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寶級」景區世界第八大奇跡獅子岩,關於它有哪些傳說
說起世界奇跡,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的感興趣,如埃及金字塔,秦始皇兵馬俑和復活島上的巨石,還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獅子岩。
獅子岩是在近幾年才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那麼它到底是由哪些特點能讓他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下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若是有機會,可一定要去獅子岩看看,將自身融於自然,感受自然,體驗匠人的高超技術和大自然的神秘。
㈡ 有關獅子岩和馬壩鎮有什麼傳說
獅子岩位於曲江縣城西南,它的外形貌似獅子,由獅頭峰與獅尾峰兩座秀麗玲瓏的石灰岩孤峰所組成,一高一矮,南北並立,由北遙望如卧獅酣睡,由南遠看則似雄獅起舞。山中溶洞交錯,上下相通,底層終年積水。南者稱「獅尾」,高距地面很高,北者稱「獅頭」,距地面也很高,統稱為獅子岩。
話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後,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也修成了正果,玉帝要把他們招回天庭,進行加官封賞。只有唐僧的座騎白龍馬,由於沒有和妖魔鬼怪撕殺搏鬥的驚天動地的功績,因此,那些報功的小仙就沒有把白龍馬列為唐僧的徒弟作為『修成正果』的對象報給玉帝。白龍馬無聊至極,好生沒趣,想著在長安無所作為,不然回家算了,就獨自離開長安城,往東海而去。不知走了多少時日和多少路程,他卻走錯了方向,往南去了。白龍馬來到一處綠水環繞的河畔。河畔有很多嫩綠的青草,他停下咀嚼起來,吃飽了走到河邊喝些清甜的河水,喝足,躺到沙灘上曬太陽,望著四周荒涼景色,想起跟隨師傅師兄們到西天娶經的情景。就在這時,天仙太白金星豢養的一隻天獅偷跑下凡,剛來到下界,就看到躺在河畔的白龍馬,一下子就撩起它的食慾。那天獅看白龍馬好像睡著的樣子,就在樹叢里一躍而起,發出震天的吼聲,向白龍馬猛撲過去。白龍馬畢竟也不是一般等閑之物,在天獅就要撲到的剎那猛然跳起,幾個空翻避過了天獅的偷襲,長嘯一聲,躍過了幾十米寬的河流,穩穩地站在對岸的草地上。而由於用力過猛,原先披在背上的唐僧坐過的馬鞍就甩了出去,落在河岸幾百米外。白龍馬長嘯聲被有順風耳的孫悟空聽到,他知道白龍馬有難了。而天獅的吼聲也傳到了天庭,太白金星也聽得明白,斷定那個孽障偷跑到凡界鬧事了。孫悟空一個跟斗雲,已去了十萬八千里。太白金星也聽出了天獅和白龍馬的聲音是出自一處的,也忙追悟空而去。天獅看白龍馬避過了,不由一愣:凡界的物件好生了得,居然躲得過我天獅。就更惱怒,又發一聲長吼,一躍過河,再向白龍馬撲去。白龍馬由於驚魂未定,還沒搞清這是怎樣一個厲害傢伙,那龐然大物又撲過來了,由於遲疑了一陣,他這次逃避的速度就慢了一拍。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孫悟空來到了小河的上空,他從耳朵取出如意金箍棒,猛向天獅擲去。那金箍棒如電光之速沖向天獅,嚇得就要撲到白龍馬的天獅趕緊逃避。孫悟空降下祥雲,落到白龍馬身旁,說:「悟空來遲,師弟受驚了,你在此歇息,我去收拾那孽障。」說完,揚起金箍棒,追那天獅而去。剎時,在這河邊上,飛沙走石,河水翻滾,孫悟空和天獅一會兒在地上,一會兒在半空廝殺追打,好一個惡斗場面。這時,天空中出現一道劇烈的白光,原來太白金星站在一團祥雲上,手舉一個物件向著天獅,空中念念有詞,那天獅就匍匐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了。
太白金星又說:「孽障,你偷跑下界,犯了天條,我就罰你變成石頭,在下界永受雨淋日曬吧!」從此,這條河的南邊就有了一個獅子岩。這兩山之間的河畔,由於白龍馬在這躺過,後來,馬壩人來到這里生活,逐漸興起了一個墟鎮,也就叫做馬壩鎮了。
㈢ 在馬壩獅子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有什麼特徵
在馬壩獅子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為一頭骨的顱頂部分,包括額骨和部分頂骨,還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可能是一位中年男性,呈卵圓形,顳線不明顯。無頂骨孔,眼眶上緣為圓弧形,與尼安德特人相似,鼻骨相當寬闊,與現代人不同。馬壩人眉嵴粗厚,眶後部位明顯收縮,額骨比頂骨長,表現出和直立人類似的原始特性。頭骨的最寬處約在乳突上脊稍上,顱頂正中有類似矢狀嵴的結構,但不如我國北京周口店猿人明顯。但它的顱骨骨壁較薄,顱穹窿較為隆起,腦量較大,估計可能超過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進步性質。因而分類上可歸於早期智人,代表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環節。
㈣ 獅子林原是誰建的
獅子林是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建的。
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翌年(元代最後一位皇帝順帝至正二年),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
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的歡迎。第二年(從元朝末代皇帝到鄭正二年),弟子們買了土地和房屋,為天如和尚建造禪林。
從元朝到鄭正的第二年(1342),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整個花園被做成一個稍寬的東西方的長方形。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獅子林」。
由於林園的興衰,把寺廟、園林、房屋進行了劃分和整合,將傳統的造園技術和佛教思想融為一體,近代貝氏家族將西方的造園技術和祠堂引入園林,使之成為寺廟園林。它融合了禪宗的原則和園藝的樂趣。
(4)曲江的獅子岩是誰創造擴展閱讀:
獅子林發展歷史: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後易名「普提正宗寺」、「聖恩寺」。
明朝萬曆十七年(1589年),明姓和尚托缽化緣於長安,重建了獅子林的聖恩寺和佛寺,再現了當時的繁華景象。康熙年間,寺廟和園林被黃溪之父黃興祖和衡州府分拆收購,取名「園」。
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參觀獅子林寺,清乾隆皇帝六次參觀獅子林。後清乾隆皇帝六游獅子林,先後賜「鏡智圓照」、「畫禪寺」及現存「真趣」等額匾。
1975,蘇州市園林管理處用3萬元人民幣,買下了蘇州市長風廠招待所內原鄭氏家屬所有的楠木姐妹廳,更名為花籃廳。
1982年3月,獅子林被宣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獅子林等5個園林正式獲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4年4月,獅子林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㈤ 獅子岩古城建在巨岩上的天上宮殿,為何千年後才被發現
它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被建在二百米高的巨岩之上,它藏身在叢林之中,歷經千年才被世人發現。它更有著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工奇跡,不得不讓每位遊客瞠目結舌、大嘆神奇。那麼,它到底為何物,有著怎樣的歷史傳奇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座神秘的空中宮殿。
斯里蘭卡的獅子岩已經經過開發,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供世界各國的遊客游覽參觀。但是在一千多年前,人們是如何克服這看起來微不足道實際卻如天塹的200米的陡峭的石壁上,努力攀爬,將原料運上去建造宮殿的,至今還是一個謎,需要專家進一步的探究。
㈥ 嶺南曲江獅子岩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馬壩人遺址位於曲江馬壩的獅子岩。獅子岩位於曲江縣城西南約2000米處,它的外形貌似獅子,由獅頭峰與獅尾峰兩座秀麗玲瓏的石灰岩孤峰所組成,一高一矮,南北並立,由北遙望如卧獅酣睡,由南遠看則似雄獅起舞,因而得名「獅子岩」。
岩內洞穴縱橫,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態各異的鍾乳石、石筍、石柱等。
獅子岩遺址
㈦ 1968在曲江獅子岩洞穴里發現的是
(1)舊石器時代 (2)北京人 (3)他們往往幾十個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