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元一次方程發明者是誰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來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
B. 哪個法國數學家創造了 方程
法國數學家韋達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
C. 一元二次方程是誰發明的
「一元二次方程新解法」的發明人叫羅伯森,是卡內基梅隆大學華裔數學教授、美國奧數教練,並且羅伯森教授表示:「如果這種方法直到今天都沒有被人類發現的話,我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這個課題已經有4000年的歷史了,而且有數十億人都遇到過這個公式和它的證明。」
事實上,在古代,全世界的數學家對一元二次方程都有研究,雖然也沒有一模一樣的方法出現,但是究其內涵,有些古代的解法與羅教授的解法可謂是大同小異。原因也不難想,古代的數學家們沒有韋達,更沒有代數的符號記法,而現如今羅教授的解法確實有「踩肩膀」的嫌疑。
(3)數學方程式的元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古阿拉伯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阿爾·花剌子模在書中提出一個問題:「一個平方和十個這個平方的根等於三十九個迪拉姆,它是多少?」由於當時代數符號根本沒有發明,古代數學的方程只能靠文字去描述。
設這個數是X,那麼「平方」就是X²,「平方的根」就是將X²在開方,故「平方的根」是指「X」,「十個這個平方的根」就是10X,問題轉化為求方程:X²+10X=39的解。
花剌子模給出的解法是:(注意:下文中的「根」,不指現如今方程的根,而指平方根)
1、將根的個數減半。本題中,是將10減半,故得到5;
2、用5乘自己,再加39,得到64;
3、取64的根,即將64開方,得到8;
4、再從中減去根的個數的一半,即再用8去減5,得到3,方程解完。
D. 用方程式表示數學運算是誰發明的詳細介紹一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是方程的解,中國古代<九章算術>(8)方程:線性方程組解法和正負術.是具有世界先驅意義的首創.是世
界古代著名數學著作之一.
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現在我們所說的方程的確切定義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但是方程一詞在我國早期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意思指的是包含多個未知量的聯立一次方程,即現在所說的線性方程組。
《九章算術》有一道題目,把它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現在這里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另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26斗。請你回答,上、中、下等黍各1捆所打黍的斗數為x,y,z根據題意列方程:
3x+2y+z=39(1)
2x+3y+z=34(2)
x+2y+3z=26(3)
但是《九章算術》里並沒有列出像上面的方程來,而是畫出一個等式,通過等式計算出答案來。
到了魏晉時期,大數學家劉徵注《九章算術》時,給這種「方程」下的定義是:「程,課程也,群物總雜各列有數,總言其實,令每行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數程之,並列為行,故謂之方程。」大家應該注意的是,這里所謂的「課程」也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課程,而是按不同物品的數量關系列出的式子。「實」就是式中的常數項。「今每行為率」,就由一個條件列一行式子,橫列代表一個未知量。「如物數程之」,就是有幾個未知數就必須列出幾個等式。因為各項未知量系數和常數項用等式表示時,幾行並列成一方形,所以叫作「方程」,它就是現在代數中講的聯立一次方程組。
《九章算術》中還列出了解聯立一次方程組的普遍方法——「方程術」。當時又叫它「直除法」,和現在代數學中能用的加減消元法是基本一致的,而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解法,公元7世紀印度才出現,在歐洲,1559年,瑞士數學家彪奇才開始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未知數,並提出三元一次方程組不很完整的解法,因為他們那時還沒有認識到負數,這比《九章算術》要遲1500多年。
E.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於什麼年代是哪位數學家發明的原來的意思是什麼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的年代沒有明確的記錄,據說是康熙皇帝在學習西方數學時專提出的,因屬當時沒有可以代替「未知數」的代詞,因此採用「元」為方程的未知數。
公元820年左右,數學家花拉子米在《對消與還原》一書中提出了「合並同類項」、「移項」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紀,數學家韋達創立符號代數之後,提出了方程的移項與同除命題。1859年,數學家李善蘭正式將這類等式譯為一元一次方程。
(5)數學方程式的元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電話計費問題、數字問題。
如果僅使用算術,部分問題解決起來可能異常復雜,難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將能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決的數學問題。
F. 創造一元一次方程的是誰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來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譯出.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
G. 數學是誰發明出來的
數學是一門最古老的學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萬多年以前。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資料留存下來的極少。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發現了比較系統的數學文獻。
遠在1 萬5千年前人類就已經能相當逼真地描繪出人和動物的形象。這是萌發圖形意識的最早證據。後來就逐漸開始了對圓形和直線形的追求,因而成為數學圖形的最早的原型。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又逐漸產生了計數意識和計數系統,人類摸索過多種記數方法,有開始的結繩記數,用石塊記數,語言點數進一步用符號,逐步發展到今天我們所用的數字。圖形意識和計數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又產生了度量意識。
這一系列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完整的數學這一門學科,它包括算術、幾何、代數、三角、微積分、統計和概率(其實它一開始是人們為了鑽研賭博而來的)……等等各個分支,而且還在不斷發展下去。
而對於中國的數學的起源來說,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易•系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很多記數的文字。從一到十,及百、千、萬是專用的記數文字,共有13個獨立符號,記數用合文書寫,其中有十進制制的記數法,出現最大的數字為三萬。
算籌是中國古代的計算工具,而這種計算方法稱為籌算。算籌的產生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籌算在春秋時代已很普遍。用算籌記數,有縱、橫兩種方式, 表示一個多位數字時,採用十進位值制,各位值的數目從左到右排列,縱橫相間﹝法則是: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並以空位表示零。算籌為加、減、乘、除等運算建立起良好的條件。籌算直到十五世紀元朝末年才逐漸為珠算所取代,中國古代數學就是在籌算的基礎上取得其輝煌成就的。
在幾何學方面《史記•夏本記》中說夏禹治水時已使用了規、矩、准、繩等作圖和測量工具,並早已發現「勾三股四弦五」這個勾股定理﹝西方稱勾股定理﹞的特例。戰國時期,齊國人著的《考工記》匯總了當時手工業技術的規范,包含了一些測量的內容,並涉及到一些幾何知識,例如角的概念。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也促進了數學的發展,一些學派還總結和概括出與數學有關的許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經》中關於某些幾何名詞的定義和命題,例如:「圓,一中同長也」、「平,同高也」等等。墨家還給出有窮和無窮的定義。
《莊子》記載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學說和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提出的論題,強調抽象的數學思想,例如「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等。這些許多幾何概念的定義、極限思想和其它數學命題是相當可貴的數學思想,但這種重視抽象性和邏輯嚴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
此外,講述陰陽八卦,預言吉凶的《易經》已有了組合數學的萌芽,並反映出二進制的思想。
秦漢是
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時期,為使不斷豐富的數學知識系統化、理論化,數學方面的專書陸續出現。
現傳中國歷史最早的數學專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張家山出土的成書於西
漢初的漢簡《算數書》,與其同時出土的一本漢簡歷譜所記乃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所以該書的成書年代至晚是公元前186年(應該在此前)。西漢末年﹝公元前一世紀﹞編纂的《周髀算經》,盡管是談論蓋天說宇宙論的天文學著作,但包含許多數學內容,在數學方面主要有兩項成就:(1)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2)測太陽高、遠的陳子測日法,為後來重差術(勾股測量法)的先驅。此外,還有較復雜的開方問題和分數運算等。
《九章算術》是一部經幾代人整理、刪補和修訂而成的古代數學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東漢初年﹝公元前一世紀﹞。全書採用問題集的形式編寫,共收集了246個問題及其解法,分屬於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分數四則和比例演算法、各種面積和體積的計算、關於勾股測量的計算等。在代數方面,《方程》章中所引入的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在世界數學史上都是最早的記載;書中關於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現在中學講授的方法基本相同。就《九章算術》的特點來說,它注重應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形成了以籌算為中心的數學體系,對中國古算影響深遠。它的一些成就如十進制值制、今有術、盈不足術等還傳到印度和阿拉伯,並通過這些國家傳到歐洲,促進了世界數學的發展。
魏晉時期中國數學在理論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中趙爽(生卒年代不詳)和劉徽(生卒年代不詳)的工作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開端。三國吳人趙爽是中國古代對數學定理和公式進__________行證明的最早的數學家之一,對《周髀算經》做了詳盡的注釋,在《勾股圓方圖注》中用幾何方法嚴格證明了勾股定理,他的方法已體現了割補原理的思想。趙爽還提出了用幾何方法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263年,三國魏人劉徽注釋《九章算術》,在《九章算術注》中不僅對原書的方法、公式和定理進行一般的解釋和推導,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傳統數學的理論體系與數學原理,而且在其論述中多有創造,在卷1《方田》中創立割圓術(即用圓內接正多邊形面積無限逼近圓面積的辦法),為圓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了科學的演算法,他運用「割圓術」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927/1250(即3.1416);在《商功》章中,為解決球體積公式的問題而構造了「牟合方蓋」的幾何模型,為祖暅獲得正確結果開辟了道路;為建立多面體體積理論,運用極限方法成功地證明了陽馬術;他還撰著《海島算經》,發揚了古代勾股測量術----重差術。
南北朝時期的社會長期處於戰爭和分裂狀態,但數學的發展依然蓬勃。出現了《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等算學著作。約於公元四-五世紀成書的《孫子算經》給出「物不知數」問題並作了解答,導致求解一次同餘組問題在中國的濫暢;《張丘建算經》的「百雞問題」引出三個未知數的不定方程組問題。
公元五世紀,祖沖之、祖暅父子的工作在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他們在《九章算術》劉徽注的基礎上,將傳統數學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重視數學思維和數學推理的典範。他們同時在天文學上也有突出的貢獻。其著作《綴術》已失傳,根據史料記載,他們在數學上主要有三項成就:(1)計算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六位,得到3.1415926 <π< 3.1415927,並求得π的約率為22/7,密率__________為355/113,其中密率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的最佳值,歐洲直到十六世紀德國人鄂圖(valentinus otto)和荷蘭人安托尼茲(a.anthonisz)才得出同樣結果;(2)祖暅在劉徽工作的基礎上推導出球體體積的正確公式,並提出"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的體積原理,即二立體等高處截面積均相等則二體體積相等的定理。歐洲十七世紀義大利數學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 cavalieri)才提出同一定理;(3)發展了二次與三次方程的解法。同時代的天文歷學家何承天創調日法,以有理分數逼近實數,發展了古代的不定分析與數值逼近演算法。
數學是最接近上帝的語言
H. 數學里的方程是誰發明的
大約2.71828
這里的e是一個數的代表符號,而我們要說的,便是e的故事。這倒叫人有點好奇了,要能說成一本書,這個數應該大有來頭才是,至少應該很有名吧?但是搜索枯腸,大部分人能想到的重要數字,除了眾人皆知的0及1外,大概就只有和圓有關的π了,了不起再加上虛數單位的i=√-1。這個e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在高中數學里,大家都學到過對數(logarithm)的觀念,也用過對數表。教科書里的對數表,是以10為底的,叫做常用對數(common logarithm)。課本里還簡略提到,有一種以無理數e=2.71828……為底數的對數,稱為自然對數(natural logarithm),這個e,正是我們故事的主角。不知這樣子說,是否引起你更大的疑惑呢?在十進位制系統里,用這樣奇怪的數為底,難道會比以10為底更「自然」嗎?更令人好奇的是,長得這麼奇怪的數,會有什麼故事可說呢?
這就要從古早時候說起了。至少在微積分發明之前半個世紀,就有人提到這個數,所以雖然它在微積分里常常出現,卻不是隨著微積分誕生的。那麼是在怎樣的狀況下導致它出現的呢?一個很可能的解釋是,這個數和計算利息有關。
我們都知道復利計息是怎麼回事,就是利息也可以並進本金再生利息。但是本利和的多寡,要看計息周期而定,以一年來說,可以一年只計息一次,也可以每半年計息一次,或者一季一次,一月一次,甚至一天一次;當然計息周期愈短,本利和就會愈高。有人因此而好奇,如果計息周期無限制地縮短,比如說每分鍾計息一次,甚至每秒,或者每一瞬間(理論上來說),會發生什麼狀況?本利和會無限制地加大嗎?答案是不會,它的值會穩定下來,趨近於一極限值,而e這個數就現身在該極限值當中(當然那時候還沒給這個數取名字叫e)。所以用現在的數學語言來說,e可以定義成一個極限值,但是在那時候,根本還沒有極限的觀念,因此e的值應該是觀察出來的,而不是用嚴謹的證明得到的。
包羅萬象的e
讀者恐怕已經在想,光是計算利息,應該不至於能講一整本書吧?當然不,利息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與計算復利關系密切的數,居然和數學領域不同分支中的許多問題都有關聯。在討論e的源起時,除了復利計算以外,事實上還有許多其他的可能。問題雖然都不一樣,答案卻都殊途同歸地指向e這個數。比如其中一個有名的問題,就是求雙曲線y=1/x底下的面積。雙曲線和計算復利會有什麼關系,不管橫看、豎看、坐著想、躺著想,都想不出一個所以然對不對?可是這個面積算出來,卻和e有很密切的關聯。我才舉了一個例子而已,這本書里提到得更多。
如果整本書光是在講數學,還說成是說故事,就未免太不好意思了。事實上是,作者在探討數學的同時,穿插了許多有趣的相關故事。比如說你知道第一個對數表是誰發明的嗎?是納皮爾(John Napier)。沒有聽說過?這很正常,我也是讀到這本書才認識他的。重要的是要下一個問題。你知道納皮爾花了多少時間來建構整個對數表嗎?請注意這是發生在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事情,別說電腦和計算機了,根本是什麼計算工具也沒有,所有的計算,只能利用紙筆一項一項慢慢地算,而又還不能利用對數來化乘除為加減,好簡化計算。因此納皮爾整整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建立他的對數表,簡直是匪夷所思吧!試著想像一下二十年之間,每天都在重復做同類型的繁瑣計算,這種乏味的日子絕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納皮爾熬過來了,而他的辛苦也得到了報償——對數受到了熱切的歡迎,許多歐洲甚至中國的科學家都迅速採用,連納皮爾也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贊譽。最早使用對數的人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天文學家刻卜勒,他利用對數,簡化了行星軌道的繁復計算。
在《毛起來說e》中,還有許多我們在一般數學課本里讀不到的有趣事實。比如第一本微積分教科書是誰寫的呢?(假如你曾受微積分課程之苦,也會想知道誰是「始作俑者」吧?」)是羅必達先生。對啦,就是羅必達法則(L'Hospital's Rule)的那位羅必達。但是羅必達法則反倒是約翰.伯努利先發現的。不過這無關乎剽竊的問題,他們之間是有協議的。
說到伯努利可就有故事說了,這個家族實在不得了,別的家族出一位天才就可以偷笑了,而他們家族的天才是用「量產」形容。伯努利們前前後後在數學領域中活躍了一百年,他們的諸多成就(不僅止於數學領域),就算隨便列一列,也有一本書這麼厚。不過這個家族另外擅長的一件事就不太敢恭維了,那就是吵架。自家人吵不夠,也跟外面的人吵(可說是「表裡如一」)。連爸爸與兒子合得一個大獎,爸爸還非常不滿意,覺得應該由自己獨得,居然氣得把兒子趕出家門;和現代的許多「孝子」們比起來,這位爸爸真該感到慚愧。
e的「影響力」其實還不限於數學領域。大自然中太陽花的種子排列、鸚鵡螺殼上的花紋都呈現螺線的形狀,而螺線的方程式,是要用e來定義的。建構音階也要用到e,而如果把一條鏈子兩端固定,鬆鬆垂下,它呈現的形狀若用數學式子表示的話,也需要用到e。這些與計算利率或者雙曲線面積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居然統統和e有關,豈不奇妙?
數學其實沒那麼難!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讀過不少數學,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數學似乎是門無趣甚至可怕的科目。尤其到了大學的微積分,到處都是定義、定理、公式,令人望之生畏。我們會害怕一個學科的原因之一,是有距離感,那些微積分里的東西,好像不知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對它毫無感覺,也覺得和我毫無關系。如果我們知道微積分是怎麼演變、由誰發明的,而發明之時還發生了些什麼事(微積分是誰發明的這件事,爭論了許多年,對數學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發明者又是什麼樣的人等等,這種距離感就應該會減少甚至消失,微積分就不再是「陌生人」了。
I. 數學方程的" 元""次"是誰 發明的
解:數學方程的元次是康熙首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