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代時出現了一種新式的灌溉工具是
曲轅犁 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定類型的生產工具標志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畫中有曲轅犁耕作圖。據唐朝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范化,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
《中國古代史》(選修)在介紹唐代經濟發展時談到了唐代農具的改進,曲轅犁的出現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為使學生了解曲轅犁,教材還附上插圖(圖1)現作進一步具體說明並介紹曲轅犁教具的製作過程.
曲轅犁,也稱東江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江地區,它的出現是我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魏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㈡ 唐朝時出現了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同車並創造了新的灌溉工具什麼
唐朝時期出現了曲轅犁,創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車,耬車是西漢時期發明的.出現翻車是在三國時期.
故選A.
㈢ 唐朝時期創造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筒車,這種筒車又叫水轉筒車,隨水流而自行轉動,竹筒把水由低處汲到高處,功效比翻車大。
唐代發明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連筒是用粗竹相連,打通竹內關節,用以引水,它能夠架越澗谷,把水引到對岸。桶車是以木桶相連汲於井中的水車。筒車的形狀類似紡車,在其周圍縛以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沖動,把水汲至高處。水輪即水轉翻車,就是把腳踏翻車加以改進,利用水力旋轉。這些不同形式的灌溉工具,因地制宜,適用於不同條件的地區,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歷史
唐政府很重視農田水利灌溉。據史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興修的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分布於全國廣大地區。如貞觀年間,在莆田(福建莆田)築諸泉塘、永豐塘、橫塘以及國清等塘,總溉田1200頃。又如,714年(開元二年)在文水(山西文水)引文谷水開甘泉、盪沙、靈長、千畝四渠,溉田數千頃。這些灌溉工程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作用。
隨著水利的發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應的進步。當時,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轆轤、翻車還在普遍使用外,人們又創造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灌溉新工具,都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唐自統一全國以後,農業生產開始恢復,到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發展到高峰。農業生產發展的結果,使糧價越來越便宜。725年(開元十三年),「東都斗米十五錢,青、齊五錢,粟三錢」。此後直到天寶末年,物價長期穩定。
隨著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唐前期的戶口數逐漸上升。武德年間,全國有戶200餘萬,貞觀初年增加到300萬。705年(神龍元年)全國有戶615萬多,口3714萬。開元、天寶時期,人口上升的速度更快。755年(天寶十四年),全國戶增至891萬多,口5291萬多。這一數字是唐代最高的人口統計數。由於當時「簿籍不掛」的逃戶很多,所以政府的戶口統計數往往比實有的戶口數要低。據杜佑估計,在唐天寶年間全國的實際戶數至少有一千三四百萬。如一戶平均以五口計,那時全國的人口大約為六七千萬。經過勞動人民一百多年的艱苦奮斗,耕地也大幅度增加,估計天寶時實有耕地面積約在800萬頃至850萬頃之間,略高於西漢時的最高墾田面積。
㈣ 唐朝前期農業生產中最具有代表的工作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別是什麼
唐朝經濟繁榮,發明和推廣的生產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曲轅犁和灌溉用的筒車。
㈤ 唐朝前期,農業生產中最具代表的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別是什麼
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和推廣的生產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曲轅犁和灌溉用的筒車。
㈥ 唐朝時發明了灌溉工具()耕作工具()
唐朝時發明了灌溉工具(筒車)耕作工具(曲轅犁)
㈦ 唐朝前期,農業生產中最具代表的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分別是什麼
中國古代有這抄些重要的農業耕襲種工具:
1、杵臼: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頭或木頭製成,中間凹下。
2、水碾:靠水力推動的碾子,利用水力帶動旋轉的碾子。多用以碾穀物。明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八:「水碾,水輪轉碾也。」 清 顧炎武 《與潘次耕書》:「彼地有水而不能用,當事遣人到南方,求能造水車、水碾、水磨之人。」
3、風扇車:風扇車是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也叫「颺(揚)扇」、「揚谷器」、扇車或揚車。發明於漢代,由人力驅動,用於清選糧食。
4、耬:耬是古代的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一次種一壟或,多壟,傳統的最多達5壟。
㈧ 唐朝人發明了什麼灌溉工具
唐代的灌溉機械叫筒車,從人力提水發展為水力提水。筒車是由竹或木製成的輪形提水內機械。竹筒或木筒容在水中注滿水,隨輪轉到上部時,水自動瀉入盛水槽,輸入田裡。水轉筒車的水筒與水輪聯成一體,既是接受水力的驅動構件,又是提水倒水的工作構件,其機構簡明緊湊,設計構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