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哪個國家發明最多

哪個國家發明最多

發布時間:2021-08-14 15:49:12

❶ 哪個國家發明的東西最多

估計是美國,科技最發達,專利好多的,注重知識產權

❷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發明專利最多的國家.a,德國 b,日本 c,美國 d,中國

這個題目太不嚴謹了,是指的有效專利?發明專利年申請量?歷史所有的發明專利總和?該國專利局的專利?該國公民或者企業在各國所擁有的專利總量?
你說怎麼答?

❸ 發明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國家求准確答案!謝謝!!!

發明最多的是愛迪生。你搜一下愛迪生在哪個國家。八九不離十。

❹ 哪個國家是世界上發明專利最多的國家

您好,就專利歷史而言,美國是時間最長的國家,總體專利數量也最多。

❺ 現代發明最多國家

在中國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最多
來自美國的人或單位在全世界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最多
質量上美帝穩贏,數量上,我們各自東西都有,不吐槽我們專利局了,之前天津有個局長,幾百個發明,也就呵呵呵了

❻ 發明最多的國家是那的

發明最多是很難統計的,但如果從專利數來說, 美國毋庸置疑是最多的。

❼ 世界上哪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最高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各有關單位(專家):

根據《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國辦函﹝2017﹞55號)的精神,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附件1)等有關規定,關於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

(一)專家提名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提名1人(組織)。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可聯合提名1人(組織)。

2.國家自然科學獎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可提名1個項目。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3人可聯合提名1個項目。

(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人可提名1項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項目。

3.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一等獎及以上)第一完成人:3人可聯合提名1個通用項目。

(3)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人可提名1項完成人僅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歲以下(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

提名專家年齡不超過70歲(1948年1月1日以後出生),院士年齡不超過75歲(1943年1月1日以後出生),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年齡不受限制。

提名專家每人每年度獨立或與他人聯合提名的國家科學技術獎限1項,聯合提名時列第一位的為責任專家。提名專家應在本人熟悉學科領域范圍內進行提名,責任專家應在本人從事學科專業(二級學科)內提名。3名專家聯合提名時,與提名項目任一完成人同一單位的專家不應超過1人。

(二)單位提名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提名數量不限。請注重提名仍在一線工作的傑出科學技術專家。

2.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

堅持優中選優,原則上提名數量不限。各單位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遴選機制,提名本學科、本行業、本地區、本部門的優秀項目。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提名數量不限。請注重提名學術水平高、國際影響大,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且長期友好的外國人或組織。

(三)提名項目(人選)的基本條件

提名項目(人選)必須符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要求,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提名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代表性論文論著應當於2015年1月1日前公開發表,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應當於2015年1月1日前完成整體技術應用。

2.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為一個提名項目的完成人。

3.2016年、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的完成人,不能作為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項目完成人(創新團隊除外)。

4.列入國家或省部級計劃、基金支持的項目,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通過後提名。

(四)提名程序

1.提名申請

專家提名前,由責任提名專家通過本人電郵向我辦提出申請,並同時抄送其他提名專家和項目聯系人。申請格式見附件2,電郵及附件標題為「專家提名申請表——所有提名專家姓名」。

單位提名前,通過電郵向我辦提出申請(專用項目需書面報送我辦專項獎勵處),申請格式見附件3,電郵及附件標題為「單位提名申請表——提名單位名稱」。

我辦收到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回復提名者。經審核符合提名要求的,由我辦發送提名號和密碼。

申請截至日期為2017年12月15日。

2.提名公示

提名單位應在本地區、本部門范圍內進行公示。提名單位(專家)應責成項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單位進行公示,公示內容需按照《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可在我辦網站www.nosta.gov.cn下載)的要求進行,公示時間不少於7個自然日。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提名。公示情況需在網路提名截止前上傳到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台。專用項目的公示情況以書面形式報送我辦專項獎勵處。

二、提名書填寫要求

提名書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請提名單位(專家)按照《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提名工作手冊》要求,客觀、如實、准確、完整填寫。

通用項目可以於2017年12月1日起憑提名號和密碼登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台,按照要求在線填寫、提交。專用項目需通過單機版提名系統填寫(2017年12月15日前聯系我辦專項獎勵處獲取),不得通過網路填寫和提名。

三、提名材料報送要求

請提名單位(專家)按規定做好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材料的審核、報送工作。

紙質提名書原件1份,主件、附件應一並裝訂,不要封皮,由責任提名專家直接寄送或委託工作人員報送我辦。

以正式公函的方式報送提名材料。發函要求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等提名單位應是人民政府或辦公廳發文,國務院各部門和直屬機構等提名單位應是部發文,社會力量設獎的提名單位應由法人代表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

提名單位報送的材料包括:⑴提名函1份,內容應包括提名項目公示情況及結果,提名項目數量和匯總表(附件3);⑵通用項目紙質提名書原件1份,主件、附件應一並裝訂,不要封皮;⑶專用項目提名書及匯總表的電子版,按提名單位統一刻錄在1張光碟上。

(三)其他情況

1.對於通用項目,如提名書項目名稱與公布名填寫不一致,提名單位應在提名函中說明。

2.專用項目需由專人報送我辦專項獎勵處。

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類項目還需附2套科普作品。

4.提名單位(專家)對評審專家有迴避要求的,應提交《迴避專家申請表》(附件4),詳細說明申請迴避的理由,提供證明材料並加蓋提名單位公章(提名專家簽名)。

四、提名時間要求

(一)網路提名截止時間

為了保障網路提名工作的順利進行,我辦分類確定各提名單位(專家)網路提名截止時間,請積極配合。具體要求如下: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特別行政區、計劃單列市,2018年1月22日上午8時截止。

2.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和事業單位,2018年1月23日上午8時截止。

3.提名專家,協會、學會等其他提名單位,2018年1月24日上午8時截止。

(二)提名材料報送時間

2018年1月25日至26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

張震 010-68598485(通用項目)

陳陽 010-68598465(通用項目)

劉劍瀟010-68581756(專用項目)

李慧琦010-68511852(創新團隊)

通訊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

收件 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處(請註明「提名材料」)

郵政編碼:100045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17年11月2日

同時,歡迎各位青年學者,科研人才關注今日二條:科技新銳,閃耀中國:2017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等您提名,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鏈接可查看詳情。

媒體轉載或者合作請看下方↓↓↓

投稿、授權、合作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復「目錄」或「分類」,瀏覽知社更多精華。長按二維碼識別,可以關注/進入公眾號進行回復。

❽ 歷史上哪個國家發明東西最多

英國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

❾ 四大發明多有哪些是哪個國家的

造紙術、火葯、指南針、活字印刷術 都是中國的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國家發明最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