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科技創新作品製作
科技小製作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7。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在一張鉛畫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露出盤面做軸。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在使用時,不要讓指針接觸磁性很強的磁鐵,以免影響指南針的磁極 。
離心式抽水泵
佳佳到郊外遊玩,看到一台水泵「突突」地往外抽著水,覺得很好玩,
但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機器。回家問爸爸,爸爸說:「這是一種離心式水泵,
專門用來抽水的。」
「離心式抽水泵?」佳佳還是不懂。
爸爸說:「那我教你做一個簡單的離心式水泵玩吧。」說著,爸爸讓佳
佳把一截軟膠管灌滿水,把它插在盛滿水的大水桶里,然後把另一頭垂放在
桶外。待水從管里流出來後,佳佳的爸爸說:「你現在在桶口的位置抓住膠
管,甩動水管流水的那頭試試,看會發現什麼?」
佳佳照著爸爸說的甩動管子,看到桶里的水被抽了出來,興奮地說:「
我們的水泵開始抽水啦!」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離心式抽水泵。」爸爸說。
小朋友,你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嗎?
科學小敲門:
當甩動管子時,一定要作水平轉動,這樣,桶里的水才會被抽上來。當
我們轉動雨傘時,傘上的雨水會旋轉著離傘而去,這就是離心力作用的結果
。同樣,當甩動管子時,管里也會產生一個離心力,使管里的水被甩出去,
桶里的水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會快速補充進空管里,於是桶里的水就被源
源不斷抽出管外。
⑵ 科技創新作品是什麼,,,怎麼做,,,急急急
火柴火箭
將一根火柴和一根縫被的大針並在一起,用包香煙的鋁箔將它們緊緊地包裹起來,再將有火柴頭的一端的鋁箔彎折過來密封捻緊。然後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裝上定向尾翼,把針拔出,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反沖火箭。
實驗時,把小火箭放在鐵絲架上,點燃一根火柴,對准鋁箔筒包有火柴頭的部位加熱。當溫度升高到火柴頭的燃點時,箔里的火柴匣被點燃,使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氣體從尾口高速噴出。由於反沖作用,火箭筒便從架上向前飛了出去。
如果在鋁箔中包兩根頭對頭放置的火柴,兩端都不封閉。將它放在上,從中部加熱。當筒內火柴點燃後,氣體從兩頭噴出,鋁箔筒仍停留在架上,從而說明了系統的動量守恆.
自己動手製作指南針
材料:針、蠟燭、鐵絲、冷水,透明塑料瓶、鐵錐、細木棒
製作方法:
1. 用鐵絲纏住縫衣針,然後放入火中燒紅,之後馬上放入冷水中冷卻。你要記住了,浸的時候一定要使針成南北方向,這樣針才能變成小磁針。還有啊,你一定要小心,別燙著!
2. 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鐵錐在底部的中央扎一個孔,然後把細線一端拴在小磁針的中部,再把線從孔中穿過。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針吊在瓶的中部。 使小磁針慢慢靜止,這時你會發現,小磁針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
⑶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如何製作
這一個你是想要製作什麼樣的作品呢?一般這一個科技創新大賽,講究的是一個創新,你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就可以了,不需要百分之百全部都是和人家不一樣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材料簡單的科技創新作品
兩個雪碧飲料瓶、膠水、刻刀、剪刀、釘子一枚。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 ,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編輯本段2、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做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下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最好用酒精,不然就飛不上天)。
編輯本段3、自製手電筒
材料:
1.廢棄的易拉罐 2.厚瓦楞紙 3. 兩節5號電池 4. 塑料蓋2個 5. 燈泡1個 6.導線與易拉罐相對立的一段 製作方法: 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5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導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
用法:
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編輯本段4、自製太陽灶
首先要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後再用硬質泡沫塑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 。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出一個細孔,穿入一根 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 成90°的直角,之後各留5厘米 。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 板上。然後再將一根細竹簽 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它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 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過一會兒,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
編輯本段5、自製指南針
指南針簡介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據磁學原理製作的。
做法
1.取三合板一塊, 鋸一直徑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邊緣用砂紙磨光。2.在一張素描紙上標好符號,按尺寸把盤面剪下,貼在底盤下,3.取一枚大頭針或縫衣針,從底盤背面中心穿過,將尖頭甫浮顛簧郯毫奠桐訂昆露出盤面做軸。4.根據尺寸把一塊白鐵皮剪成指針形狀,並鑽一個直徑2毫米的孔,把一顆紐扣固定在指針上。5.用一塊永久磁鐵觸指針數次,使指針磁化。6.最後,把指針放在軸上。注意哪頭指向北,就這頭塗成紅色。
⑸ 科技創新作品怎麼做急急急
手電筒的製作方法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自製孔明燈 (1)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
這是一台倍數較高的單鏡頭簡易火柴盒顯微鏡。它攜帶、使用都很方便。製作的材料也很好找:火柴盒外殼一個,小玻璃珠一個(可以拿聚光電珠前端的小玻璃珠頂替),火柴內盒兩個,一小片玻璃,玻璃鏡一小塊兒,還有膠布、膠水。
製作的過程也十分簡單,先把一個火柴盒內盒挖空,將一端的橫欄剪斷,在另一端中間扎一個大小正好放玻璃珠的小孔,把玻璃珠放進去後,在上面覆蓋一張中心開有同玻璃珠直徑大小相等小孔的白紙,第一步算完成了。第二步先把另一個火柴內盒正對鏡頭開一個一厘米左右的小長孔,孔上粘一塊玻璃片,用膠布粘牢,這樣載物台算做完了。鏡頭架只要在商標的一側剪一個方孔做為入射口就行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後一步,裝反光鏡:把鏡子的背面粘上膠布,膠布向後折九十度,粘在火柴盒內盒的下端,使鏡子成傾斜狀。
使用時把被觀察的物體放在載物台上的玻璃上,然後插入鏡頭架,使小窗口朝著光源。調節高低,就可以看清放大後的物體了。
本項目涉及一種方向指示儀,這是一種改進了的指南針。指南針能夠指示方向,但僅指向南北。為了准確辨別其它方向,人們在指南針的下方設一個刻度盤。使用時調校(轉動)刻度盤,使刻度中的「南」與指南針相一致,這時刻度盤就正確顯示各個方向。這種指南針顯示准確,但存在這樣的問題:需要調校刻度盤,使用不夠方便。
本項目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方向指示儀,不需要作指南針與刻度盤之間的調校,它能夠自行准確地顯示任意方向。
本項目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薄的材料(例如紙、塑料等)製成刻度盤和星形指針,將刻度盤和星形指針與指南針連結在一起。刻度盤的「南」與指南針相一致,當指南針擺動時帶動刻度盤、星形指針。指南針始終指南,刻度盤、星形指針始終正確顯示各個方向。
因為本方向指示儀自動地正確顯示各個方向,不需要作指南針與刻度盤之間的調校,因而使用起來方便得多。
本項目的具體結構,有外殼、指南針與刻度盤、星形指針連結。
⑹ 怎樣製作科技創新作品
可以利用身邊的事物組合而成的新產品,不必太拘束自己的想法就好!
⑺ 關於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及做法,急。。。。。。
帶刷子的干凈橡皮擦
寫錯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後,紙上總會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嘴吹還是用手拍,都不衛生而有麻煩。做一塊干凈橡皮擦就不用這么麻煩了。
材料:大橡皮 廢毛筆。
工具:剪刀 膠水。
製作方法:
1 在橡皮的一頭挖一個淺淺的小洞 2 把廢毛筆的筆頭卸下來,洗凈晾乾
3 把毛筆頭的尖端剪去,使它變成一個小刷子。
4 把毛筆頭嵌進橡皮的小洞里,用膠水粘牢。
好,干凈橡皮完成了。
⑻ 有哪些簡單的科技創新小製作
簡單的科技創新小製作如下:
1、一物多用充氣提包
建議工廠生產一種充氣提包。不用的時候,放掉氣,可以收疊起來。用的時候,充上氣,不但可以當提包,游泳的時候還可以當救生圈;休息的時候,還可以當坐墊;睡覺的時候可以當枕頭。
2、三用圓規
學數學的時候,常常要用尺子、圓規等等。一般的鉛筆盒比較小,放不下許多文具,而且塑料尺子也很容易折斷。建議文具廠把兩用圓規改製成三用圓規。也就是說,把圓規的腳做成薄薄的、筆直的、並刻上長度。這樣,用圓規可以作圓,畫平行線,又可以作直尺用。
6、方形漏斗
漏斗的下端一般都是圓形的。用這種漏斗往瓶子里灌水或其它液體,常常要提起漏斗,使漏斗與瓶口之間有一個空隙。否則,就會「噗噗」地直冒氣泡,液體流得很慢,甚至流不下去。
如果把漏斗下端改成方形,往瓶里灌液體的時候,瓶里的氣體會沿著瓶口的空隙流出來,不必再提漏鬥了。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科技小製作
⑼ 科技創新作品怎麼做啊
1、你可以用可樂兩個瓶、透明膠帶、及玩具直流電動機、朔料螺旋槳、5號電池盒製作出一條雙體船模型。
2、用一個裝照相膠卷的廢塑料盒、廢氣體打火機上的壓電打火裝置,將廢塑料盒開一個小孔把壓電打火裝置裝進去用a\b膠固定好,再用紙做一個錐形的紙火箭套在廢塑料盒上、套之前往廢塑料盒裡倒入5毫升無水酒精,當你用手扳動壓電器的小把柄,壓電器會打出火花盒內酒精會瞬時產生一股強大的起流,將紙火箭推向空中,可上升20米左右,發射火箭時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