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版狀、構造權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能夠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方案,首先要屬於專利法保護的范圍,
以下幾項是不授予專利權的: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其次,要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再次,需要滿足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的「三性」要求: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⑵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應具備哪些實質性條件
轉知匯專利來服務自平台為您解答:
1、發明專利是對制備產品的方法、產品結構的保護,也就是說方法和結構是發明專利保護的客體;而實用新型保護的客體只是產品的結構;
2、發明與實用必須具備專利的三性: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缺一不可;
3、是否授予發明或是實用新型與該項專利技術的先進性有關,如果有較強的先進性,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如果只是局部一些小的改動,該專利的創造性不明顯,則不建議申請發明專利,可考慮申請實用新型。
⑶ 發明實用新型要符合什麼要件
一、新穎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即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既不屬於現有技術,也不具有抵觸申請。 新穎性的判斷較為簡單:只要對比文件的技術方案完全公開了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便喪失新穎性。 二、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創造性的判斷更為復雜,需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較強的檢索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不過實用新型專利在審查時不進行創造性審查。 三、實用性 判斷要滿足下列條件: 專利法規定:「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能夠製造或者使用,是指發明創造能夠在工農業及其它行業的生產中大量製造,並且應用在工農業生產上和人民生活中,同時產生積極效果。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專利法並不要求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專利之前已經經過生產實踐,而是分析和推斷在工農業及其它行業的生產中可以實現。
⑷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是什麼
法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釋義:本條是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的規定。
一、按照本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必須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二、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1.判斷是否具有新穎性的時間界限,以提出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為基準。按照本法有關規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
2.判斷是否具有新穎性,以申請專利的發明或實用新型是否已經公開,成為已知技術為准。凡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則符合新穎性條件。
3.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是否已由他人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專利文件中,防止抵觸申請。如果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以相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之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即出現抵觸申請時,為避免對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重復授權,則視先申請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為後申請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現有技術,後一申請則不具備新穎性。
三、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1.判斷一項申請專利的發明是否符合創造性的標准,是該項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2.判斷一項申請專利的實用新型是否符合創造性的標准,相對於發明專利來講,要求要低一些,只要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即可,不要求突出和顯著。
四、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1.能夠製造。作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應當是可以實現的,即如果該發明的目的是製造一種產品,那麼這一產品就必須能夠按照發明的技術方案製造出來。
2.能夠使用。作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必須能夠實施。如果發明是一種工藝方法,則這種工藝方法應當可以在工業生產中使用。
3.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其所產生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效果應當是積極的和有益的。明顯無益、脫離社會需要、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或者資源、損害人身健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具備實用性。
4.必須具有再現性。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技術方案應當可以重復實現。即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公開的技術內容,能夠重復實施專利申請中為達到其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
⑸ 授予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條件是什麼
根據專利法22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回性。
新穎性,是答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五條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符合這些條件,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就可以授予專利了。
⑹ 實用新型專利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版技術方案。實用新權型與發明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實用新型只限於具有一定形狀的產品,不能是一種方法,也不能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產品;第二,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⑺ 授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條件
你的問題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你問的實質條件是指哪部分,我把兩者的情況和不同簡單總結一下給你。
基本概念: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也就是說實用新型必須是實物的,發明可以是方法、流程等等
-----------------------------------
三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以上是對專利基本條件的法律規定。
--------------------------------
申請和審查的不同
實用新型專利不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的審查,只進行初步審查,只要與現有的專利沒有完全相同的,基本上很快就能通過,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發明專利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審查,公布階段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或者實質性審查中發現與現有的專利或技術存在雷同、沒有明顯的創造性特徵,就會被要求修改乃至被駁回,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兩年以上。
具體的申請審查程序參考《專利法》三十四條至四十條。
⑻ 發明和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性條件
發明專利的特點:
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自然規律(排除人為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徵組成。
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產品,包括設備、系統、裝置、電路、葯品、化合物等;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所述產品應當是經過產業方法製造的,有確定形狀、構造且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一切方法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上述方法包括產品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於特定用途等。
(一)產品的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對產品形狀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對產品的三維形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
無確定形狀的產品,例如氣態、液態、粉末狀、顆粒狀的物質或材料,以擺放、堆積等方法獲得的非確定的形狀作為產品的形狀特徵等形狀不能作為實用新型產品的形狀特徵。
(二)產品的構造是指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安排、組織和相互關系。產品的構造可以是機械構造,也可以是線路構造。復合層 可以認為是產品的構造,產品的滲碳層、氧化層等屬於復合層結構。物質的分子結構、組分、金相結構等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給予保護的產品的構造。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信息來源於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
⑼ 4.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的專利性條件是什麼
您好: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內造性和實容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希望答案對您有幫助。
⑽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被通過的條件是
授予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的條件包括:
1.專利申請文件形式上符合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要求;
2.專利申請的主題不是法律所禁止的范圍;
3.專利申請文件的技術方案應當符合專利法關於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要求。
建議你找正規專業的專利代理公司處理專利申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