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的力量觀後感
家的力量,作者為詹惠元,本書主要講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應該注意的問題專。
作者認為,教育的三駕屬馬車:家庭、學校和社會,家庭教育占最大。家的力量勝過學校和社會教育,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啟蒙和終身影響要大過老師和社會。父母應該按照孩子本身的具足能量去培養孩子,他們長大以後才不會偏離軌道。父母應成為孩子的佈道者,家應該成為孩子終身學習的道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抱著敬畏心去給孩子當榜樣和參照物,通過掌握五種愛的語言,深諳教育的四大著力點,以及在九大點化孩子契機方面下功夫。父母提升了教育能力,才能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並能營造和傳承一個良好的家道家風讓孩子順利成長。
⑵ 求公司的力量 觀後感 3000字
《公司的力量》是央視推出的一部財經紀錄片,內容挺充實,可以當做一部公司的歷史紀錄片來看,做為一個財經愛好者,這本書和相應的紀錄片值得一看。
從西方公司的發展歷程來講述公司的創建、成長和壯大,當然,中國的公司也在茁壯成長。回顧過去,美國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公司的發展史。無論是從產業資本還是從金融資本的運作,美國的公司都是一個典範。從19世紀初的壟斷資本主義開始,我們目睹了壟斷資本家的一些列瘋狂行為。范德比而特乘著美國人的「淘金夢」,從最初的航運起家,發展為後來稱霸美國的鐵路大王;我們耳熟能詳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在那時開始起家,後來成為美國石油界的巨頭;鋼鐵大王--卡內基,又在鋼鐵界掀起了一股旋風。出了產業資本的運作,當然還包括金融資本的運作,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從福特和通用的發展歷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福特是截然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模式,或許是福特的固執,才導致在今後的發展中落後於通用,但是福特的確給美國帶去了很多。證實福特的不斷發展,和他的新的理念,才造就了如今美國如此龐大的中產階級,他創辦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每一個生產福特汽車的員工買得起福特T型車。或許這是美國公司開始提升工資,開始為員工提供良好福利的開始。通用的流水線運作方式,被沿用至今,它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效率。
美國是公司發展茁壯成長的地方。但是,在世界的東方----日本,卻向這位老大哥的霸主地位發起了挑戰,我們如今看到的松下、索尼、佳能、尼康、豐田等一些享譽世界的大公司。日本公司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現在將的「以人為本」,公司將員工的地位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地位。它與美國公司的以個人為中心的模式截然不同,這也極大地提升了員工的積極性。公司不是個人的公司,而是集體的公司,讓每一位員工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滋味。由於各種原因,日本的終身僱傭制也是從那時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公司的不斷發展,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公司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其中,技術的創新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保障,在世界許多的大公司,他們都將創新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如今的時代,公司已經不能光靠模仿被人來做大做強。真正的創新,就是向外輸出別人無法貢獻的東西。
公司的成長史,猶如一部好萊塢大片。需要我們去好好欣賞,在回望歷史的過程中,也不要忘記歷史的一些慘痛記憶,讓我們從歷史從吸取教訓,更好地向前邁進,迎接公司更美好的明天,迎接中國公司在歷史大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⑶ 《人生的四種力量》觀後感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有感受,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自由和不自內由,有時在一個人面前一句容話都不敢說,而有時則滔滔不絕,這又是為什麼?第一種力量愛,讓我覺得一個人一個細微、細小的表情舉動,都有可能讓對方有新的體會和感受,伊庫烏先生的妻子覺得自己丈夫總在和她吵架時忽略她,不理會她,但就這樣的舉動,讓伊庫烏先生的妻子覺得就是一種輕視她的存在,輕視對她的愛;第二種力量死亡,這個詞是恐怖的,但又是無法選擇的,人一生下來,就註定生老病死,而當你面臨死亡,就應該無所顧忌,不再去挑剔,胡安在他來到一個新世界時,因自己沒有好的工作而抱怨,其實人就本不該太多的挑剔,有了幸福的環境,就足夠了。而人的權利也是有決定性的,我們不應該因有慾望的存在和突破自己的權利。時間,那就更是人的最大問題了,時間是生命,生命中充滿愛,愛中帶有互相的權利,這就是這篇文章的心臟。
以上是本人自己的感想,雖然文筆不是很好,但絕對是我自己的真心感受,請隨意借鑒!thank you!
⑷ 《公司的力量》第五集觀後感 2000字左右
第五集 危機時刻
1、要先拯救自己,必先拯救市場
當公司做了好事,我們不會記得;當公司做了壞事,就會被看作經濟體制的大惡棍。在當時,人們都喜歡虛體經濟並視華爾街為發財致富的聖地,結果虛體經濟繁榮了,實體經濟卻跟不上,造成了泡沫式的發展,當這個泡沫破裂後,所有經濟活動的相關者的利益都會受損,最嚴重的莫過於實體經濟的參加者,他們以自己的經濟實力撐起了整個華爾街虛虛實實的股市繁榮,到頭來卻遭遇寒冷。然而在危機時刻有那麼一群高瞻遠矚的企業家聯合起來,為了拯救自己的目的而聯合起來拯救市場,通過大量資本的注入來盤活整個崩潰的股市。1907年,J·P·摩根及其合夥人聯合起來拯救美國經濟危機就是企業家責任和遠見的最好例子。
2、沃森:我們不會坐等事情的發生,我們會促成事情的發生
無人能夠左右變化,只有走在變化之前。經濟危機是市場重新洗牌的過程,虛假的公司將在危機中死亡,缺乏競爭力的小公司也成批倒閉,龐大的公司也可能轟然倒塌,只有富有創造力的公司才能在危機中尋找商機,迎難而上化險為夷。老沃森的IBM在」大蕭條「中的橫空崛起,不得不說是個奇跡,相當佩服沃森的膽識和策略。
3、亞當斯密發現了市場經濟無形的「上帝之手」;凱恩斯則發現了宏觀調控強有力的「政府之手」
在經濟危機演化成社會的「大蕭條」時,假如仍然憑借上帝之手來改變市場走出危機的話,那麼只會使危機更危;在那時只能憑借政府之手才能大幅度地改變市場現狀,通過政府建設國家工程項目,解決人員就業和公司產品輸出的問題。但在危機中,給公司制定最低工資標准,公司是能承擔這種限制性的標准,然而這無異於把傢具當柴火燒;很多公司只能對其進行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處理,比如轉嫁給消費者、裁員或者倒閉等,然而當普通工人這一巨大的消費群體喪失購買的能力時(即無錢消費時),公司根本無法從危機中走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明天不能等待救星來開啟只能在市場的逐漸復甦中自我痊癒。
第五集:
1、 金融機構和公司的關系是什麼?為什麼說華爾街的銀行家創造了工業化的美國?
銀行家、華爾街和金融機構把有錢的人和需要錢的人組合在一起,把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交融在一起,為所有企業提供資金,以建立更大的公司,創造更高的社會和公司發展效率。
2、 第一次金融危機為什麼有銀行出資進行解救,而不是政府?
因為那時沒有中央銀行,美國奉行的體制是完全化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認為自由經濟體制可以自我調整,自我修復。
3、 在市場與政府的雙重調節體制下,在危機與繁榮的周期中,公司應該怎樣創造機會?舉幾家公司在危機中崛起的例子?
公司不要坐等事情發生,要促使事情發生!主動了解市場變化,和人們新的需求,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新的價值!沒有人能左右變化,除非走在變化之前!每一個有創造力的公司都會在危機中尋找、創造機會!IBM、杜邦、寶潔
⑸ 生命力量觀後感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後感第1篇
星期六上午,我與媽媽觀看了《生命.力量》的講座。通過演講,使我的感觸很深,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李智華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父親是農民,母親是精神病患者。有一次媽媽病情復發,走丟了,爸爸讓智華一個人在家,出去尋找媽媽,可是在這四小時里家裡發生了火災。爸爸找到媽媽之後,爸爸看見家裡失火,立刻把智華抱了出來,但智華的手被燒斷了,父親把智華送往醫院,醫生說:「燒傷嚴重,沒救了。」父親十分傷心。
漸漸的智華長大了,他發現自己與別人不同。看見別人在玩耍的時候智華也想玩,可因為沒有雙臂無法控制平衡,連走路都困難。哥哥姐姐去上學,她總是悄悄的跟在後面。他漸漸地學會了用腳趾寫字,剛開始鉛筆頭怎麼也夾不緊,他就用繩子把鉛筆和腳趾綁在一起,腳被磨得又紅又腫。
1990年9月,小學開始招生,李智華去因為殘疾上不了學,他便站在窗外認真聽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最後在老師的幫助下,李智華終於成了一名學生。
2003年,他用一雙腳叩開高等學府的大門,9月1日他來到西安歐亞學院。領導免了他所有學費。
李智華小的時候經常做到一個夢:夢里他有一雙手,她幫媽媽做家務,他幫老師擦黑板,為自己綁辮子。現在,他再也沒夢到過。他驚奇的發現身邊有許多雙手在幫助她。
這次的見過讓我懂得了:人生中定有坎坷,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彎曲的身軀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體魄健壯起來,束縛的腳步才能邁開;只有使自己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短視的眼光才能放遠;我們應該以自強不息、努力拚搏的精神與生活作斗爭。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後感第2篇
星期四上午,我與爺爺一起觀看了 《生命·力量》這場演講,主講人是李智華姐姐。聽了這場李智華姐姐感人的演講後,我感到生命是一個需要與死神爭奪的東西。如果你對生命無所謂,那麼死神將帶走你寶貴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死神會害怕你,離你遠去。就如智華姐姐,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她堅強地與死神戰斗,讓死神望而卻步,只好離她遠去,於是她勝利了!難道這樣的人不值得驕傲嗎?從智華姐姐身上我明白了個道理:面對困難,不要膽怯,要勇敢、堅強地面對它。
智華姐姐,我真想大聲對您說:「姐姐,您是好樣的,是我們所有青少年的好榜樣。您真偉大,我敬佩您!」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後感第3篇
周六上午9點,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原型李智華老師用她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勵志教育課《生命·力量》。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智華老師出生100天的時候,媽媽的精神病突然發作,爸爸只好把才滿3個月的小女兒一人丟在家裡4個小時,當爸爸再回家時,家中已燃起了熊熊大火,她拚命搶救女兒,女兒的雙手卻早已被燒焦,一拿起,便掉了下去。幾家醫院都說這個孩子已經沒希望,連他的鄰居也勸他把孩子丟掉,可他,一個普通的男人,卻對所有人吼說:「這是我的孩子,只要她還有一口氣,我一定不會放棄她!」於是奇跡發生了,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她,李智華,活了下來。她的家庭並不富裕,媽媽患有非常嚴重的精神病,爸爸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她從小就失去了雙臂,但她從不自卑,也從不埋怨,別人認為她不幸,她卻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她不願天天麻煩別人幫她疊好被子,經過自己千辛萬苦,終於在三分鍾之內可以疊好軍被。雖然她沒有手,可她卻用腳寫得一手好字,曾多次獲得獎項……
在我看來,智華老師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的父親,只不過是個普通男人,卻對她和她媽媽不離不棄,盡心盡力。 不幸的是,她的媽媽患有嚴重的精神病。
時間飛逝,演講完了,可我的心卻還靜不下來。是啊,生活並不熱愛智華老師,可她卻依然熱愛生活,最終讓生活愛上了她!像老師這樣的人面對生活都如此堅強,如此樂觀,難道我們就不應更堅強、更樂觀、更努力些嗎?智華老師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以她為目標,向前邁進,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後感第4篇
星期六的上午9點,我們觀音山音樂學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准時來到了學校聽李智華老師的《生命·力量》講座,聽說她是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的原型。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音樂《隱形的翅膀》的伴奏下,李智華老師追述了自己從出生100天到現在走過的艱難坎坷、自強不息的歷程。李智華老師以自身求學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李智華老師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師生們心靈深處最寶貴的激情,讓在場的全體師生接受了一場生命的洗禮。為激勵我校師生,李智華老師現場用腳寫下「自強不息」四個大字,她說:「今後在學習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什麼挫折,都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全學校的人鼓起掌來。李智華老師雖然沒有了雙臂,雖然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但她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李智華老師不斷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極大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尤其是她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激奮不已!
我回想起一件事:在寫語文作業的時候有一題不會寫,我想:隨便寫寫就好了,反正老師會講評的,空著吧!但聽完李智華老師的講座,我懂得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我想:在剛出生的3個月里,就被大火燒的沒有雙臂的人,還怎麼面對自己的生活啊,但李智華老師還堅持練字、上學。雖然她沒有雙臂,但她有雙腿,她用雙腿疊被子、寫字……最終她靠著堅強的毅力和有力的雙腿成為了一位大學講師。所以我一定要像李智華老師學習。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後感第5篇
聽了李智華老師演講的講座——《生命.力量》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珍惜美好的生活,不向厄運低頭,堅持不懈,才能取得勝利!
李智華老師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她在出生滿一百天的時候,她患有精神病的媽媽走失了,她爸爸出去找媽媽,找了4個小時後終於找到了,當她爸爸回到家的時候,房子被火燒了,一急之下,李智華的爸爸沖進了房屋,將她抱了出來,可是,不幸的是,在抱起來的時候,智華老師的手掉了下來。。。。。
就是因為這場大火,使智華老師失去了雙手,讓她的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別人來照顧她。或許,大家可能覺得,天天被別人照顧,一定很爽,但是,她卻靠自己的力量,學會了用腳來喝水,寫字,疊被,梳頭發,洗衣服打飯,做飯。。。有一次,她甚至把房子都燒了一個洞,但是,智華老師並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了下去。
智華老師頑強,拼搏,對於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在智華老師看來,卻是無比的艱難,盡管如此,她依然樂觀面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最後,還獲得了研究生的學歷,真是太厲害了!
聽完李智華老師的演講,她的奇跡就像一粒種子,在我心裡生更發芽,生活需要勇氣,每面對一個困難,就是對自己的一個嘗試,每當在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勇敢去面對它,一直走下去,這樣才能像智華老師一樣。就算沒有雙手,也能成功!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望採納哦
⑹ 《欣賞的力量》讀後感
從結構上看抄,一篇讀後感襲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讀是寫的基礎,只有讀得認真仔細,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抓住重點,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體會;只有認真讀書才能找到讀感之間的聯系點來,這個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點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對一篇作品,寫體會時不能面面俱到,應寫自己讀後在思想上、行動上的變化,摘取其中的某一點做文章.
⑺ 地球的力量觀後感150字
第一集——火山爆發:
本集講述了地球的火山將為我們解釋地球內力的作用使之大陸移動,並創造了地球產生生命的必要的條件.火山改變了地球的地貌,使地球不再被海水覆蓋.它創造了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火山和地球相互依靠,它給地球生物帶來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第二集——大氣層流:
本集為我們講述的是大氣層的重要性,告訴了我們在1960年8月16日有一位部隊飛行員(joe)前往太空的邊緣.展示了同溫層中的大氣層,我們美麗的地球.本集還為我們講解了雷電的形成,空氣的對流等.
第三集——冰川融化
本集以阿爾卑斯山為開頭,告訴了我們要研究冰川的最好地方就是阿爾卑斯山脈.給我們展現了冰花的美麗,當冰花凝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自然界令人敬畏的景象.冰川是最具有動能的,它變化莫測,冰下是一個消失了超過一千萬年的世界,它有可能是我們未知的物種起源之一.冰川與我們的世界息息相關.冰使一種叫片岩的硬岩床暴露出來,它可以挖出堅硬的地基來支撐大樓,冰層就像有生命一樣冰層裡面充滿了水,這樣才解釋了冰層是流動的.
第四集——海洋涌動
海洋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觀,它占據了我們世界5/3.,它的力量不可估量,就像海浪,海浪其實是由一陣微風吹起的幾片漣漪.還為我們講述了大西洋里的巨大潮汐,當月球、太陽與地球在同一直線上的時候,星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創造了巨大的海洋景觀.也為我們講述了海浪的驚人威力...
第五集——稀有行星
我們的星球是太陽系裡中獨一無二的,甚至在宇宙中也是這樣,地球為何何如此特別?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樣為生命創造了完美的生存條件?
這個看似完美的星球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那就是人類.問題是,它會活下去嗎?
本集為我們講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地球的獨特性.針對到目前為止,我們從太空中為什麼都沒有發現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在片中我們回到了我們地球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在地球剛剛形成幾百萬年後的一天,據分析,那時候地球有一個孿生星球,叫西亞.西亞有著與地球近似相同的軌道,這一天兩個星球相撞,西亞被毀滅了.只留下一些殘留物,這就是再創造復雜生命存活條件的重要第一步,因為地球吸收了他的孿生兄弟的物質.這樣才逐漸的成為了更大的星球,增加了地球的重力.因為這樣大氣層被牢牢的抓住.再藉此大氣層,提供了我們這些生物的一切一切.
⑻ 求《公司的力量》觀後感
公司推動社會的發展
——《公司的力量》觀後感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里,而不是在國家層面產生的。」——題記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公司」一詞的出現是如此頻繁以至於我們有些熟視無睹。公司已經無處不在!我們的政治訪問、財富來源、創業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託、人際交往,都與「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公司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令世人震驚。在數百家乃至數十家跨國公司左右著世界經濟運行的今天,公司已成為最重要的一種經濟組織公司改變社會秩序、影響制度建設;公司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帶動經濟增長;公司推動創造發明、產生新的社會文化;但同時,公司也放大了人類的貪欲,帶來權力失衡和貧富懸殊。
公司帶來了人類歷史上最快速的經濟增長,也將自己發展成一個超越社會控制的權力組織。它帶動了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各國都不得不面臨一系列社會問題:貧富差距、勞資矛盾、貪欲膨脹、欺詐橫行等等。這是農業社會向工業時代轉型所必須經歷的痛苦,它們並非公司之惡、卻因公司而被加劇和放大。
公司能擴展一個經濟單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資源、分散商業活動的高風險。公司凝聚了生命個體,讓它變成強大於任何個人的經濟動力。公司使得血緣、地緣聯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成為可能。公司實現了人類經濟生活的一個新篇章。 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公司已不僅僅一個經濟性組織,而已經成為介於國家和個人之間、在各個領域都極具影響力和支配力的社會性組織:促進自由公平的競爭、建立和完善法治社會、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間關系、改變國與國之間合作與競爭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壯大——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各領域正向推進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環境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公司讓人愛恨交織。公司一方面將一切明碼標價,是千夫所指的商業化禍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者,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社會價值的底線,讓公司自身矛盾糾結。作為有機體的公司,既有長大成人的沖動,也有成長的煩惱。無論我們是否喜歡,公司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當人們用貪婪和欺詐來解釋災難的根源時,當人們呼籲政府救市加強監管時,當人們擔憂下一次危機是否還會降臨時,我們必須關注和思考的一個對象就是這個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組織,這個已經顯示了足以撼動世界的能量的組織:公司。
全球化的加速在一定意義上是由公司在大力推進的,因為全球化就是由公司組成的一個網路。全球資源、全球市場、全球規則,這是公司夢中的美景。公司就從沒有停止過自我更新,那些並沒有終極答案的問題一直並將繼續吸引著我們。
引言—
近代以來,任何忽視市場經濟力量,不能發揮公司組織優勢的國家或社會團體都會逐漸掉落,唯籍由公司推動市場經濟的生產力與技術變革,並解放個人和團隊的創造力,也因公司的誕生將以往用戰爭掠奪方式改變成以貿易、品牌、產品核心技術等文明運作方式來達到國際間的商業利益平衡,同時一個國家高端產業鏈技術和競爭力的強大,才標志著這個國家可以登山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想到這更深深的感到一個公司經營者的國家使命與任重。
從瓦特的蒸汽機到愛迪生的通訊技術與燈泡的發明,從最早避孕套的發明使用到醫用X光機技術的發明,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從二戰結束到毛澤東的1949年.10月,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從福特汽車流水線到大規模投入科技產業化再到好萊塢的大片視覺盛宴都無不詮釋人類文明發展和演變進程,今天全球性的壟斷公司谷歌、微軟、IBM、蘋果、思科、HP、DELL、GE等,縱橫著全球人的掌上與桌面網路神經系統,這意味著什麼?今天全球的精英人士出行之前無不低高傲的身軀鑽入德意志和義大利戰車里,這代表了什麼?今天的全球富人與成功人士無不在大英帝國的品牌銀行擁有自己的私人賬戶,這又說明了什麼?沃爾瑪、家樂福主導著全球的零售業,中國的企業家們你們應當如何戰略?歷史課題又一次無情的擺在了,我們有著民族精神和愛國情結的中國企業家面前。
今天世界企業五百強排名次序無不代表著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實力和表現這個國家人民的科技與幸福指數。
當年毛澤東時代身後就是一群建國將軍,今天和平年代,信息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我們國家主席的身後應當也是一群商場戰將及民族產業的行業精英,民族品牌的企業家,科技產業的創造者和發明家,這才是我們當前政府要重視的,但我們今天所謂的中國大公司在做什麼?阿里巴巴的淘寶,騰訊公司的QQ(販賣虛擬產品),聯想公司一個電腦攢機商,現在又在做還不如山寨機的山寨機,一氣、上汽這類國營大公司在為德國公司做組裝汽車,德意志的設計,德意志品牌,德意志的核心技術,德意志的知識產權,我們只負責攢車和販賣。我們再看看國外公司在做什麼;GE的醫療,核磁,航空,能源,飛利浦公司,醫用X光機,西門子的醫療,彩超,CT等
這就是差距,難道我們中國人天生的落後嗎?我們有著五千年殘爛文化,美國建國才有230多年的歷史,這又是為什麼呢?哈哈哈,太可笑了,杯具,絕對的杯具!!
什麼是治國!什麼是政治!什麼是政治經濟學!什麼是政治思想德育工程!就在於您做事的跨度和膽略。
唯有悲壯離歌賦,敢叫日月換山河
第一集 公司!公司!
1、公司需要的是一雙手,但它卻不得不僱傭一個人
在獵取財富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事無非開源節流。開源與節流中,節流顯得尤其重要,洛克菲勒能把成本精確計算到每美分,為了一個油桶的木塞可以徹查到底;然而過度的節流並非好事,把基層工人剝削得太嚴重造成的將是生產和服務的質量急速下降,行業的發展和前進更是無從談起,記得史玉柱在《贏在中國》的一次評點中,就直言:「只有給員工的工資略高於你的競爭對手,那麼你才能以比你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市場佔有率來戰勝它!」成本節約有個「度」如何確定,是每個企業家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決定於每個企業家對於同舟共進的親兄弟親姐妹們的責任和感情的平衡點。
2、公司為了產品創造並引導公眾的需要,而非為了公眾的需要而創造並開發產品;因為公眾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就比如說「口臭」和「體臭」,是公司刻意去發現人們之前從來不注意的現象,並進行所謂的科學研究而又大肆向公眾宣傳,來營造一種公眾的需求,引導公眾購買牙膏和香皂,在這種反向的供需關系中,公司承擔著很大的使命,它的使命就是創新,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然而這種創新也帶來了很多新的麻煩,醫葯行業里為了銷售研發出來的葯品和器械,公司「發明」出來的疾病和醫治方式可謂千奇百怪,因為千奇百怪的醫囑,有一部分病人從心底里徹底投降於「發明」出來的疾病。因為不排除有些病,當人們不在意它的時候,它便奇跡般地自愈了。
第二集 市場無限
1、官商勾結(權利與利益的聯姻)是原始財富爆炸式積累最方便的的方式
特許公司早就在國外被徹底放棄,然而在國內卻依然昂首挺立,這樣國家就能在無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我想特許公司這么一個壟斷的賺錢方式遲早有一天也會如東印度公司的賺錢方式一樣為世人所唾棄,因為它剝奪了其他人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而人生來就應該有從事正當行業競爭的機會。特許公司帶來的不是如國家宣傳的一樣:調控價格,而是一枝獨秀的無限地抬高價格,受苦的最終仍然是賦予國家存在權利的人民。
2、偉大的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那是要完成對世界的遠洋航行的計劃,相當於現在要完成對火星的登錄計劃一樣,投資極大、風險極大回報也極大,然而這卻嚇不倒這樣一批對金錢無限渴望的企業家,他們聯合起來集思廣益發明了這么一個偉大的分化風險的組織結構,在賺取巨額利潤的時候也分享極少的財富給支持你的人從而將你的風險轉嫁給他們。這啟示我們:只要我們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成功,因為困難會激發我們無窮的潛力,我們一定能創造出各種有利的條件來改善外部環境。
第三集 獵富時代
1、企業家是能以極低的代價整合資源創造利潤的那群人,他們高瞻遠矚引領時代
68歲高齡的范德比爾特轉行後,看到網路化的鐵路帶來的是低廉的運費和高額的投資回報,因而他把一段段短小的鐵路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就這樣這位老人在短短的幾年中就成為「鐵路大王」。在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同時,也開辟了一個國內貿易的運輸系統,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公司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利潤。資源的整合,特別是一些新興資源的整合往往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巨變,也往往帶來無限的商機。
2、善於利用別自己強大的對手,與它合作為自己創造財富,而不是和它直接斗爭以卵擊石
德魯克·卡內基這位「鋼鐵大王」要是那時迎面與慾望無限膨脹的洛克菲勒競爭的話,那麼無疑是拼得魚死網破,選擇一種合作的方式,藉助對方的優勢無限地增長自己的財富,這才是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的有效策略。在弱肉強食的市場競爭中,也存在著另外的生存方式:合則雙贏,斗則兩傷!
3、洛克菲勒的奇跡告訴我們:企業家是真正為了一個簡單的夢想去努力的人
我無法想像那位攝影師和那位老師在洛克菲勒功成名就之後驚愕的表情,他們拒絕了一顆幼稚的童心;然而也正是他們激發了一顆渴望財富的雄心。洛克菲勒說:「我們是為窮人服務的!」那是他的公司控制了85%的市場,將石油價格一直維持在十分低廉的水平;然而它龐大的市場背後也犧牲了其他人發展的空間,因而《反托拉斯法》最終將美孚帝國一分為34,然而他的輝煌才剛剛開始,節約一生的人卻為了公共事業而傾其所有,這是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他為了兒時那單純的夢想做著對窮人有利的事情,而想想我們國內同樣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司,誰能真正像他一樣為窮人服務,假如真有的話,我倒是希望它永遠壟斷下去。
第四集 進步之痛
1、亨利·福特:給工人高工資是效率問題而非慈善行為
很幸運地是自己在前文的部分觀點竟然與普爾曼和亨利·福特相似,他們倆都致力於改善工人的生存境遇,只是方式不同:前者給工人建造了普爾曼鎮,讓工人享受優美舒適的工作生活區;後置則非常直接,給每個工人高工資。然而結果卻迥然不同,前者釀成了芝加哥工人大罷工的慘劇,後者則獲得了成本之外成倍增加的高額利潤。當很多在質疑他的時候,福特說:「給工人高工資是效率問題而非慈善行為!」的確他做到了,在市場經濟中雖然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用金錢來量化,但是極大部分物質和精神享受卻都以金錢來作為中介, 福特很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
2、利益有利益相關者一起決定,因為長遠來說,要麼一起上升,要麼一起沉淪
創業英雄、社會榜樣等華麗外表下企業家其實大部分只是眼裡只有利潤的公司老闆;資方貪婪地剝削勞方以低成本來獲取高利潤,勞方卻只會以愚昧的暴力來對抗勞方,這樣的勞資雙方的博弈,只會危害國家讓國家付出慘痛的代價。因而一種第三方的對話協商機制必須就此問題在勞資雙方中斡旋,以期達成妥協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如普爾曼所言「工人掙多少錢是公司的事,工人無權干涉。」
3、公司創造財富不能以犧牲其他人的利益為代價
獲取利潤、創造財富的確是公司唯一的使命,然而這一使命必須建立在公正公平的立場上,不能以犧牲其他人的利益為代價,因而不能昧著良心做危害公眾生命健康的事情;對於環境也是這樣,假如工業化的這種文明 以犧牲全人類作為代價,那麼這代價也未免太大了,這種對人類無益的文明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第五集 危機時刻
1、要先拯救自己,必先拯救市場
當公司做了好事,我們不會記得;當公司做了壞事,就會被看作經濟體制的大惡棍。在當時,人們都喜歡虛體經濟並視華爾街為發財致富的聖地,結果虛體經濟繁榮了,實體經濟卻跟不上,造成了泡沫式的發展,當這個泡沫破裂後,所有經濟活動的相關者的利益都會受損,最嚴重的莫過於實體經濟的參加者,他們以自己的經濟實力撐起了整個華爾街虛虛實實的股市繁榮,到頭來卻遭遇寒冷。然而在危機時刻有那麼一群高瞻遠矚的企業家聯合起來,為了拯救自己的目的而聯合起來拯救市場,通過大量資本的注入來盤活整個崩潰的股市。1907年,J·P·摩根及其合夥人聯合起來拯救美國經濟危機就是企業家責任和遠見的最好例子。
2、沃森:我們不會坐等事情的發生,我們會促成事情的發生
無人能夠左右變化,只有走在變化之前。經濟危機是市場重新洗牌的過程,虛假的公司將在危機中死亡,缺乏競爭力的小公司也成批倒閉,龐大的公司也可能轟然倒塌,只有富有創造力的公司才能在危機中尋找商機,迎難而上化險為夷。老沃森的IBM在」大蕭條「中的橫空崛起,不得不說是個奇跡,相當佩服沃森的膽識和策略。
3、亞當斯密發現了市場經濟無形的「上帝之手」;凱恩斯則發現了宏觀調控強有力的「政府之手」
在經濟危機演化成社會的「大蕭條」時,假如仍然憑借上帝之手來改變市場走出危機的話,那麼只會使危機更危;在那時只能憑借政府之手才能大幅度地改變市場現狀,通過政府建設國家工程項目,解決人員就業和公司產品輸出的問題。但在危機中,給公司制定最低工資標准,公司是能承擔這種限制性的標准,然而這無異於把傢具當柴火燒;很多公司只能對其進行一些符合自身利益的處理,比如轉嫁給消費者、裁員或者倒閉等,然而當普通工人這一巨大的消費群體喪失購買的能力時(即無錢消費時),公司根本無法從危機中走出來,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明天不能等待救星來開啟只能在市場的逐漸復甦中自我痊癒。
第六集 誰執權杖
1.一個創開創了公司的人能為它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也許就是在適當的時候離開
亨利·福特幾十年如一日,事事親力親為,一點點打造了龐大的福特王國;然而T型車畢竟只是無替代品時的絕對霸主,當有更好的個性化通用汽車來參與蛋糕的分配時,福特T型車市場佔有率急劇下滑,原因何在?掌權近20年的福特二世鬱郁而終,高層對底層的控制力相當薄弱…這些現象背後折射出的權力分配日益突出,因而公司創始人只能無奈地接受分散權力的發展要求。這給我們的啟示就在於:我們越在意的東西越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冷靜審視,切不可沉醉於其中執迷己見。
2.公司需要聽到多元化的聲音,才能做出更准確的判斷
聽不到反對意見的決議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決策,相當佩服半個世紀前斯隆的戰略眼光。一個決策肯定涉及方方面面的細節問題,雖然不能一一擊破,但只要預見大部分問題,對這些潛在的問題有充分的准備,就能把決策的准確率大大提升,使公司一步步發展壯大。然而在我看來,有多元化的聲音還不足以促成決議的達成,必須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即企業領導人只有真正明確發展既定的目標,才能引發企業員工參與完善決策;否則聲音太雜將會一盤散沙。
3.「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組織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個體的力量微乎其微,但無數個體結成組織則可以迸發出無窮大的力量。內心深處,人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回報社會的慾望,但個體的力量微弱得只能「獨善其身」,但公司這么一個由共同理念將人們聚合在一起的組織則足夠強大得可以「兼濟天下」。平凡的沙粒聚在一起,就能堆砌出非凡的建築;同理,平凡的人以一種巧妙合理的方式聚在一起,也就能成就非凡的偉業。
第七集 各領風騷
1.立足於人性和家國的深層需求、不斷與時俱進的公司文化,才能在21世紀的競爭中成為佼佼者
公司歸根到底是人的組織嗎,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調動人、激勵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利潤的新來源;只有那些善於汲取先進文化,並創造出自己獨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但是一方面文化並非一塵不變的,只有善於學習和開放的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另一方面只有立足於本身特質(人性和家國的深層需求)的原創基因,才能更長久的支撐起經濟奇跡。
2.松下——三方得利:買方、賣方、社會;賺錢不是重要的,而是能持續性地賺錢
松下幸之助原創自來水經營哲學,定下了松下公司使命:如果我們能像自來水管那樣不停地生產,當然價格就會降低,產品會變得便宜,人們會更方便,生活會更好,社會會更富裕;這是松下電氣公司所有員工生存的意義,也是公司的社會使命。這種經營哲學是源自於澀澤榮一《論語與算盤》中的核心觀念:經商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社會;這不僅同理想人格沒有矛盾,而且還是實現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徑。在日本,工商界慢慢形成一種積極的看法,即儒家文化塑造的企業文化要求公司的存在具有對社會對國家的使命感,正如稻盛和夫把」實現員工物質和精神的幸福「作為公司的核心理念。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利用自己所長,創造性地運用自己所學;無論身處何種文化環境,唯有很好地調動其自身文化中激發個人潛能的優勢,更好地解讀人與組織的關系,才有可能贏得競爭。
第八集 創新先鋒
1.公司讓知識成為力量,使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
歷史充分證明,自從智力和資本走到一起,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呈現出幾何級數;自從有了公司,人類的許多新發明、新創意都有了明確的創造者和擁有者。 300多年前英國思想家培根說到「知識就是力量」,而讓知識成為力量、讓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的,並不是知識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場進行創新的公司組織。很多國家都在思考這個的問題:如何把科學技術變成生產力?其實,在市場機制下早已有了答案。一連串的經典案例不斷表明:公司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成本,把試管和櫃台連接起來。 因為在創新的諸多因素中,制度往往大於技術。
創新,公司生存的宿命。公司,人類創新的先鋒。
2.創新需要自由寬松的環境
日本在上世紀末期,發展漸漸滯後於美國。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必須讓離市場最近的公司用各自的頭腦而不是由一個大腦(日本的「通產省」)替他們做出判斷。創新的確需要思想的自由,不能靠集中統一,自上而下的方式來創新;另外創新還需要寬松的環境,微軟受到反壟斷的制裁,因為它不僅價格壟斷,而且不自覺地出現技術壟斷,這樣的技術壟斷會極大地阻礙小公司進入該行業。
第九集 本土雄心
1.薛福成:公司不舉,則工商之業無一能振;工商之業不振,則中國終不可以富、不可以強
的確,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原因,歸根到底,也就是經濟上嚴重滯後於人;而經濟的復甦與否,則與公司的興旺發達休戚相關。進入近代以來,公司已經成為傳統的家、國之外的第三概念,人們之間的聯系不再是二元並舉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是三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司已深深滲透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個人-家庭-國家」的三級形態影響著國家的富足和強盛,亦即個人富足強盛之後才隨之而來家庭的、國家的強盛富足。
2.開放的姿態讓更多人參與到經濟生活,才能使歷經磨難的國家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力量
中國近代最早的公司熱,是出現在洋務運動時期,那時中國正處在現代化開端。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的第一家公司,但卻是一家官督商辦的公司;之後經歷了清末、北洋、國民黨等時期,一直在夾縫中艱難地生存。直到改革開放後,才獲得生存發展的必需空間。公司如此,個人也如此,在農村的聯產承包之後;城市也引入了個體經營的模式,大大解放了普通人,使更多人可以參與到經濟生活中。
歷史經驗無數次警戒著:在這個必須飛得更高更遠的時代里,惟有讓更多的普通人登上更大的舞台,歷經曲折磨難的國家才能真正成為推動世界前進的新的力量!
第十集 地球無疆
1.公司與全球化的形成
以公司的視野來觀察:世界首先就是以市場的形態存在的,但人類從歷史繼承而來的,是由多個國家構成的世界版圖。國家的疆界成了自由交易的邊界,大市場被分割成無數的小空間,可是哪個公司不想把生意做到更多的地方去呢?那是公司血脈中最古老和最固執的基因。公司為什麼會縮小世界間的距離,使全球化成為可能呢?很簡單:哪裡成本低,哪裡有需求,公司就千方百計去哪裡。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公司連接起來,每個公司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所有這一切加起來,結果導致了全球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30年代,福特公司在蘇聯高爾基市建立起聯合汽車廠時,亨利·福特雖然總說自己不滿意蘇聯的意識形態,可還是被哈默的一句話打動了。哈默說:那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用一句話來說:商者無疆,就象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演進一樣,公司給世界和自己都創造了新的機會!
2.公司日益全球化的趨勢
NOKIA的成功證明:在全球市場上,開放的國家和公司得以相互成全;彭明盛作為CEO的IBM將自己進行全球整合,形成全球整合企業;趨勢科技,成就了一個全超越國界的公司...對公司來說,全球化奔跑的步伐已不可能停止;需要改變的是行進的方式。在全球化的時代里,跨國公司成功的秘訣只有一個:只把他鄉作故鄉!因而不要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公司走向國際化要帶著他人不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東西。當然如此的必然結果,產品變得更好,價格變得更低,最大的贏家就是消費者。
要在世界的競技場上長久保持領先者的席位,惟有創新:創新管理、創新組織模式、創新技術。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身在何處,公司只有創造出更符合人類理想生活的價值,才能贏得未來。
⑼ 搜索《熱愛力量》這篇作文的讀後感(400字)
愛是通過成功之門的鑰匙。
美國是個熱愛籃球的國家。有一個小夥子,他對籃球非常專痴迷。但是在屬中學,他連對教練提出去看中學籃球聯賽的要求都得不到滿足,他便從「零」開始,為了接近球隊,他成為了一個撿球員,熱愛使他幾乎超越自己。他成功了,在美國,不,在全世界是一個籃球的「王」。他就是邁克.喬丹,打籃球時常常伸舌頭,一個無人不知的奇跡,甚至在今天,人們一提到籃球便會想起他。
一個在大學輟學的人,我們會認為他瘋了,因為他在哈佛大學,前途光明無限。現在,他成為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早在湖畔中學的時候,蓋茨和艾倫就迷上了一台苯拙的計算機終端。蓋茨有這樣一個觀點:「每張書桌上會有電腦,每個家庭會有電腦。」正是出於對電腦的熱愛,他成功了,20歲開始領導微軟,31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個億萬富翁,被美國人譽為「坐在世界巔峰的人」
熱愛籃球的巨星喬丹,熱愛電腦的比爾,蓋茨,熱愛使他們超越了自己,創造了奇跡。
這就是熱愛的力量!
⑽ 《力量》讀後感,
《力量》觀後感
在我們黨課的最後一節課,我們觀看了《力量》這部愛國紅色教育片,讓我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給我留下了很多感觸。 這是一首譜寫在戰亂年代的雄歌,這是一段書寫著血淚的歷史,這是一種為了前線,為了勝利,為了大同,為了人民的精神,這是一種情操高尚的大愛無疆。抗戰八年艱難險阻,沂蒙軍民魚水情深,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據地濃厚的群眾基礎。沂蒙山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據地之一,被譽為兩戰聖地和紅色沂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勝利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在這之前,我印象中的愛國紅色教育片都過於正式,在給人悲壯,雄渾之感的同時也讓人感覺高高在上,遙不可及, 也許是年代過於久遠,時間的浪潮沖刷走了總總悲傷;也許是時代的腳步過於快速,記憶沒來的急傳承,紅色電影所要傳遞給我們的精神總是多多少少地打了折扣。但是《力量》卻給了人與眾不同的清新感, 拉近了我們與紅色教育片的距離,改變了我們對紅色電影的成見。
沂蒙山作為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老革命根據地之一,被譽為兩戰聖地和紅色沂蒙,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人民為抗擊外來侵略和中國革命勝利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抗日戰爭期間沂蒙山涌現出了許多擁軍模範,有「沂蒙母親」稱號的紅嫂王換於的事跡,令許多革命老前輩每每回憶都唏噓不已熱淚盈眶,抗戰最艱苦的年代裡「沂蒙紅嫂」王換於一家掩護首長和戰士、保護黨的絕密文件、收養八路軍後代幾十人,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解放戰爭中,為支援孟良崮戰役艾山鄉婦救會長李桂芳帶領東波池村32名婦女按照上級指示,5個小時內架設起一座浮橋,沒有橋腿用人腿,沒有橋板用人板,在冰冷的汶河內用自己的身軀米喂出來的,用擔架抬出來的,我們永遠也忘不了沂蒙老姐姐們的恩情。陳毅元帥也曾深情概嘆,是老區人民把最後一塊布做軍鞋、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奉獻精神,這就是人民戰爭的光輝寫照。同樣,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帶給沂蒙群眾的是嶄新的面貌和作風,他們天亮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老百姓院子打掃干凈,要把老百姓家裡的水缸挑滿水,這種密切的軍民關系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傳統做法,被叫做"滿缸"運動。
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沂蒙山養育了淳樸堅韌、熱情樂觀、重情重義的沂蒙人,他們在戰爭中幾乎傾盡所有送郎參軍上戰場,為支援前線籌集糧草,為革命事業奉獻了一切,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該忘記他們的最無私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現在我們學習黨的群眾路線,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才能真正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的力量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 《力量》充分展示出群眾力量是無窮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的群眾路線是我黨執政的核心基礎,只有擁有了群眾基礎,只有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與人民群眾團結奮斗,心連心、肩並肩,就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勝利來源於群眾路線和群眾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來源於群眾路線和群眾基礎,中國共產黨的未來同樣來源於群眾路線和群眾基礎,這是恆古不變的革命真理和中國共產黨員孜孜不倦的實踐基礎與追求。 那一幅幅沂蒙秀美風光的畫面,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無時無刻不觸動著我的心靈。沂蒙山區的紅嫂,把原本局限於小家庭的愛,化作了對黨和子弟兵以及生養自己土地的大愛。她們積極動員生產,參軍支援前線,她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為戰役的全面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吃苦耐勞、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於勝利 」,這就是紅嫂沂蒙兒女用鮮血和淚水鑄就的力量無窮的沂蒙精神。他們感人至深,讓我們真正融入到那個時代中,感受到那些真摯情誼!
摘自網路文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