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機器人早已被製造出來,可至今沒有大的發展
有關的大部分新聞都是有關機器人進行體育表演的,有實用價值的卻很少。可關於人工智慧的定義,我想至少有兩種。
第一種姑且稱為初級智能。這種智能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但是不具有人類這樣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這些已經製造出來了,只是他們沒有長得很像人,也沒有必要做成人形。
我們有邏輯編程語言Prolog,有機器學習演算法比如SVM,還有各種搜索演算法,都是實現初級智能的途徑。用這些演算法我們有了Siri和小黃雞這樣聽起來挺像人的語音助手,有了Amazon和Google那些精確到像你肚子里蛔蟲一樣的廣告推送,還有自動化生產線,還有精確制導的導彈,Google在做的自動駕駛汽車,自動打掃機器人,等等。
這些東西要麼是虛擬的,要麼是專注於某種特殊用途的,沒有任何理由把他們造成人形。你提到的刀削麵機器人也是一樣,在工作平面上裝一條機械臂也可以削刀削麵,那些頭盔啊腿啊都是只起裝飾作用的,其實只是個自動機械臂,不是說你給它穿上衣服它就可以被稱為機器人的。
第二種暫且叫做高級智能。可以像人一樣思辨,可以自主的四處移動,分析環境,和環境交互,和人交流,可以記住事情,可以模擬人的表情,可以在任何環境中做人能做的事情。我們離製造出這種機器人來還差很遠。
你提到農民能造出陪小孩玩耍的機器人,究竟是怎麼個陪法呢?它能真的陪小孩子聊天嗎,小孩說我要騎大馬他會蹲下背起小孩嗎?顯然不是的。
這類所謂陪伴機器人其實噱頭遠大於實際能力。它們一般有一個語音識別系統,可以像Siri一樣說話,能對十多種語音命令做出反應,比如你說給我放首歌吧,它就會放歌給你聽,但是如果你說的話不是它能識別的命令之一,他就只會說一句隨機的片湯兒話。一般還有幾個隱藏在表皮下面的感測器,比如頭皮下面有個感測器,你摸他頭他就會說「哎呀別拍我」,這和按個按鈕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沒有任何智能在裡面。說白了,這些東西和我們十幾年前玩的遙控玩具沒有任何本質區別,只是更巧妙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