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的階段有哪些
一般問題解來決的思考,必須對源問題有察覺力,再看問題的原因分析,才能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進一步而言,問題可能是方法不對,或條件不夠,而無法解決。是以問題解決的主要歷程,通常包含下列幾個要件:(發現問題、問題原因分析、根據問題做可能的對策、驗證對策、綜合概念整理、新問題)。
㈡ 舉一個用創造性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例子
司馬光砸缸,一般人是讓人離開水,可司馬光讓水離開人,這就是逆向思維也是創造性思維方內式。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容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
(2)創造性問題是擴展閱讀:
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創造性思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
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人類的認識能力;再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
此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㈢ 專利創造性的問題
審查員具體是怎麼說的?提供的對比文件又是什麼樣的?一般審查員應該至少提供一篇現有技術作為評述創造性的引證文件的,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答復
㈣ 關於創造性的問題
從你的描述中,來新的專自利申請xxxx A1,xxxx A2, xxxx A3希望保護分別包含A1、A2、A3的L。
但是,不清楚你的專利申請xxxx請求保護的是什麼。
如果針對前兩段的技術情況,則專利申請xxxx A1,xxxx A2, xxxx A3從理論上具有創造性,然而,對於不同的專利類型,創造性的要求高低不同,在此無法確定你的創造性是否能夠達到專利授權的要求。
㈤ 當前學生創造性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謝謝啦
在民主型教師課堂領導方式中,教師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獨立自主能力強,對於問題有較為深入的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好奇心強:在權威型教師領導方式的課堂中,教學過程的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採用灌輸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觀點,不允許學生提出有創見性的問題。受這種領導方式的影響,學生只能無條件被動接受,不敢提出質疑,學生獨立性和創造性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在放任型課堂領導方式的教育中,教師對學生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對學生既無要求也無關心。在此環境中的學生不能體驗到教師的關心,沒有情感寄託,對學習缺少興趣,而且由於學生對學習目標不明確,不能依據學習計劃完成任務,不能及時得到教師對學習效果的檢查與評定,從而使得學生養成懶散拖拉的習慣,學習成績比較差。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領導方式可以改變學生的控制感和他們對學習價值的評估,進而對學生的學業情緒產生影響( Pekrun,2006) 。Assor等人( 2005) 在控制教師教學行為的實驗研究中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懲罰出現錯誤的學生或者不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等消極教學行為,學生會產生憤怒和焦慮的情緒。Frenzel 、Peknm和Goetz( 2007) 在研究小學生的數學課堂時發現,在個人水平和班級水平上,學生的情緒會受他們知覺到的班級環境狀況的影響。研究者們採用教育實驗法探討不同教學方法對學生學業情緒的影響,結果表明教學方法的作用是明顯的,會對學生的學業情緒產生影響( 趙淑媛、蔡太生,2012;馬慧霞,2010) 。董妍和俞國良( 201 1) 在考察整合性學業情緒干預對學習不良青少年和全體青少年學業成就的影響時發現,干預班學習不良及全體學生的積極學業情緒顯著多於對照班。胡晨( 2013) 在研究初中生教師領導行為、學業情緒與學業成就的關系時發現,初一學生知覺到的教師領導行為與學業情緒之間的關系密切,民主型教師領導方式下學生會體驗到更多的積極學業情緒,消極學業情緒體驗到的更少;權威型和放任型領導方式下學生會體驗到更多的消極學業情緒和更少的積極學業情緒。研究者們認為教師以熱情的教學態度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並適時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指導學生在學業任務有更佳的表現,將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業情緒。
㈥ 怎麼創新性的解決問題
先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拆解問題需要運用一些工具,比如MECE法則。法則說的是把一個復雜問題分成了若干個分支問題。一般一個復雜問題可以拆分為3-5個分支問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一直拆分下去),經過拆分得到一個個具體需要解決的問題清單。舉個例子,假如你想要提高閱讀能力,你可以把提高閱讀能力拆分成幾個小問題,比如「提高閱讀速度、提高閱讀理解、提高閱讀記憶」等,然後再拆分,比如把提高閱讀速度拆分成「訓練打開視幅、訓練感知能力、減少回視、克服默讀」等等。以此類推,在不斷拆分的分支下面,問題會越來越聚焦,從一個大而難的問題變成了容易解決的小問題,慢慢的你會發現「提高閱讀能力」這個問題可能變成用「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來訓練,以及用「提問閱讀法、便簽讀書法、九宮格筆記法」來讀書等具體實際的問題上。
拆解問題有了具體的問題清單之後,通過建立初始假設來解決問題。
建立假設是一種用結果去指引過程的方法(以終為始),通過對「解決問題的假設方案」進行評估和預測,找到問題或不足之處,以便達到預期效果。
在建立初始假設的時候、或者對假設進行分析的時候,不必針對所有的信息,只要專注那些與「關鍵驅動因素」相關的信息就可以了。所謂關鍵驅動因素,用二八法則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在一個問題中百分之20的因素會對結果產生百分之80的影響,這百分之20的因素就是關鍵驅動因素。比如影響閱讀速度的因素中有視幅、默讀、焦點移動、感知力、回視等等,其中「視幅」是關鍵因素。
㈦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當代有關能力的基本理論
能力是人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個性心理特徵。它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來,是影響活動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動要求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
(一)傳統智力理論
傳統智力理論有獨立因素說、二因素說等。
1.獨立因素說
桑代克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的成分或因素構成的。例如,抽象力、對社會關系的適應能力、對機械問題的適應能力等。根據這種學說,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是沒有關系的,能力的發展只是單個能力獨立的發展。
這種學說很快受到人們的批評。心理學家們很快發現,當人們完成不同的認知作業時,他們所得到的成績具有明顯的相關。這說明各種能力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2.二因素說
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根據人們完成智力作業時成績的相關程度,提出能力由兩種因素組成:一種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簡稱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潛能(能量),是決定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種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簡稱S因素,它是保證人們完成某些特定的作業或活動所必須的。由許多特殊因素與某種普遍因素結合在一起,就組成人的智力。人們在完成任何一種作業時,都有G和S兩種因素參加。活動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種作業成績的正相關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績的正相關就越低。
(二)多元智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這七種智力分別為:
(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文章或小說、以及用於日常會話的能力。
(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
(3)空間智力:包括認識環境、辨別方向的能力等。
(4)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別與韻律表達的能力。
(5)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的能力。
(6)社交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
(7)自知智力:包括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成功智力理論
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是一種用以達到人生主要目標的智力,是對現實生活中真正能起到舉足輕重影響的智力,亦稱為「惰性化智力」。斯騰伯格認為智力是可以發展的,特別是成功智力。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變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斷修正和發展的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個方面。分析性智力涉及解決問題和判定思維成果的質量,強調比較、判斷、評估等分析思維能力;創造性智力涉及發現、創造、想像和假設等創造思維的能力;實踐性智力涉及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包括使用、運用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成功智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用分析性智力發現好的解決辦法,用創造性智力找對問題,用實踐性智力來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三個方面協調、平衡時才最為有效。
二、問題解決的實質與過程
(一)問題及其問題解決
所謂問題指這樣一種情境:個體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這件事所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問題包含四個成分:(1)給定信息(問題初始狀態);(2)目標(問題結果狀態);(3)障礙;(4)方法,即個體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步驟。
問題分類:結構良好問題(具有明確的條件、目標和解答的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沒有明確的結構或解決途徑)。
問題解決是指對問題形成一個新的答案或解決方案。這一答案不是簡單應用已經學過的規則,而是對已有的知識、技能或概念、原理進行重新改組,形成一個適應問題要求的方案。問題解決有以下特點:(1)問題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是新問題,即第一次遇到的問題;(2)問題解決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它將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據當前問題的要求進行重新轉換或組合;(3)問題解決是形成解決問題的原理或規則,並成為認知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問題解決是更為高級的一種學習形式。
(二)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
對於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不同學者看法不一,目前主要有杜威的五階段論、華萊士的四階段論以及我國學者總結的四階段說。
1.杜威的五階段論
(1)開始意識到難題的存在;(2)識別出問題;(3)收集材料並對之分類整理,提出假設;(4)接受和拒絕試探性的假設;(5)形成和評價結論。
2.華萊士的四階段論
英國心理學家華萊士通過對名人傳記的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四個階段:(1)准備,即收集信息階段;(2)沉思,即處於醞釀狀態;(3)靈感或啟迪,即問題解決方案的突然出現;(4)驗證,即檢驗各種方法。
3.我國學者總結的四階段說
我國學者(陳琦等人)綜合各家理論模式和階段論,將解決問題的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理解和表徵問題階段、尋求解答的方案階段、執行計劃或嘗試某種解決方案階段、對結果進行檢驗階段。
4.問題分類解決
(1)結構良好問題的解決過程
建立問題表徵;搜尋解法;手段—目的分析;想法檢驗;執行解決方法和評價。
(2)結構不良問題的解決過程
理清問題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確各種可能的角度、立場和利害關系;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法;評價各種方法的有效性;對問題表徵和解法的反思監控;實施、監察解決方案;調整解決方案。
三、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
(一)有關的知識經驗
有關的背景知識,能促進對問題的表徵和解答。只有依據有關的知識才能為問題的解決確定方向、選擇途徑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決問題中不能替代實質性的知識。
(二)個體的智能與動機
智力水平的高低對問題解決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記憶力、分析能力等對問題解決有重要影響,認知特點即對問題的敏感性、靈活性、沖動性、反省性等特點,對問題解決也有一定影響。
動機也影響問題的解決:對問題持漠然的態度,既不能發現問題也不能解決問題;但動機過於強烈,人處於高度的焦慮狀態也會阻礙問題的解決。
(三)問題情景與表徵方式
問題中的事件和物體將以某種特點呈現,如空間、位置、距離、時間順序等。這些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將影響人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表徵。某些呈現方式能直接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便於尋找解答的方向、途徑和方法;某些呈現方式則可能掩蔽或干擾了解決問題的線索,增加解答的難度,甚至導入歧途。
(四)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
反應定勢有時也稱定勢,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應的傾向。思維定勢是指人用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定勢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定勢使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刻板化。
功能固著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鄧克爾提出的,它是指一個人看到某個製品有一種慣常的用途後,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人們通常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由於他們很少考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的不平常的用途,這就是所謂的功能固著性。
(五)原型啟發與醞釀效應
原型啟發:類似事物即稱原型,它對人的創造活動所起的作用叫原型啟發。原型所以能起啟發作用,一是由於原型與所要創造的新事物之間具有共同之處或類似之處,二是由於人們可以從原型中發現某種原理,從而引起模仿。原型啟發法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
醞釀效應:當反復探索一個問題的解答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幾小時、幾天或幾星期,然後再回過頭來解決,這時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決方法,這種現象稱之為醞釀效應。醞釀效應打破了解決問題不恰當思路的定勢,從而促進了新思路的產生。
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一)充分利用已有經驗,形成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和能力內在關系的規律揭示出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提高受制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教師對學生知識基礎狀況的精確洞察與把握;另一個是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的知識准備。
(二)分析問題的構成,把握問題解決規律
分析問題即了解「四成分」——已知、目標、障礙、方法。教學生分析問題的步驟是:①教師帶著學生分析問題;②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③讓學生獨立分析問題。
對問題解決規律的把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普遍規律和具體規律。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主動性,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四)教授問題解決策略,靈活變換問題
策略,指的是人在思維過程中,從大的角度來考慮思維方向的思想方法。好的問題解決策略,是人們長期問題解決的經驗總結,它對於解決特定問題很有效。因此,教師要經常教給學生一些好的問題解決的策略。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覺地總結自己解決問題時所使用的策略並靈活運用。
(五)允許學生大膽猜想,鼓勵實踐驗證
合理、科學的猜想是直覺思維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鼓勵學生勤於觀察,大膽地提出猜想,允許學生提出各種「異議」,啟發學生進行多向猜測、多向思考。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實踐驗證。
五、創造性及其培養
(一)創造性的基本概念
創造性是一種個性特質,具有這種個性特質的人具有創造力,即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從本質上來講,創造也是一種問題解決的過程,是最終產生新穎的產品的活動過程,因此,可以將它看作是問題解決的最高形式。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式思維和聚合式思維的統一。
創造性思維的特徵:
(1)思維的流暢性:在限定時間內產生觀念數量的多少。①用詞的流暢性;②聯想的流暢性③表達的流暢性;④觀念的流暢性。
(2)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擯棄以往的習慣思維方法,開創不同方向的能力。
(3)思維的獨創性(獨特性):產生不尋常的反應和不落常規的能力,此外還有重新定義或按新的方式對人們的所見所聞加以組織的能力。
除此以外,創造性思維者還要對新穎獨特的觀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精密性。
(二)創造性的基本結構
1.靜態結構
(1)艾曼貝爾結構說
個體的創造性主要包括三種成分:有關領域的技能,包括實際知識、專門技能和該領域的特殊天賦,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套解決問題或從事某項特定工作的認知途徑;有關創造性的技能,包括認知風格、有助於探索新的認知途徑的知識和工作風格,這些決定了個體創造力發展的成果或反映能否超越該領域以前的水平;工作動機,包括工作態度和對自己所能接受工作的理解,它是個體創造力發展與展現的推動力量。
(2)吉爾福特結構說
創造力可以分解為以下六種主要成分:敏感性,即容易發現新事物,接受新問題;流暢性,即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對特定的問題情境能產生多種反應或提出多種建議;靈活性,即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性;獨創性,即產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再定義,即善於發現特定事物的多種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認清其內在含義和特性。
2.動態結構
現代信息加工學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認為,發明創造實質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創造力是在產生有價值的新信息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智力品質的總和。一般包括如下成分:發現問題的能力;明確問題的能力;闡述問題的能力;組織問題的能力以及輸出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
(三)創造性的培養措施
1.腦激勵法
教師鼓勵學生創造性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創造性會受到贊揚。「腦激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產生想法和評價這種想法區分開來。
其基本做法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後鼓勵學生尋找盡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慮該答案是否正確,教師也不作評論,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來了為止。用這種方法,一種想法可能啟迪另一種想法。
2.吉爾福特的策略
吉爾福特在總結了大量的有關培養創造力的文獻和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前後有序的培養創造力的策略:
拓寬問題:例如,人們不應該問:「我們如何改進滅蚊器?」而是應該問:「我們怎樣才能消滅蚊子?」這樣就為尋找更多更好的解決辦法打開了大門。
分解問題:問題越具體、越明確,就越有可能為人們提供提取信息的線索,從而增加問題解決的機會。
常打問號:在整個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性思維的一個特徵是不斷發出疑問,通過訓練,人們可以形成提問的習慣,在問題解決過程的不同階段,提不同特徵的問題。
快速聯想與中止評判:這種策略一般是在群體思維或小組討論時使用的,但個人也可採用。快速聯想要與中止評判策略結合起來使用,若沒用中止評判,很可能會產生抑制的效果。在這期間,要嚴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評。這就是說,要鼓勵學生「自由放任」,想提什麼觀念就提什麼。
延長努力:產生觀念的努力不應過快地終止。一般說來,產生觀念的速度是剛開始時最快,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慢。但觀念的質量一般是隨時間推移而提高的。
列舉屬性:採用列舉屬性的策略,可以對事物重新分類,從而使它們更便於使用,更適用於不同尋常的場合。
形成聯系:獲得新奇觀念的一種可能的途徑,是迫使自己把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這種聯系是自己以前從未聽到過的,如帶橡皮的鉛筆就是橡皮與鉛筆的組合。
嘗試靈感:對某一問題的實際工作停頓一會兒,但仍保持解決該問題的願望,而得到的,往往是靈感,即在沒有料想到的情況下,突然涌現出很好的想法。
3.分合法
本義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關的元素加以整合」,包括兩種心理運作過程:「使熟悉的事物變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變得熟悉」。
主要是運用類比和隱喻的技術來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形成不同觀點。
4.在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幾條建議
(1)接受並鼓勵發散思維;
(2)容納異議;
(3)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判斷;
(4)強調每個人都能以某種形式進行創造;
㈧ 請你舉一個生活中運用創造性的思維解決問題的例子。
2008年,奧林匹克的聖火在高雅華麗的「中國紙卷」中熊熊燃燒。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
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
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8)創造性問題是擴展閱讀
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
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地,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探索,去選擇。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一個小主意,往往會贏得無盡的勝券。在人類進步的歷史長河裡,人類利用創造性思維推進世界文明的例子舉不勝舉,牛頓在蘋果樹下的想像,愛因斯坦十六歲時的大膽想像導致相對論的產生,阿基米德在浴盆中憑直覺悟出浮力定律。
㈨ 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
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有:
一:魯班造鋸
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二:仿生學事例
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三:二十六個字母的暢想:
A:挺拔的大山,向上只有一個休息的小站。 B:人們啊,請不要滿足於八分的收成。
C:永遠圓不了,是因為每一次都半途而廢。 D: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弦月常圓。
E:向上的台階,登高才能望遠。 F:是一把智慧的鑰匙,只送給鍾情她的人。
G:運動員美的體形,來自於艱苦的錘打。 H:只有團結,你我才能並駕齊驅。
I:頂天立地,方顯出有志者本色。 J:水裡有鐵制的魚鉤,人間何嘗沒有它。
K:交響樂的指揮,凝視著整個樂隊。 L:一把不歇的鋤頭,開拓荒蕪的土地。
M:低谷與險峰,構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N:閃電,你成了預示雷雨的使者。
O:周而復始,但不是簡單的重復。 P:不倒的旗幟。
Q:阿Q走了,兒子猶在,孫子也不絕。 R:到達成功的頂點,有曲線也有直線。
S:彎彎曲曲,人生之路。 T:力聚千鈞,寧折不彎。
U:不是一張舒適的床,而是一個危險的坑。 V:是獲勝的標志,還是逃兵投降的手。
W:波谷和波峰,都是人生的一種狀態。 X:是四通八達的路標,還是禁止通行的封條。
Y:盡管是一株幼苗,也知道向上的重要。 Z:放慢速度轉彎,是為了以後的疾駛。
㈩ 怎樣創造性的解決某件事情
善於觀察事物的特徵與規律;善於歸納和總結事物的特徵特徵與規律;善內於學以致用,善容於理論聯系實際;具有否定舊事物的思維方式,善於逆向思維;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執著追求理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敬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