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USB介面是誰發明的什麼來歷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通用串列匯流排」,也稱通用串聯介面。也許對於這個稱呼你並不熟悉,直接稱呼「USB」你就應該聽說過吧。那麼USB又什麼功能?它為什麼現在能為人們所青睞呢?
計算機硬體飛速發展,外圍設備日益增多,鍵盤、滑鼠、數據機、列印機、掃描儀早為人所共知,數碼相機、MP3隨身聽接踵而至,要真有了這么多的設備,該接到計算機的哪兒?USB就是基於此產生的。USB是一個使計算機周邊設備連接標准化、單一化的介面。USB的規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Telecom聯系制定的。
USB標准介面傳輸速率為12Mbps。但是請讀者注意,一個USB設備最多隻可以得到6Mbps的傳輸頻寬。因此若要外接光碟機,至多能接六倍速光碟機而已,無法再高。而若要即時播放MPEG-1的VCD影片,至少要1.5Mbps的傳輸頻寬,這點USB辦得到,但是要完成數據量大四倍的MPEG-2的DVD影片播放,USB可能就很吃力了,若再加上AC-3音頻數據,USB設備就很難實現即時播放了。
一個USB介面理論上可以支持127個裝置,但是目前還無法達到這個數字。其實,對於一台計算機,所接的周邊外設很少有超過10個的,因此這個數字是足夠我們使用的。
USB還有一個顯著優點就是支持熱插拔,也就是說在開機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安全地連接或斷開USB設備,達到真正的即插即用。
不過,並非所有的Windows系統都支持USB。目前,Windows系統中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這些版本中,只有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統對USB的支持較好,而其他的Windows版本並不能完整支持USB。例如Windows95的零售版是不支持USB的,只有後來與PC捆綁銷售的Windows95版本才支持USB。
目前USB設備雖已被廣泛應用,但比較普遍的卻是USB1.1介面,它的傳輸速度僅為12Mbps。舉個例子說,當你用USB1.1的掃描儀掃一張大小為40M的圖片,需要4分鍾之久。 這樣的速度,讓用戶覺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幾張圖片要掃的話,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來等待了。
用戶的需求,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廠商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瓶頸。這時,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介面標准。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於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而且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
所以,如果你用USB 2.0的掃描儀,就完全不同了,掃一張40M的圖片只需半分鍾左右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USB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電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並且,USB 2.0的設備不會和USB 1.X設備在共同使用的時候發生任何沖突。
另外,在軟體方面,Windows是完整的支持USB 1.X,對於USB 2.0,系統可以認出,而且能夠正常工作,但是USB 2.0並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系統檢測到USB 2.0的設備後,會提示說你的USB設備需要優化。現在還沒有完全支持USB 2.0的WINDOWS系統,而LINUX、MACOS、BEOS到是走到了前面,都有了相關的軟體支持或者系統程序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帶有USB 2.0規格的產品出現的時候,Windows會非常快的跟上的。現在WINDOWS XP已經會完全支持USB 2.0設備,不過當系統主板一旦支持USB 2.0的時候微軟將會很快推出USB 2.0的補丁。所以我們可以說,由於得到INTEL和微軟的支持,USB2.0標准已成為下一代周邊設備介面的重要趨勢。
USB2.0兼容USB1.1,也就是說USB1.1設備可以和USB2.0設備通用,但是這時USB2.0設備只能工作在全速狀態下(12Mbit/s)
USB2.0有高速、全速和低速三種工作速度,高速是480Mbit/s,全速是12Mbit/s,低速是1.5Mbit/s
其中全速和低速是為兼容USB1.1而設計的
因此選購USB產品時不能只聽商家宣傳USB2.0,還要搞清楚是高速、全速還是低速設備
USB匯流排是一種單向匯流排,主控制器在PC機上,USB設備不能主動與PC機通信
為解決USB設備互通信問題,有關廠商又開發了USB OTG標准,允許嵌入式系統通過USB介面互相通信,從而甩掉了PC機
② USB英語全稱是什麼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的縮寫,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
③ USB是中國發明的嗎
USB是美國微軟等幾家巨頭聯合搞的高速傳輸介面技術協議,利用這個介面,加上快閃記憶體,搞出U盤是中國最早商業化的。
④ u盤是那個國家發明的,發明人叫什麼名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SB介面就連到電腦的主機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後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而直到現在這兩者也已經通用,並對它們不再作區分,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
⑤ u盤是誰發明的
中國的朗科科技是U盤發明者。
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
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
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
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
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發明者。
⑥ U盤是哪個國家發明的是什麼人發明的這個人叫什麼這個發明的專利號是多少
U盤是中國朗科公司發明的,這個發明的專利號是ZL 99 1 17225.6,美國專利號US6829672。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
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
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
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
(6)usb的發明英語擴展閱讀:
U盤的組成很簡單,主要由外殼+機芯組成,其中:
1、機芯:機芯包括一塊PCB+USB主控晶元+晶振+貼片電阻、電容+USB介面+貼片LED(不是所有的U盤都有)+FLASH(快閃記憶體)晶元;
2、外殼:按材料分類,有ABS塑料、竹木、金屬、皮套、硅膠、PVC軟體等;按風格分類,有卡片、筆型、迷你、卡通、商務、模擬等;按功能分類,有加密、殺毒、防水、智能等;
3、對一些特殊外形的PVCU盤,有時會專門製作特定配套的外包裝。
⑦ u盤是中國發明的
從網路的說法來看,是中國的朗科。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版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權盤。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
但查一下維基網路,會發現說法並不相同,基本屬於無頭案。
⑧ u盤是誰發明的
朗科公司。
資料: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SB介面就連到電腦的主機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後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而直到現在這兩者也已經通用,並對它們不再作區分,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
⑨ U盤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這人叫什麼名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SB介面就連到電腦的主機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後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而直到現在這兩者也已經通用,並對它們不再作區分,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
⑩ USB介面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的縮寫,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