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陳龍安創造性思維

陳龍安創造性思維

發布時間:2021-08-13 10:12:38

⑴ 陳龍安認提出了「愛的」(ATED)教學模式的四要素是

1、問。教師設計或安排問題情境,提供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問題解決的機會。
2、想。教師提出問題後,應鼓勵學生自由聯想、發散思維,並給予學生思維的時間,以尋求創意。
3、做。利用各種活動方式,讓學生在做中學,邊想邊做,從實際活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能付諸行動。
4、評。師生共同制定評估標准,共同評鑒,選取最適當的答案,相互欣賞尊重,使創造性思維由萌芽進入用階段。

⑵ 誰能幫忙查到關於這些教育理論的書籍,我急需裡面的引言頁碼。

1周耀烈《思維創新與創造力開發》 浙江大學出版社 索取號 B804.4/40(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2陳鶴琴《活教育的教學原則》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3陳龍安.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想像力,4歲至4歲半之間最發達,5歲以後開始向著現實的、具體的方向認識世界了。)
4宋書文. 心理學名詞解釋[M].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表象是指頭腦中所保持的關於事物的映象」。表象(表象即意象)是想像的材料,「想像是指人腦對原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5誇美紐斯(1592—1670 ) 的名言。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6朱智賢. 兒童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幻想是受願望支配並指向未來、不與創造活動直接結合的想像」。)�
7董奇. 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M]. 杭州:浙江出版社,1993.�
(「兒童的天性是無拘無束地想像與創造地表達,這是兒童畫中的精髓」)

⑶ 急需教育理論的書籍裡面的引言頁碼

關於書的名言警句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高爾基

甘共苦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莎士比亞

書,能保持我們的童心;書能保持我們的青春。 ———嚴文井

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學誠

善於想,善於問,善於做的人,其收效則常大而且快。 ----- 謝覺哉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波羅果夫

無論掌握哪一種知識,對智力都是有用的,它會把無用的東西拋開而把好的東西保留住。 -----達 · 芬奇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伏爾泰

一個家庭中沒有書籍,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子。 -——約翰森

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培根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上一級,就更脫離畜生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書籍 ——高爾基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郭沫若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 ——赫爾岑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培根

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書中橫卧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庫法耶夫

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雨果

書到用時方恨少,學富五車不為多。

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 劉向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嚴如玉。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選擇作者如同選擇朋友。 ——W·狄龍

任何時間皆可讀書,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約定時間地點。 ——J·艾肯

先讀最好的書,否則你根本沒有機會去讀了。—— H· D梭羅

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B·富蘭克林

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W·哈茲里特

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C· C·科爾頓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歌德

每個有知識的人,應該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讀上8-10本書。究竟該讀哪些書?若想了解這點,那至少得讀上15000本才行。 ——巴比達

僅在字母、文字和書頁中瀏覽一番——這不是讀書。
閱覽和死記——也不是讀書。
讀書要有感受,要有審美感,對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會貫通,並使之付諸實現。 ———巴金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高爾基

書籍使人變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

多讀書,讀好書,然後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是寫好作文的開始。 ———冰心

⑷ 有關教育的經典書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2018年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編者是傅敏。《傅雷家書》最早出版於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2、《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5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沖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3、《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學校:《窗邊的小豆豆》》

夏山學校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許多孩子來夏山之前厭學、自卑、叛逆,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來到夏山後,他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覺自發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充滿自信,也懂得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後,他們成為了傑出的藝術家、音樂家、設計師、演員、科學家和數學家。

5、《民主主義與教育》

《民主主義與教育》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版於1916年。

該著作全面地闡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實驗學校,以及當時教育改革理論研討中基本形成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為建設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確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別強調教育的實用價值和人本價值,重視教育對人對道德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使教育擺脫了孤立的知識傳授范圍,把教育看做是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⑸ 淺談創造性美術教學的文獻類型有哪些

著名的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指出:「處於偉大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創造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怎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怎樣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已成為檢驗教學成敗的關鍵。在這大力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
結合當前我國美術教育現狀,我認為美術教育應強調以學生創造性的充分發展為核心來整和其他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學生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需要。
一、什麼是創造力
國外早期對創造力研究的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從智力結構上把創造力與一般的智力區分開來,他認為創造力由集中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構成,而發散性思維是其核心部分。心理學家托仁斯在吉爾福特的基礎上提出創造性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新穎性三個品質特徵。我國長期受這種智力形式說的影響,一般認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智力:如同傳統觀念一樣,認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是絕對聰明的,並往往把智力等同智商(IQ)。後D·W·麥克隆(1962)對數學和建築學方面有創造力的人的研究發現,高智商的人並不一定具有高創造力,智力不是構成創造力的全部。許多學者都認為,創造力的核心不是高智力,而是創造性思維和個性品質。可以說,創造力是一種與理性接緣的智力和與感性接緣的智慧共同的結晶。我國學者一般都認為,創造力有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能和創造性人格構成。
在美術創造中,創造力體現在對感性形象的把握和組織上。沒有創造就沒有美術,美術作品的獨創性正是其價值所在。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人的創造力。
二、美術教育中創造力普遍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當今的美術教育片面重視理論知識和技能傳授,把傳授專業技能技巧作為掌握知識、發展理智的根本途徑。在教學中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一套死的表現方法,從而抵消和壓抑了直覺的作用,也抹殺了學生的靈感和天賦。
還有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於臨摹,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表現,常常通過臨摹灌輸給學生一些模式化的東西。如此下來,學生的創造力就會在臨摹中逐漸減弱,習慣依葫蘆畫瓢,直至這種習慣性思維占據了學生的腦海,並形成一種定勢,畫出來的畫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們不會知道繪畫是來源於生活,他們不懂得通過自己觀察發現各種形態特徵各異的物象。臨摹教學使學生對生活中的美無動於衷,對生動有趣的物象不會畫,也不敢畫。所以在老師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說:老師,太難了,我什麼也不會畫。或者畫出來的房子、樹木千篇一律,沒有創造性。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長期臨摹,缺乏想像力的訓練,即使有一些寫生訓練,也是以固有的模式去畫某一個東西,一成不變。學生的畫沒有情感,便失去了個性。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創造的能力。
還有就是在美術作品的評估時,一些教師往往只以象不象為評價作品的標准,忽視了藝術中的多元文化宗旨,嚴重地壓抑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老師不僅讓學生臨摹范畫,更要臨的像,所謂成績評定就是越像越好,從而帶來的後果是學生作業的呆滯、僵化和千篇一律。這種像不像的說法,要求學生把技術放在第一位,不注意讓學生通過觀察,表現豐富多彩、鮮明生動的典型形象,表現自己的生活認識和感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現在學生的能動性。
三、如何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美術教育的課外活動正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它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⒈ 培養創造性思維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突破單向的思維模式,多維度運用一切已知信息,使之融合並產生新質。
創造性思維更多的在於善於綜合運用各個方面的智慧,形成新的成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欣賞別人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精神內涵,色彩變化、筆觸、肌理等美感效果;挖掘其內在的想像潛能,拓展思想,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例如,梵谷的畫是熱情而富有表現力,其中一部分思想就是汲取了中國繪畫和日本浮世繪的營養而成。在追求二度空間平面性的創作理念的同時,利用線條描繪物象輪廓,再加以著色,不添加光線的明暗變化,但突顯色彩和線條機能。在構圖上擺脫了傳統透視的深度,將向日葵處理成平面裝飾性的樣子,並用他那粗硬的線條勾畫出葉莖罐的輪廓,顯示出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梵谷認為繪畫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應是靜止的,而應該是跳動的。他用深厚的塊面,彎曲的線條和具有節奏的筆觸神奇地表現所描繪的對象。而且受浮世繪的影響,選材開始趨於生活化、優雅化。他之所以不倦地畫向日葵,那是因為在他眼裡向日葵不是尋常的花,而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徵,是他內心對藝術事業狂熱追求的寫照。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老師可以組織一次討論,鼓勵學生立足於自身實際,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獨特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也可以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在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中,有利於學生敞開心扉,宣洩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那將非常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⒉ 充分利用資源進行創造力的培養
① 運用多種課堂形式和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美術課上老師乾巴巴地說教,學生聽的垂頭喪氣。本來具有情趣、表現自由的美術教學變得枯燥乏味。這樣的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讓學生更加厭學。因此,一堂生動有趣的美術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必要手段。「教學過程中創造引人入勝的情景,即教學過程中引用有趣的例子、實驗、離奇的事實,可以稱作教學上情感刺激的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蓋的道理就是要求我們美術教師要充分研究所教內容,力求找出某些關鍵點,從那裡揭示出某種新的意外的、超出學生主觀預期的東西。
首先是在美術教學中積極採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參觀、故事、游戲、音樂等方面,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
這一點本人在教學中已經充分得到證實。當我在講一年級的《我心中的太陽》這課的時候,學生對很平常的太陽不感興趣,所以意興闌珊。於是我開始講了一個關於太陽的故事,並製作了一個課件,裡麵包括了音樂、故事、圖片、范畫、游戲等形式,結果一堂課下來,效果非常好。學生不僅了解到了太陽,還大膽想像太陽的樣子,想像著它的表情等,學生興致高昂,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氛圍里,學生能自由地發表、展示自己,也讓他們自由奔放和新穎地想像,充分引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
其次是注意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當講到五年級《對著鏡子笑起來》一課的時候,我先請同學自己拿出鏡子來照著笑,但是大家都笑的很拘束,後來我就叫一位平時在班中很調皮的學生到上面來才表演,即興發揮,結果他居然趁我不注意朝我做了個大鬼臉,大家都鬨堂大笑,我也就假裝不知道,大家的熱情都調動起來的時候,再請其他表情豐富的同學上來表演給大家看,這個時候的氣氛是最活躍的,我讓學生再照鏡子中的自己,大家處於興奮狀態。那麼,離他們的創造也就不遠了。
② 加強美術教育與其它學科教育的橫向聯系,擴大創造空間。
知識經驗是創造的原料,思維加工的素材,創造常是知識經驗的重新組合。沒有足夠的信息貯備難以進行創新活動。日本的一項調查發現,學過三個專業的創造性居首位,具有兩個專業基礎的次之,只有一個專業的創造性居最末。可見知識經驗的多少與創造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有利於創造。
因此美術學科與其它學科對話、交叉、融合,是21世紀美術教育發展的趨勢。
現在小學里把美術課和音樂課綜合起來統稱藝術課,就是為了使學生能通過音樂欣賞,充分體驗蘊涵與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美術課上,老師可以嘗試用一些優美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創作的時候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創作。比如我有一次在講《創意無極限,快樂大錯位》這課時,我讓同學聽了交響詩《小巫師》,同學們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激發了靈感和創作的熱情。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有的繪畫出小巫師的有趣形象,有的畫小巫師因偷懶而被逮到的委屈的表情有的畫出小巫師騎著掃帚翱翔藍天的快樂模樣……就這一首交響詩使同學們繪畫出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作品充滿了稚嫩,洋溢著創新的靈氣,閃爍著創造的智慧火花。
③ 利用當地的美術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關注生活,積累豐富的視覺經驗,用美術的方式表達出來。
現在美術教育的對象大多數是一些不以美術專業作為自身的終身專業的學生,對他們所實施的教育就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應該突破純粹的寫寫畫畫,增強學生與現實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系和互動。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美術。教師可以創設各種條件,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積累生動的表象,領悟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獨特價值,激發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表現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與學習動機。
老師可以組織一些寬松式、游戲式的美術活動,比如到校園外通過觀察作畫,也可以選擇一些特殊場所,在畫布上自由作畫。完成後還可以放在校園里展出,讓學生和老師共同見證各自的進步。
四、培養創造性人格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創造力,激發學生對事物的敏感和視覺的敏銳性,滿足其豐富的生命情感的需要,進而敞開對人生的理解。
美術教育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且要培養良好的創造性人格。通常一些學生在創作開始時有許多構思,可是因為對不確定性產生畏懼的心理,只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去做,總是把自己束縛在一種技能、一種題材或一種風格中。這時老師就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塗鴉游戲,使學生體驗到冒險所帶來的驚喜,認識到失敗和成功都是相對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有點成績就得意忘形,碰到一點挫折就一落千丈。老師就要幫助這些學生樹立自信,使其認識到美術創作中個性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以揚長避短的心態來肯定自己的個性。
美術教育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培養的良好的創造性人格,將對他們一生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1世紀是一個高科技的世紀,是科技、經濟文化、社會協調發展的世紀。作為一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更新美術觀念,使美術教育發揮其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的動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得以真正的提高,使其內心的情感,滲透到藝術家所表現的豐富情感世界中去。在藝術的熏陶下,其身心不斷地得到愉悅,從而使心靈得以升華;並由此逐步實現完美人格的創建和全面素質的提高,讓美術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陳龍安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6.
[2] 章志光 《小學教育心理學》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
[3] 魏志英 《淺談對美術教育中「綜合」的認識》 《中國美術教育》2005 第一期

⑹ 研究學生學習興趣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1]. 朱清時 科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6
[2].楊炳華 讓學習者提出問題 教學月刊 2002.7.8
[3]. 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6
[4]. 柯賽珍 新課程下的驚喜與思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培訓資料初中科學 2003
[5].《雲南教育》、2003年2月第4期,作者,羅立,《關於名數的改寫》。2003年6月第16期,作者,何蕾,《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⑺ 目前國內關於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專著有哪些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國古代教育論著選讀》(已經編好)
4、《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蘇霍姆林斯基著譯者:蔡汀王義高祖晶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經濟價值》【美】舒爾茨著《教育的經濟價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響現代比較教育類理論]
6、《終身教育引論》[法]保羅"郎格朗《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專業必讀書目]
7、《明日之學校》(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編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義與教育》(寫於1916),[美]杜威,王承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楊漢麟譯,作者:(英)伯特蘭"羅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愛彌爾》[法]盧梭,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 1978年版
11、《教育過程》(美國,布魯納)邵瑞珍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過程最優化》[蘇]巴班斯基吳文侃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1
13、《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的發展》[美國]羅森塔爾、雅各布森著,唐曉傑、崔允潡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4、《孩子們!你好!》蘇聯,阿莫納什維利著,朱佩榮先生翻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們,你們好!》、《孩子們,你們生活得怎樣?》、《孩子們,祝你們一路平安!》學校無分數教育三部曲)
15、《學習,別聽學校的》(德國,菲拉"費"畢爾肯比爾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註:此書為德國中小學教師必讀書)
16、《和老師的談話》(贊科夫)[蘇]JI.B.贊科夫著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7、《多元智能》 [美國]加德納著,沈致隆 譯,新華出版社出版
18、《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英國)斯賓塞著顏真譯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詩》[蘇] 馬卡連柯著磊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專門在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薦此書)
20、《大教育論》1957年,[捷克]誇美紐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學論》的書名重新出版。影響歷史進程的一百本(社會科學類)
21、《普通教育學》[德]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統先譯。
23、《科學與教育》(此書寫於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話》(漢譯世界教育名著叢書) [英] 約翰"洛克 著/ 徐誠、揚漢麟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國]R.J.斯騰伯格俞曉琳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祿倍爾(福祿倍爾:幼兒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審美教育書簡》,席勒著,范大燦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與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傳璧譯,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單中惠楊漢麟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主楊鑫輝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理論視野
31、《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得國家圖書獎
32、《陳鶴琴教育論著選》, 呂靜等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愛心與教育》1999年,李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出版,這本書同時獲得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大獎、冰心圖書大獎和中國教育學會「東方杯」科研成果一等獎。李鎮西著,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34、《順生論》(張中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望道雜纂——順生論外編》(張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議張中行將兩本書合一)
35、《科學家論教育》(蘇州大學教授周川著,江蘇教育出版社)[馬上出版]
36、《我的教育思想》(於光遠)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37、《教育社會學》吳康寧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38、《教育:我們有話要說》 [中國]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39、《向瑞吉歐學習什麼》(《兒童的100種語言》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08-
40、《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緒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實出版社1985年版,吳軍譯,中譯本12萬字。
42、《中國教育思想史》郭齊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6[專著《中國教育思想史》曾先後在大陸和台灣出版,獲全國第一屆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及全國首屆優秀教育理論著作優秀獎,以後又被外文出版社譯成英文。]
43、《外國教育思想史》單中惠,陝西教育出版社,單中惠,朱鏡人編著
44、《教育基礎》(江蘇教育出版社)
45、《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發展》1999年,維果茨基,龔浩然、黃秀蘭譯,廣東教育出版社
46、《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47、《心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48、《兒童發展》(江蘇教育出版社)[美]勞拉"E"貝克著,2002年12月
49、《教育管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趙中建譯)
50、《組織行為學》(江蘇教育出版社)(李瑞譯)
51、《課程論》(江蘇教育出版社)張斌賢譯
52、《教育與心理測量》(江蘇教育出版社,翻譯稿)
53、《領導學:理論與實踐》
54、《亞洲「四小龍」課程實踐研究》北師大顧明遠教授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5、《西方心理咨詢經典案例集》 徐光興主編,2003年6月
56、世界教育危機 【美】菲利普"庫姆斯著 王英傑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7、《回答未來的挑戰》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來的挑戰--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報告《學無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58.《全球化與後現代教育學》, (加)大衛"傑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59.《愛心與教育》, 李鎮西, 四川少兒出版社1998年版
60.《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華師大比較教育研究所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三、教改實踐
61、《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62、《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點問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國——50名流素質教育訪談》夏欣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質教育學習提要》(教育部編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
65、《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陳向明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學指南》鄭金洲,2000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67、《當代教育學》(修訂版)袁振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出版社,1985年
69、《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蘇教育
70、《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李吉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學習》主編:孫雲曉;副主編:康麗穎。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書榮獲共青團中央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圖書)獎。
72、《青浦教育實驗》顧泠沅、鄭潤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學生心理輔導札記》(毛蓓蕾)(已經出版)
74、《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葉瀾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台灣)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76、《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2002年1月(美國)布魯克菲爾德普瑞斯基爾著羅靜褚保堂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77、《透視課堂》(美)Thomas L.Good等著,陶志瓊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譯者: 2001年12月
78、《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7-1 79、《培養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譯者:袁坤譯定價:14.00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加]馬克斯"范梅南著,宋廣文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論與戰略:國際視野中的學校發展》[挪威]波"達林著,范國睿主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3、《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演講》[美]歐內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教室的革命——語文主題活動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樹榮老師主編)2002年9月
86、《名人的教師生涯》(莫愁雜志主編馬建強編著)
87、《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 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88、《當代世界教育改革》 徐輝、徐仲林撰寫 1997年1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89、《一堂一億七千萬的課》(美)約翰"麥克唐納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90、《非常教師》,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編周渝毅,2001年7月
91、《愛的教育》;義大利,亞米契斯著;夏丏尊譯,開明書店出版;
四、教育人物
92、《泛舟誨海》2001年5月(東纓著教育科學出版社)教育紀實文學三部曲之一。
93、《中國教育家評傳》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國優秀教育理論著作獎;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教育類碩士必讀教材)
94、《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獲1997年國家優秀圖書獎
95、《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長)主編
96、《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朱永新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跡》(主編朱永新)
98、《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仁愛一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里薩修女傳》屈雅君、劉鐵英編譯,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0、《孔子評傳》匡亞明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出版,此書獲得中國圖書獎

⑻ 適合教師讀的教育專著

適合教師讀的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夢》(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國古代教育論著選讀》
4,《蘇霍姆林斯基選集》[蘇]蘇霍姆林斯基著譯 者:蔡汀王義高祖晶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經濟價值》[美]舒爾茨著《教育的經濟價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響現代比較教育類理論]
6,《終身教育引論》[法]保羅·郎格朗《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專業必讀書目]
7,《明日之學校》(杜威著,趙祥麟,王承緒編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義與教育》(寫於1916),[美]杜威,王承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楊漢麟譯,作者:(英)伯特蘭·羅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愛彌爾》[法]盧梭,李平漚譯,商務印書館, 1978年版
11,《教育過程》(美國,布魯納)邵瑞珍譯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過程最優化》[蘇]巴班斯基吳文侃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1
13,《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的發展》[美國]羅森塔爾,雅各布森著,唐曉傑,崔允潡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們!你好!》蘇聯,阿莫納什維利著,朱佩榮先生翻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們,你們好!》,《孩子們,你們生活得怎樣 》,《孩子們,祝你們一路平安!》學校無分數教育三部曲)
15,《學習,別聽學校的》(德國,菲拉·費·畢爾肯比爾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書為德國中小學教師必讀書)
16,《和老師的談話》(贊科夫)[蘇]JI.B.贊科夫著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7,《多元智能》[美國]加德納著,沈致隆譯,新華出版社出版
18,《斯賓塞的快樂教育》(英國)斯賓塞著 顏真譯 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詩》[蘇]柯著磊然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20,《大教育論》1957年,[捷克]誇美紐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學論》的書名重新出版.影響歷史進程的一百本(社會科學類)
21,《普通教育學》[德]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教育論》(英)斯賓塞《教育論》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紀下半期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胡毅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3,《科學與教育》(此書寫於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話》(漢譯世界教育名著叢書)[英] 約翰·洛克著/ 徐誠,揚漢麟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國]R.J.斯騰伯格俞曉琳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祿倍爾(福祿倍爾:幼兒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審美教育書簡》,席勒著,范大燦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與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傳璧譯,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學名著提要》單中惠楊漢麟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學名著提要》主楊鑫輝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理論視野
31,《葉聖陶教育文集》葉聖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得國家圖書獎
32,《陳鶴琴教育論著選》,呂靜等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愛心與教育》1999年,李鎮西著,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
34,《順生論》(張中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望道雜纂——順生論外編》(張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議張中行將兩本書合一)
35,《科學家論教育》(蘇州大學教授周川著,江蘇教育出版社)[馬上出版]
36,《教育——財富蘊藏與其中》1996年,教育科學出版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
37,《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72,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38,《第五項修煉》[美]彼得·聖吉/著郭進隆/譯楊碩英/審校.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日期:2002年8月1日
39,《向瑞吉歐學習什麼》(《兒童的100種語言》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08-
40,《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緒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實出版社1985年版,吳軍譯,中譯本12萬字.
42,《中國教育思想史》郭齊家,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6
43,《外國教育思想史》單中惠,陝西教育出版社,單中惠,朱鏡人編著
44,《教育基礎》(江蘇教育出版社)
45,《教育心理學》
46,《教育研究方法導論》
47,《心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48,《兒童發展》(江蘇教育出版社)[美]勞拉·E·貝克著,2002年12月
49,《學習理論》
50,《教育管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趙中建譯)
51,《組織行為學》(江蘇教育出版社)(李瑞譯)
52,《課程論》(江蘇教育出版社)張斌賢譯
53,《教育與心理測量》(江蘇教育出版社,翻譯稿)
54,《有效教學方法》
55,《領導學:理論與實踐》
56,《亞洲"四小龍"課程實踐研究》北師大顧明遠教授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7,《西方心理咨詢經典案例集》徐光興主編,2003年6月
58,世界教育危機【美】菲利普·庫姆斯著王英傑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9,《發現母親》王東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回答未來的挑戰》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來的挑戰--羅馬俱樂部的研究報告《學無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教改實踐
61,《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62,《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點問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國——50名流素質教育訪談》夏欣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質教育學習提要》(***編寫)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01年
65,《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陳向明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學指南》鄭金洲,2000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67,《當代教育學》(修訂版)袁振國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與信念》(肖川)嶽麓書社出版2002年6月
69,《我的教學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 ))江蘇教育
70,《李吉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李吉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學習》主編:孫雲曉;副主編:康麗穎.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72,《青浦教育實驗》顧泠沅,鄭潤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學生心理輔導札記》(毛蓓蕾)(已經出版)
74,《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葉瀾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創造性思維與教學》《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台灣)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
76,《討論式教學法:實現民主課堂的方法與技巧》2002年1月(美國)布魯克菲爾德普瑞斯基爾著羅靜褚保堂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77,《透視課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陶志瓊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譯者:2001年12月
78,《自主課堂:積極的課堂環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7-1
79,《培養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譯者:袁坤譯定價:14.00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加]馬克斯·范梅南著,宋廣文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加]馬克斯·范梅南著,李樹英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論與戰略:國際視野中的學校發展》[挪威]波·達林著,范國睿主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3,《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演講》[美]歐內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誤區》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中外教育小說選》
86,《中外教育詩歌選》
87,《中外教育故事選》
88,《中外教育散文選》
89,《中外教育格言選》
90,《中外教育漫畫選》
四、教育人物
91,《孔子評傳》匡亞明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出版,此書獲得中國圖書獎
92,《泛舟誨海》2001年5月(東纓 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教育紀實文學三部曲之一.
93,《中國教育家評傳》沈灌群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94,《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95,《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長)主編
96,《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朱永新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跡》(主編朱永新)
98,《外國教育家評傳》,趙祥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窗邊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徹子[日本]2003年8月
100,《仁愛一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里薩修女傳》屈雅君,劉鐵英編譯,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1,《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統先譯.
102,《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發展》1999年,維果茨基,龔浩然,黃秀蘭譯,廣東教育出版社
103,《為了21世紀的教育——問題與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04,《教育新理念》(袁振國,2001年12月教育科學出版社)
105,《國際教育新理念》2001年10月.由顧明遠和孟繁華主編的一書,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106,《我的教育思想》(於光遠)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107,《教育社會學》吳康寧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108,《教育:我們有話要說》[中國]楊東平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109,《21世紀中國教育向何處去》蔡克勇著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10,《當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輝,徐仲林撰寫1997年1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111,《一堂一億七千萬的課》(美)約翰·麥克唐納著,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112,《人的現代化》(美)英格爾斯. 人的現代化. 殷陸君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13,《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美]布蘭斯福特等編著 程可拉等譯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29.00元)
114,《全球化與後現代教育學》[加]大衛·傑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115,《美德書》威廉·貝內特[美],何吉賢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116,《教室的革命——語文主題活動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樹榮老師主編)2002年9月
117,《現代課程論》(鍾啟泉),《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1991年繁體字版)
118,《德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魯潔譯)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19,《名人的教師生涯》(莫愁雜志主編馬建強編著)
120,《非常教師》,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編周渝毅,2001年7月

⑼ 請問哪裡可以提供《托蘭斯創造性思維測驗》的操作手冊,量表不僅包括題目及其評估方式謝謝~~!

托蘭斯創造思維測驗,是指能力測驗。美國學者托蘭斯編制。
分為語文測驗甲版、乙兩式以及權圖畫測驗甲、乙兩式四種。
團體、個別施測均可。均有中文修訂本。
劉英茂修訂的為語文甲式,吳靜吉修訂的為語文乙式、圖形甲式,陳龍安修訂的為圖形乙式,林美惠等的研究,四種工具皆有。
劉英茂修訂的測驗包括七項作業:(1)發問;(2)猜測原因;(3)猜測結果;(4)作品改進;(5)不平凡的用途;(6)不平凡的疑問;(7)假想看看。根據七項作業成績,可得變通性、流暢性和獨創性三項創造能力指標。吳靜吉修訂的圖形甲式包括三項作業:(1)建構圖畫;(2)完成圖畫;(3)平行線條。根據三項作業成績,可得變通力、流暢力、獨創力和精密力等創造能力指標。

閱讀全文

與陳龍安創造性思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