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是誰發明了計算機的
真相被埋藏三十年 究竟是誰發明了計算機?【eNet矽谷動力消息】在中國,有關計算機發展歷史的文獻毫無例外都指出,世界上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由毛克利和艾克特發明的叫做ENIAC的機器。但毛克利真的是第一台現代計算機的發明者嗎?北京時間10月15日,約翰·小阿坦那索夫(John Atanasoff Jr.)來到中國時,否認了該說法,並向eNet矽谷動力記者澄清:他的父親——約翰·阿坦那索夫(John Atanasoff)才是真正的現代電子計算機之父。
據他介紹,1937年,時任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的阿坦納索夫,用了兩年的時間設計出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並在1939年,與克利福德·貝里合作,憑借650美元的大學科研經費研製出一台被人成為ABC的完整樣機。
但阿坦納索夫當時並未申請專利保護,為1941年莫科里的「盜竊」提供了「便利」。在阿坦納索夫家借住五天,莫科里「竊取」了阿坦納索夫的研究成果和想法,隨後與埃克特一起製造了ENIAC並申請了專利。
小阿坦那索夫表示,在美國,關於誰發明了計算機,30年的爭議已經隨著1973年的審判而結束。「在經過長達六年的訴訟和135次開庭審理,1973年10月19日,法庭宣判,莫科里剽竊了阿坦那索夫的思想,其與埃克特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發明專利無效。」因此,約翰·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現代計算機之父」。
數學博士、中關村創新研修學院院長袁傳寬指出,在誰是真正的計算機發明者這一問題上,事實已經被埋藏了30年。他表示,真相的大白天下對現在浮躁之風勁刮,學術風氣惡劣的中國學術界、教育界來說,是一件值得警示的絕佳案例。(戴娜)
㈡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講了什麼
年,美國有一位名叫莫奇里的物理學博士在研究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被大量枯燥、繁瑣的計算所困擾,為此,他研製出了一台模擬計算工具——諧波分析機和一台不大的專用計算機。可這兩種機器的運算速度都很慢。1940年,電子管的誕生,給莫奇里以極大的信心。他相信,將電子管應用於計算裝置必定會提高計算速度。可是,他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出應用電子管的設計方案。
年1月15日晚,為研製工作停滯不前而苦惱至極的莫奇里,隨手拿起了當天的《得梅因論壇報》。報上的一條簡訊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本報訊:依阿華學院物理教授約翰?阿塔納索夫博士製成了電子計算機,其工作原理比其他機器更近似於人腦。據阿塔納索夫博士說,機器將包括300多支真空管,並將用於解決復雜的代數。機器佔地面積相當於大辦公桌,完全用電學器件製成,並用於科學研究。阿塔納索夫研製這一機器已有數年,大約再過一年即可竣工。簡訊的邊上還附有一張電子部件的照片。
莫奇里激動地看了幾遍簡訊和照片。自己夢寐以求的電子計算機,原來早已有人在研製,而且即將問世。他興奮得徹夜難眠。
第二天,莫奇里啟程前往依阿華州。他要登門拜訪阿塔納索夫。
善良的阿塔納索夫熱情地接待了莫奇里。他一五一十地向莫奇里介紹了自己研製電子計算機的過程,還詳細說明了自己的設計方案。莫奇里聚精會神地聽著阿塔納索夫的說明,不時還提些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阿塔納索夫一一給予解答。末了,莫奇里要告辭時,阿塔納索夫從抽屜里取出一本筆記本,並將它鄭重地交給莫奇里,說道:」這是我多年的心血,裡面記錄了有關的設計思路,對你也許會有幫助。讓我們一起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貢獻吧!「莫奇里知道這裡面的份量,他用顫抖的雙手接過筆記本,並向阿塔納索夫表示深深的謝意。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莫奇里覺得這一趟拜訪,使他彷彿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回到當時任教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後,莫奇里仍然沉浸在幸福之中。他仔細地對阿塔納索夫提出的設計方案進行推敲,這確實是一個縝密而巧妙的設計方案。
年8月,莫奇里以阿塔納索夫的設計方案的觀點為框架,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寫成一篇題為《高速電子管裝置的使用》的論文。
此文獨到的見解、新穎的論點引起莫爾電氣工程學院師生的廣泛興趣。
該學院的研究生——23歲的艾克特看到這篇文章後,如沐春風,興奮不已。他早就關注計算機研製進展情況,認為研製過程有幾個難關很難攻。如今,莫奇里的文章把這些問題一一解決了。
艾克特拜訪了莫奇里。兩位年輕人越談越投入,真是相見恨晚。他們決定一起來研製電子計算機,將設想付諸實踐。
要製造電子計算機,需要巨額的資金。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美國已於1941年12月宣布參戰。在戰爭期間,只有戰爭需要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他們擔心會出現阿塔納索夫那樣的命運。原來,阿塔納索夫的研製資金由依阿華學院農業實驗站提供。在美國宣布參戰後,農業實驗站中斷了資助,使阿塔納索夫的多年心血付之東流。
莫奇里的運氣要比阿塔納索夫好多了。在他寫出設計論文後不久,莫奇里所在單位——莫爾電氣工程學院電工系,奉命同阿伯丁彈道實驗研究所合作,每天為陸軍提供6張火力表。這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工作。因為每張表都要計算幾百條彈道,而一個熟練的計算員,用機械計算一道飛行時間為60秒的彈道,就需要20個小時。
莫奇里向阿伯丁軍方代表格爾斯坦中尉推薦了自己的電子計算機設計方案,並陳述了電子計算機對軍事方面的重大意義。格爾斯坦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向上級部門匯報了這一設想。
年4月9日,在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史上,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在阿伯丁,一個決定電子計算機製造工作是否上馬的決策會議召開了。在聽完格爾斯坦的簡單說明後,陸軍部科學顧問、著名數學家維伯倫沉思了好一陣子,然後站起身,對阿伯丁彈道實驗研究所的所長說:」把經費撥給他們。「就這樣,人類歷史上第一台計算機的研製工作的序幕拉開了。
研製小組由200多位專家組成。莫奇里擔任總設計師,艾克特擔任總工程師。
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勞動,耗資50萬美元,終於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它被命名為」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簡稱」ENIAC「(埃尼亞克)。
這台電子計算機是一個龐然大物。它占據了面積達170平方米的6大間房子,重達30多噸。在它裡面裝用了1.8萬個電子管,1500個繼電器。它每秒鍾可做5000次加減法或400次乘法,比當時已有的繼電器式計算機的計算速度要快1000倍。
年2月15日,美國政府為ENIAC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禮。在典禮上,ENIAC進行了公開表演,贏得了如雷般的掌聲。
莫奇里和艾克特由此得到社會各界的贊譽。他們還獲得了電子計算機的專利權。可有趣的是,後來還引發了一場官司。原來,阿塔納索夫中斷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後,仍關注著電子計算機的事業。ENIAC問世後,他發現設計者的設計方案與他原來的設計方案幾乎一樣。不久,他從一篇報道文章中,辨認出ENIAC的發明者之一莫奇里,就是1941年向他請教的那個年輕人。於是,在60年代中期,由於對發明權的不同看法,莫奇里和阿塔納索夫對簿公堂。經過馬拉松式的取證工作,1873年,美國聯邦州立法院裁決,確定阿塔納索夫是第一個電子計算機設計方案的提出者,取消莫奇里和艾克特的專利權。
後來人們才明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由阿塔納索夫設計,由莫奇里和艾克特負責製成的。
的誕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揭開了電子技術在計算機上應用的新紀元。
㈢ 關於電腦的發明過程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回理復雜的數字運算。答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㈣ 計算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46年於美國
㈤ 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㈥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什麼時候被誰發明出來的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器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自第一代計算機誕生,計算機技術和工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計算機科學已成為一門發展快、滲透性強、影響深遠的學科,計算機產業已在世界范圍內發展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的發達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指標。
(6)關於計算機的發明擴展閱讀
分類
計算機按所處理變數的性質可劃分為數字計算機和模擬計算機,一般所說的計算機即指數字計算機;按計算機體系結構遵循的基本機理可劃分為: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和非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按計算機單機系統所具有的規模(指包括功能、體積等在內的綜合規模)可劃分為:巨型機(見巨型計算機)、大型機、中小型機、工作站、個人計算機(微型機、膝上機、掌上機、單板機)等;按計算機系統間的互聯地域范圍可劃分為:單機系統、計算機區域網、計算機遠程網等;按計算機系統的抗惡劣環境程度可劃分為:通用計算機、加固(半加固)計算機。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
㈦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專的生產活動屬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
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
隨著互聯網的提出發展,計算機與其他技術又一次掀起信息技術的革命,根據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
物聯網是當下幾乎所有技術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實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環境以及狀態信息實時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傳遞、處理。
㈧ 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阿坦那索夫的設計目標是製造一台能解含有29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的機器。經過兩年反復研究試驗,思路越來越清晰,設計也大體上想清楚了。但他還需要一位懂得機械、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這項發明,於是他找到當時正在物理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貝里。兩個人終於在1939年造出一台完整的樣機,證明了他們的概念是正確、可以實現的。人們把這台樣機稱為ABC,代表的是包含他們兩人名字的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這台計算機的設計中已經包含了現代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一台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
所以計算機是:阿坦那索夫
克利福德·貝里
所造。。。。
㈨ 計算機是哪一年發明的
計算機是1946年發明的。
1、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版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權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2、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
(9)關於計算機的發明擴展閱讀:
1、超級計算機是計算機中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存儲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2、網路計算機是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其高性能主要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3、計算機程序就是計算機執行指令的一個序列。它既可以只是幾條執行某個簡單任務的指令,也可能要操作巨大數據量的復雜指令隊列。
4、計算機設備一定要正確關閉電源,,否則會影響其工作壽命,也是一些故障的罪魁禍首。先關主機電源,然後再斷開其他外圍設備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