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雕刻版郵票是誰發明的

雕刻版郵票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4 10:59:11

1. 世博會貝雕郵票是誰發明設計的

胡小華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與「吉祥物」(海寶)貝雕仿製郵票》是選用有色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經剪取、雕刻、車磨等工序精心雕琢而成,一套兩枚,面值為1.2元,對外標價一套58元。貝雕郵票是由崑山開發區蓬朗街道下崗農技員胡小華設計,採用著名水鄉古鎮周庄的貝殼作為原材料製作而成的。6月已被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授權,上海市集郵總公司發行,作為世博會紀念品。

2. 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1836年的夏天,英國教育家羅蘭·希爾正在倫敦郊外的一個村莊避暑。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從後面傳來一陣馬蹄聲,原來是一位郵遞員正騎著馬送信呢。只見郵遞員來到一所簡陋的農舍前,高聲喊道:「請問愛麗絲小姐在家嗎?有您的信。」這時,從屋裡出來一位姑娘,郵遞員便將一封信交到姑娘手裡,說:「愛麗絲小姐,請您付五先令郵費。」可是,那位叫愛麗絲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將信還給了郵遞員:「對不起,先生,我沒錢付郵費,這信我不能收,請您把信退回去吧。」「這可不行,國家規定,信件必須由收信人付郵費。信我已經送到了,您怎麼能不付郵費呢?」「可我實在沒錢,怎麼辦?」

羅蘭·希爾見他們爭執起來,便替那位小姐付了郵費,然後將信遞過去:「小姐,現在你可以看信了。」誰知姑娘卻說:「謝謝您!先生,我已經知道信的內容了。」羅蘭·希爾被弄糊塗了:「你連信都沒拆開,怎麼知道裡面的內容?」「哦,先生,是這么回事,我和外出的親人約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畫一個圓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你這可是欺騙行為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家很窮,實在沒辦法才這么做的。」羅蘭·希爾聽了,心裡十分同情,他深深地嘆了口氣,默默地走開了。

當時,寄一封信的郵費需要五先令,可別小瞧這五先令,那可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辛辛苦苦勞動一天的工資啊。後來,羅蘭·希爾向政府建議,發行一種價格便宜的郵資憑證,由寄信人購買後,貼在信封上,這樣就不用收信人付郵費了。1837年1月,羅蘭·希爾發表了《郵政改革的重要性與可行性》的小冊子。他建議在英國本土郵寄重量不超過半盎司的信件時,不管路程多遠只收1便士的郵費,郵資必須預付。

這張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問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啟用。在此之前,1839年,英國財政部公開懸賞徵求郵票設計圖案,收到了大約2100多件作品,對其中4件設計頒發了一等獎,但沒有一件被採用。於是,羅蘭·希爾親自動手設計。他以威廉·韋恩精刻的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的側面肖像紀念章作原圖,畫了兩幅郵票圖稿。郵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無底紋紙上,對著陽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郵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這樣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郵票就誕生了。「黑便士」是顏色和面值的合稱,它採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無齒孔,不標國名,只有女王的肖像,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

但是這個開拓性的建議在議會討論時,曾經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

當時的英國郵政當局也顧慮重重,擔心本來就不景氣的郵政業更無法維持。事實上,羅蘭·希爾的改革確實具有科學的眼光,因為郵費太貴,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郵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攜帶一些信件外,其他勞務都沒有什麼增加,郵資的收入卻增多了。當然,這項改革並不是順利的。使用郵票之後,不少人對購買郵票預付郵資的制度不那麼習慣。在當時英國上流社會中,更有人覺得這種辦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認為收信人沒錢付郵費才這樣做的,有失體面。但這些保守勢力終究阻擋不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兩年之後,羅蘭·希爾改革郵政的提案被通過。

事實證明,英國開始使用郵票前,全國一年只有7600萬件郵件。1841年——使用郵票後的第一年,郵件猛增到20800萬件。十幾年後,長期財政拮據的英國郵政轉虧為盈。在郵政業務里增長的眾多因素中,使用郵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

由於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的貢獻,英國女王賜給他伯爵稱號,國際集郵協會尊稱他為「郵票之父」,許多國家還發行了紀念羅蘭·希爾的郵票。

3. 世界最早的郵票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世界第一張郵票的誕生 十八世紀初葉,英國郵政制度極其復雜,郵資也很昂貴,郵政事業落後於經濟的發展, 要求郵政進行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1824年,英國的一位下院議員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議以一 便士作為郵寄普通信件的郵資。1827年,英國人羅蘭·希爾在報刊上發表了題為《郵政制度的改 革———其重要性與實用性》的文章,建議在英國本土對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內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預付郵資。 希爾的文章受到廣泛好評和重視,英國議會的郵政改革特別委員會對此進行了討論,並於 1939年通過了以羅蘭·希爾的建議為主要內容的郵政改革提案。 羅蘭·希爾的方案規定,信件必須裝在帶有面值的特製信封內寄出。該方案雖然解決了郵 資問題,但給使用者帶來許多不便,於是有人建議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貼式的郵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郵資,希爾採納了這項建議。隨後,他親自動手設計了郵票。他以維多利亞女王的肖 像為基礎,畫了兩副郵票的畫稿交給查爾斯和弗雷得利克父子雕刻,並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了,當時的郵票是無齒的。直至1847年發明了齒孔機,才 有今天這樣帶齒的郵票。

4. 郵票是誰發明的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的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英國「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問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啟用。 1840年5月6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郵政總局熱鬧異常。濃霧散去,陽光和煦,人們興致勃勃地趕到寬敞的工農業大廳,圍擠在桃花心木的櫃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閃閃的英鎊,爭相換購一張張新問世的「 黑便士」郵票。一連兩天,櫃台里總能見到一位身材魁梧、長著絡腮鬍子的職員在細心地觀察郵票出售的情況。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郵票第一次在倫敦問世,郵局喧鬧異常。」第二天他繼續寫道:「昨天售出了價值 2,500英榜的郵票。」 他就是羅蘭·希爾,由於他對郵政改革的貢獻,並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賜給他伯爵稱號,國際集郵協會尊稱他為「郵票之父」,許多國家還發行了紀念羅蘭· 希爾的郵票。在郵票誕生之前,郵政收費是按照信件用紙的張數和投遞路程的遠近逐件計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郵資,收費的標准也很高。1839年,英國財政部公開懸賞徵求郵票設計圖案,收到了大約2,100多件作品,對其中4件設計頒發了一等獎,但沒有一件被採用。於是,羅蘭·希爾親自動手設計。他以威廉·韋恩精刻的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的側面肖像紀念章作原圖,畫了兩幅郵票圖稿。郵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無底紋紙上,對著陽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郵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這樣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郵票就誕生了。 「黑便士」郵票使郵政工作大大前進了步,標志著世界近代郵政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黑便士」是顏色和面值的合稱。它採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無齒孔,不標國名,只有女王的肖像,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圖案上方有「郵資」字樣,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樣,印張每行由12枚郵票組成,共20行郵票組成,共20行,每張240枚。這是因為英國當時幣制為1鎊=12先令=240便士,一個全印張正好一英鎊。特別有趣的是郵票的下面兩角都各有一個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郵票圖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順序類推;在圖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則表示郵票印在張中的位置,從左向右按字母的順序排列,如第一橫排從左至右為AA、AB、AC直至Al,第二橫排依次為BA、BB、BC、直至Bl……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仿造。盡管1840年的郵票現存數量相當可觀,但要復原原來的一個完整的印張卻是非常困難的。由於郵票剛剛問世,人們還不大懂得郵票是什麼,所以每整張「 黑便士」的紙邊上者印有說明文字:「每一枚郵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張售一英榜。把郵票貼在收信地址右上方,塗濕標簽時,請勿擦掉背膠。」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6日才正式啟用,但不知哪個郵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郵票,迄今已發現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國南部城市巴斯蓋銷的,被集郵家視為珍寶,標價很高。 從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郵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重印十一次,有30萬全張計7,200萬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後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張16,800枚。在此期間共售出68,158,000枚。 與黑便士郵票同時發行的還有圖案相同的藍色二 便士郵票,俗稱「藍便士」。據說是在印製時誤將郵票印成了藍色。郵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樣,它的發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貴程度超過黑便士,但聞名程度卻遠不及前者。有的藍便士的印刷透過紙背,背面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這種透印票尤其難得。目前存世的藍便士郵票只有兩種:一種是一組八方連郵票。票上蓋有英國最早使用的「馬爾他十字戳」;另一種是一枚信封殘片,殘片上貼有半枚藍便士郵票,是用二便士郵票對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郵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個月後,即1841年開始發行紅便士郵票。改色的原因是因為黑色郵票上蓋銷黑色郵戳不易看清,有人將蓋有黑色戳的郵票揭下來重復使用,於是就用同一版模將郵票印成棕紅色的了。 黑便士郵票幾乎具備了現代郵票的所有特點,具有科學性和使用性,許多國家紛紛效仿,開創了郵票發行的新紀元。

5.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誰設計的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郵票的發明者和設計者是英國的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英國「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問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啟用。 1840年5月6日,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郵政總局熱鬧異常。濃霧散去,陽光和煦,人們興致勃勃地趕到寬敞的工農業大廳,圍擠在桃花心木的櫃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閃閃的英鎊,爭相換購一張張新問世的「 黑便士」郵票。一連兩天,櫃台里總能見到一位身材魁梧、長著絡腮鬍子的職員在細心地觀察郵票出售的情況。他在日記中寫道:「今天,郵票第一次在倫敦問世,郵局喧鬧異常。」第二天他繼續寫道:「昨天售出了價值 2,500英榜的郵票。」 他就是羅蘭·希爾,由於他對郵政改革的貢獻,並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賜給他伯爵稱號,國際集郵協會尊稱他為「郵票之父」,許多國家還發行了紀念羅蘭· 希爾的郵票。在郵票誕生之前,郵政收費是按照信件用紙的張數和投遞路程的遠近逐件計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郵資,收費的標准也很高。1839年,英國財政部公開懸賞徵求郵票設計圖案,收到了大約2,100多件作品,對其中4件設計頒發了一等獎,但沒有一件被採用。於是,羅蘭·希爾親自動手設計。他以威廉·韋恩精刻的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的側面肖像紀念章作原圖,畫了兩幅郵票圖稿。郵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無底紋紙上,對著陽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郵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這樣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郵票就誕生了。 「黑便士」郵票使郵政工作大大前進了步,標志著世界近代郵政的產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黑便士」是顏色和面值的合稱。它採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無齒孔,不標國名,只有女王的肖像,這一傳統一直沿襲至今。圖案上方有「郵資」字樣,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樣,印張每行由12枚郵票組成,共20行郵票組成,共20行,每張240枚。這是因為英國當時幣制為1鎊=12先令=240便士,一個全印張正好一英鎊。特別有趣的是郵票的下面兩角都各有一個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郵票圖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順序類推;在圖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則表示郵票印在張中的位置,從左向右按字母的順序排列,如第一橫排從左至右為AA、AB、AC直至Al,第二橫排依次為BA、BB、BC、直至Bl……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仿造。盡管1840年的郵票現存數量相當可觀,但要復原原來的一個完整的印張卻是非常困難的。由於郵票剛剛問世,人們還不大懂得郵票是什麼,所以每整張「 黑便士」的紙邊上者印有說明文字:「每一枚郵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張售一英榜。把郵票貼在收信地址右上方,塗濕標簽時,請勿擦掉背膠。」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6日才正式啟用,但不知哪個郵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郵票,迄今已發現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國南部城市巴斯蓋銷的,被集郵家視為珍寶,標價很高。 從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郵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重印十一次,有30萬全張計7,200萬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後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張16,800枚。在此期間共售出68,158,000枚。 與黑便士郵票同時發行的還有圖案相同的藍色二 便士郵票,俗稱「藍便士」。據說是在印製時誤將郵票印成了藍色。郵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樣,它的發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貴程度超過黑便士,但聞名程度卻遠不及前者。有的藍便士的印刷透過紙背,背面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這種透印票尤其難得。目前存世的藍便士郵票只有兩種:一種是一組八方連郵票。票上蓋有英國最早使用的「馬爾他十字戳」;另一種是一枚信封殘片,殘片上貼有半枚藍便士郵票,是用二便士郵票對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郵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個月後,即1841年開始發行紅便士郵票。改色的原因是因為黑色郵票上蓋銷黑色郵戳不易看清,有人將蓋有黑色戳的郵票揭下來重復使用,於是就用同一版模將郵票印成棕紅色的了。 黑便士郵票幾乎具備了現代郵票的所有特點,具有科學性和使用性,許多國家紛紛效仿,開創了郵票發行的新紀元。

6. 什麼是雕刻版郵票

印製郵票主要採用粘印(凸印)、膠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寫(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郵票以線點深淺、疏密和粗細的特有表現語言而獨具魅力,受到集郵者的喜愛。同時,它又以難於偽造受到發行部門和印刷廠家的高度重視。但由於雕版郵票比膠版和影寫版郵票的生產周期長,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郵票發行較少。

7. 郵票創始人是誰

它誕生於160年前的英國。為了改變高額郵資的弊端,革新郵件傳遞辦法,英國的羅蘭·希爾爵士倡導發行郵票,將它貼在郵件上,作為已經支付了郵費的憑證。1840年英國採納了羅蘭·希爾的建議。這一年的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正式發行。

8. 第一張郵票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世界第一張郵票的誕生

十八世紀初葉,英國郵政制度極其復雜,郵資也很昂貴,郵政事業落後於經濟的發展,
要求郵政進行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1824年,英國的一位下院議員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議以一
便士作為郵寄普通信件的郵資。1827年,英國人羅蘭·希爾在報刊上發表了題為《郵政制度的改
革———其重要性與實用性》的文章,建議在英國本土對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內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預付郵資。

希爾的文章受到廣泛好評和重視,英國議會的郵政改革特別委員會對此進行了討論,並於
1939年通過了以羅蘭·希爾的建議為主要內容的郵政改革提案。

羅蘭·希爾的方案規定,信件必須裝在帶有面值的特製信封內寄出。該方案雖然解決了郵
資問題,但給使用者帶來許多不便,於是有人建議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貼式的郵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郵資,希爾採納了這項建議。隨後,他親自動手設計了郵票。他以維多利亞女王的肖
像為基礎,畫了兩副郵票的畫稿交給查爾斯和弗雷得利克父子雕刻,並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了,當時的郵票是無齒的。直至1847年發明了齒孔機,才
有今天這樣帶齒的郵票。

9. 雕刻版郵票的介紹

印製郵票主要採用粘印(凸印)、膠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寫(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郵票以線點深淺、疏密和粗細的特有表現語言而獨具魅力,受到集郵者的喜愛。同時,它又以難於偽造受到發行部門和印刷廠家的高度重視。但由於雕版郵票比膠版和影寫版郵票的生產周期長,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郵票發行較少。

閱讀全文

與雕刻版郵票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