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大發明對中西方產生不同的影響原因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② 手握海水淡化多項專利「發明狂人」該如何找「婆家」
如你沒有錢還想創業那就要用你的智慧了
你要用你的智慧來創業啊
要是你沒有什麼特長的話那你就去打工好了
③ 美版恐龍戰隊
是不是有6個人分別代表紅、黃、黑、藍、粉、綠、白7種顏色的戰士和被製造出來的怪物戰斗。
紅戰士:傑森
武器:威力劍
佐得:霸王龍
第二代佐得:飛龍佐得
黃戰士:曲妮
武器:威力匕首
佐得:劍齒虎
第二代佐得:金牛佐得
藍戰士:比利
武器:威力長矛
佐得:三角龍
第二代佐得:天馬佐得
黑戰士:傑克
武器:威力斧
佐得:無齒象
第二代佐得:雄獅佐得
綠(白)戰士:湯米
武器:威力錘
佐得:龍的力量(白虎佐得)
粉紅戰士:金伯莉
武器:威力弓
佐得:翼首龍
第二代佐得:火鳥佐得
個人簡介
傑森:主角系熱血少年
曲妮:會中國功夫的華裔少女。片頭里演示了螳螂拳……
比利:發明狂人,他們的手錶通信器好像就是他發明的。每個團體的必備成員……
傑克:黑人,其餘不詳
湯米:一開始是反派,暴強無比,加入主角方後隨不至於淪為搞笑角色,也變成了個雞肋般的戰鬥力。
金伯莉:白皮膚的體操美女。
迅雷下載
http://movie.pcpop.com/66183_4_0_66.html
④ 有一個美國電影, 有一個電梯死了很多人 全是血, 好像有父母, 名字意思大概是 研究狂人 還是發明
電梯驚魂
⑤ 請介紹一下西方的大畫家
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8月29日-1867年1月14日)是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領導人,他和浪漫主義畫派的傑出代表德拉克羅瓦之間的著名爭論震動了整個法國畫壇。 安格爾的畫風線條工整,輪廓確切,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對後來許多畫家如德加、雷諾阿、甚至畢加索都有影響。 巴伯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畢加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加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是一位法國的印象派畫家。 弗朗索瓦·布歇 (Francois Boucher)(1703年-1770年5月30日),法國洛可可時期的重要畫家。又譯做法蘭撒·布歇或是法蘭克斯·布雪。他以綜合性,感官的繪畫主題聞名。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1月30日 - 1905年8月19日)是19世紀末著名的法國學院派畫家,畢業於巴黎的朱利安美術學院,在1850年得羅馬獎學金。他一生堅持唯美主義的學院派風格,打擊壓制後起的印象派畫家,他的作品很受當時人的欣賞,現代對他的作品也大有人贊美。由於他的夫人也是他的同學,所以當時受夫人的影響,極力幫助女性畫家舉辦畫展 列奧納多·達芬奇1(義大利語: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他不但是個大畫家,同樣還是一位未來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因自己高超的繪畫技巧而聞名於世。他還設計了許多在當時無法實現,但是卻現身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總的來說,達芬奇大大超越了當時的建築學,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水平,但是卻未能推動其發展。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Salvador Domenec Felip Jacint Dalí Domenech,1904年5月11日 - 1989年1月23日)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他的超現實作品而聞名。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又譯「達維特」,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 是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 歐仁·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1863年8月13日)是法國著名畫家,1798年4月26日出生於法國南部羅訥河畔的阿爾代什省,曾師從法國著名的古典主義畫派畫家雅克·路易·大衛學習繪畫,但卻非常欣賞尼德蘭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的繪畫,並受到同時代畫家熱里科的影響,熱心發展色彩的作用,成為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和梵·高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著名畫作「自由領導人民」是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慘世界」的呼應,這幅畫曾被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郎的鈔票和1980年的郵票上。 H·保羅·德拉羅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 1797年7月17日 - 1859年11月4日) 是法國著名的學院派畫家之一。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復制匠。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作品。像蒙克的許多其它作品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蒙克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吶喊》屬於這個系列。這個系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郁等主題。 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發音 (說明 · 關於)),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後印象派代表人物。 梵谷的作品著意於真實情感的再現,但一直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直到死後他的作品才以其之震撼人心和富於想像力贏得評論界的贊揚。在他死後一些畫家開始模仿他的畫法,強調感情的宣洩,而對現實不一定作出如實的反映,這種創造性的態度被稱為表現主義。此外凡·高的繪畫風格對後來出現的野獸派也有一定影響。 約翰·斐拉克曼(John Flaxman,1755年7月6日 – 1826年12月7日)是英國著名雕塑家和插圖畫家。 讓·昂諾列·弗拉戈納爾(1732年4月5日-1860年8月22日),法國羅可可時代的代表畫家。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7日—1903年5月9日﹚,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後印象派。 高更的作品趨向於原始的風格。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為粗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徵性的物與人。此外他是印象派中融合了原始藝術風格的知名藝術家。現代藝術史中,高更往往被拿來與梵谷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畫過對方的肖像,但最後卻步上不同的道路,並沒有維持很好的友誼。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弗朗西斯哥·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是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派的創始人,其畫風影響了後來的法國印象派。葛飾的筆名很多,如春朗、宗理、畫狂人、戴斗、為一、卍等。 托馬斯·吉爾丁(Thomas Girtin,1775年-1802年11月9日)英國畫家,蝕刻畫家。吉爾丁出生在倫敦南華克區一個成功的繩索製造商家裡。在他幼年時父親病逝,他的母親嫁給了一個繪圖員瓦根。吉爾丁跟隨繼父學習繪畫,後來又師從金屬版畫家愛德華·多耶斯(Edward Doyes,1763年-1804年),他還結識了J.托納(J. M. W. Turner)。 讓-安東尼·華托(1684年10月10日-1727年7月18日)是法國羅可可時代代表畫家。 薩托尼諾·赫蘭(Saturnino Herrán,1887年—1918年),墨西哥畫家。生於墨西哥阿瓜斯卡連特斯(Aguascalientes)。1903年,他父親去世。兩年後,全家搬往墨西哥城。1912年,25歲的赫蘭認識了他的妻子羅莎里·阿萊拉諾。 瓦西里·康定斯基(Василий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曆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於俄羅斯的畫家和美術理論家。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定斯基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在敖德薩度過童年。進莫斯科大學後,就讀法律和經濟學。1896年在慕尼黑學習繪畫(寫生,素描和解剖學),在俄國革命之後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為前衛藝術與官方的現實主義藝術相悖,1921年他回到德國,在包豪斯從1922年開始任教,在1928年加入德國國籍,直至1933年包豪斯被納粹關閉。此後定居法國,在1939年加入法國國籍,1941年法國被納粹佔領,康定斯基沒有選擇前往美國定居,他在1944年逝於巴黎近郊的塞納的內依。 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1776年6月11日—1837年3月31日),英國風景畫家。 凱綏·柯勒惠支(Kthe Kollwitz 1867年 7月8日 - 1945年 4月22日)是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家和雕塑家,20世紀德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26日-1875年2月22日)。法國著名的巴比松派畫家,也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畫風自然,樸素,充滿迷矇的空間感。簡稱做柯洛,或譯做讓·巴蒂斯·卡米爾·柯羅 彼得·馮·柯內留斯 (1784年-1867年)是德國著名畫家,出生於杜塞爾多夫。他的父親是一位杜塞爾多夫畫廊的巡視員,他15歲時父親就去世,做為長子,為了幫助維持家境只得放棄繼續學習繪畫。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繪畫。 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年6月10日 - 1877年12月31日) 是法國著名畫家,現實主義畫派的創始人。主張藝術應以現實為依據,反對粉飾生活,他的名言是:「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 拉斐爾·桑喬(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義大利畫家。 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西北威尼斯和佛羅倫薩之間烏姆勃利亞省的一個小鎮,他的父親就是一位畫家。拉斐爾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他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一位畫家,在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列奧納多·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他的畫以「秀美」著稱。年輕時他曾在佛羅倫薩學習四年,有幸仔細觀摩了另兩位巨匠的作品,從中領悟了不少。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是「聖喬治和龍搏鬥」的場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皇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派》(School of Athens)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到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同時也創作出許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奧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樣。他短短一生創作出不少作品,於1520年早逝。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出生在法國巴黎的經典印象派畫家。 雷諾阿以畫人物出名,這之中又以畫甜美,悠閒的氣氛還有豐滿,明亮的臉和手最為經典。印象派中雷諾阿的特色在於描繪迷人的感覺,從他的畫作中你很少感覺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懷,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如母親或是長姐般的笑容。雷諾阿認為繪畫並非科學性的分析光線,也並非巧心的安排布局,繪畫是要帶給觀者愉悅,讓繪畫掛置的環境充滿了畫家想要的感覺。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年11月21日-1967年8月15日)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畫風帶有明顯的符號語言,如《戴黑帽的男人》。他影響了今日許多插畫風格。全名是雷內·弗朗索瓦·吉斯來恩·馬格利特(Rene Francois Ghislain Magritte)。 伊利亞·葉菲莫維奇·列賓(ИльяЕфимовичРепин,1884年8月5日—1930年9月29日),俄羅斯畫家,巡迴展覽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佛蘭德斯畫家,是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錫根,父親是一名原籍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新教律師,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逃到德國。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隨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為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少年時期的魯本斯曾在一個伯爵夫人家裡做侍童,因此有機會接受正統的貴族式教育,精通多種語言。後來又在母親的安排下從師幾位畫家,21歲時他便獲得安特衛普畫家公會的承認,成為一名正式的畫家。 西奧多·盧梭(tienne Pierre Théodore Rousseau,1812年4月15日—1867年12月22日),法國巴比松派的風景畫家。依全名又譯做皮埃爾·埃提昂·蒂奧多·盧梭。他的中文譯名有相當多種,有時做胡梭,有時做魯梭。 盧梭的風景畫以強烈的色彩、大膽的筆觸,和獨特的主題聞名。評價是有褒有貶,他是提高法國風景畫家地位的重要人物,在18世紀當時,他的作品被拒於主流畫派長達10年的時間,最後終於在1848年獲得大眾的認可正式有公開展出,並被授與榮譽的十字勛章。並成為將巴比松派接續到印象派的重要畫家。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台灣簡稱為林布蘭特。 亨利馬蒂斯(法語: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愛杜爾·馬奈(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是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 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加柏裡斯鎮,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桑喬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梅第奇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宗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義大利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羅馬、那不勒斯、馬爾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於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國巴比松派畫家。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國畫壇聞名。習慣被稱作米勒,實際按照法語發音應翻作「米葉」。 居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1826年4月6日-1898年4月18日),法國象徵主義畫家。生於巴黎,死於巴黎。 莫羅的繪畫主要從基督教傳說和神話故事中取材。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莫羅的繪畫作品中往往包含著文學要素,因此莫羅往往被同時代的象徵主義作家和藝術家尊為先驅。 1891年,莫羅成為法國國立美術學院教授。在他的學生中有後來成為野獸派先驅的亨利·馬蒂斯和喬治·魯奧。 克洛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 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蘭畫家,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對後代的建築、設計等影響很大。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 奧德·納德盧姆Odd Nerdrum(1944年4月8日-)挪威畫家。他是一個引起爭議的人物。他宣稱自己的作品不是藝術,只是一種浮躁虛誇。他的作品中表達出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傳統,明顯受到了倫勃朗(Rembrandt)和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影響。 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1887年11月15日-1986年3月6日)是一位美國藝術家,被列為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歐姬芙的繪畫作品已經成為1920年代美國藝術的經典代表,她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其主題相當具有特色,多為花朵微觀、岩石肌理變化,海螺、動物骨頭、荒涼的美國內陸景觀為主。她的作品中常充滿著同色調的細微變化,組成具有韻律感的構圖,某些時候歐姬芙畫中的物品外輪廓,讓觀者感到此物品的輕脆感。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6月15日-1665年11月19日)17世紀法國巴洛克時期重要畫家。以《阿爾卡迪的牧人》為其代表作。常被簡稱做普桑。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亞里山德羅·菲力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的佛羅倫薩畫派藝術家。 讓·路易-安德爾·蒂奧道·熱里科 (法語:Théodore Géricault;1791年9月26日 - 1824年1月26日)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對浪漫主義畫派和現實主義畫派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906年),法國人,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的重要畫家。 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有時候甚至為了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塞尚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復制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系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為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瓦西里·伊凡諾維奇·蘇里科夫(ВасилийИвановичСуриков,1848年1月24日—1916年3月19日,俄羅斯著名畫家,1948年莫斯科國立美術學院更名為蘇里科夫美術學院。 蘇里科夫出生於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1876年畢業於聖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並且獲得一級藝術家稱號。成名作大部分取材於歷史事件,表現人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提香(Tiziano Vecelli約1477年 - 1576年8月27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偉大畫家,威尼斯畫派的代表。 提香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卡多列,10歲時隨兄長到威尼斯,在喬萬尼·貝利尼畫室學畫,與著名畫家喬爾喬涅同學。 蒂埃哥·委拉士開茲(又譯委拉斯貴支)(1599年6月-1660年8月6日)是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弗朗西斯哥·戈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 委拉士開茲的全名為蒂埃哥·羅德里開茲·德·西勒瓦·伊·委拉士開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出生於西班牙西南部的塞維利亞,父親胡安·羅德里開茲·德·西勒瓦是祖籍葡萄牙的小貴族、律師,母親羅里瑪·委拉士開茲是塞維利亞的貴族世家,依據當地習慣,姓隨父母中家世身份高的人,因此他隨母姓。 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 1917年7月12日-)美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以貼近平民生活的主題畫聞名,作品已被相當多的博物館、藝廊重視與收藏,包括了美國國家畫廊。他的全名是Andrew Nowell Wyeth。又譯作安德魯·奈維爾·維斯。 馬克·夏卡爾(俄語: МаркШагал; 白俄羅斯語: МойшаЗахаравч Шагала ;1887年7月7日-1985年3月28日),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之一。出生於俄國的猶太家庭。父母只靠著微薄的收大以養育10個子女,家境貧困。黑暗的木屋、迷信的鄉民、演奏著小提琴的人、牛、羊、雞以及馬等都存在於少年夏卡爾心中的,這一幕幕的印象,成為了他的創作泉源。 喬治·皮埃爾·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又譯做喬治·修拉, 1859年12月2日—1891年3月29日),是點彩畫派的代表畫家, 後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他的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當你靠近看,每一個點都充滿著理性的筆觸,與梵谷的狂野,還有塞尚的色塊都大為不同。秀拉擅長畫都市中的風景畫,也擅長將色彩理論套用到畫作當中。
⑥ 2009的十大發明有那些
美刊評出2009年度十大發明 年年月月,都有無數發明狂人在忙碌。他們可能無法治癒白血病或者送宇航員上火星,但其作品對現實的影響一樣深遠。美國《大眾科學》雜志據此評選出2009年度十大發明。 1. 摩天大樓逃生輪(研發成本:33.5萬美元,耗時:6年) 「9·11」事件後,凱文·斯通為幫助人們在災難時刻成功逃離摩天大樓設計。使用者只需打開一個抽屜大小的盒子,將一條纖維製成的繩索鉤在某個安全牢靠的物體或連接點上,然後將類似外衣的安全吊帶套在身上,打開窗即可一溜而下,距地最高可達100層樓。使用時完成全部准備動作不用一分鍾。並配有手動的備用制動桿,從100層高的大樓下到地面,耗時不到四分鍾,平均一秒鍾下一層。 2.最快的坦克(名稱:Ripsaw;研發成本:未知;耗時:5年) Ripsaw的設計目標是在崎嶇難行的地帶執行無人任務,這輛無人駕駛的坦克能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在泥濘的野地里披荊斬棘,發明者用焊接鋼管做車架,使得車身強度增加50%,自重減少50%。 此項發明吸引了美國軍方無人地面車(UGV)開發人員的注意,並獲得國防部125萬美元的資助。進行測試,Ripsaw與其他UGV的最大區別就是速度。其他UGV最高時速只有20英里左右,而價值76萬美元的Ripsaw卻能跟上悍馬。 3. 能發電的減震器(名稱:GenShock;研發成本:10萬美元;耗時:2年) 這個由麻省理工學院最優秀的一群學生設計的節能減震器,利用汽車顛簸時的上下運動產生電力,幫助減少汽車交流發電機的工作量,最終達到省油目的。 GenShock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液壓系統,減震器的活塞將液體泵入,驅動液壓馬達和一個微型電動發電機。 研發小組已與悍馬製造商簽訂了商業合同,估計GenShock將很快出現在美軍的悍馬車隊上。 4. 「喉語」翻譯器(名稱:Audeo;研發成本:33萬美元;耗時:5年) 這個小小的裝置意在幫助那些因為運動神經元疾病、創傷性腦損傷或其他問題出現言語障礙的人。Audeo是將3個葯片大小的電極貼在喉部,捕捉大腦和聲帶之間發出的信號。電極內一個處理器可以過濾或者放大這些信號,然後將它們傳輸至附帶的電腦上,電腦軟體將這些信號解碼,轉換成單詞,通過揚聲器讀出來。不過這種技術仍有改進空間。現在使用Audeo每分鍾最多隻能說30個單詞,大概是正常說話速度的五分之一。 5. 「第六感」界面(名稱:SixthSense;研發成本:350美元;耗時:8個月) 戴上由迷你投影機、攝像頭和筆記本電腦組合而成的「第六感」(SixthSense),讓人們以無縫方式操作智能數字設備,提供科幻作品中想像的交互體驗。這套設備基本思路是:一個攜帶型投影機和攝像頭吊你的在胸前,兩者都與你背著的手提電腦相連,你的拇指和食指上纏著4種不同顏色的記號或膠帶。當系統接通,攝像頭就開始捕捉影像,傳送回電腦,後者的視覺運算模塊隨即開始工作。 目前,發明者將與韓國三星公司工程師合作,將整個系統縮小,裝到該公司生產的一款內置投影儀的智能手機上。 6. 截癱人士助行器(名稱:ReWalk;研發成本:超過200萬美元;耗時:10年) 1997年秋摔斷脖子後,以色列工程師阿米特·高弗很快開始研究ReWalk,一種可以幫助截癱患者站立、慢走、甚至爬樓的外骨骼結構。 高弗做出的樣品重44磅,只消幾分鍾就能「穿」上,它有幾種模式,如行走、坐下和上下樓梯,用腕部一個控制器進行操縱。就像拐杖一樣,這套設備很多配件(包括電動機和電池組)都是成品,無須定製。 7. 更好的靜脈導管(名稱:VascularPathways;研發成本:60萬美元;耗時:6年) 過去30年來,用於把葯物和液體滴入病人身體的靜脈導管設計一直沒有多大變化。阿米爾·拜爾森發現,40%的醫務人員第一次進行靜脈注射時都會遭遇失敗。將針刺入皮膚,盲目地向前推進,常會令靜脈阻塞,影響長達數周。 相形之下,拜爾森發明的VascularPathways十分實用。不管採用什麼針頭,使用VascularPathways的醫務人員只要一看到有血通過針管迴流,就知道已經找到靜脈,然後就可以推動一個滑桿,將一條導引線從針內安全推出。在導管順著導引線接進來之前,導引線捲成一個圓圓的花形,以防導管尖端傷到靜脈壁。最後,針和導引線抽走,留下導管就位,再也不必反復尋找靜脈。 8. 環保魚餌(名稱:IronClads;研發成本:未知;耗時:數月) 柔軟而便宜的軟性塑料魚餌很受釣魚愛好者歡迎,但它們非常容易脫落。2006年,酷愛釣魚的霍賓斯決定親自打造一種更堅固的餌料,用於冰釣。最後他發明了「鐵甲」,用聚酯管製成的骨架提升塑料強度,可經受93磅的拉伸強度。 之後,霍賓斯拋棄有毒的塑料,改用硅樹酯材料。如果被魚兒扯掉帶走,硅樹酯餌會逐漸生物降解,而不是像塑化聚氯乙烯製成的軟魚餌那樣釋放出有毒物質。現在環保型「鐵甲」正接受測試,預計今年可以出現在商店貨架上。 9. 植物油發電站(名稱:Vegawatt;研發成本:30萬美元;耗時:4年) 工程師詹姆斯·佩雷特這個名為Vegawatt的發明是全球首個利用廢棄植物油為建築持續提供電力和熱水的裝置。Vegawatt售價2.2萬美元,月租435美元,每周可以處理大約80加侖廢油(約為一個大型餐館的標准用量),每小時生產5千瓦電力,每周節省1000美元,減少10%的能源成本。 10. 蘑菇牆板(名稱:Greensulate;研發成本:1500美元;耗時:2年) 艾本·巴耶爾和蓋文·邁金泰爾准備用蘑菇建房。在實驗室內,兩位發明者用水、過氧化氫、澱粉、再生紙和稻殼等農業廢棄品做成模具,然後注入菌絲,它是蘑菇的根體,看上去就像一束束白色的纖維。這些纖維消化養料,10到14天後就會發育成一張緊密的網路,把模具變成結構堅固的生物復合板。然後再用高溫加以烘烤,阻止菌絲繼續生長。兩周之後,板材製作完成,可以用於牆體。 目前,這種蘑菇板材已經試用於佛蒙特州一家學校的體育館。
⑦ 狂人發明的人肉輪滑,成龍都來拜師學藝,他到底是誰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他的名字:讓伊夫·布朗杜 法國的一位輪滑大師,有著輪滑變形金剛的稱號,裝備叫極限輪滑衣,中國第一個玩的人是小亮,也是跟這位大師學的。望採納謝謝。
⑧ 西方文化
希臘篇
宙斯:希臘神話中的至高神,掌握雷電,所以又被稱為雷神。在母親蕾亞的支持下,殺了父親克洛諾斯,成為了第三代神王。性格極為好色,常背著妻子赫拉與其他女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無數。
克洛諾斯:前奧林波斯神詆之一,天神烏拉諾和大地女神瑞亞之子,泰坦巨人中的最幼者,推翻父親成為第二代神王,其後卻遭到與父親同樣的命運。
波塞冬:海之皇,宙斯的二哥,手持巨大三叉戟,統領海中所有生物。有被描寫為半人半魚的模樣,能呼風喚雨。性格凶暴殘忍。
哈帝斯:宙斯,波塞冬,得墨忒爾的兄長,主管冥界,力量很強,但性格平和。除了搶奪豐收女神得墨忒爾之女春之女神玻爾塞富涅為妻外,無它惡行。
瑞亞:希臘神話中的大地女神,是奧林波斯神系之前的古神,也是泰坦之母,她與烏拉諾生下了眾多希臘神詆。
帕拉斯·雅典娜:智慧女神和正義戰爭女神,宙斯和墨涅斯之女,她出生時宙斯頭部劇烈疼痛,之後用大斧劈開後,雅典娜手持長槍,身披戰甲從中跳出。是很受歡迎的神。因失手殺死好友帕拉斯而改名為帕拉斯。雅典娜。
阿波羅:太陽神,宙斯和勒托之子,月神和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兄長,希臘十二大神詆之一,又名赫利俄斯。主掌光明,醫葯,文學,詩歌,音樂等。每天架天馬拉乘的的黃金車巡遊天上一周。
阿爾忒彌斯:月神,狩獵女神,純潔之神。所以也被稱為處女的保護神。阿波羅的孿生妹妹。
阿瑞斯:戰神,是兇殘,狡詐,非理性的,為戰爭而戰爭的神。曾與工匠之神的妻子維納斯私通,被裝進一張工匠之神特製的大網中而無法脫身。(維納斯原為羅馬神詆,後為希臘神話所吸收。)
赫爾墨斯:宙斯與阿特拉斯的女兒邁亞所生的兒子。腳生雙翼,速度如飛,成為天界眾神傳令的使者,後為旅人,商人,盜賊的保護神,經常化為凡人下界幫助保護者。
狄俄涅索斯:酒神,拉丁文名字為巴卡斯,傳說中釀酒的發明人,形象為一手持酒杯,一手拿松果木神杖,後升為歡樂,文明之神。
赫拉克勒斯:宙斯與凡人的私生子,為神母赫拉所仇視,但在雅典娜的巧妙安排下,赫拉為其哺過乳。出生後既力大無窮,曾於搖籃中捏死過兩條巨蛇。成人後,完成了號稱不可能完成的十二件大功。因此其後升為大力神。因在完成十二件大功中替人類掃除了眾多妖魔怪獸,並解放了為宙斯囚禁的善神普羅米修斯,所以受人愛戴。富於反抗精神,曾不滿宙斯的專制而反抗神界。
刻耳柏洛斯:地獄的守門狗,三頭而蛇尾的魔獸,以青銅之聲攻擊敵人,是巨人和怪物所生的怪獸。
北歐篇
奧丁:北歐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戰神,權力之神,魔法之神。曾冒死以一人之力闖入冥界,為人類取得古文字而擁有大量知識,為此失去一隻眼睛。他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騎八足神馬「斯萊普尼斯」,手持名槍「岡尼爾」,居住在「瓦爾哈拉」的神殿中,讓女武神收集死者的魂魄,為終末之戰「饒納諾克」即「諸神的黃昏」做准備。為舉世聞名的北歐蠻族,維京人所信仰。他們堅信如果英勇戰死就可以進入「瓦爾哈拉」,所以戰斗是勇猛無比,曾席捲過大半個歐洲。奧丁曾在史克威爾的大作《FF8》中,扮演超強召喚獸。有八分之一幾率出現,每次都是一擊必殺,不過手拿的是「斬鐵劍」(「岡尼爾」呢?)。後被一招「斬鐵劍返」擊殺。(戰神會被自己的招式擊殺???)
女武神(瓦爾基里):侍奉主神奧丁的女神,奉命奔波在戰場上,收集戰死的勇士的靈魂,帶往「瓦爾哈拉」,讓其復活以應付諸神與巨人族的「諸神的黃昏」的最終戰。女武神們各個武技高超,為人類的保護神。著名劇作家瓦格納曾為其譜寫過名曲《女武神的飛馳》(瓦格納以及他的作品和生平會在以後介紹,他的著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歌劇版的奇幻小說,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聽聽,十二分精彩!!銀英迷不可錯過。而游戲《星際爭霸》中人族的強力對空飛機也是以女武神命名的。)
齊格弗里德:德國著名英雄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里登場的英雄,他得到了擁有至高力的指環,可以聽懂鳥語。他殺死過巨龍,沐浴過龍血,成為有最強肉體的不死男人。但卻因為沐浴時一片樹葉掉在了背上,肩胛骨下的一處成為致命弱點而被人殺死。(詳情請參閱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洛基:最初被看作仁慈之神,因為其傑出的才能和外貌而被阿斯神族接受,但身為巨人族的他生性喜歡喜歡挑撥其他神爭斗,還殺死了主神奧丁的兒子,被諸神囚禁,在諸神與巨人族的終末戰「諸神的黃昏」時爆發,加入巨人族陣營戰斗,最後帶來了諸神的毀滅。
瑟特:住在火之國度的巨人,「諸神之黃昏」中率火巨人出戰。
赫爾:主宰地下世界的女神,據說是洛基的女兒,奧丁賦予她到冥界尼弗爾海姆,統治九界的權力。
焚里爾: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魔獸,洛基的子女之一,巨大狼形怪物,傳說當他張開嘴後上下鄂可以頂住天地,因其性格凶暴而被矮人族囚困,直到終末戰時,他才脫困,並且吞下了太陽和主神奧丁。
托爾:著名的雷電之神,名字即「轟鳴者」的意思,諸神中最具怪力的神,以巨大鐵槌作戰。他的鐵槌也很著名,「托爾的鐵槌」在許多作品中幾乎成為了力量的代表。他還是豐饒之神,主管一切人類所必須經歷的儀式,如婚喪嫁娶等。「諸神之黃昏」中托爾和世界蛇尤蒙岡多同歸於盡。尤蒙岡多是一條自己銜著自己的大蛇,象徵無限。
北歐命運三女神:掌握「存在」和「未來」斯克爾特掌握「必然」和「現在」威爾珊迪
多瓦夫:矮人中的妖精族(奇怪的組合)。據說當初是蛆蟲,因啃食了最初巨人尤米爾的遺體而獲得了人形和智慧。擁有天才的鍛造本領,是武器和工藝品的傑出製造者,也就是奇幻小說中常常出現的矮人族設定的原形,代表人物很多,如《龍槍》中弗林特。火爐。《羅德島戰記》中的吉姆,他們共同的特點為矮胖的身體,大鬍子,手持戰斧,忠誠而脾氣暴躁。
BERSERK:巴薩卡,這個詞源於古代北歐語言,意思是「披著熊皮的人」後為「狂戰士」的稱謂。是奇幻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職業設定之一。狂戰士受主神奧丁的加護,戰斗中會陷入極度興奮的忘我狀態,以超強的肉體打擊敵人,沒有恐懼,疼痛的感覺。嚴重者會陷入癲狂而死。如《羅德島戰記》中的奧爾松。
印度篇
梵天:印度教神話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創造者。佛教吸收其為護法神,稱「大梵天王」。
濕婆:印度三大神的第三位。又叫「西哇」。是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象徵「昌盛」和「吉兆」的神。同時又象徵「毀滅」,是起死回生之神。一般被視為「破壞神」。同時他也是生殖之神,傳到中國後與藏教密宗中的大歡喜菩薩互相影響。有時也被人塑成一面目猙獰的怒漢和一極美女子交合的形象。濕婆表現憤怒的一面傳入日本後,作為大黑天十分聞名,是武士和浪人的保護神。
毗濕奴:三大主神之一,與前兩者並稱為三聯神。稱謂極多,有一千種以上,常見的為「那羅衍」,「世界之主」等。
因陀羅:雷電之神,眾神之首,後成為天王。被佛教吸收後又叫「帝釋天」,為善見城城主。
吉祥天:即拉克什密。被稱為毗濕奴的妻子。在最古老的神話中與大梵天,俱毗羅,因陀羅聯系在一起,是佛教的護法天王。是毗沙天門王之妹,號稱「功德天王」。毗沙天王是北方天王,是財富之神,勝利,護法之神。
釋迦: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相傳為印度北部小國王子,後舍棄家庭,權位,獨自出走。七年後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又被稱為大日如來。佛教中最為崇高的神,曾降伏過中國的戰斗之神齊天大聖。
天龍八部:即八部眾,說法見於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曾提到過:「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
天:即帝釋天為首的天神。天神的壽命也會完結,這是因為佛家相信事事皆有無常。天神臨死前會出現「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出汗,不樂本位」這五種徵兆,也就是所謂的「天人五哀」。
阿修羅:阿修羅是與天對立的一族。他們非常好戰,男的極丑,女的極美。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天有美食而無美女。雙方常因此而互相爭斗,場面十分慘烈。「修羅場」的說法即從此來。阿修羅一族被視為戰神,他還有個化身是火神大摩尼,也就是「拜火教」和中土「明教」的最高神。
龍:龍無論在東西方神話,還是在奇幻文化中都是個非常歡迎的角色。以其獨特的外形,強大的力量備受青睞。可以說一說到奇幻,人們就會想到龍,龍幾乎成了奇幻文學的代表。東西方的龍雖然有所不同,但它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頭部特徵,善飛翔,會從嘴中吐出物質攻擊等。這些驚人的巧合讓人忍不住懷疑是否以前有此一類生物存在。龍的記載在我國由來以久,大量詳實,准確,生動的記錄貫穿著整個古代正史,有紀可考的記錄最後見於民國初年,讓人十分迷惑。但天龍八部中的龍其實說的是一種大蟒蛇。
乾達婆:擁有黃金之翼半人半鳥的精靈。天界的音樂家。
迦樓羅:中國人很熟悉的一種大鳥,傳入中國後演變成了金翅大鵬鳥。原型是種翅有種種庄嚴寶色的神鳥,一天吞噬一條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哪來這么多龍讓它吃?),五百年自焚一次,然後又從火焰中復活,鳳凰重生的傳說即來源於此。
其他有代表性的神
巴爾:又名巴盧爾或巴卡爾,出現在不同神話中,名稱也不同。美索不達米亞一帶的主神,掌管雷電和農牧,生殖。也是死而復生之神。與兄長穆圖是死敵。起先是善神,後在基督教義中被視為邪神。在《暗黑破壞神二》中登場,被視為毀滅之王。
穆圖:也名莫特。死神,冥界之神,混沌之神,乾旱和歉收之神。是巴爾的兄長和主要對手。出自閃米特族神話。
阿卡特拉姆:凱爾特神話中的勇敢之神,達努神族努阿達的別名。曾與邪神巴爾殊死作戰。
須佐之男:日本神話中最早的大神依邪那歧三子女中的最幼者,另兩為就是日本最高神天照大神,和月讀了。他全名為素盞鳴尊,亂暴之神,因其狂暴的性格而被視為破壞神。他斬殺了八歧大蛇,成為神話中的英雄。
伊希斯:埃及神話中神力非凡的巫師,被視為魔法的始祖。
塞特:出自埃及神話,希臘人稱之為緹豐,為惡靈的化身,永遠與善良作對。傳說他曾化身黑豬,每月攻擊啖食月亮。
哈奴曼:印度版孫悟空,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風神和母猴所生之子。在英雄敘事詩《羅摩衍那》中登場成為幫助羅摩王子的好幫手。他聰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於騰雲駕霧,變幻形象和大小(還說不是孫悟空?),多次救助羅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塞克爾:埃及神話中的死者之神。以鷹頭木乃伊的形象出現,傳說為冥界的判官,常用一架天平來稱量死者的心臟,以決定他的待遇。在古埃及法老陵墓中的壁畫上大量出現,在羅斯托神廟中被膜拜。
http://blog.sina.com.cn/u/47f65023010003s6
西方戲劇的發展
http://yellowpage.db66.com/third.asp?firstid=8&secondid=155&thirdid=728
戲劇介紹
⑨ 生活中的創意小發明有哪些
1、照明手套
由義大利設計師發明的這款自發光手套光源,讓雙手在工作的同時能更好地解決照明問題,讓人在黑暗的情況下更方便去操作,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這款手套在交通工作、騎行運動或娛樂活動中應用前景廣闊。手套用可反復清洗的柔軟材料製成,並採用太陽能充電。
2、簡單的遮陽帽舌
平時的遮陽帽雖然材質都比較透氣,但是佩戴時間久了也會感覺熱,同時還會將發型弄亂。這款簡易遮陽帽只有一個帽舌部分,可以把它跟太陽鏡結合在一起,遮陽防護,更透氣,還不必擔心會弄亂發型,既實用又方便。
3、桌面隱蔽式台燈
這款LED台燈可以有效節約佔用面積。桌面設計有一個跟台燈相契合的凹槽,當你需要使用台燈時,可以將它拉伸出來並任意調整角度;無須使用時,則可以將它壓縮至桌面內,從而為桌面騰出更多的空間。
4、萬向不倒兒童碗
寶寶自己吃飯的時候,媽媽經常為小傢伙拿不穩飯碗而擔心,怕寶寶因為愛動而把飯碗弄翻。這個不倒翁式可旋轉的兒童碗,不僅方便清洗,還不容易弄翻,而且可以當玩具使用。媽媽們可以放心了。
5、可彎曲折疊的超薄血壓計
日本東京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研製出世界首創的可折、可彎曲超薄血壓測量計,日後還有望開發成醫學手套,可以檢測乳房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