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脈搏計是誰發明

脈搏計是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13 06:37:34

Ⅰ 溫度計是誰發明

第一個體溫計
第一個體溫計是伽利略在16世紀時發明的。但直到300年後才設計出使用內方便、性能可靠的體溫計。
水銀容儲存在末端的水銀球內。當水銀被加熱時,它會發生膨脹,沿著非常狹窄的玻璃管上升。所以,體溫的小小變化就會導致玻璃管內水銀的大幅度上升。量完體溫後,得用力甩動體溫計,使水銀回到水銀球內。
1714年-1988年
1714年,加布里埃爾·華倫海特研製了在水的冰點和人的體溫范圍內設定刻度的水銀體溫計。一位荷蘭醫生用它來給發熱病人量體溫,但體溫計仍然太大了,大多數醫生未能很快使用它。
1868年,文德利希這位德國教授出版了《疾病與體溫》一書,書中記載了2.5萬例病人的體溫變化,而他所使用的體溫計的大小是奧爾伯特體溫計的兩倍,每次要花20分鍾的時間來記錄體溫!
後來,奧爾伯特在1867年設計了一個能快速而准確測量體溫、長度只有約15厘米的體溫計。遺憾的是奧爾伯特的體溫計問世太晚,未能給卡爾·文德利希提供幫助。
1980年前後,發明了會說話的體溫計。膜狀液晶體溫計在體溫正常時呈現綠色,低燒呈現黃色,高燒呈現紅色。
1988年,出現了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可以進行遙測。

Ⅱ 血壓計的發明

血壓計主要有聽診法血壓計和示波法血壓計,聽診法又分為人工聽診法和自動聽診法,水銀血壓計(壓力計)、彈簧表式血壓計(壓力計)就是早期的人工聽診法血壓計,現在的人工聽診法有數顯血壓計、光柱血壓計、光顯血壓計、液晶血壓計等;自動聽診法是最近幾年才看到的。所有的電子血壓計都是示波法血壓計, 電子血 壓計有臂式、腕式之分。
血壓計主要有聽診法血壓計和示波法血壓計,聽診法又分為人工聽診法和自動聽診法,水銀血壓計(壓力計)、彈簧表式血壓計(壓力計)就是早期的人工聽診法血壓計,現在的人工聽診法有數顯血壓計、光柱血壓計、光顯血壓計、液晶血壓計等;自動聽診法是最近幾年才看到的。所有的電子血壓計都是示波法血壓計, 電子血 壓計有臂式、腕式之分。

發明:
1628年,威廉 ·哈維( 英國科學家)注意到當動脈被割破時,血液就像被壓力驅動那樣噴涌而出。通過觸摸脈搏的跳動,會感覺到血壓 。
更新(3張)
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師,首次測量了動物的血壓。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屬管、長270 厘米的玻璃管插入一隻馬的頸動脈內,此時血液立即頃入玻璃管內,高達270厘米,這 表示馬頸動脈內血壓可維持270厘米的血柱高,高度會因馬的心跳而 稍 微升高或降低,心臟收縮時血壓升(收縮壓),心臟鬆弛時血壓下降(舒張壓)。
1835年 ,尤利烏斯·埃里松發明了一個血壓計,它把脈搏的搏動傳遞給一個狹窄的水銀柱。當脈搏搏動時 ,水銀會相應地上下跳動。醫生第一次能在不切開動脈的情 況下測 量 脈搏和血壓。但由於它使用不便,製作粗陋,並且讀數不準確,因此其 他的科學家對它進行了改進。
血壓計根據水銀柱的 高度測量血壓,氣壓計以同樣的方式測量氣壓。
1860年,艾蒂安---朱爾·馬雷(法國科學家)研製成了一個當時最好的血壓計。它將脈搏的搏動放大,並將搏動的軌跡記錄 在卷 筒紙上。這個血壓 計也能隨身攜帶。馬雷用這個血壓計來研究心臟的異常跳動。
如今醫生使用的血 壓 計是 希皮奧內· 里瓦---羅奇(義大利科學家)在1896年發明的。它有一個能充氣的袖帶,用於阻斷血液的 流動。醫生用一個聽診器聽脈搏的跳動,同時在刻度表上讀出血壓數。

閱讀全文

與脈搏計是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