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數碼是柯達發明的

數碼是柯達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4 06:10:52

① 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是什麼時候發明

是1975年發明的。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當原型機第一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

賽尚的判斷相當准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專利。

奠定了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現實。1989年,柯達終於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1)數碼是柯達發明的擴展閱讀:

發展簡史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

於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在這之後,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於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將可視電話和半導體泡存儲技術結合。

設計了可以數碼相機沿半導體表面傳導電荷的「電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發明了CCD器件的原型。

當時發明CCD的目的是改進存儲技術,元件本身也被當作單純的存儲器使用。隨後人們認識到,CCD可以利用光電效應來拍攝並存儲圖象。

② 數碼攝像機是誰發明的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一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圖像被CCD感測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頻磁帶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30年過去了,第一台數碼相機背後的發明者來到中國,為我們回顧那段歷史,也用他敏銳地洞察力展望數碼影像的未來。 艱難的誕生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於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台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賽尚彷彿又回到了實驗室中。 在技術襁褓中成長 「當原型機第一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賽尚的判斷相當准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專利,奠定了目前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顯示。1989年,柯達終於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我對於30年來的DC技術的發展非常吃驚,顯然已經超出了我當時對這類產品的預測。柯達在數碼影像領域已經致力於開發了30年,我個人見證了歷史上很多技術突破,讓數碼攝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他認為數碼相機3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幾個重要的技術進步:柯達上個世紀70年代末發明了CFA(彩色濾鏡陣列),讓彩色影像獲取成為可能;1986柯達展示了第一個百萬像素彩色成像感測器;此後,產生了JPEG圖像壓縮演算法,讓圖像文件得以輕松存儲。 無盡的發展道路 談到數碼影像的未來,賽尚先生並不認為目前技術發展已經走到終點了。按照他的觀點,未來10年,人們的焦點會放在如何存儲影像方面。數碼相機拍攝出的影像文件不僅是數據,更是記憶,將隨著時間變得更加珍貴。柯達在未來會更關注如何保存、分享、調用、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術發展。」 「回顧攝影技術發展,銀鹽技術讓我們可以獲取出色的圖像,數碼相機讓我們可以迅速獲取和回覽高品質圖像;第三階段的代表則是最新的柯達Easyshare ONE,不僅可以迅速拍攝、存儲,而且可以通過無線網路迅速與別人分享。從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這個未來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體和網路架構支持。」賽尚對數碼技術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第一台數碼相機重3.9kg,採用16節AA電池供電,CCD解析度為100×100像素,每個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時間為1/20s,在盒式磁帶上記錄一張圖像需要23s。談到自己用的數碼相機,賽尚說平時用的比較多的是DX7590,這次來中國借了妻子的LS753,因為其體積很小。由於柯達推出了更時尚的V系列相機,他正計劃聖誕節給老婆買一台當作禮物。 1975年,在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的柯達實驗室中,一個孩子與小狗的黑白圖像被CCD感測器所獲取,記錄在盒式音頻磁帶上。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獲取的第一張數碼照片,影像行業的發展就此改變。30年過去了,第一台數碼相機背後的發明者來到中國,為我們回顧那段歷史,也用他敏銳地洞察力展望數碼影像的未來。 艱難的誕生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於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台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賽尚彷彿又回到了實驗室中。 在技術襁褓中成長 「當原型機第一次展示給投資者時,他們詢問這種產品何時可以成為消費者品,我回答,大概是15~20年這種產品才會走進普通消費者家庭。」賽尚的判斷相當准確,數碼相機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1970末到80年代初,柯達實驗室產生了1千多項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專利,奠定了目前數碼相機的架構和發展基礎,讓數碼相機一步步走向顯示。1989年,柯達終於推出了第一台商品化的數碼相機。 「我對於30年來的DC技術的發展非常吃驚,顯然已經超出了我當時對這類產品的預測。柯達在數碼影像領域已經致力於開發了30年,我個人見證了歷史上很多技術突破,讓數碼攝影取得今天得成就。」 他認為數碼相機3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幾個重要的技術進步:柯達上個世紀70年代末發明了CFA(彩色濾鏡陣列),讓彩色影像獲取成為可能;1986柯達展示了第一個百萬像素彩色成像感測器;此後,產生了JPEG圖像壓縮演算法,讓圖像文件得以輕松存儲。 無盡的發展道路 談到數碼影像的未來,賽尚先生並不認為目前技術發展已經走到終點了。按照他的觀點,未來10年,人們的焦點會放在如何存儲影像方面。數碼相機拍攝出的影像文件不僅是數據,更是記憶,將隨著時間變得更加珍貴。柯達在未來會更關注如何保存、分享、調用、整理影像文件方面的技術發展。」 「回顧攝影技術發展,銀鹽技術讓我們可以獲取出色的圖像,數碼相機讓我們可以迅速獲取和回覽高品質圖像;第三階段的代表則是最新的柯達Easyshare ONE,不僅可以迅速拍攝、存儲,而且可以通過無線網路迅速與別人分享。從point and shot 到 point and share,這個未來值得期待,也需要很多硬體和網路架構支持。」賽尚對數碼技術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第一台數碼相機重3.9kg,採用16節AA電池供電,CCD解析度為100×100像素,每個像素4位灰度;其曝光時間為1/20s,在盒式磁帶上記錄一張圖像需要23s。談到自己用的數碼相機,賽尚說平時用的比較多的是DX7590,這次來中國借了妻子的LS753,因為其體積很小。由於柯達推出了更時尚的V系列相機,他正計劃聖誕節給老婆買一台當作禮物。

③ 數碼照相機是哪國發明的

1973年11月,索尼公司正式開始了「電子眼」CCD的研究工作,在不斷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它於198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MABIKA)」。該相機使用了10mm*12mm的CCD薄片,解析度僅為570*490(27.9)像素,首次將光信號改為了電子信號傳輸。這就是當今數碼相機的雛形。此後數碼相機成為了各大廠商關注的焦點。

④ 柯達發明了數碼相機,為什麼卻又死於數碼相機的沖擊

1975年,24歲的柯達工程師史蒂文·薩森發明了第一台數碼相機。這台數碼相機重約3.6公斤,只能拍攝0100像素的黑白照片,只能錄在磁帶上。如果你看它,你需要把它轉換成視頻信號,然後在電視上看。創建圖片需要23秒。當時,柯達在膠片攝影領域蓬勃發展。它的高管根本不在乎這種數碼相機。他們還公開表示,誰願意看電視上的照片?照片印刷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沒有人抱怨過,而且很便宜。因此。。。柯達在向數碼攝影過渡的過程中死去。2012年申請破產。


從柯達對膠片業務下滑的認識,到全面轉向數字領域的決心,柯達比其他競爭對手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就在2009年5月,在柯達大中華區工作了12年半的柯達前全球副總裁葉瑩(音譯)在得知柯達即將破產的消息後,在她的微博上說:「市場無情無情,企業離破產只有6個月的時間了,it界有一片陰雲……」很明顯,柯達用了六個多月的時間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⑤ 數碼相機是索尼發明的還是柯達

數碼相機是柯達最先發明的。

⑥ 數碼相機是誰發明的

賽尚(Steven Sasson)1973年碩士畢復業後即加制入柯達,成為一名應用電子研究中心的工程師。1974 年,他擔負起發明「手持電子照相機」的重任。次年,第一台原型機在實驗室中誕生,他也成為「數碼相機之父」。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不用膠片來拍攝影像,其原型產品只有1萬像素,成像非常粗糙。談到那段歷史,賽尚還記憶猶新:「在當時,數碼技術非常困難,CCD很難控制,A/D轉換器也很難製造,數碼存儲介質難於獲取,而且容量很小。當時沒有PC,回放設備需要量身定做。這些難點讓我們用了1年的時間才安裝完這台相機。」 數碼相機對當時的柯達而言是一個很小的項目,由於決定採用數碼方式,所以相機中沒有太多移動的機械,賽尚和兩個技術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項目。在選擇可以移動的數碼存儲介質時,賽尚希望其存儲量可以與35mm膠卷的拍攝數量差不多,所以最後採用了通用的卡式錄音磁帶,基本可以存儲相當於一個膠卷的30張照片。「很多技術在當時是非常新鮮的,這台原型機的電路板可以打開,一邊拍攝,一邊調整。」

⑦ 最早造出數碼數碼相機的是柯達嗎

1975 年,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Steven J.Sasson。

柯達於1975年開發世界第一部數碼相機。

背景信息和技術數據:

開發者: 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Steven J.Sasson-賽尚

原型機名稱: 「手持電子照相機」

尺寸:寬8.25 英寸,厚6英寸,高8.9 英寸(20.9x15.2x 22.5厘米)

重量:8.5l 磅(3.9 千克)

電源:16節AA電池

數碼內存: 49,152 位

影像感測器:Fairchild 201100 型CCD陣列

磁帶記錄機:Memodyne低功耗數碼磁帶記錄機

存儲設備:標准300英尺飛利浦數碼磁帶

性能特性:

曝光時間50毫秒

記錄一張影像:23秒

記錄密度:423位/英寸

影像容量:每盒磁帶存儲30張照片

控制邏輯:CMOS集成電路

⑧ 數碼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數碼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專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屬。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⑨ 數碼相機到底是誰發明的柯達公司的員工發明的

世界第一部數碼相機的確是柯達公司發明的。

柯達於1975年開發世界第一部數碼相機。

發明者: 柯達應用電子研究中心

原型機名稱: 「手持電子照相機」

⑩ 數碼相機是誰發明的

數碼相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脈沖記錄到磁帶上。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宇航局(NASA)在宇航員被派往月球之前,宇航局必須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然而工程師們發現,由探測器傳送回來的模擬信號被夾雜在宇宙里其它的射線之中,顯得十分微弱,地面上的接收器無法將信號轉變成清晰的圖像。於是工程師們不得不另想辦法。在這之後,數碼圖像技術發展得更快,主要歸功於冷戰期間的科技競爭。而這些技術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大多數的間諜衛星都使用數碼圖像科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發,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George Smith和Willard Boyle將可視電話和半導體泡存儲技術結合,設計了可以數碼相機沿半導體表面傳導電荷的「電荷『泡』器」(Charge 「Bubble」 Devices),率先發明了CCD器件的原型。
當時發明CCD的目的是改進存儲技術,元件本身也被當作單純的存儲器使用。隨後人們認識到,CCD可以利用光電效應來拍攝並存儲圖象。

閱讀全文

與數碼是柯達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