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么
下一個時代的趨勢,也會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泡沫。
Ⅱ 區塊鏈是誰發明的跟比特幣有啥關系
密碼學會成員中本聰結合前人經驗,發明區塊鏈。
比特幣的一個技術叫區塊鏈,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元素鏈。
@區塊鏈神吐槽
Ⅲ 為何區塊鏈被稱為繼互聯網之後偉大的發明
區塊鏈復3.0架構 區塊鏈制3.0主要應用在社會治理領域,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物聯網醫療衛士,比如今天最新消息馬化騰在今日召開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指出,騰訊會利用區塊鏈技術與醫院合作開數字處方,此外微信也在多地推出數字醫保卡等醫療創新服務。
Ⅳ 區塊鏈帶來了哪些顛覆,為什麼能夠成為國家戰略
首先,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資料庫技術,極其適合應對一些特定的挑戰。
區塊鏈顛覆的不僅僅是商業生態。現代經濟是建立於多層信任之上的,我們每天都信任科技巨頭、銀行、保險公司、政府和更多其它機構。
我們信任如此多的機構,以至於認為經濟建立在多層信任之上是理所當然的。當出生和成長的過程中都伴著某種信任假設的時候,我們甚至不再將它們看作假設。
我們社會的信任成本是極高的。就以銀行來說,銀行為了讓我們信任,放心存錢進去,他們每年要花掉數以萬億級的系統維護成本(後台、前台、門面),同時銀行還能夠有數以萬億計的利潤。可是站在用戶的角度,這些其實就是成本,為了省心放心地存錢、取錢,我們每年要耗費數以萬億計的成本供養銀行體系。
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能夠實現「去信任化」,繼而降低信任化的成本。
實際上,「信任化」實在是當前社會治理和商業的底層功能,而這一層的變動,將會導致很多上層應用模型可以進行重構。很多原有信任模型的業務,可以轉化為非信任模型,很多場景也可以通過「去信任化」,砍掉成本(效率提升)。
當然,這里並不是說信任本身是一件壞事。畢竟,所有的風險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但是,通過創造一個更少信任假設的世界,我們可以減少系統性風險,並最終建立一個更健康和更有效率的經濟和社會。
最後,因為區塊鏈是信息的「安全島」,一旦上鏈,極難篡改。所以,從「鏈下」到「鏈上」的信息傳遞也就變得極端重要。這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和執行體系,來保證這個過程的真實有效。
充當這個角色是政府。通過把控「鏈上」和「鏈下」之間的連接和信息傳遞,政府能夠獲得自文明史以來從未獲得過的對國民、對經濟、對思想等等信息全方位的了解。
比如央行數字貨幣一旦成為現實,央行將直接對每個國民每一分的開銷都了如指掌。到了這個程度,現在金融意義上的洗錢、偷稅和漏稅將徹底成為過去式;稅務將成為智能合約——賺多少錢,該交多少稅,都由智能合約計算並直接扣除。
以去中心化為目的而誕生的區塊鏈,卻可以用來增強政府部門的效率和執行力。
到這里我想我們都應該能夠認識到,區塊鏈確實是偉大的發明,而且這個發明的確是顛覆性的。但是,任何開創性的新技術,神化技術本身對於理解它和發展它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區塊鏈是偉大的發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就能夠保證你發財。互聯網也是偉大的發明,卻造就了 2000 年的互聯網泡沫。
所以,不要看到現在區塊鏈火,聽到很多人說區塊鏈好,就貿然投身這個圈子。 投資偉大的發明,得到欲哭無淚的下場,在邏輯上沒有矛盾。
同理,在這個圈子裡面玩到傾家盪產,遇到傳銷及各種詐騙組織,也不能否定這個發明的偉大前景。
Ⅳ 區塊鏈發明專利如何提高保護效果
1、可能的侵權范圍
《專利法》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
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通過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專利文件中,如果一項產品被認定為侵權,其必須涵蓋了權利要求項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因此,要想獲得較大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項中的內容應該越少越好,也就是不要加入不必要的內容。
涉及區塊鏈的創新,通常關聯多個執行方,是一個需要各方配合才能完成的體系化方案。例如,數據發布節點、區塊鏈網路、授權節點等,如果揉在一項權利要求里,會發現當專利權人想要控告某個執行方侵權時,該方並沒有覆蓋該項權利要求的全部內容(至少不涵蓋其他執行方),這就導致雖然這一方使用了本專利的創新構思,但是並不侵權。因此,在一項權利要求里,最好圍繞一個執行主體來撰防寫范圍。
2、可能的侵權對象
《專利法》規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這里要注意的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就是說,不以該目的的實施,不侵權。因此,在撰寫權利要求時,還應該考慮可能的侵權對象是誰,專利權的內容應盡量對他們起到限製作用,而不要把不必要的對象(例如終端消費者使用的設備)納入其中。
Ⅵ 區塊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深圳的四塊科技就是區塊鏈3.0技術公司,還有國內的區塊鏈存儲,未來雲節點。
Ⅶ 區塊鏈技術的怎麼發展的
09年剛誕生比特幣時,並沒有區塊鏈這個概念,當時用小寫的bitcoin表示比特幣,用大寫的Bitcoin表示比特幣底層所用的技術。到了15年,有位經濟學者發表了一篇文章,對區塊鏈大吹特吹,全球很多國家紛紛入局。2017年9月,中國政府網發表文章《我國區塊鏈產業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公開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並向13億中國人民普及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保險、零售、公證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開始加速落地。
Ⅷ 區塊鏈搜索引擎-QTC是誰發明的
ipfs的原創始團隊成員之一在205年首次提出,2017年陸續有一些技術掮客分布式加入,19年形成了「7人技術核心」-代號「shu團隊」;2020年fil上線後,拿到idc和yc基金的聯合天使投資;正式掛牌「搜索實驗室」,團隊成員也迅速擴展到37人;目前在檢索等技術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壓力測試也即將結束,預計在7月份激勵層代表QTC會在各大交易所陸續上線…
Ⅸ 我國區塊鏈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是哪個公司
阿里巴巴
知識產權媒體IPR Daily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列出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全球已發版布的權區塊鏈發明專利數量,其中中國排名第一,占專利申請量的67%,阿里巴巴以322項專利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平安,擁有274項專利,第三是Nchain擁有241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