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英雄創造了歷史論文

英雄創造了歷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8-13 15:40:10

㈠ 到底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還是英雄人物創

以哲學「形象復與抽象制的關系」來講,人民是社會的群體形象,而英雄是其所在時代的群體意志抽象代表者,因此,英雄也是人民群眾之一員——所不同的:只是它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群體意志或意識」並率領了人民朝這個方向去努力而創造了歷史……所以,不能說「人民群眾和英雄共同創造了歷史」,而是「英雄代表人民創造了歷史」才為真正的歷史!!

㈡ 結合中國古代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等人物的有關史實談談英雄人物對歷史(寫歷史小論文)

在中國漫漫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叱吒風雲的人物,雖然有的已在地下長眠,可是他們的英雄事跡卻永記在人們的心中。
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他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呢?近百年來,這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問題,每個人都持著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秦始皇的功大於過,雖然秦始皇是皇帝,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會犯錯誤,都是有缺點的。就算是神,想必也不一定不會犯錯。就像近代革命領導人毛澤東,毛主席晚年時,他也做過錯事,可是人們還是照常的愛戴他,尊敬他,並沒有因為他的錯誤而改變對他的看法。
秦國統一六國期間,秦軍經常被六國聯軍打敗,無法東進。可是秦始皇並沒有慌了陣腳,他對症下葯,廣泛招納人才。在戰爭紛亂的年代,要取得勝利,人才是十分重要。秦始皇廢除「逐客令」,重用了人才。諸候各國的一些謀士和人才,也都紛紛投奔秦國,從而壯大了秦國的力量。後來秦始皇又用了一些辦法,最終秦便一步步的滅了六國,完成統一六國的心願。在此之後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不得不說他對古代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秦始皇統一了六國,結束了多年來七國你爭我奪的局面,使廣大黎民百姓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誠然,秦始皇也做過錯事,他統一六國後,為政殘暴,大興土木,踐踏民力,為自己修建了豪華的阿房宮和巨大的驪山陵墓,為了修建它們,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犯人和奴隸,再加上修長城,修馳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萬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農業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這些錯誤都是不可掩蓋的。但,難道因為這些就能否定秦始皇統一六國,給人們帶來的貢獻嗎?所以我認為秦始皇雖然看過,可是他的功大於過。

㈢ 是英雄創造了歷史還是歷史創造了英雄

只有歷史,沒有英雄
英雄最終要消亡,歷史依然是歷史
沒有歷史就沒有英雄,沒有英雄歷史依然是歷史
不過,世上不可能沒有英雄,只要有歷史就在英雄,英雄不過是歷史的過客。

㈣ 寫關於建國以來60周年的英雄人物 的論文

那個不叫論文吧,可以叫文章。
這個還得自己來寫了。
你可以把一個人的前世今生說清楚就行了,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㈤ 關於英雄的議論文

論英雄
材料:
一, 何人是英雄?

談到英雄,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馬上想起曹操與劉備煮梅論英雄的故事。當年劉備臣屬曹操。一日,曹操邀劉備赴宴,席間評論起天下英雄。劉備舉出當世握有重兵,雄居一方的各位諸侯,稱他們為英雄。但是都被曹操嗤之以鼻。曹操舉出這些人各自的弱點,認為他們都不是真正的英雄,當世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面前的這位出身布衣,目前還寄人籬下的劉備。劉備一聽大驚失色,酒杯落於地。這時天上正響一巨雷,劉備趁機掩飾說,因懼雷而落杯。曹操聽了便輕視了劉備,後來終於讓劉備尋機脫身,後來三分天下。

這曹操的眼光確實利害。天下眾多有權有勢的豪傑在他眼裡不屑一顧。但偏偏看出這位劉備將來的成就無可限量。而且竟被他說中。他與劉備論英雄,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看法。劉備被捧為英雄,不但未喜,反而大驚落杯。因為他知道曹操妒才,必然會除掉他,才故意示弱。曹操還是被蒙騙過去,是曹操的疏忽呢?還是劉備命不該絕?

以這個故事開頭,因為它帶出了本文的主題:就是什麼樣的人是英雄?在對英雄們研究過以後,希望能夠發現出規律:如何才能成為英雄。

古人說,美女愛英雄。其實,哪個不崇拜英雄?哪個不敬仰英雄?哪個不希望自己就是英雄。但是,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呢?

自古以來,對英雄的定義沒有統一說法。而時代變了,古人說的英雄同今天人說的英雄又有很多區別。比如,在今天的社會里,一個士兵炸毀了敵人幾輛坦克,馬上就成了英雄。一個清潔工掃地幾十年,突然哪一天做了什麼好事被發現,也成了英雄。在現代社會里,英雄的概念比較廣闊。在這里,要討論的是從歷史的角度談古代那種英雄的概念。

本文要討論的英雄是指曹操談的那種有遠大抱負的豪傑之士,「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那些能夠一呼百應、叱吒風雲、萬民敬仰、天下歸心、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發揮英雄本色,建功立業的人才可以稱為英雄。
二,何時出英雄?

既然要安邦定國,那麼就要有邦讓英雄來安,有國讓英雄來定。如果是一個太平盛世,英雄也會磨去銳氣。馬卸鞍,刀入庫,邊疆烽煙不起,處處鶯歌燕舞。和平會腐朽人的志氣。所以,中國有句名言,叫「亂世出英雄」。也就是說,在亂世里才會出現英雄。

這是因為,在亂世里,或者因外力入侵,或者因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減弱,各地諸侯於是雄踞一方,而且互相之間爭搶地盤,變成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局面。在亂世里,各級政府對土匪的征剿也無力進行,於是一些土匪豪強也紛紛召兵買馬,拉山頭,攻城掠地。這些人中也有發達而成群雄之一的。

在亂世中,百姓飽受戰爭的蹂躪,顛沛流離,背鄉離井,因此希望偉人出世,能夠平定天下,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的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的人就是受民眾崇拜敬仰的英雄。所以,亂世之中才更有機會出現英雄。

三, 盛世無英雄

如此一來,豈不是說大家都來盼望亂世,好有機會一試身手,顯出英雄本色嗎?非也。和平盛世雖然會腐蝕人,但總比亂世好。所以,為國為民著想,不能希望亂世,更不能去破壞和平,製造動亂。為滿足自己成名的慾望,而妖言亂世,蠱惑民眾者,乃是人民的公敵。所以,想成為英雄的人不可因急功近利而誤入歧途。要知道,定力也是檢驗英雄的一個標准。

這里就又要用到中國的一句古話了,叫「英雄待時而動」。在盛世之中,英雄就必須遏制自己的成名慾望。他們應該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實力,以備未來之需;另一方面要熱愛和享受生活的樂趣;如果沒有機會施展身手,正應該為天下太平而慶賀。不能為一己之私而害天下。

所以,時機不對,就不要出頭。沒有機會,就不要盲動。保持實力,待時而動是英雄們必須學會的一門功夫。古人曾以龍來喻英雄:「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京戲中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唱詞:「有朝一日風雷動,平步青雲上九重。」這就是英雄待時時的心態。

㈥ 一篇有關「英雄」的論文

談「英雄崇拜情結」及其悲劇
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此無他,……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

可悲的是,歷史上少數志士仁人振聾發聵的大聲疾呼並未喚醒我們民族那麻木的整體意識,因此他們的思想閃光也難以點燃我們民族的啟蒙之火,更談不上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滌盪舊思想的啟蒙運動了。因為我們民族類似於「英雄崇拜情結」的文化積淀實在太深厚了,何況還有一層難以擊碎的封建專制主義外殼牢牢地禁錮著它,所以,只好等待強大的世界大潮去沖決它。

今天我們終於明白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人類的解放只能靠民眾自己的力量。過去有人說「整個世界歷史的靈魂就是這些偉人的歷史」?(《英雄和英雄崇拜》),而我們則要大聲說:不,「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

㈦ 誰知道怎麼樣從「英雄怎麼樣改變歷史」的角度寫一篇議論文

時勢造英雄,英雄在他所處的年代和環境等背景條件下,通過其個人的能力改變了歷史的軌跡,這個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因素的作用,舉例說明:比如朱元璋,元朝的殘暴統治,給他造就了起義的機會,佔了天時。鄱陽湖大戰陳友諒,他在南昌,占據了地利的優勢。手下劉伯溫、徐達、常遇春等人才濟濟,而且很多人都歸屬到他那裡,佔了人和。總之,英雄的所做的事情要符合歷史潮流,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符合人民的意願,你從這些角度(歷史的背景、環境、經濟、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分析准沒錯的。

㈧ 關於英雄的作文議論文

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何謂英雄?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英雄者,擁有藐視一切之能力,傲視群雄之氣勢,世人對其不但敬畏,而且難以捉摸.古今中外,可稱之為英雄者,寥寥可數.
隨著時光的年輪劃過一圈又一圈,那個戰火蔓延硝煙彌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跨步走進了新時期.有人說,這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沒有戰爭,沒有;還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少需要犧牲的時代,奉獻是英雄和模範們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實這是對英雄的誤解.奉獻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奉獻既包含著崇高的境界,也蘊含著不同的層次.哪個時代都有見義勇為、捨身救人;哪個時代都需要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英雄.
魯迅曾經說過,真的英雄,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個時代遠去了沖鋒陷陣的機會,拋去了鬧革命促生產的蠻勁兒,不見了革命小將的造反有理舉動,能有的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慵懶生活.習慣了安逸與漠然,如何在內心裡激起那種一呼即應的使命感,如何在簡單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卻成了一件難事兒.
10月24日,為救兩名落水少年,湖北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手拉手搭成人梯撲進江中營救,兩名少年獲救,而3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都是19歲.他們的生命永遠19歲,他們的青春永遠19歲.
且不必說他們是八零後,亦不必說他們是大學生.僅僅他們站出來的這個舉動我們就該為他們鼓掌,吶喊.而他們不僅站了出來,還用生命向我們證明這代人,並不盡如世人眼中所謂垮掉的一代.我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靈魂的人,我們的身上也留著英雄的血,英雄的精神.
鮮活的生命已經化作塵埃,他們用生命做出的吶喊卻久久回盪在我們耳邊.喚起我們心中沉睡的真神.
真愛大愛,不只是掛在嘴邊,寫在紙上的.浮躁與喧囂可能會模糊我們對於夢想的堅持,挫折與磨難可能會阻擋我們邁向成功的彼岸,唯有道德的底線和靈魂的救贖不能放棄.
英雄,從來就不只是活在歷史和記憶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默默地為這個世界奉獻他們微不足道卻舉足輕重的力量,讓我們得以安生,倍受感動
相信大家,在心目中也有自己的英雄吧!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位樂於助人的英雄——雷鋒!
我非常崇拜雷鋒,他的所作所為讓我依依記在心中,其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受最深.記得有一次,1961年五月的一天,雷鋒因公事到丹東出差,清早五點鍾從連部出發,在去撫順火車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著小孩,手還拉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去趕車.天淅淅瀝瀝地下著雨,他們母子三人都沒有穿雨衣.那個小女孩因掉進泥坑裡,弄了一身泥,一邊走還一邊哭.看到這種情況,雷鋒立即想道:我軍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雷鋒急忙上前去,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在背小孩的大嫂身上,馬上又背起那個小女孩,一同來到火車站.雷鋒替她買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車.在車上,雷鋒看到那個小女孩,全身衣服沒有一點干處,頭發還在往下滴水,凍得她直打顫.雷鋒自己一身衣服也濕了,他急忙解開外衣,摸摸貼身的那件絨衣還是乾的,立即脫了下來,給那個小女孩穿上.聽說他們母子三人早晨沒吃飯就出來了,雷鋒又把自己帶的三個饅頭送給了他們.上午九點鍾,列車到了沈陽,雷鋒領著小女孩,把他們母子三人一直送出車站.
雷鋒精神對我的影響非常大,讓我學會了要樂於幫助身邊有需要的工作者,讓我學會了要主動去幫助班裡的差生,也讓我學到了雷鋒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一位樂於助人的英雄——雷鋒
我一直對英雄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楚,英雄?毛澤東?董存瑞?黃繼光?雷鋒?……我知道他們做的事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行為,做為一個中國人,我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驕傲!這是有的.我們給這些人的定義就是英雄.可是英雄又是什麼概念呢?他非要做出頂天立地,拯救國家,拯救人民的事?要不然就不是英雄了!?我不覺得是這樣.英雄,英雄,我認為是要從內心深處一種真正的感動.不是因為他們是家喻戶曉,不是因為他們做的事頂天立地.毛主席那樣的人是英雄,我不否認.可是,我們這些後代,對他們一點也不熟悉,一點也不了解.那又怎麼能從內心深處真正的佩服他們呢?
再來,我們說偶像.像周傑倫,魏晨,韓庚等等.他們不只可以用來崇拜,也可以用來進步,但他們也可以說是英雄嗎?我說可以!先說周傑倫.周傑倫從3歲被剝奪了玩的權利,在家裡專心的彈鋼琴,他的媽媽就在後面監督到他,不讓他偷懶.周傑倫的家境不好,剛出道沒人理睬他.如果不是吳宗憲,周傑倫現在可能還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寫歌,沒人關注.所以說,有千里馬必定要有伯樂,否則千里馬永遠派不上用處.周傑倫的成名之路是很坎坷的.他給劉德華,張惠妹寫過歌.他們都拒絕了,然後周傑倫開始灰心喪氣,吳宗憲這時就給周傑倫發了第一張專輯.之後周傑倫就一炮走紅.周傑倫會寫歌,會唱歌,會演電影,會拍電影,會導電影.這樣的人才並不多見.周傑倫很優秀,盡管我不是他的粉絲,但還是對周傑倫佩服的不得
我心目中的英雄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英雄,有的是高大威猛,也有的是聰明機智,還有的有膽有識…….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英雄,有的是高大威猛,也有的是聰明機智,還有的有膽有識…….還有很多很多.但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看到這里讀者們會說:"老爺爺有啥敬佩的而且素不相識.」別急,聽我慢慢跟你說.
那一次是我老媽帶我去逛街.等逛完了快要回去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撕心裂肺的喊聲:"抓小偷啊!」這是一個青年男子飛奔而去,緊接著是一位中年婦女追那個青年男子.不用問,那個青年男子肯定偷的是那位中年婦女的錢包!群眾們看此情景也都紛紛追那個青年男子,要把他抓到公安局,讓警察來處置他.我也跟他們一樣,去追那個青年男子.
但那個青年男子簡直比劉翔還跑的快,不一會兒,跑的就遠遠的了,在一眨眼工夫,早把我們甩的遠遠的了!小偷似乎也洋洋得意,回頭向我們示威.這使得我們非常惱火,決心一定要把他抓住!
就在小偷快要進小胡同時,一位老爺爺恰好從胡同剛出來,但看見這次情景,他也明白了,也要把這個偷錢的男子抓住.於是,他用身體擋住了他的去路.但小偷根本不理會,一下子朝老爺爺的肚子來了一拳.差點把老爺爺打倒在地.但老爺爺用手摟住了他的腰,始終不撒手.小偷卻更加猖狂,居然用手臂打老爺爺的腰.看見這次情景,我恨不得立馬跑到他的面前,打他幾拳.讓他也知道知道厲害!但離的這么遠,唉,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看老爺爺挨打了.
但事實好像也不是那樣,老爺爺也開始反攻了,我有點不相信,年過六旬的老人居然還能和小偷搏鬥,這太出乎人的意料了.我在心裡為老爺爺加油!小偷看見老爺爺始終不撒手,可居然用腳踹老爺爺,但老爺爺抱住她的腿,把他撂倒在地.這是群眾們也紛紛都趕了過來,一起把小偷送到警察局!中年婦女看見錢包追了回來,想酬報剛才的老爺爺,但一轉眼,老爺爺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中年婦女感動的都快哭了出來.
同學們,這樣的人算是英雄吧!來,張開你們的雙手,為老爺爺鼓掌吧!

我心目中的新時代英雄是一位非常年輕的軍官,但是,她卻為了一位輕生的女子,獻出了自己年僅28歲的生命.
我心目中的新時代英雄
我心目中的新時代英雄是一位非常年輕的軍官,但是,她卻為了一位輕生的女子,獻出了自己年僅28歲的生命.這個人就是孟祥斌.
孟祥斌是山東齊河人,今年28歲,1997年入伍.那天,本來是他最幸福的日子,妻子帶著3歲的女兒,從娘家江西弋陽到金華去探親.孟祥斌一家三口手牽著手,徜徉在金華婺江的城南橋上,盡情地享受著那難得的天倫之樂.
「救命啊,有人跳江了!」聽到江邊傳來的叫喊聲,孟祥斌本能地松開了拉著妻女的手,側身往橋下看.「救人要緊!」孟祥斌馬上脫掉衣服鞋子,跳入江中.
當時,金華的氣溫是4-14℃,江風颼颼,江水冰冷.跳入江中的孟祥斌,尋找著跳江者.當孟祥斌找到跳江女子後,拉住她的衣服,奮力朝岸邊拖.由於水太冷,離岸又太遠,孟祥斌的體力消耗很大……七八分鍾後,一艘救援摩托艇趕到,孟祥斌這時已經體力不支.當摩托艇靠近時,孟祥斌用盡全力氣把跳江女子托出水面,摩托艇上的人們把女子拉了上去.
「他沉下去了,快救他,他沉下去了!快!」橋上傳來圍觀者的呼喊聲.當摩托艇上的人員轉身要去營救孟祥斌時,他已不見了……
在橋上的妻子和3歲的小女兒淚流滿面.3歲的小女兒看著悲慟的媽媽,大聲哭叫:「爸爸呢?爸爸呢?我要爸爸!……」此時,援救孟祥斌的行動正在緊張進行.在女子跳江後,路過此地的青年小蔡便從婺江南岸邊跳入江中前去救人,目睹了孟祥斌沉入水面的場景.他最早游到孟祥斌下沉的水域,在水中來回尋找搜索.可找了整整10多分鍾,卻依然不見孟祥斌的蹤影.此時,許多市民不約而同地向110指揮中心求救……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救援隊伍來來回回的在婺江上搜索,卻始終找不到孟祥斌.孟祥斌部隊的戰友獲悉後,也趕到了婺江邊,加入了搜索隊伍.
3時38分,兩個多小時後,救援隊在城南橋第二、三個橋墩間,終於發現了孟祥斌.幾分鍾後,孟祥斌被送到了金華市中醫院.院方迅速組織專家組進行了搶救.可由於孟祥斌落水時間太長,搶救無效,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孟祥斌叔叔是為了保衛人民的生命安全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的,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始終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婺江水在冷也擋不住孟祥斌叔叔那顆熾熱的心,我要學習孟祥斌叔叔的精神,孟祥斌叔叔雖然已經犧牲了,但他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您是新時代的英雄!

讀完《雷鋒的故事》後,我深有感觸.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生平做了多少件好事!他的英雄事跡家喻戶曉、老幼皆知,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健康成長!他不愧為時代的楷模、人民的英雄.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不到7歲就成了孤兒.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雷鋒深知:是共產黨、毛主席給了他幸福的生活,送他上學,培養他成長.因此,他懷著對共產黨的無限深情,黨指向哪裡他就戰斗到哪裡.
他是勞動人民的好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為人民做的好事數不勝數.雖然沒有驚天動地,但也可歌可泣.在雷鋒身上,有著勤儉節約的精神,有著助人為樂的品質.他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不僅口上這么說,而且也做到了:他生病了,可他堅持幫助施工隊蓋教學樓,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光發一份光吧!」;雷鋒平時捨不得喝一杯汽水,卻在某地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時,將平時積攢的200元全部捐獻出來……雷鋒喜歡看書,不管多忙,他每天都要擠出一點時間看書,他說過:「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在於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版,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雷鋒的一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以「釘子」精神,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具備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我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鑽研,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長大後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接過雷鋒手中的槍,我們要做新世紀的雷鋒.」雷鋒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心中!
英雄人物關羽
每人心裡都有一個英雄,我也不例外,我心中的英雄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生活於東漢三國時代,祖籍河東解縣寶池裡下馮村,也就是今天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據民間傳說,關羽最早並不姓關,因他殺了人才更名改姓.那年關羽剛19歲,他從下馮村來到解州城,想求見郡守,陳述自己的報國之志.可是,郡守因他是無名之輩,拒不接見.
從桃園三結義以後,關羽就一直跟隨著劉備打天下,雙目炯炯、長須飄飄、青衣青袍,是關羽最顯著的特點,關羽很重義氣,自從「桃園結義」以後,就一直跟隨劉備打天下,即使劉備兵敗,「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關羽是一名勇將,也是一名智將,「溫酒斬華雄」算是關羽的第一次初試鋒芒,以後又屢屢立功,或用勇、或用計,直到「水淹七軍」,真的可以說是「威震華夏」.但是關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也就是自命清高、太自負,從「受封五虎上將」就可以看出,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大意失荊州」的事件發生.也正是他的自負使他喪了命.
我最佩服關羽的重義氣,

㈨ 時勢造英雄200字論文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於是許多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沒能讓自己的才華在兵荒馬亂之時大顯身手,然而我認為,時勢,只不過是英雄的一個背景罷了,不是時勢創造英雄,而是英雄造就了時勢。
時勢並不能造英雄,難道景陽岡的老虎能造出武松么?難道不是武松的一身本領造就了他自己么?天時地利,固然是創造英雄的有利條件,並不是必然條件,得天時地利者,並不都能成為英雄。
如果靠機會,而不是靠實力,那麼即使站上了浪頭,得意一時,但終究還是不會成為英雄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藐視天下各路諸侯,只稱自己與劉備為英雄。為何?袁術淮北稱帝,被天下諸侯所不齒,後被劉備截殺。袁紹仗著兵強馬壯,拘田豐,關沮授,驅許攸,終被曹操破於官渡。劉表枉稱江夏八俊,憂慮焦思而亡。江南小霸王孫策,竟死在許貢三門生下。即使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又出了幾個真正的英雄呢?真英雄者必是造時勢者,他們會利用時勢,改變常人無法改變的社會形勢,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時勢,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才成為英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金子到哪都會發光,英雄在不同的時勢中都能成就英雄。曾幾何時,人類踏著人類英雄們的足跡,得以更清楚地認識世界。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的封建宗教的束縛,牛頓奠定了現代實驗科學,讓「一切被光照亮。」玻爾等人的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辟了近代科學的新紀元……這一個個光輝的名字如同夜空中閃耀的星辰,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不同的時勢烘托不同的英雄,英雄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英雄多具有不可替代性,伽羅華的隕落使得數學的發展延緩幾十年,如果沒有愛因斯坦,人類再過幾十年也無法發現廣義相對論,如果沒有玻利瓦爾的帶領,南美怎麼能獲得民族的解放呢?如果沒有鄧小平,中國又怎麼會改革開放走上富裕的道路?如果沒有這么多的英雄人物一個一個地創造著新時勢,我們可能還在原始社會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李宗南問喬布斯:「你想做什麼?」「我想改變世界。」擲地有聲。真正的英雄人物,是不受時勢左右的,「扼住命運的咽喉」,無論生逢何時,身處何境,一定都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宏圖偉業。

㈩ 是歷史造就了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歷史

其實,這兩個問題是一個整體的。
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當一個時代出現混亂、紛爭的時候。有許多人會因社會的蕭條、混亂讓這些有志之士得以舒展心中的抱負,從而成就一個時代的英雄!
但是如果我們繼續深入這個問題的話,那麼我們的得到的結論是:當一個時代(亂世)造就了一些英雄以後,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平穩時代(不管其存在的時間長久),而後,當這個時代進入混亂、崩潰的時候,就會出現另一些英雄,而後造就另一個時代。由此,周而復反。
自古以來,從夏朝到現在,都是英雄的出現伴隨著時代的變換!
所以說這兩個問題是一個整體的。這是社會的規律,也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我認為是時代創造了英雄,而時代並不是由英雄創造的
所謂新的時代的產生是由於舊的時代已經無法適應人的需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新時代的到來是由無數的普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而英雄只不過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因為人之間總有強與弱之分,而他們是普通人中的強者,因此他們就成了英雄,其實他們所起到的作用完全可以由其他人代替。就好象如果沒有秦始皇,一樣會其他人統一天下,因為天下人有天下一統的需求,歷史必然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首先,我覺得也是時代造就英雄
像戰國時期,群雄四起,到處是戰爭,這使很多平民書生能有機會表現自己,比如李斯出身低微。靠著自己的學識計謀游說秦國。最後一直當上丞相。雖然李斯算不上英雄,但由次可以看到,假如當時不是亂世。李斯可能到死還是一個平民。
而一個人再有學識,本領。也不可能造就一個時代。
所以我認為是時代造就英雄
這是個常見的辯論塞辯題``想要勝出就要找准立足點``並揪出對方的弊端
明顯是時世造英雄嘛,不要英雄注意,個體始終是不可能超越整體的

閱讀全文

與英雄創造了歷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