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紙的發明簡要評語

紙的發明簡要評語

發布時間:2021-08-14 10:49:06

㈠ 《紙的發明》的感受300字以上

今天,我心血來潮,要學古人的樣,造一張紙出來。
紙,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專,是在東漢時期由蔡倫發屬明出來的。這也是我國比較自豪的發明。
這項試驗其實在三年級的科學書上就有。我先將材料准備齊全。材料有:幾張紙巾(由於沒有能力將木屑做成紙,所以 就用紙巾來做)、一個杯子、半杯水、一雙筷子、一塊手帕和一條毛巾。
實驗開始了。首先,我將紙巾的一角浸濕,都揉成一小個一小個的紙漿團,放在杯子里。然後往杯子里加一點水,用筷子將杯子里的水和紙巾團攪成糊狀,再加些水,攪拌成均勻的稀紙漿。將毛巾攤開後,把手帕鋪在毛巾上,接著將稀紙漿倒在剛才平鋪好的手帕上。最後,將毛巾的另一半折過來蓋上,用力擠壓吸水後,展開,曬上半個多小時,一張基本的、凹凸不平的紙就做好了。這張紙的邊緣是不規則形的,看上去參差不齊,軟搭搭的。我小心翼翼地將這張紙裝進一個小盒子里,這可是我造的紙啊!
累了大半天,終於做出了一張紙。哎,看來這紙也真是來之不易啊!以前,我總是喜歡浪費紙張,通過這個造紙的實驗,我覺定好好改改這個壞習慣。
不過,這次造紙實驗還真是有趣啊!

㈡ 紙的發明主要內容是什麼

《紙的發明》是一篇科普知識短文,主要講了紙的發展歷程,揭開了只有蔡倫改內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容,並從中感受到造紙術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
本文文字表達通俗易懂,段落結構清晰,文章篇幅不長,但文字記錄方式的發展過程卻清楚呈現,介紹了造紙術發明前後的利弊,從而感受中國古代發明的偉大,激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㈢ 紙的發明這篇課文告訴我們怎麼樣的道理

我覺得紙得發明告訴我們,經過人的智慧可以讓人們省下很多時間。紙的發明讓後來的人們有個更好的記錄生活和交流的工具,所以說,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㈣ 《紙的發明》表達了作者什麼之情

作者通過《紙的發明》向學生們介紹了「紙」的發展歷程以及各種紙的優缺點。表明了造紙術的發明和傳播,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古代人民的贊美和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敬仰。

課文原文: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文字。可那時候還沒有紙,要記錄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或者把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後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這些竹片、木片用繩子穿起來,就成了一冊書。

但是,這種書很笨重,閱讀、攜帶、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時候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學問高,是因為書多的時候需要用車來拉。再後來,有了蠶絲織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寫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輕便,但是價錢太貴,只有少數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們用蠶繭製作絲綿時發現,盛放蠶繭的篾席上,會留下一層薄片,可用於書寫。考古學家發現,在兩千年多年前的西漢時代,人們已經懂得了用麻來造紙。但麻紙比較粗糙,不好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改進了造紙術。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裡搗爛成漿;再把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

用這種方法造的紙,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製造,價格又便宜,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所以這種造紙方法就傳承下來了。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鄰近的朝鮮半島和日本,後來又傳到阿拉伯世界和歐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影響了全世界。

㈤ 紙的發明的閱讀感想怎麼寫30字

讀了紙的發明這篇文章,我知道了紙是怎麼發明了,懂得了任何人只要肯思考都能發明與眾不同的東西

㈥ 關於紙的發明有什麼啟示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紙的發明,也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成就。人類早期版運用的檔案載體,都權存在著各種缺點,只有紙這種書寫工具,才為人類廣泛接受而沿用至今。紙的發明給我國乃至世界帶來了許多種大影響,其中就包括對檔案事業的影響。

㈦ 紙的發明讀後感四百字

我們都非常喜歡閱讀《上下五千年》這套系列叢書,因為它裡面有許多歷史性的知識,對我們以後的學習非常有幫助的。
《上下五千年》這套書分四冊,每一冊都記載著不同年代發生的故事。我最喜歡看第二冊中的「蔡倫發明造紙術」,因為在公元105年,當時人們把漢字都刻在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簡上,而且只能刻幾個字,往往一篇文章就需要使用許多簡。寫完還要用繩子串起來,既笨重又不方便。蔡倫就琢磨著要製作一種輕便、易用的書寫材料,來取代笨重的簡牘。從此蔡倫時時處處留意,尋覓著取材容易、價格低廉的造紙材料。有一次在城外的小溪里終於發現了一堆濕濕的,破破爛爛的,像棉絮一樣薄薄的東西,問了農夫才知道是漂在河裡的樹皮、爛麻、破漁網什麼的被水沖呀、泡呀,又被太陽曬,時間長了就成了這模樣,蔡倫由此受到啟發,做了無數次試驗,這些遍地都是的材料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下來,然後放入石中,不停攪拌,成為漿狀物,再經過乾燥工藝,就變成了紙。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明白蔡倫之所以能發明造紙術是因為他善於動腦,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還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不斷總結、改進和提高,這樣才有偉大的成就。我要向蔡倫學習,遇到問題要勤思索,多動腦,學會細心觀察,善於總結經驗,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㈧ 《紙的發明》四大優點分別是什麼

紙發明的意義是不但促進了書籍文獻資料的猛增和科學文化的傳播,而且促進書法藝專術的發展、繁榮和屬漢字字體的變遷,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紙是文字最重要的載體。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

㈨ 紙的發明敘述了什麼

我認為紙的發明體現了它重大的意義,是不但促進了書籍文獻資料的猛增和科學文專化的傳播,而屬且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繁榮和漢字字體的變遷,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紙是文字最重要的載體。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一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
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紙的發明簡要評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