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方法發明與產品發明的異同
相同處:對方法發明和產品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進行審查;
不同處:如申請的是一項方法發明專利,並不涉及對依據此專利方法實際做出來的產品的審查。
② 創新發明產品所有權屬於誰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實際情況還要分你們是否都屬職務發明,又另說了。
具體你說的情況,請先與你老師作個溝通。
③ 產品發明的實施
產品發明專利權取得以後,專利權人有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製造、使用和銷售專利產品。任何人以營業為目的利用專利產品發明時,都必須得到專利權人同意。
④ 哪些產品可被授予發明專利權求大神幫助
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其特點是: 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 是利用自然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徵組成。 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 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物品,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 另外,專利法保護的發明也可以是對現有產品或方法的改進。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 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 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 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記得採納啊
⑤ 請問發明者該怎樣申請專利保護產品權
別著急,慢慢回答你:
1.請問發明者該怎樣申請專利保護產品權???需要什麼??
這個問題建議你搜索一下知道欄目,因為已經有很多人問過相同的問題了。
簡單地說,產品不需要製作出來再申請專利,只要有足夠的文字資料,證明能夠實施即可申請。
需要的文件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有的專利還需要說明書附圖&摘要附圖。以上文件寫好後,填寫發明專利請求書,面交或者掛號信寄送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處。
2.要花多少錢才能辦???
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問過了。
申請發明專利的費用包括申請費、實質審查費&授權後年費、證書費等等。如果委託代理機構辦理,還需要相應的代理費。
專利局收取的費用見75號公告,申請費900,印刷費50,實質審查費2500,證書費250,印花稅5元,年費每年900-8000元。如果發生其他程序,比如變更著錄事項等,還需要相應費用。
代理機構收取得代理費如果是發明專利,一般要在3000元以上,過低的代理費無法保證撰寫質量&維護成本。
3、怎麼樣轉賣給廠家把專利權才能變成現金!
專利申請之後,可以到一些技術市場上去宣傳&轉讓自己的申請權。專利授權以後,可以轉讓專利權。
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技術市場,收取一定的服務費,提供轉讓機會。建議自己搜索一下。
4、一個產品的專利權約值多少錢???
每個專利產品的價值都不一樣,有的可能值幾萬元,有的可能上千萬,根據技術含量&市場需求而定。
⑥ 發明權的概念和主要內容有哪些
發明權是指發明人對其發明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得。換言之,發明權就是發明人就其完成的發明創造依法享有的發明人署名權和實施後獲得報酬的權利與獲得專利權後獲得獎勵的權利之總和。發明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
廣義的是指發明人基於發明創造的成果而產生的一切民事權利;
狹義的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獎勵條例》的規定,發明人將自己的發明成果提交有關部門審查,從而獲得榮譽稱號和物質獎勵的權利。發明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內容。在人身權方面,發明人有權獲得發明人證書和獎狀;人身權不得轉讓和繼承,財產權是指發明人有權領取獎金,獎金分為一、二、三、四等獎,特別重大的可以獲得特別獎,由國家科委報國務院批准。
能夠取得發明權的是利用自然規律首創的科學技術新成果,不包括科學發現、科學理論和依賴個人的技能、技巧實現的技術,它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前人所沒有的。是指申報項目的創造性技術內容是國內外所沒有的或屬國內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
②先進性。指截止至申報日止,申報項目在創造性及科學技術水平,性能及技術經濟指標以及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方面的綜合水平優於國內外已有的同類技術;
③實踐證明是可以應用的。是指報獎項目的成熟程度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第一經過中試或相當於中試以上規模的生產實施,第二已通過產品鑒定或驗收,第三已為科研、生產、國防等領域廣泛採用。
取得發明權通常採用申報審查制和推存審查制。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申報:發明由個人完成的,由發明人申報發明權,由集體完成的,由集體申報。發明人申報發明獎的應填寫「發明獎申報書」,申報者要按行政隸屬關系逐級申報或有關單位推薦申報發明權。
審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委和國務院主管部門在收到申報後,及時組織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將初審決定上報國家科委。
異議的處理和授獎:國家科委設發明評選委員會,該委員會經審查後公布報獎項目,徵求異議,在三個月異議期內,無人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由發明評選委員會將發明成果報國家科委授予發明權。如有異議,先由申報部門提出處理意見,最後由科委裁定解決,國防專用發明,由國防科工委負責審查,評定獎勵等級報國家科委核准授獎。
發明權和發明人的權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發明人的權利在發明創造的成果開發成功以後無須經過審查程序就可獲得。發明權僅是發明人權利的一種,而且後者是前者的基礎,發明人對其發明可以申請發明權或申請專利。
⑦ 發明權的條件
能夠取得發明權 的是利用自然規律首創的科學技術新成果,不包括科學發現、科學理論和依賴個人的技能、技巧實現的技術,它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前人所沒有的。
是指申報項目的創造性技術內容是國內外所沒有的或屬國內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
②先進性。
指截止至申報日止,申報項目在創造性及科學技術水平,性能及技術經濟指標以及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方面的綜合水平優於國內外已有的同類技術;
③實踐證明是可以應用的。
是指報獎項目的成熟程度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第一經過中試或相當於中試以上規模的生產實施,第二已通過產品鑒定或驗收,第三已為科研、生產、國防等領域廣泛採用。
⑧ 發明權 專利
新方法和新產品可以分別申請方法專利和產品專利,其區別在於保護的對象不同。
方法專利保護對象是方法,其他人使用相同方法進行生產的行為屬於侵權行為,這種專利侵權行為取證比較困難(雖然專利法規定方法專利侵權被告負有舉證責任,但是經常扯皮,不好界定侵權)
產品專利保護對象是產品,其他人使用任何方法生產得到的相同產品,只要用於商業活動都屬於侵權,這種專利侵權行為取證相對簡單。
申請時,方法專利和產品專利可以作為兩個專利分開申請,也可以在一個專利申請中同時提出,同時保護方法方案和產品方案。
⑨ 知識產權法題目:產品發明與方法發明的區分& 優先權專利的保護期限起點
方法發明是發明專利的一種類型, 是專利權的客體,即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方法發明創造。它是指為解決某特定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手段和步驟的發明。
能夠申請專利的方法通常包括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大類。
製造方法發明有產品製造工藝、加工方法等,
操作使用方法發明有測試方法、產品使用方法等。
產品發明是發明專利的一種類型, 是專利權的客體,即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產品發明是關於新產品或新物質的發明。
產品發明範圍包括有關生產物品、裝置、機器設備的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產品發明是用物品來表現其技術方案的,諸如汽車、飛機等發明均屬於產品發明
國際優先權,是指申請人在國外就某一發明或實用新型提出專利申請,又就同一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12個月內在中國提出申請的,以在外國申請日為申請日。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權的保護期限是從專利申請日起算,所以申請日包括優先權日。
國內優先權是指申請人就發明提出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實用新型提出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就相同的主題提出的餓、,可以享有優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