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採油用的磕頭機產生在什麼年代
抽油機俗稱磕頭機採油原理是利用大氣壓啊,磕頭機實際上是自動採油裝備,抬頭時把油放走,並順著管道流走,磕頭時則放走空氣吸油。國內磕頭機產生在60~70年代。
❷ 影響世界向前發展的十大發明
在世界發明歷史上,有一些小玩意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它們在日常生回活中的司空見慣卻答往往令你忽視了它的重要性。英國《獨立報》2007年10月評選出了101個改變世界的小發明,其中,中國的算盤被排在第一,被排在世界小發明前十位的是:
1、算盤 190年;中國
2、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 約公元前700年; 古希臘
3、阿司匹林 1899年;
4、雅達利2600游戲主機 1977年;
5、帶刺鐵絲網 1873年; 美國
6、條型碼 1973年;
7、電池 1800年; 義大利
8、自行車 1861年; 德國
9、圓珠筆 1938年; 匈牙利
10、黑霉移動郵件系統 1999年 加拿大。
❸ 米字加一筆除了來字,還能組成什麼字
「米」字加一筆除了「來」字,還能組成采
1、拼 音 cǎi cài
2、部 首 爫
3、筆 畫 8
4、基本釋義
[ cǎi ]
1.摘取:~擷。~花。~摘。~制。
2.選取,搜集,開發,利用:~訪(搜集尋訪)。~納(接受意見)。~集。~伐。~購。~掘。~寫。
3.神色,精神:神~。精~。
4.同「彩」。
5.〔~~〕盛多的樣子。
6.古代指官。
[ cài ]
〔~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稱「采邑」。
❹ 十佳輔導員主要事跡怎麼填寫
可以分幾個大類寫啊,比如思想方面,工作方面,理論方面,對待學生方面。從這幾個方面來分別寫就很好啦。
❺ 求一個石油鑽井十大傑出青年材料有的發一下 要寫3000字腦袋都快爆了
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事跡選登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2011-05-05 09:21 ]
編者按:近年來,在集團公司黨組和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廣大團員青年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共青團十六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緊密圍繞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做出了積極貢獻,展示出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時代風采,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於創新、業績突出的優秀青年。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集團公司決定授予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採油廠試驗大隊副大隊長王洪衛等11名同志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授予新疆油田公司采氣一廠采氣隊工藝二班班長庫爾班江等66名同志「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我們希望受到表彰的青年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態度,立足本職,扎實工作,為建設「綠色、國際、可持續」的中石油再創佳績、再立新功。各企事業單位要以此次評選表彰活動為契機,加大典型選樹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廣大團員青年要以受表彰的先進典型為榜樣,學習他們胸懷理想、愛國愛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們勇於擔當、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開拓奮進、追求卓越的創新勇氣,學習他們艱苦奮斗、奉獻石油的優秀品格,在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建設的生動實踐中成長成才,實現人生價值,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科技興油能手王洪衛
王洪衛,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採油廠試驗大隊副大隊長。
參加工作14年來,王洪衛始終把科技興油作為不變的理想,把大部分時間和心血都花在油田開發的科研實踐中,在開發方案設計、方案跟蹤調整和三次採油技術攻關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技術成果,完成國家級項目2項,集團公司、油田公司項目20餘項,發表國際SPE論文1篇,國家級論文2篇。其中,國家級課題《大慶油田開發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大慶油田「二三結合」水驅控水挖潛技術》獲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特等獎。
目前,這些科研成果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開發方案編制及跟蹤調整過程,為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王洪衛先後被授予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和「傑出員工」等榮譽稱號。
低滲透攻關能手屈雪峰
屈雪峰,女,197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公司一級技術專家。
成功開發低滲透大油田,靠的是科技創新,靠的是技術進步。屈雪峰,正是推動科技進步、實現長慶油田大發展的科技人員之一。
隨著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開發對象越來越復雜,屬於典型的特低滲透、超低滲透油藏。如何實現經濟有效開發,實現集團公司提出的「上得去、穩得住」的目標,是對開發極限的挑戰。屈雪峰作為技術骨幹,積極尋找突破口,以突出的技術創新成果,在開發技術的完善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屈雪峰先後獲得中國石油技術創新一等獎2項;獲得長慶油田公司技術進步獎1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參與編寫專著3部,在《石油勘探與開發》等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16篇;獲得長慶油田公司「十大傑出青年」、「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一線好班長康勁松
康勁松,男,現年31歲,1998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管工技師,現為遼河油田油建一公司一分公司第二施工隊管工一班班長。
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康勁松先後參與了西氣東輸管道、廣東LNG管道、永唐秦管道、秦沈管道等多項油田內外重點工程建設,累計創新工法50多項,為公司節省施工成本近2000萬元。
在2005年8月的中國石油職業技能大賽中,康勁松沉著應戰,摘取油氣管線安裝工金牌,並晉升為技師。從初級工到工人技師,他僅用了8年時間,走完了別人需要20年才能走完的路。2009年4月,康勁松被聘為遼河油田公司管工技能專家。
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康勁松由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遼河油田公司管工技能專家,先後獲得中國石油職業技能大賽油氣管線安裝工金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央企業「知識型先進職工」、遼河油田公司「特等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
熱電紀錄創造者劉萬鵬
劉萬鵬,男,現年40歲,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廠長。
劉萬鵬出任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廠長以來,創出了「連年安全環保無事故、連年完成利潤過億元、連年隊伍穩定無群體上訪」的突出業績。「十一五」期間,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累計發電78.66億千瓦時,供汽2394.39萬噸;發電標准煤耗率下降17.18克/千瓦時,供熱標准煤耗率下降0.13千克/百萬千焦,自耗能、自耗水分別下降了18.04和30.20個百分點,創造了「發、供電量歷史最高,熱電比例和全廠熱效率創歷史可比最好水平,發電標准煤耗創歷史可比最好指標」的紀錄。
作為大慶石化公司青年的傑出代表,劉萬鵬先後獲得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青年創新創效能手」和大慶石化公司「十大傑出青年」、「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焊接技術能手徐龍傑
徐龍傑,男,197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東北煉化工程公司焊接專家工作室主任。
2008年6月,東北煉化工程公司為了更好地發揮技術專家的作用,成立了徐龍傑焊接工作室。3年來,徐龍傑緊密跟蹤焊接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 深入開展本專業檢維修施工技術、施工工法、新型實用機具等10餘項課題研究,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面向檢維修和工程建設的主戰場,解決生產急、難、新問題幾十項,培養了一批焊接高、精、尖技能人才。
參加工作17年來,徐龍傑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工成長為一名全國技術能手,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集團公司焊接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從一名普通的企業員工成長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成為當代中國石油青年學習的典範。徐龍傑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泰山頂上「護花人」劉學霞
劉學霞,女,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銷售泰安分公司泰東片區經理兼黨支部書記。
劉學霞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項又一項佳績。進入中國石油7年來,劉學霞先後任6座加油站經理。所管加油站日銷量平均增長超過200%,其中4座摘掉低效帽子,2座進入三星級行列,4座進入四星級行列。2009年6月,劉學霞開始擔任泰東片區經理。截至2011年3月,片區所屬10座加油站日銷量平均增長超過30%。
劉學霞創造了「一圖一表一分析」管理法,她曾擔任經理的6座加油站水電費支出比預算指標平均降低21.43%,所管片區10座加油站水電費支出平均降低6.35%。
劉學霞關愛員工,凝聚隊伍。7年來,她帶過的6座加油站,無一名員工流失,共培養出16名站經理、5名核算員、5名值班長(計量員),成為泰安分公司的「護花人」。26名業務骨幹,猶如26朵璀璨的寶石花,在泰山腳下綻放。2座加油站被評為「山東省青年文明號」,劉學霞本人先後榮獲「山東省優秀青年崗位能手」、集團公司「勞動模範」等稱號。
「加油」能手邵從海
邵從海,男,198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中國石油江蘇南京銷售分公司城東加油站經理。
10年間,邵從海先後擔任6座加油站經理,摘掉2座加油站低量帽子,培育出4座萬噸站和3個百萬元便利店;做強、做響了5座五星級萬噸站,打造出3座「省級樣板管理站」;創建了1個「集團公司標桿班組」、1個「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2個大區級「青年文明號集體」和2個地方「青年文明號單位」。邵從海任經理的加油站有2座獲得地方政府頒發的「安全管理示範單位」榮譽稱號,2座被評為市級「十佳消費者滿意服務單位」,2座被評為市級「三信三優」單位。
10年間,邵從海潛心研究加油站管理,總結出20項加油站管理法和3項設備改造小發明,先後獲得2項「青年創新創效」一等獎。員工稱贊他是一棵聰明的「智慧樹」,善於思考,創新果實結滿枝頭。
作為模範加油站經理,邵從海關心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善於激勵員工,凝聚人心。10年中,他為企業培養了46名加油站經理,上百名其他崗位人才。
海外利益捍衛者呂菁
呂菁,女,197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經濟師,現任海外勘探開發公司法律事務部副經理。
作為從高校選派赴俄羅斯的留學歸國人員,呂菁積極投身中國石油海外事業,在哈薩克項目工作多年,踏實敬業,勤奮務實,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光榮的使命感參與完成了中亞俄羅斯地區一系列重大油氣投資交易和糾紛的解決,為中國石油海外合作的示範區——哈薩克地區項目的法律事務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中亞俄羅斯地區的油氣投資項目中,無論是參與新項目收購談判,還是主導解決現有項目運營中存在的法律難題,呂菁都盡職盡責,大量閱讀各種材料,研究思考解決方案,努力捍衛中國石油的每一分利益。
呂菁根據PK項目經驗參與創作的《大型石油公司跨國並購後的整合管理》獲2007年第14屆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交易提供了借鑒經驗。
呂菁在中亞俄羅斯地區工作、學習了10餘年,為中國石油的發展壯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曾獲得「海外勘探開發公司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鑽探技術能手張志強
張志強,男,1972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渤海鑽探公司第二鑽井分公司經理助理。
在古巴,張志強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使一道道難題迎刃而解,最終使首口井比甲方規定的時間提前7天鳴機開鑽,創造了該公司海外項目清關時間最短、卸船時間最短、安裝時間最快、甲方驗收最順利、開鑽時間最短等5項紀錄。
每口井施工前,張志強都收集參閱大量鑽井工程施工資料,對關鍵技術措施應用與甲方及時交流溝通,逐步完善技術體系。施工時,他每天按時把施工工況和相關生產數據向甲方匯報,主動配合甲方科學打井。
2009年,隨著集團公司對國際市場的重新規范與劃轉,張志強回到國內。在蘇里格,他與技術管理人員一起住到井上,研究方案,制定每道工序的技術措施,較好地處理了鑽井速度、泥漿潤滑、定向中靶等技術問題,保證了這個項目的經濟效益。
由於貢獻突出,張志強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勘探技術研發帶頭人朱光有
朱光有,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研究中心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室副主任,地球化學專業技術帶頭人。
朱光有先後承擔了18項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集團公司以及油田委託的科研攻關項目。在研究工作中,朱光有注重結合油氣勘探實踐,掌握勘探生產動態和技術難題,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他研究成果突出,撰寫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論文,受到好評並被大量引用。他的研究工作注重結合地質實際問題,解決了一些油田急需解決的關鍵難題,有效指導了油田的勘探開發。
朱光有在基礎理論研究、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油田生產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進展,並參與了川東北高含硫氣田群、南堡大油田和塔里木哈拉哈塘大油田的發現,研究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朱光有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等榮譽。
煉制科研能手王寶傑
王寶傑,男,197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中心石油煉制研究所副所長。
王寶傑先後參加了國家973課題2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1項,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子專題2項,股份公司課題8項和3項地區公司課題。研發成果已相繼實現工業轉化。
近年來,王寶傑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發明獎(金獎提名)、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技術進步一等獎、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地市級以上獎項16項;在國內外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各種學術論文10餘篇;獲得2009年集團公司直屬機關「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並於2009年榮獲「第七屆甘肅省青年科技獎」和「第三屆蘭州市青年科技獎」。此外,王寶傑曾先後獲得美國專利授權1項、獲得中國專利授權8項,另有12項專利獲得申請號。
攝影:丁偉 金添
❻ 油田機械採油設備中,哪一種效率最高又最省電
抽油機,尤其是近年來推廣的五花八門節能抽油機是最常用的採油設備,適合大量、連續、少維護採油,綜合最節能、高效。
1000-2000M井有時抽油泵會有結構、能效優勢,但使用維護成本會高些。
❼ 求「典型引路」這種激勵方法的案例
貴州印江:「典型引路」促發展
印江自治縣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注重典型引路,用好現實教材,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示範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助推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
以典型引路推進黨員幹部思想大解放。該縣把合水鎮合水村熊勇、板溪鎮上洞村任明軍、杉樹鄉聯營村胡德文、纏溪鎮湄坨村盧銀輝、周繼芬樹立為全縣村級組織和基層幹部學習的典型。通過以身邊典型當教材,以熟悉的榜樣作示範,全縣村級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幹部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和啟發,強化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確立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觀念,堅定了艱苦創業、真抓實乾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全縣1500多名黨員幹部充分用好、用活「典型引路」,涌躍開展幹事創業活動。
以先進典型引路推進村級經濟大發展。各村借鑒典型村的發展路子,把增強村級經濟實力放在首要位置。一是招商引資促發展。杉樹鄉聯營村通過引進勇創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00萬元興辦養豬場1個,促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全縣各村以此為借鑒,紛紛開展招商引資,利用外來投資發展村級經濟。二是打造規模品牌促發展。分別建設了11個「梵凈綠茶」、17個早熟蔬菜、23個水果專業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經濟方式。三是結構調整促發展。沙子坡鎮天星村積極引導農戶進行承包土地使用權流轉,引進思南縣涼水井村種煙大戶羅運紅種植烤煙300畝,使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全鎮各村紛紛開展以農用地流轉為重點的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涌現出一支農民經紀人隊伍。
以典型引路推進村容村貌大變化。朗溪鎮張家村大力實施省級新農村建設,硬化公路,修建垃圾池,改造廁所,美化山川,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大有提高。杉樹鄉以「整村推進」項目為契機,大力實施農村現代化建設,致力於改善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突出生態建設;全鄉各村黨支部書記前往鄰近鄉鎮實地參觀,學習取經,圍繞新村建設以道路硬化、環境凈化、村寨綠化、路燈亮化、外牆白化、門面美化為目標,全面實施道路、自來水、改廁、液化氣、有線電視、庭院綠化的實事工程。
目前,全縣347個村黨支部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紛紛開展典型引路各項建設,有力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國電堅持「典型引路」破解扭虧難題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黨組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把「典型引路」作為破解經營難題的有效抓手,通過全面推廣集團所屬江陰蘇龍發電公司在生產經營管理上的成功經驗,促進集團系統挖潛增效。
集團所屬江陰蘇龍發電公司,在2008年全行業巨虧的大背景下,以4台135MW、2台330MW燃煤機組,創造了實現利潤3億元的奇跡。集團將其生產經營管理的成功經驗認真總結和歸納,在全系統開展以「學習蘇龍公司經驗、學習陶建華同志事跡,推進企業轉型、實現扭虧增盈」為主題內容的「雙學」活動,大力推廣蘇龍公司在生產經營管理上的成功經驗。
學習實踐活動啟動後,國電集團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蘇龍公司的經驗對於推動全系統的學習實踐活動,實現科學發展上水平的核心目標具有重要的示範引導作用。基於上述認識,黨組決定把「雙學」活動作為集團公司學習實踐活動的有效載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結合學習蘇龍經驗,進一步找差距、謀發展,真正在科學發展上見到實效。集團公司通過編發《學習蘇龍經驗,促進扭虧增盈》宣傳手冊,錄制學習蘇龍經驗電視宣傳片,開設學習「蘇龍經驗」專題網頁等多種形式,大力宣貫蘇龍公司在電力燃料市場、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發展關聯產業、燃料分選經營、泥煤褐煤摻燒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典型作法,引導集團所屬企業對標尋找差距,樹立目標,定出措施。集團黨組要求系統各級領導幹部對照蘇龍經驗和陶建華同志事跡,深入反思,找准問題,拿出措施,並強調要將企業的科學發展和扭虧增盈作為對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依據。與此同時,集團公司充分利用報、刊、網站等媒體,廣泛宣傳集團系統在「雙學」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及時提煉在「雙學」中的好作法,用典型引路促進扭虧增盈,用扭虧增盈檢驗學習實踐活動的效果,以點帶面,全面輻射。
在「解放思想大討論」環節,國電集團系統各企業領導幹部廣泛採取了對標「蘇龍經驗」和「蘇龍意識」(即積極主動的市場意識、勇於改革的創新意識、爭創效益的經營意識,現代企業的管理意識,以人為本的團隊意識,不斷創造一流的發展意識,甘於吃苦的奉獻精神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深入查找影響和制約本企業扭虧增盈的突出問題及對策,使解放思想有所參照,確保大討論不流於形式。
集團所屬企業通過學習「蘇龍經驗」,企業扭虧增盈的效果逐漸顯現。走在「雙學」活動前沿的江蘇公司,突出「學習重在解放思想,實踐重在改革創新」,努力創新具有國電江蘇特色的經營機制、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企業改革創新的原動力,全面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區域三大主力電廠在今年一季度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走在了全集團前列。地處煤炭資源缺乏地區的國電長源荊門熱電廠在全體員工中開展「七強七增」活動,在控制燃料成本上採取統籌安排、「分廠」送煤、「分區」堆放、「分爐」配煤、「分倉」上煤、「分時段」配燒的「一統五分」舉措,一季度實現盈利4000多萬元。今年一季度,整個集團系統發電量同比增長4.2%,供電煤耗同比減少9.7克/千瓦時,主要經濟指標和經營狀況總體好於上年同期,特別是3月份,多數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
典型引路法:「評比選樹立標桿,人人身邊有樣板」,用典型示範領跑隊伍
【冠名激勵】
多年來,大慶油田不僅注重物質獎勵,更注重榮譽激勵和精神激勵,對有示範帶頭作用的集體、創新創效發明的職工進行冠名激勵。選立標桿,帶動職工隊伍整體上水平。在勘探開發系統,樹立了「傳承大慶傳統的採油43隊」、「新區創業明星敖古拉採油隊」等「基層建設十大標桿單位」;在工程技術服務系統,樹立了「鋼鐵1205鑽井隊」、「自覺從嚴、好字當頭的油建十一中隊」等「基層建設十面紅旗」,以及「劉雲娟服務品牌車組」、馮東波攻堅班、孔德生工藝班、雪梅一班等,並在基層班組建設上命名表彰了「永鑄崗位責任心的注水站」、「『四個一樣』井組」等「六大標桿班組」。同時,鼓勵廣大職工積極投身到企業發展建設中來,對在技術革新、發明創造方面有突出貢獻的職工,以他們個人的名字冠名,如把第二採油廠王春榮摸索出的熱洗法命名為「王春榮熱洗操作法」,把第九採油廠敖古拉作業區採油班長商士國創新的翻斗計量管理辦法冠名為「商士國三定法」,還有「安勝利3345工作法」、「少春扳手」、「小平搖把」、「葉氏組合工具」等。通過對這些集體、職工的冠名激勵,在全油田范圍內形成了人人奮發進取、勇創一流的生動局面,有力地推動了油田發展,形成了一大批創新創效成果。幾年來,全油田共評出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議、小設計等「五小」成果16773項,累計創效3億多元。
❽ 中石化華東採油廠喜獲5項實用新型專利,求詳情
12月2日,華東採油廠科技與技術監督部門再次從國家知識產權管理局領回5張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於今年4月申報的這5項發明成果全部喜獲通過。至此,採油廠已累計擁有各類專利24項。
多年來,採油廠十分重視專利成果的申報與研發,圍繞推進油田開發的技術水平,通過每年召開科技大會、組織科研成果交流、開展重點項目攻關、成立創新工作室等多種載體形式,鼓勵和調動員工參與技術創新的積極性,著力以技術革新解決油田生產中存在的各種疑難問題。
如剛剛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5項發明成果中,「一種快速抽汲排液技術」革新了「低滲儲層測試排液工藝」,提高了常規油井測試評價的工作效率。「一種水平井帶壓鑽塞捕屑裝置」,可實現頁岩氣井地面返排測試在高回壓條件下連續鑽塞捕屑、除砂、大排量返排,加快了工程進度,減少了作業時間和費用。「一種小井眼封堵採油工具」,與井下作業難度大的小井眼相匹配,提高了油井產量。「一種新型注水帶壓可取式堵塞器」,較舊型堵塞器製造工藝更簡單、成本更低廉、使用壽命更長、更安全可靠。「一種襯管二次固井簡易丟手回插裝置」,替代了液壓套管懸掛器,簡化了施工工序,能夠大大減輕勞動強度。
除5項實用新型專利,採油廠還於今年2月獲得一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空氣源與太陽能復合加熱原油儲運系統」這一項目申報於2012年3月,歷經2年終獲授權。該發明主要由空氣源熱泵機組和太陽能集熱器等節能環保型設備替代傳統燃煤鍋爐,達到節能、降耗、減排和清潔生產的目的,目前已在採油廠金南和廣山兩個集輸站區進行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