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紋樣圖案

創造紋樣圖案

發布時間:2021-08-15 04:26:41

Ⅰ illustrator (AI)如何在形狀內創建花紋(圖案)

試著畫出一部分大小顏色不一的圓形,然後選中拖進新建圖案畫筆進行填充。

Ⅱ 什麼是紋樣

圖案的分類
裝飾圖案的載體有著特定的形態、用途和使用功能,因此對圖案就有不同要求,紋樣就需要多種形式,不同載體採用不同的構成方法。從紋樣構成形式來講可概括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和連續紋樣。
單獨紋樣造型
單獨紋樣是一個獨立的裝飾單元,與其它裝飾單元並無聯系,紋樣結構上比較自由,自身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根據裝飾的需要,可組成較大而復雜的紋樣,用於建築裝飾;又可設計較簡單、概括而小的紋樣,用於報刊題花或商品標志。
單獨紋樣可作為組織其他裝飾紋樣的單位紋樣。從構成形式上,它可以分為:對稱式和平衡式兩種。對稱式又稱均齊式,是由中軸線左右兩側相對的同形同量的紋樣所組成,還有上下對稱式,以點為中心構成的三面、四面等對稱式,對稱式紋樣有莊重、安定感;平衡式是以自由的手法組織紋樣,在紋樣的組織中,要求形象、空間的比例與紋樣動態上的平衡,即量與力的均衡。平衡式是通過視覺在心理上取得平衡感,紋樣具有自由、活潑、生動的特點。 適合紋樣造型
在工藝製作上,由於器物造型的方、圓、長、扁不一,設計者需要將圖案與這些外形相適應,適合紋樣就是在一定的外形內組織紋樣。這種紋樣組織要求是: 要與特定的外形相適應,形象與空間要舒展勻稱,也就是要適從於作為主體的形,使形態、規格、內容都凝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特定的形態和規格也為圖案的設計提供了基本形和限制性。這種造型方法在工藝美術設計和裝飾繪畫中應用很廣,它是形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形體都能在設計者的手中因形而制形,派生出理想的藝術形。其具體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共用線造型
適形中常會出現形與形的輪廓線之間相互借用、相互成為對方的一部分,形成一個共生共存現象,這一個形的產生被周圍其他的形所制約,這種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的關系不僅是一種制約,也是一種憑借和依存。最典型的共用線造型是中國傳統的「太極圖」,也稱雙魚追逐,它用一條相反相成的S 形線,把整個畫面分成兩個陰陽交互的兩極,這兩極圍繞一個中心迴旋不息,雙魚相互追逐是共同線發揮的一種不尋常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是主觀意識的表現,它超越了視覺習慣的常規。無論在造型、組合、構思以及感情表達等方面都具有表現力,這是因為它完全符合變化統一的規律,並且在雙魚追逐中深藏了我國傳統的美學法則。
②角隅紋樣
角隅紋樣也是適合紋樣的一種。它因常用作角的裝飾,所以也叫「角花」。角隅紋樣裝飾的部位,分一角、對角、或四角。對角運用時,紋樣可相同或不同,也可一大一小。四角裝飾時,可兩大兩小,也可與邊花配合使用,如床單、地毯的裝飾紋樣。
③邊緣紋樣
邊緣紋樣也屬於適合紋樣的一種,是沿著某一外形的周邊作裝飾紋樣,用於美化物體的邊緣,如像片框、畫框、書籍封面、服裝、商品裝潢等。 連續紋樣造型</B>
連續紋樣是指以一個基本單位紋樣為准,按照一定的格式,有規律地做重復循環排列,構成無限連續性的紋樣。它的連續形式有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兩種。
①二方連續
二方連續與單獨紋樣的結構方式有所不同,二方連續是一個裝飾單元的二次元延伸,即以一個紋樣或由兩、三個紋樣組合成的單位紋樣,向左右或上下兩個方向重復連續排列而構成無限連續性紋樣。
二方連續紋樣的連續性、重復性、循環性特別適用於圓形邊緣和圓柱形體的裝飾,由於其豐富的構成形式,它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中的牆邊、門框、服裝的飾帶和裝飾布的邊緣以及商品包裝的邊飾等部位,所呈現起伏、虛實、輕重、大小、疏密、強弱的視覺效果,給人節奏美和韻律美。
②四方連續
四方連續是一個裝飾單元按比例的四次元延伸。它是以一個單位紋樣(可由一個或幾個紋樣組成)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作反復排列而構成的圖案紋樣。由於它具有四個方向無限連續擴大的特點,因此適合於建築壁紙圖案設計、包裝紙設計、花布設計、地板設計等方面。 案千變萬化,但又有內在的聯系和共同的本源。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區,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圖案,它們創意都是源於自然,大自然神奇美麗,它是圖案的源泉和寶庫。自然界的各種造型和色彩是圖案的母題。
我國的圖案設計歷史非常悠久,技藝精湛,取材廣泛,種類豐富,在全世界的圖案藝術中都享有極高的榮譽,除中國之外,埃及、希臘、伊斯蘭、土耳其等文明古國也擁有自己獨具特色圖案藝術作品,前人的這些優秀的圖案藝術作品給人美的享受,與人產生心與物的交流,其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氛圍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隨著人類生活內容的豐富,圖案的素材和表現內容欲加豐富。身邊的一景一物,給人以愉悅的視覺美感,給平常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當今人們更為關注自己生活的環境,更為重視自己生活的品質。美麗的圖案蘊含了人們對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圖案與歷史的對話
中國傳統圖案
中國傳統圖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閃爍著它動人的藝術光彩幾千年來,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創造出風格各異、變化多樣的裝飾圖案,表現出不同的時代風格,構成了鮮明的中華民族藝術特色,了解和研究這些圖案,對現今裝飾圖案的創作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①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圖案
我國新石器時期的圖案主要裝飾集中在彩陶上,其簡煉的形式與寓意的內涵為後人的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借鑒。這一時期的彩陶圖案以簡潔、概括、粗獷為主要特徵,表現內容主要有動物、植物、人物、幾何形四種,其中幾何形圖案的應用最為普遍。
�6�1 植物圖案:彩陶中的植物圖案多以誇張的手法處理,並以幾何形組合而成,也可以說是幾何形化的植物,經過與器皿造型的組合,使其母體圖案一形多用,產生了令人驚異的效果。
�6�1 人物圖案:彩陶中人物圖案以舞蹈紋和人面紋最具代表性。
�6�1 動物圖案:影繪處理手法,將動物各種不同姿態與相應的幾何形相配合,達到簡潔優美的效果
�6�1 幾何圖案:植物的演變,抽象風格的表現。
②商周時期青銅器裝飾圖案
商周兩代是青銅藝術的鼎盛時期,其裝飾圖案、裝飾造型為世人所矚目,青銅器的裝飾圖案呈現出威嚴、神秘、莊重的藝術風格,其圖案創意都是意象的動物形象。
�6�1 饕餮紋:對稱形式,威嚴中透著神秘。概括修飾的造型,體現了輪廓美和裝飾美。鳳鳥紋: 私與不似之間的形象,給人幻想。
�6�1 夔龍紋: 意象構成,極度的誇張,給人猙獰的視覺感。
�6�1 象紋:它源於自然,體現了原形的基本特徵,由於形內、形外輔加紋飾處理,使其特徵淡化,
③戰國時期的裝飾圖案
戰國時期的裝飾圖案一改商周青銅裝飾的凝重、嚴肅和神秘的風格,走向靈活、輕快和自由。其裝飾內容不再是超出現實的、兇狠神秘的怪獸,而是越來越貼近生活,把自然中的動植物或生活中的場景運用於裝飾中,如狩獵、宴飲、農作、戰爭等,特別是其以弧線形、斜線形為主的靈巧的造型結構以及突破嚴謹對稱的裝飾規律,而產生了重疊纏繞、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構圖形式,進一步體現了這一時期活潑、自由的藝術特徵。戰國時期的裝飾圖案在青銅器、漆器、玉器等方面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
�6�1 織綉圖案:幾何和動物題材在這一時期的織綉圖案中佔主導地位,以重疊纏繞、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連續的圖案為主要骨架。如龍鳳虎紋綉衣中,蟠曲的龍和飛舞的鳳,相互穿插,線條自然流暢,昂首揚尾的斑斕猛虎,張著大嘴,似在與龍搏鬥。
�6�1 玉器圖案:戰國時期的玉器工藝朝精雕細刻方向發展,玉佩是當時玉器中的主要品種,它以質地細膩,造型矯健,製作精良而受到喜愛。
�6�1 漆器圖案:這一時期,漆器的裝飾紋樣描繪纖細、形象生動,具有清新活潑的藝術特色,主要有動物紋、雲氣紋、幾何紋以及社會生活題材,常採用適合紋樣,帶紋和四方連續的形式來組織圖案。
�6�1 青銅器圖案:與商周青銅器裝飾圖案組織形式相似,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圖案中敘事畫開始用作主體裝飾,其代表有宴樂、漁獵、戰爭等,如水陸攻戰紋壺,它整體裝飾由三層裝飾帶構成,每條裝飾帶表現了不同場面的故事內容,變化有序,多而不亂,栩栩如生。
④漢代裝飾圖案
漢代裝飾主要表現在畫像石、畫像磚以及瓦當上,其造型、布局、製作和非凡的想像力方面是空前的,它代表了這一時期的藝術水平。漢代的裝飾風格可用「質、動、緊、味」四字概括,即具有古拙、朴質、滿而不亂、多而不散,而且極富動感和裝飾味的藝術特徵。
�6�1 畫像石圖案:它的造型以側面居多,在構圖上以「平視體」的形式較多,將不同情節的故事有規律的安排在七中。
�6�1 畫像磚圖案:畫像磚圖案的造型方式分線、面、線面組合等不同形式,有一種淺浮雕感。如「戈射收獲圖」。
�6�1 金屬工藝圖案:金銀錯狩獵紋銅車飾是漢代金屬裝飾圖案中最典型的作品車飾分為四段,裝飾以狩獵為主題,每部分飾以不同的動物、植物及祥雲,以多點透視的手法安排的構圖,使畫面靈活多變,自然天成,顯得非常生動。
�6�1 瓦當圖案:漢代瓦當的裝飾,可分為卷雲紋、動物紋、四神紋、文字紋等幾種,大多以圓形構成,如:四神紋瓦當造型飽滿、寓意深刻。
⑤南北朝裝飾圖案
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興起給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現出清秀、空疏的藝術風格。其圖案受外來形式與風格的影響,造型不僅有飛天、仙女、祥禽瑞獸,還有許多蓮花圖案以及富有西域風格的忍冬草圖案,極大地豐富了當時的裝飾藝術,主要表現在石刻、壁畫、瓷器、漆器中。
�6�1 石刻裝飾圖案:這一時期的石刻藝術極其發達,不僅有禽鳥瑞獸、仙女、植物等構成的紋樣,如忍冬紋石刻,而且更具代表性的是一些獨幅式的裝飾圖案,反映不同的生活場景,如出行、講道、舞樂伎、飛天等,造型優美,特別是線條柔中帶剛,挺拔而又嫵媚,顯示出高超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6�1 瓷器裝飾圖案:蓮花紋成為這一時期瓷器以及其它工藝品上最具時代特徵的裝飾花紋。 壁畫圖案:佛教的興起促使這一時期壁畫空前繁榮,且裝飾內容多為佛教題材,如菩薩、說法、飛天、藻井圖案等,其中飛天圖案最具典型性,長巾、長裙,飄動飛舞。
⑥唐代裝飾圖案
唐代的裝飾圖案呈現出博大清新、華麗豐滿的藝術風格,其造型上多運用較大弧線,色彩上多運用金彩、退暈的方法表現深淺層次的色階,有富麗、華美的藝術效果,裝飾題材上除了鳥、獸等各種動物外,植物、花卉開始成為主題。
�6�1 卷草圖案:卷草,也稱唐草,復合圖案,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圖案紋樣之一。這種由多種花型所組合構成,常以波浪的組織形式,起伏跌宕,流暢而又富有節奏,顯示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6�1 聯珠紋: 聯珠紋是唐錦以及敦煌藻井上運用最多的圖案,具有時代特色,其特點是大圓圈中飾以白色圓點的聯珠紋與當時波斯的風格相似。
�6�1 寶相花紋:集蓮花和大理花於一體,它經過理想化加工,形成了一種豐富、莊重的裝飾花型。
�6�1 團窠紋:又稱團花紋,是唐代的新品種,唐代團花分別由不同花果植物構成,或由花果動物組合在一起構成,採用對稱和均衡兩種形式安排畫面,團花具有飽滿的美,內容豐富,裝飾性強等特點。
⑦ 宋元裝飾圖案
宋代的工藝具有典雅、平易的藝術風格,表現在的線條流暢、挺拔、瀟灑,造型和構圖完美,裝飾內容以花卉為主,常見的有蓮花、牡丹花等。繼宋代之後,元代在裝飾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已不再滿足於宋時清秀高雅的文人風格,而轉向通俗化,繼宋代之後,元代在裝飾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已不再滿足於宋時清秀高雅的文人風格,而轉向通俗化,
⑧ 明清裝飾圖案
明清時期,圖案形式繁縟,題材內容豐富,製作技術精絕。
�6�1 纏枝花紋:纏枝花紋是明清最為流行的一種裝飾紋樣,它格式較固定的格式,捲曲連環,通常用寶相花、蓮花和牡丹花作為紋飾。是一種典型的組合型構成。
�6�1 折枝花果:與纏枝花紋不同,以花果的一個枝頭為單位,作連續排列,互不相連。
�6�1 龍紋: 這一時期的龍紋動態多樣,並飾以祥雲、水波等圖案,溢滿富貴、祥瑞之氣。
�6�1 福壽字紋:這一時期的裝飾圖案大部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直接用文字表示意義,如「福」、「壽」等的表現手法,是值得借鑒的。
�6�1 繪畫裝飾紋:明清時代,繪畫較普遍的應用在圖案上,其中以山水、耕織、梅蘭竹最為常見。
中國民間圖案
民間圖案是相對於宮廷、官方以及上層社會的,它是由民間藝人製作並為老百姓所用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形式豐富多樣,手法質朴。許多民間圖案是以寓意聯想的形式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我國民間圖案的主要種類有剪紙、藍印花布、蠟染、刺綉、木版畫等。
①剪紙:剪紙常用陽刻、陰刻或陰陽結合形式來表現相互連接、互不分離的統一體的形式。 常以 窗花、燈花的形式出現,婚喪嫁 娶、慶賀壽誕,均用相應的剪紙來祈祥祝福,渲染氣氛。
②藍印花布:藍印花布是我國一種始於古老的民間手工印花的工藝品種,分白底藍花和藍底白花兩種形式,造型結構線及紋理變化均以有規律的短線、點、小塊面構成。這種造型規律與藍白相間的色彩共同形成了藍印花布的裝飾特點。
③蠟染:浸染過程中,染液由蠟的裂紋浸入而形成的變化自然,深淺不同的裂紋圖樣為突出的特點。這些富於變化的裂紋豐富了圖案的肌理,增加了裝飾的層次,蠟染圖案造型嚴謹,紋理變化豐富細致,表現內容大多為花、鳥、魚、蟲和幾何形等。
④刺綉: 刺綉,俗稱「綉花」,是民間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工藝品種,品種繁多,針法表現也相當豐富,使得刺綉這一工藝的品種更為多樣,其裝飾效果也顯示了自身的特點,圖案豐富,常以花、鳥、魚、蟲為主,走獸、人物、風景、民間習俗也經常出現於各類刺綉裝飾之中。
⑤泥玩具: 泥玩具的造型內容以動物為主,不重形似,重神似,色彩鮮艷並體現了孩子的稚氣。
⑥木版畫: 木版畫是由民間藝人以木刻水印的形式創作並製成的一種民間裝飾畫,常以吉祥內容和戲劇故事構成畫面,如「招財進寶」、「福壽雙全」以及門神、門畫。
外國傳統圖案
①埃及圖案: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藝術成就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它那程式化的裝飾風格呈現出古埃及的裝飾圖案的獨特特點,大部分是人物圖案,其中人物的造型姿態極有特點,它不依據正常的視覺反 映對象,而是從能否給人帶來完美的視覺效果來安排各部位的造型正 面的眼睛、側面的頭部、正面的身軀、側面的腿是人物造型的典型代表。在古埃及的圖案中,還有不少植物的內容,比較典型的是蓮花和紙草,這兩種變形後的植物被廣泛地運用於各種不同的裝飾之中。古埃及圖案中,動物的內容也很多,如禽鳥、獅子、蛇等,它們也常以側面的姿態出現。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是一種有個性特點的圖案造型,這些簡潔而特徵鮮明的形象也常常秩序地出現在一些裝飾畫面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裝飾內容。
②希臘裝飾圖案:歐洲文明古國希臘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雕塑和陶器上,特別是裝飾圖案在陶器藝術中得以完美體現。公元前12世紀至8世紀, 陶器運用幾何形結構進行組織造型,抽象化的動物、人物以簡朴的黑影表現,其它輔助紋飾除幾何紋外,還有平行紋、交叉線等,同時,舞蹈、戰爭、生活場面等也經常出現在不同形狀的陶器紋飾中。從公元前6 世紀後半葉起,希臘陶器藝術的風格發生了明顯變化,過去幾何形以及簡朴的動物、人物形不見了,更多的是對神話故事的描繪,場面宏大,內容復雜,人物眾多,表現手法寫實生動又不乏平面裝飾的特色。故事中的人物造型以側面姿態為主,流利的線條造型方法已代替原來單純的剪影形式,畫面的構成既運用程式化的裝飾方法,也表現了一定造型上的自由。神話的題材內容以及超出自然不含邏輯的構圖,使畫面充滿著神奇與幻覺。在希臘陶器裝飾圖案中,植物紋的應用也是十分出色的。特別是 ,公元前6 世紀後,渦卷紋由抽象的螺旋紋演變成為自然植物的枝蔓和須卷,與蓮花或扇狀棕櫚葉紋等植物紋飾自然融合,構成了自由流動的卷草紋樣,成為影響深遠的一種紋樣典範。
傳統圖案在時尚生活中的運用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優秀圖案永遠是我們設計的源泉。中國傳統圖案是以大富大貴、吉祥如意為寓意的,因此它的色彩亮麗,對比強烈,尤其喜歡用大紅色,
歷經滄桑仍然魅力持久,尼羅河畔古老的埃及古文明,給珠寶設計師無限激情,造就華麗眩目的珠寶首飾。首飾刻著象徵魔法力量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圖案,它的飾紋各有出處,比如鷹、曼佗羅草、蓮花、甲克蟲、象形文字,這些神秘的圖案在如今讓古埃及女王的魅力彷彿輪回重生。形象介於似與不似之間,更加顯圖案的神秘。

圖案與自然、生活的對話
我們身邊的自然環境和日常生活中蘊藏著神奇美麗的圖案藝術。圖案無處不在,它與人產生了物與心的交流,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美和樂趣。
人物圖案
人類主宰著自然界,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復雜、多樣,以人作為裝飾的題材,圖案設計格外生動、富於變化。
動物圖案
人類和動物共同生活在一個自然環境中,動物是人類生存的競爭對手,也是人們的忠實夥伴。
作為有生命的活體,動物運動過程中產生多變的姿態,明顯的特徵。往往從一個細節、一個局部入手,就可以形象地表現整個動物,可見圖案的千變萬化都是圍繞其特
征展開的,設計要點是在於抓住典型特點和典型動作,刪繁就簡,適度誇張,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變化,結合動物的生活環境中常見事物進行組合,添加豐富的內容情節。
動物斑紋
動物身上的斑點、條紋給人類啟發並提供了想像的空間。如斑馬紋、豹紋等成為裝飾的基本元素體現了很強的現代感。學習和應用動物斑紋和色彩的過程,要善與發現和利用一些平時不被注意的細節,圖案設計和應用時要把原對象的色彩和裝飾抽象出來,概括提煉它的最主要的特徵,應用時要不斷加以變化,而不是簡單直接的套用,這樣才會領會大自然的丹青妙筆。黑與白構築的奢華是魅惑的又一變奏。斑點狗身上黑白花紋的啟示,隨著人們的想像無限地拓展:裙帶、首飾、眼鏡、帽子、高跟鞋……黑白兩色在奇妙的呼應中轉換、交接、混合,展示出另一個離奇卻又充滿趣味和誘惑力的想像空間。斑紋運用在服裝設計中,既體現了女性性感狂野的一面,又不失女性的嬌柔嫵媚。
魚類圖案
魚自古就是吉祥的動物,它在水裡伸展自如,異彩紛呈。魚類除了有觀賞性,更具有藝術設計中所必備的個性與情趣,所以是裝飾圖案設計不可缺的題材。魚作為圖案設計時,可靈活應用,不必拘泥於實際色彩和具體的細節,色彩裝飾的位置應順應魚身體結構,形態和色彩應有一定的規律性。
蝴蝶圖案
浪漫的蝴蝶,是大自然精美的傑作,是設計師們鍾愛的元素,是時尚界經久不衰的靈感源泉。
蝴蝶具有對稱的形式,翅膀的色彩和圖案千變萬化再加上蝶戀花,常成為人們美好情感的寄託,象徵美好的愛情。蝴蝶本身具有豐富的色彩和圖案構成形式,有的以點為主,有的以線為主,還有仿生的如枯葉蝶。總之,蝴蝶給設計師許多啟示和靈感。
植物圖案
植物是自然界的衣裳,因為有了植物的覆蓋,才使自然界如此美妙,人類也是因為有了眾多植物的庇護,才得到養分和空氣,才得以生存和發展。植物天生姿態優美,平凡樸素而極具親和力,是現代裝飾藝術作品的絕佳題材。
植物中除了嬌艷動人的花朵,作為題材的還有樸素寧靜的葉片、蜿蜒盤旋的經脈、挺拔伸展的枝幹、和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整體的形象。藤蔓圖案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常青藤、吊蘭、文竹等。它們枝葉下垂、隨風飄盪、株型優美,別具一番超凡脫俗的藝術情調。植物種類繁多、千姿百態,人們對植物的表達懷有不同情感,作為藝術家,我們要以特別的觀察角度和表達方式感悟它們,還要對植物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長規律有正確的理解。
花卉圖案
花卉是自然界中最美的一個主題,不少文人墨客都以花為媒表達情感親感,揮灑情懷,藝術家更是借花卉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意境。花卉 圖案使用的范圍極為廣泛和普遍,服裝、配飾、器皿、環境裝飾、插圖等隨處可見,數不勝數。古今中外,積累了大量的花卉圖案資源,並形成了一定的風格和地域特色,為現代設計提供營養。
風景圖案
流傳至今最輝煌的實體要數建築作品,世界各國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建築藝術也各有千秋,建築圖形的運用,要把握其建築藝術的神韻,體現更深層次的追求。
水常與文化氣質和思想內涵相聯系。從設計的角度去看水,更應看重的是淵源流淌的氣勢,水流的任何造型和變化都應體現一種自然美的規律。
靜物圖案
自然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透露出生活的情趣,靜物裝飾作品具有一定的主題特徵,作品中充滿張揚的個性和人文的精神。同樣的一組靜物,在不同人的眼裡一定有著不同的含義,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也是靜物裝飾圖案的創作源泉。
抽象幾何圖案
抽象幾何圖案是相對於動物、植物、人物等等以具體形態為素材的圖案而言。抽象圖案基本點、線、面和肌理效果為主要表現對象,是現代圖案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抽象幾何圖案就如萬花筒一般,有無限變化的可能,點、線、面、形態、大小的變化,結合色彩的應用,一個簡單的圖案基礎可以不斷發展延伸,這也是幾何游戲的魅力所在。中國民間圖案
民間圖案是相對於宮廷、官方以及上層社會的,它是由民間藝人製作並為老百姓所用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形式豐富多樣,手法質朴。許多民間圖案是以寓意聯想的形式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我國民間圖案的主要種類有剪紙、藍印花布、蠟染、刺綉、木版畫等。
①剪紙:剪紙常用陽刻、陰刻或陰陽結合形式來表現相互連接、互不分離的統一體的形式。 常以 窗花、燈花的形式出現,婚喪嫁 娶、慶賀壽誕,均用相應的剪紙來祈祥祝福,渲染氣氛。
②藍印花布:藍印花布是我國一種始於古老的民間手工印花的工藝品種,分白底藍花和藍底白花兩種形式,造型結構線及紋理變化均以有規律的短線、點、小塊面構成。這種造型規律與藍白相間的色彩共同形成了藍印花布的裝飾特點。
③蠟染:浸染過程中,染液由蠟的裂紋浸入而形成的變化自然,深淺不同的裂紋圖樣為突出的特點。這些富於變化的裂紋豐富了圖案的肌理,增加了裝飾的層次,蠟染圖案造型嚴謹,紋理變化豐富細致,表現內容大多為花、鳥、魚、蟲和幾何形等。
④刺綉:刺綉,俗稱「綉花」,是民間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工藝品種,品種繁多,針法表現也相當豐富,使得刺綉這一工藝的品種更為多樣,其裝飾效果也顯示了自身的特點,圖案豐富,常以花、鳥、魚、蟲為主,走獸、人物、風景、民間習俗也經常出現於各類刺綉裝飾之中。
⑤泥玩具:泥玩具的造型內容以動物為主,不重形似,重神似,色彩鮮艷並體現了孩子的稚氣。
⑥木版畫:木版畫是由民間藝人以木刻水印的形式創作並製成的一種民間裝飾畫,常以吉祥內容和戲劇故事構成畫面,如「招財進寶」、「福壽雙全」以及門神、門畫。

Ⅲ 佩茲利紋樣起源及寓意

關於佩茲利紋的起源眾說紛紜, 主要觀點有:

(一)由於佩茲利圖案很早就在西亞和歐洲流行,因此,國外許多專家認為其起源於土耳其。

(二)有的書中提到由葉形變化而產生的「松果形花紋」,是古代巴比倫時代出現的裝飾紋樣。「巴比倫人認為松樹長出的果實象徵著會給人們帶來住房、衣服和食物,象徵著豐收,所以將松樹尊崇為生命之樹」。而松果紋樣就是佩茲利紋的雛形。

(三)有人認為佩茲利紋樣起源於印度對生命之樹的信仰,而聖樹菩提葉子的形狀就與佩茲利紋造型極為相似。

(四)佩茲利紋發祥於克什米爾。人們以克什米爾當地出產的「巴旦杏」果樹的內核為造型,創造出形似松果狀的圖案,因此又被稱為「巴旦姆紋樣」。不管這種形似松果狀的紋樣到底起源於何處何物,其真正引起人們注意的原因與克什米爾披肩密不可分。

佩茲利紋寓意吉祥美好,綿延不斷,具有細膩、繁復、華美的藝術特徵,成為世界性圖案。

Ⅳ 傳統的圖案紋樣的紙葫蘆

傳統圖案是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生產勞動中所創造出來的,它在建築物、器物、紡織品上用線條描繪、色彩渲染,並且形成一定章法、格式及韻律的圖樣花紋。在現代設計教學中,傳統圖案作為設計元素成為設計中的一個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作品中既讓人感覺到傳統藝術的神韻,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特別是圖案的吉祥寓意更能充分地表達作品所蘊涵的理念與個性。一、傳統圖案的發展與本質1。傳統圖案的發展。從山頂洞人到新石器晚期是傳統圖案藝術的萌芽時期。自然崇拜是遠古文化的主要特徵,壁畫、器物彩繪的主體是自然界的動物與植物。另外,由於人類對自然災害和自身疾病、瘟疫及死亡充滿迷惑和畏懼,便繪制一些怪異的圖案作為家庭、氏族的保護神,出現了圖騰符號。同時,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紋樣已包含了一種「吉祥」寓意,作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動就是這種吉祥觀念的具體行為,反映了人類對生活和生存的期望和對吉祥觀念的渴求。從商以後到春秋時期,是圖案藝術的發展時期。由於對自然現象、社會現實的諸多不如意,使人們的思想處於被拘禁和壓抑的狀態。統治者以威嚴來恐懾人民,所以圖案上出現了饕餮紋、蟠龍紋等怪獸的形象,給人以猙獰之感。秦以後是圖案藝術發展的成熟和定型時期。圖案總體趨勢走向寫實,雲紋及雲紋的變體葵紋,在整個圖案中居重要位置。漢代的瓦當圖案,也是以雲紋為主體紋飾,並且進一步發展了文字瓦當,出現了的具有故事情節的畫像磚石。吉祥為主題的裝飾紋樣是在漢唐興盛起來的,一直成為中國裝飾藝術的主題,唐代盛行的對鳥、對獸圖案紋樣中,有和美、完美之意,至明清吉祥幾乎成為裝飾的唯一內容,形成了氣脈貫通,連綿不斷的中國傳統圖案藝術形式。可以看出從早期的彩陶抽象幾何紋樣圖案,到青銅時代的器具紋樣,漢畫裝飾藝術,民間的各種裝飾紋樣以及中國歷代書法圖形符號等,都被約定俗成地作為美好意義的象徵或符號,以至於圖必有意,意必吉祥。2。傳統圖案的本質。圖案是人類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構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觀念,中國古代的藝術家始終致力於「以整體為美」的創作,將天、地、人、藝術、道德看作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整體,借物抒情,「以形寫意」,「形神兼備」,在傳統圖案的題材和構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國人民那種「善始善終」的處世哲學。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不重「寫實」重「傳神」,不重「再現」重「表現」。傳統圖案的吉祥主題不僅表明了人對於未來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象徵著人們改變生存環境的艱苦努力和征服困難的偉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現實性的。在裝飾藝術中,無論是圖案紋樣或是裝飾的圖畫,其寓意所表達的「吉祥」主題,是一個延綿千萬年的永恆性主題。《周易·系辭》有「吉事有祥」之句,《莊子》也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說。吉祥是對未來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吉祥是中國人對萬事萬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願和生活追求,反映了圖案至善至美的本質。二、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設計教學的關系設計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一項創造性的活動,是人類改造客觀世界,使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活動。從審美心態或從創作形式上看,傳統圖案與藝術設計都有一種內在的必然聯系。傳統圖案是設計的基礎,二者一脈相承,同宗同源。傳統圖案的審美觀念,是設計者獲取傳統文化精髓而得以進一步發展的關鍵之一。日本和丹麥的設計之所以享譽全球,除了重視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吸收,最重要的是發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優秀的設計創意是建立在傳統文化與藝術的基礎上,德國的包豪斯是藝術與設計教育的典範。包豪斯的教育思想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即易學文化、老莊道家哲學思想和孔孟儒家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比如約翰·伊頓把老莊的道家哲學思想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直接用於教學實踐當中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人為貴」、「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等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我們是一個人文積淀雄厚的民族,其中豐富的藝術造型和廣博的哲學、美學內容是藝術設計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一個國家的設計藝術的發展是以本國民族文化底蘊作背景的,這源於設計與文化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傳統吉祥圖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在為人創造新的物質生活方式的同時,實際上就是在創造一種新的文化。俗話說「越是地方的越是全國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內涵對藝術設計非常重要,研究地方傳統文化,把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地方傳統文化轉換成現代的形式語言,並融入現代設計之中,轉換成某種設計符號。傳統吉祥圖案的審美藝術法則盡管是老調重彈,但是它對於現代設計者的藝術創作思維來講,常常會產生出許多現實意義來。這對於現代藝術設計來講,也是一種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在追求設計個性化特色的今天,傳統圖案的吉祥寓意必將會產生愈來愈積極的作用。三、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體現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寓意是其造型的關鍵。傳統圖案蘊含的吉祥意味同樣適用於現代設計,適用於傳達現代人的設計理念。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得非常完美,其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其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奧林匹克聖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每個娃娃都有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他們的原型和頭飾蘊含著與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等的聯系,每個娃娃都代表著一個美好的祝願:繁榮、歡樂、激情、健康與好運。吉祥物形象設計應用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在表現語言方面採用了許多中國民間的藝術語言,從中可以找到木刻版畫和皮影的藝術特點,還借用了木刻版畫「錯位」的套色技法,又將現代電腦的表現手法和中國傳統的手繪技法進行了結合,這組吉祥物可以說是中國設計界的一個典型案例,吉祥物整個形象就是中國文化的縮影,富有極強的藝術性,展現了中國的燦爛文化內涵。北京申2008年奧運的標志沒有對傳統圖案造型直接借用,而是充分運用了中國藝術特有的「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不僅體現了中國圖案的傳統特色,同時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中國聯通公司的標志,採用的是源於佛教「八寶」之一「盤長」的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著信息社會中聯通公司的通信事業井然有序、信息暢通,同時也象徵著聯通公司的事業無以窮盡、地久天長。可以看出,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的內涵與精神則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中國傳統圖案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流傳久遠,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在教學中具體到每一次設計創作,都要做到認真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對傳統圖案吉祥寓意的運用,要在創作實踐中努力體現真實的自我,這是設計本身進化發展的過程,也是溝通傳統與現代設計的過程。總之,傳統吉祥圖案是現代設計藝術的淵源和基礎,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精華,同時也體現出了華夏民族所特有的藝術精神,傳承與發揚傳統吉祥圖案的審美思想、造物原則以及造型方法,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現代設計教學之中,設計出具有個性化、時代性甚至國際性的作品,既豐富了現代藝術設計語言,又弘揚了民族精神,必定使現代設計作品更具有文化性與社會性,推動我國現代設計事業的發展。〔參考文獻〕〔1〕十三經註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2〕孫磊,唐家路。中國吉祥裝飾〔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3〕靳尚誼等美術大師評點北京奧運會吉祥物〔OL〕。http://news3。

Ⅳ 中國古代紋樣有哪些

1、新石器時期,勞動者創造了彩陶藝術,不僅造型別致,而且紋樣獨特,實用美觀,藝術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紋樣有:魚紋、鹿紋、狗紋、人面紋、花卉紋、網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及歷象日月星紋等。先民們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視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組織運用到各種器皿器物上,形成了莊重大方、自然諧調的裝飾花紋,開創了一代風格。

2、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藝術為其魁首。無論是造型多樣的食器、酒器、樂器等,還是各種紀念性陳設器皿,都裝飾著精美的花紋圖案。有的還直接借用動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裝飾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夔鳳紋、蟬紋、玉帶紋、重環紋、鱗紋、乳丁紋、竅曲紋、雲雷紋、渦紋、冏紋、四瓣花紋及象形文字紋。圖案適應鑄銅工藝製作要求,多為非常工整的陽紋或陰紋圖案。紋樣精細,組織嚴緊,具有神奇感。考古學者稱之謂「燦爛的青銅藝術」。

3、戰國、秦漢時代,鐵器興起,金銀錯和漆器等新展起來,營造業大興,磚石雕刻也興旺起來。裝飾圖案的題材更為廣泛,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裝飾紋樣有:怪獸紋、蟠螭紋、虺紋、龍鳳紋、各種動物(鹿、馬、牛、羊、虎、雁、魚……)紋及四神紋等。「四神紋」也秒「四靈紋」,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四種動物形象作標志。青龍為我國傳說中的東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它們標志了四個方向。又標志了四種顏色:青龍—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紋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漢畫象石、畫象磚、瓦當,題材直接反映了人類生活、生產、戰爭的場面。筆簡意繁,以少勝多,為以後各代的裝飾開辟了新途徑。

4、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動盪不安,佛教藝術興旺起來。圖案同樣也受到了宗教的影響,這時期的題材、內容許多都與佛經故事有關。常用的紋樣有:忍冬草(即金銀花,也稱:寶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蓮花紋(別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莖—花之節」之意,是美德的象徵)、玉鳥紋(玉鳥也稱迦陵頻迦,吉祥鳥,傳說人是玉鳥脫生出來的,故而圖案中常有人面獸身之圖像)、鹿紋(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徵)。人物圖案中出現了「飛天」仙人形象,表達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處於封建社會中期,對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藝美術的門類也空前發展。絕妙的唐三彩、宋瓷、絲綢、金銀製品等等上的裝飾圖案也出現了繁花似錦的局面。唐代紋樣豐盛飽滿,富麗豪華。宋代紋樣秀麗,靈巧。常用的紋樣有:卷草紋、寶相花(以蓮花和牡丹相結合的圖案,採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構成方法)、海石榴、花鳥紋、華蓋紋、聯珠紋、綬帶紋、人物紋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還有茱萸(中葯)紋、柿蒂紋、幾何紋等。裝飾手法有寫實的、誇張變形的,並採用了花中套花,葉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構成巧妙、氣韻生動,敷彩絢麗,唐、宋是我國傳統圖案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6、元、明、清封建社會末期圖案,保留了民族特點,吸取了外國工藝之長,花色品種,裝飾風格產生了變革。景泰藍就是當時的新工藝,瓷器、織錦、磚雕、木雕等也較前有了很大進步,裝飾題材增加了很多。動物圖案常見的有獅子、孔雀、蝙蝠、鹿、鷺鷥、羊、鶴、鷹、錦雞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實題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蘭花、牽牛花、竹子、松樹、靈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結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為廣泛多變。如禽鳥與花卉組合,昆蟲與花卉組合等,強化了裝飾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構成的圖案也甚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鍾、鼎、杯、盤、壺、碗、瓶、書畫等,具有典雅之風,稱為「博古紋」。還有用八種佛教用供器組成的「八吉祥」(也稱佛八寶),用道教持物組成的「道八寶」等等。這個時期的圖案多為吉祥圖案,應用范圍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程度。日用品、服飾、建築、商品上處處可見。

我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來源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來自民間工藝:陶瓷、刺綉、窗花、藍印花布,蠟染、剪紙、雕刻、編織等,這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發揮創造的,一般比較朴實、粗獷、鄉土氣息濃郁。其二來自宗教藝術,如宗教傳說和神話傳說,廟宇、石窟中的壁畫、藻井、龕楣、塑像服飾、基座、建築、雕刻以及各種供器裝飾。最典型的敦煌圖案,是佛教傳統圖案的精華部分。它是我國的能工巧匠吸收外來文化所發揮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理想。其三是來源於封建帝王、王公貴族、富豪商賈等所佔用的陳設品、日用品、服飾、首飾、建築……這些工藝品圖案是為了滿足奢侈者的物質生活和空虛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作坊由專人監督製作的,所以圖案非常精細,色彩富麗豪華。除了如前所說的那些傳統圖案外,相當一部分是福、壽、祿及文人字畫、詩歌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多數採用了「米」字格和「九宮」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紋樣,組成了我國傳統圖案的主流。

竊曲紋
竊曲紋·波紋·蛟龍紋 西周中期以後,逐漸抽象化,形成一種新的主導性的紋飾:竊曲紋。其名稱也是據《呂氏春秋》:「周鼎有竊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離俗覽》)竊曲紋的基本特徵是一個橫置的S形,正符合於「上下皆曲」的特點。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又稱竊曲紋、窮則曲。是一種適應裝飾部位要求而變形的動物紋樣,是動物的簡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來,以直線為主的裝飾特點,也打破了對稱格式。一般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成扁長形圖案,中間常填以目形紋,但又未完全擺脫直線的雛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圓、圓中有方的特點。
竊曲紋由鳥紋、龍紋衍化而來的痕跡是很明顯的。試將一部分鳥紋加以排比,可以推測出它向竊曲紋衍化的具體過程,較早的鳥紋在翅膀後邊接連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後來這個尾巴與軀體分離開來,成為一個彎卷的抽象紋飾,再後,鳥身部分也抽象化了,卻保留著原先的一根長長的羽毛,最後,這根羽毛也消失了,形成了典型的竊曲紋。
竊曲紋適應性很強,可以隨機變化,裝飾於器物各種不同的部位,以竊曲紋構成的裝飾,一般不刻雲雷紋的地紋。與竊曲紋同時流行的抽象紋飾還有重環紋、垂鱗紋等,重環紋多以長圓和圓形圖像連續排作為裝飾帶施加於器物口沿或圈足部分。垂鱗紋像水族動物身上的鱗片,作交錯排列飾於水器之上。中國古代青銅器紋飾之一。《呂氏春秋·適威》:「周鼎有竊曲(一作窮曲),狀甚長,上下皆曲,以見極之敗也。」始見於西周,盛行於西周中、後期,春秋戰國時仍見沿用。

大克鼎上的竊曲紋
雲紋
早期階段:彩陶上的原始旋紋是十分典型的抽象幾何紋。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它們就是早期的紋樣式。作為遠古的文化遺存,它在當時是否有「雲」的指征意義,現在還無法斷定。僅從形態來看,似乎可以看出:楚漢雲氣紋、先秦卷雲紋、商周雲雷紋與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旋紋,有著一種比較明顯的承繼關系。但人們一般把多見於商周青銅器裝飾的雲雷紋,視為雲紋的早期形態。在雲紋的發展歷史中,雲雷紋具有重要的意義。
鼎盛時期:漢代是我國雲紋運用面最廣,也是雲紋形態最為豐富和最為生動的時期之一。出現了雲氣紋、卷雲紋、雲獸紋等新型雲紋形式。在雲雷紋的基礎上,卷雲紋通過對其構形元素的「簡化」和結構模式的「打散」。確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簡化的勾卷也從此成為後來雲紋形態演繹普遍採用的定型化元素。在卷雲紋的基礎上,漢代出現了極具時代感的雲氣紋,構形元素除了依然作主體的勾卷形外,雲氣紋中還出現了「雲尾」這一新的成分。在紋樣構成中起著加強力量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強了漢代雲氣紋特有的一種氣勢。這時雲紋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漢代雲氣紋統攝全局的流動感和生機勃勃的雄渾氣息,在魏晉南北朝的流雲紋上得以繼續保持。作為中國雲紋意向最透徹也最簡潔的感性闡釋,流雲紋把自雲雷紋以來的「簡化」變化趨勢強化到極致,使魏晉南北朝的裝飾空間呈現風起雲涌、情馳神縱的生動。
成熟時期:隋唐是朵雲紋盛行時期。宋代雲紋在總體上依然是朵雲樣式。元代朵雲紋往往呈現較強的組合感。唐宋以來,順應時代的審美要求而日趨豐富的裝飾元素,使朵雲紋的架構顯得負荷日重。元代所呈現的構形元素單位必然加強,正是朵雲形態化過程中,疊雲紋是一種呈面狀展開,鋪張、繁復的雲紋類型。它一般由層疊茂密的勾卷雲頭,加上彎轉曲折、流動通暢的排線雲軀而夠成。在中國雲紋體系中,如意雲紋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認同普遍、應用廣泛的一種類型。
雲紋形態的整體演變趨勢呈現為:在原有的基礎上,結構日趨復雜、造型日趨豐厚、形象日趨細膩。這些可以概括為精緻化的發展趨勢,根本體現了中華民族為滿足自身審美需要所作的不斷努力。藝術形成發展的一般規律表明,日益增進的審美經驗和表現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會突破原先的形式構架去尋求適合自己的表達形式。
雲氣紋
漢魏時代流行的裝飾花紋之一。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一般作為神人,神獸、四神等圖像的地紋。也有單獨出現的。雲紋寓意高升和如意。雲氣紋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漢魏時代,對自然的崇尚和對神仙的崇拜。
雲氣紋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是我國傳統的紋樣。從商周的「雲雷紋」、先秦的「卷雲紋」、兩漢的「雲氣紋」和隋唐以來的「朵雲紋」、「如意紋」,都是當時典型的、定型化的紋飾,在陶器,青銅器,漆器,銅鏡到陶瓷,都能看見它活躍的身影。
原始的藝術形式以至整個人類認識的最初來源,都與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以及這種環境所給予的感官經驗有密切的關系。新石器時代農耕文化需要對天象、地形、植物習性等作更為周密的觀察和注視,這可視為是對「雲」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時的首次關注。如:商周青銅器上的「雷紋」在形態上與「雷「字有相同之處,體現了原始先民對雲、雷等自然現象的認識和形象特徵的模擬。
先秦和兩漢時期,作為商周青銅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獨立性裝飾的雷紋被春秋戰國時期的卷雲紋所代替,成為先秦雲氣紋了漢代雲氣紋的先導。從漢初到漢代絕大部分時間里的說明性、闡釋性表象演化成了漢末逐漸有藝術意味的意象。「雲氣紋」與其時的天界、飛升思想相關。為雲紋逐漸向抽象的精神形態或哲學思想層面的升華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實踐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和佛教盛行,魏晉人開始從「氣、韻、形、神」的角度開始研讀作品的內涵。表現在形象上,從重視形似發展到重視神似,從追求外貌的酷肖對象發展到了追求內在的審美特性。此後,中國人表現在形象方面的審美理想才開始朝著藝術的方面發展了。
唐代雲紋有單勾卷和雙勾卷兩種最基本的樣式,以雲氣之神氣沖和萬物之情態的「衍化」造型意向為基礎,集中體現雲紋的盤繞盤曲、生動飄逸的形式意味。在這一時期的藝術樣式上富麗堂皇、雍容華貴、雄渾博大,圓潤飽滿的審美取向。以定型化姿態崛起的朵雲紋,對後代整個中國雲紋發展的格局也有代表性的意義。
宋代雲紋裝飾則逐漸向小巧精緻發展,向靜態內向、符號化的發展,總體上依然是朵雲紋樣式。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線,在形態上顯得較為復雜。這或許是由於皇權的集中、強化,使宋人以儒家理學為代表的文化心理向保守的、封閉的、退讓的、內傾的、虛靜的方向發展的審美心理的體現。元代朵雲紋在宋代基礎上更趨復雜化,在保持「雲朵」整體感的同時,更具有組合感。使元代的雲紋在格式上是比較散漫、寫意性的以安詳、沉靜為主,卻又洋溢著生氣。也使得雲紋裝飾開始逐漸離開表現客觀對象的本質。成為一種服從並服務於主體心境的又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裝飾形式,使它成為既有時代特點又超出於時代局限的普遍而又恆定的審美典範。
夔龍紋
夔龍紋是在古鍾鼎器物上所雕刻的一種的裝飾紋樣,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夔龍相傳是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也有記載說是舜的二臣名,分別指樂官和諫官。
古鍾鼎彝[1] 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紋飾。也稱夔紋。
補充:一種瓷器裝飾紋樣。夔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述:「夔如龍一足」。
夔紋始流行於商、西周青銅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紋飾均模仿當時的青銅器,因此也有印夔紋裝飾的。瓷器上的夔紋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紋罐、嘉慶青花夔龍福祿萬代瓜棱形龍耳瓶等。
相傳舜的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書.舜典》:"伯拜稽首,讓於夔龍。"孔傳:"夔龍,二臣名。"唐杜甫《奉贈蕭十二使君》詩:"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後用以喻指輔弼良臣。古器物上的夔龍紋飾。夔龍又稱且角龍。3.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夔,形與龍相似,《韓非子》:「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說文解子》:「夔,神魅也,如龍、一足。」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隻足的類似龍的形象,都稱之為夔或夔龍,有的夔紋已演變為幾何圖形的裝飾。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後人便將青銅器表現一足的、類似龍的形象都稱之為夔,紋飾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萬字紋
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紋飾寫成「卍」。「卍」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卍」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採用漢字,讀作「萬」。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
《辭海》載:「卐」(音「萬」)是「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此標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臘等國的歷史上均出現過:後來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羅門教、佛教等都曾使用。後來,發展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辟邪趨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徵,是表示永恆的吉祥符號。「卐」起源於史前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時期的陶器上,就發現了「卐」字元號。進入青銅時後代,「卐」字紋在歐洲也甚為流行,作為裝飾性符號,在早期基督教藝術和拜占庭藝術中亦屢見不鮮。過去的研究曾一度認為「卐」形紋是通過佛教傳入中國的,但其實中國境內出現「卐」形紋可以追溯到距今約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而佛教在東漢時期才傳入中國。不過隨著佛教的傳入,「卐」形符號在中國的流行和使用確實更為普遍了,新石器時代陶器、古巴蜀國的銅帶鉤、唐代銅器、清代織錦、鏤空門窗上比比皆是。但這些器物上使用的「卐」形紋大多是取吉祥寓意,曾經濃厚的宗教意味,漸漸失去了原來的含義,而審美成分越來越濃,漸漸演變成民族傳統的審美對象了。
宗教含義
「卐」字元在藏族苯教中是代表太陽的符號。太陽神是苯教最大的神靈之一,因此宗教圖案「卐」字元在藏族服飾上的運用非常頻繁。它在藏族婦女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徵,視為吉祥之物。逢年過節,婦女們總要在自家門口,用白石灰畫上「卐」字元,以示來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婦女,還喜歡把「卐」字元綉在衣服的背部。她們認為這樣可以免除天災人禍,保佑平平安安。在甘肅青海民間刺綉、針織藝術品中,「卐」字元及其變體運用極廣。它的紋路變化,氣勢韻味無不洋溢著濃郁的民族氣息,藏族婦女頭面上佩戴的辮筒、腰間掛的荷包、腰帶、袖口、領子、鞋幫、襪墊等處亦綉有「卐」的變體。
婚禮含義
「卐」字元在婚禮上呈現出宗教情感和審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鄉居住的藏民有一種習慣,他們娶親時,婆家將羊皮鋪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繪制「卐」字元,新娘進門時,腳踏在「卐」字元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陰陽相配、吉祥如意、堅固永久」之意。「卐」字元由簡到煩、由單到雙,字元四端縱橫伸延,互相銜接,形成的紋圖,稱「萬字錦」、「長腳萬字」。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物的窗牆、門格、梁頭上常常刻有這樣連綴而成的「卐」字元,民間四合院的門窗圖案也有「卐」或者「卐」字元的變體,即取此「富貴不斷頭」的意思。

Ⅵ 傳統紋樣圖案有哪些

中國傳統圖案指可分為原始社會圖案、古典圖案、民間和民俗圖案、少數民族圖案。

其中原始社會圖案是指從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水波、火焰、編織紋、幾何紋以及原始宗教紋樣等;古典圖案典型的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歲寒三友、松鶴延年、龜鶴同齡等;民間民俗團是根據民間風俗而設計的應景圖案,主要有剪紙、刺綉、藍印花布等圖案;少數民族圖案是少數民族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創造並流傳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圖案。例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的地毯圖案;苗族、瑤族、白族的刺綉圖案等。

在尋找傳統紋樣圖案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寶藏網站,愛原物圖案網,通過搜索關鍵詞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圖案,不僅可以找到傳統紋樣圖案,還有更多不同風格的當下流行圖案,非常方便!!

Ⅶ 中國傳統紋樣的起源

谷紋,渦旋紋,蝌蚪紋:象徵春天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景象和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盼望。

谷紋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玉器中,到戰國時期發展為逗號字樣,如同圈著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稱蝌蚪紋。谷紋是穀物發芽葉的樣子,是農耕文明發展的產物,它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糧食有關。它象徵著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景象和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盼望。《周禮·典瑞》的有「子執谷壁,男執蒲璧」說法。玉器上的谷紋漢代以後就不多見了,宋代和清代僅少量製作,但是琢工不如戰國和漢代。谷紋常與渦紋、卧蠶紋異名同稱,事實上,三者之間確實區別不大。一般來說,人們常把半球形穀粒或有萌芽線的穀粒成為「渦紋」,把具有粗壯圓實萌芽線的穀粒稱作「卧蠶紋」,到了漢代有簡化出了乳釘紋。

Ⅷ 什麼是傳統紋樣

我國古代傳統圖案紋樣來源大致可分三個部分。其一,來自民間工藝:陶瓷、刺綉、窗花、藍印花布,蠟染、剪紙、雕刻、編織等,這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發揮創造的,一般比較朴實、粗獷、鄉土氣息濃郁。其二來自宗教藝術,如宗教傳說和神話傳說,廟宇、石窟中的壁畫、藻井、龕楣、塑像服飾、基座、建築、雕刻以及各種供器裝飾。最典型的敦煌圖案,是佛教傳統圖案的精華部分。它是我國的能工巧匠吸收外來文化所發揮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理想。其三是來源於封建帝王、王公貴族、富豪商賈等所佔用的陳設品、日用品、服飾、首飾、建築……這些工藝品圖案是為了滿足奢侈者的物質生活和空虛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作坊由專人監督製作的,所以圖案非常精細,色彩富麗豪華。除了如前所說的那些傳統圖案外,相當一部分是福、壽、祿及文人字畫、詩歌為題材的裝飾圖案。多數採用了「米」字格和「九宮」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紋樣,組成了我國傳統圖案的主流。

閱讀全文

與創造紋樣圖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