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明是誰創造出來的、
人物的代稱(多指男性兒童或少年),常出現於小學作文、數學題和笑話中。小明這個名字天生有冷笑話的氣質,因此成為很多笑話中的主角名字。
B. 神兵小將是誰創造的
《神兵小將》,又名《神兵小英雄》是由香港漫畫大師黃玉郎與中央電視台合拍的動畫.原本取材於香港漫畫大師黃玉郎暢銷漫畫集《神兵玄奇》,《神兵小將》主題曲《夢的光點》由王心凌主唱,該動畫片將在2007與2008年上映.總共52集,劇情宣揚正義感、親情、友情、幫助別人、人類與動物的信賴關系;輕松、幽默、緊張、刺激的少年冒險故事,由此展開! 黃玉郎,著有《龍虎門》、《天子傳奇》、《神兵玄奇》等多部暢銷漫畫。故事情節具有豐富的想像力,畫面富於張力,深受廣大香港、內地以及亞洲漫友喜愛! 動畫概述 大地慈愛的神獸之王——女媧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創造了各種能變化成神兵(擁有神奇力量的兵器)的神兵獸。借著各種神兵的不同能力,使獲得幫助的世人日子過得更愉快,比如神農尺能幫人類治百病,十方明亮幫人類指示方向,神舞能為人類帶來歡樂樂章等,人類與神獸是互相依賴,和平共處的。 可是,千百年來與女媧勢不兩立的元始天魔,一心想統治所有人類,遂派出麾下大壞蛋天地盟主,將一隻神獸魔化,成為邪惡神兵虎魄,並囚禁了女媧傳人--元首,打敗東方、南宮、西門、北冥四大地域的城主,更令所有神兵獸變成凶惡的魔兵獸,成為人類的威脅。 南宮城城主南宮逸,在被天地盟主囚禁前,及時把一顆最厲害的神兵獸獸蛋,即天晶獸,讓玉靈龍飛行帶走,送給兒子問天求救。問天跟妹妹問雅正代表父親到民間幫助百姓。問天手上有父親贈送的綠臂護腕,力大無窮;問雅則天生能了解神兵獸的言語,極得動物歡心。玉靈龍找上兩兄妹,二人知道父親遇險,決定前往相救。但奉命追蹤玉靈龍的天地盟壞蛋凶閻王亦帶著魔兵獸趕到,並襲擊問天。 危急關頭,神兵獸獸蛋破殼誕生,化成神兵——天晶,將魔兵打回魔兵獸的樣子;而問雅則配合玉靈龍,把魔兵獸凈化馴服,變回善良的神兵獸。兩兄妹帶著天晶和玉靈龍上路,決意打敗天地盟主,救出父親;將所有魔兵獸凈化馴服為原來的神兵獸。途中,他們遇上了同是四大區域城主子女的西門孝、北冥雪,更結伴上路,從西門、北冥、東方及南宮一路過關斬將,雖危機重重,驚險萬分,但問天與小同伴,結合一路收集的神兵、神獸,成功排除萬難,幫助世人、拯救父親。天地盟方面不斷派出凶閻王、炎神王及各種魔兵獸阻止眾人;盟主之女——刁蠻公主鐵心亦時常前來跟問天搗蛋,二人時而打得天翻地覆,時而惺惺相惜,亦敵亦友 第一輯 玉龍親情篇 26集 × 24分鍾 第二輯 玉島友情篇 26集 × 24分鍾
C. 小括弧是誰發明的
在沒有發明運算符號以前,人們運算都要用很復雜的文字進行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需要有密切聯系的各種計算也逐漸復雜起來。這些計算常由兩個或幾個小題合成,而且在計算時常常需要先算出某一個小題後再算第二個小題,於是便產生了區別先後計算運算的符號。
大約400多年以前,在大數學家魏芝德的數學運算中,首次出現了( )、[ ]和{ }。
「( )」叫小括弧,又叫圓括弧,是17世紀荷蘭人吉拉特開始使用的。
「[ ]」叫中括弧,又叫方括弧;「{ }」 叫大括弧,又叫花括弧,這兩種括弧是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開始使用的。
D. 小成圖是誰發明的
其實就是發明!從如何來排小成圖,如何來用小成圖,這一整套都是新的。如果這不是發明,那梅花易數也不是康節發明的。
E. 小數是誰發明的
小數點是用來表示小數部分開始的符號。現在得小數點是用一個回實心的圓點來表答示的,然而,從前表示小數點的方法卻很多。16世紀,比利有個叫西蒙斯芬的人,把9.65表示為9(0)6(1)5(2);17世紀初,英國人威廉·奧垂德用9<65表示9.65。這些記法都不便。17世紀末,英國人約翰瓦里司創造了現在的小數點。
F. 小提琴是誰發明的
小提琴是瑞凡那發明的。
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中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6)小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 P. 瑪基尼、N.阿瑪蒂、A. 斯特拉第瓦利和C. 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內利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大約產生於十六世紀中葉,那時的許多珍品現保存在歐洲一些博物館內。
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樂器「里拉」(Lyre),十五世紀,義大利人對其進行了改革,並用馬尾製成弓子拉奏,定名為Violin,即小提琴。後又經過多年演變,小提琴的形成與製作才基本固定下來。
G. 小日本是誰創建的
版本一:依據日本神話,日本在經歷一段漫長的神話時期後,傳說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有指秦朝的居士徐福曾奉秦始皇之命,帶同五百童男童女(一說為三千)到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葯(一說以求葯為名,復國為實),後來卻在此落地生根。不過今日的考古證據卻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徙來的游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
版本二:很久以前在中國還在四分五裂的打仗,有個東邊的諸侯國被打的稀里嘩啦,不得不撤退 ,因為國內大部分壯丁都被徵召去當兵打仗,沒有時間結婚生子,後來該國人丁越來越少。國主很急,想了好久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頒布法令規定國內所有男人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跟任何女人發生關系,以此來保持人口的出生率。時間一長,該國女人感到每次都要放下手頭事情回屋,很是麻煩,後來就乾脆背著枕頭、和著被單出門隨時准備著,結果真的省時省事多了,慢慢的這樣的穿著方式成了傳統了,在定名時想想這也就是和著被單么,就乾脆叫「和服」了。孩子生下後在取名時遇到了麻煩,很多女人都沒問來對方的名字,乾脆就用發生關系的地點來給孩子取名,以此來紀念那個男的,所以很多的孩子的名字就叫「井上」、「田中」、「松下」、 「渡邊」、「山口」、「竹下」、 「近藤」了。還有更甚的,一些女人在這里發生過又在那裡發生過,不能確定是在那裡的,就乾脆將幾個地方合在一起叫,於是也有一些孩子的名字就叫「橋本」、「山本」、「松島」、「本田」了(本在古語中就是樹的意思)。
H. 小號是誰發明的
小號是種古老的樂器,它的首次記載是在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人和日爾曼部落的圖畫中被提及。這把史前的小號號長56厘米,它的一端有個圓錐形的管子,直徑長約10厘米,將其擴展開有26厘米。這把小號設計簡單,其造型長久不變,直到18世紀中期,鍵閥被作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號的歷史上,它通常被軍事部門或宗教所使用。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啞和粗暴來描述古羅馬軍用小號的聲音。當時只有羅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師才允許吹奏小號。聖經的譯本中曾提到過這種樂器,將它與天使的聲音聯繫到一起。中世紀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號。撒拉遜人的西班牙入侵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樂器,象基督教使用的樂器,專門用來使敵人受到驚恐的樂器。文藝復興帶來了小號的進步,如提高了它們在皇家宮廷的地位,這種樂器更多的被用來作為「音樂的」演奏,而不再是單純的用來發信號了。
I. 小轎車是誰發明的
Wright's Brother 發明了飛機
小汽車的發明者是 Benz
卡爾·賓士
1884年,卡爾·賓士(Carl Benz),出生於德國,他從未見過父親,因為在他一歲時當父親的火車司機在一次事故中不幸逝世。賓士於1860年中學畢業後即上了當地一所技術學校,在學校他對機械原理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偏愛研究熱力發動機和蒸汽發動機。
從技校畢業後,賓士先是到一家機械廠當學徒,後又到曼海姆建築公司當廠長,不久又到部隊服役。1871年初退役的賓士到處尋找工作卻無著落,一直到第二年才找朋友借錢成立了「卡爾賓士鐵器鑄造和機械工廠」。
由於經濟長期不景氣,1877年,賓士的工廠瀕臨倒閉,欠別人2000馬克無力償還,催債人頻頻上門。
賓士並沒有從此放棄(否則也不會有今天的賓士汽車),他決定轉到發展潛力巨大的發動機製造業,並於1879年12月31日晚研製成功一台單缸二行程發動機。
由於發動機在當時沒有多大用處,因此他的工廠並不景氣。1882年,賓士終於取得一名商人及一家銀行的支持,聯合成立了曼海姆燃氣發動機有限公司。一個月後,由於商人與銀行發生矛盾,賓士不能放手,憤然推出公司。由於提前推出,賓士搭上了所有的機器設備作為賠償。
1885年賓士終於造出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單缸水冷立式發動機,排量985CC,功率0.75馬力,最高車速12英里/時),並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注冊號:37435,專利人為賓士公司),這一天被公認為世界首輛汽車誕生日。
1888年9月,賓士的汽車在慕尼黑的機械博覽會上震驚世界。
1893年,卡爾·賓士經過幾年努力後,開始生產維多利亞牌四輪汽車(價格4000馬克),造成產品積壓,後聽取商人意見推出只有2000馬克的汽車,結果一年賣出125輛。
賓士獲得了成功,不斷發展,擁有巨大財富。每年12月31日,應其夫人要求發動一次第一台發動機,回憶當年的艱難歷史。
1929年,卡爾·賓士逝世。
J. 小數點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把小數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國數學家克拉維斯(1537~1612),他在《星盤》(1593年)一書中開始使用小數點作為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之間的分界符。 但小數點起源在中國南宋時期就已經有了!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在1247年(淳佑七年)著成『數書九章』十八卷.全書共81道題,分為九大類:大衍類、天時類、田域類、測望類、賦役類、錢谷類、營建類、軍旅類、市易類。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它總結了前人在開方中所使用的列籌方法,將其整齊而有系統地應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無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對「大衍求一術」〔一次同餘組解法)和「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一次同餘組解法),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孫子算經>中載有」物不知數」這個問題,舉例說明:有一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二,七七數之餘二,問此數為何?這一類問題的解法可以推廣成解一次同餘式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給出了理論上的證明,並將它定名為」大衍求一術」。 秦九韶(生卒年不詳,活動期約在13世紀)中國南宋數學家,字道古,四川人,著有《數書九章》(1247年)18卷。對大衍求一數(整數論中的一次同餘式解法)和「正負開方術」(數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中國自古以來就使用十進位制計數法,一些實用的計量單位也採用十進制,所以很容易產生十進分數,即小數的概念。第一個將這一概念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是魏晉時代的劉徽。他在計算圓周率的過程中,用到尺、寸、分、厘、毫、秒 、忽等7個單位;對於忽以下的更小單位則不再命名,而統稱為「微數」。到了宋、元時代,小數概念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和更明確的表示。楊輝《日用演算法》(1262年)載有兩斤換算 的口訣:「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即1/16=00625;2/16=0125。 這里的「隔位」、「退位」已含有指示小數點位置的意義。秦九韶則將單位注在表示整數部分個位的籌碼之下,例如: —Ⅲ—Ⅱ表示13.12寸 寸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數表示法。在歐洲和伊斯蘭國家,古巴比倫的六十進制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一些經典科學著作都是採用六十進制,因此十進制小數的概念遲遲沒有發展起來。15世紀中亞地區的阿爾卡西(?~1429)是中國以外第一個應用小數的人。歐洲數學家直到16世紀才開始考慮小數,其中較突出的是荷蘭人斯蒂文(1548~1620),他在《論十進制》(1583年)一書中明確表示法。例如把5.714記為:5◎7①1②4③或5,7'1''4'''。而第一個把小數表示成今日世界通用的形式的人是德國數學家克拉維斯(1537~1612),他在《星盤》(1593年)一書中開始使用小數點作為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之間的分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