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abs發明

abs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4 02:42:45

Ⅰ 汽車ABS 的發展史

第一台防抱死制動系統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在1950年問世,首先被應用在航空領域的飛機上,1968年開始研究在汽車上應用。70年代,由於歐美七國生產的新型轎車的前輪或前後輪開始採用盤式制動器,促使了ABS在汽車上的應用。1980年後,電腦控制的ABS逐漸在歐洲、美國及亞洲日本的汽車上迅速擴大。到目前為止,一些中高級豪華轎車,如西德的賓士、寶馬、雅迪、保時捷、歐寶等系列,英國的勞斯來斯、捷達、路華、賓利等系列,義大利的法拉利、的愛快、領先、快意等系列,法國的波爾舍系列,美國福特的TX3、30X、紅彗星及克萊斯勒的帝王、紐約豪客、男爵、道奇、順風等系列,日本的思域,凌志、豪華本田、奔躍、俊朗、淑女300Z等系列,均採用了先進的ABS。到1993年,美國在轎車上安裝ABS已達46%,現今在世界各國生產的轎車中有近75%的轎車應用ABS。
現今全世界已有本迪克斯、波許、摩根.戴維斯、海斯.凱爾西、蘇麥湯姆、本田、日本無限等許多公司生產ABS,它們中又有整體和非整體之分。預計隨著轎車的迅速發展,將會有更多的廠家生產。
這一時期的各種ABS系統都是採用模擬式電子控制裝置,由於模擬式電子控制裝置存在著反應速慢、控制精度低、易受干擾等缺陷,致使各種ABS系統均末達到預期的控制效果,所以,這些防抱控制系統很快就不再被採用了。
隨著ABS系統的單價逐漸降低,搭載ABS系統的新車數目於1988年突破了爆炸性成長的臨界點,開始飛快成長,當年Bosch的ABS系統年度銷售量首次突破300萬套。技術上的突破讓Bosch在1989年推出的ABS 2E系統首次將原先分離於引擎室(液壓驅動組件)與中控台(電子控制組件)內,必須依賴復雜線路連接的設計更改為「兩組件整合為一」設計!ABS 2E系統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舍棄集成電路,改以一個8 k位元組運算速度的微處理器(CPU)負責所有控制工作的ABS系統,再度寫下了新的里程碑。該年保時捷車廠正式宣布全車系都已安裝了ABS,3年後(1992年)賓士車廠也決定緊跟保時捷的腳步。
1990年代前半期ABS系統逐漸開始普及於量產車款。Bosch在1993年推出ABS 2E的改良版:ABS 5.0系統,除了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外,ABS 5.0裝置了運算速度加倍(16 k位元組)的處理器,該公司也在同年年中慶祝售出第1000萬套ABS系統。
ABS系統大幅度提升剎車穩定性同時縮短剎車所需距離」Robert Bosch GmbH(Bosch公司的全名)董事會成員Wolfgang Drees說。不像安全氣囊與安全帶(可以透過死亡數目除以車禍數目的比例來分析),屬於「防患於未然」的ABS系統較難以真實數據佐證它將多少人從鬼門關前搶回?但據德國保險業協會、汽車安全學會分析了導致嚴重傷亡交通事故的原因後的研究顯示,60%的死亡交通事故是由於側面撞車引起的,30%到40%是由於超速行駛、突然轉向或操作不當引發的。我們有理由相信ABS及其衍生的ASR與ESP系統大幅度降低緊急狀況發生車輛失去控制的機率。NHTSA(北美高速公路安全局)曾估計ABS系統拯救了14563名北美駕駛人的性命!
多數車主都沒有遭遇過緊急狀況(也希望永遠不要),卻不能不知道面臨關鍵時刻要如何應對?在緊急情況下踩下剎車時,ABS系統制動分泵會迅速作動,剎車踏板立刻產生異常震動與顯著噪音(ABS系統運作中的正常現象),這時你應毫不猶豫地用力將剎車踩死(除非車上擁有EBD剎車力輔助裝置,否則大多數駕駛者的剎車力量都不足),另外ABS能防止緊急剎車時的車輪抱死現象、所以前輪仍可控制車身方向。駕駛者應邊剎車邊打方向進行緊急避險,以向左側避讓路中障礙物為例,應大力踏下剎車踏板、迅速向左轉動方向盤90度,向右回輪180度,最後再向左回90度。最後要提的是ABS系統依賴精密的車輪速度感測器判斷是否發生抱死情況?平時要經常保持在各個車輪上的感測器的清潔,防止有泥污、油污特別是磁鐵性物質粘附在其表面,這些都可能導致感測器失效或輸入錯誤信號而影響ABS系統正常運作。行車前應經常注意儀錶板上的ABS故障指示燈,如發現閃爍或長亮,ABS系統可能已經故障(尤其是早期系統),應該盡快到維修廠排除故障。
ABS這種最初被應用於飛機上的技術,現在已經十分普及,在十萬元以上級別的轎車上都可見到它的蹤影,有些大客車上也裝有ABS。裝有ABS的車輛在遇到積雪、冰凍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時,可放心的操縱方向盤,進行制動。它不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發生,還能減少對輪胎的摩損,但它並不能使汽車縮短制動距離,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有所增加。

Ⅱ 防抱死制動系統那國家發明

制動防抱死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簡稱ABS。作用就是在汽車制動時,自動控制制動器制動力的大小,使車輪不被抱死,處於邊滾邊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狀態,以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在最大值。
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動系統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在 1950 年問世,首先被應用在航空領域的飛機上, 1968 年開始研究在汽車上應用。 70 年代,由於歐美七國生產的新型轎車的前輪或前後輪開始採用盤式制動器,促使了 ABS 在汽車上的應用。 1980 年後,電腦控制的 ABS 逐漸在歐洲、美國及亞洲日本的汽車上迅速擴大。

Ⅲ 塑料的發明人是

塑料的發明人是帕克斯,在19世紀的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他試著把膠棉與樟腦混合,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為「帕克辛」,那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製作出了各類物品:梳子、筆、紐扣和珠寶印飾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業意識,並且還在自己的商業冒險上賠了錢。20世紀時,人們開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幾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種塑料製造出來。

1909年,美國的貝克蘭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紀30年代,尼龍問世了,被稱為是「由煤炭、空氣和水合成,比蜘蛛絲細,比鋼鐵堅硬,優於絲綢的纖維」。它們的出現為此後各種塑料的發明和生產奠定了基礎。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製造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

(3)abs發明擴展閱讀

塑料的鑒定方法

1、密度法:通過考查各種塑料的密度,用液體做介質看其沉浮現象,可粗略辨別塑料所屬大類,假設塑料放在水中可浮於水面,那麼可判定原料不是PVC。

2、燃燒法:通過燃燒塑料觀其火焰顏色以及燃燒時發出的氣味和煙霧,通常聚烯烴類原料燃燒火焰多為藍色或淡藍色,氣味比較溫和及淡、煙霧呈白色,而多數帶苯或氯的原料燃燒後易冒黑煙,且氣味濃烈,ABS就是了。另外,如PE、PP有滴燃現象,而PVC等則無滴燃,但有自熄現象。

3、光學法:通過觀察原料透明性進行鑒別,一般常用透明原料為:PS、PC、PMMA、AS;半透明原料為:PE、無規共聚PP、均聚PP、軟質PVC、透明ABS等,其它的原料基本不透明。

4、色辨法:不加助劑的原料,如果本身含有雙鍵,則顏色會顯略黃,如ABS,因有丁二烯共聚,聚合後聚合物中仍含有雙鍵,因此會顯略黃。

Ⅳ ABS發明人是誰

精於汽車電子系統的德國公司Bosch(博世)研發ABS系統的起源要追溯到1936年,當年Bosch申請「機動車輛防止剎車抱死裝置」的專利。1964年(也是集成電路誕生的一年)Bosch公司再度開始ABS的研發計劃,最後有了「通過電子裝置控制來防止車輪抱死是可行的」結論,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名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世界上第一具ABS原型機於1966年出現,向世人證明「縮短剎車距離」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投入的資金過於龐大,ABS初期的應用僅限於鐵路車輛或航空器。Teldix GmbH公司從1970年和賓士車廠合作開發出第一具用於道路車輛的原型機——ABS 1, 該系統已具備量產基礎,但可靠性不足,而且控制單元內的組件超過1000個,不但成本過高也很容易發生故障。

1973年Bosch公司購得50%的Teldix GmbH公司股權及ABS領域的研發成果,1975年AEG、Teldix與Bosch達成協議,將ABS系統的開發計劃完全委託Bosch公司整合執行。「ABS 2」在3年的努力後誕生!有別於ABS 1採用模擬式電子組件, ABS 2系統完全以數字式組件進行設計,不但控制單元內組件數目從1000個銳減到140個,而且有造價降低、可靠性大幅提升與運算速度明顯加快的三大優勢。兩家德國車廠賓士與寶馬於1978年底決定將ABS 2這項高科技系統裝置在S級及7系列車款上。

Ⅳ ABS是誰發明的 丬匕方

ABS的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專利,1936年博世注冊了一項防止機動車輛車輪抱死的「機械」專利。Teldix公司在1964年開始研究這個項目,其ABS研究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
1964年Bosch公司再度開始ABS的研發計劃,最後有了「通過電子裝置控制來防止車輪抱死是可行的」結論,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名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Ⅵ abs的發展歷程

ABS的發展歷史

ABS的作用
ABS可在汽車制動時根據車輪的運動養成自動調節車輪的制動壓力,防止車輪抱死,其實質就是使傳統的制動過程變為瞬間的控制過程,即在制動時使車輪與地面達到「抱而不死,死而不抱」的狀態,其目的是使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達到最大,同時又可以避免後輪側滑和前輪喪失轉向能力,以使汽車取得最佳的制動效能。因此,ABS具有以下優點:

縮短制動距離。 ABS能保證汽車在雨後、冰雪及泥濘路面上獲得較高的制動效能,防止汽車側滑甩尾(鬆散的沙土和積雪很深的路面除外);

保持汽車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32692549

保持汽車制動時的轉向穩定性;

減少汽車制動時輪胎的磨損。ABS能防止輪胎在制動過程中產生劇烈的拖痕,提高輪胎使用壽命;

減少駕駛員的疲勞強度(特別是汽車制動時的緊張情緒)。

鑒於防抱制動系統(ABS)具有如上的優越性,所以該系統的裝車率逐年上升。
ABS技術是英國人霍納摩爾1920年研製發明並申請專利,早在20世紀30年代,ABS就已經在鐵路機車的制動系統中應用,目的是防止車化在制動過程中抱死,導致車輪與鋼軌局部急劇摩擦而過早損壞。1936年德國博世公司取得了ABS專利權。它是由裝在車輪上的電磁式轉速感測器和控制液壓的電磁閥組成,使用開關方法對制動壓力進行控制。

20世紀40年代末期,為了縮短飛機著陸時的滑行距離、防止車輪在制動時跑偏、甩尾和輪胎劇烈磨耗,飛機制動系統開始採用ABS,並很快成為飛機的標准裝備。20世紀50年代防抱制動系統開始應用於汽車工業。1951年Goodyear航空公司裝於載重車上;1954年福特汽車公司在林肯車上裝用法國航空公司的ABS裝置。

1978年ABS系統有了突破性發展。博世公司與賓士公司合作研製出三通道四輪帶有數字式控制器的ABS系統,並批量裝於賓士轎車上。由於微處理器的引入,使ABS系統開始具有了智能,從而奠定了ABS系統的基礎和基本模式。

1981年德國的威伯科(WABCO)公司與賓士公司在載重車上裝用了數字式ABS系統。ABS的市場佔有率迅速上升。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藉助於電子控制技術的進步,ABS的更為靈敏、成本更低、安裝更方便、價格也更易被中小型家用轎車所接受。這期間較為典型的ABS裝置有博世(BOSch)公司於1979年推出的Bosch2型,大陸特威斯(Teves)1984年推出的具有防抱制動和驅動防滑功能的ABS/ASR 2U型。機械與電子元件持續不斷的發展和改進使ABS的優越性越來越明顯,隨著激烈的競爭,技術的日趨成熟,ABS變得更精密,更可靠,價格也在下降。

1987年歐共體頒布一項法規,要求從1991年起,歐共體所有成員國生產的所有新車型均需裝備防抱制動裝置,同時規定凡載重16t以上的貨車必須裝備ABS,並且禁止無此裝置的汽車進口。日本規定,從1991年起,總質量超過13t的牽引車,總質量超過10t的運送危險品的拖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大客車都必須安裝ABS。

目前,國際上ABS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絕大多數類型汽車的標准裝備。北美和西歐的各類客車和輕型貨車ABS的裝備率已達90%以上,轎車ABS的裝備率在60%以左右,運送危險品的貨車ABS的裝備率為100%。

我國的ABS現狀

我國對ABS的研究現狀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目前,我國政府已制定車輛安全性方面的強制性法規,GB12676-1999《汽車制動系統結構、性能和試驗方法》,規定首先在重型車和大客車上安裝電子控制式ABS。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又具體規定了必須安裝的車型和時間。規定決質量大於12000kg的長途客車和旅遊客車總質量大於16000kg 允許掛接總質量大於10000kg 的掛車的貨車及總質量大於10000kg的掛車必須安裝ABS。

我國有許多單位和企業從事ABS的研製工作,東風汽車公司、重慶公路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和山東重汽集團等。其中山東重汽集團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進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進展。重慶公路研究所研製的適用於中型汽車的氣制動FKX-ACI型ABS裝置已通過國家級技術鑒定,但各種制動情況的適應性還有待提高。清華大學研製的適用於輕型和小型汽車的液壓ABS系統,北京理工大學和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致力於轎車的液壓ABS系統的研究,已分別取得初步成果。

ABS的展望

根據國內外的一些研究動態和高檔轎車的實際應用表明,ABS技術將沿著以下幾個方面繼續發展:

(1)ABS和驅動防滑控制裝置ASR一體化。ABS以防止車輪抱死為目的,ASR是防止車輪過分滑轉,ABS是為了緩解制動,ASR是為了施加制動。由於二者技術上經較接近,且都能在低附著路面上充分體現它們的作用,所以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2)動態穩定控制系統VDC(或電子穩定控制(ESP))。VDC主要在ABS/ASR基礎上解決汽車轉向行駛時的方向穩定性問題。ABS與電子全控式(或半控式)懸架、電子控制四輪轉向、電子控制液壓轉向、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等控制系統在功能、結構上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證汽車在各種惡劣情況下行駛時,都具有良好的動態穩定性。

(3)ABS/ASR與自動巡航系統(ACC)集成。自動巡航控制系統(ACC)的目的是在巡航行駛時自動把車速限制在一個設定的速度,並且能夠根據前方車輛的行駛善,自動施加制動或加速使其保持在一定的安全距離內行駛。在遇到障礙物時,可以自動施加制動,把車速調整到安全范圍內。由於ABS/ASR和ACC都要用到相同的輪速採集系統,制動壓力調節裝置以及發動機輸出力矩調節裝置,因此ABS/ASR/ACC集成化系統,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汽車的整體安全性能。

(4)減小體積,降低重量。為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增加了一些裝置,汽車的重量了隨之增加,對燃料經濟性不利。所以新增設的各種裝置必須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盡量地減少重量。另外,不論是大型車還是小型車,發動機的安裝空間都是非常緊湊的,因此,也要求ABS控制器的體積盡可能的小一些。

(5)隨著ABS與新一代制動系統的結合,如電子液壓制動EHB、電子機械制動EMB、ABS有了更快的響應速度,更好的控制效果,而且更容易與其他電子系統集成。ABS將成為集成化汽車底盤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點。

(6)在ABS系統中嵌入電子制動力分配裝置(EBD)構成了ABS+EBD系統。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車ABS開始制動壓力調節之前,高速計算出汽車四個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力大小,然後調節車輪與附著力的區配,進一步提高車輛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同時盡可能地縮短制動距離。

(7)在ABS系統的基礎上擴展成車速記錄儀(VSR),又稱汽車黑匣子。該裝置通過實時採集的四個車輪輪速信號,再現交通事故發生過程中汽車的實際運行軌跡以及駕駛員對車輛的操作情況,便於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能准確判斷事故的責任。

掌握ABS核心技術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具有深遠意義,可有力地推動我國汽車工業的現代化進程。

Ⅶ abs防抱死系統最先由哪個廠家製作出來

ABS防抱死系統最先是博士廠家製作出來的。在1966年的時候,第一具ABS原型機問世。

Ⅷ ABS防抱死系統是誰發明的

轉來的~~~ABS的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專利,1936年博世注冊了一項防止機動車輛車輪抱死的「機械」專利。Teldix公司在1964年開始研究這個項目,其ABS研究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1964年Bosch公司再度開始ABS的研發計劃,最後有了「通過電子裝置控制來防止車輪抱死是可行的」結論,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名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
世界上第一具ABS原型機於1966年出現,向世人證明「縮短剎車距離」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投入的資金過於龐大,ABS初期的應用僅限於鐵路車輛或航空器,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統首次應用於B-47轟炸機上。1968年ABS開始研究應用於汽車上。Teldix GmbH公司1970年和賓士車廠合作開發出第一具用於道路車輛的原型機——ABS 1,該系統已具備量產基礎,但可靠性不足。事實上,ABS剛推出的前三年都是非常艱難的,從1978到1980年底,Bosch公司總共才售出24000套ABS系統。所幸第二年即成長到76000套。受到市場上的正面響應,Bosch開始TCS循跡控制系統的研發計劃。到了1985年,全球新出廠車輛安裝ABS系統的比例首次超過1%,通用車廠也決定把ABS列為旗下主力雪佛蘭車系的標准配備。
1975年,由於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准121款的通過,許多重型卡車和公共汽車裝備了ABS,但由於制動系統的許多技術問題和卡車行業的反對,在1978年撤銷了這一標准。同年博世作為世界上首家推出電子控制功能的ABS系統的公司,將這套ABS 2的系統開始安裝作為選配配置,並裝配在賓士S級車上,然後很快又配備在了寶馬7系列豪華轎車上。在這一時期之後美國對ABS的進一步研究和設計工作減少了,可是歐洲和日本的製造廠家繼續精心研製ABS。

Ⅸ 汽車ABS的由來

「ABS」中文譯為「防抱死剎車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ABS是常規剎車裝置基礎上的改進型技術,可分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
現代汽車上大量安裝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既有普通制動系統的制動功能,又能防止車輪鎖死,使汽車在制動狀態下仍能轉向,保證汽車的制動方向穩定性,防止產生側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車上最先進、制動效果最佳的制動裝置。
普通制動系統在濕滑路面上制動,或在緊急制動的時候,車輪容易因制動力超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
定義:ABS(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動系統,近年來由於汽車消費者對安全的日益重視,大部分的車都已將ABS列為標准配備。

說明:如果沒有ABS,緊急制動通常會造成輪胎抱死,這時,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制動力大大下降。而且如果前輪抱死,車輛就失去了轉向能力;如果後輪先抱死,車輛容易產生側滑,使車行方向變得無法控制。所以,ABS系統通過電子機械的控制,以非常快的速度精密的控制制動液壓力的收放,來達到防止車輪抱死,確保輪胎的最大制動力以及制動過程中的轉向能力,使車輛在緊急制動時也具有躲避障礙的能力。

一、 ABS 的應用

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動系統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在 1950 年問世,首先被應用在航空領域的飛機上, 1968 年開始研究在汽車上應用。 70 年代,由於歐美七國生產的新型轎車的前輪或前後輪開始採用盤式制動器,促使了 ABS 在汽車上的應用。 1980 年後,電腦控制的 ABS 逐漸在歐洲、美國及亞洲日本的汽車上迅速擴大。到目前為止,一些中高級豪華轎車,如西德的賓士、寶馬、雅迪、保時捷、歐寶等系列,英國的勞斯來斯、捷達、路華、賓利等系列,義大利的法拉利、的愛快、領先、快意等系列,法國的波爾舍系列,美國福特的 TX3 、 30X 、紅彗星及克萊斯勒的帝王、紐約豪客、男爵、道奇、順風等系列,日本的思域,凌志、豪華本田、奔躍、俊朗、淑女 300Z 等系列,均採用了先進的 ABS 。到 1993 年,美國在轎車上安裝 ABS 已達 46% ,現今在世界各國生產的轎車中有近 75% 的轎車應用 ABS 。

現今全世界已有本迪克斯、本迪克斯、波許、摩根 . 戴維斯、海斯 . 凱爾西、蘇麥湯姆、本田、日本無限等許多公司生產 ABS ,它們中又有整體和非整體之分。預計隨著轎車的迅速發展,將會有更多的廠家生產。

二、 ABS 的功用

制動性能是汽車主要性能之一,它關繫到行車安全性。評價一輛汽車的制動性能最基本的指標是制動加速度、制動距離、制動時間及制動時方向的穩定性。

制動時方向的穩定性,是指汽車制動時仍能按指定的方向的軌跡行駛。如果因為汽車的緊急制動(尤其是高速行駛時)而使車輪完全抱死,那是非常危險的。若前輪抱死,將使汽車失去轉向能力;若後輪抱死,將會出現甩尾或調頭(跑偏、側滑)尤其在路面濕滑的情況下,對行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

汽車的制動力取決於制動器的摩擦力,但能使汽車制動減速的制動力,還受地面附著系數的制約。當制動器產生的制動力增大到一定值時,汽車輪胎將在地面上出現滑移。其滑移率

δ= (V t -V a )/V t × 100 %

式中:δ--滑移率;

V t-- 汽車的理論速度;

V a --汽車的實際速度。

據試驗證實,當車輪滑移率δ= 15 %一 20 %時附著系數達到最大值,因此,為了取得最佳的制動效果,一定要控制其滑移率在 15 %一 20 %范圍內。

ABS 的功能即在車輪將要抱死時,降低制動力,而當車輪不會抱死時又增加制動力,如此反復動作,使制動效果最佳。

三、 ABS 的兩種控制方式

1 .雙參數控制

雙參數控制的 ABS ,由車速感測器 ( 測速雷達 ) 、輪速感測器、控制裝置 ( 電腦 ) 和執行機構組成。(其工作原理略)

2 .單參數控制

它以控制車輪的角減速度為對象,控制車輪的制動力,實現防抱死制動,其結構主要由輪速感測器、控制器 ( 電腦 ) 及電磁閥組成。(其工作原理略)

四、 ABS 使用中注意的問題

( 1 )更換制動器或更換液壓制動系部件後,應排凈制動管路中的空氣,以免影響制動系統的正常工作。

( 2 )裝有 ABS 的汽車,每年應更換一次制動液。否則,制動液吸濕性很強,含水後不僅會降低沸點,產生腐蝕,而且還會造成制動效能衰退。

( 3 )檢查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前應先拔去電源。

ABS」中文譯為「防鎖死剎車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ABS是常規剎車裝置基礎上的改進型技術,可分機械式和電子式兩種。

ABS的四大優點

1、加強對車輛的控制。裝備有ABS的汽車,駕駛員在緊急制動過程中仍能保持著很大程度的操控性,可以及時調整方向,對前面的障礙或險情做出及時、必要的躲避。而未配備ABS的車輛緊急制動時容易產生側滑、甩尾等意外情況,使駕駛員失去對車輛的控制,增加危險性。

2、減少浮滑現象。沒有配備ABS的車輛在潮濕、光滑的道路上緊急制動,車輪抱死後會出現車輛在路面上保持慣性繼續向前滑動的情況。而ABS由於減少了車輪抱死的機會,因此也減少了制動過程中出現浮滑的機會。

3、有效縮短制動距離。在緊急制動狀態下,ABS能使車輪處於既滾動又拖動的狀況,拖動的比例佔20%左右,這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謂的最佳制動點或區域。普通的制動系統無法做到這一點。

4、減輕了輪胎的磨損。使用ABS消除了在緊急制動過程中抱死的車輪使輪胎遭受不能修復的損傷,即在輪胎表面形成平斑的可能性。大家留心就會發現,在道路上留下長長剎車痕跡的是未裝備ABS的車輛,而裝備了ABS的車輛,只會留下輕微的剎車痕跡,並且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明顯減少了輪胎和地面的磨損程度。

ABS的使用方法

專業人士表示,ABS系統的使用與普通制動系統沒有什麼不同,只要把腳踏在制動板上進行正常的制動即可。遇到雨雪路滑,駕駛員沒有必要用一連串的點剎方式進行制動,ABS會使制動保持在最佳點。要注意的一點是:ABS工作時,駕駛員會感到制動踏板有顫動,並聽到一些噪音,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不用過分緊張。

閱讀全文

與abs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