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倉頡創造的是什麼文字

倉頡創造的是什麼文字

發布時間:2021-08-15 01:13:10

❶ 倉頡怎樣創造了文字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100

❷ 傳說是倉頡創造了文字古人曾採用什麼什麼等

人類早期是沒有文字的,為了適應生活的需要,幫助表達、交換、記憶等,古人曾發明、使用過「結繩記事」「物語」後來傳說倉頡模仿鳥的足跡創造了字的筆畫。後來他又根據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或動態,創造了文字。

❸ 倉頡造的字是什麼文字

漢字的誕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長期累積發展的結果。近代考古發現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約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流傳下來的倉頡造字的傳說,說明倉頡應當是在漢字發展中具有特別重大貢獻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漢字的集大成者。

❹ 倉頡創造的漢字像什麼

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❺ 倉頡根據什麼創造了文字

他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

❻ 倉頡創造了多少字

發奮造字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開始一直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老辦法記載史實。但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麼,連倉頡自己也沒法辨認了。
有一次,黃帝要和炎帝談判,命倉頡整理幾年來炎帝侵境殺民的事實。倉頡在記史的庫房裡泡了幾天,泡得頭昏眼脹,耳鳴目眩,仍然出了差錯,使黃帝的氏族受了損失,為此遭到黃帝的指責。
這件事使倉頡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決心要搞出一種簡單易記的符號,讓大眾都能用符號表達思想,傳授經驗,記載歷史。他想了又想,一直未想出辦法來。後來,母親勸他到父老鄉親中去開開眼界,妻子送他上了陽關道。他跑了九九八十一個村落,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大山,趟過八八六十四條河流,拜訪了九百九十九個善思會道的人。腿跑腫了,臉餓瘦了,汗水淌幹了,頭腦終於開竅了。他回到家鄉的白水縣楊武村,躲進村西頭的山溝里,著手整理從大眾中采訪收集的材料,創造代表世間萬事萬物的各種符號。為了不受外界干擾,他不讓親朋知曉,不讓妻子近身,連吃飯也不回家,讓母親送飯也只放在約定的地方。
這樣連續兩年時間,他一直鑽在山溝里不肯露面。有一天,母親去山溝送飯,事先不打招呼,悄悄走進了兒子住的地方。到那兒一看,母親大吃一驚,只見滿溝滿岔的石豬石羊唉喲唉喲地馱石頭,數不清的石人吭哧吭哧地砌樓房。母親驚訝地喊道:「乖乖看把石人累壞了,石豬石羊多可憐,快讓他們歇歇吧」話音剛落,石人撲倒在地,石豬石羊也都卧倒了,山溝立即變得寂靜無聲。倉頡聽到母親的聲音,急忙跑出山洞,見此情景,干著急而沒有辦法。
原來,倉頡孤身住在山溝內,日夜忙著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每一個符號都起了名字,這種符號的名字就是字。這些字是仿照萬物的形態造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月亮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祥看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著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是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創造著字兒,時間長了,他造的字越來越多。那時,世間還沒有現在使用的筆墨紙硯,他就折來溝岔里的樹枝,把字寫在山洞的牆壁和地上,一個山洞寫滿了,他又挖出第二個山洞繼續寫。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給倉頡托夢說:「人間沒有字,萬古如黑夜。你快點造字吧,不要擔心沒處寫,我給你造一座石樓,能把你造的字全部藏在裡面。」第二天,倉頡出門一看,只見石人挖地基打夯,石豬石羊馱石頭,心知天神在暗助他,十分高興,造字的勁頭更大了。等他把第二個山洞畫滿後,石樓已砌了一半了,倉頡又挖出第三個山洞,正在緊張地造字。不料母親貿然進來,一句話泄露了天機,破了仙氣,石樓沒有修成。至今,楊武村西頭的溝仍叫樓子溝,石樓東西兩邊的腿子還能看到痕跡。據說,石樓修成後,在樓頂可以俯視西安,卧看北京,能聽見天宮群仙聚會時的說話聲,可招來百鳥繞樓齊鳴,白水附近地方,也要出三石六斗油菜籽多的官呢。
倉頡造出的三窯字因此無處妥善保存,只好全部記在心裡。然後,他走出山洞,回到村莊,去教給兄弟姐妹們。但是,家鄉的人習慣用老辦法記事,他們不肯學慣用字記事。倉頡一氣之下,跑到外地給人們教字去了。據說,倉頡在長安的張宮村設館收徒,教出了數千名會寫字的學生,還到河南、山東、河北各地去過,在那裡辦過教人寫字的學堂。
後來倉頡又回到故鄉,那時他已年過半百,眼睛昏花了。家鄉的子弟這時也都覺悟了,求他教字。他高興地坐在凳子上,伏著桌子,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終於使家鄉的子弟學會了寫字。不過,他年輕時是站著懸腕寫字,寫得龍飛鳳舞,筆力雄勁,教出的學生也是站著懸腕寫字。而教家鄉子弟時,因為他年紀大了,是坐著伏在桌子上寫,家鄉的人也只會這樣寫字。這件事,使倉頡很傷心。
倉頡到底創造了多少字,據說有一斗油菜籽那麼多。而人們卻沒有學全,就是後來的孔聖人也只學了七升,還有三升沒有記全。倉頡就將它們撒到邊遠之地了,這才使外國人有了文字。
倉頡造「法」字
倉頡造了那麼多字,卻為一個「法」字憂愁了好久,想來想去,仍不得要領,煩得實在不行了,就到村外去散步。忽然,一隻狀如山牛、頭長一犄角的怪獸,從他身邊跑過,跑到一片小樹林子里,就用自己尖利的觸角去頂那些長得七扭八歪的樹,頂倒一棵,又頂一棵,樣子十分兇狠。不一會兒,那些不端正的樹都被它頂倒了,獨獨剩下一些端正高大的法樹。倉頡感到奇怪,悄悄地跟在野獸後邊,看它要干什麼。
怪獸休息了一會兒,滿意地看了看樹林子後,便悠哉游哉地走去了。正走著,前邊突然傳來吵鬧的聲音,怪獸便停下來,警惕地豎起耳朵靜聽。聽了一會兒,又憤怒地向吵鬧的地方奔過去。倉頡嚇懵了,驚呆了,及至醒轉過來,慌忙尾隨其後,緊追不舍。他正要大聲警告吵鬧的人趕快避開,但是,還沒等他跑到跟前,那怪獸已用獨角把一個彪形大漢頂落在溪水中,還要頂時,只見那大漢跪在水中作揖磕頭,口裡不住地呼叫求饒。而岸邊站著個人手裡死死抓著一頭野豬,眼看著怪獸攻擊落水者,他絲毫也不害怕,更沒有搭救落水者的表示,臉上還流露著得意之色。倉頡看到這些,對這個見死不救的人心裡產生了憎恨的情緒。他把落水者救上岸來,讓他上岸快逃。誰知落水者不但不逃,還給站在旁邊看笑話的那人作揖說好話。倉頡感到非常奇怪。原來,這兩個人同住在一個村子裡,清早間作伴上山打獵。落水者懶惰,走到半路不走了,躺下來睡大覺。站著的那位獨自進山打獵,冒死打回一隻野豬,費力背了回來。而落水者見到後,非要分一半不可。站著的那位不給,倆人便吵了起來,那彪形大漢正要動手打人,怪獸過來一角把大漢頂倒水中,要不是大漢知錯求饒,恐怕連命也難保了。倉頡好奇地問:「那野獸不傷人嗎」站著的那位說:「不傷好人,專傷壞人。如果它見到有人爭執,就攻擊邪惡的一方,聽到有人爭論,就咬不正的一方,公正允當,不出偏差。」聽到這兒,倉頡感慨萬分,問那野獸叫什麼名字,兩人都回答說叫音豸。
就這樣,在倉頡的頭腦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當他回到家裡,又要造「法」字時,便不由得又想起了。他想,法是應該端正的,端正得像法樹那樣;法也是公正允當的,見邪惡就要敢於攻擊,像那樣正直公道。我何不從這樣的角度來造「法」字呢?於是,他終於想出了一個理想的寫法:「」。這個寫法的意思是,頂不正的人和物,一直把他頂倒,使世界變得公平,平得像水一樣。因此,「法」字為「」字下邊一個「去」字,左旁加三點水兒。以後,才逐漸把它演變簡化成今天這種寫法。
倉頡造「夠」字
夠字咋造,倉頡一時想不明白,於是就去問黃帝。黃帝是個大智大勇的人,當時也被難住了,於是就和倉頡一起商量。他問倉頡:「天下的事情,什麼使你感到滿足了,什麼使你感到不滿足」倉頡回答說:「食能飽腹,衣可蔽體,我就感到滿足了,而知識再多,卻永遠感到不能滿足。」黃帝說:「食僅飽腹,衣僅可蔽體,這只是最起碼的要求,而我作為黃帝,其目標是使天下人不僅能吃飽,還要能吃好,不僅要穿暖,而且還要穿得體面好看。你對衣食感到滿足,是因為你一門心思想著造字,別的事顧不得去想,而我是一族首領,總感到我們民族在這方面還很缺乏,感到還不夠。」倉頡問:「那什麼使你感到厭煩了呢」黃帝答:「大臣們議事,口羅哩口羅嗦,我聽著他們說那些多餘的話,心裡厭煩極了,再多說一句話,我就感到煩得不行了。」
黃帝這么一說,倉頡的頭腦立即開竅了,忙蹲下身子,用指頭在地上寫了兩個不同的字,一個是「多」左「句」右,一個是「句」左「多」右,這兩個字哪一個作為夠字,他一時拿不定主意。黃帝看了看,想了想,說:「就讓這兩種寫法都存在吧,叫人們記住,少說廢話。」就這樣,夠字造出來了,且有兩種寫法。
倉頡造字鬼哭龍藏
倉頡生活的那個時代,山鬼成精,到處害人,妖龍魔法更大,動不動發一場大水取樂,百姓遭殃,只得用整豬整羊整牛敬獻它們,祈禱它們可憐百姓。山鬼妖龍更加猖狂,作惡不止。
倉頡創造了文字,就能把世間所有的善行惡德統統記下來,傳之後世,讓人們記住它們乾的壞事。山鬼聽到這個消息,心裡發慌,惟恐自己的醜行被記錄下來,便四處尋找倉頡,想把倉頡害死,但尋來尋去沒有找到倉頡。於是就去聯絡妖龍。妖龍聽了山鬼的話,滿不在乎地哈哈大笑,說:「讓我給你顯點本領,管保他十個倉頡死掉五雙。」說罷,妖龍喝來蝦兵蟹將,掀起巨浪狂濤。剎那間,千百里地面立即變成了汪洋大海。山鬼高興得手舞足蹈,料定倉頡死路一條。
但是,妖龍高興得太早了。倉頡不但沒有被淹死,還被玉皇大帝請去赴了一次蟠桃宴會。宴會上,玉帝還表揚了倉頡造字的功績,並下令天宮諸路神仙和金童玉女都要學會倉頡創造的文字。這樣以來,倉頡的名聲更大了,而且處處都有神仙保佑。
待到倉頡返回人間,只見赤地千里,人死房塌,心中好不悲傷。他知道這是妖龍在作惡,心裡憤恨極了,決心把他的醜行記錄下來。但是,他看到人間生民全都被害而亡,悲痛欲絕,便昏昏沉沉地走到一處懸崖上號啕大哭,哭得天昏地暗,冷風颼颼。哭罷之後,他便躍身准備從懸崖上跳下去。說也奇怪,他跳下懸崖,卻像浮在水上,怎麼也落不下去,他又走上懸崖,舉起一塊三楞巨石,要把自己砸死。當他舉起巨石,正要朝自己頭上砸下去時,卻不知誰在空中把巨石接走了,他抬眼去看,四海茫茫,無有一人,他正覺奇怪,忽聽空中有人說話:「蒼生已經復甦,一切恢復原貌。你還不快點回去。」話音剛落,他看見全村男女老幼向他奔來。他問鄉親:「這是怎麼回事我在陰間還是在陽世」鄉親們都說是在陽世哩。他又問:「你們不是被大水淹死了嗎怎麼能跑到陽世來呢」大家都說沒有發大水,是做了個夢,夢中聽見有人喊:「快去救倉頡。」他們這才跑來了。他們又問倉頡為什麼尋短見,是不是碰見啥不順心的事了倉頡說了事情的原委,大家方知是玉帝在天顯靈,使他們死而復生,便爬起來朝天叩拜了一番,才返回村子去了。
這件事傳到山鬼妖龍那裡,使他們大大地吃了一驚,但他們仍不甘心,認為不除掉倉頡,以後永遠不得安生。經一番計劃,他們依計分頭活動去了。
有一天,倉頡正在整理他造的字書,忽聽有人叫他,抬頭看時,只見一妙齡女子站在身邊,天真活潑,含羞帶笑,幾番啟動朱唇,欲言又止。倉頡是個正派人,見此行動,不由惱怒,沉下臉問她有什麼事。那女子忽然低下頭去,可憐巴巴地說,他家住在後山,久聞倉頡造字,全村人都想學。她走親戚路過這里,想請先生一道同行去給他們教字,只怕先生不肯答應,故欲言又止,萬望先生切勿見怪。倉頡信以為真,轉怒為喜,好言安慰後,便背上書捆,和那女子一同朝後山走去,走到深山處,盡是骷髏跳舞,死鬼唱歌,倉頡一看不好,急忙轉身要逃,卻見那女子癱軟在地。倉頡急忙用手去攙,那女子卻就地一滾,騰空而起,轉眼變成了另一副模樣:口如血盆,舌頭吐出一尺多長,只見她哈哈大笑,聲震崖壁,一雙長長的干骨頭手指伸來,一把抓走了倉頡的書捆。眼看一生的心血將要毀於一旦,倉頡心中十分著急。正在這時,那書捆中突然飛起一團火球,直朝那女子身上飛去,待到挨近女子,忽然烈焰騰空,火勢強猛,直燒得那女子痛聲慘叫,丟下書捆,逃入山洞。而丟在地上的書捆,雖經大火,依舊完好。倉頡掙扎著爬到書捆旁,一把抓住,雙手緊緊地抱在懷里,好像護著心肝寶貝一樣。但是,他渾身發軟,不管怎樣掙扎都爬不起來,心裡既著急又害怕。正在這時,半空中傳來聲音:「倉先生,不要怕,有本山神在此,料他山鬼把你無可奈何。快隨我走。」話音剛落,倉頡像被人攙上雲端似的,一股清風從身後吹來,不一會兒就飄飄悠悠地回到了家中。這件事一經傳開,人們都說字是寶貝,能避邪氣,能鎮山鬼,學寫字的勁頭更大了。
又有一天,倉頡正在給一群青年後生教字,突然一股旋風吹來,旋風中夾裹著灰土沙石,打得人抱頭縮身,不敢睜眼。待到風靜之後,倉頡睜開眼睛一看,卻見書頁被風卷上半天。追了一天一夜,追到濁浪騰空的黃河岸邊,卻無法前進了。這時,旋風突然停止,書頁紛紛落進水中。倉頡一急,索性捨出性命去水中搭救書頁。這時河水暴漲,浪如山峰。但倉頡觸礁不死,撞樹不傷,他眼看就要抓住一頁書字了,卻見一條大魚像座小房子一樣游過來,口張得像城門洞一樣大。倉頡害怕地急忙後退,那魚卻把頭向他伸過來。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然一聲巨響,大魚頓時消失,河水分開一條金光大道。倉頡沿著大道前行,行至一座金碧輝煌的寶殿之內,卻見一捆書擺在黃金鑲邊的珍珠書案上,上前一看,正是自己被風捲走的那捆書,他喜出望外,抱書出殿,不一會兒就回到河岸上。他回頭看時,卻不見了金光大道,依舊是茫茫黃浪,大水一片。他細細一想,方知是妖龍作怪,不知是那路神仙顯靈相救,才倖免一場大災。於是他朝空中九叩八拜,以謝神靈。從此,天下多年未遭水災。人們高興地說,倉頡造字震撼天地,連妖龍也嚇得藏起來了。
這兩件事一經傳開,便越傳越廣,越傳越奇,以至於傳出了字能避邪的說法。直到現在,一些老年人還說,晚上睡覺枕一本書,鬼神不敢近身,連噩夢也不會做。他們還說,讀書人身上有一股正氣,能避禍消災,逢凶化吉,壽命比不識字的人長得多。
倉頡姓氏的兩種寫法
古書上關於倉頡的姓氏出現過兩種寫法,一種是不帶草頭的倉字,一種是帶草頭的蒼字,到底哪一種寫法正確呢?其實,倉頡本不姓倉,復姓侯岡,單名頡,叫侯岡頡。他創造了文字之後,普天下的人都把他當作神仙敬重,黃帝從內心深處更感到自己遠不如他的才能。為了表彰侯岡頡,也為了提倡這種創造精神,黃帝想給侯岡頡賜一個姓氏。賜什麼姓氏呢他想來想去,終於在侯岡頡創造的字書里找到一個倉字。於是,他把侯岡頡叫來說:「你創造了文字,功並日月,利在萬代,這世上沒有能和你並肩而站的人,我也不敢和你相比。因此,我賜給你一個倉字為姓,想說明你是君王上面的一個大寫的人,而在你這個大寫的人字底下,才有我這個君王註:繁體字倉字的寫法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的倉。我請你不要推辭,從今天起,就把姓改過來吧」倉頡一聽,慌忙跪倒在地,連聲說,使不得,使不得。大王你的才能就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寬無邊際。我侯岡頡的才能像大海的一滴水,永遠也不敢和大王相比。這個姓,我千萬不敢領受。黃帝說,此事我已決定了,你不必再多說了,照辦就行了。說罷,便自寫告示曉諭天下。於是,人們見了侯岡頡,就叫他倉頡了,漸漸地忘記了侯岡這個姓氏。
倉頡自感才能不及君王,始終自己不敢寫這個倉姓,但時間長了也不是個辦法。於是,他靈機一動,在倉字上邊加了個草字頭,表示自己是一介草民。這樣既接受了君王的恩賜,也表達了自己的真誠心意。由於倉頡經常把自己的名字寫成蒼頡,這就在古書上出現了倉頡姓氏的兩種寫法。但世代相傳的過程中,人們仍把倉頡看作聖人,認為黃帝賜的這個倉姓很切合實際,因此,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認為他姓這個倉而不是這個蒼。這就是倉頡姓氏兩種寫法。

❼ 倉頡造的第一個漢字是什麼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樓主,打字很辛苦,採納了吧!

❽ 相傳是倉頡創造了文字,這種文字我們把它叫做什麼文字

史書上說:「倉頡見鳥獸之跡,體類象形而制字.」(《通鑒外紀》)
又說:「史皇(倉頡的別稱)產而能書」(《北堂書鈔》卷七引《隨巢子》).
史書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倉頡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發明了文字.
其實,這只是古人對倉頡的一種盲目崇拜,又經歷代文人和史學家炒作,倉頡便成了中國文字發明的始祖.實際上中國的文字史早在倉頡以前數千年就已經誕生了.

❾ 倉頡是怎麼創造出文字的

倉頡,古抄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 ,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❿ 倉頡創造的第一個字是什麼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閱讀全文

與倉頡創造的是什麼文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