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讀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教育

讀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教育

發布時間:2021-08-14 15:22:25

⑴ 能"撬"起中國教育質量的支點是哪幾個

國慶抽空拜讀了馮恩洪教授所著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感受頗深.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撬起教育質量的支點在哪裡?在課堂.「撬起課堂教育質量的課堂變革在於,走出講授,走進合作或者差異發展,以釋放學生的潛能.」 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課堂承擔著個體社會化的第一責任.國內知名教育專家馮恩洪教授就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在課堂上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必須努力實現使教學面向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課堂教學中,應旨在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即實現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的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那種無視教學規律的「一言堂」、「滿堂灌」式的作法必須改變.把學生從「應試教育」、「淘汰教育」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面向全體,生動活潑地發展. 2、讓學生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 一堂課教學效果的好壞,首先是看教師能否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首要的任務就是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 合作性學習是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而不是四個人簡單的作樣子.所討論的問題要具有思辯性,討論時要帶動其他同學共同學習,討論後要進行每組間的組際交流.不要把一看就會,一找就到的問題拿來討論.如果把真正能表現學生不同見解的問題拿來討論,那討論後的學生回答將是各抒己見,百花齊放.這樣,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統一認識,這樣的討論才真正有意義.但這樣的討論需要教師認真的備課,了解學生實際,精心的設計才能夠完成. 4、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 課堂上,對於教學重點、難點部分的講解、提問,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實際.對於疑難問題,只找舉手同學答對就完事是不行的.還要考慮到其他層次的學生,給中等或低層次的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讓大家幫助分析、解決.這樣,才能是真正面向全體;這樣,才能不僅全體都學習,而且力求做到全部都學會. 5、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一名天才的想像家. 所說的創造性學習,應該是在課堂上,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質疑問難,發表不同見解的結果.只要求學生按教師的思路作出預定答案的,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只局限於課本內知識的,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想像力.學生的想像力是相當豐富的.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名作家,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名天才的想像家.就看我們的老師能否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啟發學生,並創造條件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就看教師能否為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誰做到了這一點,誰的課堂就將是學生展示才華的天地.那麼,他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掌握者,更將是有獨立見解、有創造力的一代優秀人才. 教為了不教,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心系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 掩卷沉思,我們當前的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弊端,是在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教師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異;對於學生的評價只有理性的對錯,沒有感性的激勵,特別對於學生的 「錯誤」回答,缺少引導,缺少尊重,致使學生在忍受教育,在挫敗中痛苦學習;圍繞中考指揮棒,我們經常性地忘卻學生潛能的發展,只是固執地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學習網內掙扎,這樣的教育能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嗎? 「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是一種溫暖,是一種關懷.「適合教育」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一名現代教育者,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為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准備,做出貢獻.

⑵ 馮恩洪的個人榮譽

曾先後六次獲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頒發的教育科研成果獎一、二等獎,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專著。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優秀教師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中央電視台曾將他的教育改革事跡以23集電視連續劇形式搬上熒屏。

⑶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圖書目錄

主題1 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
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
三、教育要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2 撬起教育質量-課堂變革和課程建設
一、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
二、課程建設釋放學生的潛能
主題3 育人的第三課堂-建設積極的教育環境
一、建設隱性的第三課堂
二、建設積極的第三課堂
三、正確認識小環境和大環境
四、多元起點建設第三課堂
主題4 為幸福人生奠基-實施實效德育
一、德育需要改進也需要加強
二、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主題5 特長和選擇-個性特長的和諧發展
一、合格+特長
二、規范+選擇
主題6 享受講台-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熱愛講台,享受講台
二、熱愛講台是一種職業標准
三、珍惜講台,才能夠熱愛講台
主題7 自我提高-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一、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
二、積累經驗,學會反思
三、學會合作,實現雙贏
四、做復合型的老師
主題8 優化學校文化-文化是發展的保障
一、一流的單位出標准
二、實現全員全程過程最優化
三、文化的價值在於執行
主題9 來自媒體的聲音
跨世紀教育工程-建平中學整體改革巡禮
探索者的新里程-記上海市「模範班主任」馮恩洪
合格加特長 規范加選擇
中國,呼喚明天的教育-上海建平中學教育改革紀實
一個深刻把握理想與現實的開拓者-訪上海市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
文化鑄精魂 激情滿校園-上海市建平中學課程改革之路

⑷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的專家簡介

馮恩洪,全國著名教育專家,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關工委全國教育專家指導中心副主任,全國中小學德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大學客座教授。馮恩洪先生1946年出生,畢業於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曾先後擔任上海培光中學副校長、上海建平中學校長兼上海建平(集團)學校總校長,業界普遍認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馮」的說法(北有魏書生,南有馮恩洪)。
他不僅具有遠見卓識,還是「藝高人膽大」的教育實踐家。他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張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和諧發展,主張優質教育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踐中探索了建平模式。他推行「走班制」,首創並踐行「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
曾先後六次獲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頒發的教育科研成果獎一、二等獎,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專著。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班主任、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優秀教師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中央電視台曾將他的教育改革事跡以23集電視連續劇形式搬上熒屏。

⑸ 考小學教育專業的應該讀哪些書

小學教育專業的應該讀書目

一、基礎篇(30本)

(一)教育類:

1、《學記》

2、《論語》

3、《大教學論》(捷克)誇美紐斯,傅任敢譯

4、《教育漫話》(英)約翰•洛克著,傅任敢譯

5、《中國古代教育史》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

6、《外國教育史》戴本博

7、《給教師的建議》(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8、《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義大利)

9、《愛彌爾》(法國)盧梭

10、《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

11、《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

12、《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美)帕默爾

13、《家庭作業的迷思》(美國)艾爾菲·科恩

14、《什麼是教育》德國/雅斯貝爾斯著

15、《好孩子: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教育》洪蘭

16、《論教育》(美國)愛因斯坦

17、《教育常識》李政濤

18、《兒童發展》(美)勞拉•E•貝克

19、《教師一定要思考的四個問題》(英)愛恩·戴維斯 愛恩·格萊格瑞 尼克·麥克基恩

20、《周國平論教育》周國平

21、《做一個有策略的教師》孫志毅

22、《家庭教育》陳鶴琴

23、《愛的教育》亞米契斯,夏丏尊譯

(二)人文類:

24、《推開哲學的門》傅佩榮

25、《窗邊的小豆豆》(日本)黑柳徹子

26、《談美》朱光潛

27、《世說新語》劉義慶

28、《紅樓夢》曹雪芹

29、《簡·愛》夏洛蒂·勃朗特

30、《追風箏的人》(美國)卡勒德·胡賽尼

二、拓展篇(70本)

(一)教育類:

1、《和青年校長的談話》(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2、《童年的消逝》:(美)波茲曼

3、《兒童心理學》(皮亞傑)

4、《收獲幸福的教育》(美國)瑞克•波斯納

5、《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馮恩洪

6、《兒童的人格教育 》(奧)阿德勒

7、《做教師真難真好》錢理群

8、《嚇人的國粹教育》柏楊

9、《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馮恩洪

10、《學生第一》李希貴

11、《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

12、《教學設計原理》加涅著,皮連生主譯

13、《夏山學校》(英國)A•S•尼爾

14、《學校在窗外》黃武雄

15、《在家上學,叛離學校教育》李新玲

16、《種籽學苑教育手記》李雅卿

17、《第56號教室的奇跡》(美國)雷夫•艾斯奎斯

18、《不跪著教書》吳 非

19、《做一個書生校長》程紅兵

20、《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薛瑞平

21、《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夏雪梅

22、《光有愛還不夠》【法】克洛德•阿爾莫

23、《從新手到研究型教師——我的專業成長手記》劉波

24、《了解你的學生》(美)威廉•格拉瑟

25、《教書,不簡單》曾紀洲

26、《冬去春又來》鐵皮鼓

27、《教師的境界與教育》陶志瓊

28、《做整個的校長》祝衛國

29、《名校和名校長的誕生》陳華

30、《帕夫雷什中學》(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31、《三問分數》叢立新,黃華

32、《讓教師期待星期一》(美國)戴安•霍吉斯

33、《老師的謊言》(美)洛溫,馬萬利譯

34、《移動的學校》(中國台灣)李崇建

35、《沒有圍牆的學校》(中國台灣)李崇建

36、《中國教育通史》毛禮銳,沈灌群

37、《教育詩》(蘇)馬卡連柯

38、《向孩子學習》孫雲曉

39、《孩子們!你好!》(蘇)阿莫納什維利

40、《多元智能》(美)加德納

41、《不做教書匠》管建剛

42、《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布魯克莫爾德等著

43、《教師如何做研究》鄭金洲

44、《如果我當教師》葉聖陶

45、《葉聖陶教育名篇》葉聖陶

46、《中外教育名著選讀》劉新科等

47、《課堂教學社會學》吳康寧主編

48、《鄉土的逃離與回歸:鄉村教育的人文重建》劉鐵芳

49、《班主任工作漫談》魏書生

(二)人文類:

50、《孟子》

51、《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52、《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

53、《國學的天空》傅佩榮

54、《顧隨詩詞講記》顧隨

55、《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李家同

56、《本能的繆斯》(挪威)讓—羅爾·布約克沃爾德

57、《陶行知傳》周毅,向明

58、《布魯克林有棵樹》(美)史密斯

59、《偉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陳敬

60、《理想國》柏拉圖

61、《中國的智慧》韋政通(台灣)

62、《我的閱讀觀》朱永新

63、《過去的教師 》商友敬

64、《蔣勛說紅樓夢》蔣勛

65、《三千年的理智與情感》鮑鵬山

66、《飛吧,喬舒亞》(英國)克里斯托弗·福斯特

67、《朗讀手冊》(美)吉姆•崔利斯

68、《蘇東坡傳》林語堂

69、《教師閱讀地圖》魏智淵

70、《科學的歷程》吳國盛

⑹ 馮恩洪提出的合適的教育主要包括哪3項

馮恩洪是一個嬰幼兒,
少年兒童的心理學博士
和教育學博士後研究型
學者,他的合適的教育
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①合適的才是最合理的;
②合適的才是最有生命力
的和長期存活的;
③合適的才是最有發展
潛力的和容易推廣的。

⑺ 《建設中國好課堂 為大國教育奠基》馮恩洪觀後感

我們需要提高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質量。
教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基石。

⑻ 教育告訴我做人的道理讀後感

國慶抽空拜讀了馮恩洪教授所著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書,感受頗深。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知識,讓學生擁有學習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學生是否享受學習似乎不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因為讀書就是枯燥的,需要每個人勤奮的。而《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一文中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僅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育更有責任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異,教育者對學生的差異不應該埋怨,而是研究差異,關注差異,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所以教育要尊重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你真了不得,你離成功就差一步了」,創建和諧的師生情感,讓教育的感覺不是難受,教育的感受是走進享受。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讓學生快樂成長。所以教育要讓學生徹底釋放自己潛能,讓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撬起教育質量的支點在哪裡?在課堂。「撬起課堂教育質量的課堂變革在於,走出講授,走進合作或者差異發展,以釋放學生的潛能。」
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課堂承擔著個體社會化的第一責任。國內知名教育專家馮恩洪教授就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在課堂上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必須努力實現使教學面向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課堂教學中,應旨在實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即實現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的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那種無視教學規律的「一言堂」、「滿堂灌」式的作法必須改變。把學生從「應試教育」、「淘汰教育」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面向全體,生動活潑地發展。 2、讓學生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 一堂課教學效果的好壞,首先是看教師能否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首要的任務就是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才能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 合作性學習是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而不是四個人簡單的作樣子。所討論的問題要具有思辯性,討論時要帶動其他同學共同學習,討論後要進行每組間的組際交流。不要把一看就會,一找就到的問題拿來討論。如果把真正能表現學生不同見解的問題拿來討論,那討論後的學生回答將是各抒己見,百花齊放。這樣,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統一認識,這樣的討論才真正有意義。但這樣的討論需要教師認真的備課,了解學生實際,精心的設計才能夠完成。 4、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 課堂上,對於教學重點、難點部分的講解、提問,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層次、不同實際。對於疑難問題,只找舉手同學答對就完事是不行的。還要考慮到其他層次的學生,給中等或低層次的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讓大家幫助分析、解決。這樣,才能是真正面向全體;這樣,才能不僅全體都學習,而且力求做到全部都學會。 5、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一名天才的想像家。 所說的創造性學習,應該是在課堂上,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質疑問難,發表不同見解的結果。只要求學生按教師的思路作出預定答案的,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只局限於課本內知識的,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想像力。學生的想像力是相當豐富的。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名作家,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名天才的想像家。就看我們的老師能否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啟發學生,並創造條件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就看教師能否為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誰做到了這一點,誰的課堂就將是學生展示才華的天地。那麼,他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掌握者,更將是有獨立見解、有創造力的一代優秀人才。 教為了不教,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心系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
掩卷沉思,我們當前的教育確實存在很多弊端,是在挑選適合教育的學生。教師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異;對於學生的評價只有理性的對錯,沒有感性的激勵,特別對於學生的 「錯誤」回答,缺少引導,缺少尊重,致使學生在忍受教育,在挫敗中痛苦學習;圍繞中考指揮棒,我們經常性地忘卻學生潛能的發展,只是固執地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學習網內掙扎,這樣的教育能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嗎?
「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是一種溫暖,是一種關懷。「適合教育」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追求人文關懷,引導學生的心靈走向真、善、美;強調教育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適合每一名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一名現代教育者,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為走進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做好准備,做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讀馮恩洪創造適合學生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