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usb誰發明

usb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4 16:58:14

❶ U盤是誰發明

現在這東西不可能是一個人發明的,一定研究內存條的公司研究出來的。

❷ U盤是哪國人發明的他叫什麼

1999年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2002年底才第一次接受媒體的專訪,深圳市朗科公司總裁鄧國順的低調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盡管如此,但他仍然沒能逃脫
「皇袍加身」的命運。近年來,包括《計算機世界》在內的眾多國內IT媒體都打破了沉默,在鄧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賦予了他「快閃記憶體檔之父」的美譽。
閃盤之父在中國!在計算機產業發展的20多年歷史中,有關「XX之父」的光環第一次籠罩在了中國人的頭上,這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但鄧國順卻從沒將光環當作個人榮譽。他曾經表示,快閃記憶體檔將在未來的兩年內徹底取代軟碟機,並將成為計算機的標准配置。這一標准將由中國朗科公司倡導並參與制定,相信這是中國計算機行業走向「標配時代」的開始。
鄧國順甚至認為,「閃盤之父」賦予他更多的是一種民族使命感。按說第一台VCD是誕生於中國萬燕,但現在萬燕何在?中國DVD企業還要集體向國外上繳專利使用費!鄧常常在想,假如萬燕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假如萬燕及時申請了專利,並果斷地拿起法律武器對付蜂擁而至的仿製品,那麼今天的萬燕或許已經是中國家電企業中的「巨無霸」,或許萬燕可以向國外巨頭說「不」,或許中國企業可以跟自己人討價還價……
太多的盲目演變成歷史的遺憾!所以當鄧國順在發明快閃記憶體檔後,第一時間就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及全球二十幾個國家申請了發明專利;所以當朗科公司獲得了發明專利的正式授權之後,也是第一時間就拿起了法律武器,以堅決捍衛朗科公司的合法權益與正當利益。盡管有人不解,盡管有人感到「震驚」,但鄧國順知道,沒有震驚就不會有警醒,沒有警醒中國就還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從新加坡留學歸來的鄧國順不相信,許多國際「巨人級」企業的成功經驗,在中國會一文不值;鄧國順同樣不相信,擁有核心技術、擁有發明專利,會使朗科公司倍受國人責難?
2003年,國內權威調查機構的一份報告表明,朗科優盤以50.06%的絕對優勢第三次蟬聯移動存儲市場銷量冠軍的寶座,這讓他變得更加自信。鄧國順簡介:
出生於湖南省,畢業於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後在中國科學院北京計算機中心取得了碩士學位並在聯想公司任職。90年代初期留學新加坡,曾擔任亞太地區Philips公司系統經理。1999年與成曉華共同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取名優盤——鄧國順因此被業界譽為「快閃記憶體檔之父」。同年回國創業,成立深圳朗科(Netac)科技有限公司,任總裁至今。2002年7月,朗科公司正式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發明專利權,填補了我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

❸ u盤是誰發明的

中國的朗科科技是U盤發明者。

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

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

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
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

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發明者。

❹ U盤是誰發明的他是哪個國家的人

U盤代替軟盤成為人們常備的移動存儲工具時,很少有人知道,U盤不是產品名稱而只是一個公司注冊的快閃記憶體檔商標,而這個發明世界第一款快閃記憶體檔,並因此榮獲快閃記憶體檔全球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公司.
其創始人、發明專利持有者之一、哈爾濱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呂正彬,在創業之初,就在哈爾濱開發區海外學人創業園安了家,並與深圳朗科公司一道領導著全球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潮流。
朗科公司推出的以優盤為商標的快閃記憶體檔(OnlyDisk)是世界上首創基於USB介面,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介質的新一代存儲產品。快閃記憶體檔,是中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

❺ U盤是誰發明的

其創始人、發明專利持有者之一、哈爾濱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呂正彬,在創業之初,就在哈爾濱開發區海外學人創業園安了家,並與深圳朗科公司一道領導著全球移動存儲行業的發展潮流。 朗科公司推出的以優盤為商標的快閃記憶體檔(OnlyDisk)是世界上首創基於USB介面,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介質的新一代存儲產品。快閃記憶體檔,是中國在計算機存儲領域二十年來唯一屬於中國人的原創性發明專利成果。

❻ USB是中國發明的嗎

USB是美國微軟等幾家巨頭聯合搞的高速傳輸介面技術協議,利用這個介面,加上快閃記憶體,搞出U盤是中國最早商業化的。

❼ USB介面是誰發明的

USB : USB發展到今天,總共有三種標准:1996年發布的USB1.0,1998年發布的USB1.1以及剛剛發布的最新標准USB2.0,此三種標准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數據傳輸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進,總體來說,就目前的USB2.0而言,已經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個新台階,下表為大家列出了USB各種標準的技術參數以及與IEEE1394的對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USB的全稱是Universal Serial Bus,最多可連接127台外設,由於USB支持熱插拔,即插即用的優點,所以USB介面已經成為掃描儀的標准介面。USB有兩個規范,即USB1.1和USB2.0。

USB1.1是目前較為普遍的USB規范,其高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方式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注意:這里的b是Bit的意思,1MB/s(兆位元組/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目前,家用低端掃描儀主要為USB介面類型。

USB2.0規范是由USB1.1規范演變而來的。它的傳輸速率達到了480Mbps,折算為MB為60MB/s,足以滿足大多數外設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強主機控制器介面」(EHCI)定義了一個與USB 1.1相兼容的架構。它可以用USB 2.0的驅動程序驅動USB 1.1設備。也就是說,所有支持USB 1.1的設備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介面上使用而不必擔心兼容性問題,而且像USB 線、插頭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現在主機均帶有USB介面,因此USB光儲應用極其方便,作為外置式光儲設備的介面,應用相當靈活,而且不必再為介面增加額外的設備,減少投入。

詳細請看下文

PC外設介面的革命——IEEE1394與USB

在數據交換量越大的今天,傳統的外設介面EPP、ECP逐漸感到力不從心,難以撐持,為了緩解此種矛盾,各廠家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其中以VIA威盛電子倡導的 IEEE1394與INTEL公司推崇的USB最有競爭實力;在目前看來似乎USB略占上風。因此我們的視線自然也就瞄準了它們,今天就由筆者帶領大家去領略一下它們的風采吧!

1 、技術基本資料與發展歷史

USB,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縮寫,如果按中文直接翻譯就是「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它是一種串列匯流排系統,帶有5V電壓,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支持熱拔插功能,最多能同時連入127個USB設備,由各個設備均分帶寬。它誕生於1994年,當時是由 PC 界的幾位「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統一外設如列印機、外置Modem、掃描儀、滑鼠等的介面,以便於安裝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並口和PS/2介面,可是 USB 標准真正頒已經是1996年了,當時的標準是 USB1.0,不過我們清楚一種介面的普及必須三個條件:統一的標准、流行操作平台的良好支持以及支持該標準的大量產品,要知道Win95是不支持USB的。因此,96年頒布的USB標准也就成了一張廢紙。因此,雖然98年以前的不少主板晶元組也能對USB提供支持,但是主板廠家無一例外都沒有提供USB介面,連主板上都沒有USB口,那麼USB產品就更是找不到了。直到1998年,USB才迎來了真正的春天——首先是業界巨頭們坐下來制定了USB1.1標准,使USB技術更加成熟可靠;接著Win98發布,宣布正式對USB介面提供支持,USB才真正發展起來(註:在Win98之前,Win97(Win95 OS/2 )也能支持USB,不過沒有廣泛使用。)

IEEE1394,又稱作「 Firewire 」即「火線」。早在1985年,蘋果公司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火線」技術,並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這個標准正式確立,卻是10年之後了。它是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於1995年正式制定的匯流排標准。IEEE組織曾經成功的制定了業界的許多重要的標准,IEEE1394也是其中之一。由於IEEE1394的數據傳輸速率相當快,因此有時又叫它「高速串列匯流排」。比之USB匯流排,IEEE1394的速度顯然要高出一大截,可是目前在PC方面尚未形成氣候;在操作系統方面,Win98已經提供了對它的支持,效果不錯;但是IEEE1394推廣的最大障礙在於產品,因為主板晶元組直接對IEEE1394提供支持的幾乎沒有,要實現它必須靠外接控制晶元,這樣無疑大大提高了產品成本,這是廠家與顧客都不希望看到的;如此一來,市場上支持IEEE1394介面的主板便是十分稀少了。主板不支持,IEEE1394介面的產品即使買回來也是當擺設,自然是無人問津;當然也就沒幾個廠家肯動它了。所以目前看來,IEEE1394似乎情況並不容樂觀。但是IEEE1394在其它方面卻比USB更受青睞,例如信息家電和高端伺服器等領域,IEEE1394就以其超快的速度成為該領域的唯一選擇。

2 、詳細技術資料

USB : USB發展到今天,總共有三種標准:1996年發布的USB1.0,1998年發布的USB1.1以及剛剛發布的最新標准USB2.0,此三種標准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數據傳輸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進,總體來說,就目前的USB2.0而言,已經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個新台階,下表為大家列出了USB各種標準的技術參數以及與IEEE1394的對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USB1.1
USB2.0
IEEE1394(1995版)

傳輸速度
1.5Mbps
480Mbps
400Mbps

支持長度
5米
5米(Hub30米)
4.5米

支持系統
Win95 OS/2及Win98
Win98
Win98

支持特性
PnP、熱拔插
PnP、熱拔插
PnP、熱拔插

支持設備
127個
127個
63個

以上僅是一些枯燥的數字、指標,似乎有點沒趣味,實際上USB介面遠不止這么簡單,不可能僅僅用幾個數字、幾張圖表就可以說明的, USB還是一個可級連的系統,我們可以通過USB hub的方式使USB介面「一變二」、「一變多」達到使機器能聯入更多的USB設備,但是在實際使用中,USB1.1系統一旦聯入3個以上設備並且同時使用,速度就已經很讓人難以接受了,所以所謂「127個」設備支持就更談不上了,但是USB2.0的480Mbps(60MB/S)速率就會大大緩解這個問題。

USB數據線由兩對線組成,一對數據線,一對電力線,通過電力線可以為USB設備提供 5V 電壓,允許通過最大電流為500mA ,這個數字不算很大,但好在聊勝於無,可以滿足一些耗電量較少的設備的需求,通過特殊的USB互聯設備,我們還可以用USB口實現雙機聯網,速度是USB1.1的標准達12Mbps(1.5MB/S),可惜僅能進行簡單的數據交換,不能稱做真正的網路。

IEEE1394 :USB逐步提高速率不同,IEEE1394剛推出就有很高的起點,其速率高達100Mbps、200Mbps和400Mbps,高出目前的USB標准數十倍;而今後即將推出的P1394b標准,更將速度提升到800Mbps甚至1.6Gbps以上,是這一領域無可爭議的「速度之王」,把INTEL引以為豪的USB2.0也遠遠地甩在了後面。這得益於IEEE獨樹一幟的編碼方式—— Dslink,通過它便可以使IEEE1394僅用兩對雙絞線便達到了極高的傳輸速率(200Mbps以上);同USB一樣,它同樣自帶供電線路,且能提供8—40V可變電壓,允許通過最大電流也達到1.5A左右,因此它能為耗電量小於 60W的設備進行供電,這遠比USB的2.5W高多了;不過IEEE1394最大隻能聯入63個設備,僅為USB的一半,不過由於IEEE1394的驚人速率,以及日常應用的需求情況,似乎IEEE1394的63個設備比USB的127個更實在,更頂用。它與USB不同之處還在於,目前(其實是從幾年前就開始了)的大部分南橋晶元都整合了USB控制器,因此其成本較低,但對系統性能有一定的影響;而IEEE1394 則不同於它,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款主板晶元組能直接對IEEE1394提供支持,要實現對其支持,則必須外接控制晶元或控制板卡,這樣便提高了成本,不過筆者以為「便宜沒好貨」,其實USB與IEEE1394倒很像硬碟的兩種介面——IDE與SCSI,兩者更有所長,雖然前者性能稍弱,但價格便宜,酷似USB——似乎跑題了,話說回IEEE1394吧,IEEE1394傳輸線中有三對線,其中兩對為雙絞線,用於數據傳輸;還有一對為供電線,用於向設置提供8—40V電壓,如圖所示,中間是絕緣層。

3 、應用狀況與前景展望

USB:目前,USB介面可謂春風得意,笑傲江湖,君不見市場上每一款主板都帶有不少於2個USB介面;吞並了並口,因為USB列印機層出不窮;吞並了串口,因為USB數據機也是新品輩出;吞並了PS/2介面,因為USB滑鼠大行其道。此外,USB音箱作為一種嶄新的技術,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而新興的PC外設如數碼相機、攝像頭、掃描儀、MP3播放機、外置式大容量存儲器也無一例外都使用了USB介面,這些都表明了目前USB技術在該領域所處的統治地位,但是,今後在某些方面,USB介面的地位將逐步為IEEE1394所取代,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傳輸速度慢

盡管與傳統的串口、並口相比,USB的確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不過一旦與IEEE1394那數以「G」計的速率相比,USB立刻相形見穢,這便是USB想要一統PC外設介面的最大障礙,也是它是致命傷。盡管目前USB2.0標准使它的速度達到了IEEE1394現在的水平,便是即將推出的 IEEE1394新標准將立刻打破USB在速度上戰勝IEEE1394的夢想,說到這里,或許有朋友不禁會問到這樣一上問題——我們需要這么高的速率嗎?從長遠來看,答案肯定是—Yes!因為日後由於技術的提高,勢必需要極高的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數據機,因為現在技術原因,連入網路的帶寬僅為56Kbps,這樣一來即使使用並口、串口連接也能勝任,更不用說USB了;不過以後ADSL和CableModem來了,其速度可達1——10Mbps,那麼您還認為並口、串口足夠嗎?就連USB介面也會感到力不從心,再遠一點,假如某日光纖骨幹網入戶,其速度之快就……因此,我們必須指出,極高的傳輸速率當然不只是一件擺設!在這一點上,USB毫無疑問落後了。

·以PC為中心的聯接系統

這也是缺點?當然是!所謂以PC為中心,就是說USB不能像IEEE1394一樣脫離了PC機而獨立存在,而只能存在於PC系統中,這表明了USB技術的局限性,事實上今後隨著技術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設進入我們生活,為了減輕主機系統負擔,我們不得不將一些數據交給外設處理;這時,就必須有一種匯流排能在兩台外設間進行連接,這時USB就無計可施了,譬如掃描並列印一張照片,今天我們必須以PC為中心進行控制;這實在是不方便,而今後我們只需打開掃描儀與列印機就能實現,大大簡化了工作。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要有一種高速總用於兩者之間的互聯;顯而易見,必須以PC為中心的USB是無法擔此重任的;而支持「點對點」協議的IEEE1394便能輕松勝任這個角色。

·非同步的傳輸方式

由於 USB 匯流排傳輸數據必須通過主機CPU來處理,因此它便不是一種同步傳輸匯流排——非同步傳輸匯流排是我法實現實時視頻流傳播的,會產生嚴重的延遲現象。這樣,以後的實時數碼攝像機等新型技術註定不會垂青於USB匯流排了。而其對手IEEE1394,則能得心應手地完成它。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清楚預見USB的未來,根據筆者分析,在中高端方面,對數據流量要求較高的設備將不再屈就於低速的USB介面,這些產品便是數碼相機,外置硬碟之類;中間這一檔,USB和IEEE1394勢必展開激烈爭奪,這些產品便是MP3隨身聽、掃描儀等;而低速率的設備將USB全面壟斷,如PS/2滑鼠、鍵盤等,而在其它方面,USB將會完全敗給IEEE1394。

IEEE1394 :與當前USB大紅大紫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EEE1394在PC這方面則要遜色不少,目前僅有不少價格高昂的寥寥幾款,主板能直接對其提供支持,而IEEE1394卡也是屈指可數,採用IEEE1394的外設就更是難覓芳蹤,僅有一些外置硬碟和數碼相機,的確讓人見了寒酸,雖然單從技術上講, USB 絕非IEEE1394之對手,然而一款成功的標准在業界的確立,除了技術還要受到其它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USB顯然是在這些方面佔了上風;但是技術的優劣畢竟還是最重要的,因此,據筆者分析,今後IEEE1394會在某些領域逐漸取代今天的USB,而在某些新興應用場合,如外設之間的級聯,IEEE1394便是我們唯一的選擇,由於未來的P1394b能達到極高的速度,又因為IEEE1394可以實時無延遲的傳播,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它輕松實現今天連想都不不敢想的事:實時DVD傳輸,由數碼攝像機拍攝後實時壓制MPEG-2、實時三維影音傳播……真的很爽!未來IEEE1394的傳輸距離也將達到USB的20倍,即100米;並且仍然可級連;這些都是USB望塵莫及的,所以在這些場合,IEEE1394是絕對的王者,而在中端應用方面,則很可能與USB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爭霸戰,勝負尚難以預料。

其實到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雖然,USB和IEEE1394是兩種類似的新技術,它們的很多特性都極為相似,但是筆者認為它們並不像現在的DDR與RAMBUS,SOCKET 370與SOCKET A,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行。在筆者看來,二者更類似硬碟中的IDE與SCSI,有著各自不同的定位,所以USB和IEEE1394並存的可能性很大,在這里我大膽提出預測: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我們的PC機後面只有兩種介面—USB與IEEE1394,今天的PS/2滑鼠、鍵盤介面會為USB所取代,很可能列印機也如此;而今天的數碼相機、設想頭、外置式硬碟、掃描儀、MP3機等等高級外設將無一例外地向IEEE1394看齊,而音頻介面也會為IEEE1394所吞並;至於是否如筆者之所料,各位看官不妨拭目以待。

❽ 誰發明了USB介面

1994年,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Northern Telecom等七家世界著名的計算機和通訊公司成立了USB論壇,花了近兩年的時間形成了統一的意見,於1995年11月正式制定了USB0.9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規范,1997年開始有真正符合USB技術標準的外設出現。USB1.1是目前推出的在支持USB的計算機與外設上普遍採用的標准。1999年初在Intel的開發者論壇大會上,與會者介紹了USB2.0規范,該規范的支持者除了原有的Compaq、Intel、Microsoft和NEC四個成員外,還有惠普、朗訊和飛利浦三個新成員。USB2.0向下兼容USB1.1,數據的傳輸率將達到120Mbps~240Mbps,還支持寬頻寬數字攝像設備及下一代掃描儀、列印機及存儲設備。

❾ USB介面是誰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的縮寫,是一個外部匯流排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介面技術。USB介面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

閱讀全文

與usb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