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戰爭的科技發明

戰爭的科技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4 18:32:51

❶ 20世紀有什麼科技是戰爭而發明和得到發展

戰爭需要加快了科技發展,聲吶,雷達,原子彈等。

❷ 戰爭中的高科技

糾正樓上的常識錯誤。電腦是二戰的時候美國人為了計算火炮射擊彈道,英國人為了破譯密碼的需求由美國人首先發明的,雖然從原理上來說英國人的圖靈機很接近電腦。衛星,尤其是實用的功能性衛星是戰後的通訊需求催生的,比如50年代的美國通訊衛星,能服務於生活的衛星的誕生和冷戰沒有任何關系。最近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GPS。最早就是美國軍方的系統,後來將其中的一部分系統轉為民用代碼供全世界免費使用。

❸ 急求戰爭促進科技發展的事例!!!

雷達啊

❹ 戰爭促進科技發展嗎

戰爭有如一枚印幣的兩面,一方面促進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又阻礙社會的進步. 從歷史進程看,每一次戰爭後都會帶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有軍轉民用,也有民為軍用的! 就拿飛機來說,二戰期間的飛機研發速度是二戰後和平二三十年速度的幾倍。 戰爭會促進科技的發展,就不說醫學,化學和製造業在戰爭中的大發展了,就說你上網用的電腦,最早的電腦研製目的就是為了要破譯敵方密碼,而最先進的電腦大型機都是為了軍事目的而製造的,它要承擔模擬核爆炸,模擬氣象等大規模運算。 人們總是在戰爭時期才能激發出足夠的熱情去創造! 和平時期的人們又總是安於現狀,戰爭意味著一次毀滅,就像革命一樣,革命總是要見血的。改革不同於革命,改革只是在舊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管理方式。但舊的總是舊的,就像清政府最後的改革一樣,也只是垂死掙扎了幾下。 歐洲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因為在歐洲估計是再打不了了,法國和德國歷史上的戰爭從來沒有停過,但看看現在。我的工廠在你那,你的工廠在我這!這仗就打不起了! 戰爭總是從根本上打破舊的統治,如果統治得再不好,那就再打!不是自家人打,就是和為人打,有時還和勸架的一起打。但是打贏的人總是能推動進步的人!除了戰爭,人類似乎很難再被任何外部力量改變! 說阻礙社會的發展也得辨正來看! 「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一直可在中國人身上,但是先進有時一樣挨打。我國古代,大漢發不發達?宋朝的科技發不發達?但一直被野蠻的外族欺負。阻礙中國先進的文明進程,就是阻礙世界的文明發展。 軍事和經濟一直是辨正著在發展。軍隊發達,龐大,但沒經濟支持,整天勒著褲腰帶,不行;經濟發達,龐大,沒用軍隊的保護,整天怕土匪強盜,也不行! 關鍵還是對軍隊建設得重視問題,尤其是中國這種發展時期! 只有重視戰爭,我們才會遠離戰爭,才能又繼續推動社會進步。如果那一天,我們又走不動了,那時後就會有人出來抽我們一鞭子。 同樣,歐盟哪天不行了,我們也可以抽它一鞭子。 那是註定的!

❺ 戰爭促進科技的發展和阻礙社會進步的實例

二戰中加速了對原子核的研究,造出了原子彈。和平了,核能成為了一種新能源!還有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這些的快速演變 都和戰爭有關!

❻ 戰國時期有哪些科技發明

夏代的歷法,是我國最早的歷法。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考專古發現在夏代已經有屬谷、稻、麥、菽、瓜等多種農產品。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天文:商代日歷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個周期,並用年終置閨來調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記錄。
數學: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萬的數字,明確的十進制,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計算能力。光學知識在很早就得到應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❼ 1880年美國有哪些新的科技成果或發明被用於戰爭

1880年美國有哪些科技成果或發明被用於戰爭,這個就多了去了。

❽ 有什麼技術是由於戰爭才被發明的

  1. 第一台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炮彈軌道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製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是人類在發展計算技術的歷程中,到達的一個新的起點。

    「埃尼阿克」計算機的最初設計方案,是由36歲的美國工程師莫奇利於1943年提出的,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炮彈軌道。美國軍械部撥款支持研製工作,並建立一個專門研究小組,由莫奇利負責。

  2. 渦輪噴氣技術大出風頭

    提到二戰科技,就不得不提到噴氣式戰斗機的登場,二戰後期,美軍B-19戰略轟炸機飛行在德國上空進行轟炸。起初,美空軍倚仗B-19自衛火力強大,根本不派戰斗機護航。但是沒過多久,美國飛行員就發現他們遭遇了一種新式戰斗機的威脅。這就是德國空軍的噴氣式戰斗機Me-262。

    由此來說二戰加速了噴氣式客機的出現,加快了人文和經濟交流

  3. 精確制導技術橫空出世

    精確制導技術在今天的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最早的制導技術要追溯到二戰間德國研製出的第一枚無線電制導滑翔炸彈。當時德國還研製成功了HS-293和輔里茲-X(SD-140OX)兩種炸彈。它們可由高空戰略轟炸機投送,發現目標後自動鎖定並隨其進行戰術機動,直至命中目標。盟軍形象地把它們叫作「影子炸彈 」。這種新型炸彈就是現代巡航導彈的雛形。

    然而,真正把精確制導技術推向前台並在戰爭中發揮出巨大威力的當數德國研製出的V-1、V-2制導導彈。

    今天包含常用車載GPS定位系統的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就是美國人在繼承德國人的衣缽發展的。

  4. 電子技術鑄造輝煌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就開始運用施放無線電干擾的方式進行電子戰了。然而真正揭開航空電子戰序幕的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的一次轟炸。當時,德軍依靠電波引導,在夜間對英國縱深地帶———考文垂市進行了准確的轟炸。從此,雷達對抗、通信對抗、光電對抗以及水聲對抗等電子戰手段開始廣為運用。

  5. 除此之外,軍事海洋、軍事通信、隱形等技術也隨著二戰的進程得到了不斷發展。這些受到戰爭推動的軍事科技反過來把今天的戰爭推向了越來越高的層次。

❾ 戰爭能否促進科技的發展

這個跟戰爭沒有什麼關系,每個國家的經濟結構取決於自身國情的特點,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國由於國土廣闊,人口眾多,所以有龐大的內需和基礎設施建設,因此經濟結構更偏向於內需型,比如製造業,房地產,修路架橋,農業生產,畜牧養殖,石油煤炭等資源開采......
再看看德國和日本,首先這兩個國家領土面積都不大,人口相對較少,資源不足,對於內需型經濟發展空間不大,要想使自己的經濟長久的發展,就得把重點精力放在外銷上,比如汽車業,電子業,IT業等一系列高科技產業,擴大自身在國際上的出口佔有率才是經濟發展的支柱,所以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國情來制定和投入不同的精力

❿ 戰爭對科技發展的影響有哪些

(一)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裝備將廣泛地滲透到戰場的各個領域上,信息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與日俱增,逐漸由從屬地位上升到主導地位,以至於高科技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可稱為「信息戰」。由於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各種武器裝備,各種作戰手段和戰場指揮中去,信息使用權和控制權的斗爭愈來愈激烈。通過軟殺傷和硬摧毀等手段,干擾,壓制破壞對方偵察,通信,指揮和控制系統以及先進的武器系統,使之降低或喪失作戰效能,
這就使信息戰成為滲透到各個作戰領域的重要作戰手段,並且自始至終貫穿於戰場的全
過程。
(二)空襲與反空襲已成為重要的作戰樣式。
空襲作戰開始於二戰,但當時只有轟炸機這一種空襲設備,且數量少,射程短,載彈量少,彈葯威力也不大,效果不理想。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現代空襲手段大大增加,空襲兵器的性能發生了質的飛躍,使戰略空襲可以摧毀對方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海灣戰爭時
42天,其中空襲階段38天,地面進攻只有100小時。空襲已變成一種重要的作戰樣式,有時甚至是唯一的作戰方式。
(三)隨著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軍事裝備被不斷地改進更新,使各種武器的射程,威力,機動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高科技偵察裝備,現在已可以覆蓋整個戰場,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全縱深,大面積的偵察和監視,使現代戰爭空間空前擴大。在現代戰場上,高科技武器裝備的分部高度從水下,地面到超低空,低空,中高空,高空直至太空,水下低於
500米,太空高達3.6萬千米。各種作戰行動都將以部署在不同高度上的武器裝備進行有機配合。高低結合的立體化作戰已成為現代作戰的基本樣式。遠距離,大縱深的立體化作戰,使現代作戰更加強調主動攻擊,使戰場前後方的區別縮小甚至趨於消失

閱讀全文

與戰爭的科技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