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老鼠的創作背景
華特·迪士尼(WaltDisney)小時候和他的爸爸生活在農場里,他的爸爸從來不給他買玩具。因為他爸爸認為玩是沒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經事。爸爸讓華特·迪士尼看守農場。他天天和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成為了朋友。華特·迪士尼常常在地上拿這樹枝畫他的動物朋友。因此他被爸爸打了一頓。可是他仍然很愛畫畫。在1922年,當華特·迪士尼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車庫里,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華特·迪士尼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華特·迪士尼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和畫板,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華特·迪士尼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華特·迪士尼的手掌心裡睡大覺。華特·迪士尼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華特·迪士尼需要認真考慮小老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華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幾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華特·迪士尼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華特·迪士尼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華特·迪士尼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華特·迪士尼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華特·迪士尼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勢和表情,都好像有華特·迪士尼的影子,唯一就缺華特·迪士尼的聲音啦!這張畫是華特·迪士尼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華特·迪士尼面孔的寫照。他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提墨,但是,奧比嫌莫提墨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在中國,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華特·迪士尼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華特·迪士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迪士尼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他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雖然已經眾說紛紜了,但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迪士尼創造的。他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提墨老鼠」這個名稱,於是,他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
華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華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華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華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1902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
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華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華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華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華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華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華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華特信心倍增。華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華特·迪士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經有80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華特·迪士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華特·迪士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在80年以前,就是1923年的時候,動畫片沒有紅火,可23歲的華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動畫米老鼠的前身-奧斯瓦爾德片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注冊了「迪士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米老鼠形象誕生,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觀眾歡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誕生的這一年,在一次從紐約回堪薩斯的火車上,迪士尼和一些卡通設計師們一起討論,如何創作一個更可愛的卡通形象。他們把奧斯瓦爾特畫在紙上,然後開始修改:先把尾巴變短,變圓再修改尾巴和腳……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老鼠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華特眼前一亮:就是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連恩馬上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Mouse」(米奇老鼠)
因為米老鼠是迪士尼先生的構思,又是迪士尼先生製作出來的,很多人認為米老鼠出自迪士尼之手,其實不是這樣。米老鼠的最初原型是他的設計夥伴伍培·艾沃克斯(iwerke)執筆設計的。維·史密斯和費洛伊德·戈特佛森創作的米老鼠的故事。米老鼠的形象設計出來以後,迪士尼開始用它來製作動畫片。
2. 米老鼠的創建人是誰
1926年,迪斯尼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他與老搭檔烏比起,製作出大受歡迎的卡通片《幸運兔子奧斯華》,但卻被公司內部人員出賣,幾乎血本無歸。在極其郁悶的情況下,迪斯尼決定生產出一個新的卡通形象,來抵抗對方的卑劣行為。有一次,在返回洛杉磯的火車上,迪斯尼想起了自己在堪薩斯市歡笑卡通公司的辦公室里經常出沒的那隻老鼠,在午夜工作時,它們聚集在自己桌子的紙簍旁。陪自己度過了多少寂寞的創業時光。於是他決定把這個老鼠作為自己新創造的角色,起初,他給這個小老鼠起名叫默蒂莫,後來妻子說,這個名字太像一個女人,於是建議叫米奇。於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卡通形象誕生了。
3. 米老鼠的創作者是誰
他就是美國的
沃德 迪士尼(Walt Disney)
創造米老鼠和唐老鴨
這時候華德與洛依兩人都各自結婚了,二對夫妻全都投入於迪士尼製片公司的營運,這時的卡通動片都會創造一個明星人物,譬如,美國人愛貓,當時有家公司就推出了菲利貓;也有人推出了幸運兔,當時與迪士尼公司合作的片商就要求兩位迪士先生也要創造出明星動物,但當到底該以什麼動物為主,貓、兔、豬都有人用了,這時華德突然想到自己從小就很喜歡老鼠,不過也有人反對,因為老鼠就像蟑螂一樣,是美國人討厭的動物,華德也猶豫不決,有一天華德搭火車長途旅行。就在一次旅途中,他躺在卧鋪休息時,一隻老鼠吱吱叫地竄來竄去。當時覺得這只小老鼠非常有趣,便拿了些麵包屑喂它,久而久之,這只小老鼠經常出現在他的眼前,成為陪伴旅程的好夥伴,沃德也在火車上畫了一張張各種不同動作表情的老鼠,回家後拿給老婆看,連怕老鼠的太太都說老鼠好可愛,於是就決定用老鼠了,並且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米奇」,深受全世界歡迎的米老鼠終於誕生了。第一部由米老鼠主演的電影是《飛機驚魂記》,1928年5月在好萊塢一家戲院上映,讓現場的觀眾都笑翻了,也因為這只米老鼠,迪士尼公司開始苦盡甘來,不僅持續創造更好看的動畫,下童心未泯的沃德迪士尼先生,更將自己孩童時代所生活過街道的重現,為全世界的小朋友打造了夢幻王國~迪士尼樂園。這兒有無聲電影、古老的游戲、糖果皇宮、商店及飲食店等,都是充滿懷舊氣氛的店鋪。看米奇及其夥伴們的聞名四方之家,讓您有身在卡通世界裡的童話感覺。
有人問成功之道為何~追求品質,而他們兄分二人兄弟情深,才華互補,合作無間,正是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米老鼠,人們都會認為是卡通大王迪斯尼的傑作,其實這不盡然。在這只卡通小老鼠風靡世界的大半個世紀中,曾有許多有才能的畫家為之付出辛勤的勞動,除了迪斯尼及米老鼠造型的首創者艾沃克斯外,還有米老鼠連環畫的主要創作者弗勞埃德·戈特弗雷德森(Floyel Gollfredson)等,這些人都曾為米老鼠這個20世紀人類文化珍貴的瑰寶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關於米老鼠形象的誕生頗有幾分傳奇色彩。年輕時的迪斯尼孤獨清苦,據說曾有一隻四處覓食的老鼠成了他的寵物,迪斯尼給他取名為莫提墨(Motimer)。1928年迪斯尼在紐約的經紀商迫使他放棄原來的工作室而另起爐灶,焦急萬分的迪斯尼在乘火車回家的路上苦思再創造一個新的卡通形象來重新開創他的事業。經過一番斟酌推敲,他決定以小老鼠莫提墨為主角。當他把這個打算告訴他的妻子後,妻子直覺地不喜歡莫提墨這個名字。經過再三討論,他們給這個卡通老鼠定名為米奇(Mickey),這就是後來轟動全世界的米老鼠(Mickey Mouse)。
至於卡通米老鼠最初的造型乃是迪斯尼的同伴伍培·艾沃克斯(Up Iwerke),所創造。艾沃克斯與迪斯尼同年,1901年3月24日生於美國堪薩斯城,高中畢業後便從事商業藝術工作,1919年年與迪斯尼相識後兩人便經常合作,1926年當迪斯尼在洛城開創了自己的工作室後艾沃克斯才正式加入迪斯尼工作室。1930年,艾沃克斯與迪斯尼因發生嚴重的意見分歧不歡而散,幾年之間,另創工作室的艾沃克斯一直潦倒而不景氣,1940年無奈的艾沃克斯終於又重歸迪斯尼工作室。在此後的數十年間,艾沃克斯一直默默無聞的為他人做嫁衣,直到1967年在蒙特利爾國際動畫展覽中,艾沃克斯才突然被人們發現是米老鼠造型的首創者,一時間聲名鵲起,各種獎章榮譽紛至沓來,。然而這些榮譽來得實在太晚,四年後艾沃克斯便告別了人世。
卡通米老鼠的成功當然首先應該歸功於迪斯尼。當時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問世不久,迪斯尼敏銳地感覺到聽覺對於動畫片的重要性。他把造型、動作的設計交給別人去處理,自己除了構思笑料外,致力於動畫片的聲音方面的工作。卡通米老鼠的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音樂節奏與動作同步及形象開口說話。1928年11月18日迪斯尼推出了第一部音樂、動作同步的米老鼠動畫片--《汽船歷險記》。經過不懈的努力,1929年迪斯尼終於在動畫片《狂歡的小孩》(The Carnival Kid)中又讓米老鼠開口說了話,米老鼠終於活了起來,於是舉國青少年為之瘋狂,米老鼠形象也迅速風靡世界
4. 誰知道米老鼠是誰創造的啊
美國動畫片大師沃爾特.迪斯尼
米老鼠是怎麼來的
在1922年,當沃爾特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屋子裡,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沃爾特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沃爾特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沃爾特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沃爾特的手掌心裡睡大覺。沃爾特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
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沃爾特需要認真考慮小老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沃爾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6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沃爾特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沃爾特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沃爾特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沃爾特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沃爾特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式和表情,都好像有沃爾特的影子,現在就缺沃爾特的聲音啦!這張畫是沃爾特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沃爾特面孔的寫照。沃爾特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奧比嫌莫蒂默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
在中國,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沃爾特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沃爾特·迪斯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沃爾特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沃爾特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現在已經眾說紛紜了。而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沃爾特創造的。沃爾特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蒂默老鼠」這個名稱,於是,沃爾特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
沃爾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沃爾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沃爾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沃爾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
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沃爾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沃爾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沃爾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沃爾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沃爾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沃爾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沃爾特信心倍增。沃爾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沃爾特·迪斯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4年,米老鼠已經有76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
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沃爾特·迪斯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
參考資料:中華讀書報
5. 米老鼠是誰發明的
沃特迪斯尼以前生活窘迫時他住的地方有一隻老鼠陪他住在一起。。。後來他就靈光一閃用這只老鼠的原型創造出了米奇。。。。大概這樣的吧。。。。
6. 「米老鼠」是誰寫的
米老鼠的來歷:
在1922年,當沃爾特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屋子裡,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沃爾特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沃爾特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沃爾特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沃爾特的手掌心裡睡大覺。沃爾特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
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沃爾特需要認真考慮小老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沃爾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6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沃爾特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沃爾特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沃爾特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沃爾特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沃爾特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式和表情,都好像有沃爾特的影子,現在就缺沃爾特的聲音啦!這張畫是沃爾特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沃爾特面孔的寫照。沃爾特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奧比嫌莫蒂默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
在中國,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沃爾特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沃爾特·迪斯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沃爾特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沃爾特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現在已經眾說紛紜了。而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沃爾特創造的。沃爾特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蒂默老鼠」這個名稱,於是,沃爾特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沃爾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沃爾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沃爾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沃爾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沃爾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沃爾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沃爾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沃爾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沃爾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沃爾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沃爾特信心倍增。沃爾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沃爾特·迪斯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4年,米老鼠已經有76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沃爾特·迪斯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
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沃爾特·迪斯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
7. 米老鼠是誰發明的啊
米老鼠,人們都會認為是卡通大王迪斯尼的傑作,其實這不盡然。在這只卡通小老鼠風靡世界的大半個世紀中,曾有許多有才能的畫家為之付出辛勤的勞動,除了迪斯尼及米老鼠造型的首創者艾沃克斯外,還有米老鼠連環畫的主要創作者弗勞埃德·戈特弗雷德森(Floyel Gollfredson)等,這些人都曾為米老鼠這個20世紀人類文化珍貴的瑰寶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關於米老鼠形象的誕生頗有幾分傳奇色彩。年輕時的迪斯尼孤獨清苦,據說曾有一隻四處覓食的老鼠成了他的寵物,迪斯尼給他取名為莫提墨(Motimer)。1928年迪斯尼在紐約的經紀商迫使他放棄原來的工作室而另起爐灶,焦急萬分的迪斯尼在乘火車回家的路上苦思再創造一個新的卡通形象來重新開創他的事業。經過一番斟酌推敲,他決定以小老鼠莫提墨為主角。當他把這個打算告訴他的妻子後,妻子直覺地不喜歡莫提墨這個名字。經過再三討論,他們給這個卡通老鼠定名為米奇(Mickey),這就是後來轟動全世界的米老鼠(Mickey Mouse)。
至於卡通米老鼠最初的造型乃是迪斯尼的同伴伍培·艾沃克斯(Up Iwerke),所創造。艾沃克斯與迪斯尼同年,1901年3月24日生於美國堪薩斯城,高中畢業後便從事商業藝術工作,1919年年與迪斯尼相識後兩人便經常合作,1926年當迪斯尼在洛城開創了自己的工作室後艾沃克斯才正式加入迪斯尼工作室。1930年,艾沃克斯與迪斯尼因發生嚴重的意見分歧不歡而散,幾年之間,另創工作室的艾沃克斯一直潦倒而不景氣,1940年無奈的艾沃克斯終於又重歸迪斯尼工作室。在此後的數十年間,艾沃克斯一直默默無聞的為他人做嫁衣,直到1967年在蒙特利爾國際動畫展覽中,艾沃克斯才突然被人們發現是米老鼠造型的首創者,一時間聲名鵲起,各種獎章榮譽紛至沓來,。然而這些榮譽來得實在太晚,四年後艾沃克斯便告別了人世。
8. 米老鼠的創造者
華特·迪士尼歷史: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小時候和他的爸爸生活在農場里, 他的爸爸從來不給他買玩具。因為他爸爸認為玩是沒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經事。爸爸讓華特·迪士尼看守農場。他天天和動物們在一起,他們成為了朋友。華特·迪士尼常常在地上拿這樹枝畫他的動物朋友。因此他被爸爸打了一頓。可是他仍然很愛畫畫。 在1922年,當華特·迪士尼21歲的時候,他曾在堪薩斯市成立過一家「歡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時期。在堪薩斯市一間破爛不堪的車庫里,沃爾特在畫板上描繪他漫畫家的夢。 有一天,當華特·迪士尼辛苦伏案畫畫的時候,有一隻小老鼠瑟瑟縮縮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麵包屑。當小老鼠發現華特·迪士尼沒有趕它走或置它於死地,就大膽地與他逗樂,甚至淘氣地爬上他的書桌和畫板,彷彿在看他畫畫似的。 在寂寞和苦悶中,這一大一小的生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里,那隻小老鼠成為華特·迪士尼忠實的小朋友。它雖然淘氣,卻也很溫馴,更會撒嬌,有時甚至蜷伏在華特·迪士尼的手掌心裡睡大覺。華特·迪士尼很喜歡看著它,研究它的每一個動作,甚至還會對著鏡子又皺鼻子、又努嘴巴,學著小老鼠一大堆可愛的小動作。 當歡笑卡通公司要關門的時候,華特·迪士尼需要認真考慮小老 早期米老鼠形象大全鼠的「出路」問題。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讓小老鼠離開這里。就在公司關門的當天晚上,華特把小老鼠帶到附近的樹林里,放走了它,並在心裡對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別。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實際上卻又沒走。因為6年來,小老鼠可愛的形象一直活在華特·迪士尼的心裡。也許是人類爾虞我詐的事情太多,華特·迪士尼倒更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坦誠和無欺。就在華特·迪士尼計劃要製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計劃要塑造一個新的角色時,那隻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從他的腦海里蹦了出來。 華特·迪士尼先畫了幾張老鼠的草圖,拿給奧比看。奧比一看就樂了,這只老鼠太像華特·迪士尼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須、走路的姿勢和表情,都好像有華特·迪士尼的影子,現在就缺華特·迪士尼的聲音啦!這張畫是華特·迪士尼以自己的臉為模特,是華特·迪士尼面孔的寫照。他本來打算給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奧比嫌莫蒂默這個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夠響亮。莉蓮的看法與奧比一樣,她說不如叫米奇更好。奧比認為,米奇這個名字起得很棒。這樣,小老鼠就有了米奇這個名字。 在中國 米老鼠,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這三個字,其實就是從「米奇老鼠」簡化而來;「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隻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當華特·迪士尼看到要把奧斯華奪回來是多麼輕而易舉時,他露出了笑容。此時,華特·迪士尼已經領悟到了電影業的經營方式。 接下來,迪士尼和夥伴們便要設計米老鼠的個性。經過反復的討論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個性之後,漸漸「立體」起來。他和夥伴們希望米老鼠是一個溫柔可親、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傢伙;他很有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險境;他頗有些機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還有淘氣的一面,常常喜歡惡作劇,開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玩笑。 對於米老鼠的真正來歷,現在已經眾說紛紜了。而大部分傳說都說是由迪士尼創造的。他曾說過,他在奧斯華電影爭奪戰失敗後,在回加州的火車上,夢見了米老鼠這個角色,而後,由於妻子莉蓮厭煩「莫蒂默老鼠」這個名稱,於是,他就把名字改為米老鼠。 華特也曾提到這個角色的另外一個來源。在堪薩斯市時,經常有一隻老鼠常常在他的畫板周圍玩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兩個故事流傳甚廣。但是,米老鼠真正的來源,應該是華特和奧比密切合作的結果:華特想像出米老鼠極具趣味的特性和創造出他的聲音,而奧比則描繪出它的具體動作和形態。 接著,華特和奧比討論怎樣把這個新角色推向公眾。恰好,當時美國飛行員查爾斯· 米老鼠和它的朋友們(20張)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單人駕駛「路易士精神號」單翼飛機,成功地從美國飛越大西洋,直達法國的巴黎,成為新一代美國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險家。 一直到1928年3月,報紙上都還經常可以看得見,有關林德伯格或有關飛行、飛機、冒險等相關題材連篇累牘的報道,公眾更是依然把他視為民族英雄。華特說,這個社會熱點我們必須抓住,就讓米老鼠開飛機吧,我想觀眾會喜歡的。他們約定,由華特編寫劇本,奧比製作。於是,華特根據林德伯格的事跡,構思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故事。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瘋狂的飛機》。 《瘋狂的飛機》劇本很快寫好了,可是製作卻成了問題。為了保密,他們採取了兩條措施。一方面,華特一改以往的寬宏,派了監工去監視那些畫家的工作。華特強調說,一定要讓他們埋頭作畫不得消閑,連擦鼻涕的工夫都沒有,這樣,他們就沒有精力去注意我們在幹些什麼。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製作是在嚴格保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奧比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以每天700張畫面的速度繪制這部新的影片。莉蓮和另外一個可信賴的女工則躲在車庫里,把奧比繪制的圖畫描在賽璐珞片上。拍攝工作由華特負責:等到畫家們下班後,緊張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來,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 1928年5月10日,《瘋狂的飛機》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電影院試映了。試映雖然沒有引起轟 米老鼠動,但觀眾的反映還不錯,令華特信心倍增。華特用最後的資金又拍了兩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騎快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個勇敢的騎手;在第三部《威利號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個能乾的船員。 華特·迪士尼的卡通王國里有許多可愛的卡通明星,其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角色,無疑應當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誕生於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經有80歲了。雖然米老鼠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卻始終未曾稍減。不知道米老鼠陪伴過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帶給多少小朋友無盡的歡樂。米老鼠,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為華特·迪士尼卡通王國的招牌和重要標志。 從米老鼠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卡通形象被華特·迪士尼帶到了觀眾的面前。從《瘋狂的飛機》開始,米老鼠從美國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誇張地說,它已是風靡全球、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稱它為「魔幻之影」。在80年以前,就是1923年的時候,動畫片不像現在紅火,可23歲的華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動畫米老鼠的前身-奧斯瓦爾德片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注冊了「迪士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在米老鼠形象誕生,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觀眾歡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誕生的這一年,在一次從紐約回堪薩斯的火車上,迪士尼和一些卡通設計師們一起討論,如何創作一個更可愛的卡通形象。他們把奧斯瓦爾特畫在紙上,然後開始修改:先把尾巴變短,變圓再修改尾巴和腳……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老鼠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華特眼前一亮:就是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連恩馬上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Mickey Mouse 」 (米奇老鼠) 因為米老鼠是迪士尼先生的構思,又是迪士尼先生製作出來的,很多人認為米老鼠出自迪士尼之手,其實不是這樣。米老鼠的最初原型是他的設計夥伴伍培·艾沃爾斯(iwerke)執筆設計的。維·史密斯和費洛伊德·戈特佛森創作的米老鼠的故事。米老鼠的形象設計出來以後,迪士尼開始用它來製作動畫片。
9. 米老鼠是誰創造的
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全名為華特爾伊利亞斯迪士尼 (Walter Elias Disney),於1901年12月5日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父親是伊利亞斯迪士尼(Elias Disney),母親是弗羅拉考爾(Flora Call)。華特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分別為大哥赫伯特迪士尼、二哥雷蒙德迪士尼、三哥羅伊奧利佛迪士尼(Roy Oliver Disney)和妹妹露斯弗洛拉迪士尼。 1923年7月,華特迪士尼到了洛杉磯,准備在好萊塢發展。到洛杉磯後,華特迪士尼和哥哥羅伊迪士尼成立了迪士尼兄弟製片廠(Disney Brothers Studio),並接著製作《愛麗絲在卡通國》系列動畫。 1925年7月25日,華特迪士尼與製片廠的女員工莉蓮邦茲(Lillian Bounds)在愛達荷州結婚。度完蜜月回到好萊塢後,華特迪士尼決定把迪士尼兄弟公司改名為華特迪士尼製片廠,因為他認為單個名字比帶有「兄弟」一詞更有吸引力。 1926年,位於海布瑞恩的新片廠建成了。隨後,迪士尼兄弟開始在新片場製作《幸運兔子奧斯華》(Osward, the Lucky Rabbit)系列動畫。 1927年《幸運兔子奧斯華》推出後反響不錯,因此1928年2月,華特迪士尼帶著莉蓮到紐約去找發行人查爾斯·明茨(Charles Mintz)討論續簽合同的問題。華特原本要提高價格,但明茨卻要求華特降低價格,並告訴華特,他已經買通大部分《幸運兔子奧斯華》的製作人員,而且根據合同他擁有這系列動畫的版權,如果華特不答應降價要求,他自己也可以繼續製作《幸運兔子奧斯華》。 在回好萊塢的火車上,華特·迪士尼突發靈感,創作出了一個以老鼠為原型的卡通形象——莫迪默(Mortimer Mouse),後來經過莉蓮的建議,這個卡通形象改名為米奇(Mickey Mouse)。 1928年3月,華特開始了第一部米奇系列動畫《飛機迷》(Plane Crazy)的製作。隨後又製作了第二部《飛奔的高卓人》(Gallopin』 Gaucho)。由於這兩部動畫的反響很有限,當時有聲電影又剛剛興起,因此華特決定用帕特里克·鮑爾斯研究出的方法來給第三部米奇系列動畫《威利汽船》(Steamboat Willie)配音,創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1928年11月18日,《威利汽船》在紐約僑民影院進行首映,反響空前!這一天也被定為米奇的生日。
10. 米老鼠是誰創作的
迪士尼,即華特·伊利亞斯·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 華特·迪士尼,也譯作華特·埃
利斯·迪士尼)(1901~1966)。
美國動畫片製作家、演出主持人和電影製片人,1901年12月5日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他以創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鴨聞名。他製作了世界第一部有聲動畫片《蒸汽船威利》(也譯作《威利汽船》《威廉號汽艇》,1928年)和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 (1938)。他與其哥哥羅伊·迪士尼(Roy Oliver Disney)創辦迪士尼兄弟動畫製作公司。
在米老鼠誕生以前,迪士尼曾經創作過一隻叫奧斯瓦爾德的長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觀眾歡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誕生的這一年,華特和設計師們一起討論,如何創作一個更可愛的卡通形象。他們把奧愛瓦爾特畫在紙上,然後開始修改:把耳朵變圓,給短褲加上紐扣,給大腳穿上鞋子,雙手戴上手套,再加上一條可愛的尾巴……不一會兒,一個可愛的老鼠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華特眼前一亮,就是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連恩馬上給它起了個響亮的名字 "Mickey Mouse"(米奇老鼠)這就是米老鼠的誕生過程,很多人以為米老鼠是華特·迪士尼遇見了一隻小老鼠而創作出米奇,這是錯誤的說法。
我們今天見到的米老鼠原型,因為米老鼠是華特的構思,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米奇是出自迪士尼先生之手,其實不是這樣,米老鼠的最初造型是華特的夥伴伍培·艾沃爾斯(Iwerke)執筆設計的。
華特·迪士尼的很多事跡讓他成為全球著名的人,包括他創造的《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記》等很多知名的電影,還有米老鼠等動畫角色,也是他,讓迪士尼樂園成為可能,開創了主題樂園這種形式,而且他在電視節目《迪士尼奇妙世界》(原來叫 Disneyland)的主持讓無數美國人民無法忘懷。他獲得了56個奧斯卡獎提名和7個艾美獎。華特·迪士尼於1966年12月15日因肺癌醫治無效死去,此時他還在為佛羅里達迪士尼世界操勞,該主題樂園於他去世幾年後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