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同一首歌創作歷史背景
《同一首歌》的原型是30年代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音樂人在上海淪陷後創作的,時逢國難當頭,很多人夢想和希望破碎,生離死別,作者創作該曲,並配上詞,以此激勵自已和身邊的人們對未來要充滿希望。
歌曲:同一首歌
演唱:毛阿敏
作詞:佚名
作曲:佚名
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
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於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每一次相逢和笑臉都彼此銘刻
在陽光燦爛歡樂的日子裡,我們手拉手啊想說的太多
星光灑滿了所有的童年,風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
陽光想滲透所有的語言,風兒把天下的故事傳說
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
陽光想滲透所有的語言,風兒把天下的故事傳說
風兒把天下的故事傳說
(1)堅定夢想創造歷史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同一首歌》由毛阿敏所演唱,並於1996年被收錄在專輯專輯《遠方伴著你》當中,該專輯一共收錄了8首歌曲,專輯已經上傳到酷狗、酷我等各大音樂平台。
專輯《遠方伴著你》包含以下歌曲:
01. 天之大
02. 幸福
03. 愛上張無忌
04. 諾言
05. 長相思
06. 同一首歌
07. 美滿
08. 我的天堂你的心房
② 關於夢想的ppt背景圖片 急啊;!!!!!!
你可以用霍金的啊,海倫凱勒的背景啊
③ 幫我找這個背景圖片
問我什麼是愛國?為什麼要愛國?如何愛國?我會答,愛國就是給身邊這些勤勞朴實的人民百姓謀福利。愛國是因為勞動人民以努力肯干、自強不息的精神構築了社會文明的基石,為十三億勤勞勇敢的同胞們我願意負上崇高的使命。要做到愛國,既要吶喊出人民百姓的心聲,扞衛大眾的權利;又要以一己之力推動國家現代化,為人民百姓謀更長遠的福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的方向在建國初期已經指明,負上沉重的使命向前行,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憲法上一句「一切權利屬於人民」的力量。中國復興騰飛的夢想,就是從你我身上開始的。 我走在人潮湧動的街頭,與你擦身而過。當歷史具體成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時,談愛國,其實並不遙遠。在焚煙亭我能想起柏文蔚焚毀英國商船上的鴉片,被孫中山盛贊為「全國禁煙辦理最認真者,實可為各省楷模也」;在城東百花亭畔我能想像徐錫麟發起安慶武裝起義,嚴正回答:「我殺恩銘,是為天下的公憤」;在吳越街上我能依稀聽見一二九運動中學生們嘶啞而有力的呼喚:「待亡終死,奮斗乃生。起來吧,起來!」生活在那樣一個不幸的時代,只要你是一個中國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若想抗爭,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價。他們認識到這一點,為了國家免遭凌辱剝削的厄運就早將生死置之度外。而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的今日,我以他們的革命精神為榜樣,卻仍滿懷希望,就像俄國詩人普希金所說的那樣——「現在我們的內心還燃燒著自由之火;現在我們為了榮譽的心還沒有死亡;我的朋友,我們要把我們心靈的美好的激情,都獻給我們的祖邦!」 我和你一樣,渴望更公正公平的教育制度,更健全制衡的司法章程,更便捷高效的醫療系統,更開放昂揚的精神風貌。我和你一樣渴望著一個更有人文關懷的中國,所以我伸出手來,急切地想與你接觸—— 我不是不知道,街角處的垃圾堆無人過問在一旁積得很高,不知哪家鄰居開大了音響自顧自地吵,冰冷的石凳旁倚著無家可歸的乞丐怯懦地等著你的憐憫。我們看得太多,經歷得太多,但我們還得做更多的事。所以不管你是何人,來自何方,請你踏開一步,履行公民的義務。街角不是有垃圾嗎?我們自己來清掃干凈;社區太吵了?我們要舉報物業管理,做好監督;沿路上是不是有乞丐?我們捐出一點錢物,將他妥善安置在收容所吧!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孩子要活著看到新世紀,中國該有哪些進步?我們應該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們的時代。 新春的第一個晴天,我會到大龍山上去看嫩綠的青草。我會帶一隻大塑料袋,撿走山路邊的垃圾。你或許也會帶著三朋四友,撿走花叢里的空罐頭。在你彎身的那一刻,或許我也在彎身,如果我們在轉角處相遇,就打個招呼吧!或許今天的中國就真的要比昨日的干凈一點、安靜一點、和諧一點。你,來赴約吧! 中國復興騰飛的夢想就是從你我身上開始的啊!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這種東西有虛有實,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但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能夠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從小我的心中就有夢想,夢想著趕快長大,趕快去接觸些新的東西。當我漸漸長大,懂得的東西多了,夢想的也多了。我也想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為國爭光;像李連傑一樣,傳播中國文化;像馬雲叔叔一樣,取得那麼偉大的成就;像試飛英雄李中華一樣,為人民奉獻…… 還記得《開學第一課》中,要做有愛心的舞蹈老師的完瑪草,想要把太極推向世界的李連傑,花樣滑冰冠軍龐清、修建,「我再試一次!」的馬雲,以及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楊孟衡、劉偉和試飛英雄李中華……這些都還歷歷在目。不只是感動與震撼,更多的是理解與領悟。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很多不同的夢想。雖然夢想不同,但追求夢想的信念,從沒有改變!這么多的夢想,並不用全部都實現,只要實現一個就足夠。當我們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失敗時,不必傷心,就像楊孟衡說的那樣「用行動去療傷」!要相信,只要堅持,總會成功的。夢想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並且堅持每一個腳印,直到成功。有句古話叫做「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的確如此!我們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至少有一個夢想,並且要為夢想的實現而奮斗! 還記得斷臂鋼琴王子劉偉嗎?命運對他是如此殘酷!他在10歲時因電擊失去雙臂,可他偏偏愛上了專門為手設計的樂器——鋼琴!對於一個平常人來說,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劉偉,用他的信念與堅持做到了!他用腳趾,彈奏出了人間最美的音樂。聽到劉偉演奏的動聽的鋼琴曲,你的心中是否也會震撼與感動?劉偉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還記得試飛英雄李中華嗎?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選擇跳傘,但他並沒有。為了人民和那些珍貴的科研數據,他用自己的試飛經驗使飛機安全著陸。因為他說過的:「人生有夢想,每一個夢想都需要自己的努力。」 成功是因為什麼呢?房祖名給過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成功是因為你失敗不放棄!」當然,還要用智慧、有耐心,還需要同伴的幫助、理解與支持。 我的夢就是中國夢,中國夢也是我的夢。為了照耀中國、閃耀世界,也為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努 力吧!放飛我們的夢想,一起加油!我的夢,中國夢! 我和你一樣,初冬早上排在熱氣蒸騰的餛飩攤邊等著滾熱可口的早點。還有比小張一家更讓人放心的餛飩攤么?他們夫婦倆天蒙蒙亮就勤勤懇懇地守在攤子邊,包好餡料收拾干凈,他們一定用的是四方薄皮包住新鮮足量的肉餡,鮮美可口,每每引來長列的人群專門光顧他們的餛飩攤。你若是不願意排隊,可以在前一天和他們約好,第二天徑直來取。你若是忘了帶零錢,他們是大方地不會向你要的,明天還是後來再帶來他們也不會介意,反而還要一再感謝你的光顧。 我行走於從家到學校這段不算太長的街道上,聽見賣菜小販急切的吆喝,門面前鼎沸的人聲喧嘩,三輪車啟動時響亮的馬達,那聲音是我模仿不來的,就像黃土地一樣實實在在。勞動人民身上有我見過的最樸素真摯而有力的情感,叫我情不自禁地將最崇高的贊美賦予他們——如果要給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個鮮明的標志,我相信那會是他們臉上舒心的笑容。你若是問我什麼是愛國?為什麼
!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復失的經歷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
夕陽易失的嘆息,花開花落的煩惱,人生本是不快樂的!因為擁有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失去,而放棄的時候,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對萬事萬物,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如果致意去追逐與擁有,就很難走出外物繼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種不由自主的悲哀與傷感會更加沉重!
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脫的精神。明白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當若干年後我們知道自己所喜歡的人人好好的生活,我們就會更加心滿意足!墨香茶盞之間,燈紅酒綠不是我所想所願。
想去學習畫畫,似乎是蓄謀已久的,卻模糊地有點遙遠,總想在活著的時候就把自己喜歡的事情都去做一遍,至少在離去的那一刻,我不會有絲毫的遺憾,因為我們都清楚,有些事,去做了,結果卻是無力挽回,那麼還是讓它跟隨著自己一起被埋沒吧,我還想去學習吉他,可以靜靜的彈著自己的心聲,為自己譜寫一歌,一詞,讓自己跟著音樂去歡快的流淌,一路有伊人相伴......
在這個雨季,感覺最多的還是離別的愁緒,雖然在這邊呆的時間不多,但是我卻深深地喜歡這里的人,這里的事,這里的花草,這里的一切一切,不能釋懷那一段美麗的邂逅。如果以後有機會,我還想回到學校,去彌補那些隨風老去的青春,想滲透在這里的每片土地,想告訴她,我回來了。
總在虛偽的偽裝著自己的無知,欺騙著別人,對別人訴說著自己的碌碌無為,像是在乞討一絲絲憐憫,可笑的是自己明明懂得卻不去付諸行動,而讓這一切都付諸東流,去吧,去吧,都去了吧,這該死的無處安放的青春,就伴著歲月蹉跎去吧,我不留戀了。
你說,天還是會放晴的,對吧?
期待。
七月花開
日子一頁一頁的數,時光一分一分的過。太陽被一隻叫夏天的炎熱驚醒。早早的起來,窗檯上爬上一些陣年舊事,被苔痕掩蓋於昨宵風聲里。忽來忽去的小雨,淋濕了蜻蜓的翅,卻總是淋不濕多情的詩句,坐在朝南的小屋裡,風聲一陣緊似一陣,鄰家的孩子,以清靈靈的童聲,叩開一扇沉睡的門。
炎夏,枯坐於窗前,看日照越來越近,影子越來越短,也許縮成一個點,縮成人生里那個渾圓的紅痣,甚至什麼也找不到,影子是你抑或我是影子,分分秒秒不忘須臾。是不是,你的手心裡也盛開著一朵花,徐徐的,展開繁花似錦的嬌艷,然後,在烈日下慢慢的萎謝,讓花的絕唱面臨大海,四面是洶涌澎湃的翅膀,吹動一生依戀的青枝綠葉,我一天天的溫馨自己的旅程。
七月,日歷被風無情的翻開。七月,相思無處可尋。不止是那一張臉,連帶那一個人,漸漸有些模糊。把杯子里的水再添一點,把書都放到抽屜里,卻無法把思念裝在袋子里,某些個暗淡的夜,心頭浮起明明滅滅的片斷,有徐徐的霧氣隱匿,笑容背後,落寂在歌唱:明白當你回來,無法證實芬芳的記憶總會布滿青苔。芬芳的嬌艷已開在春天,列車遠走,夏天漫漫,我已煉就鐵骨銅身,數著星星的日子裡,裝作把一切交還昨天。
總以為,人生會這樣度過罷。總以為,浮白的窗欞里透出只是平淡的歌聲。不期然,還會有這么一次相遇,清澈的眼神,憂傷的文字,暗淡的背景,一切的一切,都因那一刻而亮麗堂皇。七色光投射在伸過來的手上,纖細柔長,那用指尖吒呲的風雲,開出天青色的花朵,呵,時光在等我,等我在煙雨天,而我還在徘徊等待,等待你在我的意念里彈出高山流水的旋音。
想念過的,得到過的,等待過的,失落掉的,不愉快的,不如意的,最後那一刻,終必成空。七月終將離開。我雙手沾滿塵埃。七月的花瓣,落滿小徑,七月的雨水,恣意噴灑。七月的街道清冷。從一條街走臨另一條街,空空如也,我找不到示範的面具,註定以樸素的方式,挺立於你的枝頭,行人遠去,不施粉黛,我開成另一種清湯掛面的蓮,為誰駐足,為誰傷神?
七月,因為你的離開,走失了一季的春情。花被風吹拂的時候,花找到了綻放,你離開的時候,我找到了憂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臨,你的影子執拗的跟從,找不到哪一束火焰,可以將你引開,找不到哪一支歌謠,將你埋藏。躲得深深,終是逃不出迷迷疊疊你的眼神,不如我們靜坐,見視,深省,穿透時間的信念,漸漸紅透,天邊那一縷火燒雲——
千年月光,漸次幻出。七月,在平靜的夜色里張牙舞爪。敲擊鍵盤,許多詞語排將而出,一些句子又一些句子,在文字里像一根根鋼針,扎入肌膚,扎入五臟六腑,時時刻刻,痛徹心肺。又恍如一些音符,盛開於黑暗裡,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也許,循著時光的隧道,一把把情感的牆推開,倒在你的懷里,徹夜無語,甚至一生一世,你會聽到我心中的話語?
晨色里菱鏡中的容顏暗淡,為這七月炙烈的陽光,高濃度的紫外線和灼燒的體溫。不,只是沒有鮮活的歌聲,沒有激揚的文字,更沒有爽朗的相契。牆外的花蕾又翻新了一輪的日歷,往昔那些靈動的足音,被時間長廊拉得幽長。遠方隱現的光圈,卻距我很近。拉長拉近,拉住你模糊卻又清晰的視線。誰的頭上初現風霜的簡朴,一兩叢,細細密密,連根撥掉卻仍然翦不掉糾纏的心。
樹葉輕輕的在我身邊墜落,簌簌的。一些故事遠去,一些故事飄近。七月江南,叢生多少水淋淋的深情。江南,仍然只是夏天,鮮花均被倒置,玫瑰往地心裡伸展,雨水長勢兇猛,華麗的最終只是詞語,蒼白的背影走出了視線,你是否嘗試過後悔?這里天氣氳氤,你可曾就近越牆,去探視過門外悄開的玫瑰?去年取走的唇,是不是你的吻?我多年想像的情人,因你而一一破碎。
七月,你迎風而立,如歌的歲月里,愛與飛翔是另一種概念。愛須別離才知是一種刻骨銘心。然而疏淡也是一種心境。你神情專注,你不棄不離。獨一無二的場景里,你明朗的歌聲拂過,你流水一般的樂聲傾瀉,儲蓄多年的情感,借著花開的聲音,漾滿滿足和甜蜜,於煸情之夜,緩緩攤開柔軟的羽翼。我對詞語心領意會,失散的文章,收斂於心平氣和
④ 堅定信念創造奇跡的故事
《排球女將》又名《青春的火焰》,描寫了女排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爭的精神。影片於70年代首次引進中國,一度造成萬人空巷的景象,後於90年代再播依然好評不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單親家庭的小鹿純子從小就與父親相依為命,為了實現見到母親的夢想,小鹿純子經歷隊友冷眼、受傷、痛失好友等諸多困難,終於成為奧運排球選手。
電視劇中的小鹿純子始終面帶微笑,無論有多少阻撓,都堅定不移的為實現夢想創造機會。現實中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在18歲進入影視圈,23歲退出影視圈嫁人後卻遭遇婆婆生病,自己被診斷為「癌症」,面對這些荒木由美子與小鹿純子一樣堅持了20多年,最終獲得家人和觀眾們的尊敬。
在《排球女將》播出之時,中國女排正蟬聯三連冠。可能有些網友會說這是日本人在發白日夢,但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女排以艱苦的訓練,在首次列入奧運項目的女排中奪得頭籌。令人高馬大的歐洲選手直呼「魔女」。所以,本文不會對是否為幻想作討論,也請大家不要就此拍磚。
今天所要講的,就是《排球女將》中傳遞的精神。新一代中國女排選手趙蕊蕊在做客《藝術人生》荒木由美子專輯時曾說,自己看著《排球女將》長大很尊敬小鹿純子的精神。小鹿純子在當時的崇拜者可謂眾多,甚至於小鹿純子的發型現在回想起來作為80年代的我們也有同學在留。小鹿純子的影響力為什麼這么深,我想就在於她堅持夢想、戰勝困難的生活態度與我們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包括現在的許三多受人追捧,也是因為人們對這種執著、堅持信念的精神所感動。
人生路漫漫,時光的逝去如白駒過隙,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挑戰,面對這些困難,是要放棄理想還是迎頭而上這是我們都要考慮的問題。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所謂水滴石穿、鐵杵磨針就是在說堅持就會成功。2003年「非典」肆虐,最厲害的時候死亡人數日以千計,但是從中央到地方全國人民都堅信定能戰勝病魔,最後我們勝利了。
堅定的信念能夠創造奇跡。
⑤ 我有一個夢想的背景資料
1774年,美國的建國者們把奴隸納入不予進口的商品之列,並直到1783年才廢除了奴隸貿易。除兩個州外奴隸制被完全廢除──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他們因懼怕經濟受損而堅決反對。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廢除了奴隸制──最晚一個是1804年的新澤西州。然而南方堅持1845年後加入聯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隸制。
從1830年後,在北方就有一個堅定,但卻不那麼有效的聲音在要求全面廢除奴隸制。隨後,1861年,11個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聯,脫離主張廢奴的美利堅合眾國。南方和北方間的南北戰爭隨之爆發。經過四年的斗爭和超過50萬人的死亡後,北方獲得勝利。《解放宣言》通過了,奴隸終於獲得了自由。
但那隻是就理論而言。戰爭已過了一百多年,南方諸州仍抵制為爭取給予黑人平等機會而進行的全國性的努力。南方的白人指責黑人導致了戰爭、失敗和貧窮。他們的領袖試圖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遺產」。而黑人則沒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沒有絲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總統的不幸遇刺意味著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機會。舊的南方領導人沒有被排除在公職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權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為了對付這種壓迫,1866年生效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了黑人作為美國公民的權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護。隨後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給予所有美國公民以選舉權,無論他們的「種族、膚色或是否曾是奴隸」。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們自己的意願對待黑人。其結果是,到1895年,實際上所有的黑人都沒有得到選舉權。在1890年三K黨重建之後,情況糟到了極點;在1889年到1919年之間,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婦女受到了私刑。
在20世紀50年代,當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權運動的領導權時,大多數黑人仍處於貧窮和低教育狀態。每一次進展都受到阻礙。例如,雖然依據法律,黑人可以選舉,但在南方諸州卻設置了許多障礙──從繁文縟節一直到私刑,結果只有5%的黑人能夠登記。
在金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後,種族隔離尤其在南方的鄉村地區事實上仍存在著。法律聲稱現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見的白人仍與法律背道而馳。飯店過去只對白人開放。所以當法律判定這樣做違法時,飯店乾脆關門大吉。在許多南方小鎮上現在都沒了酒吧、理發店或飯店。那些廢除種族隔離的政府學校里只有黑人學生。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帶走,進了私立學校。
在某些領域確實取得了進步。在選舉法案(1965年)頒布前,在美國只有不到二百名黑人擔任公職;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過了6500人。這僅佔美國49萬名被推選官員的1.3%。現有289名黑人市長,28名婦女管理著超過五萬人的城市。
貧困的黑人家庭從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約31%;然而在1986年領取食物救濟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換取食物)的人中,黑人佔37%,有45%的年輕黑人要去救濟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僅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婦女。1987年,「美國黑人狀況」稱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業情況:「在諸如底特律、布法羅、芝加哥及克里弗蘭等城市,在勞動市場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過了南方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城市裡的最高記錄。」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爾·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娛樂業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萬觀眾看他的電視系列節目,賺了近一億美元。傑西·傑克遜是另一個成功例子──他是民主黨競選1988年美國總統的重要競選者。流行歌星如邁克爾·傑克遜和蒂娜·特娜的搖滾音樂會遍及全球。其他像管理人員克里弗德·r·華倫,前紐約州立大學校長,成為美國最大的養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業家,赫爾曼·E·瓦倫丁,是美洲系統管理委員會的主席和總裁。
最終,成千上萬的普通黑人進入了中產階級,獲得了醫生、律師、銀行家、經理和其他職位。據估計到2000年,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非白人──這包括亞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憑著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動,馬丁·路德·金的偉大夢想或許會在下一個20年中變為現實。
(選自《馬丁·路德·金 傳》,汪群譯,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版)三立足道德自強,爭取社會正義(何光滬)
⑥ 關於堅定夢想和追夢的議論文,要有兩個明確的分論點,800字,急!
一個人必須要擁有夢想,他才會有起床的動力。夢想,是個美麗而又遙不可及的詞語,他讓多少人為了它而不懈努力,他讓多少人為了它而勇敢前行。勇敢追夢,讓我們揚起青春帆、踏著生命舟,去遠航!
勇敢追夢,相信自己。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是一個追夢者所應具有的品質。俞敏洪,新東方創始人,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在幾十年前,他還只是一個農民。那時由於家庭社會因素,無奈被迫輟學,當他回來參加考試時,離大專線只差三分。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上大學,於是二話不說,拿起書本,再次投入學習中。誰知這次高考不幸落榜。但是,在經歷了這兩次失敗的打擊後,他仍然沒有被打倒。他說:「絕望是一座大山,但是只要你能砍出一塊希望的石頭,你就擁有了希望。」於是他再次踏入高中,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北京大學向他敞開了美麗的大學之門。俞敏洪的自信幫助他獲得了成功,的確,自信是人的翅膀,它可以帶著我們飛向成功的彼岸。讓我們相信自己、奮力前行!
⑦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那張壁紙圖是什麼
如下圖所示。
習近平在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重要結論
1、從理論維度看,偉大夢想要靠奮斗來成就。勞動創造一切,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天道酬勤,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要靠辛勤勞動來創造。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美好的藍圖和偉大夢想要想變成現實,就要靠勤勞、汗水、智慧和務實的行動來鋪就和連接。沒有耕耘,都是浮雲。
2、從歷史維度看,偉大夢想是拼出來的、干出來的。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近代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中華民族始終具有自強自立的偉大夢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靠著一股不畏強敵、自強不息、不屈不撓、愈挫愈勇的拼勁和迎難而上的干勁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夢想。
3、從現實維度看,實現偉大夢想離不開拼搏與實干。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但同時我們所遇到的風險和挑戰也更加嚴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⑧ 求一張背景圖片 仰望 炫酷黑 含蓄 向著夢想前進的意思,!!
有點難找啊
⑨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寫作背景
《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是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的著名演講,內容主要關於黑人種族平等。對美國甚至世界影響很大。
1774年,美國的建國者們把奴隸納入不予進口的商品之列,並直到1783年才廢除了奴隸貿易。除兩個州外奴隸制未被完全廢除──南卡羅來納州和喬治亞州──他們因懼怕經濟受損而堅決反對。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廢除了奴隸制──最晚一個是1804年的新澤西州。然而南方堅持1845年後加入聯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隸制。
從1830年後,在北方就有一個堅定,但卻不那麼有效的聲音在要求全面廢除奴隸制。隨後,1861年,11個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聯,脫離主張廢奴的美利堅合眾國。南方和北方間的南北戰爭隨之爆發。經過四年的斗爭和超過50萬人的死亡後,北方獲得勝利。《解放宣言》通過了,奴隸終於獲得了自由。
最終,成千上萬的普通黑人進入了中產階級,獲得了醫生、律師、銀行家、經理和其他職位。據估計到2000年,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非白人──這包括亞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憑著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動,馬丁·路德·金的偉大夢想或許會在下一個20年中變為現實。
馬丁·路德·金,乃是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不少人居然把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同四百多年前德國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相混淆,而對他的主要主張是「非暴力抵抗」,1956年,在26歲的馬丁·路德·金第一次領導黑人市民,抵制蒙哥馬利市公共汽車公司的種族隔離制度時,他就舉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幟。
他號召久被歧視的黑人群眾說:「我們要抵抗,因為自由從來不靠恩賜獲得。有權有勢的欺壓者從不會自動把自由奉獻給受壓者。權利和機會,必須通過一些人的犧牲和受難才能得到。」但是,「仇恨產生仇恨,暴力產生暴力我們要用愛的力量,去對付恨的勢力。我們的目標,絕不是擊敗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們要贏得他們的友誼和理解。」
在1968年4月4日,金被詹姆斯﹒厄爾﹒雷用一架自動步槍擊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I HAVE A DREAM—— 「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站了起來,不僅是在美國人民心中站了起來,更是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站了起來。
在他做最後一次演講時,他已經預感到了自己的命運,因為在他來孟菲斯之前已經收到了各種各樣的死亡恐嚇。但是他用行動作出了回答。他說,「不要問我幫了別人自己會有什麼後果,而要問『如果我不幫助別人,別人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