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中國三大科技發明
1、熱干岩開采
北京時間2017年9月6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在我國青海正式宣布:日前我國科學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高溫乾熱岩體。
這是我國首次鑽獲溫度最高的乾熱岩體,實現了我國乾熱岩勘查的重大突破。這是一項全新的資源誕生了,比煤炭、石油高效幾十倍!不影響環境,說白了就是把地球裡面地熱開發出來,永遠可以利用。
2、沙漠的低成本土壤改良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並定義了土壤顆粒間存在萬向約束,正是這種約束使土壤施以溫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並且保水、保肥和透氣。而沙顆粒間不具備這種約束,找到了萬向約束,就找到了沙子向土壤轉換的密碼。
經過4年實驗,科研團隊研發出一種環保高效的萬向約束引入方式向沙中添加一種植物性纖維黏合劑。經過改造,"一盤散沙"就能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屬性。 易志堅說,這項技術可實現土壤沙化的逆過程,有望將沙漠"土壤化",成為植物生長的理想載體。
3、袁隆平教授主持的海水,鹽鹼地水稻種植
海水稻已經在試種,將以最快的時間普及到全國。袁隆平院士表示,海水稻只要達到上億畝,可以多養活幾百萬的人口。所以海水和鹽鹼地真的能種植水稻了,而這背後是科研隊伍的默默努力和奉獻。特別是袁隆平和陳日勝教授的話「搞研究必須在中國」都無不體現了中國的民族氣節。
(1)中國發明擴展閱讀
熱干岩型地熱資源是蘊藏在熱干岩體中的地熱資源,儲熱岩體中不存在熱水和蒸氣。其溫度可達到數百攝氏度,但是由於地表缺乏大氣降水,或者因為其本身的透水能力太差,不能形成水熱型地熱資源,而岩體所蘊藏的大量熱能目前還難以直接利用。
根據地溫梯度值可將熱干岩型地熱資源分為:高級80℃/千米,中級50℃/千米,低級30℃/千米。將熱干岩體轉化為水熱型地熱田,叫人工激發。人工激發方法很多,如高壓水力破碎,化學爆炸破碎,甚至利用地下核爆炸,人為地使熱干岩體產生透水裂隙。
然後通過鑽孔將地表水送入其中汽化,再通過另一鑽孔引出蒸氣而後利用,這個過程就叫熱干岩體激發。地球熱能主要寓存於熱干岩體之中。通過熱干岩體激發形成的水熱型地熱田,稱人工地熱田。
Ⅱ 中國發明家有哪些,各發明了什麼
蔡倫發明造紙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張衡發明地動儀、諸葛亮發明孔明燈、杜詩發明水排。
1、造紙術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的中國人民發明的。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的誕生。
3、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4、孔明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手工藝品,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
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5、水排
水排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的發明,是機械工程史上的一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詩創造了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引這種鋼材的製作方法。最初的鼓風設備叫人排,用人力鼓動。繼而用畜力鼓動,因多用馬,所以也叫馬排。直到杜詩時改用水力鼓動,稱水排。
Ⅲ 中國發明了什麼
發明的朝代:唐朝
發明人:中國勞動人民
活字印刷:畢升
印刷術起源於唐朝,是當時古代的勞動人民發明的,在唐朝的中後期開始使用。在沒有發明印刷術的時候古人都是用手抄寫的書籍容易抄錯或者寫錯,後來人類總結經驗想到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就形成了雕版印刷的方法。之後宋朝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雕版容易多了,只需要提前准備好活字,隨時拼板加快製作時間。印刷總共分為5大類分別是凸版、孔版、軟版、平版、凹版印刷等。這一偉大發明為人類社會文化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發明人:古代的煉丹家
分類:點火葯、發射葯、固體推進劑
火葯又稱黑火葯,據史書記載是起源於春秋時代,是一種會冒出火花和火焰的燃燒葯劑,在外界的能量作用下,自身會快速燃燒,產生大量燃氣物質,是彈葯的組成部分,現在我們軍事上看到的槍彈、火箭、炮彈等都是火葯做成的,這種火葯殺傷力很大而且還會發生巨響,主要是古代戰爭中防衛敵軍用的,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最傑出的成就。
發明時間:大約西漢時期
改進時期:東漢時期
發明人:蔡倫改進
造紙術起源於西漢時期,後來經過蔡倫改進而成,是用樹皮、絲絮、麻頭及敝布等經過脫水、壓縮、烘乾而成是人類長期的經驗積累而成的智慧結晶,主要是用來繪畫、書寫等中國是最早發明造紙術的國家,後來才流傳到越南、日本、印度等國家給世界的發展和進步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今科技發展造紙術已經機械化了主要是磨木、化學、半化學紙漿做成的
發源地:戰國磁山
發源成果:羅盤、磁針、司南
指南針在古代又叫司南,主要是一根磁針組成,在有磁場的位置可以自由轉動,根據子午線的切線方向和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這一規律來判斷方向。現代最常用於航海和旅行的時候,是古代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總結的經驗了解到磁石磁性的特徵,在古代應用於祭祀、軍事和占卜來確定方位,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這一偉大發明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對航海和海上貿易的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
Ⅳ 中國發明的
中國是很多事物的發源地,這些事物對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熟知的四大發明,更是被世界所認可。但出這些之外,中國還有很多改變世界的發明,來看一下吧!
1.電子煙
中國人發明了火葯,所以,最先叫出手榴彈和炸彈的,也是偉大的中國人。在當時的古代軍事手冊中曾經有記載,戰士們往陶瓷和金屬容器中裝滿了火葯之後,將其扔向敵方的場景。然而,除了傳統的手榴彈之外,殺傷炸彈最早也是由中國人發明。作為多種致命武器之一,殺傷炸彈可以讓敵人敗在中國士兵腳下,殺傷炸彈是一種裝滿了瓦片和鐵片的手榴彈。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對後世的影響十分的巨大。
看完以上這些改變世界的中國發明之後,是不是為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呢?
Ⅳ 中國現代十大發明都是哪些
徐舜壽抄 飛機設計 1917-1968 自行襲設計的殲教 1 試飛成功 徐舜壽--中國的飛機設計師。 1958 年 7 月自行設計的殲教 1 試飛成功。徐舜壽被譽為新中國飛機設計的先驅。
趙九章 動力氣象學 1907~1968 畫出了中國的第一張北半球天氣圖 趙九章,他開創了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先河。他收集了近千個北半球氣象站的天氣圖,並畫出了中國的第一張北半球天氣圖。
塗長望 氣象學 1906~1962 提出大氣流動以及海洋環流與中國降水和溫度的關系 塗長望—— 1906~1962 年,中國氣象學家。他首次提出中國天氣和全球天氣聯系起來的觀點,這個觀點一直引用至今。還提出大氣流動以及海洋環流與中國降水和溫度的關系。
徐壽 徐壽—— 1865 年和華蘅芳等造出了中國第一艘機器輪船。
鄒伯奇 數學 鄒伯奇—— 1900 年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幾何光學著作——格術補。
Ⅵ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一、雜交水稻(發明人:袁隆平)
理由:第二次綠色革命,解決全球飢餓問題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袁隆平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對解決世界性飢餓問題的貢獻已經惠及幾億人。
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理由:首次用人工合成生命體
1965年9月17日,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其意義與影響是巨大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的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多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
三、數學機械化方法(發明人:吳文俊)
理由:給中國傳統數學注入活力
「文革」以後,吳文俊的研究興趣轉向了中國古代數學史,並開創了被稱之為數學機械化的研究工作。在計算機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被稱為「吳方法」。
吳文俊的數學機械化方法「把中國傳統的數學思想方法化腐朽為神奇」。牛頓發明了微積分,從此西方數學佔了上風,中國傳統數學只能「靠邊站」了。可吳文俊受到中國古代數學的啟發,結合當代計算機的原理,開創性地發明了「吳方法」。
四、陸相成油理論(發明人:李四光科研集體)
理由: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中國在大慶、大港、勝利等地連續建成大油田,陸相成油理論的作用功不可沒。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中才有可能出現大的油田,西方人確認中國貧油,就因為中國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為陸相沉積。我們的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只要條件適宜,陸相沉積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論。這個基礎理論的突破,讓我們發現了自己腳下的油氣資源。
五、漢字激光照排(發明人:王選院士)
理由:讓印刷術告別「鉛與火」,走向「光與電」
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它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復方蒿甲醚
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葯,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Ⅶ 中國五大發明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1、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造紙術
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3、指南針
指南針,古代叫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的磁針,磁針在天然地磁場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轉動並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磁石磁性認識的結果。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發明對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文明的發展,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國古代,指南針起先應用於祭祀、禮儀、軍事和占卜與看風水時確定方位。
4、火葯
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
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也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史。
5、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四節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發明
Ⅷ 如今中國的發明科技的成就
一、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上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天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二、殲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
.殲-20身披割裂迷彩塗裝參加珠海航展並首次對外進行展示。
三、神州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神州十一號飛船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並進行一系列的空間實驗。
四、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眼」
直徑500米,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也被稱為「天眼」,在貴州喀斯特天坑中正式啟用。FAST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中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利器」。
五、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實驗裝置在電子溫度超過5000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沖等離子體放電。這一重大成果標志著中國在穩態磁約束聚變研究方面繼續走在國際前列。
六、繪制全新人類腦圖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路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努力,成功繪制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
七、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
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超算大會(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由中國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
八、高鐵總里程達兩萬公里
鄭(州)徐(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中國不僅是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而且高鐵的安全運輸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九、中國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這艘船一單臂架12000噸的吊重能力和7000噸360度全回轉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十、「高分」家族新丁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
Ⅸ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
2、造紙術:蔡倫改進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3、活字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4、火葯: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5、孔明燈: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