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批判性閱讀是一種創造性閱讀它不追求。
摘要:語文閱讀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把閱讀教學變成純知識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根據新的課程標准,對中學生語文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遵循新的閱讀教學理念:語文閱讀是一個主動構建意義的過程。應從問題情境中得到發展,是一個自主學習和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不僅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採取的措施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讀寫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措施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但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文本的差異;還應重視文學教育。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創造性 一、 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課堂上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學生思路閉塞,缺乏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不斷創造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提高。新的課程標准為課堂改革指出了方向: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的潛能,發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關於閱讀,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
B. 如何有效開展「創造性閱讀」
本書不敢奢望能做到書如其名。
閱讀莎士比亞的方式有很多種,不過,試著把本書的重心放在閱讀體驗上,以說明莎士比亞的作品博大精深,可從多個角度進行不同解讀;
同時也藉以說明,慢慢閱讀並玩味其作品中某些令人驚奇的細節,會獲益良多。
閱讀莎士比亞,能夠極大地深化和豐富對自己、他人、語言、日常生活、政治、文化、哲學、動物、宗教、性愛、時間與歷史等等的理解。
當前,中小學及大學的英語學習漸趨於注重創造性寫作的作用和意義(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詩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可書寫的故事,等等),則偏向於提倡創造性閱讀的價值。
創造性閱讀不是杜撰,不是隨意解讀文本。
它要求細致閱讀,關注意義的多種可能性。
英語作家中,沒有誰能像莎士比亞這樣,告訴那麼多有關創造性閱讀的東西。
懷著好奇心和耐心仔細地閱讀他的詩歌和戲劇,會獲得極大的愉悅感。
同時,創造性閱讀也涉及創造力和驚奇感——「創造性」與想像、原創有關,與以前從未有過的感悟有關。
這在《暴風雨》中就有所體現。
愛麗兒在劇中歌唱的「海水的變幻」,變成閱讀上或聽覺上「富麗而珍怪」的瑰寶。
此刻,精靈與辭藻的美妙猶如迷霧散去後一座新島嶼顯露出來。
讀者在那瞬間似乎第一次神秘地邂逅英語。
《莎士比亞導讀》嘗試引出並探討一些這樣的偶遇。
C. 怎樣理解閱讀的創造性與個性化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新課程這樣提出的目的主要是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閱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培養出符合我們時代要求的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同時也指出了我們現在的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那就是,老師認真鑽研教材、閱讀教參,體會文章思路,然後寫出教案。其主要內容是:課堂上提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標准答案,跟這些問題、答案配套的板書提綱。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亦步亦趨地實施自己教案的過程。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不可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只能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總之,學生的任務就是「配合」老師順利地實施教案。這樣的閱讀教學不是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而是把學生看成被動盛受的容器;不是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創造,而是對課文的同構解讀;不是要求學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而是對教師「權威」答案的完全認同。這種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
首先,閱讀活動應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應具有自主性、獨立性。教師應留給學生自主的閱讀時間、自主的閱讀機會和自主的閱讀權力,引導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閱讀原文上,並以原有知識結構為底座,獨立地進行不同層次的讀,在讀中積極思考、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台階式地前進,進而完成全程閱讀。當然,強調閱讀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並不是要教師放棄對於閱讀活動的指導權。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學生分析課文,而是設置一些開放情境的問題,提供一些線索,及時對閱讀活動進行引導、點撥,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其次,選入教材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精品,其豐富的內涵常使文章言已盡而意無窮。就是同一篇文章,學生讀後也會有不同的體會,也就是說同樣一篇文章,它的中心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老師若能允許學生有個人情感地表達閱讀結果,就有可能出現「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閱讀效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產生出新的閱讀創意,拓展出新的思維空間,從而提高閱讀質量。
再次,個性化閱讀是一種擁有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學生要想在閱讀活動中有所創新,有獨到的體驗,必須首先學會批判地接受、學習課文。一切創造都來源於懷疑,懷疑精神就是一種批判意識。個性閱讀活動中的批判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敢於批判課文的內容和觀點,並陳之以理;二是敢於批判教師的觀點和錯誤,敢於向教師提出質疑,與教師展開關於閱讀體驗的交流和討論。所以,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經常性地樹立一些靶子,讓學生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最後,在閱讀活動中,要把評價的權利下放,採取延時評價,讓評論首先由學生自己作出。對於學生不同的看法,哪怕是錯誤的,都要給予寬容與理解,不以統一的標准來框定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和其他學生對於學生的自主評價應給予熱心反饋,使這種自我評價更為客觀,更符合實際,從而激發學生參與評價的興趣,提高評價的積極效果,使學生獲得鼓舞、鞭策,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起創新的思維,使課堂教學知情相融。
總之,個性化閱讀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基礎,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閱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D. 淺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那種要我學的陳舊被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充分體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充分開展自主探究性的閱讀教學,是初中許多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下面我就自己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來談一下膚淺的看法和認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語文課程標准》中也倡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初中學生心理上有較強的自主性,但行為上對教師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樸素的認識,有潛在的主動探究的動力,但由於學生的認識比較膚淺,學習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調整。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走自主探究性閱讀之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
自主探究性閱讀,是指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運用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通過能動的創造性學習的活動,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實現自主性發展,使自身素質優化。
自主探究性閱讀以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為核心目標,它的教學理論建立在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組織、幫助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之上。自主探究性的閱讀,是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化為主動學習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徑。它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以創設學習空間為載體,以自主探究學習為核心,以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體驗、自我發現、自我選擇、自我教育。
在具體的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中,我想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激發探究興趣,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一堂課里佔去絕大部分比重的是老師在教學生如何學,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給學生自主的空間很狹小,難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而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和認識傾向,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有定向、推動和激勵作用。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就會樂意去學習,並表現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銳的感知。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堂閱讀教學課,如果一味的是老師在唱主角,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從何而來,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自主探究的意識了。從這點上看,我們應給學生足夠的自主閱讀空間,用以激發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主探究意識。而給足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並不是說不要教師,讓學生放任自流,漫無目的的小和尚念經般的去閱讀。恰恰相反,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此時就顯得十分重要,那就是如何去激發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探究興趣。如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多種激勵的機制的運用,多角度、多方位的問題的設計等等,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而設計疑問,提出問題,要結合新舊知識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獨具匠心地設計一些激疑性、探究性、遷移性、發散性問題,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教學境界,更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或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為自主探究性閱讀作充分的心理與智能准備。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就有多高。
比如在學習《月亮上的足跡》的時候,課前可以設計一項開放性的預習作業:走近月球(1)關於月亮的傳統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關月亮的成語、對聯、詩詞名句你有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環境和我們地球一樣嗎,它上面究竟有些什麼,(4)人類什麼時候首次登上月球,我們國家的登月計劃叫什麼?(5)你認為人類該如何開發利用月球,這些問題的設計,給了學生查找資料,合作交流的機會。課堂上,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就有了探究的興趣,就能收到既立足於文本,又跳出文本而進行遷移性、發散性的多角度的探究性的閱讀效果。
二、授之以漁而不授以魚,創造自主探究性閱讀的條件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效率,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我們做教師的應該在閱讀方法上對學生加以指導,而不應該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學生有了老師提供的一些閱讀方法和技巧,就為他
E. 電大閱讀實踐中有哪些方面屬於創造性思維
閱讀不僅是一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它同時還可以加工、創造出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內我們讀莊子容的《庖丁解牛》作品本來是通過庖丁在解牛時盡可能不讓刀碰到筋骨的故事來宣揚「養生之道」的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庖丁解牛的技巧之所以如此純熟是因為他對牛的生理結構了如指掌的事實 提煉出新的寓意凡事只要掌握了規律做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對牛彈琴」的故事本來是嘲笑牛蠢笨的 但我們卻可以翻出新意 用來嘲笑生活中那些不看對象專門喜歡在人面前賣弄自己「博學」「高雅」「深沉」人。凡此等等只要我們在聽話、閱讀或者欣賞其他藝術形式時悟出新的意義創造出新的形象構造出新的世界那都屬於創造性思維。
F. 如何培養中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
摘要:語文閱讀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把閱讀教學變成純知識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根據新的課程標准,對中學生語文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遵循新的閱讀教學理念:語文閱讀是一個主動構建意義的過程。應從問題情境中得到發展,是一個自主學習和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不僅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採取的措施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讀寫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措施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但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文本的差異;還應重視文學教育。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創造性 一、 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課堂上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學生思路閉塞,缺乏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不斷創造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提高。新的課程標准為課堂改革指出了方向: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的潛能,發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關於閱讀,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我校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次論證,我們確立了「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課題,對初中年級語文創造性閱讀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並且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二、 創造性閱讀教學理念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語文學習能力。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應把閱讀訓練當作重點。閱讀的過程,就是從語表到語內,由文里到文外,多層次地去感悟語境,多角度地去解讀作者,從而獲得自我創造的形象、滿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的過程。說到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對作品中的語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體會和思考認識的過程,是情感與理性的結合,是一種思維的再創造。這種帶有讀者主觀情感和意志的閱讀,實際上就是一種創造性閱讀。所謂「創造性閱讀」,是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使學生憑借語言文學,對課文涵詠、體味、思考、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1]筆者認為,創造性閱讀是個復合體,融會了四種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審美價值、創造價值和實踐價值。「為創造性而教」是新時代的要求,但創造性閱讀絕不是「創造」和「閱讀」的簡單相加,而應是有著內在的統一性。三、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創設問題情境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圍繞課文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要求設計的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呢?首先,整體研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分析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生活的、學習的經驗)的相關程度,然後再綜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認知機構創設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能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為了有效地整體把握課文,一節課中的問題情境不宜太多。創設的問題情境要隨著學生認識水平、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問題的概括化程度,並逐漸減少問題的數量。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教師除了自己創設外,還可以對課後的閱讀思考題進行篩選,完全適合的例子直接吸收使用,基本適合的則加以修改或補充後再使用。例如:教師在設計蘇教版八年級課文《窗》教學時,直接投影一扇打開的窗戶,由「窗」的畫面導入,讓學生展開想像,由「窗」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小結:我們習慣了用眼睛去觀察世界,我們更要學會用心靈去感知世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想一想,小說的什麼地方最使你的靈魂受到震顫,為什麼?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後,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問題情境。圍繞這些問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小組交流與合作的氛圍。在這樣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生們展開了充分的小組與全班交流,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探究性的問題。教學實踐也表明:本課文的閱讀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問題情境展開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參與閱讀與交流討論,全班討論參與率達到了85%,學生通過閱讀和交流討論逐步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進行創造性閱讀必須藉助於聯想和想像,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一般到個別,由個別到一般地展開思維,由一個形象創造另一個形象。運用這些聯想和想像的過程,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潛在的聯想和想像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聯想,去想像,海闊天空,甚至是異想天開。這樣,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思維方式的不同,完全可以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喜人景象。2、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始於問題。在創造性閱讀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討論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問題,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能根據課文提出問題,說明他深入思考了,問題提得越有價值,說明學生對課文理解得越深刻。例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課文《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時,針對文末的一段話:「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了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的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了。」由於學生價值觀的不同,對待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關繫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有的學生提出:沒有了物質基礎,何來的精神?另一些學生進行了反駁,指出作為現代中學生,即使在艱難的學習生活條件下,也應該保持自己純正的精神追求,做一個有高貴靈魂的人。3、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一致性和唯一性,排斥創新和多樣性。學生回答要符合標准答案,否則就算錯。這樣一來,造成許多學生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嚴重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教學中就要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分析和思考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不同的看法。閱讀是一種主觀和客觀的融合,是一種整體感知。[3]例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形象,當代的中學生們能欣賞其「沉魚落雁」之美貌,但決不會認同其「小心眼」及病懨懨的嬌態,他們會從現代明星中去尋找載體,比如周迅、徐靜蕾等,從而形成一個現代版的林黛玉。那是因為同樣的作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意義,新的見解。閱讀後所產生的心理感觸,是個性化的,人格化的,教師無法用任何標准去統一,否則,就會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泯滅了學生的個性。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學生的閱讀體驗。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可讓學生談談讀這篇文章的感受或這篇文章給自己的啟示。當學生完成與文本的對話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更進一步來闡述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能了解到舊時的封建教育的弊端,如果教師能適時地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來比較一下舊時教育與現行教育的差異,學生肯定有話可說。有的學生能認識到舊時的封建教育沒有自由,只有順從,很容易抹殺孩子的個性、束縛孩子的心靈,而現行教育,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還有一些學生談到了現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提出了很好的設想,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4、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綜合思維的培養既符合學科特點,又符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學生通過對特設專題的學習,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與訓練。在專題訓練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加強。實踐證明,通過多次的課內與課外的專題閱讀訓練,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學習專題《長城》時,通過閱讀參與、討論研究、寫作評價等步驟,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了解了「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在閱讀中,學生能對文章作深層次的理解,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在討論與研究中,提高了學生思辯能力,學生能夠對文章及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寫作評價中,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四、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注意事項1、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英格姆認為,文本不僅是一個具有多層次潛在結構的存在,它還是一種充滿未定性的存在,其中存在著許多未定的點,正是這些未定點使讀者的創造活動成為可能。[4]閱讀過程中,讀者和作品的關系總是表現為雙方意義認識的雙方運動和交互作用,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如何看待學生的「新」見解?打個比方,如果一學生在閱讀中提出了某種相對於自己而言是「新」的見解,但很多學生卻早已這樣認為了,那麼這位學生的閱讀是否是創造性閱讀呢?在自主性閱讀教學情景下,教師又如何對待和操作呢?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整體把握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5]這是我們研究創造性閱讀和進行創造性閱讀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青少年特別喜歡想像,尤愛幻想,使他們在想像世界和現實之間輕易地轉換視角,自如地化入化出。有一位哲人說得好:「正是青少年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 [6]因此,學生的「新」見解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是新的,並不要求對全體學生來說也是新的。例如,在教讀七年級(蘇教版)篇目《本命年的回想》時,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和自身的經歷談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的理解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這種同構就反映出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理解,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創新精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機會培養學生閱讀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反思,有一定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2、不可忽視文學教育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更應重視文學教育。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特點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排斥文學教育,文學教育對於培養創新思維上是有很大作用的。張志公先生說:「文學最足以喚起人們的聯想、想像,進而誘發創造性思維。」一方面,文學的魅力在於其形象性和多義性。形象性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多義性則可激活學生的多向思維和求異思維,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培養學生更為強烈的求新意識。另一方面,文學作品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永恆追求,像屈原、文天祥、魯迅、布魯諾等形象,不正閃爍著高尚品格和科學理性的光輝嗎?這些內容,對於開展情商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是具有巨大潛移默化意義的,而健全的人格則是創新的心理和精神基礎,學生創新品格的培養離不開健全的人格教育。[7]因此,文學教育的加強首先應落實在課文的學習中。同時,文學教育還應落實到寫作和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有健康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文學的熏陶中凈化感情,豐富想像,培養創新精神,激活創新思維。我們的閱讀教學改革的實踐,初步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大力推進了教學活動由教向學轉變,使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並形成有利於創造意識、創造能力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這是以書本為本位,教師為中心以及傳授灌輸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它有助於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了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G.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嚴崬瑋萬方數據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專想像力創設問題屬情境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圍繞課文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要求設計的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呢?首先,整體研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分析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生活的、學習的經驗)的相關程度,然後再綜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認知機構創設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能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為了有效地整體把握課文,一節課中的問題情境不宜太多。創設的問題情境要隨著學生認識水平、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問題的概括化程度,並逐漸減少問題的數量。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教師除了自己創設外,還可以對課後的閱讀思考題進行篩選,完全適合的例子直接吸收使用,基本適合的則加以修改或補充後再使用。
H. 著名語文教育家朱紹禹先生把閱讀水平分為四個層次,即復述性閱讀、解釋性閱讀、評價性閱讀、創造性閱讀
朱紹禹:
《中學語文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版
I. 閱讀實踐中有哪些方面屬於創造性思維
一、復在閱讀的文章里開辟制出自己自由想像的空間。
二、在閱讀的空間整理出和挖掘出「獨一無二」的真理或情感。
三、從字里行間或全文中領悟出新穎出色的境界。
四、受到閱讀的啟發,創造出新的視野(思路)、方法、措施和途徑等等。
簡而答之,僅供參考。
J.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新的課程標准為課堂改革指出了方向: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內要加強學生自容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的潛能,發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關於閱讀,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