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高鐵人發明的

高鐵人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8-13 11:45:53

A. 中國的高鐵是誰發明

確切的說抄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襲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集成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價格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采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1)高鐵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高速鐵路,就是鐵路設計速度高、能讓火車高速運行的鐵路系統。世界上第一條正式的高速鐵路系統是1964年建成通車的日本新干線,設計速度200km/h,所以高速鐵路的初期速度標准就是200km/h。

後來隨著技術進步,火車速度更快,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就對高速鐵路有了不同定義,並根據本國情況規定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級別的詳細技術標准,涉及的列車速度、鐵路類型等就不盡相同。

B. 火車的發明人 是誰

火車的發明人是喬治·斯蒂芬森。

喬治·斯蒂芬森1781年6月9日生於諾森伯蘭地區(現在的紐卡斯爾)的華勒姆村,年8月12日去世,英國工程師,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發明火車機車,被譽為「鐵路機車之父」。

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著手製造蒸汽機車。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在1814年發明了一台蒸汽機車,被稱為「旅行者號」,它在前進時不斷從煙囪里冒出火來,因此被稱為「火車」。

1825年英國建成第一條鐵路,同年九月「旅行者號」機車拖著三十多節小車廂正式試車,車廂載有450名乘客和90噸貨物,「旅行者號」火車以每小時24千米的速度跑完了40千米的路程。

(2)高鐵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火車的發展歷史:

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製造蒸汽機車。1817年,當斯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從此火車開始奔騰在人類的歷史舞台。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300公里;日本東京至盛岡的高速列車時這也達到250公里以上。法國、德國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中國也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

C. 鐵路是誰發明的

鐵路是英國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木」路被「鐵」路代替,蒸汽機車開始使用)在英國的斯托克頓(Stockton)和達靈頓(Darlington)之間開通,最初的速度為4.5km/h,後來達到24km/h。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3)高鐵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

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

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應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

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D. 高鐵是誰發明的

確切的說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集成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價格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采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當時西門子很拽呀,以為自己技術一流,而且價格高,又不同意轉讓技術,在開標第一輪把德國西門子淘汰了。一下子讓外國鐵路企業看到了鐵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第一次招標中最後中標的是加拿大龐巴迪集團,並和長春機車軌道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接下來幾年,中國鐵道部還是保持一貫的強勢,靠市場換技術的思路,國外巨頭雖然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但是限於集團業績壓力,而且對中國市場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後來的招標中,鐵道部采購聯合體,都是把采購訂單分成若干個系統,如引進日本的牽引系統,法國的電控系統,德國的行車控制系統,加拿大的軌道技術等等,這樣一來,把國外各個模塊最先進的東西轉讓進來後,分別給中國的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分別去消化吸收,並進行本地化創新。
第一批國產動CRH1車組屬於萬國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還是在國外供應商控制的。
至於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實現國產了。
目前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南車集團兩大鐵路央企一共有5萬多人從事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工作,這個絕對是世界上鐵路系統最大的研發團隊。
說到CRH3動車組,確實蠻有意思的,當時立項研發後,因為一個技術一直無法突破,而這個技術在日本川崎重機集團擁有的,當時鐵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談,希望轉讓技術,迫於日本日立集團等國內行業大佬的強烈反對,就擱置了一段時間,後來川崎也是需要提升業績,盯著國內巨大的壓力,同意賣給中國5套元件。拿到相關元件後,兩大鐵路央企攻關一個月,通過逆向研究便輕松把技術搞定了,同時還進行了升級。
這個元件的完成,也保證了武廣高鐵CRH3型動車組的順利下線。
目前中國除了在國內建設大量的高鐵線路,還在參與沙特、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國的高鐵投標
其中。美國、俄羅斯已經與中國鐵道部簽署了建設高鐵的合作備忘錄,正在進行前期立項工作。
以上這些信息是一個電視訪談節目采訪鐵道部總工程師的時候了解到的。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經確認要花16億美金左右,引進中國高鐵技術。據說7月16號,阿根廷總統訪華時候,估計會宣布此項合作協議。
中國高鐵用市場換技術,換來了自主創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並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值得表揚。
而同樣以市場換技術的中國產業還很多,到現在還在艱難前行中。
比如:中國汽車行業、中國航空工業是最典型的,確實要好好反思下。換的結果,自己啥也沒學到,結果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流失到海外資本家的腰包了。

E. 中國高鐵發明人是誰

高鐵不是中國發明的,而是引進技術的。

世界上首條出現的高速鐵路是日本的新干線,於1964年正式營運。日系新干線列車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駛在東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東海道新干線,營運速度超過每小時200公里。

日本在二戰之前已經建設起全國暢通的國營鐵路干線網。對於這些干線鐵路,在日本通稱為「本線」。

戰後5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復興階段。原有的鐵路線路不夠用了,特別是在東京與大阪之間。因此「國鐵」內部開始商討解決的辦法。

一派主張,在原有的「本線」的復線鐵路旁邊再加鋪復線鐵路,被稱為「增線派」。另一派主張,乾脆鋪設新的線路。為了有別於現有的鐵路,稱之為「新干線」。

(5)高鐵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票選出了心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中國高鐵高居榜首,成了外國青年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

這不是中國高鐵身上的第一道光環,卻真切反映出中國高鐵之變。回首五年前,高鐵被戲謔為「運椅子專列」,如今,中國高鐵不僅成為百姓的出行首選,更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和新時代的中國地標。

這是快速奔跑、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版圖一再擴容:蘭新高鐵跨越塞北風區,滬昆高鐵蜿蜒嶺南山川,哈大高鐵馳騁東北雪海,寧杭高鐵穿梭江南水鄉,青榮城際環抱膠東半島,「四縱四橫」骨幹網基本貫通,越來越多的省份填補了「高鐵空白」,搭上了「和諧號」。

這是碩果累累、收獲滿滿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高鐵路網越織越大,車次越開越密,「和諧號」讓「說走就走的旅行」越來越多。

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2萬公里,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里程之和,其中約六成高鐵是十八大以來建成通車的。

中國已不僅是世界上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也是高鐵安全運輸規模最大的國家。去年,高鐵運送旅客14.43億人次,相當於幫非洲和南美洲的總人口搬了一次家。

F. 高鐵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高鐵是日本發明的。

早在世紀初前期,當時火車「最高速率」超過時速200公里者寥寥無幾。直到1964年日本的新干線系統開通,是史上第一個實現「營運速率」高於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系統。

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干線在日本破土動工,經過5年建設,於1964年3月全線完成鋪軌,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車。

東海道新干線從東京起始,途經名古屋,京都等地終至(新)大阪,全長515.4公里,運營速度高達210公里/小時,它的建成通車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新紀元的到來。

(6)高鐵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

我國高鐵在20世紀90年代初到2004年為孕育階段,主要是學習和嘗試,研發了一些自己的技術,包括建成「廣深准高速鐵路」「秦沈客運專線」,也研發了我國第一代高鐵電力動車組「大白鯊」「中華之星」。

2004年至2008年為引進消化吸收階段,以引進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國的高鐵製造技術為主。

2008年至2012年為自主創新階段,以科技部和原鐵道部聯合發起實施的《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為標志,該計劃誕生了「和諧號CRH380系列」高速列車;2012年至今為持續創新階段,在「和諧號380系列」平台技術的基礎上繼續拓展創新。

2017年,我國新一代標准動車組「復興號」投入使用,持續運營時速達到350公里,並具備時速400公里以上的運營速度儲備,成為全球運行速度最快、更安全、更可靠的動車組列車。

G. 中國高鐵發明者是

高鐵不是中國人發明,在中國興起!就像馬克思主義不是俄國人創造,但卻在俄國人手中成為現實一樣。

H. 火車是誰發明的

兩百年前,歐洲的陸上交通仍然靠馬車或鐵路馬車(即馬車在鐵路上行駛)。1807年,英國人特勒維雪克製造了一輛蒸汽機車,重5噸,每小時行駛8公里,只能牽引10幾噸貨物,比馬車好不了多少,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出生在英國紐卡斯爾的放牛娃斯蒂芬森卻對此很有興趣。經過苦心研究,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斯蒂芬森在1814年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車。這台機車一次能牽引30多噸貨物,並且解決了經常脫軌的問題,但走得慢,雜訊大,煙囪里冒出的火苗把附近的樹木都燒焦了。多次改進後,1825年,「旅行號」終於誕生了。

1825年9月27日,「旅行號」在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進行了盛況空前的試車表演,斯蒂芬森親自駕駛機車,牽引著12節煤車、20節乘客車廂,從斯多克頓鳴笛啟動,鐵路兩旁人山人海……當列車安全進入達林頓車站時,才知道車上共有450名旅客,載重達90噸。

4年後,斯蒂芬森又與自己的兒子共同製造了「火箭號」機車,在利物浦附近參加了一次火車功率比賽。「火箭號」平均每小時行走22公里,牽引17噸重量,在規定的公里路程中未發生故障,榮獲冠軍。

後人把斯蒂芬森稱作近代蒸汽機車的奠基人。從此,火車得到了人們的重視,鐵路作為一種嶄新的運輸手段誕生了。

閱讀全文

與高鐵人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