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前時代人類社會工具演進過程
我們的祖先,是自然界中最有想像力、最具智慧的生物,最關鍵的,他們還是能乾的行動派。他們用自己勤勞靈巧的雙手,不斷推動文明的發展。
據史實記載,最早的五金工具,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那時,人類的生活,已經非常豐富多彩。他們雖是棲身於山洞中,但能熟練的利用工具採集果實、捕魚打獵,他們還學會了用火,不再吃生食。這些形狀不同、質地各異的石器,成為原始人類最早的征服自然的利器。
從用途上劃分,五金工具的前身就是方便人類生存的各種各樣的工具,而生產工具的不斷演變,促進了歷史的進步和發展。所以五金工具對於人類社會的進步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更見證著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工具的出現,很難界定一個具體的時間點,可能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工具。人類活躍的思維,註定了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命運。思考,讓人類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在征服自然的同時,他們巧妙的去藉助一切可利用的外力——木製品和石器便應運而生。
根據石器的製作方法,可分為打制和磨製兩大類。例如,燧石核角岩被削尖(或切成薄片)用來作為切東西的工具或武器,而玄武岩和砂岩則被用來製成石制模具,如手搖磨。在這一時期,木材、骨、貝殼、鹿角和其他的材料也被廣泛的使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器的製作工藝和器形都有顯著的變化,因而石器的製法和器形,常常成為判斷遺跡年代或文化性質的重要標尺。
這一時期的木製品因為儲量豐富、製作簡單、使用方便,成為石器時代最炙手可熱的工具。至少,在金屬製品沒有大量出現以前,木質工具頗受歡迎。動物骨也成為製造工具的良材。動物骨頭,製作打磨比較方便,但是卻暴露出太多的弊端,一方面受動物體型限制,取材不方便,另一方面,其成分為鈣質,硬度不夠,時間久了變得鬆脆易斷。所以流傳至今的骨製品工具,並不多。當然,應用范圍最廣泛的當屬石器。
舊石器時代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類簡單、一器多用為其特點;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石器趨於小型化和多樣化,器類增多,還發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復合工具和鑽孔技術,出現了少量磨製石器。
整個舊石器時代,我們祖先製造和使用工具方面已有令人驚嘆的水平。從藍田人遺址中發現的石器種類,有刮削器、砍斫器、尖狀器和石球等,說明藍田人製造和使用勞動工具已有相當的分工。北京人製造和使用石器的技巧更是聞名於世,他們能對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做不同的石器,僅以刮削器為例,就有直刃、凸刃、凹刃、多邊刃和盤狀等等。從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的7件元謀人製造和使用的脈石英石核與刮削器,便以有力的證據確認了無金工具的起源與存在。
舊石器時代晚期製造工具的技術已經與中石器時代接軌,所以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人類繼續使用直接打制的大型石器,而佔主體地位、間接打制的細石器工藝更為成熟,出現用細石片鑲嵌在古木柄上的箭、刀等進步的復合工具。鏢、錐等骨器也較為精良實用。弓箭的普遍使用,使狩獵效率大為提高。總之,整個漁獵採集經濟比舊石器時代有了長足進步。中國中石器文化也以發達的細石器為特徵,它繼承中國舊石器時代晚期細石器工藝的傳統,存在船底形、楔形和圓錐形石核,並多從這些石核上剝離下規則的長條形石葉,鑲嵌成刀刃直接使用。在嶺南地區,除細石器傳統的遺存外,還有眾多洞穴遺址中,伴隨動物群遺骸出現的還有打制的大型石器、局部磨製的切割器和穿孔的礫石等。因其年代太早,又無陶器共存,有些學者認為它們也屬於中石器文化的遺存。
新時期時代的工具與中石器時代沒有明顯的區別,仍然以繼續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發明了陶器,而且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
雖然石器時代的工具材質單一,但是形狀多樣,功能也已經趨於齊全。
圖:1.骨鏟;2.骨製品拼合; 3. 骨尖狀器; 4. 骨器上的砍砸痕跡; 5. 骨頭上的切割痕跡;6.骨刮削器;
⑵ 史前時期發明文字的人是誰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史皇氏,傳其聖誕日為農歷三月二十八日。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面長四目,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為「文祖倉頡」。《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居陽武,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
造字聖人
倉頡,相傳為中國 原始社會後期 黃帝的助手,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享年110歲。中國古代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 姓氏的草創人之一,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 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 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史書傳說,倉頡是 黃帝的史官,中國文字的始祖。相傳, 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他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 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 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字成之日,舉國歡騰,感動上蒼,把穀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嚇得鬼怪夜裡啾啾地哭起來,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
造字過程
相傳黃帝統一 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 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台上造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造出字來。說來湊巧,有一天,倉頡正在思索之時,只見天上飛來一隻 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就問正巧走來的一個獵人。獵人看了 看說:「這是 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別的野獸的蹄印,我一看也知道。」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雲、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並按其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多象形字來。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多了。倉頡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非常高興,立即召集 九州酋長,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於是,這些象形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之功,後人把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 鳳凰銜書台」,宋朝時還在這里建了一座廟,取名「鳳台寺」。
也有傳說有一年,倉頡到南方 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 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 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 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建於 漢代的倉頡廟內立有一塊清代的《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 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於涿鹿,位於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於右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製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
部落首領
《河圖玉版》中記載倉頡是一位部落首領,以陽武為都,自立為帝,號倉帝 。以甲辰年(前4637)為倉帝元年,在玄扈 洛汭之處發現了 洛書。 洛汭在今洛陽市洛寧縣境內,今洛寧縣興華鄉西北仍留有 倉頡造字台,是後人為紀念倉頡帝而建造。
倉頡三十歲稱帝,在位執政四十二年,卒於倉頡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歲。死後 遺體葬在利鄉,尊號倉帝。
⑶ 史前文明最早起源於哪啊人類的膚色最早時僅僅就三種嗎
史前文明肯定存在,否則如何解釋這么多的史前超文明之謎 踩在三葉蟲上的足印 1938年美國肯塔基州柏里學院地質系主任柏洛茲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紀砂岩中發現 10個類人動物的腳印。顯微照片和紅外線照片證明,這些腳印是人足壓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據估計,有人足痕跡的這些岩石約有二點五億年歷史。 更早一些時候,有人在美國聖路易市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塊岩石上,曾發現過一對人類腳印。據地質學家判斷,這塊岩石約有二點七億年歷史。最為奇特的發現,是在美國猶他州羚羊泉。業余化石愛好者米斯特於1968年6月發現了幾塊三葉蟲化石。他敘述說,當他用地質錘輕輕敲開一塊石片時,石片「像書本一樣打 開,我吃驚地發現,一片上面有一個人的腳印,中央處踩著三葉蟲,另一片上也顯出幾乎完整無缺的腳印形狀。更令人奇怪的是,那幾個人穿著便鞋!」 之後,1968年7月,地質學名家伯狄克博士親往羚羊泉考察,又發現了一個小孩的 腳印。1968年8月,鹽湖城公立學校的一位教育工作者華特,又在含有三葉蟲化石的同一塊岩石中發現了兩個穿鞋子的人類足跡。 所有這些發現,經有關學者鑒定,均認為令人無法懷疑,是對傳統地質學的嚴重挑戰。 猶他州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館長馬迪生,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那時候「地球上沒有人類,也沒有可以造成近似人類腳印的猴子、熊或大懶獸,那麼,在連脊椎動物也未演化出來之前, 有什麼似人的動物會在這個星球上行走呢?」 三葉蟲是細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與蝦蟹同類。在地球上存在時間從6億年前開始,至 2.8億年前滅絕。而人類出現的歷史與之相比,很短,至於穿上像樣的鞋子不過三千多年。這一切,又該作何解釋?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原子能技術是人類近幾十年中才開始掌握的一門高科技技術,而在非洲,卻發現了一個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法國有一家工廠使用從非洲加彭共和國進口的奧克洛鈾礦石,他們驚訝地發現,這批進 口鈾礦石已被人利用過。鈾礦石的一般含鈾量為0.72%,而奧克洛鈾礦石的含鈾量卻不足0.3%。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他們紛紛來到加彭奧克洛鈾礦考察, 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史前遺跡——古老的核反應堆,由6個區域約五百噸鈾礦石構成,輸出功率估計為100千瓦。這個反應堆保存完整,結構合理,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之久。 據考證,奧克洛鈾礦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之前,成礦後不久就有了這一核反應堆。 而人類只是在幾十萬年之前才開始使用火。那麼,是誰留下了這個古老的核反應堆?是外星人的作品,還是前一代地球文明的遺跡? 礦石中的人造物 人類學會製造工具不過幾十萬年歷史,然而,人們卻從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年前形成的礦 石中發現人工製造的東西。 1844年,蘇格蘭特衛德河附近的礦工,在地下8英尺的岩石中發現藏有一條金線。 1845年,英國布魯斯特爵士報告,蘇格蘭京古迪採石場在石塊中發現一枚鐵釘,鐵 釘的一端嵌在石塊中。 185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多契斯特鎮進行爆破,從堅實的岩床中炸出了兩塊金屬碎 片。這兩塊碎片合攏後,竟是一個鍾形器皿,高12厘米,寬17厘米,是用某種金屬製成,有點像鋅或鋅與銀的合金,表面鑄刻著6朵花形圖案,花蕊中鑲有純銀,底部鐫刻著藤蔓 花環圖紋,當地報刊譽為「精美絕倫」。 1852年,蘇格蘭一處煤礦中,在一大塊煤炭中發現一件形狀像鑽頭的鐵器,而煤塊 表面無破損,也找不到任何鑽孔。 1885年,澳大利亞一處作坊的工人,在砸碎煤塊時發現煤中有一個閃閃發光的金屬 物,是一平行六面體,兩面隆起,其餘四面均有深槽,形狀規則,使人無法否認這是一個人造物體。 1891年,伊利諾州摩里遜維爾鎮的柯爾普太太在敲碎煤塊時,發現煤里有一條鐵鏈 ,兩端還分別嵌在兩塊煤中。這兩塊煤原來是一個整體,只是在敲碎時才分開。 196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蘭恰市洛亨斯寶石禮品店3位合夥人蘭尼、米克謝爾 和麥西,在一個海拔4300英尺的山峰上,找到一塊化石。當他們用鑽石鋸開化石時,鋸刃被堅強的東西弄壞了,打開後才發現,化石中包著一個「晶洞」,裡面有一個像汽車火花 塞一類的東西。中間是一條金屬圓芯,外包一個陶瓷軸環、軸環外又有一個已變成化石的木刻六邊形套筒,套筒外面便是硬泥、碎石和貝殼化石碎片。據地質學家估計,這塊化石在5 0萬年前就已形成。而50萬年前又何來汽車火花塞?不可思議的史前文明遺跡 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約750英里的新喀里多尼亞島以南40英里處,有一個叫派恩的 小島。島上有四百多個像蟻丘似的古怪古冢,用沙石築成,高8至9英尺,直徑300英尺。 古冢上寸草不生,古冢內也找不到任何遺骸,只在3個古冢中各發現一根直立水泥圓柱 。在另一個古冢中發現有兩根並排的水泥圓柱。這些圓柱,直徑從40英寸至75英寸不等,高40英寸至100英寸。用放射性同位素碳檢驗法測定,這些圓柱是公元前1095年 至5120年間的東西。是誰在人類發明水泥之前就已使用水泥了?這些圓柱究竟有什麼用處?為什麼在附近找不到任何有關的人類遺物? 在南美發現一個秘密的隧道系統。這個隧道系統的秘密入口處由印第安人的一個部落把 守,一直通向250米深的地下。隧道內壁光潔平滑,頂部平坦。其中有幾處寬闊的廳洞,竟有噴氣客機停機庫那麼巨大。在一處寬53米、長164米的大廳中,放著一張桌子, 7把椅子。這些桌椅不知用何種材料製成,像石頭又不冰冷,像塑料卻堅硬如鋼。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及南卡群島一帶海底,人們發現一條路面寬闊的平坦大道 。潛水艇安上輪子後可以像公共汽車一樣在大道上行駛。 超時代的技術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宮珍藏著一張奇特的古代地圖。這張古地圖是18世紀初 發現的,看樣子是一份復製品。地圖上,只有地中海地區畫得十分精確,其餘地區,如美洲、非洲都嚴重變形。然而,當科學家們進一步深入研究時,驚訝地發現,這張古地圖其實是 一張空中鳥瞰圖。同阿波羅八號飛船所拍攝的地球照片相比,土耳其的這張古地圖就像是它的翻版一樣。地圖上美洲、非洲的變形輪廓線,同阿波羅飛船拍攝的照片完全重合。尤其令 人驚訝的是,古地圖上還繪出了南極洲冰層覆蓋下的復雜地貌,同南極探險隊在1952年用回聲探測儀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圖毫無二致。是什麼人在遠古時代就已掌握了太空航攝 的高技術? 南美喀喀湖高原,古城第阿瓦拉克神秘的廢墟,有一座用整塊紅色砂岩雕刻成的巨大神 像。神像上刻有一幅完整無缺的星空圖,以及上百個符號。考古學家多年研究,終於破譯了星圖及符號。他們認為,這幅星圖所描繪的是2.7萬年前的古代星空,那些符號記述的是 極為深奧的天文知識。這些知識是現代人類所未掌握的。數萬年前居住在南美喀喀湖畔的古人類,又怎樣掌握了超過現代人類的天文知識? 更為奇特的是,1921年在非洲尚比亞,人們發現了一個古尼德人的頭骨,頭骨左方 有一個邊緣平滑的圓孔,這圓孔唯有子彈射擊才能形成。而據考證,古尼德人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有7萬年。當時的人類,才剛剛學會使用石斧! 還有,在巴格達城郊的一座古墓中,科學家發現一組兩千年前的化學電池,他們仿造古 電池成功地獲得0.5伏電壓,持續工作了18天。世界公認的第一個電池,是公元1800年發明的,距今不到200年。 在埃及金字塔中,考古學家們從一具男童木乃伊的左胸中發現一顆人造心臟。現代醫學 研製使用人工心臟不過十來年歷史,而木乃伊的這顆人造心臟卻在5千年之前,就已通過精密的外科手術安進一個男孩子的胸腔!是否存在著史前超文明 以上種種超文明不解之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有兩種解釋,一是外星人訪問地球所留下的 痕跡,一是現代人類文明之前,曾經出現過前一屆高級人類的史前超文明。越來越多的人更為相信後一種解釋,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文明周期進化論。生物考古學家認為,地球誕生至 今的45億年歷史中,地球生物經歷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復始,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有人據此推斷,20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級文明生物,但不幸 毀滅於一場核大戰或巨大的自然災變。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幾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跡,僅留下極少遺物,成了現代人類的不解之謎。也有人認為,前一屆高級文明的毀滅,是因為地球氣 候的周期性變化。或者因為地球磁場的周期性消失。太陽系運轉到宇宙空間某個特定位置時,地球上將會周期性地出現不適應人類生存的氣候。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便是一個例 證。地球的這種周期性氣候變化會導致高級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進化。 當然,這些僅是一家之言,或者說僅是一些猜測。然而,超文明的不解之謎,倒確實值得人們認真探索…
⑷ 史前人類發明陶器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容器漏水的問題。
⑸ 在瑪雅人的記載中,史前文明和人類文明哪個更高級
地球誕生已經有46億年之久,經過了生物起源,物種演變,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領導者。我們一直都毋庸置疑的認為,無論是人類現在的發展進步還是科學技術的水平,都是生物文明發展至今水平最高的。但是也正是因為科技的發展進步,一些問題的發現也越來越讓人們感到疑惑。
這四個文明是不是真的存在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物種演變,文明進化,這一切事物都有規律,說不準我們人類文明也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只是當我們身在其中時,沒能看透而已。
⑹ 遠古人類是怎樣發明火的
開始是天氣原因導致的自然火災,人類氏族中的長者(也就30歲)用灰燼保存火苗,在下次使用時用乾草加通風再次點燃火苗。
⑺ 有著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創造的人有哪些什麼時候發明的
公元前 400 萬年左右,東非的史前人發明了石刀和卵石器
公元前 2 萬年左右,在法國多敦河區的洞穴里,發現有 2 萬多年歷史的
骨制縫衣針
公元前 1 萬年左右,地中海沿岸居民已發明用魚網捕魚
公元前 7500 年左右,英國的約克君星沼出土的古代短槳,表明當時人類
已發明了船
公元前 4000 年,米索布達米亞人發明了楔形文字,蘇默人以及與之貿易
的波斯、巴比倫、亞述等地人均採用這種楔形文字
公元前 3500 年,米索布達米亞的一個蘇默人擁有的圖章刻有犁的圖形,
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犁形農具
公元前 2000 年,米索布達米亞人發明了牆垛建築技術
公元前 1500 年,希太特人到處征戰,把發明的煉鐵技術從那托利亞傳到
了鄰近地區
約公元前 11 世紀,中國人最早發明創造瓷器
公元前 5~4 世紀,中國發明修建了防禦用的世界第一長的城牆——萬里
長城
公元前 3 世紀 280~220 年,李冰創造性地發明設計建造了都江堰這一著
名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 255 年,埃及在亞歷山大港矗立起發明的第一座燈塔
公元前 130 年,亞歷山大的希羅發明了汽輪機
公元前 10 年,羅馬建築師兼作家維特魯維斯首先在他的著作中提及起重
機
公元 105 年,中國的蔡倫在西漢「灞橋紙」基礎上發明了可供大眾使用
的「蔡侯紙」
公元 27~97 年,東漢王充在他所著《論衡·是應》里曾記載指南工具—
—司南的發明
公元 78~139 年,張衡發明製造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候風地動儀」,同
時製造了世界第一台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儀」
公元?~208 年,東漢華佗首創麻醉手術,首創闌尾外科手術
公元 225~295 年,劉徽完成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並首創十進位分數、
割圓術,重建重差術理論
公元 362 年,古羅馬皇帝米利首創醫院,收容患病公民
公元 605~611 年,中國發明修建了世界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
的人工航道——京杭大運河
公元 581~682 年,孫思邈發明導尿術,首創治療腳氣病方法
公元 635 年,西班牙塞維爾的聖伊西多記載,已發明了翎羽製造的翎羽
筆。
公元 700 年,西班牙人發明了泰羅熔鐵爐,它是現代鼓風爐的雛形
公元 683~727 年,中國的僧一行首創最先進的歷法「太衍歷」,發明了
世界最早的鍾表渾天銅儀和測量太陽運行軌道的黃道游儀
公元?~1015 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公元 1031~1095 年,沈括著 26 卷的科學巨著《夢溪筆談》,首次記載
發現了磁偏角
公元 1450 年,德國人約翰谷登堡發明了印刷機
公元 1489 年,德國人威德曼在萊比錫出版了一本關於算術的書,首先用
到了加號(+)和減號(-)
公元 1511 年,德國人紐倫堡鐵匝漢來恩發明了計時用的表
公元 1565 年,瑞士蘇黎世人差司那最先描述了鉛筆的製造方法
公元 1568 年,法國數學家貝林發明螺紋車床,切削出來的螺絲規格統一
公元 1569 年,佛蘭德斯地理學家麥卡脫發明了「麥卡脫投影圖法」用以
繪制世界地圖
公元 1585 年,佛蘭德斯工程師史帝文首先發明使用小數,但是仍未懂得
使用小數點
公元 1589 年,英國人威廉·李發明針織機
公元 1518~1593 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一書,一直被認為是中醫中
葯的經典
公元 1590 年,荷蘭的詹生父子發明了顯微鏡
公元 1680 年,荷蘭的米德爾堡眼鏡工人漢斯·李伯錫偶爾把凹透鏡迭加
起來觀看遠處物體時,遠處的東西竟放大了,從而發明瞭望遠鏡,並在荷蘭
議會上向議員示範
公元 1609 年,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空氣溫度計
公元 1562~1633 年,中國的徐光啟所著《農政全書》是我國古代的一部
農業網路全書
公元 1631 年,英國倫敦索瑞地方的數學家奧特雷德在所著《數學之鑰》
一書中,首先用了乘號(×)
公元 1641 年,蘇格蘭數學家納皮爾首創了對數
公元 1643 年,義大利的托里拆利發明了水銀氣壓計
公元 1646 年,德國的柯切爾發明了幻燈
公元 1650 年,德國的格里克發明了空氣泵
公元 1656 年,荷蘭數學家惠更斯發明計時的擺鍾,1657 年他在計時表
里裝上游絲,使擺轉更有規律
公元 1587~1661 年,中國的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公元 1666 年,英國的牛頓在劍橋大學首創微積分方法,1668 年他發明
了反射式望遠鏡
公元 1679 年,法籍物理學家巴班寄居倫敦時發明了高壓鍋
公元 1696 年,西方最早發明使用信封的是蘇格蘭國家大臣奧格爾維
公元 1701 年,在英國伯克郡實驗室塔爾發明了播種機,免除手工播種造
成的浪費
公元 1709 年,英國什滿郡的達比首創「焦炭煉鐵法」,提高了鐵產品質
量。義大利人克里斯朵夫發明了鋼琴
公元 1712 年,英國人鈕科曼發明了活塞式蒸汽機,從此世界進入「蒸汽
時代」
公元 1716 年,瑞典工程師特里沃德發明利用管道輸送熱水給房子各部分
供暖的方法
公元 1720 年,德國的法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
公元 1733 年,英國蘭開夏紡織工約翰·凱發明了機械化的快速織布工具
——飛梭
公元 1741 年,瑞典的攝爾賽斯發明把水的冰點至沸點溫度劃分為 100
個等份,用來表示溫度的數值的百分溫標
公元 1748 年,德國的贊生發明鋼筆
公元 1752 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
公元 1767 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尼紡織機
公元 1769 年,英國的阿克頓特取得水利紡織機專利並於 1771 年投產
公元 1777 年,英國的瓦特發明了適用於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獨立冷凝器蒸
汽機
公元 1779 年,英國的卡朗普頓發明走錠紡織機
公元 1783 年,法國的蒙哥菲埃兄弟發明了熱空氣氣球
公元 1785 年,英國的卡特頓特申請了蒸汽動力機械的專利
公元 1788 年,英國的瓦特和博爾頓發明了搖臂式蒸汽機
公元 1792 年,英國的默克多發明煤氣燈
公元 1795 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及其領地首創正式採用公制
公元 1800 年,義大利的伏打發明伏打電池
公元 1801 年,英國的德維在英國科學研究所示範電弧燈
公元 1807 年,美國的富爾頓發明了汽船
公元 1814 年,英國的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
公元 1818 年,英國的戴維發明礦工安全燈
公元 1923 年,英國的物理學家發明電磁鐵
公元 1826 年,居住在法國的涅普斯發明了照相技術
公元 1827 年,英國的約翰·約克發明摩擦火柴
公元 1829 年,法國一名窮裁縫提孟提埃發明了工業用縫紉機
公元 1831 年,電子之父——英國的法拉第發明了劃時代的發明——直流
發電機,從此世界進入了「電器時代」;法拉第還發明了變壓器。美國人亨
利發明了電鈴
公元 1837 年,美國的達文波特發明了實用電動機。美國的莫爾斯發明電
報
公元 1839 年,美國的佩奇教授發明電動機車;英國的麥克米倫發明自行
車;英國的內史密司發明蒸汽錘;美國的固特異發明硫化橡膠
公元 1840 年,英國物理學家惠特斯通取得線性感應電動機的專利權
公元 1842 年,美國人摩爾斯發明在紐約港海底鋪設電纜,供傳遞電報之
用
公元 1852 年,法國的吉法德發明蒸汽推動的飛船;法國的瓊·佛科發明
回轉儀
公元 1855 年,法國里昂的皇家街裝置了電弧街燈
公元 1856 年,義大利人巴爾桑蒂和馬泰烏奇發明了實用的內燃機;英國
的貝西默發明了酸性圍爐,又稱貝氏轉爐
公元 1859 年,法國物理學家伯朗台發明實用的蓄電池
公元 1862 年,美國的加特林發明機關槍
公元 1867 年,瑞典的諾貝爾發明黃色炸葯;美國的威斯汀豪斯發明氣剎
車;法國的化學家勒朗舍發明了干電池
公元 1874 年,薩洛蒙在英國發明電動三輪車
公元 1876 年,美國的貝爾發明的電話首次通話
公元 1877 年,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
公元 1878 年,英國的戴維·休斯發明炭精微音器
公元 1880 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的電燈用於街道照明
公元 1881 年,美國的愛迪生在德國取得立體聲專利,用於柏林的有線廣
播;在英國索瑞郡哥達明第一座水力電廠投入生產,用的是西門子公司製造
的水力發電機,向工廠、街道、住宅實行商業供電
公元 1882 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發明的首輛無軌電車在柏林示範行駛
公元 1883 年,英國的艾弗里特發明了防竊自動售貨機出售明信片
公元 1884 年,英國帕森斯發明現代的蒸汽輪機;美國瓦特曼發明實用的
自來水筆
公元 1885 年,德國的戴姆勒發明汽車;美國的默金撒勒發明行型活字鑄
排機
公元 1888 年,英國鄧洛普發明充氣輪船
公元 1889 年,美國芝加哥第一家工廠發明適合農場的拖拉機、發動機以
汽油為燃料
公元 1890 年,英國發明的地下鐵路通車,運行於倫敦城與南倫敦之間
公元 1894 年,美國的巴爾的摩—俄克俄鐵路實現干線電氣化;美國紐約
百老匯的霍蘭兄弟活動電影院首次放映了電影
公元 1895 年,德國的倫琴發明 X 光管;義大利年僅 20 歲的馬可尼在波
隆納附近示範使用無線電;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初次把電影圖像投射到
銀幕上讓觀眾觀賞
公元 1896 年,英國倫敦電機工程師道辛發明了把電動機裝到汽車上的起
動機;費辛敦教授在美國示範使用了無線電話;美國人費歇發明的電動洗衣
機生產銷售
公元 1903 年,美國威爾和伯奧維爾、賴特發明動力飛機
公元 1904 年,英國弗萊明發明二極真空管
公元 1906 年,美國貝克蘭發明電機;美國德福雷斯特發明三極真空管
公元 1914 年,英國斯溫頓發明軍用坦克車
公元 1922 年,第一套有聲電影《縱火犯》在柏林製成
公元 1923 年,美國蘇魯金發明電視光電顯像管
公元 1926 年,西班牙人貝爾德和德拉西瓦發明電視機,在倫敦示範用電
視接收圖像
公元 1928 年,中國人侯德榜發明侯氏聯合制鹼法;英國的里卡德茲和里
費爾合作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自動工作機器人,從此世界進入「電子時代」;
美國的法恩茲沃思發明電視析像管
公元 1930 年,科克羅特和華爾頓在美國劍橋大學建成了首座加速器,把
粒子射進原子里;美國的卡羅瑟斯發明尼龍;英國的惠特爾發明噴氣式發動
機
公元 1931 年,德國柏林化學研究所的哈恩教授宣布他研究的原子核分裂
實驗獲得成功
公元 1942 年,原籍義大利的物理學家費米在芝加哥大學一個壁球場上裝
置了他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引發了持續的原子核反應。從此世
界進入「原子時代」
公元 1943 年,一位發明家發明了導彈,納粹德國空軍的 He293 型飛機首
次用空對地導彈攻擊英國戰艦「白鷺」號;匈牙利新聞工作者波羅取得圓珠
筆專利,並於 1945 年投產
公元 1945 年 7 月 16 日,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拉摩戈多空軍基地試爆成功
原子彈;1945 年 8 月 6 日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彈,美國原子彈襲擊了日本
廣島市,將其完全摧毀;美國科學家埃克特和莫其利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
研究,為美國陸軍軍械局發明製造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從此世界進入
「信息時代」
公元 1948 年,美國蕭克利發明電晶體;美國巴丁、布拉頓發明半導體晶
體三極體
公元 1949 年,美國發明家發明火箭,從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沙漠發射的
「維京」號火箭創下僅用 54 秒半的時間升空 84 公里的新紀錄
公元 1950 年,美國有克利等人用單晶鍺製成 NPN 結晶體三極體,促成電
子技術小型化的發展
公元 1952 年,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試爆氫彈成功
公元 1953 年,英國科克雷爾發明鼓翼機
公元 1954 年,前蘇聯在奧勃尼斯克建成第一個核能發電廠,並開始向工
廠和農場供電
公元 1957 年,美籍華人楊振寧、李政道首次提出強弱相互作用下「宇稱
不守恆定律」,美籍華人吳健雄證明了「宇稱不守恆定律」,解開了原子物
理和核物理的第一號謎底。為此,楊振寧、李政道成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的
華人。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蘇聯發射成功「伴侶 1 號」世界第一顆人造地
球衛星,它重 84 公斤,時速為 17.5 公里,從此世界進入「航天時代」
公元 1960 年,美國物理化學家梅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激光器
公元 1961 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駕駛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太空船「東方
一號」在西伯利亞西部升空並成功返回;美國達拉斯市的德州儀器公司研製
成集成電路,並取得了專利,從此世界進入「徽電子時代」,開辟了利用硅
片的新局面
公元 1964 年,萬國商業機器公司在英國和美國出售磁帶控制的打字機,
兼有打字機和電腦的雙重功能,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文字處理機
公元 1971 年,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敬禮」號太空站,並且將袖珍電子
計算機在美國投放市場;美國國際通訊公司研究製成微型處理機,在一塊硅
片內包容了整體電腦的邏輯和計算功能,並取得專利,世界高科技之一的電
腦走向全球
公元 1973 年中國人袁隆平在世界上第一個育成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被
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公元 1974 年,美籍華人丁肇中發現亞原子粒子,並定名為「丁」粒子,
該發現增進了人們對基子粒子的認識,並因此獲 197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視
頻電報發明成功,英國的費迪研製成潛力更大的可視數據系統,1979 年投入
服務
公元 1978 年,由生理學家愛德華茲和婦科醫生司泰撥托合作,使得第一
名試管嬰兒在英國奧爾丹市總醫院出生
公元 1981 年,美國研製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試航成功,它是世界
上第一艘可供重復使用的太空船
公元 1991 年,美國研製的「太陽挑戰者」號太陽能飛機飛越了英倫海峽,
動力來源是飛機上的 1.6 萬個太陽能電池
中國發明創造史寫不完了
⑻ 人類誕生以前,真的有史前文明存在嗎
人類誕生之前,一定有其他史前文明存在,但是他們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從地球上消失了。從人類發明現代科學這件認識宇宙,改造自然的“法寶”開始,距今也不過一百餘年而已。這一百年中,我們高舉科學的大旗;
取得了無數輝煌的成就,簡直是“滄海桑田,萬物變遷”。現如今人類的生活方式,恐怕已經超出了所有古人的想像。但是,自然界仍然有著無數的未解之謎,在等待我們的探索。
但是史前文明到底為什麼從地球上消失了呢?這點還等待我們的驗證。有人說,他們搬去了地心,成了“地底人”;也有人說,他們從地球上“搬走了”,到了另一顆宜居星球。一種比較悲觀的說法,是認為他們最終毀滅於一場核戰爭。
⑼ 史前人類遺留下的「高科技」,說明人類真的已經毀滅過數次了嗎
史前究竟發生過什麼?有很多不可解釋的文明遺跡和現象。根據史書的記載,我們人類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到現在的高度文明不超過一萬年的時間。那麼那些文明遺跡很有可能不是我們人類創造的。
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人的生老病死,那都是常態。誰也不可能不死不滅,在秦朝秦始皇曾追求長生不老。現在想想,那不過是他想出來的夢而已。至於人類毀滅無數次的說法,很顯然根本不可能。
毀滅就代表徹底的不存在,失去的東西就無法再回來。人們都會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僅僅是相似而已。根據這個說法,如果我們人類真的毀滅了無數次,那是不是也可以說之前的唐宋元明清也可以穿梭回去?當然不可能,時代是不斷的發展,向前進步。我們人類目前還沒有毀滅,這個問題只是猜測。
⑽ 地球人類史前文明大揭秘,曝光人類史前文明遺址有哪些
現在很多考古發現表面,人們曾經有著高度發到的文明,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地球的輪回學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史前10大高度發達文明。
1、埃及基沙高原的獅身人面像
基沙高原的獅身人面像,正對著東方,經最新天文分析和地質分析,其建築年代可能要比考古學家早先的估計要久遠的多。美國地質學會修齊教授說,獅身人面像的身體受到的侵蝕似乎不是風沙造成的,風沙造成的侵蝕應該為水平、銳利的,而獅身人面像的侵蝕邊緣比較圓鈍,呈蜿蜒彎曲向下的波浪狀,有的浸蝕痕跡很深,最深達2米。
另外上部侵蝕的比較厲害,下部侵蝕程度沒這么高。這是典型的雨水浸蝕痕跡。而獅身人面像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1千多年,其餘時間被掩埋在沙石之中。
如果真是建於埃及卡夫拉王朝而又被風沙侵蝕的話,那麼同時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築,也應該受到同樣程度的侵蝕,然而古王朝時代的建築中沒有一個有獅身人面像受侵蝕的程度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