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彩色墨水發明

彩色墨水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4 06:15:43

① 古代的墨是怎麼發明的是誰發明的呢請說詳細點

西周邢夷發明墨。

1、《述古書法纂》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2、墨的發明過程:

(1)周宣王時期,一位名叫邢夷的畫師,在一次繪畫時不小心弄臟了雙手,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時偶然撿起一塊松炭,弄了一手黑,引起了興趣。邢夷把松炭帶回家中搗研成末,用糯米粥之類的東西調和成半固體的糊狀,加入鍋灰後加以揉捏,做成長條狀在太陽下曬干。

(2)需要使用時加一點水研磨幾下,就可以用來寫字或繪畫。邢夷把這個墨條取名為「黑土」,後又覺得不妥,便把「黑土」兩字合為一起單字「墨」,史稱「邢夷墨」。

(1)彩色墨水發明擴展閱讀:

墨的種類:

1、松煙類墨

松煙是松樹油燃燒後,再收集其煙所制的墨。松煙墨汁烏黑無光,略呈冷色。古人常用於渲染頭發、須眉,是書寫小楷字和工筆繪畫的佳品。品種有:阿膠松煙、五老松煙、小松煙等。

2、油煙類墨

油煙是用油料,主要是以桐柚籽或豬油為原料燃燒後收集其煙所制的墨。油煙墨汁有一定光澤,色偏暖,可濃可淡,多用來勾線、渲染,是中國國畫和書法用的佳品。品種多樣,主要有:蘭煙墨汁、亮光墨汁、桐煙墨汁、油煙墨汁等。

3、漆煙墨

漆煙墨是採用生漆、豬油、桐油、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豬膽等十多種貴重原料製成。墨精黑發光,也就是一種高級油煙墨。漆煙墨有光亮,宜作畫,特點能經久不褪。

② 墨水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對於墨水的起源,權威的《大英網路全書》採用了這樣的說法:「書寫墨水大約從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用於古埃及和中國。」這說法有著考古學上的依據,是經得起推敲的。

今人根據對存世的寫在古埃及紙莎草上的文字墨跡的分析,知道古埃及很早就使用墨水了,他們製造墨水的原料是炱和水。可是,炱不溶於水,因此他們在使用這種墨水時要經常搖晃墨水罐,寫字很不方便,字跡也不清楚。後來,有人想出在墨水裡摻進樹膠,墨水變稠了,炱就不易析出來。

也許是中國的植物和礦物品種要比埃及來得豐富的緣故吧,古代中國人雖然也使用煙炱製成的黑墨水,但同時還使用一些植物或礦物製成的彩色墨水。如用茜紅製成的紅墨水,用靛藍製成的藍墨水,用赭石(即赤鐵礦)製成的紅墨水等。

在中國人製作彩色墨水的種種原料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是硃砂了。這是一種緋紅色的礦物,色彩鮮艷,經久不變。古時帝王常用硃砂配成的紅墨水在奏章上作批示,稱為「硃批」。以後這習慣傳到民間,書評家在評校書籍時也往往用朱筆。現在,教師批改作業一般都用紅筆,或許就是當年這種習慣的延續。

不過,炱也好,紅赭石也好,硃砂也好,由於它們不溶於水,所以盡管在配製時可加上膠水,但也只適合毛筆等吸水量較大的筆書寫,並不適用於西方後來發明的鵝毛筆、蘸水鋼筆等的書寫,而茜紅、靛藍等雖然可溶於水,但顏色容易褪去,日久字跡變淡,甚至會完全看不出來,也同樣的不合適。

顯然,隨著筆的進化和對書寫要求的提高,人們迫切需要發明一種既容易書寫,又不易褪色的墨水來。100多年前,英國的利·斯蒂文森有了這個發明慾望。

斯蒂文森是英國普雷斯頓一位葯劑師的兒子,由於父親職業的關系,他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斯蒂文森觀察到一個有意義的現象:鞣酸遇到鐵離子會生成一種黑色物質,如未成熟的蘋果中含有較多鞣酸,用鐵制小刀剖開後往往在剖面上或小刀上會有黑色顯現。斯蒂文森試著提取了一些鞣酸,將它與氯化鐵溶液作用後,果然生成了顏色烏黑的黑色物質,而且,這種黑色物質可以牢牢地黏附在紙上,永不褪色。

那麼,是不是將鞣酸與氯化鐵溶液混在一起就能製成墨水了呢?

「還是不行!」斯蒂文森輕輕嘆了口氣,一仰身,躺在了床上。因為這種黑色物質就是鞣酸鐵,它並不溶於水。也就是說,這樣配製出來的墨水與炱配製的幾無兩樣。斯蒂文森並未中止他的發明探索,他身體躺在床上,腦中卻在進行理性的思索。

那一段時間,老斯蒂文森——他的父親,對兒子的行動實在不明白:他常常躺一會兒,又翻身起來擺弄各種試劑,然後再嘆口氣躺到床上去……

如此這般,不知折騰了多少日子。終於,在19世紀中葉的一天,斯蒂文森來到父親面前,拽起他就跑:「父親,我成功啦!」

面對桌上一瓶有著淺淺的淡綠色的液體和一些寫著淡淡字跡的紙片及一些有著黑色字跡的紙片,聽著兒子興奮的敘述,老斯蒂文森明白了:兒子這些日子的折騰有了成果

原來,斯蒂文森想到,雖然鞣酸鐵不溶解於水,無法使用,但鞣酸亞鐵卻能溶解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如用酸性鞣酸亞鐵溶液作為墨水來書寫的話,那麼雖然它寫出的字跡很淡,可在空氣中會慢慢氧化變成黑色的鞣酸鐵,字跡就越來越深了。

不久,斯蒂文森發明的這種墨水就在市場上出現了,它是用含豐富鞣酸的植物五倍子,加上硫酸亞鐵和膠水配製的。以後,為了克服這種墨水書寫時不夠清晰的缺點,在人造染料發明之後,人們又在墨水中摻進點藍色染料,這就成了今天我們仍在使用的藍黑墨水了。用它寫出來的字,剛開始時是藍色的,這是藍色染料的顏色,過了一段時間,無色的鞣酸亞鐵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鐵,字跡就變黑了。

隨著化學技術的進步,墨水品種已非常多。不過,除黑色的碳素墨水外,幾乎都是以可溶性合成染料作為惟一著色物質的,它們的化學穩定性較差,時間長了還是會褪色。所以,人們最歡迎的、最常用的,還是以斯蒂文森的發明為基礎的藍黑墨水。

③ 古代人使用的墨水是如何製造的

古代制墨全部採用手工製作,主要工序有煉煙、和料、製作、晾乾、描金等。

1、煉煙:是用不完全燃燒的方法從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煙塵,分別得到松煙和油煙。燃燒時要嚴格控制火候、出入風口,掌握收煙時間,才能保證煙炱黑度、細度、油分、灰分。

2、和料:是先將膠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攪拌,杵搗均勻。據說和料要反復錘敲達「十萬杵」,煙料和膠合料才能達到細膩均勻的程度,製成坯料。

3、製作:將坯料按規格搓拓成渾然無縫隙的墨果,壓入墨模成形,成為各種形狀,墨面印上了精細的裝飾圖案及文字。

4、晾乾:墨成形之後還要晾乾,有平放、入灰、扎吊三種方法。平放晾乾的初期,墨要不斷翻轉,使乾燥收縮時自然拱翹的墨體自行恢復平整。

晾墨環境的溫度、濕度要嚴格控制,風大、陽光直曬、過分乾燥都會導致墨內水分析出不均勻,以致產生碎裂紋。另外,溫度過大也不好,會使墨出現霉變,影響墨的質量。

5、描金:墨乾燥後,還要將墨面上的款識紋樣作描金添彩處理。一般以上金色和銀色為主,故名描金。描金層要求光亮、整潔、色層均勻。描金的作用,不僅是好看,而且有密封作用,使墨保持一定的濕潤度。

(3)彩色墨水發明擴展閱讀: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墨的發明大約要晚於筆。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

中國考古發掘出來公元前14世紀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跡,還從湖北雲夢縣發掘出來戰國時代的墨塊。《莊子》中有「舔筆和墨」句,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開始用毛筆和墨水了。《述古書法纂》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古代寫字,以竹挺點漆,後磨石炭為汁而書,叫石墨。秦漢多用松煙、桐煤制墨。現知最早的煙墨,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和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現。當時的墨,是一些小圓塊,沒有模製成錠。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

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魏、晉、南北朝墨的質量不斷提高。北魏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其中寫下了我國最早一篇講制墨工藝的《合墨法》。唐代制墨名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出了「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好墨。宋代墨工潘谷是造墨高手,蘇東坡、黃山谷等書畫家極為推崇。

明代邵格之、程君房、方於魯等各樹一幟,歙縣與休寧兩派制墨,爭奇斗勝,所制精品,距今三百餘年,仍彩色煥發。清代制墨,主要向「精鑒墨」(專供鑒賞的墨)和「家藏墨」(多作收藏或饋贈親友之用)兩方面發展,成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

④ 墨水起源於哪年。 有什麼用途。 離現在有多少年。 哪塊墨最為名貴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墨的發明大約要晚於筆。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 中國考古發掘出來公元前14世紀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跡,還從湖北雲夢縣發掘出來戰國時代的墨塊。《莊子》中有「舔筆和墨」句,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開始用用毛筆和墨水了。《述古書法纂》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古代寫字,以竹挺點漆,後磨石炭為汁而書,叫石墨。秦漢多用松煙、桐煤制墨。現知最早的煙墨,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和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現。當時的墨,是一些小圓塊,沒有模製成錠。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魏、晉、南北朝墨的質量不斷提高。北魏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其中寫下了我國最早一篇講制墨工藝的《合墨法》。唐代制墨名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出了「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好墨。宋代墨工潘谷是造墨高手,蘇東坡、黃山谷等書畫家極為推崇。明代邵格之、程君房、方於魯等各樹一幟,歙縣與休寧兩派制墨,爭奇斗勝,所制精品,距今三百餘年,仍彩色煥發。清代制墨,主要向「精鑒墨」(專供鑒賞的墨)和「家藏墨」(多作收藏或饋贈親友之用)兩方面發展,成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

⑤ 佳能MP288彩色墨水燈亮怎麼回事

燈亮表示墨盒上面的晶元提示墨盒裡的水少了,在你加了墨水的情況下列印,如果電腦里出現「墨色墨水已用完」字樣時,你一直按著列印機面板上右下角的「停止/重置」鍵至少5秒鍾就行了。

列印機(英語:Printer)也稱作列印機,是一種電腦輸出設備,可以將電腦內儲存的數據按照文字或圖形的方式永久的輸出到紙張或者透明膠片上。

⑥ 中國的十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遠不止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四大發明。共有5000多項,出名的100項:1、鼓: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1980年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鱷魚皮蒙制之「靈鼉之鼓」,用挖空了的樹干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遺痕,其中建鼓1面,懸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約在4200年前的古人類墓葬。

2、二進位制:中國古老的易經就使用二進制來進行演算。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 。

3、繩索: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指南針: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

5、養魚法: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

6、赤道式天文儀: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中國人 《周易》確定了十進制,中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建立起了完整的十進制系統。

8、印刷術: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1040年代北宋刻字工人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彩色印刷術。

9、漆:漆是用漆樹皮里的黏汁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器的塗料。原始社會,我國人民就已發現漆樹並懂得使用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天然漆來做塗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

10、銅鏡:我國銅鏡的製作歷史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

11、傘:公元前1100年的早在春秋末年,魯班的妻子雲氏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張自如。東漢時出現紙傘,宋時制出了綠油紙傘。以後歷代對傘均有改進,如油傘、蝙式傘等。1747年,我國的傘傳入英國,成為英國第一把傘。

12、風箏:相傳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傳說第一個造酒的人是上古時期的杜康,杜康造酒就是造的米酒,度數不高還很渾濁。

14、弓箭:1963年,在山西朔縣峙峪村距今兩萬八千年的舊石器時代後期遺址發現了一件燧石鏃頭,是用很薄的長石片製成的,尖端周正,肩部兩側變窄似呈鋌狀。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箭頭之一。而歐洲的義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

15、古代機器人:西周時期,中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中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16、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鐵犁:鐵犁牛耕均在春秋出現,戰國鐵犁牛耕擴大推廣;此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8、大定音鍾: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長明燈: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東漢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徐岳,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盤」記錄者。21、地毯:地毯是中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著名的手工地毯,有實物可考的有2000多年。

22、雙動式活塞風箱: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缽: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涌缽。在水涌缽中加入一定的水,摩擦缽的兩邊耳朵,水會湧起來,這利用的是物理上駐波的原理。

24、空位表零法:中國人在公元四世紀以前就開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

25、化學武器: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早期。

26、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

27、石油照明法: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8、鑄鐵術: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運用鼓風爐來鑄鐵。

29、馬肩套挽具: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肩套換具。

30、硝石鑒別方法:中國人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發現了硝。發現硝石為後來發明火葯奠定了基礎。

31、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西方於公元13世紀才建了等高運河,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體地圖: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立體地圖。

33、吊橋: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

34、記譜法: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發明了記譜法。

35、造紙術: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制出了蔡侯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36、降落傘: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降落傘。西方人利諾曼德於1783年,多次從樹頂或房頂上跳下去,結果很成功,他把這叫降落傘;這比中國人發明降落傘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焰火。

38、微型熱氣球: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微型熱氣球。

39、墨水: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墨水。

40、曲柄搖手: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曲柄搖手;西方於公元9世紀才使用曲柄搖手,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耬: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耬,而西方到1566年才製成條播機,比中國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轉式揚谷扇車: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旋轉式揚谷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谷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環:公元前140年,中國人房風發明了平衡環,中國人發明的平衡環比西方領先700年左右。(簡儀)

44、白蘭地與威士忌:公元前126年,中國人發明了白蘭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這種制酒法才傳到歐洲,並引起歐洲人的轟動。制白蘭地酒歐洲人比中國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公元前125年,中國人劉安發明了豆腐。同年,中國人還發明了激素結晶體提取法,這比歐洲人領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馬燈:公元前121年中國人發明了走馬燈。西方人約翰·巴特於1634年描述了走馬燈,比中國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這正是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的原始應用。

47、百煉法-用生鐵煉鋼法:公元前120年,中國人發明了用生鐵煉鋼法,也稱「百煉法」。而西方到1856年才開始用生鐵煉鋼,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車: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西周初期,當時南方的越棠氏人因回國迷路,周公就用指南車護送越棠氏使臣回國。三國馬鈞所造的指南車除用齒輪傳動外,還有自動離合裝置 ,是利用齒輪傳動系統和離合裝置來指示方向。

49、曲柄:戰國時期,大約公元前100年中國人發明了曲柄。曲柄搖桿是工農業生產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技術。

50、獨輪車:獨輪車是一個以人力推動的小型運載工具,或稱為「鹿車」、「轆轤車」。西漢晚年中國人發明了獨輪手推車;而西方到公元11世紀才使用獨輪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實驗室:公元前1世紀,中國人發明並建造了密封實驗室。

52、傳動帶:公元前1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傳動帶。歐洲人用傳動帶是1430年,比中國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動測繪儀:中國人於公元5年發明了滑動測繪儀。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動測繪儀,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多年。

54、水力風箱:公元31年中國人發明了水力風箱。中國人利用水利的創舉是現代社會以前能源供給中最有意義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業革命邁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龍骨水車:公元80年,中國人發明了龍骨水車;而歐洲第一架方形板葉的龍骨水車制於16世紀,是直接以中國的設計為模式而製作的,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公元1世紀,發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現了舵,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西方到18世紀才有瓷器。

58、地動儀:公元132年中國人張衡發明了地震探測器――地動儀。外國人德拉·奧特弗耶於1703才設計出第一台現代地震儀。這比張衡發明的古代地震儀――地動儀要晚1571年。

59、催淚彈: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催淚彈。

60、船中水密艙:中國人於公元二世紀發明了船中水密艙。

61、平衡四角帆: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平衡四角帆。

62、定量制圖法:中國古代著名的發明家張衡在公元2世紀發明了定量制圖法,從而使制圖科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然而西方直到15世紀才出現有相當價值的地圖,這比張衡發明定量制圖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紡車:中國人於公元121年發明了紡車;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紡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純硫提煉法:中國人於公元2世紀發明了純硫提煉法。中國人發明的營養缺乏症治療法比西方領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桿船:公元260年中國人發明了七根桅桿船。

66、車前橫木: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車前橫木。

67、馬蹬:馬蹬是現代騎馬必備的一種工具,使用時拴於馬上,騎馬者的腳部懸掛處,唐朝以後被廣泛應用。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公元3世紀中國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蹬的民族。西方到公元5世紀才制出馬蹬,比中國晚了二百年。

68、自動控制機:中國人於公元前3世紀發明自動控制機。

69、人造金: 中國人葛洪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人造金。

70、初級砷提煉法:公元3世紀,中國著名煉丹家葛洪發明了初級砷提煉法。砷是製造火葯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國得到提煉法砷晚了幾百年。

71、卷線釣魚器:中國人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卷線釣魚器,當時它叫做「釣車。而西方到1651年,才開始在魚桿上使用卷線輪,比中國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旋槳:公元4世紀中國人葛洪已談到關於直升飛機旋翼。那時中國有一種兒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飛機的旋翼。它有一根軸,上面繞著一條線,軸上裝著幾個葉片,定好角度,一拉線,旋翼就向空中飛升上去。這種玩具對歐洲航空先驅者影響甚大。

73、槳輪船:中國人於公元418年發明了槳輪船。

74、「西門子式」煉鋼法:大約在公元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西門子式」煉鋼法,當時叫「共熔」煉鋼法。這就是1863年馬丁一西門子平爐煉鋼法。中國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術: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油印技術。

76、水力磨面機: 公元530年,中國人發明並製造出了水力磨面機。公元13世紀,歐洲人才使用這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灘航行: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海灘航行。

78、指針式標度盤裝置:中國人趙達於公元570年發明了指針式標度盤裝置。

79、火柴: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國人於公元577年發明的。中國人使用火柴幾乎比歐洲人早1000年!

80、國際象棋:中國人於公元6世紀發明了國際象棋。而西方到公元7世紀才下國際象棋,比中國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橋:公元610年,中國建築工程學派奠基人李春,發明並建造了弓形拱橋――通橋,又名趙州橋或大石橋,比西方於1345年建造的維奇奧拱橋,早了七百年。

82、浮板:中國人於公元759年以前發明了浮板。

83、熨斗:公元800年代,中國人發明了熨斗,並開始使用了它。

84、紙幣:中國人於公元8世紀發明了紙幣,不過發行機構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首先推出了鈔票,比中國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葯:中國人於公元850年發明了火葯。十世紀時中國人已用來發信號和製造煙火。西方人到12世紀後期才開始關注火葯,比中國晚了三百多年。

86、撲克牌:公元9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撲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國和西班牙也出現了撲克牌,比中國晚了五百年左右。

87、火焰噴射器:中國人於904年發明了火焰噴射器,並且用之於打仗了。

88、槍炮:大約公元905年,中國人發明了槍炮。這槍就是火槍(或稱長矛)。歐洲人到1396年才開始用火槍,比中國晚了四百多年。

89、麥卡托投影:公元940年,中國人發明了麥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國才有人用麥卡托投影,比中國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鏈式傳動裝置:中國人於976年發明了鏈式傳動裝置――鏈式傳動帶;歐洲人到1770年才開始使用鏈式傳動帶,比中國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輪:中國人於公元983年發明凸輪,並應用於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鏈。同一時間,在西方義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漿洗作坊中應用了凸輪。

92、運河船閘:公元984年中國人喬維岳發明了運河船閘,從而提高了河運能力。到1375年歐洲也建成了第一個船閘,這比中國已晚389年。

93、種痘免疫法:中國人在公元10世紀發明了種痘免疫法。到1700年,作為預防天花的措施,輕型天花接種開始廣泛在歐洲採用,由中國傳去的這種接種方法,後來發展成為接種牛痘的免疫學。

94、機械鍾:公元11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機械鍾。西方到13世紀才制出機械鍾,比中國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中國人於公元1374年發明了水雷。

96、大炮:中國於1280年發明了大炮。這時中國人製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銅鐵大炮(徵是驗證的意思)。

97、火箭:中國人於公元1150年發明了火箭,並使用了火葯為燃料的火箭打仗。

98、眼鏡:中國人於公元1300年發明了眼鏡,這時義大利也開始使用眼鏡了。

99、古代直升飛機:中國人徐正明於公元17世紀發明了直升飛機。公元17世紀中國蘇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製造一個類似蜻蜓的直升飛機,並且想把人也帶上天空。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飛機。它有像竹蜻蜓一樣的螺旋槳,架駛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腳踏板通過轉動機構來帶動螺旋槳轉動,試飛時候,它居然飛離地面一尺多高,還飛過一條小河溝,然後落下來。

100、迴音壁:公元1530年,中國人發明了迴音壁;同時,還發明了三音石和圓丘。它們皆建在天壇

⑦ 墨汁的由來

1、先秦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墨的發明大約要晚於筆。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

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中國考古發掘出來公元前14世紀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跡,還從湖北雲夢縣發掘出來戰國時代的墨塊。《莊子》中有「舔筆和墨」句,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開始用毛筆和墨水了。

2、秦漢

《述古書法纂》載:西周「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古代寫字,以竹挺點漆,後磨石炭為汁而書,叫石墨。秦漢多用松煙、桐煤制墨。現知最早的煙墨,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和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發現。當時的墨,是一些小圓塊,沒有模製成錠。

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據東漢應劭《漢官儀》記載:「尚書令、仆、丞、郎,月賜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陝西省千陽縣,靠近終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來燒製成墨的煙料,極為有名。

3、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墨的質量不斷提高。北魏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其中寫下了我國最早一篇講制墨工藝的《合墨法》。唐代制墨名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出了「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的好墨。

4、宋代

宋代墨工潘谷是造墨高手,蘇東坡、黃山谷等書畫家極為推崇。明代邵格之、程君房、方於魯等各樹一幟,歙縣與休寧兩派制墨,爭奇斗勝,所制精品,距今三百餘年,仍彩色煥發。

5、清代

清代制墨,主要向「精鑒墨」(專供鑒賞的墨)和「家藏墨」(多作收藏或饋贈親友之用)兩方面發展,成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

(7)彩色墨水發明擴展閱讀:

墨的歷史傳說

傳說在周朝時,有一個擅長詩畫的人,名 叫刑夷。一天,刑夷在河裡洗手時,看見河面 上漂著一件黑糊糊的東西,他懷著好奇心撈起 來一看,原來是一塊尚未燃盡的松炭,便又隨 手丟進了河裡。刑夷突然發現,自己一雙剛剛 洗干凈的手染上了一道黑黑的顏色。

「松炭既 能染色,是否可以用來寫字呢?」刑夷不禁思忖 道。他趕緊追到下游,重新把那塊松炭撈了 起來。刑夷把松炭帶回家,用磚頭將它搗碎,研 成粉末。「你干什麼呀?快吃飯吧!」妻子王氏說 著,把一碗麥粥端到刑夷面前。

刑夷朝麥粥望了一眼,靈機一動,捧起黑 粉末,「嘩」地撒在麥粥碗中。「啊呀,你瘋啦! 」王氏驚訝地說。刑夷笑了笑,沒有回答,他拿起筷子,在碗 里蘸了幾下,朝牆上畫了幾下,牆上出現了一 道道黑色的痕跡。

「哈哈,我找到寫詩作畫的材料啦! 」刑夷 高興地叫了起來。從此刑夷便用松炭粉末調 成的液體寫詩作畫,這種液體就是我國最原始 的墨汁。

⑧ 變色筆誰發明的

小時候最喜歡五顏六色的水彩筆了,只要拿出一大盒128色的水彩筆,便總能吸引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可是顏色雖多,帶著一大堆筆也很不方便。如果設計師想要隨性創作,走到哪畫到哪,就需要接下來這個變色神器了。它就是英國的Chameleon Pens,據稱這種筆可以一支抵十隻,號稱馬克筆界的變色龍。

可別小瞧這只筆,它還曾獲得2016紅點設計獎,在網上售價也不菲,五隻就要300塊人民幣左右。只能說設計師用的東西就沒什麼便宜的,看樣子小編是沒法實現自己的設計師夢了,身邊有朋友是設計師的話,可以考慮送給他們做禮物哦。

⑨ 油墨列印機是誰誰發明

1976年 全球第一台噴墨列印機誕生
1976年 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問世
1979年 BubbleJet氣泡式噴墨技術問世
1980年8月 Canon公司第一次將其氣泡噴墨技術應用到其噴墨列印機Y-80,從此開始了噴墨列印機的歷史。
1991年 第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出現
1994年 微壓電列印技術問世
1996年 Lexmark利用EXCIMER氬(ARGON)/氟(FLUMRINE)雷射切割技術推出全世界第一台1200*1200dpi超高解析度彩色噴墨列印機 Lexmark CJ7000
1998年 全球第一款同時具有1440dpi的最高解析度和六色列印功能的彩色噴打EPSONStylus Photo 700面世
1998年 全球首款7色照片列印機Canon BJC-7100誕生
1999年 第一台不使用計算機可打A4照片的彩色噴墨列印機EpsonIP-100橫空出世
2000年 第一款支持自動雙面列印的彩色噴墨列印機HP DJ970Cxi誕生。
2003年 全球第一款應用八色墨水技術的數碼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7960問世
2005年春 全球首款9色照片列印機HP Photosmart 8758誕生
與IBM4640同年,西門子科技的三位先驅研究者Zoltan, Kyser 和 Sear在同年研發發展成功壓電式墨點控制技術(EPSON 技術的前身),並將其成功運用在 Seimens Pt-80上,此款列印機在1978年量產銷售,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商業價值的噴墨列印機。

⑩ 科學小發明彩虹色水怎麼做

一、原理說明:
1、知識點:
密度:某種物質的質量和其體積的比值,即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作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人們往往感覺密度大的物質「重」,密度小的物質「輕」一些,這里的「重」和「輕」實質上指的就是密度的大小;
2、原理介紹:
因為第一種溶液是過飽和溶液,在這三種溶液中密度最大,所以會沉在最下面;而第三種只是清水,密度最小,所以會浮在最上面;而第二種溶液的密度介於第一種和第三種之間,便理所當然的處於二者之間的位置了。如果搖晃或是將試管倒立,則溶液混合後密度會趨於一致,即三種顏色也是混合在一起了,較長時間的放置後三種溶液最終會混合,即變成一種較深顏色的溶液。根據實驗我們得出:密度大的物體下沉,密度小的物體上浮。

二、 製作過程:
1、將所配食鹽的約1/2倒入第一個杯中,再倒入約1/3杯的清水製作成過飽和食鹽溶液,即用滴管攪拌後有食鹽沉澱在杯底即可;否則,再向杯中加入適當的食鹽並攪拌直至有食鹽沉澱。再向杯中滴入三滴彩色墨水並用滴管攪拌均勻;
2、向第二個杯中倒入所剩食鹽的約1/2,並倒入約1/3杯的清水做成不飽和溶液,即攪拌後杯底沒有食鹽沉澱(如果已有沉澱,則可倒掉一些食鹽溶液再加入清水)。再向杯中滴入另外一種彩色墨水三滴並攪拌均勻;
3、向第三支杯子中倒入約1/3杯的清水並滴入三滴第三種彩色墨水並攪拌均勻;
4、用滴管將第一杯中的食鹽溶液吸起滴在塑料試管中,約滴至試管管長(不包括擰瓶蓋處的一部分)的1/3即可;
5、沿著試管壁且慢慢地依次滴入第二和第三種溶液,同樣各滴入管長的1/3即可;
6、將瓶蓋旋緊,不能搖晃更不能將試管倒立,三層漂亮的彩虹色水立即呈現在你的面前。

閱讀全文

與彩色墨水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