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思維課文

創造性思維課文

發布時間:2021-08-13 03:19:16

① 2020統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19.談創造性思維

鏈接: https://pan..com/s/1oWA6M2zhg5gZWFId764EAQ 提取碼: 6xzm
新統編版1-9年級2019-2020年 的素材

②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中創造性思維是不是每個人多有的,作者是如何闡述的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是美國著名的實業家羅迦·費·因格所著,被選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四單元第一課,屬於「關注科學」單元。文章聚焦創造性思維,談如何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問題。文章先用四個圖形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然後層層推進,提出「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創造性思維必備的要素,最後得出結論: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人。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用設問的方式來引出主題——「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並且給出了相當充分的理由,即「由於看圖形的角度不同,四種答案全部正確。」,從而質疑了我們頭腦中早已根深蒂固的慣常思維模式——「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作者還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事實上,若是某種數學問題的話,說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是對的。麻煩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並不像某種數學問題那樣。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由於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在往往不靈了。正因為如此,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因此,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不止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而且還要發散思維,要創造性地思考,給問題找出不止一種的正確答案,在一個問題上探求多種答案,才可能全面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那麼我們找到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路徑之後,怎樣去發掘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和途徑呢?作者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這一切「有賴於創造性思維」。如果我們尋根究源,肯定會深入地思考:什麼是創造性思維呢?人們怎樣才能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呢?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作者沒有簡單地給出概念,然後再用具體的實例來加以佐證,而是先亮出一個與之密切相關的問題,即「創造性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通過這一問題的引入,引發了人們思維的積極性,作者這種引人入勝的筆觸在文中頗為常見。在對要素進行解析的時候,作者也沒有說我怎麼怎麼樣之類的話,而是通過第三者來作答,然後自己再稍加點撥和歸納,從而體現了一種與讀者探究的教學藝術,可謂是對「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可能會得出不同正確答案「的有效印證。

作者認為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從古代史到現代技術,從數學到插花,不精通各種知識就一事無成。因為這些知識隨時都可能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創意。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六分鍾之後,也可能在六個月之後,六年之後。但當事人堅信它一定會出現。」

作者認為知識只是一種新創意的素材,至於這些素材能不能形成新的創意,則有賴於人們組合和利用素材的方式和方法、態度和意識。如文中所述「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地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並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作者還給出了兩個實例:一是約翰·古登貝爾克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開發出了印刷機和排版術;一是羅蘭·布歇內爾把電視接收器作為試驗對象,發明了對戰型的乒乓球游戲,從此開始了游戲機的革命。通過這兩個實例,將其論點進一步形象化地再現在了讀者面前,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中論點的說服力,可謂匠心獨運。

接著作者通過一個問題,即「不過,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引出了創造性思維的第三大要素——非凡的靈感(即頓悟)。為了說明人人都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人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高下之分,只在於人們善不善於抓住極細微的「非凡的靈感」(當然也要考慮其他創造性思維的因素),作者引出了某心理學專家組的調查結論:「富於創造力的人,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缺乏創造力的人,不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他指出「不言而喻,在創造的宇宙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並提出了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反觀之,那些由於沒有自信或對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沒有自我意識和自我發掘的人,常常因為壓制了自己的思維潛能,使很多「非凡的靈感」與自己擦肩而過,從而喪失了一次次發現、發明的重大機遇。

最後,作者為了回應課文前面的人人都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並在這種能力的作用下,可以給一個問題找出不止一個的正確答案,給我們歸納出了課文的主旨:「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首先要堅信這一點。關鍵是要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不滿足於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如果能做到這些,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可見,人要想做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就必須具備三個重要的因素:一是廣博深厚的知識,二是知識的正確、有效、充分的運用,三是善於抓住「非凡的靈感」,不斷用自己的知識去創造、去創新。這就是《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給我們留下的巨大財富。

③ 學習了談創造性思維這一篇文章你有什麼閱讀感受

每個人的思維是不同的,所以說感受也自然不相同,你可以寫文章的主要內容再加上自己的真實想法,最後也可以升華一下自己的情感。

④ 初三第十九課談創造性思維到底論述了什麼問題

文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說起。先用四個圖形提出一個問題,然後通過對幾種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觀點。原因是,「由於看圖形的角度不同,四種答案全都正確」。推而廣之,「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

接著,作者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引申出「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原因是,「由於情況的變化,原來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現在往往不靈了」。「如果你認為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後,就會止步不前。」

既然不滿足於一個答案,需要尋求其他答案。怎樣尋求呢?課文於是順理成章的提出「有賴於創造性思維」,論述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①有淵博的知識,因為知識的組合能形成新的創意。②有探求新事物,並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③持之以恆的毅力。課文特別提出「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並舉出兩個例子加以證明。

緊接著,又引申出如下問題:「不過,這種創造性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接著的論述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先引用某心理學專家小組的結論,並對這個結論進行分析。實際上,自以為「不具備創造力的人」,是自我壓制;而「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的人,則「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像愛因斯坦和莎士比亞等傑出的人物也都如此。總之「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並「使之變為現實」。

最後,課文得出結論,「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只要具備幾個關鍵性要素,就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

教學建議

一.引導學生確立課文學習目標。一般說來,可確立一下兩條:第一,學習課文的論證方式及其方法;第二,創造性思維在實際生活中的重大意義。學生可根據各自的情況,圍繞這兩條確立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當然,自己另外確立學習目標也是應該鼓勵的。

二.可採用問題式導讀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除課後練習外,還可以提出下列問題:

1.課文開頭所提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2.「正確答案只有一種」的思維模式有什麼弊病?

3.為什麼說「不滿足於一個答案,不放棄追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4.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5.發揮創造力的關鍵說什麼?

6課文中列舉約翰·古登貝爾克發明印刷機、排版術的事例以及羅蘭·布歇內爾發明互動式乒乓球游戲的事例說明了什麼?

7.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什麼?你打算怎樣做一個富於創造精神的人?

教師不妨在課堂教學和課文練習中選用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

三.「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在學習上和生活中可以作多種引申。例如,課文的多種解讀,問題的多種解法,完成一個任務的多種途徑,等等。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引申得越多越好,越廣越好。學生之間可以交流,互相啟發,開闊思路。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精神。

繼續閱讀
找電導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思維課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