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幾本關於美學的書籍,
關於美學的書有:
1、美的歷程:《美的歷程》是李澤厚創作的文藝理論著作,作者以深邃獨具的目光,雄渾凝煉的筆觸,囊括了歷史悠久的中國美學的整個歷史。從龍飛鳳舞的遠古圖騰,一直講到明清工藝,宏觀地描述了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發生、形成和流變的歷程,指出這也是以實踐理性為特徵的民族審美意識的積淀過程。該書為中國美學史「勾畫了一個整體輪廓。
2、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華夏美學·美學四講》是200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澤厚。李澤厚的學術探索,對20世紀後半期中國美學具有重要影響。這種重要性,首先不在於他對具體學術問題富於新意的闡釋,而在於他作為哲學家的宏觀視野在美學學科建構過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
3、朱光潛談美: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什麼叫做美,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繫上面;但這種關系並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像的,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
4、西方美學史:《西方美學史》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光潛。屬於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該作品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
5、美學:黑格爾的《美學》是西方美學史上具有別時代意義的宏篇巨著。 《美學》,原是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和柏林大學期間所作的「美學講演錄」,後整理成書,在黑格爾去世後四年,於1835年出版。 黑格爾的美學是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基礎上的。
Ⅱ 誰要大學《美學》這門課的筆記或書的內容梗概啊
...看不懂你這是啥意思~誰要?。。。。什麼意思。。。。
我在網上隨便查了下復制下來給你看下吧~
美]
關於美的涵義的三個形式。
一,它表示感官愉悅的強形式。
二,它是倫理判斷的弱形式。
三,專指審美對象。
朱光潛講,」美是客觀方面某些事物、性質和形態適合主觀方面意識形態,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為一個完整形象的那種性質。」
達到主客觀在」意識形態」即情感思想上的統一,才能產生美。
這個觀點與唯獨對為甚麼感覺到美作出客觀解釋的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的同構說可視為統一理論的不同表達:外在世界(物理)與內在世界(心理)的」力」在形式結構上有」同形同構」或者說」異質同構」關系,即它們之間有一種結構上的相互對應。
由於事物的形式結構與人的生理-心理結構的大腦中引起了相同的電脈沖,所以外在對象和內在情感合拍一致,主客協調,物我同一,從而,人在對各種對稱、比例、均衡、節奏、韻律、秩序、和諧...中,產生互相映對符合的知覺感受,便產生美感愉快。
人類依照客觀世界本身的規律,來改造客觀世界,以滿足主觀需要,這個改造了世界的客觀現實存在的形式便是美,所以,是按照美的規律來造型。這就是[自然的人化]的過程與結果。
美是真與善的統一,也就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
對自然秩序、形式規律,人類逐漸熟悉了、掌握了、運用了,才使這些東西具有了審美性質。
就內容而言,美是現實以自由形式對實踐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現實肯定實踐的自由形式。
任性和偏見就是自己個人主觀意見和志向,是一種自由。
但這種自由還停留在奴隸的處境上。
你想干甚麼就干甚麼,恰恰是奴隸,是不自由的表現,是做了自己動物性的情緒、慾望,以及社會性的偏見、習俗的奴隸。
自由是由於對必然的支配,使人具有普遍形式(規律)的力量。
真正的自由必須是具有客觀有效性的偉大行動力量。
這種力量之所以自由,正在於它符合或掌握了客觀規律。只有這樣,它才是一種」造型」-改造對象的普遍力量。
孔子說」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藝術講究」無法而法,是為至法」。
有法表現為無法,目的表現為無目的。...於是再也看不出目的與規律、形式與內容、需要與感受的區別、對峙,形成了[有意味的形式],目的成了無目的的目的性,」上下與天地同流」,」大樂與天地同和」。
人類總體的社會歷史實踐這種本質力量創造了美。
[社會美]
由於與多種多樣的自然事物、規律、形式打交道,逐漸把它們抽取、概括、組織起來(均指實踐活動),成為能普遍適用、到處可用的性能、規律和形式,這時主體活動就具有了自由,成為合規律性與目的性即真與善的統一體。這個統一在這里表現為主體活動的形式-善的形式。善本身好像就是一種形式,是能改造一切對象、到處適用的形式力量,於是這種實踐活動的美的實質,恰恰在於它的合規律性的內容,即真成了善的內容。
因為社會美正是美的本質的直接展現,可以注意幾點。
一。從動態過程到靜態成果。
首先是呈現在群體或個體的以生產勞動為核心的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然後才表現為靜態成果或產品痕跡。
亞里士多德講悲劇就強調行為和情節,現實生活過程在藝術理論上的反應。其次才呈現在成果或產品上。我們對其欣賞並不只是種形式美的觀賞,而是能從中感到社會目的性,感到社會勞動成果、社會巨大前進的內容,善成了真的形式。人們直接看到的是善,是社會合目的性,但它之所以能建成,卻又是符合規律性(真)在起作用。
二。歷史尺度。
因為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越來越廣闊、深入,使社會實踐的活動過程和產品成果不斷發展擴大,在不同的時代,形成不同的社會美的標准、尺度和面貌。
像歷史的廢墟、傳統的古跡等等也都屬此范圍。因為它記錄了實踐的艱辛歷史,凝凍了過去生活的印痕,使人能得到一種深沈的歷史感受。
三。技術工藝和生活規律。
如何在工具本體之上生長出情感本體、心理本體,保存價值理性、田園牧歌和人間情味,這就是我所講的」天人合一」。不僅有」自然的人化」,而且還有」人的自然化」。這恰好是儒道互補的中國美學精神。
我講的」天人合一」,首先不是指使個人的心理二首先是使整個社會、人類從而才使社會成員的個體身心與自然發展,處在和諧統一的現實狀況里,靠人類的物質實踐,靠科技工藝生產力達到極大發展和對這個發展所作的調節、補救和糾正來達到。
形式美及其一般規律或特徵,盡管本身是自然界的規律及現象,卻又正是人類通過生產-生活實踐把它們從自然中抽離出來的。
」抽象」表現的是對生命和現實世界的隔離、否定,是為了消滅具體時空以求超越有限,是對永恆的追求,是人與世界關系的緊張、收縮和內在化。
作為真正藝術的原始紋樣、裝飾,並不是模擬自然的動植物,也不是知性的象徵符號,而是直接與心靈對應的」抽離」。這種」抽離」在於掙脫現實世界及自然事物的變動不已和有死有生的生命,以得到寧靜、永恆、幸福的絕對、必然和法則。這就是」抽象」的形式美的根源。
原始陶器的抽象幾何紋飾,它實際表現的是一種穩定性、程序性、規范性的要求、實現和成果。
外在自然世界的雜多、變換、混亂、無秩序,通過這種活動,獲得了整理、澄清和安頓,使自然界的規律性和程序性日益呈現出來,而且成為人的意識對象。各種形式結構,各種比例、均衡、節奏、秩序,亦即形成規律和所謂形式美,首先是通過人的勞動操作和技術活動去把握、發現、展開和理解的。它乃是人類歷史實踐所形成的[感性中的結構,感性中的理性]。它們是[有意味的形式]。
人在這形式結構和規律中,獲得了生存和延續,這就是人在形式美中獲有安全感、家園感的真正根源。
[自然美]
自然美是美學的難題。
只有認為自然美的本質仍然來自客觀的社會生活、實踐,才是正確的道路。」美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說。
」自然的人化」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涵義。
通過勞動、技術去改造自然事物,這是狹義的自然人化。廣義的」自然的人化」是一個哲學概念。指的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尺度,指的是整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和自然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改變。
和諧、小巧、光滑、對稱是掌握了的規律性。不和諧、巨大、雜亂在這里也是作為一種掌握了的規律性。還有人經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釋為比擬性的,將自然對象作為人格的理想等等。這是康德講的」道德的象徵」。
自然美恰恰相反,真是形式,善是內容。
狹義的」自然的人化」是廣義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礎。原始人為甚麼不能欣賞山水花鳥,就是因為當時狹義的自然人化水平實即生產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關系不存在那廣義的自然的人化。
」究竟有沒有純粹的形式美?」
可以說有,因為的確有為全人類共有的形式美,它是超時代、超階級的;但也可以說沒有,因為的確沒有脫離整個人類歷史的形式美,沒有人類社會,形式美是不存在的。
[人的自然化]有三層意思。
一是人與自然界的友好和睦,相互依存,不是去征服、破壞,而是把自然作為自己安居樂業、休養生息的美好環境。
二是把自然景物和景象作為欣賞、歡娛的對象,人的栽花養草、遊山玩水、流連景觀、投身於大自然中,似乎與它合為一體。
三是人通過某種學習,如呼吸吐納,使身心節律與自然節律相吻合呼應,而達到」天」(自然)合一的境界狀態。
」人的自然化」是情感(心理)本體的建立,中國古代對上述三層涵義的」人的自然化」及它的」天人合一」觀念,對走向後現代的社會,可以有參考借鑒意義。
科學世界與客觀世界到底是甚麼關系?是否就是簡單化的直接的對應、反映關系?看來不是。
彭加勒(H.Poincare)說,」發明就是選擇」,選擇不可避免地要受感情的影響以及支配,其中包括科學上的美感。
抽象總是一種簡單化的手段,一種新的美則表現為簡單化的結果。
」通向美的問題」和直覺正是他們所發現或引導他們去發現科學的真理,愛因斯坦把這叫」自由的創造」,我們把這叫」以美啟真」。
因為世界上的事物有許多相同的結構,他們相互對應、同形同構,有些是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只能用理知直觀,即通過科學美而感受到和發現它。
一、基本概念(識記)
1.美和美的東西:
(1)美是構成美的東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質和普遍規律,也即美的本質,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須具有的某種質的規定性,是美的東西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依據。(2)美的東西是指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各式各樣的美的事物。
2.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本質問題的探討:
(1)從事物客觀屬性中去探求美
代表人物有:
a.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和亞里士多德。
b.古羅馬的西塞羅。
c.中世紀的塔塔科維茲和阿奎那。
d.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
e.18-19世紀的荷加斯、博克和費希納。
(2)從客觀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a.最早提出理念說的柏拉圖。
b.羅馬時代的普羅提諾。
c.黑格爾
(3)從主觀的心意狀態中尋求美
a.休謨。馬歇爾的美在愉快說
b.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的美在無意識的慾望說
(4)從事物之間的關系中探求美
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狄德羅
(5)從人類社會生活本身探求美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車西尼雪夫斯基。
(6)從社會化了的人的審美實踐活動中求解美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馬克思。
3.人的本質屬性:
(1)對美的本質問題的求解,有賴於對人的本質的哲學把握;對美的邏輯性建構,應奠基在對人的本質屬生的邏輯界定上。
(2)人的本質屬性至少包括:
a.自然的屬性,也就是物質性和動物性。
b.人是一種有意識的類存在物,精神性和社會性是人的更內在的本質屬性。
c.無論是自然性和社會性,還是物質性和精神性,它們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地存在於一定的歷史條件之中,所以,歷史性和歷史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又一重要特性。
(3)作為審美關系的主體的人,其本質屬性的系統化預設表現為自然-精神、個體-社會、歷史-文化這樣三個主要邏輯層面或邏輯要素之間的整合。而這三個邏輯層面的系統整合,就在總體上顯現出人的本質屬性。
(4)馬克思主義的美學思想體系就建立在這種全面的、完整的人的身上,所以,通過對人的本質屬性的邏輯性建構,由此而達成對人的本質的系統化理解,就為更高層次上的美的邏輯性建構鋪設了哲學基礎。
4.多層累的突創
(1)美的創造是一種多層累的突創,這是有關美的創造問題的一個重要理論。
(2)基本含義:
a.從美的形成來說,它是空間上的積累與時間上的綿延,相互交錯,所造成的時空復合結構;
b.從美的產生和出現來說,它具有量變到質變的突然變化,我們還來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一下子整個地抓住我們。
5.美的形成和創造所依賴的基本層面:
(1)自然物質層:審美對象各種物質屬性的復合,這是形成和創造美的基礎,說明美雖然不是某種固定的物質屬性,但又不能離開物質屬性。
(2)知覺表象層:知覺是感覺的復合,表象是感覺形式的復合。知覺表象是客觀事物各種屬性、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整體的反映,它把個別與一般、感性的知覺與理性的認識、客觀的現實與主觀的感情統一起來,使客觀的、本來只具有自然物質屬性的感覺形象轉化成人化了的感覺形象。在知覺表象這個層次,客觀已經在向主觀轉化,物質已經在向精神轉化。它是客觀與主觀、物質與精神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契機。
(3)社會歷史層:人類的審美感覺既離不開歷史的文化傳統,又離不開社會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可以說,社會歷史層是制約和影響美的形成和創造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4)心理意識層:意識指的是人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所展開的主觀方面的心理活動。人作為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既有個人的心理意識,又有社會的心理意識。美的形成和創造都離不開意識和無意識,它們是審美活動中主觀方面的構成因素。承載著這些因素的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在特定的條件和時空關系的作用下相互交融和滲透,於是就形成和創造了美。
(5)在上述四個層面中,自然物質層決定了美的客觀性質和感性形式,知覺表象層決定了美的整體形象和感情色彩,社會歷史層決定了美的生活內容和文化深度,而心理意識層則決定了美的主觀性質和豐富復雜的心理特徵。
(6)正是由於美一方面是多層因素的積累,另一方面又是突然的創造,所以美能把復雜歸於單純,把多樣歸為統一,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充滿生命的有機的整體。它既有內容又有形式,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正因為美是各種因素多層次多側面的積累,所以,我們就不能把美簡單化,也不能把美固定化,認為美的永遠是美的。與傳統美學相反,我們應當把美的形成和創造看成是由多層次的積累所造成的一個開放系統,把美看成是一個在不斷的創造過程中的復合體,一個處於恆變恆新的創造之中的開放性系統。
二、基本理論
1.美和美的東西之間的差異
(1)任何美的東西都只能說明它本身的美,卻不能說明其他東西的美。如,漂亮小姐只能說明漂亮小姐的美,卻不能說明漂亮的母馬的美、漂亮的湯罐的美。
(2)美的東西都是相對的,隨著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如上海東方明珠塔或廣西桂林山水的美就會因氣候條件和人的心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美。
(3)美的東西不僅是漫無邊際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紅顏與白發,大海與小溪,都各自有著獨特的美。
(4)美不是事物的某種物質屬性,本來就不是一種東西,因而無法把美當成是某種美的東西。美雖然具有一定的物質條件,但美卻不只是某種固定的物質條件,我們不能用某種固定的東西、固定的味或色或聲來說明美,因此,美不是美的東西。
(5)在現實生活中,美的東西還往往與可欲的東西混淆在一起,而美雖然與可欲有某種聯系,但僅僅是可欲絕對不能成為美。
2.從事物的客觀屬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是什麼?其片面之處又在哪裡?從事物的客觀屬性中來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於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這一特點。因為,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是通過感覺器官來建立的,通過感覺器官來感知外物,必然離不開感性的形式。我們感知到一朵花的美,就是通過花的顏色和形狀來感知的。這樣,美離不開事物的客觀屬性,也就很自然了。但是,這一求解路徑也有其片面性,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脫離了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來談美的本質。當自然現象還純粹是自然現象,還沒有人化,沒有變成人的現實的時候,是談不上美的。對於人來說,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方才可能是美的,因此,當事物的客觀屬性和形象構成美的內容和形式的時候,它們不是從物理學的意義上或生物學的意義上來構成美的內容和形式,而是從它們對人的生活意義上來構成這一內容和形式。例如花,我們欣賞它的美,並不是欣賞它有多少花瓣、它的顏色的化學成分等,而是把它當成一個完整的具體的形象來欣賞它的欣欣向榮,它的顏色嬌艷,它的姿態妍媸等等。也就是說,美雖然離不開事物的自然屬性,但自然屬性本身卻不是美,美始終是一種社會現象。
(2)客觀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構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證符合形式美規律的事物就是美的。因為,同樣的形式也可以是構成不美或丑的因素。均衡對稱的東西,可以是美的,但不均衡不對稱的東西也未必不美。因此,僅僅從事物的自然屬性出發不能說它一定美。
(3)認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說法也不適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諸多事物的美。比如,人的美和藝術的美,如徒有外表和形式而缺乏內容就不美。
3.以黑格爾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命題為例,說明從客觀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的本質這一求解路徑的基本理論內涵。在西方美學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說的是柏拉圖。黑格爾繼承了柏拉圖關於理念的一些講法,也認為美是理念。但他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理念的性質,而且大大地發展了美是理念的理論,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的命題。這一命題的核心內容在於:
(1)現實世界是從理念世界派生出來的,或者說是理念的自我顯現,因此,只有理念是真實的,理念就是真。美作為一種理念,因此,美也是真。強調符合理念的真實性,這是黑格爾對美的第一個要求。
(2)單純是真實的理念還不美,還要理念直接呈現於客觀現實的外在現象中,顯現為感性的形象,成為我們感官感知的對象,這時理念才不僅是真的,而且放出光輝,顯出外形,變成美的。因此,美一方面是理念,另一方面還必須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例如,勇敢的精神是理念,但僅有關於勇敢的精神的概念還不成其為美,勇敢的精神還必須顯現為感性的英雄形象,這時才美。
(3)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它雖然分成理念和感懷顯現兩個方面,但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理念始終占據統治的地位。所謂感性顯現,只是理念的自我顯現,也就是說,理念為了實現自己,必然要把自己顯現出來,理念之所以要把自己顯現為感性的形象,完全是由於人們的精神和心靈需要在實踐的活動中,在改變外在事物的過程中直接實現自己、認識自己、創造自己和欣賞自己,而美和藝術的根本特徵就在於通過感性的形象來滿足理念這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說,使理念顯現為感性的形象。由於包括黑格爾在內的西方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提出的理念是超乎客觀現實之上而獨立存在的一種非物質性的精神實體,是現實世界的原型或本原,而現實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因此,從客觀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這一求解路徑的基本理論內涵也就是從抽象的精神存在物中尋找美。
4.從主觀的心意狀態中去尋找美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是什麼?與美的本質問題上的客觀論相反,堅持從主觀的心意狀態中尋求美的美學家,其核心的理論取向就是把美歸結為人的某種主觀的心意狀態,其代表性的學說有美在愉快和美在無意識的慾望等。把美歸結為愉快或無意識的慾望等人的心意狀態,看到了美與人的主觀世界之間的關聯,看到了美所具有的令人愉悅、能在情感上感染人的屬性,使美的本質問題的探討深入到了人的主觀精神世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這一求解路徑也會導致兩方面的結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區別;另一方面,由於各人的心意狀態不同,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以及所處的生存環境和人生經歷的不同,所以,各人都會從各自的心意狀態出發去衡量美,甚至會出現趣味無可爭辯的情形。於是,美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標准,而那此限於從人的主觀的心意狀態中探求美的西方美學家,最終往往會否定美的客觀標准。
5.中國當代美學家在美的本質問題上形成了哪些學說?其代表人物是誰?在我國當代的美學研究中,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從20世紀50-60年代起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從基本的傾向來看,在爭論中形成代表性學說可歸結為以下幾種:
(1)主張美是主觀的,以呂熒和高爾泰為代表。呂熒曾指稱美是人的概念,是人的社會意識,把美看成是主觀的,認為美是物在人的主觀中的反映,是一種觀念。高爾泰更是直接宣傳美是人的主觀感受。由於呂熒和高爾泰的觀點錯誤比較明顯,認同的人極少,影響也不大,在討論中很快就消失了。
(2)主張美是客觀的,以蔡儀為代表。他堅持美的客觀性,認為物的形象的美是不依賴於鑒賞的人而存在的;美的東西就是典型的東西,凡是典型的東西都是美的,美的本質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3)主張美是主客觀的統一,以朱光潛為代表。他所謂客觀,是指美必須以客觀的自然事物作為條件;所謂主觀,是說單純的客觀事物還不能成為美,要等客觀事物加上主觀意識形態的作用,然後使物成為物的形象,這時才有美,而這種物的形象就是藝術形象,因此,只有藝術有美,美只是藝術的特性,不是一般自然事物的特性,所以,研究美就不能脫離藝術來研究。此外,朱光潛還愈來愈重視生產勞動實踐,認為藝術不僅是實踐,而且就是一種生產實踐,這使得他對主觀的理解有了新的發展,把主觀理解為實踐中的主體,理解為主觀能動的主體。這樣,主客觀的關系變成了人與物的關系,發現事物美成了人對世界的一種關系,即審美的關系。在這里,主觀與人也差不多成了同義語。
(4)主張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一,以李澤厚為代表。他所謂客觀性,不是指物的自然性一或典型性,而是指物的社會性;所謂社會性,不是朱光潛那樣的主觀的社會意識或社會情趣等,而是客觀存在在社會生活之中的屬性。由於社會生活本身是客觀的,所以作為社會生活屬性的美,既是社會的,又是客觀的。客觀性與社會性,是美的二而為一、一而為二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強調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定義,認為美離不開人,離不開人類社會的生活。而且,美盡管是人類社會才有的產物,但它卻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李澤厚指出,美是蘊藏著真正的社會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形象(包括社會形象和自然形象),美是真理的形象。因此,美有兩個特點,從本質、規律和理想等方面來說,美具有客觀社會性的特點。從可感形態方面來說,美又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
6.美學界何以會出現否定美的可定義性的觀點?
(1)現代西方在美和藝術的觀念上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現代主義藝術創作行為的興起和不斷更迭,越來越多的人對藝術有了新的認識,在藝術觀念上發生了深刻變化,由於現代藝術以更為多元化的面目出現,藝術品與非藝術品之間的界限變得愈來愈模糊,所以,美學家要給藝術下定義就顯得異常困難。既然難以給藝術下定義,那麼,給美下定義自然也很困難,美學家幾乎不可能再用以往那種統一的美或美的藝術的概念來涵蓋現代藝術。
(2)現代藝術和美學理論的國際性以及不同文化區域和族群之間的文化傳統與對話,也促使人們放棄原先那種給美和藝術下單一性定義的做法。由於美和藝術在文化區域、族群和時空條件上有著異常復雜的存活機制,而且越到現代顯得越復雜,而且,隨著現代美學的國際化交流的日益廣泛,隨著世界各民族在美的觀念上的跨文化傳統的不斷推進,美的觀念上的差異性也將得到充分的顯現。這樣,要想以某種簡單化的原則把諸多差異性融匯在一起,試圖在美的本質問題上達成一個統一的定義,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7.對美的定義進行邏輯性建構的必要性。
(1)美的問題不僅是學理技術上的分析問題,更是一個關繫到整個人類情感和人生價值的問題,因此既需要對此作語義化的闡釋和結構性的分析,更需要作哲學性的思悟和領會。
(2)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對復雜事物的認識世界人類心靈的客觀需要。
(3)超越傳統美學中那種簡單地下定義的方法,揚棄現代西方美學中否定美的可定義性的思潮,在批判和繼承相統一的基礎上多層次多視角地對美的本質問題進行新的探索,就有望得出更為系統化和更具合理性意味的命題。
8.在美的觀念上要認識到美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
(1)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本質問題所作的一些探討,表現出明顯的形而上學觀念,這對美的本質問題的求解是不利的。在美的觀念上,應該打破傳統美學的一些形而上學觀點,轉而從變化,運動和多層次的結構中對美加以讀解。
(2)美不客觀事物的某種物質屬性,也不是人的某種主觀的精神屬性,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如客觀事物本身的某些品質和條件,人的品質、修養和水平等。是在人與現實之間發生審美關系的過程中,在人品與物品相互感觸、交往的過程中,所形成起來的某種具有客觀社會性和歷史性的價值。這一價值,是人的自我創造,也是人的自我實現。
(3)美在本質屬性上就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正因為這樣,我們在探討美的本質問題時,要充分考慮到美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多種層次來深究美的形成和創造。我們在探討美的本質時,也應該牢固樹立美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的觀念,而這一觀念的核心內涵就在於:美不僅由多方面的原因與契機所形成,而且在主體與客體交相作用的過程中,處於永恆的變化和創造的過程中,一句話,美的形成和創造,是許多規定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一。
Ⅲ 馬克思說過:「美感就是人在創造性勞動中感到各種本質力量能夠發揮作用的樂趣。」出自哪本書謝謝
馬克思的個人專著中並無,他的這句話是他人作的記錄,最早在中國的譯文是:
《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一)》P248頁
Ⅳ 營造美好生活,創造讀書校園800字
當前社會,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讀書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今年以來,我校結合學習《給教師的建議》,將「鍛造學習型教師、培養讀書型學生、構建書香型校園」確立為學校的辦學特色,積極實施文化立校、讀書興校戰略,在倡導讀書學習、培養師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上下功夫,精心打造書香型學習型校園,實現了師生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雙提高。 讓讀書成為習慣 作為有豐富教學實踐的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高度重視讀書。他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談得最多的是讀書。我粗略統計了一下,約有四分之一的文章涉及到讀書。其中,專門論述讀書的文章就有八篇。他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指出:「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他要求學生「每天讀書,哪怕一天讀兩頁也行」。可見,讀書在蘇霍姆林斯基眼裡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然而,由於受某些消極因素的影響,當前社會上新的讀書無用論思想抬頭。在學校,集中表現在有不少教師除了只讀教材和教參兩本書以外,很難看到有誰專心致志地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志。不願讀書、不愛讀書、甚至厭惡讀書的學生佔了不小的比重,不少學生把讀書看成一種負擔,僅僅為了考高分而讀書。這與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為徹底轉變這種消極局面,真正讓學校「成為書籍的王國」,讓每一位師生都能夠「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的學習理念,倡導師生讀書學習,養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在我的讀書筆記第一頁中,我寫了這樣一句話:培養一個好習慣,去除一個不良習慣,也許你的人生從此就會改變!為引導師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學校出台了《洪凝初中創建學習型校園實施方案》,制定了《教師理論學習管理制度》,把讀書學習納入教職工業務理論學習計劃。成立了教師讀書會、學生讀書會,研討讀書經驗,交流心得體會。堅持逢會必講,每次班子會都研究的第一件事就是讀書,每周國旗下的講話、周前會反復強調讀書學習,從思想上進行高密度灌輸讀書理念。
Ⅳ 翻譯英文句子 這是一本好書.希望它能幫助你們走出困境,重新創造美好生活.
It's a good book . I hope it can help you out of your predicament and creat a better life .
Ⅵ 為什麼他這么多人說讀書好,推崇讀書,世界美好是書創造的嗎,是實踐勞動者創造的,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大部分讀書的人能做大事,當然也有小部分不讀書的人做了大老闆。不能 這樣說讀書就一定如何。 但是大體來說,不一樣的生活是因為興趣不一樣吧。
Ⅶ 淺談如何創造書法藝術的意境之美
可以這樣說,書法藝術是意識形態,意境是最高級的。但是,意境的表現就需要技巧,正是:技近乎道。因此,先技後意,技意結合方為上品。
Ⅷ 蘇美爾人是如何創造楔形文字的
位於西亞的兩河流域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人類最早文明的誕生地。兩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它們都發源於土耳其境內,流經伊拉克後進入波斯灣。兩河流域一向有「西亞走廊」之稱,古希臘人稱其為「美索不達米亞」,它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兩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是蘇美爾人。5000多年前,蘇美爾人就會燒制陶器了。他們製作的彩陶色彩鮮艷奪目,人們生活用的酒杯、油缸、爐子、燈盞幾乎都是彩陶。
經過漫長的勞動與生活,勤勞的蘇美爾人在圖畫文字基礎上創造的楔形文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一個由音節符號和音素符號組成的集合體,總共有350個。最初這種文字是象形的,假若要表示復雜的意義就用兩個符號合在一起,例如「牛」加「山」,就是「野牛」;「眼」加「水」就是「哭」等。
隨著文字的普遍使用,一個符號又代表了多種意義。因為蘇美爾人通常用平頭芒稈在未乾的軟泥版上印刻出字跡,筆道非常自然地由粗到細,像木楔的形狀一樣,因而得名。最初,蘇美爾人把楔形文字刻成直行,自右上方下行,但很不方便;後來便改為每行由左至右,各行自上而下的書寫順序了。
人們所讀的「書」也是用泥板做的,每塊泥板重約1公斤;刃頁的「書」就重50公斤。平時,這種「書」都是有規則地擺放在特製的木架上,學習時才把它從木架上搬下來,學完後再搬回原處。那時候,讀書也是個「力氣活」。泥板上有細繩劃好的一行行格子,以保證字刻寫得整齊。刻好字後,再把它放在火上烤乾,一頁「書」便製成了。
蘇美爾人的學校主要培養書吏,學生都須是貴族子弟。學校一般附設在神廟里。
楔形文字後來流傳到亞洲西部的許多地方,它給人類文明作出過重大的貢獻。公元前2007年,蘇美爾人的最後一個王朝衰亡之後,巴比倫王國把這份文化遺產繼承了過來,並且有了更大的發展。
兩河流域的人民還發明了最早的陰歷。古巴比倫人根據月亮圓缺的規律測定,一年分12個月,每月以剛剛露出月牙來的這一天作為開端,以月亮最圓的一天作為月中,以月亮又變成月牙的那天作為一個月的終結。這樣,一年中便有6個月為30天,6個月為29天,一年共有354天,比太陽年365天少11天,過兩三年後就差一個月。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聰明的巴比倫人為此想出了設置閏月加以調整的辦法。閏月加在6月和7月之間,叫做「第二愛路爾月」。但兩河流域的天文知識與占星術緊密相連,所以帶有許多迷信成分。
在建築上兩河流域也非常聞名。居住在那裡的蘇美爾人發明了拱門、拱頂和穹隆結構,並經常用於陵墓和房舍的建築之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宮里的「空中花園」。由於兩河流域的石材十分缺乏,建築材料一般都採用生磚(土坯),所以不能像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廟那樣堅固耐久,長久保存。但從它的斷壁殘垣之上,仍可窺視出當年歷史的印跡。
在發明了文字之後,人類記錄歷史、交流思想就不再藉助於結繩記事,而用書寫出來的文字。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並不斷地改進這種古老的文字,經過1千多年左右的演變,到了公元前2000年前後,楔形文字已經流傳很廣。
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含有字母文字的因素,在幾百個音節符號中,已經有了與母音符合的幾種字母的符號,不過它還沒有發展到拼音文字的地步。由於它語法規則復雜,學習使用難度大,所以在使用了2千年之後,於公元前後,楔形文字被先進的字母文字所代替,沒有人再使用它,從而形成死文字,淹沒於歷史古跡中。直到100多年前重新發現,又經過學者的幾十年研究,才於19世紀中期重見天日,成為發掘古代兩河流域歷史文化的珍貴史料。
Ⅸ 創造耶魯基金增長200億美元奇跡: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創造耶魯基金增復長200億美元奇跡:制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2007年3月,我奉命組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中投公司」),隨後高級管理團隊陸續到位,經過半年的緊張准備,中投公司終於在9月29日正式成立。從公司組建開始,我就要求每一位高級管理團隊成員都要認真學習、研究大衛?史文森先生所著《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第一版)。我為什麼這樣要求,原因在於這本書是我們能夠見到的闡述機構投資管理最好的著作,是大衛?史文森先生及其團隊管理耶魯捐贈基金近三十年來取得卓越業績的實踐總結。通過嚴謹的組合管理模式,使得耶魯捐贈基金經受住了市場波動的多次考驗,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
其他機構投資者也紛紛效仿耶魯捐贈基金的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模式。中投公司的使命決定了它必須逐步發展成為積極的組合投資管理者,「而這本書介紹的框架僅適用於那些有資源、有毅力去攀登高峰,並力爭獲得風險調整後的超額收益的投資者」。
中投公司作為主權財富基金,與捐贈基金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性質上看中投公司實質上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