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施專利有哪些形式
專利的實施,可以採用多種形式。
(1)專利權人自己實施
實施發明創造是專利權人的首要任務。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其專利,就是使用其技術設備和技術力量生產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專利方法製造專利產品,使其發明創造從智力成果轉變為物質產品,把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增加經濟效益,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社會發展。
(2)專利權人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
專利權人除了自己實施其專利外,還可以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這里指的是通過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達到專利使用權的有償轉移,由被許可方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並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專利權人支付報酬。
(3)強制許可實施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強制許可,是指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同意,通過行政申請程序直接允許申請者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並向其頒發實施有關專利的強制許可。類似於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給申請者發放了一個許可證,申請者據此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許可而實施其專利。世界各國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的專利法中普遍都有強制許可的條文,《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對強制許可也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強制許可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專利權人濫用專利權,阻礙科技進步,損害國家或者民族的利益,是一項對專利權進行限制的制度。
強制許可是相對於專利權人的自願許可而言的。自願許可是專利權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與被許可方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允許被許可方實施其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專利權人作為許可方,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履行中可以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被許可方也同樣有利可圖。而強制許可則是違背專利權人的意願,是用國家的行政力量強制專利權人允許他人使用其專利。
⑵ 發明專利在公示期間被他人實施,實施者該承擔什麼責任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可以享受臨時保護
我國專利法第十三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本條規定了對發明專利申請的臨時保護。 一、給予臨時保護的必要性 依照專利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發明專利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初步審查認為符合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後即行公布,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可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提前公布其申請。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之後,第三人就可能通過閱讀公布的申請文件了解發明的內容,從而也就有可能實施該發明。依照專利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發明專利權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之日起生效。因此,在公布發明專利申請到授權公告這段期間內,不論申請最終是否被授予專利權.該申請所公 開的發明都無法獲得專利保護。 一份專利申清最終可能有兩種的結果:一是獲得專利權:一是沒有獲得專利權(包括被撤回或者被視為撤回、被駁回)。發明專利申請的公布,只是表明該申請經初步審杳符合專利法的有關規定,還沒有進行實質審查,不能確定該申清能否獲得專利權.因此,法律上不能規定申請人在申請公布後有權要求第三人停止實施其發明。但是,由於該申請有可能被授子專利權,如果第三人任意實施該發明,則對申請人不利,可能導致申請人不願公布其申請,從而影響申請發明專利的積極性,為鼓勵申請人申請發明專利,需要在公布發明專利申請到授權公告這段期間給予一定程度的保護。因此,本條規定:「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人們將這一規定稱為 對發明專利申請的「臨時保護。 二、臨時保護的效力 按照本條的規定,發明專利的申請人「可以」但不是「有權」要求申請公布後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費用。因此,申請人獲得的臨時保護不是一項權利。其原因在於發明專利申清在公布時尚未進行實質審查,將來能否被授予專利權還不確定。如果將臨時保護規定為申請人的一項權利,支付使用費就是實施者的義務;一旦將來該申請被駁回或者撤回,將損害實施者的權益。臨時保護是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發明專利申請之日開始的,但是,有時第三人並不是通過公布發明專利申請而了解該發明,而是通過其自己的研究開發而掌握該發明。因此,如果申請人在公布之後發現他人實施其專利申請中的發明,應當將自己申請專利的事實通知該實施者,並要求支付適當的費用。在實踐中,實施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往往會以該申請尚未被授予專利權為理由,拒絕支付使用費。此時,專利申請人只能等到該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後,再要求該實施者支付使用費。一旦該發明專利申請被授予專利權,要求實施者支付使用費就變成專利權人的權利。如果實施者在該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後仍然拒絕支付,專利權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 關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專利權人要求實施者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於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詳見專利法第六十二條的解 釋)。 應當注意,他人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實施發明的行為必須是在公布的發明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以內,同時又在授予專利的保護范圍以內,才需要支付費用。如果一項發明專利申請公布時的保護范圍寬,最後批准專利的保護范圍窄,實施行為只是落人公布時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而沒有落入授權時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則表明他人實施的技術方案不應當獲得專利保護.因而不必支付使用費。反之,如果一項發明專利申請公布時的保護范圍窄,最後批准專利的保護范圍寬,則應當按照公布時的保護范圍來判斷是否應當支付使用費,因為當時公眾能夠看到的是公布時的權利要求,他們只能依照這樣的權利要求來判斷是否使用了所公布的發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以授權時較寬的保護范圍為依據, 對公眾來說就是不公平的。 在發明專利申請日至公布日期間,是否給予專 利保護的問題 在發明專利申請日至公布日期間,專利法對提出專利申請的技 術未規定給予保護。 在此期間,他人將獨立研製出的與申請專利的技術相同的發明付諸實施或者轉讓的,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專利申請公布以後,繼續使用該項技術的,依據專利法規定,則應支付適 當的費用
⑶ 如何寫帶有兩種實施例的發明專利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難度高,稍不留神就會出錯。檢索了大量的專利申請文件,很少看到完美的經驗不足的人很難想像或理解其中的奧秘,及時有經驗的人也可能犯文明技巧和文件撰寫上的致命錯誤,有些發明參照他人的專利盲目的摹仿的後果很嚴重。
經驗證明:沒有幾萬字的撰寫實踐的人很難寫出很高的發明技巧,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技巧非常難防;另外,有強大發明能力的人不等於有很高的發明技巧,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技巧非常難掌握,要完成較高的水平的發明並寫出相應的專利申請文件,發明技巧和文件撰寫能力必須發揮到位,兩者缺一不可。有致命缺陷的專利在轉讓和實施過程中有可能遇到麻煩,甚至有可能影響權利人的命運和前途,專利申請文件的關鍵之外,一字值千金,專利經驗不足的人萬萬不可冒險自寫專利文件。
⑷ 專利的實施形式有哪些
專利的實施形式有哪些實施強制許可的條件和類型 專利的實施形式,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專利的實施形式(1)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實施發明創造是專利權人的首要任務。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其專利,就是使用其技術設備和技術力量生產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專利方法製造專利產品,使其發明創造從智力成果轉變為物質產品,把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增加經濟效益,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社會發展。(2)專利權人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專利權人除了自己實施其專利外,還可以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這里指的是通過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達到專利使用權的有償轉移,由被許可方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並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專利權人支付報酬。(3)強制許可實施我國《專利法》規定的強制許可,是指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同意,通過行政申請程序直接允許申請者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並向其頒發實施有關專利的強制許可。類似於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給申請者發放了一個許可證,申請者據此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許可而實施其專利。世界各國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的專利法中普遍都有強制許可的條文,《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對強制許可也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強制許可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專利權人濫用專利權,阻礙科技進步,損害國家或者民族的利益,是一項對專利權進行限制的制度。強制許可是相對於專利權人的自願許可而言的。自願許可是專利權人考慮到自身的利益,與被許可方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允許被許可方實施其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專利權人作為許可方,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履行中可以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被許可方也同樣有利可圖。而強制許可則是違背專利權人的意願,是用國家的行政力量強制專利權人允許他人使用其專利。
⑸ 什麼是專利的實施
專利的實施是指把獲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應用於工業生產,不論是專利權人自己應用,還是專利權人許可他人應用,只要是將專利技術真正應用於工業生產中,就是專利的實施。比如說,如果發明創造是產品專利,實施就是指製造專利產品;如果該發明創造是一項方法專利,那麼,專利的實施就是指使用專利方法,或者是直接使用專利方法製造產品。什麼是專利的實施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專利法都規定,實施專利既是專利權人的權利,也是專利權人的義務,因為專利權人的利益與專利的實施緊密相連。實踐證明,專利技術的公開和推廣應用,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發明創造的公開使人們從中得到啟發,有利於技術的傳播,也可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科研起點,避免了資源的浪費,是對社會的巨大貢獻;同時,將發明創造應用於工業生產,又進一步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因此,公開發明和實施發明創造是專利制度的兩項重要內容。
⑹ 什麼是發明專利發明專利的定義是什麼
發明專利的定義
專利法所稱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專利的特點
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自然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徵組成。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物品,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另外,專利法保護的發明也可以是對現有產品或方法的改進。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金宏來知識產權延伸:如何才能辦理專利申請
辦理專利申請應當提交必要的申請文件,並按規定繳納費用。專利申請必須採用紙件形式或者電子申請的形式辦理。不能用口頭說明或者提供樣品或模型的方法,來代替紙件或電子申請文件。
⑺ 大家發明專利實施例要幾個
發明專利申請的程序是怎樣的?1、申請人提供原始技術資料和個人(單位)信息;2、委託專內利代理機構,簽定容委託代理協議,撰寫一份符合專利法要求的專利申請文件;如果需要,可先行檢索3、向國家專利局提交該專利申請文件,取得專利申請號,並按規定交納專利申請費用;4、進入初步審查經審查合格後,於申請日起的18個月後,將在專利公報和網站上公開該發明專利申請;根據申請人的要求,也可以在申請日起的15個月內隨時要求提前公開;5、進入實質審查(實審)階段:申請人自申請日起的3年內可隨時向專利局提起實審,也可以在該專利申請公開後提起實審,提起實審須按規定交納專利實審費用;6、經實質審查,該專利符合發明的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授予專利權,按規定交納專利申請維持費、當年年費、印刷費、證書工本費,取得發明專利證書;授權的發明專利將予以公告。7、如果要求在先發明專利申請的的優先權,則應當提供在先申請的相關情況。
⑻ 專利實施例要幾個
總的來說,越多越好,至少一個。
如果一個實施例就能說明問題,並且涵蓋n多范圍的,就寫一個。
能體現不同應用的實施例,有幾個寫幾個。
獨立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的實施例都要有,如果有的話^_&
⑼ 專利說明文中發明內容和具體實施方式有什麼區別啊
發明內容以初步的解決問題為基本底線的技術方案為主,只要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認為可以實施即可,而具體實施方式是根據前述方案所採取的具體方式的具體記錄分析說明。
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發明內容主要內容有三點:
第一、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第二、詳細說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
第三、說明採取上述技術方案後所取得的技術效果。
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具體實施方式主要內容有為:
詳細記錄和分析說明按照發明內容中所述的技術方案具體實施時的完整過程,特別是還要記錄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過程。
總的來說:發明內容以初步的解決問題為基本底線的技術方案為主,只要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認為可以實施即可,而具體實施方式是根據前述方案所採取的具體方式的具體記錄分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