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平的天平發展的歷史
在化學實驗中較早使用天平的有英國化學家布萊克,他生活和工作於18世紀,那個時候,正是化學中不斷發現氣體、並開始建立理論的時期。布萊克在化學研究中非常重視實驗,而且是第一個應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氣體的人,定量研究需要稱量,而稱量離不開天平。歷史資料表明,布萊克確實使用了天平,他用過的天平至今仍保存在愛丁堡皇家博物館中,下圖即是布萊克用過的天平。
用繩子掛著稱盤,橫梁又掛在另一個稱鉤上。布萊克正是用這個天平進行化學實驗研究,而且做出了發現的,這個天平的使用,不僅在化學實驗中建立了定量方法,而且對天平的進一步發展、改良,也是重要的。
布萊克之後,英國化學家亨利·卡文迪許也進行過精密的定量實驗,據說還曾設計製造過天平,由於卡文迪許本人的生平資料不詳,很難確切知道他是何時和如何設計、製造天平的。後來,卡文迪許用過的天平曾在皇家科學院展覽。這架天平放在櫃內,天平的式樣從外面看不太清楚,見下圖:18世紀的法國,天平比較普及,有許多小店鋪就出售天平。我們在下圖看到的是18世紀的法國天平的式樣,或許是當時天平中的一種式樣。
18世紀末英國也已經製造出了一種天平,橫梁中央嵌上一個鋼質的刀口。把它放在瑪瑙盤中,大大提高了精密度和靈敏度。當時出現了一些天平設計家和製造家,不過,據說天平的價格比較貴,而且要先預定,不像法國,天平雖不那麼精密,但比較容易買到。下圖展示的是一個費德勒的人為皇家學會製造的一架天平,曾在倫敦科學博物館展出。
在英國,使用天平的不限於化學家和科學家,普通醫葯商店也常用天平,化學原子論的提出者道爾頓,在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天平,由於道爾頓在化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在英國科學界的影響,使他成了著名人物,成了著名化學家,他使用過的天平據說也成了不凡之物,後來為英國曼徹斯特文學和哲學會所有,並為該會收藏。道爾頓曾經是這個學會的會員。
19世紀20年代,倫敦有一位儀器設計家叫羅賓遜,他開始設計和製造分析天平,不僅英國,就連美國在一個時期里都使用這種天平。羅賓遜用空心材料做橫梁,把梁做成三角形,豎梁中部有指針。
有刻度橫梁和游碼的天平,大約也是在19世紀誕生的(前面介紹托盤你天平時,在圖中橫樑上標有刻度和游碼),究竟誰是這種天平的發明人有不同說法,也存在爭議。可是1851年在倫敦召開了一次國際博覽會,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的一些主要天平製造商都參加了,經博覽會審查團審議,最後把最高獎獎給了奧耶領,以表彰他在有刻度橫梁和滑動裝置(即游碼)天平的製造上所做的貢獻,由此看來,奧耶領的發明權得到了國際上的確認。
在很長時期里,天平製造業中流行一種理論,認為天平的橫梁越長天平越靈敏。但是有一個叫波爾·邦格的人卻不受這種理論的限制,1866年,他設計、製造了一架短橫梁分析天平。後來,在天平設計理論方面,他也有建樹。下圖所示的就是1866年邦格製造的最早的一台短梁天平。天平的改進,除了橫梁、接觸點、游碼、刻度等方面以外,還表現在其它方面,例如,19世紀前半期,已經出現了旋鈕天平。旋鈕天平有什麼優點呢?原來,早期的天平,橫梁架在豎直的柱上,用時和不用時都是一樣的。後來分析天平出現了,分析天平的刀口用瑪瑙製成,為了減少刀口的損傷,不用天平時,將天平橫梁架在一個架子上,讓刀口不再受力,用時再將刀口架在支撐碗上。這些都是通過旋紐裝置控制的。現代分析天平都有旋紐裝置。下圖是1833年製造的一台旋紐天平。
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天平的設計和製造不斷取得長足的進展。正是經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經過技術的積累和提高,才有了今天的各式各樣的現代天平。如今,在化學實驗室中,常用的天平有:托盤天平,正如前面講過的,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或測定物料的大致質量,可稱量100克、200克、500克乃至1000克;分析天平(常量分析天平、微量分析天平和半微量分析天平);電光天平,設有空氣阻尼裝置或電磁阻尼裝置,使天平既具有高靈敏度又能迅速阻止橫梁的搖動,電光天平從外觀上看不見砝碼,能看到放置要測物的稱盤,砝碼的加減用旋轉刻度盤操作,稱量的數值可通過投影刻度標尺直接讀出。
❷ 托盤天平是誰發明的(簡短一點)
最早的秤要數古埃及人發明的天平了,這已是距今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這架古老的天平是用石灰岩製成的,橫梁的長度為8.5厘米,支點兩邊的長度相等,砝碼也是用石灰岩製成的,大大小小共有7種。
到了公元前1350年前後,埃及出現了木製天平,橫梁長度達30厘米,砝碼則是用青銅製成的小動物和鳥形。而在古巴比倫,則將砝碼做成獅子和睡覺的鴨子形狀。當時,使用這種天平的大多是金銀匠和珠寶商人,主要用於稱量砂金、葯品和寶石之類的東西。
據說,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人也發明了天平,這種奇怪的天平支點兩邊的長度不一樣,事實上這已經成了桿秤了。羅馬人將重砣的形狀製成石榴的樣子,非常有趣。
到了中世紀,阿拉伯人也開始使用天平,這些阿拉伯的不法商人看來已掌握了天平的奧秘,他們把橫梁挖空,然後再灌入少量的水銀,這樣的天平在稱東西時可輕可重,騙取顧客的錢財。
❸ 電話和天平分別是誰發明的。
電話是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天平是7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的
17世紀中葉,法國數學家洛貝爾巴爾發明了擺動托盤天平,托盤天平的發明被認為是對古老的吊式天平的重大改進
❹ 天平是誰發明的
17世紀中葉,法國數學家洛貝爾巴爾發明了擺動托盤天平,托盤天平的發明被認為是對古老的吊式天平的重大改進,至今,托盤天平仍在被廣泛使用。
❺ 天平誰發明的
瑞士梅特勒-托利多是世界第一台電子天平的發明者。
❻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托盤天平的原理。是誰發明的,以及怎樣發明的
杠桿原理
最早的秤要數古埃及人發明的天平了,這已是距今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這架古老的天平是用石灰岩製成的,橫梁的長度為8.5厘米,支點兩邊的長度相等,砝碼也是用石灰岩製成的,大大小小共有7種。
到了公元前1350年前後,埃及出現了木製天平,橫梁長度達30厘米,砝碼則是用青銅製成的小動物和鳥形。而在古巴比倫,則將砝碼做成獅子和睡覺的鴨子形狀。當時,使用這種天平的大多是金銀匠和珠寶商人,主要用於稱量砂金、葯品和寶石之類的東西。
據說,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人也發明了天平,這種奇怪的天平支點兩邊的長度不一樣,事實上這已經成了桿秤了。羅馬人將重砣的形狀製成石榴的樣子,非常有趣。
到了中世紀,阿拉伯人也開始使用天平,這些阿拉伯的不法商人看來已掌握了天平的奧秘,他們把橫梁挖空,然後再灌入少量的水銀,這樣的天平在稱東西時可輕可重,騙取顧客的錢財。
❼ 最早使用天平的是什麼國家
埃及 率先使用天平(以秤量貨幣金子)。
其次...埃及人創造的世界第一也很多,發明了比楔型文字略晚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可以從左往右寫也可以從右往左寫的,但不是寫在泥版上,而是莎紙草或石板上。埃及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利用燈煙混和蜜糖製成世界上最早的墨水,發明世界上最早的獸皮鼓,種植大麥、小麥、亞麻、葡萄、無花果,最早在建築中使用鉛垂線,把圓周率算到了3.16(而這時的中國還不知圓周率是何物)。他們率先居住在帶有樓梯和地下室的樓房,房間里有世界最早的桌子和椅子(而中國的椅子是到了漢朝以後才有)。埃及人身穿亞麻布的衣服,帶金銀首飾(而不是中國的玉器,中國人愛玉不愛黃金)。埃及貴族婦女還坦著右肩,露出一個高貴的乳房在衣服外面,這是當時最時髦的造型。他們的女孩率先在世界上使用礦物質的帶顏色的化妝品,率先使用天平(以秤量貨幣金子)。人們把麵包烤成圓錐形,花盆那麼大。
❽ 最原始的天平稱是誰發明的
秤的歷史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是古埃及人的發明。還在7000多年以前,古埃及人就使用一種懸掛式的雙盤秤來稱麥子。這種秤有兩個秤盤,分別懸掛在秤梁的兩端。
在中國,秤的出現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國已經製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大體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的銅衡桿,這種衡器即不同於天平也不同於後來的稱桿,但與不等臂天平類似。經過逐步演化的過程,衡桿的重臂縮短,力臂加長,也就成為了現代仍在使用的桿秤。
桿秤在耶穌誕生前由游牧部傳入了西方,被命名為羅馬秤。在許多拉丁語作家的著作中都有關於這種秤的記載。羅馬秤兩臂不等,稱物端的秤臂較短,且長度固定不變。在稱量重物時,移動秤桿另一端的秤錘(這樣就改變了該端秤臂的長度),直到秤桿達到水平狀態時為止。使用這種秤可以稱量比秤錘重得多的物體。
1670年,法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機械設計師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1602—1675)於1670年將他發明的案秤報送巴黎科學院。這是一種等臂雙盤案秤(又名磅秤)。秤盤裝在秤梁兩端,下面裝有剛性導桿,可在稱座上相應的導孔內上下上下移動。這樣,當秤梁繞軸擺動時,在導桿作用下,秤盤可做上下移動,但其水平狀態保持不變。這種秤是的。直到現在,洛百瓦爾案秤仍然是世界上使用最為普遍的商業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