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鞭炮發明人

鞭炮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0-12-09 08:31:28

❶ 爆竹是誰發明

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聞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驚擾得龍體不回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答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它不僅用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救駕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爆竹的發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❷ 鞭炮什麼時候發明的

鞭炮的由來 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結婚嫁娶,進學升遷,以至大廈落成、商店版開張等等,只要為了表示喜慶,人權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葯,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葯。有人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火葯的燃放物,還有丹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記得採納啊

❸ 鞭炮誰發明的

鞭炮起來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歷自史。在沒有火葯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民俗傳說,但卻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和編炮一直到鞭炮。在現代,華人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❹ 鞭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葯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來鵠《早春詩》中有「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葯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貴賤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引《壺天錄》說:

「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鄣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沿類然也。」 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的:「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反映了當時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❺ 鞭炮是誰發明的

鞭炮第一個是誰發明的估計誰也說不清了 因為不是"偉大"的發明 不過火葯的發明到實有完整的記載 火葯的發明是我國文化史上的偉大發明之一。它的起源和煉丹術,本草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古代黑火葯是硝石、硫黃、木炭以及輔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未狀均勻混和物,這些成分都是中國煉丹家的常用配料.把這種混和物叫做葯,也揭示著它和祖國醫學的淵源關系。 中國火葯史的研究,首先由 進行了開創性工作(1) ,他揭示了唐代煉丹家的原火葯配方的意義,又研究了五代、宋、元的火葯和火器,特別是有說服力地論證了中國的火葯先 傳入阿拉伯國家再傳入歐洲,這正是中國煉丹術西傳的路線,也是國瓷器和造紙術的西傳類似的。中國歷史上的重大發明,為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 自 五十年代初期的研究起,關於火葯的研究歷三十年一直保持著這個認識程度。王奎克、朱晟、鄭同、袁書玉[2] 在探討葛洪《抱朴子內篇 》中以硝石、松脂、豬大腸、雄黃共煉可以製取單質砷的實驗中發現:共煉過程在350 ~400℃起火爆炸,溫度是關鍵(也就是中國煉丹術家經常強調的「火候」之一)。因此原火葯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四世紀,《抱朴子內篇·仙葯》應是原火葯成分最早記錄。王氏等的研究是火葯史研究的一個新階段。 火葯之所以成為火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硝石(硝酸鉀)的引入。據唐·李等《太平御覽》,公元前六世紀的「范子計然曰:消石出隴道」 ,以及「石硫黃出漢中」。可見中國使用硝石和硫黃是很早的。 一種看法認為,地名「隴道」「漢中」不見於秦以前。那麼《史記·扁鵲公列傳》,漢·劉向《列仙傳》,推測年代部分為漢代的 《三十六水法》都提到了硝石;漢代使用硝石,更有依據。《淮南子·天文訓》說:「日夏至而流黃譯」,《說文》有「留黃」出產之記載等,《神農本草經》中硝和硫黃分別為上品和中品葯。 東漢《周易參同契》說:「挺除武都,八石棄捐」,「鼓鑄五石、銅,以之為輔樞……千舉必萬敗」,都說明包括硝石在內的五石或八石[3] ,由於其強氧化性使火法反應進行激烈,在當時還沒有很好地馴服它、掌握它。「挺除武都」,尤其值得注意,說明當時已經有人試煉了武都雄黃[4] ,和八石之一的硝石,大概沒有成功,至少對《參同契》作者是這樣。 由二世紀的魏伯陽到四世紀的葛洪,煉丹術方興來艾,煉丹著作由"火記六百篇」(《參同契》)到「披涉篇卷,以千計矣」"(《 抱朴子內篇·金丹》)。這一段時間內,可能有許多煉丹家在進行八石煉雄的試驗[5] 。硝石煉雄黃,應該得到氧化砷。葛洪記載的三物煉雄黃的成功之例,引入了松脂、豬大腸等有機物,可使氧化砷還原為砷單質.。但仍然要控制溫度,超過一定溫度,就起火爆炸。古代沒有溫度計,必定有超過的時候,也就是制煉單質砷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時候,後一情況正是原火葯產生的萌芽。後來火葯成分也是積極利用這一實驗現象的結果。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參證: (1)早期軍事火葯的配方,多以硝石、三黃(雄黃、雌黃、硫黃)、松脂(香)和各種油脂為主。如宋代《武經總要》和明代 火龍經》的火葯方,都是如此。 (2)中國煉丹術西傳和中國火葯的西傳是有聯系的。阿拉伯和西歐煉丹術很多具體操作和使用葯品與中國煉丹術相同。曾被歸屬首先發現砷的馬格努斯,恰恰也是常常被歸屬發現火葯之人(另一著名被歸屬者是羅哲爾·培根)。葛洪之三物煉雄黃由於溫度不同而有制砷和火葯性質之別,集兩種功能於一配方之中,馬格努斯曾做過砷和火葯實驗和記述,也不應純屬偶然。由葛洪經過中、阿(拉伯)許多煉丹家之手而到馬格努斯,本來是有淵源關系的。 由於硝石、硫黃、雄黃的揮發和易燃性和毒性以及某種合煉易於起火爆炸性質,因此常要在煉丹過程中進行「伏火」這一步驟。唐宋煉丹著作中著火和「伏火」 的記載,也是原火葯成分擬定的歷史過程的重要環節。 託名晉代鄭思遠,可能為中唐著作的《真元妙道要略》,記載了原火葯成分的劇烈燃燒和爆炸的性質,並提出了「伏火」的必要性: 「有以雄黃、硫黃合硝石並蜜燒之,焰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蜜中含糖類,加熱後灰化,與硫黃、硝石、雄黃(?),火葯成分均備,故燃燒劇烈,使煉丹家被的傷,甚至燒毀他們的實驗室。 總結多次失火事故,得出:「石硫黃宜服養諸葯。硝石宜佐諸葯,多則敗葯,生者不可合三黃等燒,立見禍事。 因諸成分合煉易起火,故提出「伏火」的要求:「硝石伏火了,赤炭火上 試,成油,入火不動者,即伏矣。若瓶內燒成汁者,即未可知生熟何為〔二字誤乙〕耳,蓋緣硝石戀櫃,火炭上試之。不伏者才入炭上,即便成焰。」可見伏火後的「硝石」,不再有劇烈的氧化性和燃燒性。 《諸家神品丹法》卷五的「伏火硫黃法」,不是避開包含原火葯成分的諸葯在一起煉,而恰恰通過合煉來達到「伏火」目的,只是加葯次序不同,操作謹慎,予有防護而已. 原文是: 「伏火硫黃法 硫黃、硝石各二兩,今研。右用銷銀鍋,或砂罐子,人上件葯在內。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內,與地平,四面卻以土填實。將皂角子不蛀者三個,燒令存性,以鈐逐個入之。候出盡焰,即就口上著生熟炭三斤簇煅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余火,不用冷,取之,即伏火矣。」 「燒令有性』』是中葯傳統飽炙法之一,是中溫炭化而不是高溫炭化,炭化程度也不完全,還含沸點較高即「油性」較大的有機物質。此法只混合硫黃和硝酸鉀,把炭化的皂角子點著,引起整個混合物燃燒,最後以較多量的炭繼續加熱燃燒。 唐元和三年(808年)清虛子編的《鉛汞甲庚至寶集成》卷二那一部分有: 「伏火礬法: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二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葯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子大,下放裡面,煙漸漸起,以濕紙四、五重蓋,用方磚兩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其硫黃住,每白礬三兩,入伏火硫黃二兩,為末,大甘鍋一個,以葯在內,成汁,傾石器中,其色如玉也。」 二種丹法相同成相似則可能有傳授關系。此法同樣採用了硝硫各二兩,只把三個皂角子換成三錢五分馬兜鈴。「鈐」〔鉗]演變為「馬兜玲」(中國煉丹術往往如此)。重要的是《諸家神品丹法》不敢於把含碳物質直接與硫硝混合,這里卻可以混合了,而以「彈子大」的赤炭引火,也比「燒令存性」後的皂角子大。因此這是對劇烈反應的控制,是一種進步。但本法用炭較前法為少。本法目的在於以「伏火硫黃」再處理白礬成「伏火礬」(如配方標題) 總之,從《真元妙道要略》之不能控制原火葯之燃燒而戒用,到《諸家神品丹法》伏火硫黃法,再到《鉛汞甲庚至寶集成》伏火礬法,已經接近早早期火葯配方成分,只是目的不同,操作不同,如改為利用其劇烈燃燒和爆炸性質則演變成早期火葯。 練丹書的年代難於考證,因可做本證的材料太少。《真元妙道要略》准確問世時間即是如此。《諸家神品丹法》為宋代孟要甫輯錄,但收載內容從晉代《抱朴子內篇》和著名孫思邈的《太清丹經要決》以及大量今佚的煉丹書及配方。其中「伏火硫黃法」應為無名氏配方。 早年當作《孫真人丹經》配方引用,顯系疏誤;已經李約瑟[6] ,郭正誼[7] ,王奎克等[8] 指出。但結合以上三種引文內容,從問題、要求 、任務的提出,到確定了伏火硫黃法,到伏火硫黃更有控制並把產物再運用於「伏火礬」,這個邏輯順序(歷史順序與之一致)還是可以成立的。 煉丹家把火葯配方獻給軍事家。公元904年(唐天佑元年),鄭用「飛火」攻豫章,975年(宋開寶元年)宋滅南唐用 「火炮」 、「火箭」 。宋敏求(1019—1079)在《東京記》里說,京城開封有制火葯工場,叫「火葯窯子作」。以後就更大規模用於軍事。 曾公亮(998~1078)等編《武經總要》記載三種火葯配方: 焰硝(%) 硫黃(%) 炭未(%)松脂 其他配方 毒葯煙 30 15 5 竹茹,麻茹,小油,桐油,瀝青,黃脂,巴豆,砒霜,狼毒,草鳥頭 蒺藜火 40 20 5 至黃脂同上,乾漆 大40 14 14 至黃脂同上,(無小油),乾漆,砒黃,黃丹,定粉,濃油 明代茅元儀《武備志》(1621年)說,以硝石5斤,硫黃1斤,茄桿灰1斤,配成火葯。其組成比例硝石約佔71.4%,它是一種爆破用的火葯配方(近代標准配方,硝石佔71.4%) 《武備志》卷一百二十八「軍資乘·火·火器圖說七·十八」原文如下: 「制火葯方 制火葯,每料用硝五斤,黃一斤,茄桿灰一斤。以上硝、黃、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葯三斤,用好燒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內,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黃米大,或綠豆大,須入人手心然之不覺熱,方可。尋常用葯一斤,此葯止用半斤,因葯力大迅,不可多用。如無茄灰,柳條亦可,去皮去節,南方如無柳、前,杉、槁俱可。」其時代先進性,已不釋自明。 從《周易參同契》的「挺除武都,八石棄捐」到葛洪的「三物煉之(雄黃)」,由反應難控制到得到單質砷,是第一回合(否定肯定),從三物煉雄黃成分的易燃易爆和(真元妙道要略)記載之「燒手面及燼屋舍」、「立見禍事」,到《諸家神品丹法》的伏火硫黃法,再由原火葯成分已具備而已能控制到《鉛汞甲庚至寶巢成》繼續提高控制能力,是第二個回 合;這種硫、硝、炭具備而有破壞力,到軍事家手裡成為攻城克敵的得心應手的工具, 到《武備志》製法趨於成熟,完成了人類文化史上的一大發明,是第三個回合。前後歷時一千五百餘年,是人類認識由低到高,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發展史的,一個側面(恩格斯論述化學能到熱能的利用幾個階段;以及對原子能的利用,莫不如此)。它正是中國化學史上的光輝篇頁。

❻ 鞭炮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鞭炮的歷史 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時寫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稱之為「紙炮」、「響炮」。如果把許多單個的爆竹聯結成串,則叫作「鞭炮」、「響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人們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竹子在火中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
唐初,有人將硝石裝入竹筒中燃放,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葯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唐代稱爆竹為「爆竿」。來鵠《早春詩》中有「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葯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明清兩代,爆竹的種類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時間已不限於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開始,子夜零時達到高潮,俗稱「迎神」。這時,無論貧貴賤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引《壺天錄》說: 「京師人煙稠密,甲於天下,富家鄣購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貧家即謀食維艱,索逋孔丞,亦必爆響數聲,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瑣瑣,卜來歲之蒸蒸,此習沿類然也。」 清朝謝文翹《教門新年詞》中的:「通宵爆竹一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寶炬銀花喧夜半,六街歌管樂昇平。」反映了當時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爆竹的品種相當豐富,最為普遍的是「單響」、「雙響」和「鞭」三大類。大個的單響爆竹也叫「麻雷子」,雙響也叫「二踢腳」。雙響爆竹的紙筒內分兩層安放火葯,下層火葯的作用是將爆竹送上天空,上層火葯凌空爆響。在雙響的基礎上,又研製成多響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說:「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煙火,競巧爭奇,有盒子花盆,飛天十響。」飛天十響今已演變為「閃光雷」——一長紙筒,內裝若干葯彈,點燃後依次射出葯彈,凌空爆炸,並伴有銀白閃光,故名閃光雷。因其火力強硬,易傷人。故自1987年春節始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閃光雷。 鞭炮的名目也很多。鋼鞭——用牛皮紙密裹火葯,爆響時聲音清脆響亮如鋼鐵。鋼鞭一響為一頭,「霸王鞭」可多至萬頭。在一掛鞭中定點加入特殊爆竹則稱「節鞭」,通常是十響夾帶一個麻雷子。燃放時即可出現響聲節奏。南方城鎮流行用彩紙裹葯的「花鞭」,燃放時被火葯崩碎的彩紙紛紛飄落,十分好看。如用粉紅色紙裹葯即名「遍地桃花」,用淡黃色紙則稱「落英繽紛」,用金黃色則名「灑金鞭。

❼ 鞭炮的發明故事鞭炮的發明故事

鞭炮最開始主要用於驅魔避邪,傳說鞭炮起源於爆竹。自古以來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很久以前,每年農歷除夕的晚上會出現一種叫「年」的猛獸,為了嚇退這種猛獸,人們於是在家門口燃燒竹節,由於竹腔內的空氣受熱膨脹,竹,腔,爆,裂,從而發出巨響,藉此驅趕年獸。
梁朝《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是庭前爆竹,一辟山襙野鬼」。
用火葯製成的爆竹,最早見於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煙火大起」。
《夢梁錄》、《武林舊事》、《都城記勝》都有關於「爆仗」的記載。 到16世紀,中國的爆竹已經五花八門。 1593年沈榜著的《苑署雜記》記載,大響聲的叫「響炮」,飛得高的叫「起火」,帶炮聲的叫「三級浪」,不響不起,而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外形像花草的叫「花兒」,用泥土封住的叫「砂鍋兒」,用紙包的叫「花盆」。李約瑟認為,第二種「起火」顯然是火箭,第四種「地老鼠」十分重要,它可能是原始的火箭推進器。《齊東野語》還記載「地老鼠」煙火飛到太後腳下,使太後驚慌失措。
爆竹使用的火,葯是硝,石66.6%,硫16.6% 碳16.8%。火葯放入硬紙筒,再用薄紙卷火,葯作引,信。
煙花於10世紀已有記載在中國發明,主要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宋理宗時,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花的故事。
到元、明年間,許多詩人、文學家都有有關鞭爆煙花這方面的記述。自清代以來鞭爆煙花使用普遍。
煙花的化學原理和爆竹大同小異,其結構都包含黑,火,葯和葯,引。燃放煙花後,產生化學反應引發爆,炸,而爆,炸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絕大部分轉化成光能呈現在我們眼中。製作煙花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發光劑和發色劑能夠使煙花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
發光原理為金屬鎂或金屬鋁的粉末氧化。當這些金屬燃燒時,會發出的強光及熱能。發色劑是一些金屬化合物。金屬化合物含有金屬離子。當這些金屬離子被燃燒時,會發放出獨特的火焰顏色。不同種類的金屬化合物在燃燒時,會發放出不同顏色的光芒。如:氯化鈉和硫酸鈉都屬於鈉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便會發出金黃色火焰。同理,硝酸鈣和碳酸鈣在燃燒時會發出磚紅色火焰。煙花便是利用金屬的這種特性製成的。製作煙火的人經過巧妙的排列,決定燃燒的先後次序。這樣,煙火引燃後,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鮮艷奪目、五彩繽紛的圖案。

❽ 煙花爆竹的發明者是誰

李畋 我們瀏陽 江西的上栗 株洲的醴陵。這幾個煙花鞭炮的主產地,俸李畋為祖師

❾ 魯迅那句中國人發明火葯去做鞭炮的出處是哪裡

出自魯迅的雜文《電的利弊》:外國用火葯製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是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氣而已。

《電的利弊》寫的是中國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愚昧問題,反映了當時整個中國麻木、盲目、愚昧的社會現象。魯迅的《電的利弊》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二月十六日《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干,後收入雜文集《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寫的是中國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愚昧問題。類似的事情有很多。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9)鞭炮發明人擴展閱讀:

給《自由談》投稿最多、影響最大的左翼作家是魯迅。他從1933年 1月起用「何家干」、「丁萌」、「干」、「游光」等許多筆名為《自由談》寫稿;《偽自由書》、《准風月談》集中的全部雜文和《花邊文學》中的大部分雜文都是在《自由談》上發表的。

正因為魯迅,《自由談》在現代文化史、文學史、報刊史上才有著重要的地位。魯迅之外,茅盾也經常給《自由談》投稿,他用的筆名是「玄」、「珠」、「郎損」、「仲方」等。郁達夫、徐懋庸也給《自由談》寫了不少雜文。

在《自由談》上發表文章較多的還有陳望道、夏丐尊、葉聖陶、鄭振鐸、老舍、巴金、風子(唐弢)、陳子展、臧克家、田間、張天翼、靳以、柯靈、李輝英、鄭伯奇等。瞿秋白在上海時,也曾借用魯迅的筆名,在《自由談》上發表了十餘篇雜文。

一些在政界有影響的文人如柳亞子、章太炎、吳稚暉、林語堂,也先後在《自由談》上發表過短文。

❿ 誰發明的鞭炮

鞭炮的由來

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結婚嫁娶,進學升遷,以至大抄廈落成專、商店開張等等,只要為了表示喜屬慶,人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

當時沒有火葯,沒襲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百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葯。有度人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火葯的燃放物,還有丹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閱讀全文

與鞭炮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
汕頭市潮南區工商局 瀏覽:704
杭州麥下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瀏覽:3
志誠商標公司上班 瀏覽:160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稅率 瀏覽:139
日本商標注冊多少錢 瀏覽:75
商標注冊證天貓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