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五禽戲是誰創造

五禽戲是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13 13:13:25

1. 五禽戲是誰發明

據說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華佗是五禽戲的整理改編者,在漢代以前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健身法。最早記載了「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

弘景的《養性延命錄》。
還有人認為相傳是由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鶴5種動物的動作創編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
現在亳州市政府與五禽戲協會正在積極的發揚這一健身的運動。力求打造成像太極這樣的地位。

2. 五禽戲的發明人是誰

五禽戲的發明人是華佗。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其創編者華佗(約145-208),出生在東漢末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其一生著述頗豐,但均亡佚。今傳《中藏經》、《華佗神醫秘傳》等皆託名之作。華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吳普、樊阿、李當之等人。其中,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葯錄》,而樊阿則擅長針灸及養生,據傳他活到100多歲。



(2)五禽戲是誰創造擴展閱讀:

新編五禽戲

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成立後,委託上海體育學院迅速展開了對五禽戲的挖掘、整理與研究。並編寫出版了《健身氣功·五禽戲》,2003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健身氣功·五禽戲」其動作編排按照《三國志》的虎、鹿、熊、猿、鳥的順序,動作數量按照陶弘景《養性延命錄》的描述,每戲兩動,共十個動作,分別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力求蘊涵「五禽」的神韻。

2006年,華佗五禽戲被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1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3. 五禽戲的創始人是誰

五禽戲是我國古代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創始人是東漢晚期名醫華佗。華佗總結了前人模仿鳥獸動作以鍛煉身體的傳統做法,創編了一套保健體操,包括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也就是五禽戲。它比瑞典發明的醫療體操要早1000多年。一次,華佗看到一個小孩抓著門閂來回盪著玩耍,便聯想起「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於是想到人的大多疾病都是由於氣血不暢和瘀寒停滯而造成的,如果人體也像「戶樞」那樣經常活動,讓氣血暢通,就會增進健康,不易生病了。於是,華佗有時間就專心致志地研究鍛煉身體的方法,參照當時古人鍛煉身體的「導引術」,不斷琢磨改進,根據各種動物的動作,創造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鳥五種動物的拳法。五禽戲模仿猛虎猛撲呼嘯,模仿小鹿愉快飛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躍,模仿黑熊慢步行走,以及模仿鳥兒展翅飛翔等動作。通過這一系列的運作,能清利頭目,增強心肺功能,強壯腰腎,滑利關節,促進身體素質的增強,簡便易學,故不論男女老幼均可選練,待體質逐漸增強後再練全套動作。五禽戲不僅具強身延年之功,還有祛疾除病之效。正如華佗所說:「體有不快,起作禽之戲,怡而汗出……身體輕便而欲食。」

4. 五禽戲是誰發明的是華佗嗎 華佗把五禽戲傳給誰了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其創編者是華佗。
《後漢書·專方術列傳·華屬佗傳》記載:「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華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吳普、樊阿、李當之等人。其中,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葯錄》,而樊阿則擅長針灸及養生,據傳他活到100多歲。

5. 「五禽戲」是由誰創立的

五禽戲,是通過模仿虎,熊,鹿,猿,鳥(鶴)五種動物的動作,以保健強身的一種氣功動功功法。據說由東漢醫學家華佗在前人的基礎上創造的,故又稱華佗五禽戲。五禽戲能治病養生,強壯身體。練習時,可以單練一禽之戲,也可選練一兩個動作。單練一兩個動作時,應增加鍛煉的次數。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健身方法,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五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歷代養生家稱贊,據傳華佗的徒弟吳普因長年習練此法而達到百歲高齡。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6. 五禽戲的創始人是誰練習五禽戲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中醫名人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一位著名醫學家,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1、遠古時期,中原大地江河泛濫,濕氣彌漫,不少人患了於關節不利之症。在這種情況下,有古人想出了「乃制為舞」「以利導之」的鍛煉方法,這是遠古中華氣功導引術的一種萌芽。到了東漢時期,華佗繼承前人的導引術,同時根據自己的中醫理論基礎,創編了較為完善的五禽戲,世人將其稱為「華佗五禽戲」。

7. 「五禽戲」是誰發明的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代健身文獻《導引圖》中除「鷂背」、「壑狼」、「龍登」、「鳥伸」外,還有「沐猴灌」一式。傳說東漢一代名醫華陀曾創立虎、鹿、熊、猿、鳥「五禽戲」健身法。西漢思想家、文學家劉安在所著《淮南子》的「精神訓」中,提出「熊經」、「鳥伸」、「鳧浴」、「猿」、「鴟視」、「虎顧」六種行氣強身之術,後人稱之為「六禽戲」。 據說到了明代,由仿生學原理而創建的「形意拳」中,又派生出「猴拳」拳術。「猴拳」的突出特點是緊中慢,剛柔相濟,以柔克剛,靈活多變,出奇制勝,充分顯示出騰、挪、閃、躍、猛的特點和韻律美。「猴拳」在武林中獨樹一幟,被譽為中華武術一絕。 五禽戲是漢代的著名神醫華陀創立,是一種模仿五種動物動作和神態的功法。 模仿動物的功法早在漢代之前就有,如《莊子》中就有"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的記載。華佗的功績在於將以前的功法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並組合成套路,通過口授身傳進行傳播,讓大家強身健體。五禽戲開始並沒有文字流傳,到了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用文字記錄了下來。 五禽戲的內容主要包括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 虎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軀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三次。繼而兩手先左後有向前挪動,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接著抬頭面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後退七步。 鹿戲:接上四肢著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右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稍停,呼氣、頭頸回轉,當轉至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三次,右轉兩次,最後回復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三次,右腿二次。 熊戲:仰卧式,兩腿屈膝拱起,兩腳離床面,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床面,略停,先以左肩側滾落床面,當左肩一觸床面立即復頭頸用力向上,肩離床面,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復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起身,兩腳著床面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著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床面。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軀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腳懸空,作引體向上七次。接著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懸,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鳥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面,兩臂回落腿側。接著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七次。 五禽戲在練習時不宜太累,以出汗為標准,適可而止。

8. 健身氣功五禽戲的創作年代及創始人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據說由東漢醫學家華佗創制.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歷代養生家稱贊,據傳華佗的徒弟吳普因長年習練此法而達到百歲高齡.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在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後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據說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華佗是五禽戲的整理改編者,在漢代以前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健身法.最早記載了「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
弘景的《養性延命錄》.還有人認為相傳是由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鶴5種動物的動作創編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醫療氣功.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現在亳州市政府與五禽戲協會正在積極的發揚這一健身的運動.力求打造成像太極這樣的地位.

9. 五禽戲是誰創造的

華佗

(一)左式
1.兩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虛步,腳掌點地、靠於右腳內踝處,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坐於右腿,左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兩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後,抬至口前兩拳相對翻轉變掌向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腳向前邁出半步,右腳隨之跟至左腳內踝處,重心坐於左腿,右腳掌虛步點地,兩腿屈膝,同時兩掌變拳撤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與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復左右虎撲,次數不限。
二、鹿 戲
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體後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腳虛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於左肘內側,右手掌心向左。
2.兩臂在身前同時逆時針方向旋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同時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久而久之,過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轉帶動兩臂的旋轉。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繞環旋轉方向亦有順逆不同。
三、熊 戲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先右腿屈膝,身體微向右轉,同時右肩向前下晃動、右臂亦隨之下沉,左肩則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後左腿屈膝,其餘動作與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復晃動,次數不限。
四、猿 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至右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右手沿胸前至口平處時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左手同時收至左肋下。
3.左腳向後退步,右腳隨之退至左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最終成為鉤手,右手同時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五、鳥 戲
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時兩臂向左右側方舉起,隨之深吸氣。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並,兩臂自側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隨之深呼氣。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閱讀全文

與五禽戲是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