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中國的輝煌成就
1949年,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 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B. 近97年間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怎樣的輝煌成就
97年中國共產黨取得翠輝煌的成語就是97年的時候,香香港回歸是一個很大的成就的,也是代表了一個知名的香港,從英國殖民地回到中國的懷抱,也是對一個路大陸的一個圖國版圖的一個完整。
C.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00年輝煌指的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00年輝煌是:
100年來,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到繁榮發展的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發展作為矢志不渝的「初心」,帶領中華民族不斷地起來、起來、起來,前進、前進、前進。
黨帶領人民「站起來」。在封建舊制下,人民群眾地位卑微、生活困苦、尊嚴淪喪,中國人民仍承受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重壓,遭受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般的屈辱。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始終把人民利益放首位,打敗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各種反動勢力,打土豪、分田地、當家做主人,改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中國人民真正挺直腰桿站了起來。
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完成了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徹底結束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黨帶領人民「富起來」。新中國是在一片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其時經濟癱瘓、社會動盪,人民生活困苦艱難,同時還面臨資本主義的封鎖和圍堵。在內外交困、一貧如洗、舉步維艱的嚴峻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展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並審時度勢、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快速騰飛。
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改善,社會安定有序,民族團結進步,國家繁榮富強,人民群眾過上了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黨帶領人民「強起來」。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世情、國情和黨情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面對這些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以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的發展理念,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宏偉藍圖正在一步步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中國這個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裡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斷增強。
100年風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輝煌。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本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以民為貴、一心為民、堅持初心、砥礪前行的時代壯美畫卷。起來、起來、起來,前進、前進、前進,在未來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將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用為民謀福的一腔熱忱創造中華民族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D. 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
「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青藏鐵路、國產航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2、載人航天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
3、青藏鐵路
是一條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國鐵Ⅰ級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4、國產航母
001A型航空母艦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基於對前蘇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的研究,由中國自行改進研發而成,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E.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哪些輝煌成就
共產黨的能力還是可以的,領導人民贏得抗日戰爭,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核武器,導彈,殲20,嫦娥三號。。。。。。經濟上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社會蒸蒸日上。。。太多了,也不用看什麼黨書,自己用眼睛看就看出來了,總體還是不錯的,放到老蔣身上中國就是第二個印度!別理網路上那些噴黨反社會的內心陰暗的小癟三!他們目的不純
F. 舉例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我們取得的輝煌成就 急需!
1、新中國成立後用了6年的時間完成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新民主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兩次歷史性跨越,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國民經濟恢復後的1952年到1956年,人均GDP從119元增加到166元,總人口從5.7482億人增加到6.2828億人,居民消費水平從80元增加到104元。全國人口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左右提高到1957年的57歲 ,平均每年都有上百萬勞動人口掃除文盲。
2、用了20年的時間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這20年裡,中國有許多不成功的嘗試,指導思想不時出現偏差,甚至出現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嚴重失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也取得不少成功的經驗;
中國的人均GDP從1957年的168元增加到1976年的318元,增長近90%,但居民消費水平只增長45%,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不降反升,職工工資從624元下降到575元,生活必需品供應匱乏;
中國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有很大發展,尤其是城鄉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從1957年的57歲提高到1975年的68歲以上 ,增長速度為世人所矚目;
中國依靠獨特的體制保障了全體人民的基本民生需要,在此基礎上節衣縮食、艱苦奮斗,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先發展重工業,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並且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獨立。
3、用了5年的時間實現了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
這5年裡,在結束了十年動亂之後,黨和政府在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同時,清算和改正「左傾」錯誤,調整了社會關系,開展了一場廣泛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成功地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向現代化建設的轉移,經濟發展的目標也重新回到基本民生建設上來;
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不但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而城市開啟的自主擇業、擴大企業自主權,以及設立經濟特區和對外開放的改革,不但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也給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打開了缺口;
高考制度的恢復則不但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同時也為新時期的社會流動開辟了新的途徑。
4、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驗性改革。
這10年裡,中國明確了自己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判斷,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實現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麼建設社會主義」認識上的飛躍,提出了從「翻兩番」到「三步走」的社會發展戰略以及先富到共富的發展策略。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這一時期,中國的人均GDP增長1.2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0.7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0.71倍, 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城市副食品供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除極少數貧困地區外基本上解決全國居民的溫飽問題;
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教育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得到加強,但合作醫療解體,農村醫療體系基本處在空白狀態;城市戶籍制和單位體制逐漸松動,「鄉政村治」格局初步形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加快,小城鎮發展迅速,社會開始分化,新的社會階層得到發育和成長。
5、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創新性改革。
這是一次經濟體制的全面轉型,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由此進一步加快。這10年裡,實施了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經受住了異常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的考驗,提前實現「翻兩番」的發展目標,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按照有關部門提出的關於總體小康的評價標准衡量,2000年,除了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蛋白質攝入量、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縣佔比以外,其餘13項指標都滿足了總體小康的要求。
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從1991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從57.6%下降到49.1%,農村貧困人口按當時的口徑減少了2.2億人。
與此同時,經濟的改革發展引發了整體性的社會變遷:人口增長實現根本轉型 ,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加快,教育、醫療等領域也相應進行了市場化探索;人口流動和社會分化加劇,城鎮化提速,「三農」問題凸顯,社會建設依然滯後於經濟建設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6、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了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加快進行民生建設的系統化改革。
這10年裡,陸續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提出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要求,把社會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民生立法顯著加快,民生政策密集出台;
針對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和快速轉型,黨和政府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作為重要課題來抓,不斷健全社會管理格局,建設以公共財政為基礎的服務型政府和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這一時期,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生活質量顯著改善。
2002-2012年,在人均GDP年均增長9.9%的同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2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37%,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過1979—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城鎮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從6030元增加到16674元、增長1.8倍,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消費支出從1468元增加到5415元、增長1.7倍;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從37.7%和46.2%下降到了36.2%和39.3%,分別下降1.5和6.9個百分點。
隨著居民收入增長和市場商品供應日趨豐富,居民消費升級快速推進。人力資源相關指標也顯示,這一時期中國居民整體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健康水平已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但是,另一方面,社會建設不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而且社會轉型尚未完成,社會矛盾復雜多樣,社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和信仰危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關系和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任重道遠。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具體事項成就:
一、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世紀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二、載人航天
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
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掌握了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航天運輸系統進入定型階段。
三、港澳回歸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結束了英國在香港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結束了葡萄牙在澳門442年的殖民統治。香港、澳門回到祖國懷抱,大大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四、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該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里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經納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線路1110公里,於2001年6月29日正式開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車運營。
五、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是1947年成立的關貿總協定創始國之一。1984年4月,中國取得了總協定觀察員地位。1986年7月,中國向總協定正式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的申請,從此開始了「復關」和「入世」談判15年的漫漫征程。
從2001年12月11日入世到現在這十幾年間,中國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貢獻、地位和作用發生重大變化。入世推動開放,開放引入競爭,競爭倒逼改革,改革激發動力。
六、2008年北京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展示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中國擁有如此眾多的優秀運動員也令人印象深刻。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
北京奧運會則把「文化中國」傳遞給了世界,「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進匯聚了人類和諧的奧運理念中。 「文化中國」在世人心中留下印痕,中國傳統、現代的文化元素通過奧運會這一平台走向世界。
七、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八、遼寧艦航母
遼寧號航空母艦,簡稱「遼寧艦」,舷號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
遼寧艦的入列不僅是中國海軍史上的劃時代大事,也是中國發展歷程上的一個里程碑。中國首艘航母服役仍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時刻,它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將正式步入航母時代,使中國的海上力量有明顯飛躍。
九、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空間信號介面控制文件正式版正式公布,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G. 十一五我黨的輝煌成就
「輝煌成就」-------繼續還在那個位置上待著。偶有陰轉多雲,久旱未逢甘雨!
H. 21世紀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1世紀中國共產黨取得了重大成就:
1、徹底結束舊中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祖國大陸的高度統一;
2、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國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3、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4、實現和鞏固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5、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
6、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了顯著提高;
7、建立起鞏固的國防,不斷推進人民武裝力量建設;
8、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為世界和平與進步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9、黨的領導不斷鞏固加強,黨的組織日益發展壯大。
這些具有決定意義的成就是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8)我黨創造5次輝煌擴展閱讀
我黨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1、扭住經濟建設不放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大決策之後,中國掀起了經濟建設的熱潮。即使面臨蘇東劇變,鄧小平依然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此後,黨中央提出「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後來又提出科學發展觀,可以說,發展一直居於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心。在黨的十七大上,中國共產黨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經驗,認為只有堅持這條道路才能推動中國健康發展。
2、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著實事求是傳統的中國共產黨,1984年10月20日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明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三年後,黨的十三大又提出中國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經濟運行的模式是「國家引導市場,市場引導企業」,首次明確了計劃和市場的作用都是覆蓋全社會的。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3年,「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打開國門擁抱世界。中國引進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是從建立經濟特區開始的。經濟特區、開放城市以及開放地區的設置,大大推動了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的進程,這些地區成為引進外資的基地,並通過這些地區資金技術的鏈條向廣大西部內陸傳動。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都帶動了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4、把科技教育作為支點。鄧小平復出後大聲疾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國家發展的百年大計。1977年恢復高考是一件標志性事件。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免除貧困學生學費等措施迅速提高了中國公民的受教育年限。
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隨後,中國的高等教育規模迅速發展。2010年6月,中國政府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未來十年的中國教育發展進行了部署。各行各業眾多有知識的公民,使中國經濟發展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的勞動力支持。
I. 中國近年來的輝煌成就
截止2019年,中國的輝煌成就:
1、社會主義改造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切,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堅持改革開放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成功開辟、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經受住考驗和挑戰
經受住蘇聯解體、東歐劇變、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嚴重洪澇災害、2003年「非典」疫病災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嚴峻考驗和挑戰。通過持續努力和奮斗,中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開啟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軍。到本世紀中葉,當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5、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辦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0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
J.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輝煌成就有哪些
十八大以來的最大成就是法制化道路初見成效,腐敗現象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