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二京賦創造

二京賦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4 13:51:02

A. 張衡的《二京賦》和《兩京賦》是一回事嗎

張衡只有《二京賦》,班固著有《兩都賦》,張衡是東漢中期著名的科學家和文 學家,他見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乃擬班固《兩都賦》,創作了 《二京賦》。《二京賦》在結構謀篇方面完全模仿《兩都賦》,以《西京賦》、 《東京賦》構成上下篇。《西京賦》假託憑虛公子對長安繁盛富麗的稱頌,敘長 安地勢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後逐次描繪宮室的輝煌、官署宿衛的嚴整、後宮 的侈糜,離宮苑囿,華美壯麗。縱獵上林苑,水戲昆明池,無不縱情殺戮以為快 事。其間又穿插商賈、游俠、角抵百戲、嬪妃邀寵等方面的描寫,展現出一幅繁 榮富貴、窮奢極侈的京都景象。作品中所鋪敘的品物之盛,人們對待物質享樂的 態度,都在極度誇張的描寫中見出其荒謬的方面,見出作者的否定之意。《東京 賦》表現安處先生對西京奢糜生活的否定。在對東都城市構築、宮殿建設的描繪 中,在對朝會、郊祀、祭廟、親農、大射、田獵、大儺等上層統治者的盛典禮會 的陳述間,使人感受到東漢君主崇尚懿德,修飭禮教,奢未及侈,儉而不陋的禮 治成就。

B. 《二京賦》與班固的《兩都賦》異同

二京賦》在結構謀篇方面完全模仿《兩都賦》,以《西京賦》、《東京賦》構成上下篇。

《西京賦》描寫長安的奢華無度,《東京賦》描寫洛陽的儉約之德、禮儀之盛,以為對比;歌頌東漢,是要他們汲取西漢的教訓,悔而改之。

《西京賦》假託憑虛公子對長安繁盛富麗的稱頌,敘長安地勢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後逐次描繪宮室的輝煌、官署宿衛的嚴整、後宮的侈糜,離宮苑囿,華美壯麗。縱獵上林苑,水戲昆明池,無不縱情殺戮以為快 事。其間又穿插商賈、游俠、角抵百戲、嬪妃邀寵等方面的描寫,展現出一幅繁榮富貴、窮奢極侈的京都景象。作品中所鋪敘的品物之盛,人們對待物質享樂的 態度,都在極度誇張的描寫中見出其荒謬的方面,見出作者的否定之意。

《東京賦》表現安處先生對西京奢靡生活的否定。在對東都城市構築、宮殿建設的描繪 中,在對朝會、郊祀、祭廟、親農、大射、田獵、大儺等上層統治者的盛典禮會的陳述間,使人感受到東漢君主崇尚懿德,修飭禮教,奢未及侈,儉而不陋的禮 治成就。

【賞鑒】

這兩篇賦的體制比班固的賦更宏大、更細致、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類賦一樣,鋪寫東西南北所有以及宮室、動植物等等外,還寫了許多民情風俗,像《西京賦》里寫了商賈、游俠、騎士、辯論之士以及角抵百戲雜技幻術等,《東京賦》里寫礻良祭驅逐疫鬼的大儺、方相等,都有極其生動、具體、繪聲繪色的描寫。

班固既寫《兩都》,張衡又寫《二京》,這是思想與文學的競爭。所以在寫作中,逐句琢磨,逐節鍛煉,洋洋灑灑,淋漓盡致,比起班固的《兩都》,鋪陳渲染,更為過之。所以,在禰衡吊張衡文中,稱其「下筆綉辭,揚手文飛」。漢賦到了平子,是長篇的極至了。《二京賦》突出地表現出馳騁想像、體物抒情、鋪張揚厲、極盡誇張之能事的特點,篇幅更長,辭藻更華美,內容也更豐富。如《東京賦》中描寫洛陽的宮殿、飛閣、樓榭、湖苑的壯麗宏偉,氣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榮,商業發達,物產豐饒,十步一樓,五步一閣,宮闕巍峨,服飾奢麗,湖光山色,奇樹異果,描寫出極盡奢華艷絕巧奪天工的圖景。描寫宮殿樓台游苑湖山的富麗堂皇、絕妙幽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點有面、有聲有色,竟是一幅全景式的丹青長卷。寫景狀物,栩栩如生,飛鳥鳴泉,躍然紙上。且聚散有致,層次鮮明,語言清新,言簡意賅,顯示了藝術技巧上很高的成就。從這些描寫里,既可以看出漢代都城和宮廷建築藝術已達到很高水平,也客觀地反映了漢帝國經過長久的統治,物質生產進一步發展所造成的那種物力的富裕和國力的強大。

又如《西京賦》里寫城市裡工商業發達的情況一段,列舉了許多的客觀、具體現象和實際的例子,描寫了長安商市的繁華和商業經濟的發展,還憤慨地指責了那些見利忘義欺騙農民的奸商的不道德行為。這一段,不但很生動再現了那時的商市、街道、豐富的貨物和買賣雙方熱鬧的經營活動嗎!從表現手法上說,也從漢賦主要是贊頌揚厲而趨向於客觀描述的寫實一路了。
再如《西京賦》中關於「角抵百戲」的描寫,寫天子駕至平樂館觀看演出的情景。生動地描述記載了漢代時的雜技藝術已發展到很高水平,節目精彩,千變萬化。

張衡所作《二京賦》,在頌揚漢朝國勢隆盛社會繁榮的同時,文詞中含著濃厚的「恤民」氣息,他仗義執言,指責官僚豪紳們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

《二京賦》在漢賦中規模最為宏大。司馬相如曾說:「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攬萬物」。張衡正是身體力行的作到了。他的賦諷諫的是奢侈淫逸,寓意應節之以禮。聽其言而觀其行,張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二京賦》是運用文學手法的社會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諷諫、社會事物的描述,歷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感情的抒發、意境的想像,諸景畢現,文思泉湧,洋洋灑灑,蔚為大觀。《二京賦》的傳播,使張衡名聲大振。除了它文字典雅,取材翔實,更由於它改變了辭賦專一阿諛頌德的陋習,開一代新風。後被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收入《昭明文選》。所以郭沫若說他的《二京賦》在漢代文學中有優越地位。

C. 二京賦的作者簡介

張衡
(78~139)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卧龍區石橋鎮)人。家為著名大姓,祖父張堪曾任蜀郡太守。17歲時游學三輔,後來到京都洛陽,就教於太學,「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卻從無驕尚之情。常常從容淡靜,不好交結俗人。曾任南陽主簿八年。善於製造機巧之物,尤好天文、陰陽、歷算之學。漢安帝雅聞張衡精於術學,公車特徵拜為郎中,遷太史令。他製造了觀察天象的渾天儀,並著有《靈憲》、《算罔論》,對天體的形成與運行的規律,提出了比較完整的以「氣」為基礎的宇宙形成論。公元132年(陽嘉元年),又製造了測定地震的地動儀,後來隴西地震,果驗其妙。《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D. 張衡的《二京賦》有什麼特點

《二京賦》突出地表現出馳騁想像、體物抒情、鋪張揚厲、極盡誇張之能事的特點,篇幅更長,辭藻更華美,內容也更豐富。如《東京賦》中描寫洛陽的宮殿、飛閣、樓榭、湖苑的壯麗宏偉,氣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榮,商業發達,物產豐饒,十步一樓,五步一閣,宮闕巍峨,服飾奢麗,湖光山色,奇樹異果,描寫出極盡奢華艷絕巧奪天工的圖景。描寫宮殿樓台游苑湖山的富麗堂皇、絕妙幽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點有面、有聲有色,竟是一幅全景式的丹青長卷。寫景狀物,栩栩如生,飛鳥鳴泉,躍然紙上。且聚散有致,層次鮮明,語言清新,言簡意賅,顯示了藝術技巧上很高的成就。從這些描寫里,既可以看出漢代都城和宮廷建築藝術已達到很高水平,也客觀地反映了漢帝國經過長久的統治,物質生產進一步發展所造成的那種物力的富裕和國力的強大。

E. 二京賦的作品鑒賞

《二京賦》是張衡賦作中的代表。《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後漢書·張衡傳》說:「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這兩篇賦的體制比班固的賦更宏大、更細致、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類賦一樣,鋪寫東西南北所有以及宮室、動植物等等外,還寫了許多民情風俗,像《西京賦》里寫了商賈、游俠、騎士、辯論之士以及角抵百戲雜技幻術等,《東京賦》里寫驅逐疫鬼的大儺、方相等,都有極其生動、具體、繪聲繪色的描寫。
張衡的《二京賦》之所以是賦的精品,是與他創作態度的嚴肅、認真分不開的。《二京賦》始草於公元96年(漢和帝永元八年)張衡19歲時,完成於公元107年(安帝永初元年)張衡30歲在南陽主簿的任上,所以說他精思10年才完成。生活實踐是文藝創作的源泉,《二京賦》的寫成與他青年時期出武關、游三輔、觀京師、察民風、登山臨水、考察游歷積累了大量的文學寫作素材有著密切的關系。班固既寫《兩都》,張衡又寫《二京》,這是思想與文學的競爭。所以在寫作中,逐句琢磨,逐節鍛煉,洋洋灑灑,淋漓盡致,比起班固的《兩都》,鋪陳渲染,更為過之。所以,在彌衡吊張衡文中,稱其「下筆綉辭,揚手文飛」。漢賦到了平子,是長篇的極至了。《二京賦》突出地表現出馳聘想像、體物抒情、鋪張揚厲、極盡誇張之能事的特點,篇幅更長,辭藻更華美,內容也更豐富。如《東京賦》中描寫洛陽的宮殿、飛閣、樓榭、湖苑的壯麗宏偉,氣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榮,商業發達,物產豐饒,十步一樓,五步一閣,宮闕巍峨,服飾奢麗,湖光山色,奇樹異果,描寫出極盡奢華艷絕巧奪天工的圖景。描寫宮殿樓台游苑湖山的富麗堂皇、絕妙幽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點有面、有聲有色,竟是一幅全景式的丹青長卷。寫景狀物,栩栩如生,飛鳥鳴泉,躍然紙上。且聚散有致,層次鮮明,語言清新,言簡意賅,顯示了藝術技巧上很高的成就。從這些描寫里,既可以看出漢代都城和宮廷建築藝術已達到很高水平,也客觀地反映了漢帝國經過長久的統治,物質生產進一步發展所造成的那種物力的富裕和國力的強大。
又如《西京賦》里寫城市裡工商業發達的情況一段,列舉了許多的客觀、具體現象和實際的例子,描寫了長安商市的繁華和商業經濟的發展,還憤慨地指責了那些見利忘義欺騙農民的奸商的不道德行為。這一段,不但很生動再現了那時的商市、街道、豐富的貨物和買賣雙方熱鬧的經營活動,從表現手法上說,也從漢賦主要是贊頌揚厲而趨向於客觀描述的寫實一路了。
再如《西京賦》中關於「角抵百戲」的描寫,寫天子駕至平樂館觀看演出的情景。生動地描述記載了漢代時的雜技藝術已發展到很高水平,節目精彩,千變萬化。
張衡所作《二京賦》,在頌揚漢朝國勢隆盛社會繁榮的同時,文詞中含著濃厚的「恤民」氣息,他仗義執言,指責官僚豪紳們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
《二京賦》在漢賦中規模最為宏大。司馬相如曾說:「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攬萬物」。張衡正是身體力行地做到了。他的賦諷諫的是奢侈淫逸,寓意應節之以禮。聽其言而觀其行,張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西京賦》描寫長安的奢華無度,《東京賦》描寫洛陽的儉約之德、禮儀之盛,以為對比;歌頌東漢,是要他們汲取西漢的教訓,悔而改之。《二京賦》是運用文學手法的社會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諷諫、社會事物的描述,歷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感情的抒發、意境的想像,諸景畢現,文思泉湧,洋洋灑灑,蔚為大觀。《二京賦》的傳播,使張衡名聲大振。除了它文字典雅,取材翔實,更由於它改變了辭賦專一阿諛頌德的陋習,開一代新風。後被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收入《昭明文選》。所以郭沫若說他的《二京賦》在漢代文學中有優越地位。

F. 張衡《二京賦》和班固《兩都賦》在寫作上有何不同

1,創作主旨不盡相同。

《兩都賦》以歌頌東漢「法度」為主,由虛擬東都主人針對西都賓贊揚長安, 望朝廷西顧 ,而盛稱洛邑制度,以折西賓淫侈之論。從主導思想上說,他不在規模和繁華的程度上貶西都而褒東都,而從禮法的角度,從制度上衡量此前贊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壯麗繁華實為奢淫過度,無益於天下。

《二京賦》主旨則首在諷諫天子、各級官吏及富商的「逾侈」,首先從道家的立場、觀點出發,表明自己很崇尚那些先賢,表明自己「佩夜光」「綴江離」,決不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決不奉迎那些權貴求得升遷。同時,又在社會矛盾面前,訪仙山、登蓬萊、留瀛洲、飲清岑、飧沆瀣,感嘆自己無能為力,想找到一個理想的桃花源以求得解脫,流露出極強的道家思想。

2,主要內容不同。

班固《兩都賦》除寫京都及帝王貴族生活外,還描寫了一些風俗民情、文化藝術,如《西京賦》就描寫了商賈、游俠、辯士的活動以及雜技藝術表演等。內容更為豐富、開闊,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現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

張衡《二京賦》鋪寫東西南北所有以及宮室、動植物等等外,還寫了許多民情風俗,像《西京賦》里寫了商賈、游俠、騎士、辯論之士以及角抵百戲雜技幻術等,《東京賦》里寫驅逐疫鬼的大儺、方相等,都有極其生動、具體、繪聲繪色的描寫。

3,結構和用詞不同。

《兩都賦》在結體與手法上學習了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的結構方式,分《西都》、《東都》;上篇只寫西都,下篇只寫東都,內容劃分清楚,結構較為合理。以封建禮法為准則,贊揚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語作為大段描述的結尾,對西都賓先予稱贊,再予批評,行文搖曳多姿,善於達意。

《二京賦》在寫作中,逐句琢磨,逐節鍛煉,洋洋灑灑,淋漓盡致,比起班固的《兩都》,鋪陳渲染,更為過之。所以,在彌衡吊張衡文中,稱其「下筆綉辭,揚手文飛」。漢賦到了平子,是長篇的極至了。《二京賦》突出地表現出馳聘想像、體物抒情、鋪張揚厲、極盡誇張之能事的特點,篇幅更長,辭藻更華美,內容也更豐富。

如《東京賦》中描寫洛陽的宮殿、飛閣、樓榭、湖苑的壯麗宏偉,氣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榮,商業發達,物產豐饒,十步一樓,五步一閣,宮闕巍峨,服飾奢麗,湖光山色,奇樹異果,描寫出極盡奢華艷絕巧奪天工的圖景。

描寫宮殿樓台游苑湖山的富麗堂皇、絕妙幽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點有面、有聲有色,竟是一幅全景式的丹青長卷。寫景狀物,栩栩如生,飛鳥鳴泉,躍然紙上。且聚散有致,層次鮮明,語言清新,言簡意賅,顯示了藝術技巧上很高的成就。

G. 《二京賦》《三都賦》和古代的兩京制和三京制有什麼關聯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留下了很多璀璨奪目的文化產物。我們今天就要說一下二京賦和三都賦的區別。首先二京賦是張衡的作品,這里的二京是洛陽,也被叫做東京,這首賦中描寫了很多東西南北的各類事物和動植物。而三都賦是晉朝左思的作品,其內容地位可以跟二京賦並列鼎立。所以這兩首賦跟兩京制和三京制並沒有直接的聯系。

三、兩京制和三京制

綜上所述,兩京三京是我國古代統治者因為時代遷徙而因地制宜設立的不同都城。跟張衡的二京賦和左思的三都賦只是占名字的相似,在內容上並沒有提及這個制度。而張衡和左思所寫的賦也是諷刺當時的社會風貌。

H. 二京賦的作品簡介

從這兩篇賦中,可以看到張衡道家的返璞歸真、清靜無為思想。他在《思玄賦》中,首先從道家的立場、觀點出發,表明自己很崇尚那些先賢:「仰先哲之玄訓兮」,「慕古人之貞節」,「尚前良之遺風」,「雖彌高而弗違」。「竦余身而順止兮,遵繩墨而不跌。」表明自己「佩夜光」「綴江離」,決不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決不奉迎那些權貴求得升遷。同時,又在社會矛盾面前,訪仙山、登蓬萊、留瀛洲、飲清岑、飧沆瀣,感嘆自己無能為力,想找到一個理想的桃花源以求得解脫,與老氏、孔、周為伍,不想再過問政事,流露出極強的道家思想。
如果說張衡在早期的賦作中指出的「為無為,事無事」「尊節儉,尚素樸」(《東京賦》)已經有道家思想成份的話,那麼從《思玄賦》始,作者已完全為道家思想。公元137年,張衡創作《髑髏賦》和《冢賦》,前篇通過作者出遊時,遇見莊周的屍骨,並與之對話,然後掩埋、傷涕、祭奠這個事件,抒發了作者悲觀消沉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莊周的無事非、無成敗、無生死、無空閥、萬事皆空、物不勝天,一切皆歸於無的思想。後篇的內容與此相仿,認為人死後是休息,是很幸福的事:「在冬不涼,在夏不熱」,這和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不去哭,反而敲著瓦盆唱歌所蘊含的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這種對人的生死變化完全泰然處之的態度,與儒家那種過於看重喪葬之禮、悲戚之儀以及據親屬等級確定服法、哭法是有天淵之別的。思想支配行動,張衡不僅是這樣想的,而且也付諸了行動。公元138年,張衡去世的前一年,他又創《歸田賦》,表明自己堅決棄官歸田的決心。他在賦的開頭就說:「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一方面反映了現實的黑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想「歸田」的原因,所謂「歸田」,無非是想逃離現實、迴避現實,這時作者已不再關心什麼榮和辱,而是想縱心域外,返樸歸真,超然物外,不為世俗所累;「追漁父以同嬉,超塵埃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也許作者真的找到了理想的去處,就在作者寫《歸田賦》的第二年冬天,作者懷著寂寞的心情離開了他曾經熱愛又想逃離的這個世界,並內此結束了他的全部生涯。

I. 兩都賦 二京賦都是描述哪個京城

長安和洛陽,長安,在《兩都賦》里叫西都,在《二京賦》里叫西京。;洛陽,在《兩都賦》里叫東都,在《二京賦》里叫東京。

1、《兩都賦》是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創作的大賦,分《西都賦》《東都賦》兩篇。據其自序,自東漢建都洛陽後,「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長安為首都,因作此賦以駁之。《西都賦》由假想人物西都賓敘述長安形勢險要、物產富庶、宮廷華麗等情況,以暗示建都長安的優越性。

《東都賦》則由另一假想人物東都主人對東漢建都洛陽後的各種政治措施進行美化和歌頌,意謂洛陽當日的盛況,已遠遠超過了西漢首都長安。後來張衡《二京賦》、左思《三都賦》,在形式上皆頗受其影響。

2、《二京賦》是東漢辭賦,為張衡的代表作。《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二京賦》由於其結構的嚴謹精密,被多數人認為是漢賦中的精品。

(9)二京賦創造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班彪長子。九歲能文。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後入洛陽太學,博覽群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學返回鄉里。

為父守喪時期,在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史記後傳》的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建初年間基本完成。漢明帝時,曾任蘭台令史,與陳宗、尹敏、孟異共同撰成《世祖本紀》,升遷為郎,負責校定秘書。

章帝時,以史官兼任記錄,奉命把討論結果整理成《白虎通義》,又稱《白虎通德論》。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將軍竇憲奉旨遠征匈奴,他參與謀議,竇憲在政爭中失敗自殺,洛陽令借機捕他入獄,後於永元四年(公元92年)死於獄中。他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幽通賦》等。

作者簡介

張衡

(78~139)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卧龍區石橋鎮)人。家為著名大姓,祖父張堪曾任蜀郡太守。17歲時游學三輔,後來到京都洛陽,就教於太學,「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卻從無驕尚之情。常常從容淡靜,不好交結俗人。曾任南陽主簿八年。

善於製造機巧之物,尤好天文、陰陽、歷算之學。漢安帝雅聞張衡精於術學,公車特徵拜為郎中,遷太史令。他製造了觀察天象的渾天儀,並著有《靈憲》、《算罔論》,對天體的形成與運行的規律,提出了比較完整的以「氣」為基礎的宇宙形成論。

公元132年(陽嘉元年),又製造了測定地震的地動儀,後來隴西地震,果驗其妙。《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京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都賦

閱讀全文

與二京賦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