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意是否來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

創意是否來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

發布時間:2021-08-13 19:48:49

Ⅰ 是什麼使一個新穎的想法富有創造

問題不是「做什麼」,而是「如何做」和「為什麼做」。

一個新穎的想法只是一個想法,盡管通常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仍然只是一個想法。這就是這個想法如何避開熟悉度,以創造性的方式解決新想法想要解決的挑戰。從而成為你想要解決的任何問題的新穎解決方案。

同樣,所有新穎的想法不需要在它們的簡潔中優雅,但這是有幫助的。新奇本質上來自於與熟悉的互動,以及我們對平凡事物的厭倦。作為逃避無聊的一種需要,我們創造各種方法去刺激我們想要刺激的東西。我們可以以一種熟悉的方式(與朋友進行跳棋)或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假設我們是一名探索任務的考古學家,同時在垃圾堆里翻找東西)做到這一點。嘗試新穎的純粹行為允許創造性狀態發生。所以問題不在於「是什麼」,而在於「如何」和「為什麼」。如果這說得通的話。哈哈!

新奇感,和熟悉感一樣,似乎都是創造力過程中涌現出來的特性。

Ⅱ 創意來自於想像嗎

那麼創意是從何而來的呢?它是想像力的產品。想像力產生創意,而創意就代表著財富與成就。代表著文明社會的汽車也是一種創意。而這種創意,使汽車為它的創始人亨利·福特與他的子孫帶來巨大的財富。

福特於1863年7月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他的父親是個農夫,覺得孩子上學根本就是一種浪費,老福特認為他的兒子應該留在農場做幫手,而不是去念書。

由於小福特自幼在農場工作,所以他很早便對機器產生興趣,而小福特那用機器去代替人力和牲畜的想像與慾望便早露端倪。

福特12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構想要製造一部「能夠在公路上行走的機器」。這個想法深深地扎在他的腦海里,日日夜夜縈繞著他。

旁邊的人,都「勸導」福特,放棄這個「奇怪的念頭」,認為他的想像是不切實際的。老福特希望兒子做農場助手,但少年福特卻希望成為一位機械師。終於,還是少年福特的意志力堅強,他用1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人家需要3年的機械師培訓。從此,老福特的農場便少了一位助手,但美國卻多了一位偉大的工業家。

從12歲的構想至36歲他的第一輛汽車誕生,在這24年的生命歷程里,亨利·福特為他的夢想投注了多少心力,進行了多少反復的想像和實驗是常人無法估算的。作為一個敢於尋夢的人,他最終達成了自己的心願。

我猜想你一定會說:「我可不是福特,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我根本沒有像福特那樣驚人的創造力。」如果你這樣想,那麼現在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假設正如你自己所言,你缺乏創造力,但是你總不至於認為自己連一點想像力也沒有吧!因為每一個人都具有想像力,而想像力正是創造力的源泉。將夢境中所見盡量描繪出來,就是一種想像力的運作。發明一樣東西或創造一樣東西,也都是在發揮想像力。

想像力豐富的人,好奇心會比別人強一倍。

一個人如果缺乏好奇心卻想做一位出色的實業家,那是相當困難的。好奇心強烈的人,不但對於吸收新知識抱有高度的熱忱,並且經常搜尋處理事物的新方法。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好奇心,就不可能花心思研究新事物,只是遵循前人的步伐原地踏步而已,更不用說會有驚人的成就出現了。

Ⅲ 創意來源於什麼

擁有不斷刷新的創意,是創業者成功的關鍵。然而,創業難,難就難在好的創意千金難買。在我們當中,有一些人將創意的產生,歸因於機緣湊巧,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栽花花不開」。不過,研究創意的專家以為,創意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沒有平日的用心耕耘,機緣也不會如此的湊巧。所謂的機緣湊巧或第六感的直覺,主要還是因為創業者在平日注意學習與積累,逐漸培養出了對環境變化的敏銳觀察力,因此,能夠先知先覺形成創意構想。創意來源於不斷學習而積累的知識、經驗以及一個勤於思考的大腦,即創意來源於學習和思考。

這里的學習,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在課堂上的學習。這種正規化的學習,包含的內容很多,更多的時候是從理論上來武裝創業者的頭腦,使他們對於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了解做這件事情的意義。雖然這個過程有時過於枯燥無味,甚至被人們認為是無用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至少,當創業者在做事情的時候可以找到思考的方向。

第二個方面,是在實踐中的學習。這種學習對於創業者來講是最寶貴的一筆財富。在進行創業的實踐中,創業者親身經歷每一個過程,能夠感受到每一個地方應該怎樣做,存在什麼問題,有沒有更好的改進方法,如何做成功概率大,如何做必敗無疑,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在成功中繼續努力。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正是這個道理。

此外,學習要講求方法,不能「死學,學死」。模仿別人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創業過程中的一個表現就是當市場上有什麼產品推出市場取得了好的效果,或者說有新的發明創造,經過判斷其產品將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那麼就可以模仿跟進此產品推出市場,或是稍加改進後再推出市場。比如我們幾乎天天都在使用的搜索引擎網路就是模仿了「google」,「焦點訪談」的原版是美國的一個節目;而近幾年異常火爆的超級女聲則幾乎完全模仿了美國的「美國偶像」

………源於這種模式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我們可以看到,模仿也是有一定的技巧,以上幾個例子,雖然創意相似,但推廣的市場區域則是不一樣的。同樣,相似的創意,如果推廣的時間地點不同,推廣的人群不同,其推廣的形式也要發生改變的,誰又能說在推廣方面的這樣或那樣的改變不算是創意呢?

當然,學習最重要的還是積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永遠也學不到東西。任何東西,當你積累到了一定的厚度,自然就會進入一定的境界了,你想要的東西自然而然地會出來。有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故事。某所大學的建築系費盡千辛萬苦邀請到了在建築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設計師來給學生們做一次講座。講台的周圍擺放了整整六個宣傳板,上面全部介紹的是老設計師曾經取得的成就。一位學生對老設計師非常敬佩,同時也很驚訝老設計師怎麼會獲得這么多的獎項。他找到機會,站起來充滿崇敬地問到:「請問,您是從何時開始從事設計的?」老設計師微微一笑,回答他說:「從剛出生的時候。」台下的人楞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其實老設計師的話,充滿哲理。對於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來講,小時候完全在大自然中長大,遇到的每一個事物都是新鮮的,那時就注意觀察生活,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日漸積累,直到現在,才能產生最原始的創意來源。

《論語》中有一句話叫做「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足見,學與思結合的重要。對於創業者來講,要想不斷出現新的創意,只有學習是不夠的,更要有對問題的思考。學習只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思考的基礎,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思考。創意的產生,思考才是關鍵。

1989年,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聯合發起組織了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清華大學作為發起高校承辦了該項比賽,並以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首奪全國「挑戰杯」冠軍。

在為清華大學爭得榮譽的眾多參賽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創意非常精彩,而他們就是來源於大學生對身邊實實在在的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來自建築系作品「食堂收盤處改造」就是其中一例。建築系科協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搞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提高食堂收盤的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具體內容主要由改進收盤處構造、改造餐車和收筷子桶並進行優化組合,大大節省了人力。

談起這個項目的創意,工作人員說,「其實現在一看,是很簡單的,同學們天天都要跟食堂打交道,只要多留一下心,多動一下腦筋,這樣的創意很容易便產生了。」而項目作者正是從以上兩點出發,看到了食堂收盤處目前的不合理性,進而想到了這個點子。隨後進行的一系列步驟,諸如進行問卷調查、調研食堂、製作模型等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熱能系大二學生畢道明對游泳館的改進方案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也同樣是從大家習以為常的細節得到的靈感。據作者介紹,現在學校浴室里用過的水大概還有三十幾攝氏度,白白流掉,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游泳館的水溫只需十幾攝氏度。能不能想辦法收集浴室水的熱量,來加熱游泳館的水呢?這便是整套方案的基本出發點。採用熱泵技術,經過理論計算,這套方案實施後,每年可以為學校節約資金65.6萬元。當然,這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付諸實踐,但作者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積極思索,已經使他邁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環境工程系王湘徽同學的「電梯按鈕改造方案」通過簡單的電路改進,克服現行電梯運行方案的弊病;參與合作的「六教照明改造方案」,旨在改進教室的燈光控制以節約電能。

電子系的同學在平時製作硬體時感受到傳統電烙鐵在某些情況下使用不便,發明了「手持式自動貢錫電烙鐵」;受VOS游戲啟發,設計了「演奏者指導系統」。此外,計算機系同學設計的「個性化FTP搜索引擎」,自動化系同學編寫的針對動感地帶簡訊詳單的分析工具等,都是從實際生活需要出發確定的選題……

其實,這些創意都並不高深,它們就在你我的身邊。我們需要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加上一個勤於思考的大腦。

藍景雲就是這樣一個善於思考和發現的人。他在創業時充分而又透徹地學習和研究女性心理,這種不斷地學習和研究使得他實現了成功創業。

藍景雲是香港人,他自稱對女性比較了解,甚至透徹研究過女性心理,他在廣州中華廣場投資開了一間名叫「清雅古蠟」的蜜蠟店,該店鋪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實用面積,月租金卻要3萬元人民幣。50多歲的藍景雲已不是投資新手,他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來中國內地投資做貿易。1989年美歐聯手制裁中國,藍景雲的貿易生意也跟著虧得一塌糊塗。最後身無分文的他回到香港,靠做「走鬼」賣牛仔褲度日。現在也面臨重新創業的藍景雲為何將投資的觸角伸向比較冷門的蜜蠟呢?幾年前藍景雲偶然發現香港很多人還有演藝界明星都喜歡在手腕上戴一串水晶手鏈或蜜蠟手鏈,明星的穿著打扮時刻影響著一大班追星族的仿效。

經過一番研究和市場調查後,藍景雲發現水晶的利潤高得驚人,於是他決定投資去做水晶首飾的生意。水晶首飾一般都是穿好了一條條賣,藍景雲卻以他睿智的眼光,獨到的見解,將水晶拆散逐粒賣,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將不同的水晶任意組成一條手鏈或飾物,也可以由自己製作而成。很快,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朋友的引薦下,藍景雲與香港吉之島簽訂合作協議,由吉之島提供經營場地,藍景雲負責經營,吉之島收取營業額的30%作為回報,不到一年,藍景雲先後與吉之島、千色店、先施百貨等十幾家專櫃合作賣散裝水晶。由於價廉物美,在「沙士」橫行,百業蕭條之際,藍景雲經營的水晶卻一枝獨秀,全線飄紅。

在做水晶生意時,藍景雲又接觸到比水晶更高層次的蜜蠟,天然蜜蠟的價值遠高於天然水晶之上,而且利潤更為豐厚,由於民間早就有人專門收藏蜜蠟,因為蜜蠟中也有很多屬於年代久遠的精品,中國不是蜜蠟產地,因此,上等蜜蠟的價格不菲。藍景雲通過做天然水晶生意,認識了許多蜜蠟玩家和產地的供應商,做蜜蠟生意的利潤也同樣是高得驚人。2003年,藍景雲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附近的希爾頓商場,以月租3萬多港元租下一個只有6平方米的商鋪,起名「清雅古蠟」,經營半年後平均每月保持有20多萬港元的營業額,加上鋪租,成本也只需三、四萬港元,純利潤有十六七萬港元。

藍景雲的成功源於他抓住了女性心理上的一些特點,作為他創業的切入點,對市場的定位是比較准確的。他又以此來發揮他的想法,但這個點子也是來源於他對生活的細心觀察,細致揣測,僅僅只是那麼一瞬間的印象就給了他創意的靈感。這個想法興許在顧客中也萌發過,但是沒有人在意過,雖然它關繫到每一個愛美的人士,但卻沒有哪一位付諸行動過或者留意過這個與大家擦肩而過的發財機會。簡單來說,他可以拆散水晶,供女士挑選,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飾品的樣式,這就抓住一大賣點,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心理,因為大多數女消費者喜歡與眾不同的裝飾,這樣的銷售方式就不會形成過多的「撞衫」,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的要求,尤其是女消費者的特殊心理。這對於做女士商品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對陳舊的銷售方式而言是一種突破。消費者在對商品的設計上根據年齡,性格,品位,知識層面等方面的不同就會產生各自不同的見解,只有自己才能更好地領悟到自己的想法,也就說明更多的是通過親自動手來完成心裡所想要的飾物,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什麼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又給消費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愉悅,也就增加了對其的好感程度,又可以促進他的消費慾望,提高了再次光臨的可能性。並且消費者甚至可以把他親手製作的物品不由分說地看做是一件工藝品,而工藝品的價值在於「獨特」和「新穎」,再說水晶類工藝品的天然特性已被消費者接受,創業者策劃經營的半成品將受人青睞的關鍵就是給了顧客一個參與設計和製作的機會。在這個設計和製作的過程當中,給女性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女性消費者更會因為這個過程而使情緒受到改變,女人多愁善感的本質決定了她們擁有一切小女人無法脫俗的情緒化心態,致使女性在消費時,除了關注商品的質量、價格等硬性指數,還容易被許多能影響其情感的軟性因素影響。所以,創業者在做女性生意的時候,如果能關注女性的情感需求,從人性化、人情味的角度出發,就能事半功倍。這樣的創意,何樂而不為呢?創業者的這個創意也就得到很多公司的認可。

由此可見,成功的創意離不開學習和思考。創業者要注意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從生活中找到創意。

Ⅳ 創意是怎麼產生的

新產品開發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是尋找產品創意。所謂創意就是開發新產品的設想。公司新產品的創意大多來源於顧客、科學家、競爭者、雇員、經銷商和最高管理層。因此,一個公司要源源不斷地獲得新產品創意,必須不斷地舉行頭腦風暴法的討論,不斷地向顧客、經銷商、用戶等進行系統的需求調研和允許技術員進行自由地探索,更廣泛地研究競爭者的產品創意、搜集相關公司與行業的信息,形成強大的創意資料庫。

Ⅳ 有人說創意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請運用哲學道理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我認為這句話本身就太絕對了
只是一種無意而有意之間的靈感罷了
或許應該是之所以有創造力,是來自有創意的頭腦吧
哈哈LOL

Ⅵ 結合醫學生的特點,請列舉出創意的來源渠道

想要從醫學生的方面找到創意的話,也是要把醫療跟最近火熱的5g技術和互聯網加結合起來的。

Ⅶ 創意是否源於老傳統

因循守舊是思想的沼澤地,你必須從中走出來,才可能達到成大事。

因循守舊者的典型特徵總是認為抱著自己的老觀念不放,不去主動接受新鮮的思維,進行腦力革命。這本身就是思維上的惰性所使。成大事者必須要時刻學會「洗腦」,摒棄因循守舊,創新求變,才會有真正的成功!我們有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腦子太笨,這是因為不開動腦筋,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中打轉轉。

成大事者的路上,因循守舊是你必須克服的一大障礙。不要指望未來某個不確切的時候「情況將會好轉」,而將就著過日子。如果你不改變因循守舊的習慣,那些轉機將永遠不會有。事物有一個可悲的趨勢,那就是它們永遠不會自我轉變。靠一個精神上的「延期計劃」生活,總是期待和希望,這是無益的,它將永遠不會把你帶到某一個目的地。你可以檢測一下,看是否常常對自己說:

(1)我希望一切都將朝最有利的方面轉變;

(2)我願自己能在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麼。

你承認正用這些想法在自己周圍建立封鎖線嗎?你意識到「希望」和「祝願」這兩個詞實際上使得你什麼也不幹嗎?坐等不會給你帶來什麼,事實上,你的惰性可能引起了一種情感上的麻痹,使你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決定。

要對你自己說:「我已經明白」,並且動手干起來。除非你去促成事物的轉變,否則,未來的情況將是依然如故。

的確,要干,就需付出代價和擔當風險,你的努力也可能會遭到失敗;如果你避免干任何事情,你也可免遭風險和失敗。但是,結果會怎樣呢?你避免可能的失敗,同時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

要找出你身上因循守舊的原因,可試著問自己;

計劃著一些令人激動的事情,但從來不實行這些計劃嗎?例如去休假,或者觀光旅遊等。

拒絕做任何對自己也許是一種挑戰的事情嗎?例如控制飲食,戒煙,或者選修一門大學的課程。

過多地依賴自己的朋友嗎?過於沉湎已厭倦的職業嗎?過於依靠那些對自己厭煩的親戚嗎?或者過於留戀那已不再令人滿意的住房嗎?

一旦面臨困難的任務或者某個將使自己處於危險境地的場合時,便立即變得憂心忡忡嗎?

推遲做那些費力的或令人厭煩的事情嗎?如清掃房間,修車,修剪草坪,或者寫信。

有這么一些人,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復始地忙這忙那,整天被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拖累著,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你認為自己可能是屬於這類人,那麼你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

(1)因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託自己親愛的人們的要求嗎?

(2)由於首先必須照顧別人或者自己的職業而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嗎?

(3)總是忙得沒有一點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嗎?

(4)因為家裡或者辦公室里有那麼多活兒要干,以至於放棄了一個休假、一場電影或戲劇演出嗎?

認真地考慮這些問題,你將很容易地確診出自己因循的根源所在。從根本上說來,因循就是害怕擔當風險。當你對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號作出反應時,你至少能夠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麼舒服地)維持現狀。因循守舊確實稱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甲。

克服因循守舊的壞習慣並不像你認為的那麼困難。你所必須做的一切便是,你現在就必須行動,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下個星期:關掉你正在看著的電視連續劇,立即著手寫你的學術論文;放下你正在讀的雜志,去打那些令人擔驚受怕的電話;放下那一片送到嘴邊的餅干,開始你的飲食控制;立刻參加某一個自去年就吸引著你的課程學習;現在你從錢包里取出十美元,開辟一個特別儲蓄,以備你一直期待著的某次休假之用。

羅斯一直想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她在讀高中時,便節省錢以備上大時用。高中畢業不久,她的父親得了重病,她的母親由於要照顧她的弟弟妹妹,只能部分時間出去工作,而她父親的傷病補助費也是極有限的,她必須放棄上大學的夢想。她把自己的儲蓄用來學習打字和速寫技術,很快便找到了一個秘書職業。羅斯曾經多次產生了讀夜大學的念頭,但由於一個又一個的原因,她推遲了入學,就這樣一學期又一學期地過去了。羅斯始終未能入學。「我真不明白,貝特絲,」她對自己最好的朋友吐露心事時說,「我真的願意學習某些大學課程,但我要想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路途是如此遙遠。首先,我得在大學文科熬四年,然後在研究生院再熬兩年多。貝特絲,因為我只能在晚上去上課,我要到80歲才能取得碩士學位。」

這里,羅斯的思維方式犯了一個錯誤,她眼前看到的是6年全日制學習,並可能把6年看成12年甚至15年,因為她只能在晚間學習。然而,如果羅斯把她的總目標分解成一些小的目標,她最終將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羅斯應當說:「貝特絲,我知道要取得學位需走很長的路,但這沒關系。我將不管它大學文科四年的時間,而直接考慮在一個公共大學里學習兩年,首先解決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問題。」

貝特絲應該回答說:「甚至這兩年也可以忘掉它,而集中考慮在每一學期里你將要修的一二門課。把你的總目標分解成若於初級目標,然後又把這些初級目標分解成一些易於實現的小段落。這時,你可以為實現你的初級目標採取第一個行動了。一旦你形成了?實干?的習慣,你將會不斷地有所建樹,把一個成功建立在另一個成功之上,你將能比你所想像的要更快而又更容易地實現那遙遠的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而也是被不斷延誤了的願望。」

貝特絲的話一點不錯。有時我們因循守舊,是因為我們讓生活的潮流拽著走,我們的生活陡然地由一處不知道的地方到另一處不知道的地方惡性循環。隨著我們的理想在期望和等待的塵埃里埋葬,我們對自己的命運也失去了控制。然而,我們文過飾非地借口說是別人使我們不能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環境使得我們如此之忙以至於不可能去改變自己的方向,以此來為自己的惰性辯護,這是何等的自欺欺人。

記住,因循守舊是思想的沼澤地,你必須從中走出來,才可能達到成大事。

Ⅷ 一切成就與財富都源於創意嗎

所謂創造力,即為自己能想出新方法、新點子來處理一切我們所面對的問題的能力。

但是創造力和創造性思考,在以往總被認為只有從事科學、技術、藝術等專業工作的人才具有。的確,科學、藝術等工作是非常需要創造力的,然而創造性思考,不限於某種特定工作范圍,而且也不只是從事某種特定工作的人才具有。

下面是幾個關於創意的小故事,它們的主人公都是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這些發明,現在已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並為它們的發明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看過這些故事後請想一想,你是否還認為自己毫無創意的能力呢?

克蘭是專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悶異常,因為巧克力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軟,甚至融化,銷售量也急劇下降。他苦思冥想,製造了一種專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塊狀、片狀型,而壓製成小小的薄環。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產這種命名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頗受歡迎,至今暢銷不衰。

戈德曼是目前超級市場人人必需的購物推車的發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馬城超級市場,觀察到顧客個個挎著、背著裝滿物品的筐和口袋,排隊等待著結賬。他靈機一動,於是試制了一輛四輪小型推車,結果深受消費者和超級市場老闆的歡迎,並獲得了重大發明專利。

克魯姆是位美國印第安人,是炸馬鈴薯片的發明者。1853年,克魯姆在薩拉托加市的高級餐館中擔任廚師。一天晚上,來了位法國人,他吹毛求疵,總挑剔克魯姆的菜不夠味,特別是油炸食品太厚,無法下咽,令人惡心。克魯姆氣憤之餘,隨手拿起一個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罵了一句便扔進了沸油鍋中。結果好吃極了,他自己也品嘗了幾片,確實香酥可口。不久,這種金黃色的、具有特殊風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國特有的風味小吃並進入了總統府,至今仍是美國國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哈姆威原是一名大馬士革的糕點小販,1904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期間,他被允許在會場外面出售甜脆薄餅。他旁邊是一位賣冰淇淋的小販。夏日炎炎,冰淇淋賣得很快,不一會兒盛冰淇淋的小碟便不夠用了。忙亂之際,哈姆威把自己的熱煎薄餅捲成錐形,來當做小碟用。結果冷的冰淇淋和熱的煎餅巧妙結合在一起,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歡迎,被譽為「世界博覽會的真正明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這就是今天的蛋卷冰淇淋。

世界上許多暢銷品牌都因一個小小的創意而產生,如果你腦中的一個閃念被忽略,也許就與成功失之交臂了,仔細想一想這些例子,你不應該懷疑自己了。

Ⅸ 有人說:創意來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請運用哲學道理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認識

1.該觀點合理,創意離不開人腦。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上看,意識是人腦專的技能……沒有人腦就沒有意屬識的產生。3.意識來源於客觀存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是指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中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

Ⅹ 創意對設計的重要性

這個嘛,就要有一種特殊的眼光,而有要讓人家能夠接受你的思維,那就相信 你能做的更好

閱讀全文

與創意是否來源於富有創造力的頭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