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響尾蛇導彈的發明原理

響尾蛇導彈的發明原理

發布時間:2021-08-14 16:34:28

㈠ 人們如何發明響尾蛇導彈

因為人們發現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敵人(溫血動物)的准確位置。響尾蛇的頰窩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厘米那麼長。這個頰窩是個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其間被一片薄膜分成內外兩個部分。裡面的部分有一個細管與外界相通,所以裡面的溫度和蛇所在的周圍環境的溫度是一樣的。而外面的那部分卻是一個熱收集器,喇叭口所對的方向如果有熱的物體,紅外線就經過這里照射到薄膜的外側一面。顯然,這要比薄膜內側一面的溫度高,布滿在薄膜上的神經末梢就感覺到了溫差,並產生生物電流,傳給蛇的大腦。蛇知道了前方什麼位置有熱的物體,大腦就發出相應的「命令」,去捕獲這個物體。
響尾蛇導彈原理差不多它是利用硫化鉛作紅外敏感元件,接收噴氣式飛機機尾噴管發出的波長為1—3微米的紅外輻射流,引導導彈從飛機尾部進行攻擊,它只需接收到熱源的存在和方位,並不要形成目標的熱象圖。

㈡ 科學家是怎樣研究所發明的響尾蛇導彈

人類受響尾蛇的眼睛啟發發明了響尾蛇導彈,具體如下:

因為人發現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敵人(溫血動物)的准確位置。響尾蛇的頰窩一般深5毫米,只有一厘米那麼長。這個頰窩是個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其間被一片薄膜分成內外兩個部分。裡面的部分有一個細管與外界相通,所以裡面的溫度和蛇所在的周圍環境的溫度是一樣的。而外面的那部分卻是一個熱收集器,喇叭口所對的方向如果有熱的物體,紅外線就經過這里照射到薄膜的外側一面。顯然,這要比薄膜內側一面的溫度高,布滿在薄膜上的神經末梢就感覺到了溫差,並產生生物電流,傳給蛇的大腦。蛇知道了前方什麼位置有熱的物體,大腦就發出相應的「命令」,去捕獲這個物體。響尾蛇導彈原理與之類似。它是利用硫化鉛作紅外敏感元件,接收噴氣式飛機機尾噴管發出的波長為1—3微米的紅外輻射流,引導導彈從飛機尾部進行攻擊,它只需接收到熱源的存在和方位,並不要形成目標的熱象圖。

㈢ 「響尾蛇」導彈的來歷是什麼

50年代初,美國空軍開始裝備「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那之後,就像這導彈的名字一樣,在世界上爆發的許多局部戰爭中,「響尾蛇」真正成了捕殺飛機的毒蛇。它戰功卓著,又不斷「脫殼」更新,至今已有十多種型號。由此形成了一個「響尾蛇」家族。為什麼這種空對空導彈會用響尾蛇命名呢?這里還有一段故事:響尾蛇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蛇。它游動的時候,尾部的鱗片會因為摩擦而發出響聲,「響尾」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科學家們作了個有趣的實驗,就是把響尾蛇頭部的感覺器官全部「包」住,只留出眼與鼻孔之間的「頰窩」。這時,再把用黑紙包著的燈泡對著它,不通電時,響尾蛇一動不動;一通電,燈泡發熱了,響尾蛇便馬上驚覺,如果把燈泡向它靠近,它就會兇猛地向燈泡發起攻擊。科學家們進而又把響尾蛇的頰窩神經分離出來,用氣味、光照、振盪等各種辦法刺激它,那神經全無反應,可是一旦把發熱的東西或人的手湊上去時,連接著頰窩神經的儀表上立即會顯示出生物電流。這一切說明響尾蛇的神經能感知溫度變化,它的頰窩是一個熱測量器。想不到生物學上的研究居然給導彈專家很大啟發。他們根據響尾蛇用頰窩的紅外敏感性探找攻擊目標的原理,設計製造出了用紅外製導的新式導彈。湊巧的是,正在這時,研製這種導彈的美國海軍武器研究中心附近發現了響尾蛇。於是研究人員就把「響尾蛇」的名字送給了他們所研製的導彈。

㈣ 寫從響尾蛇發明響尾蛇導彈的過程350字

在茂密的森林中,響尾蛇能輕而易舉的發現獵物,無論多麼小的蟲子,響尾蛇也能將它捕捉到。難道響尾蛇的眼睛特別敏銳,能看見所有的獵物嗎?
蛇和所有溫血動物一樣,體溫都是相對恆定的。溫血動物的輻射熱其實是一種紅外線,它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光,但是有顯著的熱效應。在眼睛與鼻孔之間有一個凹窩叫頰窩,就具有極靈敏的紅外線感受作用。根據離熱源越近所接收到輻射熱越多的原理,響尾蛇就能准確地測知輻射熱源的方位。
將一條蒙住雙眼的響尾蛇放在兩只燈泡的下面,燈泡不亮時,響尾蛇毫無反應,顯得很安靜。當開亮燈泡時,熱量到達頰窩,窩內的空氣膨脹,頰窩膜兩側溫度就不同,神經末梢便興奮,刺激神經細胞,產生脈沖,傳給腦中樞,腦中樞便發出攻擊獵物的命令。響尾蛇立即昂首張口朝著燈泡的方向,顯得異常興奮。它的頰窩能感受到哪怕只有千分之一度的溫度的升高,並在三十毫秒內作出反應。兩次實驗證明,響尾蛇是用頰窩來感知身旁的熱量的。
那又是誰最先把這些運用到導彈里的呢?原來是導彈專家博格納,他受到眼睛退化了的響尾蛇利用熱敏感器官撲食小動物的啟示,在導彈的頭部安裝了一個類似響尾蛇頰窩的紅外線裝置,結合現代科技,發明了空對空的響尾蛇導彈,它可以追蹤敵機發動機散發熱和噴出廢氣時所發出的紅外線而准確地擊中敵機。

㈤ 為什麼要發明響尾蛇導彈

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蛇叫響尾蛇,它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蛇的眼睛,研製出一種有著響尾蛇一樣眼睛的導彈,它的名字叫響尾蛇導彈,因為人類是仿照響尾蛇眼睛製造出來的,所以命名為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能和響尾蛇一樣,能用"熱眼"准確無誤的跟蹤敵人,直至把敵人摧毀.因為響尾蛇的"熱眼"是根據敵人的溫度來判斷敵人的位置,飛機,戰艦,坦克等這些東西,響尾蛇導彈都能准確無誤的命中.法國研製的機動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導彈.主要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戰斗機,武裝直升機,以保衛機場,港口要地,也可用於對付巡航導彈.導彈長2.94米 ,彈徑0.156米,彈重84.5千克,發射筒長3.02米.戰斗部採用破片聚焦型,總重13.9千克,殺傷半徑6~8米.動力裝置為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方式為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作戰半徑500~8500米,作戰高度50~3000米.導彈具有半越野機動能力.

㈥ 響尾蛇導彈是根據什麼原理進行對目標實施打擊

「響尾蛇」AIM—9是世界上第一種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紅外裝置可以引導導彈追蹤熱的目標,如同響尾蛇能感知附近動物的體溫而准確捕獲獵物一樣。美國「響尾蛇」系列共有12型,早期的「響尾蛇」性能低下,如越南戰爭中發射100枚,只命中10枚,一次還敵我不分地打下了自己的飛機。AIM—9L屬系列中的第三代,被稱為「超級響尾蛇」,1977年生產,彈長2.87米,直徑127毫米,速度M2.5,最大射程18530米,可全方位攻擊目標,最善於近距格鬥,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成本低,「發射後不用管」。據不完全統計報導,在多次局部戰爭中,被它擊落的飛機有200多架。該彈於1983年停產,被更先進的導彈取代。
結構性能
「響尾蛇」彈長2.87米,彈徑0.127米,射程18.53千米,最大飛行速度每秒850米,全彈品質對不同型號差別很大,B型最小,為75千克,D型最大為89千克,最大有效射程迎頭攻擊不大於12千米,尾追攻擊約7千米。
「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系列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即AIM-9M系列。該系列彈長2.94米,彈徑0.156米,彈重85公斤,最大飛行速度2.2倍音速,戰斗部重13.9公斤,殺傷半徑6~8公里,射程15公里,單發殺傷力概率為50%~70%,作戰反應時間6~10s,火力轉移時間4s,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武器。
該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艙面與彈翼前後呈X-X形配置;全彈由制導控制艙、引信與戰斗部、動力裝置、彈翼和舵面所組成。各型號的「響尾蛇」導彈,它們的氣動布局和結構組成均無改變,主要是結構尺寸稍有變化以及元器件性能的改進。AIM-9導彈各型號均採用普通裝葯的破片殺傷戰斗部,用來摧毀目標。該型導彈採用紅外尋的制導,探測距離和靈敏度有很大提高,選用鐳射引信,提高了炸點精確度,既具有近距離格鬥的能力,又能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作戰,被多國部隊大量裝備。

「響尾蛇」的弱點

「響尾蛇」雖然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在空對空導彈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響尾蛇」也由其自身的弱點。在空戰中,戰機倘若不能全方位地對目標進行攻擊,那麼它的尾後便會受到威脅。在全方位攻擊方面,俄羅斯的AA-11「箭手」近程空對空導彈因具有「後射」能力而領先於「響尾蛇」。為了保住空戰優勢,美空軍決定開發具有偏離軸線性能的格鬥導彈,改進「響尾蛇」。第4代「響尾蛇」AIM-9X在新世紀之初問世。
AIM-9X採用先進的自動駕駛儀飛行控制系統,具有很高的機動控制能力。AIM-9X彈身細長,達3米,彈徑0.127米,重85公斤。只有4個很小的矩形尾翼,空氣阻力幾乎減少了一半,馬赫數超過3,速度更快。AIM-9X採用的新一代紅外線導引頭,具有在晴空下更高的目標辨識能力,能清楚分辨是人工熱源還是自然熱源。AIM-9X在飛向目標過程中還具有抗干擾能力。它已具有很好的偏離軸線射擊能力,就是說不單會直線攻擊,還能選擇不同角度甚至向後方向攻擊。因此,飛行員能選擇更佳機會攻擊目標。以前各個型號的「響尾蛇」只能在20度角的范圍內尋找目標,而AIM-9X可以在90度角的范圍內尋找目標,能防禦敵機從尾後偷襲。
美軍方稱,美軍現役的F-15C、F-16C、F/A-22和F/A-18C/D/E/F系列戰機都要裝設LAU-12X或LAU-7發射架。飛行員配發與AIM-9X「響尾蛇」導彈配套的頭盔,以具備發射AIM-9X「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可使飛行員獲得空戰優勢,也使飛行員的戰斗能力有「質的飛躍」。AIM-9X是目前美軍擁有的惟一一種可與俄羅斯AA-11「箭手」相較量的近程格鬥的空對空導彈。它在不久前完成了靶機測試,開始批量生產並服役,已經裝備駐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基地的美空軍第8航空隊第12和第19戰斗機中隊。美空軍計劃采購5100枚AIM-9X,美海軍計劃采購5000枚AIM-9X。
空對空導彈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在人類的戰爭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響尾蛇」作為空對空導彈的典型代表已經迎來了第四代,它還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㈦ 人們是如何通過響尾蛇的眼睛發明了響尾蛇導彈

大多冷血動物都是通過冷熱感知的,每種生物的熱量是不同的,響尾蛇就是通過熱量的變化來確定捕殺獵物的,響尾蛇導彈就是追蹤熱源的空空導彈,每架飛機(尤其是噴氣的戰機)都會產生熱量,就會被追蹤

㈧ 響尾蛇導彈的原理是什麼

響尾蛇」AIM—9是世界上第一種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紅外裝置可以引導導彈追蹤熱的目標,如同響尾蛇能感知附近動物的體溫而准確捕獲獵物一樣。美國「響尾蛇」系列共有12型,早期的「響尾蛇」性能低下,如越南戰爭中發射100枚,只命中10枚,一次還敵我不分地打下了自己的飛機。AIM—9L屬系列中的第三代,被稱為「超級響尾蛇」,1977年生產,彈長2.87米,直徑127毫米,速度M2.5,最大射程18530米,可全方位攻擊目標,最善於近距格鬥,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成本低,「發射後不用管」。據不完全統計報導,在多次局部戰爭中,被它擊落的飛機有200多架。該彈於1983年停產,被更先進的導彈取代。
結構性能
「響尾蛇」彈長2.87米,彈徑0.127米,射程18.53千米,最大飛行速度每秒850米,全彈品質對不同型號差別很大,B型最小,為75千克,D型最大為89千克,最大有效射程迎頭攻擊不大於12千米,尾追攻擊約7千米。
「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系列現在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即AIM-9M系列。該系列彈長2.94米,彈徑0.156米,彈重85公斤,最大飛行速度2.2倍音速,戰斗部重13.9公斤,殺傷半徑6~8公里,射程15公里,單發殺傷力概率為50%~70%,作戰反應時間6~10s,火力轉移時間4s,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武器。
該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艙面與彈翼前後呈X-X形配置;全彈由制導控制艙、引信與戰斗部、動力裝置、彈翼和舵面所組成。各型號的「響尾蛇」導彈,它們的氣動布局和結構組成均無改變,主要是結構尺寸稍有變化以及元器件性能的改進。AIM-9導彈各型號均採用普通裝葯的破片殺傷戰斗部,用來摧毀目標。該型導彈採用紅外尋的制導,探測距離和靈敏度有很大提高,選用鐳射引信,提高了炸點精確度,既具有近距離格鬥的能力,又能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作戰,被多國部隊大量裝備。

「響尾蛇」的弱點

「響尾蛇」雖然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在空對空導彈中占據重要地位,但是,「響尾蛇」也由其自身的弱點。在空戰中,戰機倘若不能全方位地對目標進行攻擊,那麼它的尾後便會受到威脅。在全方位攻擊方面,俄羅斯的AA-11「箭手」近程空對空導彈因具有「後射」能力而領先於「響尾蛇」。為了保住空戰優勢,美空軍決定開發具有偏離軸線性能的格鬥導彈,改進「響尾蛇」。第4代「響尾蛇」AIM-9X在新世紀之初問世。
AIM-9X採用先進的自動駕駛儀飛行控制系統,具有很高的機動控制能力。AIM-9X彈身細長,達3米,彈徑0.127米,重85公斤。只有4個很小的矩形尾翼,空氣阻力幾乎減少了一半,馬赫數超過3,速度更快。AIM-9X採用的新一代紅外線導引頭,具有在晴空下更高的目標辨識能力,能清楚分辨是人工熱源還是自然熱源。AIM-9X在飛向目標過程中還具有抗干擾能力。它已具有很好的偏離軸線射擊能力,就是說不單會直線攻擊,還能選擇不同角度甚至向後方向攻擊。因此,飛行員能選擇更佳機會攻擊目標。以前各個型號的「響尾蛇」只能在20度角的范圍內尋找目標,而AIM-9X可以在90度角的范圍內尋找目標,能防禦敵機從尾後偷襲。
美軍方稱,美軍現役的F-15C、F-16C、F/A-22和F/A-18C/D/E/F系列戰機都要裝設LAU-12X或LAU-7發射架。飛行員配發與AIM-9X「響尾蛇」導彈配套的頭盔,以具備發射AIM-9X「響尾蛇」導彈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可使飛行員獲得空戰優勢,也使飛行員的戰斗能力有「質的飛躍」。AIM-9X是目前美軍擁有的惟一一種可與俄羅斯AA-11「箭手」相較量的近程格鬥的空對空導彈。它在不久前完成了靶機測試,開始批量生產並服役,已經裝備駐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基地的美空軍第8航空隊第12和第19戰斗機中隊。美空軍計劃采購5100枚AIM-9X,美海軍計劃采購5000枚AIM-9X。
空對空導彈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在人類的戰爭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響尾蛇」作為空對空導彈的典型代表已經迎來了第四代,它還能走多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㈨ 「響尾蛇」導彈的原理是什麼

為什麼這種空對空導彈會用響尾蛇命名呢?這里還有一段故事:

響尾蛇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蛇。它游動的時候,尾部的鱗片會因為摩擦而發出響聲,「響尾」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科學家們作了個有趣的實驗,就是把響尾蛇頭部的感覺器官全部「包」住,只留出眼與鼻孔之間的「頰窩」。這時,再把用黑紙包著的燈泡對著它,不通電時,響尾蛇一動不動;一通電,燈泡發熱了,響尾蛇便馬上驚覺,如果把燈泡向它靠近,它就會兇猛地向燈泡發起攻擊。

科學家們進而又把響尾蛇的頰窩神經分離出來,用氣味、光照、振盪等各種辦法刺激它,那神經全無反應,可是一旦把發熱的東西或人的手湊上去時,連接著頰窩神經的儀表上立即會顯示出生物電流。這一切說明響尾蛇的神經能感知溫度變化,它的頰窩是一個熱測量器。

想不到生物學上的研究居然給導彈專家很大啟發。他們根據響尾蛇用頰窩的紅外敏感性探找攻擊目標的原理,設計製造出了用紅外製導的新式導彈。湊巧的是,正在這時,研製這種導彈的美國海軍武器研究中心附近發現了響尾蛇。於是研究人員就把「響尾蛇」的名字送給了他們所研製的導彈。

「響尾蛇」導彈問世之後,為了適應新的作戰對象,雖然在技術上不斷更新,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多數「響尾蛇」仍然是採用紅外製導來追逐目標的。只不過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它「盯咬」有熱輻射目標的本領越來越高強了。

閱讀全文

與響尾蛇導彈的發明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