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碟片是誰發明

碟片是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3 23:48:11

❶ VCD是哪國發明

世界第一台VCD機誕生記

在中國提起VCD,不能不提起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徽萬燕公司,更不能不提起他的創始人姜萬勐。在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里,記者見到了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同時也見到了那台至今仍牽動著世人目光的VCD機,它靜靜地坐在凝聚著主人無數心血的科技成果展覽室里,一張用列印紙製成的小紙板上赫然寫著它的名字——世界上第一台VCD機。
1992年,在美國舉辦的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上,美國C-CUBE公司展出的一項不起眼的MPEG(圖像解壓縮)技術引起了時為安徽現代集團總經理姜萬勐的興趣,他憑直覺立刻想到,用這一技術可以把圖像和聲音同時存儲在一張小光碟上。此後,姜萬勐先後出資57萬美元,於1993年9月,將MPEG技術成功地應用到音像視聽產品上,研製出一種物美價廉的視聽產品——VCD。同年12月,他又與美籍華人孫燕生共同投資1700萬美元成立了萬燕公司,各取了姜萬勐、孫燕生名字中的一個字作為公司名稱。
面對記者的采訪,姜萬勐顯得異常平靜,對於過去的事情,他彷彿不願意再提。
在1993年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的VCD可行性報告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這是本世紀末消費類電子領域里,中國可能領先的惟一機會。為此,姜萬勐進行了一系列的市場調查,得到了一系列的數字:1993年中國市場上組合音響的銷售量是142萬台,錄像機的銷售量是170餘萬台,LD影碟機100萬台,CD激光唱機是160餘萬台。當時的LD光碟是四五百元一張,而VCD機的光碟價格卻只有它的10%左右,因此可以預測,VCD機每年的銷售量將會達到200萬台左右。
中國的老百姓到了1994年底才逐漸認識VCD。在這一年,萬燕生產了幾萬台VCD機。不僅如此,姜萬勐還要開發碟片,總不能讓老百姓買了槍而沒子彈。為此,他又向11家音像出版社購買了版權,推出了97種卡拉OK碟片。在最初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萬燕」傾其所有,開創了一個市場,確立了一個響當當的品牌,並形成了一整套成型的技術,獨霸於VCD天下。
可以說,萬燕的初創是成功的,也是輝煌的。但是,萬燕也給自己釀下一杯苦酒。令姜萬勐感到傷心的是,萬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機,幾乎都被國內外各家電公司買去做了樣機,成為解剖的對象。
有人認為,姜萬勐所犯的最大的錯誤是不懂專利保護,在記者向他問及此事的時候,他的回答相當坦率:「在當時的情況下,自己認為申請不申請專利似乎意義不大,關鍵是要讓產品盡快佔領市場。」
也許正是這一念之差,使姜萬勐失去了一次極好的統領市場的機會,同時也使中國在這一產業的發展中失去了本應佔有主動權的半壁江山。當事隔多年後的今天,記者問他是否對此感到後悔時,他只是淡淡地一笑,這笑中帶著幾分無奈,也帶著幾分愧疚,更帶著他永久的遺憾。
姜萬勐創辦萬燕樹起了中國VCD機的旗幟,他也應該為此得到國人的贊許。但從萬燕最終的結局上看,萬燕的興衰多少又有些悲愴。如果說,當姜萬勐開發出第一台VCD機時就立刻申請了專利;如果說,當時國家投資2.4億元,將安徽作為中國VCD機的生產開發基地的計劃成為現實;如果說……中國,乃至世界的VCD機發展史,也許應該是另外一種寫法——一部由中國人唱響主旋律的史詩!

❷ 光碟是誰發明的呢

1、Jim Russell,美國人,光碟記錄技術的最初發明人,他於1965年開始研究此技術

❸ 光碟是誰發明的那個人是怎麼想到的

提起數字光碟(CD)的發明者,人們會馬上想到兩家公司的名字:荷蘭菲利浦和日本索尼。因為從上個世紀80年代CD問世起,鋪天蓋地而來的宣傳讓這兩個公司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但是,近日有消息說,CD是美國一位物理學家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明的。而且這位科學家沒有從銷售CD的巨額利潤中得到一分錢。這種新說法無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難道世上真有這等事?
現在,有很多資料,如創建於2001年1月15日,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與者進行數千次編輯和創建新條目的網路自由網路全書———WIKIPEDIA———維基網路上就記載著,菲利浦和索尼兩家公司擁有CD發明權。有關條目中這樣寫道:菲利浦和索尼在1980年共同研製了數字光碟(CD),過了兩年在西德郎根哈根開始大規模生產。爾後,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加入這個陣營,於1987年把CD變成了CD-ROM,從而引起了世界性的計算機革命。

俄羅斯一家網站前不久講述了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1931年,一個男孩在美國華盛頓州中西部的布雷默頓城呱呱落地,他就是6歲發明航模(遙控船)的詹姆斯·拉塞爾。1953年,拉塞爾在俄勒岡州里德學院(ReedCollege)(在全美最辛苦的十所大學中排名第六)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作為一名物理學愛好者,他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個實驗室找到了一份工作,並成為第一批從事彩色顯示屏與輸入鍵盤應用與開發的研究者之一。在那裡,他參與了一系列實驗計劃,設計並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束焊接設備。

1965年,美國太平洋西北實驗室在里奇倫德建立。拉塞爾成為該實驗室的高級科研人員。從那時起他似乎悟出了自己今後應該潛心研究的方向———如何保存音質。他是古典音樂的痴迷者。像那個時代的許多音樂愛好者一樣,他常因老塑料唱片音質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變壞而感到萬分沮喪。為此,他發誓要完善它,他甚至想用仙人掌上的尖刺來代替老式播放針。

在一個星期六的白天,拉塞爾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利用數字錄制與恢復系統,徹底改變聲音錄放方法。因為這樣在聲音錄放過程中各個元器件不會產生物理接觸,也就不會造成任何物理損壞而影響音質。結果,一個帶有技術革命色彩的想法在拉塞爾腦海中誕生了。那時,拉塞爾已經對以磁帶和計算機穿孔卡片為載體的數字錄制形式有所了解。他認為,最好的「記憶」應該靠光束來進行。這時他滿腦子是「0和1」、「黑暗與光線」。他想,倘若能讓代碼足夠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那麼利用它們不僅可以保存音符而且可以保存大網路全書。

盡管在研究所里拉塞爾沒有馬上實現自己的想法,但他完成了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方案,為他實現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礎。大約經過兩年的時間,拉塞爾發明了第一個光—數字錄制與恢復系統。就這樣,第一個數字光碟(CD)問世了。拉塞爾於1970年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

1970年,發明家繼續完善了自己的發明,他想讓它適用於任何數據形式的存儲。正如許多決定自己時代的新發明一樣,CD的問世並沒有馬上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但到了1971年,風險投資商人埃里·傑考布斯創建了光學唱片公司,並力邀拉塞爾加盟了他的公司。該公司打算開發可視光碟(VCD)。因為當時有個想法:以小巧玲瓏的塑料載體錄制電視節目,通過郵政系統發送,以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欣賞喜愛的電視轉播節目。

1974年,在芝加哥舉辦的展覽會上,該公司展示了具有錄放功能的光學—數字電視機。這是第一個能夠把彩色圖像轉換為數字的裝置,但是投資者對此無動於衷,整個世界也沒有因此而發生變化。

又過了一年,1975年夏天,荷蘭菲利浦公司代表訪問了拉塞爾的實驗室,對拉塞爾的研究沒有給予太高的評價。根據拉塞爾回憶,當時這些代表們對他說:「這(指拉塞爾發明)對於保存資料非常好,但我們不能用它來解決音像問題。」

應該說,在訪問拉塞爾的實驗室之前的幾年裡,荷蘭菲利浦公司已經在為模擬光學隨身看(可視隨身器)生產自己的光碟。荷蘭人確信,模擬是唯一的可能方案。「因為菲利浦為研製光碟投入了6000萬美元,任何人都不能對菲利浦說,他們錯了。」拉塞爾這樣評價說。

可是,就在菲利浦公司代表參觀了發明家實驗室兩個月之後,菲利浦悄無聲息地生產出了同拉塞爾的發明一模一樣的光碟。從那以後,除了菲利浦外,日本的索尼和其他公司都瘋狂地使用了拉塞爾的技術發明,卻半字不提拉塞爾的名字。這使人不得不懷疑,拉塞爾的思想給了別人啟發。

拉塞爾並不想壟斷光碟工藝,把它據為己有。他甚至很平和地說:「很難說,別人生產的東西是不是靠我的發明。要知道,在兩個或者更多的處於不同地方的人可能會同時產生同樣的想法,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完全可能,我們工作是平行進行的……」

1992年,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和其他的光碟生產者一紙訴狀把光學唱片公司告上法庭。最後,光學唱片公司支付了3000萬美元破壞專利權費用,法院最終把CD工藝的專營權判給了光學唱片公司。可是,發明人拉塞爾分文未得,因為他的20項光碟專利均屬於他的僱主———光學唱片公司。

不過,這個遭遇並沒有讓發明家止步不前。他仍在進行數據保存光學系統的研究工作。他在思考著硬碟存儲能力的新的競爭者,光學隨機存儲器(ORAM)。在這個系統中沒有旋轉的光碟,甚至沒有一個運動的部分,數據完全由光來讀取。

1991年拉塞爾和合作夥伴保羅·奈建立了Ioptics公司,專門研究ORAM。盡管得到了微軟數百萬美元的投資,但似乎時機尚未成熟,該系統迄今還沒有找到市場。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申請了50多項專利的發明家仍然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仍然在從事著他所痴迷的研究。最近在全球報道中唯一令人想到拉塞爾的存在,並讓他感到風光的事件是,時年53歲的他因對科學技術的傑出貢獻,2000年榮獲了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的VollumAward獎。

❹ 光碟是誰發明的為什麼存儲量這么大

現在與光碟有關的生意每年高達數十億美元,Jim Russell,光碟記錄技術的最初發明人,卻在版資本的屢次權變動中被排除在利益圈子外面。他於1965年開始研究此技術,從66年起申請了25項專利。1973年他造出了第一個原型機,然後向索尼和菲利浦進行了演示,82年,索尼開始出售產品。他的最後一項專利於1991年到期。先是他工作的那家公司花光了錢,把所有的東西賣給了另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也僱用了Jim,然後這家公司向幾大使用專利的公司要求專利費,但在得到錢之前就把Jim開除了,於是他什麼也沒有得到。謹記之。

❺ 世界上第一張光碟是誰發明的

現在與光碟有關的生意每年高達數十億美元,Jim Russell,光碟記錄技術的最初發明人,卻在資本的屢次變動中被排除在利益圈子外面。他於1965年開始研究此技術,從66年起申請了25項專利。1973年他造出了第一個原型機,然後向索尼和菲利浦進行了演示,82年,索尼開始出售產品。他的最後一項專利於1991年到期。先是他工作的那家公司花光了錢,把所有的東西賣給了另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也僱用了Jim,然後這家公司向幾大使用專利的公司要求專利費,但在得到錢之前就把Jim開除了,於是他什麼也沒有得到。

❻ 光碟是誰發明的

Jim Russell,光碟記錄技術的最初發明人,他於1965年開始研究此技術。

❼ VCD是誰發明的

第一台計算機(ENIAC)於1946年2月,在美國誕生。提出程序存儲的是美國的數學家 馮^諾依曼, 在美國陸軍部的資助下,與1943年開始了ENIAC的研製,1946年完成;負責人是John W.Mauchly 和J.Presper Eckert,重30 噸,用了18000 個電子管,功率25 千瓦,主要用於計算彈道和氫彈的研製。 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盡管只有60年的時間,但它的誕生卻是人類數百年努力的積累。早在17世紀,一批歐洲數學家就已開始研製計算機。1642年,為了協助擔任稅務局長的父親,年僅19歲的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製造了第一台鍾表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在此基礎上,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於1678年發明了可做乘除運算的計算機。但這些機械計算機的性能過於落後,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一百多年後,英國數學家巴貝奇於1822年設計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計算機。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工業水平所限,巴貝奇的設計根本無法實現。 此後一百年間,人類在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領域不斷取得重大進展,為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軍械部為研製和開發新型大炮,在馬里蘭州的阿伯丁設立了「彈道研究實驗室」。極為繁重的計算任務令那裡的研究人員大傷腦筋。盡管實驗室僱用了200多名計算快手,還是捉襟見肘。他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計算機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們一籌莫展之時,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機學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試制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設想。他的設想吸引了陸軍軍械部,他們立即要求莫爾學院擬定一份研製計劃。 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製造一台電子計算機所需的經費為15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因此遭到了軍方內部很多人的堅決反對。眼看研製電子計算機的計劃就要夭折,美國著名數學家維伯倫博士堅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終說服了美國軍方。經過兩年多的緊張研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而它的開發經費幾經追加,最後達到48萬美元。

閱讀全文

與碟片是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