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要什麼條件是不是終身的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需要該人員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模範履行崗位職責且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在專業技術方面有著很高的水平。國務院特殊津貼有的是終身享受,每月600元的補助,有的是一次性發放20000元。
兩年選拔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對經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國務院授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1)發明家享受特殊津貼嗎擴展閱讀:
《關於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準的通知》為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我國從1990年起,每兩年開展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並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放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2. 哪些人可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和改進黨的知識分子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這對於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津貼標准和發放辦法
1、每兩年選拔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對經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國務院授權人事部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2、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選拔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模範履行崗位職責。
(二)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並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2、長期工作在工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第一線,有重大技術突破,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我省經濟發展;或在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中業績突出,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
3、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學術造詣高深,學術成就卓著,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帶頭人;或取得較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公認,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4、在技術研究與開發中有重大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成績卓著,對社會發展和學科建設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6、在信息、金融、財會、外貿、法律和現代管理等領域,為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依據,具有特殊貢獻的人員。
7、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所創新的教育理論或教學方法,經省(部)級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門鑒定並普遍推廣,成效顯著並為同行所公認。
8、長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等衛生工作第一線,醫術高超,多次成功地治癒疑難、危重病症;或在較大范圍多次有效地預防、控制、消除疾病,社會影響大,業績為同行所公認。
9、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領域,成績卓著、享有盛名,是本領域的帶頭人。
10、在教練執訓工作中成績卓著,為發展國家和我省體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職業體育教練員。
3. 國家特殊津貼很厲害嗎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一定程序認定進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的稱號,簡稱政府特貼專家,獲得者可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的通知》二、選拔條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必須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擁護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方針,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一)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推動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在科學研究上有創造性的成果,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在科學研究、醫療衛生和教學工作中,學術造詣高,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奠基人或帶頭人,並對該學科的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四)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享有盛名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
五、津貼數額、發放原則和經費來源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離、退休後可繼續享受,數額不減。為了保證政府特殊津貼的嚴肅性和起到應有的作用,凡下列情況之一者,停發或取消特殊津貼:
(一)未經組織同意出國長期不歸者,停發特殊津貼;
(二)因死亡或其他原因停發工資者,停發特殊津貼;
(三)弄虛作假、謊報成果而取得特殊津貼者,取消特殊津貼;
(四)喪失或違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所必須具備的政治思想基本條件者,取消特殊津貼。
凡有上述情況者,由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出處理意見,由人事部核批,並報黨中央、國務院備案。
由於《說唱新世代》最新一期節目的播出,相信不少關注節目的朋友都知道黃子韜又立flag打臉了。
不得不說在立flag這一塊,黃子韜果然是圈內最容易翻車的藝人,基本上只要他金口一開結局必定反轉。
然而除了黃子韜的梗之外,這一次和他對賭的說唱歌手姜雲升也讓所有人大開眼界,如此誇張的判斷力和運氣讓不少人都好奇,這個姜雲升到底是什麼來頭。
姜雲升AKA僵屍,三天門下天師道清微派弟子,兼職說唱歌手。
2015年干一票昆明站(雲南賽區)冠軍
2015年地下八英里昆明站亞軍
2016年三寸不爛之舌昆明站冠軍
2016年IronMic昆明站冠軍
2017年地下八英里昆明站冠軍
2018年干一票亞軍
除了上述榮譽之外還有大大小小賽事的冠亞軍,整體來說姜雲升是一位非常優秀的battle MC,在圈內尤其是雲南地區享有盛譽。
不過由於姜雲升的作品經常被人調侃是「詩朗誦」,所以這一塊就不展開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患》。
我個人認為他在freestyle上的水平會高於音樂作品,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只會freestyle,更何況這其實是大多數battle MC的通病。
4. 誰能告訴我退休後有重大發明的,能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嗎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和改進黨的知識分子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這對於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津貼標准和發放辦法
1、每兩年選拔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對經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國務院授權人事部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2、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選拔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模範履行崗位職責。
(二)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並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2、長期工作在工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第一線,有重大技術突破,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我省經濟發展;或在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中業績突出,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
3、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學術造詣高深,學術成就卓著,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帶頭人;或取得較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公認,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4、在技術研究與開發中有重大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成績卓著,對社會發展和學科建設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6、在信息、金融、財會、外貿、法律和現代管理等領域,為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依據,具有特殊貢獻的人員。
7、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所創新的教育理論或教學方法,經省(部)級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門鑒定並普遍推廣,成效顯著並為同行所公認。
8、長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等衛生工作第一線,醫術高超,多次成功地治癒疑難、危重病症;或在較大范圍多次有效地預防、控制、消除疾病,社會影響大,業績為同行所公認。
9、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領域,成績卓著、享有盛名,是本領域的帶頭人。
10、在教練執訓工作中成績卓著,為發展國家和我省體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職業體育教練員。
5.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要什麼條件是不是終身的
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的選拔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模範履行崗位職責,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工作。
(二)具有國家-級職業資格(高級技師)或相應高級職業技能水平,長期工作在生產服務崗位第一線,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過中華技能大獎、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或省(行業)技能人才表彰,業績突出,影響廣泛。
2、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有重大技術革新,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在本企業、同行業中具有領先的技術技能水平,並在某一生產工作領域總結出先進的操作技術方法,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在本職業(工種)
中具有某種絕招絕技,在國際國內產生重要影響,並在帶徒傳技方面成效顯著;
6、實踐經驗豐富,並能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重點或關鍵性技術難題,業績突出。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終身享用的。
(5)發明家享受特殊津貼嗎擴展閱讀: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對於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種獎勵制度。獲得者被稱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9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和改進黨的知識分子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
這對於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津貼標准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準的通知》,從2009年1月1日起,將按月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標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600元。
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准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專項列支撥款。
為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我國從1990年起,每兩年開展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並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放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6.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退休後有什麼待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的通知
(1991年6月9日 中發〔199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軍委總政治部,各人民團體: 1990年,黨和國家給1 200多名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專家和著名的教授、學者發放了特殊津貼,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最近,黨中央、國務院決定,1991年給10 000名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並將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繼續開展這項工作。?知識分子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在改善知識分子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 方面必須多辦一些實事。這是符合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目前,優先提高做出突出貢獻的專 家、學者、技術人員的生活待遇,對在全社會發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進一步 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勝利完成10年規劃和"八五"計劃所確定的宏偉任務,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了做好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 政府特殊津貼的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拔的數量和范圍?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為?10 000?名,在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及軍隊系統選拔。選拔的范圍以自然科學為主。1991年選拔的對象是:在科學研究、高等教育、衛生、生產等第一線工作崗位上以及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1991年新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對曾做出突出貢獻、現已不在第一線工作崗位上的老專家,也可適當考慮,但要確保在第一線工作崗位上的中青年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中佔大多數。擔任副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專家、學者,除被新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外,一般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黨、政、軍、群機關工作人員以及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廠礦企業等基層單位不主要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現職黨政領導幹部,一般也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二、選拔條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必須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擁護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方針,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一)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推動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在科學研究上有創造性的成果,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在科學研究、醫療衛生和教學工作中,學術造詣高,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奠基人或帶頭人,並對該學科的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四)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享有盛名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 三、選拔程序? (一)選拔工作不搞層層評選,由人事部具體組織實施;? (二)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選拔工作分別在各部委黨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領導下進行。各部委幹部(人事)部門會同本部委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科技幹部)部門會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根據人事部下達的 控制指標參考數,提出初選名單,徵求專家所在單位和同行專家的意見後,報各部委黨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核定。對高等院校以外的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及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屬中央和國務院宣傳文化部門的,由中央宣傳部按照下達的指標負責歸口選拔;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選拔;? (三)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選拔的人選,包括中央宣傳部歸口選拔的人選均送人事部綜合。由人事部會同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審核平衡後,報黨中央、國務院審批。? 四、軍隊系統的選拔工作? 軍隊系統的選拔工作,由軍委總政治部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部隊的實際情況組織實施。選拔的人選經中央軍委審定後,由軍委總政治部送人事部轉報黨中央、國務院。? 五、津貼數額、發放原則和經費來源? 1991年的政府特殊津貼仍按去年發放特殊津貼的標准,即每人每月100元,免徵工資調節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離、退休後可繼續享受,數額不減。為了保證政府特殊津貼的嚴肅性和起到應有的作用,凡下列情況之一者,停發或取消特殊津貼:? (一)未經組織同意出國長期不歸者,停發特殊津貼;? (二)因死亡或其他原因停發工資者,停發特殊津貼;? (三)弄虛作假、謊報成果而取得特殊津貼者,取消特殊津貼;? (四)喪失或違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所必須具備的政治思想基本條件者,取消特殊津貼。?凡有上述情況者,由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出處理意見,由人事部核批,並報黨中央、國務院備案。? 1991年政府特殊津貼所需經費,全部由中央財政撥款,並撥給一定的管理費用,列為中央財政專款。1991年具體撥款和發放辦法仍按1990年人事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出的人專發〔1990〕6號文件執行。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條件認真進行選拔,確保選拔質量。1991年的選拔工作力爭在7月1日前完成。
7. 那些人能得到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待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的通知
(1991年6月9日 中發〔199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軍委總政治部,各人民團體: 1990年,黨和國家給1 200多名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專家和著名的教授、學者發放了特殊津貼,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最近,黨中央、國務院決定,1991年給10 000名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並將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繼續開展這項工作。�知識分子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在改善知識分子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 方面必須多辦一些實事。這是符合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目前,優先提高做出突出貢獻的專 家、學者、技術人員的生活待遇,對在全社會發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進一步 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勝利完成10年規劃和"八五"計劃所確定的宏偉任務,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了做好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 政府特殊津貼的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拔的數量和范圍�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為�10 000�名,在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及軍隊系統選拔。選拔的范圍以自然科學為主。1991年選拔的對象是:在科學研究、高等教育、衛生、生產等第一線工作崗位上以及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1991年新增選的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對曾做出突出貢獻、現已不在第一線工作崗位上的老專家,也可適當考慮,但要確保在第一線工作崗位上的中青年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中佔大多數。擔任副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專家、學者,除被新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外,一般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黨、政、軍、群機關工作人員以及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廠礦企業等基層單位不主要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現職黨政領導幹部,一般也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二、選拔條件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必須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擁護四項基本原則,擁護改革開放方針,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一)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推動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二)在科學研究上有創造性的成果,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在科學研究、醫療衛生和教學工作中,學術造詣高,是某一學科領域的奠基人或帶頭人,並對該學科的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四)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享有盛名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 三、選拔程序� (一)選拔工作不搞層層評選,由人事部具體組織實施;� (二)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選拔工作分別在各部委黨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領導下進行。各部委幹部(人事)部門會同本部委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科技幹部)部門會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根據人事部下達的 控制指標參考數,提出初選名單,徵求專家所在單位和同行專家的意見後,報各部委黨組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核定。對高等院校以外的從事社會科學研究及在社會科學、文化、藝術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屬中央和國務院宣傳文化部門的,由中央宣傳部按照下達的指標負責歸口選拔;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選拔;� (三)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選拔的人選,包括中央宣傳部歸口選拔的人選均送人事部綜合。由人事部會同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審核平衡後,報黨中央、國務院審批。� 四、軍隊系統的選拔工作� 軍隊系統的選拔工作,由軍委總政治部按照本通知精神,結合部隊的實?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是榭鱟櫓�凳�Q「蔚娜搜【�醒刖��蠖ê螅�刪��苷�尾克腿聳虜孔�ǖ持醒搿⒐�裨骸*?五、津貼數額、發放原則和經費來源� 1991年的政府特殊津貼仍按去年發放特殊津貼的標准,即每人每月100元,免徵工資調節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離、退休後可繼續享受,數額不減。為了保證政府特殊津貼的嚴肅性和起到應有的作用,凡下列情況之一者,停發或取消特殊津貼:� (一)未經組織同意出國長期不歸者,停發特殊津貼;� (二)因死亡或其他原因停發工資者,停發特殊津貼;� (三)弄虛作假、謊報成果而取得特殊津貼者,取消特殊津貼;� (四)喪失或違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所必須具備的政治思想基本條件者,取消特殊津貼。�凡有上述情況者,由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提出處理意見,由人事部核批,並報黨中央、國務院備案。� 1991年政府特殊津貼所需經費,全部由中央財政撥款,並撥給一定的管理費用,列為中央財政專款。1991年具體撥款和發放辦法仍按1990年人事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出的人專發〔1990〕6號文件執行。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發放政府特殊津貼,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和條件認真進行選拔,確保選拔質量。1991年的選拔工作力爭在7月1日前完成。
8. 國務院特殊津貼終身享受嗎
國務院特殊津貼在1995年之前批準的,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後批準的,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根據《關於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準的通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現就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准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從2009年1月1日起,將按月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標准由每人每月1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600元。
二、調整政府特殊津貼標准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專項列支撥款。
(8)發明家享受特殊津貼嗎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開展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工作的通知》關於選拔范圍的規定。選拔推薦人選必須是我省專業技術和高技能崗位上的在職人員(不含駐冀的中央直屬企事業單位)。現在公務員崗位和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在企事業單位中擔任黨政領導後不再直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和技能工作的人員;
擔任副省(部)級及其以上領導職務和享受副省(部)級及其以上待遇的人員,以及黨、政、群機關的工作人員,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外,不得申報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不得重復申報。原則上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不作為推薦對象。
9.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享受什麼樣的待遇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即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對於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一種獎勵。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獲得者被稱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發放方法為每兩年選拔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對經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國務院授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國務院特殊津貼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和改進黨的知識分子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這對於進一步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申請條件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模範履行崗位職責。
(二)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並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部分):
1、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2、長期工作在工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第一線,有重大技術突破,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或在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中業績突出,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出重大貢獻,並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
3、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學術造詣高深,學術成就卓著,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帶頭人;或取得較多的科研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公認,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4、在技術研究與開發中有重大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