮膚裸露處,時間久了,易發生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等。

電腦族的保健

電腦族可多喝 綠茶、菊花茶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眼病。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此外,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許多人都知道,長期使用電腦會影響健康。

電腦族容易帶來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以及眼部疾患。

眼睛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電腦族久坐電腦前,看東西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視覺的過度疲勞還會引起房水運行受阻,較易導致青光眼。同時,乾眼症、白內障、角膜潰瘍和視網膜剝脫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讓人出現流淚、視力減退、頭昏腦漲等不適征狀。

綠茶抗輻射作用

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神農本草》把茶列入365種葯物之中,並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

專家認為,綠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特別是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從而起到抗輻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茶葉中含有胡蘿卜素,它在腸壁和肝臟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滋養眼睛、緩解眼睛疲勞、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使大腦更敏捷

不久前,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茶可以阻止人體中一種酶的合成,這種酶會破壞腦細胞間傳遞信息的媒介乙醯膽鹼。因此,喝茶對常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又多了項使大腦更敏捷的好處。

過去陸陸續續的醫學報告顯示,茶葉中經分離鑒定的已知化合物700多種,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酚類、皂甙、生物鹼、茶氨酸、色素、芳香物質等。

菊花茶呵護眼睛

此外,電腦族也可用菊花茶「呵護」眼睛。華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菊花茶加入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現代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喝菊花茶方法簡單,只要將市面上銷售的,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平時可以定時泡一兩杯菊花茶來喝,能達到眼睛保健的作用,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視力也有幫助。

也有人喜歡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來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具有更高的護眼睛作用,因為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葯護眼的葯材。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應該經常飲用,應該適量的喝。

電腦族可多喝 綠茶、菊花茶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眼病。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此外,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許多人都知道,長期使用電腦會影響健康。

電腦族容易帶來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以及眼部疾患。

眼睛處於緊張狀態

由於電腦族久坐電腦前,看東西較近,迫使眼睫狀肌處於收縮緊張狀態,從而使晶體變凸以適應視近物,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就會導致近視。視覺的過度疲勞還會引起房水運行受阻,較易導致青光眼。同時,乾眼症、白內障、角膜潰瘍和視網膜剝脫等,也是長期使用電腦者易患的眼病。

電腦族除了多接觸到電磁輻射外,電腦熒光屏的閃動對眼睛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讓人出現流淚、視力減退、頭昏腦漲等不適征狀。

綠茶抗輻射作用

專家認為,平時多喝綠茶可起到一定的抗輻射作用。《神農本草》把茶列入365種葯物之中,並說「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卧,輕身明目。」

專家認為,綠茶中含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特別是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從而起到抗輻射、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茶葉中含有胡蘿卜素,它在腸壁和肝臟的作用下,可以轉變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具有滋養眼睛、緩解眼睛疲勞、預防夜盲症的作用。

使大腦更敏捷

不久前,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喝茶可以阻止人體中一種酶的合成,這種酶會破壞腦細胞間傳遞信息的媒介乙醯膽鹼。因此,喝茶對常用電腦的上班族來說,又多了項使大腦更敏捷的好處。

過去陸陸續續的醫學報告顯示,茶葉中經分離鑒定的已知化合物700多種,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及多酚類、皂甙、生物鹼、茶氨酸、色素、芳香物質等。

菊花茶呵護眼睛

此外,電腦族也可用菊花茶「呵護」眼睛。華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護眼睛的作用,菊花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菊花茶加入枸杞

《本草綱目》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現代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經常覺得眼睛干澀的電腦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無害。

喝菊花茶方法簡單,只要將市面上銷售的,乾燥後的菊花泡水或煮來喝就可以,平時可以定時泡一兩杯菊花茶來喝,能達到眼睛保健的作用,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視力也有幫助。

也有人喜歡在菊花茶中加入枸杞,泡出來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具有更高的護眼睛作用,因為菊花與枸杞都是中葯護眼的葯材。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性涼,虛寒體質,平時怕冷,易手腳發涼的人不應該經常飲用,應該適量的喝。

謹防電腦危害

OFFICE里,電腦是我們最重要的一件辦公用品,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電腦,我們將如何工作。但遺憾的是,當我們享受著電腦帶給我們的一切方便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它在身心兩方面對我們健康的威脅。所以,了解電腦「病」,防治電腦「病」,已經成為我們刻 不容緩的事情。為了全面了解電腦對OL身心的負面影響,我們特地組織這次策劃,全面介紹緩解OL們最難逃脫的八大電腦「病」的竅門和方法。

罪狀一:電磁輻射

症狀:失眠、內分泌紊亂

致病原因:顯示器熱度過高,在工作時就會有相當多的電磁輻射,它會使空氣發生電離作用,不斷產生正電荷(正離子),並不斷與空氣中的負離子中和,導致負離子的含量幾乎為零。負離子多有益,正離子就多有害,長期處於正離子過多的環境中,它們通過呼吸進入肺,然後隨血液循環被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使人的血液、體液呈酸性,延緩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使毒素囤積在體內。使人失眠、免疫力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等。

緩解方法

1. 仔細地打掃辦公環境。因為正離子會牢牢地吸附在灰塵顆粒上,灰塵越多,則正離子越多。

2. 多喝茶。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助吸收放射性物質。

3. 顯示器散發出的輻射多數不是來自它的正面,而是側面和後面。因此,不要把自己顯示器的後面對著同事的後腦或者身體的側面。

4. 常喝綠茶。綠茶是近幾年來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養生飲品,因為其中含強效的抗氧化劑兒茶酚以及維他命C,不但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還能使副腎皮質分泌出對抗緊張壓力的荷爾蒙,對於情緒暴躁有很大改善。不過,最好在白天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5.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薏仁則可以健脾止瀉、輕身益氣,經常需要熬夜工作或是心煩氣躁、口乾舌燥、便秘時,對於消除煩躁情緒非常有幫助。

6. 勤洗臉可以防止輻射波對皮膚的刺激。

7. 在電腦桌下擺放一盆植物或水,可以吸收電腦所發出的電磁波。

8. 盡量使用液晶顯示器。

9. 穿著防輻射肚兜。

罪狀二:灰塵場

症狀:皮膚過敏

致病原因:處於開機狀態的顯示器周圍會形成一個靜電場,它差不多會把整個房間的空氣中懸浮的灰塵吸入自己的場中,從而使得面部皮膚受到刺激,會出現過敏起疹等現象。坐在電腦前,你的周圍便充滿了含有大量灰塵顆粒的空氣,因此,使用者的皮膚非常容易產生皮疹等過敏現象。


❾ 眼科的眼科疾病

常見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乾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視、散光、沙眼、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結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異色症、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脫落、近視、遠視、針眼、雪盲症、霰粒腫、青光眼、飛蚊症等 。 1851年,德國的Helmholtz發明了檢眼鏡,眼科學才真正獨立成為一門學科。1.遠視及老視的機理研究和手術治療
2.角膜緣幹細胞移植和羊膜移植
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預防和治療
4.復雜條件下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體植入術,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術,白內障摘除術後的散光的控制
5.屈光性晶體手術,近視眼的角膜矯形鏡治療
6.玻璃體、視網膜疾病
7.眼視光學
8.青光眼和視神經病變
9.白內障
10.眼表疾病
能從事眼科的醫生需本專業畢業生,要具備在三級醫院及高等醫科院校從事眼科專業學習,才能進行臨床醫療和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②白內障超聲乳化術
③視神經創傷
④房水b-微量蛋白
⑤青光眼的降壓治療
⑥斜視弱視、視光、小兒眼科
⑦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遠視及散光 設備
綜合驗光儀、手術顯微鏡、美國Alis 眼內激光機、YAG激光、、淚道激光治療儀、眼前節照相系統、光學相干斷層成相(OCT);、眼科A/B超、角膜地形檢查儀、角膜內皮細胞計數儀、同視機、美國VISX S4準分子激光機、全自動角膜板層刀、白內障超聲乳化機、玻璃體切割機、眼底氬激光機、日本TOPCON眼底照相機、全自動視野計、角膜測厚儀、視覺電生理儀、眼壓計、電腦驗光儀等。
技術
眼整形手術、眼表手術、青光眼手術、淚器手術、眼部腫瘤手術、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植入、帶虹膜人工晶體植入等;眼眶腫瘤手術、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治療、羥基磷灰石義眼座植入、模擬義眼裝配、眼科高難度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復雜視網膜脫離、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球內非磁性異物取出、標准小梁切除、復合式小梁切除等。 眼的一般檢查,包括眼附屬器和眼前段檢查。
眼附屬器檢查
眼附屬器檢查包括:眼瞼、結膜、淚器、眼球位置和眼眶的檢查。
眼瞼檢查:一般是在自然光線下用望診和觸診檢查。主要觀察:眼瞼有無先天異常,如眼瞼缺損、瞼裂狹窄、上瞼下垂等。眼瞼皮膚異常,如紅、腫、熱、痛、皮下氣腫、腫塊等。眼瞼的位置異常,如比較雙側瞼裂的寬窄,有無瞼內外翻。瞼緣及睫毛異常。 淚器檢查:包括淚腺、淚道兩部分。檢查淚腺區有無腫塊,注意淚點位置有無內外翻及閉塞,淚囊區有無紅腫、壓痛和瘺管,擠壓淚囊時有無分泌物自淚點溢出,並通過器械檢查淚液的分泌量,淚道是否狹窄及阻塞。
結膜檢查:注意結膜的顏色,光滑透明度,有無充血水腫、乳頭增生、濾泡、瘢痕、潰瘍和新生腫塊等。
眼球及眼眶檢查:檢查時應注意眼球的大小、形狀位置和眼球的運動,有無不隨意的眼球震顫。
眼球前段檢查
眼球前段檢查:包括角膜、鞏膜前段、前房、虹膜、瞳孔、晶體的檢查。
角膜檢查:注意角膜的大小透明度、表面光滑度、新生血管、彎曲度和知覺。
鞏膜檢查:注意鞏膜有無黃染、結節、充血和壓痛。
前房檢查:注意前房深淺,房水有無混濁、積血、積膿、異物等。
虹膜檢查:注意虹膜顏色、紋理,有無新生血管、萎縮、結節、囊腫、粘連,有無虹膜根部離斷、缺損、震顫和膨隆現象。
瞳孔檢查:注意瞳孔的大小、位置、形狀,瞳孔區有無滲出物、機化膜及色素,瞳孔的直接對光反射、間接對光反射、近反射是否存在。
晶體檢查:注意晶體透明度、位置和晶體是否存在。 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
白內障是眼睛內透明的晶狀體出現了混濁,阻擋了進入眼內的光線導致視力下降。該疾病的治療以祛除混濁了的晶狀體,用人工晶狀體來替代原透明晶狀體的作用的手術為主。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小、反應輕、恢復快等特點,是白內障手術的主流手術方式。
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玻璃體是充填在晶狀體、視網膜間透明的膠樣體;視網膜是眼內對光產生感應的組織,當兩者之一發生病變時都可能相互影響,導致視力下降。既往該類疾病手術是個禁區。隨著手術器械、設備、技術的進步,現在已能通過手術方式對該類疾病進行治療。可以說是眼科手術最精細、最復雜的手術。
準分子激光治療
屈光不正是一類光線不能准確聚焦在視網膜上面的疾病,有近視、遠視、散光等。準分子激光是一種能精細雕刻組織的激光,它能在角膜組織上「雕刻」出一個「眼鏡」來改變角膜的屈光能力,達到矯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YAG激光治療淚道疾病
淚道是眼淚從眼睛流到鼻腔的通道。因其狹窄而易堵塞,堵塞後眼淚不能正常流至鼻腔而溢出眼外,時間久後還可能導致殘留在淚道中的淚液腐敗、生膿。此類疾病雖不直接損害視力,但影響生活質量。YAG激光儀能利用激光的能量擊穿堵塞處,重通淚道。
斜視手術
斜弱視專家王平主任還指出,治療斜視對時間的要求很嚴,兒童時期,視覺系統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具有可塑性,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大,治療效果也就越好,發育期終止後再治就很難恢復斜視眼的正常功能,而只能單純做矯正手術獲得外觀上的改善了。一般在6歲以內治癒率可高達80%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治療效果會明顯降低,很多患兒都是因為延誤了治療而遺憾終生。
矯治斜視方法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療法,針對斜視類別的不同而採用個性化治療,可運用包括屈光不正矯正、弱視治療、雙眼單視功能的訓練及眼位矯正手術等方法
在過去的幾十年,斜視手術切口大、出血多、術後反應大。針對肉眼手術的不足,斜視微創手術有著傳統手術所不可比擬的優勢:
優勢一,手術切口小,手術中對眼組織的創傷達到最小,避開血管,避免了不必要的創傷和出血;
優勢二,術後不需要拆線,患者術後第二天即無不適感,大大減輕了術後反應;
優勢三,由於視野更清晰及倍率的放大,手術視野清晰,術者動作準確,提高了術中操作的准確性,保證手術的安全;
優勢四,對於提高斜視和眼肌手術的質量,減少並發症,滿足患者對微創手術的需求等,有著空前的積極意義。 1、青光眼用葯:噻嗎洛爾滴眼液、可樂定、乙醯唑胺、雙氯非那胺、拉坦前列素、阿法根等。
2、抗感染用葯:磺胺醋醯鈉滴眼液、金黴素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氯黴素滴眼液、托百士等。
3、白內障用葯:白內停、障眼寧滴眼液、卡林-U滴眼液、障眼明片、退障眼膏等。
4、散瞳用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西馬利星、東莨菪鹼、托品醯胺等。
5、降眼壓葯:硫酸胍啶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鹼滴眼液、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等。
6、乾眼症用葯:瀟萊威、淚然滴眼液、羥甲纖維素鈉滴眼液、酞丁安滴眼液、四環素眼膏等。
7、消炎眼葯:艾氟龍、醋酸潑尼松眼膏、地塞米松滴眼液、黃氧化汞眼膏、硼酸洗眼液、特靈眼葯等。
8、其他眼病用葯:沃麗汀片劑、泮庫溴銨、氯化氨基汞眼膏、優樂沛凝膠、氯化鈉洗眼液、鹽酸地卡因滴眼液等。
9、眼科輔助用葯:魚肝油酸鈉、熊去氧膽酸、去氫膽酸、乳果糖、核糖核酸、百力特、百達克、利多卡因等。

閱讀全文

與眼科小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