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人性」
人性,實在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答案眾多的話題。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他們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起因則在於反對封建制度對個性的束縛。
我對此的心態則是:那麼多大學問家對人性都未能給出一個公認的答案,以我等之能當然更是望塵莫及;可既然已經有那麼多答案,再來一個嘗試又有何妨?
我探討人性的目的在於:如何更好地解釋、激發、引導、組織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實現人類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別人對人性是怎樣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義來界定人性:
人性就是從根本上決定並解釋著人類行為的那些固定不變的人類天性。
顯然,這種人性具有對人類的普遍適用性,並在深層制約著人類行為。此種人性,與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稱作「人類的天然法則」更為確切。
一、人性存在嗎?
(一)同類是否有其共同的本性?此種本性是否是抽象的、普遍的?
對此,人們可能永遠也難達成一致的認識,但我的理解則是:同類的確有其共同的本性,這種本性是普遍的,卻不是抽象的。正是這種普遍的本性,制約著它們「選擇」其生存的方式。
放眼看來,歷史、現實乃至將來的每個具體的個人、團體、階級、民族、國家等等,無一不表現出它們各自的特點。既然如此,怎麼會存在一個制約他們行為的普遍人性呢?看起來好像很荒謬。
可是,如果你只關注參天大樹的樹葉,你就不會發現樹葉長在樹枝上;如果你只看到某個樹枝,你就不會發現樹枝之後的大樹枝。只有順葉尋枝、順枝尋干,你才能最終發現:原來都源自樹干。再推而廣之,原來都來自樹根、來自大地、來自銀河系、來自宇宙……
如果用研究宇宙的方法以及由此獲得的知識來研究樹葉,的確很可笑;然而,如果只看到樹葉卻否認它們都源自樹干,同樣可笑。研究哲學的人不可能用他們的哲學知識研製出高性能電腦;但研究電腦的人也不應否定哲學研究的必要。蓋目的、角度使然。
不同的觀察角度、研究目的,不但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但用此種角度、目的來否定另種角度、目的,用此種角度、目的得出的結論來否認另種角度、目的得出的結論,則是荒謬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必要的目的,選擇合適的研究方式和角度。
(二)人類是否存在上述理解的普遍人性呢?是。
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
我則以為,不同的階級確存在不同的行為特徵、價值觀、乃至信仰等等,如果我們僅從這個層次考察人性,則人性必然因其階級性而已,由此,這種層面上的抽象人性的確不會存在。可是,如果再深究幾步,從更原始的地方尋找:難道這些表現為不同階級性的人性就不存在某些共性嗎?一個淺顯的道理是:任何存在物,只要作為類而存在,總會具備某種共性的東西。人既然作為類而存在,那麼,它必然存在共性,而且,在這些共性中,總有某些或某個主要方面在根本上主要地決定著人類行為,從而構成可被稱作人性的東西。由此我以為,普遍人性的確存在。
千姿百態的世間萬物都有它們的原始基礎,活脫脫的社會意識都最終受制於社會存在,作為同類的人,難道就不存在一個共同的人性嗎?
二、人性是什麼?
讓我們按以下思路來探討:
先來考察物(包括除人之外的低級動物)是否有性。我認為是有的:物雖無靈卻有其性,物之性(物性)就在於「求我生存」。一個簡單的邏輯是:存在物的本性如果是為了不存在,那麼這種存在又是如何「存在」出來的呢?為何鮮花芳草不生長在沙漠?為何蒼蠅要長那樣的眼睛?為何「兔子不吃窩邊草」?為何狐狸要吃雞、老虎要吃人?為何……窮究而論,全在於它們要求生存。物的這種「求我生存」的性質就這樣內含在萬種生物之中了,它是物類固定不變的天性,並從根本上決定、解釋著物類「行為」。所以,物性就是求我生存。
人是從物梯次進化而來的,此種簡單的事實決定了:人性必然與物性有相通之處,因此,人性應當與「求我生存」相關聯。然而,那個代表著物性全部內容的「求我生存」,對人來講卻遠遠不夠了,因為人與物有著本質的不同。
前面我曾經探討過,從本質存在意義上看,人就是一種能動之物(此「物」以肉體組織作為表現形式);人與物的最本質區別就在於人的能動(人與生俱來並為其所獨有的那種具有明確目的的創造性精神)。由此決定了:人類固然要追求生存以實現其肉體組織的存在,但它同樣要追求精神實現以實現其能動的存在;而且,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與表現為肉體的物質存在相比,實現和佔有人類的能動本能將日益重要,甚至會成為「全面佔有人在」的主要方面。既然如此,單純一個 「求我生存」 (它只能滿足人類肉體需要)非但不足以說明人性的全部,而且,隨人類的發展及其生存條件的逐步改善,它在人性中的份量必將日益減小。舉個例子:你讓豬吃飽喝足了它就睡覺,人呢?你讓人吃飽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實實」地睡覺嗎?
那麼,「全面佔有人類本質存在」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就是人的能動本能和肉體組織同時得以協調地實現,甚至就是簡單的「物質和精神產品極大豐富」。
首先,肉體組織的實現相對簡明一些,只要具備足夠的生存和延續條件就夠了(附議:告子的「食色性也」竟然令孟子也無力反駁,我卻可以不自量力地告訴他:食色的確是人性,但不是人性的全部)。
其次,要全面實現表現為精神的能動,則相對復雜些,因為它需要兩方面條件:其一,能動首先是一種待滿足的精神,需要資其享用的產品。例如,你沒有給音樂愛好者提供美妙的音樂,他就不會滿足。其二,能動更是一種創造精神,它需要可以施展創造的環境。例如,你給創作者設置很多條條框框,他也不會滿足。
上述兩個方面以及能動實現的兩個方面,都是相互關聯的:沒有生存及其延續,則沒有能動,而能動的發揮又給生存及其延續創造更好的條件;沒有良好的能動環境,就不會有豐厚的精神產品,而精神產品的豐厚又可為能動的發揮創造條件。唯有將它們配套協調地創造出來,才能健康地發展人類自身。
如果用「幸福」一詞來表達人在所自然產生的這種雙重需要,那麼,我們就可以說:
人性是什麼?答曰:求我幸福。
就這么簡單嗎?就這么簡單。這樣一個簡單的「求我幸福」,恰恰是人類固定不變的天性,並從根本上決定、解釋著人類行為。所以我們說,它就是人性。甚至可以說,「求我幸福」這條人性法則不但支配著迄今的人類史,將來依然如此。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解答太過淺顯。但細而究之,它實際上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讓我們來看。
三、人性和人在
人和物的本質性存在(我們分別稱之為「人在」和「物在」),與人性、物性之間有著什麼關聯呢?
存在之物必然會求其存在的持續,這就是物性;同理,存在之人也必然會求其存在更加美好地持續,這就是人性。所以,人性、物性不過是人在和物在的外在表現和必然要求而已。
從另個角度看,如果沒有那種「求我生存」的物性,存在之物如何得以存在呢?又如何保證它們的持續存在?同理,如果沒有那種「求我幸福」的人性,人類也無法存在、無法持續存在、無法更好地存在。因此,人性、物性又是人在、物在的存在基礎。
如果非要追究人在和人性、物在和物性誰先誰後,我想是不能得出答案的,因為這樣的追究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為性和在,渾然一體地統一存在於每個存在物之中:如果我們從存在角度考察自然萬物(包括人類),我們看到的便是「在」;如果我們從自然萬物怎能存在、如何存在的角度來考察,我們看到的便是「性」。出發點不同而已。
如果認為「在」只是一種對存在的體認,那麼,「性」就是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法則。
四、人性和能動
我們知道,除人之外的任何一物,從存在意義上講,不過是一種物質實在而已。然而,人卻在表現為物質實在的同時,更表現為他所獨有的能動存在。所以,從存在意義上講,能動是人區別於它物的最本質特徵。
除人之外的任何物,其性就是「求我生存」。然而,人的能動本能卻使得人性不再簡單地表現為「求我生存」,而是表現為具有更豐富內容的「求我幸福」。所以,從人性意義上講,能動還是人性區別於物性的最本質特徵。
能動本身是構成「求我幸福」這種人性的重要基礎;但是,能動本身又可以使這種人性有著迥然不同的現實表現。
從人在意義上看,「求我幸福」必然要實現它自身。由此:
可將由「人在」所決定的「求我幸福」稱作「自在人性」,它是「人在」的必然要求,不但是「合理」的,也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可將因能動的作用而改變了的「自在人性」(表現為不同的人格)稱作「自為人性」,它的根源雖仍在於人在,但其內容卻隨人的意志(能動)而轉移、受其影響而改變。
可將人性在現實中的實際表現稱作「現實人性」,它的內容就是自在人性和自為人性綜合形成的。
無論是自在人性、自為人性還是現實人性,其根本方面都是相同的,就是「求我幸福」;然而,其外在表現則可能迥然不同,並通過「求」的不同方式和「幸福」的不同內容表現出來。
(二)無論是「求我生存」還是「求我幸福」,其中的「求」字只是說明了存在物的實現要求而已。
有意識、有能動的人類創造出了這個「求」字,同時也賦予它以「意識」的、主觀的色彩。在這里,我們給它以更寬泛的意義。
對無靈物而言,「求」就是「選擇」,就是某種存在物與大自然之間的相互選擇。沙漠如果選擇森林,便毀滅了它自身;反之,森林如果選擇沙漠,後果是一樣的。結果,它們便互不選擇,為了自身的存在而已。什麼是造物主的神奇?求我存在而已。顯然,這種選擇是沒有「意識」(這個人類所造名詞)的,然而,它又是有「意識」的,這種意識就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運動規律,不妨將之稱為「自然意識」。
當我們用「求」字來分析有靈物的時候,便開始感覺到「順理成章」了,因為「求」在這里代表的意思,越來越接近於人類用這個「求」字所想表達的含義:「求」就是「尋找」。天氣寒冷之後,大雁便往南飛。僅此一例,足以顯現了南飛背後隱藏著的「大雁之性」。
我們的目的,根本就不在於深究人之外的物性。以上的分析,仍在於為了分析人性。人,這種最高級的有靈動物,他們的「性」及其實現,又是怎樣的呢?在能動的作用下,自在人性會怎樣地演化為自為人性?又演化為怎樣的自為人性呢?
五、人性和社會性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時代、開始意識到研究自身以後,他們所面臨的人類,無一不處在有機的社會組織之中。很自然地,他們便由此得出結論:人天生就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馬克思就曾這樣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固然,「人天然地是一種社會存在物」這是現實。但是,僅僅描述這種現實好像是不夠的,更不應因此就把社會性當作人性。這是因為,人的社會性只是告訴我們:人只有依靠社會才能生存和發展。而我們關心的卻是:人這種存在物為什麼是社會的、他們在社會中是用何種行為以及為什麼用這種行為來生存發展的。一個「社會性」只是指出了問題本身,而沒有告訴我們它的來由。因此,我們應當追究三個問題:
什麼目的使人類組織在一起?
什麼能力使人類能夠組織在一起?
如何才能使他們更好地組織在一起?
我之所以探討人性,就在於想探討這三個問題,更在於想探討最後一個問題。
通過對人性的考察,似乎 「求我幸福」正是那些問題的答案。
(一)先看第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組織在一起?
如果從存在意義上看,人與世間萬物都不過是一種存在而已。存在物必然會求其存在,人是如此,人外萬物也是如此。
如果從現實表現來看,「求我幸福」這樣的「自在人性」,從根本上制約著人類行為的出發點:為己而非為人。人如此,人外萬物亦如此。
可是,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猛不如虎、殘不如狼。人類生理條件(表現為物質存在)的天然不足,使他們那種這種本質上為己的人性在實現自身的過程中,必然會首先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天然矛盾:單純的「為己」總不能圓滿地實現為己;如果一味遵循「為己」的動機而發出單純「為己」的行為,非但不能求幸福,甚至連「求生存」都成為問題。那麼,他們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也即,我們的同類究竟用何種方式,才能使其在萬物求我生存的競爭中取得主動、更好地存在、求得幸福呢?群也。
生存的選擇、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告訴他們:唯有群、唯有結合成有機的組織,將不同個體的力量有機地集成為一股集體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謀求生存、更好地實現人性。
由此可見,正是「求我幸福」這樣的自在人性,才是人類結成組織、進而組成社會的根本原因。
從另種角度看,人類也唯有組成社會,才能保證人性的實現:自從人作為類存在以來,甚至在人類存在以前的進化過程中,他們的「群性」(社會性)就一直伴隨著他們,並成為他們得以存在的最為重要的條件。更何況,成千上萬年的組織生活、社會生活,使得後人自誕生之日起,便處在有組織的生活之中。這種組織性、社會性又反過來足夠強烈地影響、促進著人類本身,以致我們離開社會就無法研究人,離開人的社會性就無法討論人性。所以馬克思說,在其現實性上,人的本質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固然,人性必然會引發出人的社會性,人的社會性也自始至終、隨時隨地在深刻影響著人性,它甚至就是人的現實性意義上的「本質」,是人區別與物的重要標志;但是,如果從人的存在意義上看、從人性的實現上看,社會性總不是根本目的,而只是實現人性的手段。僅此而已。無論人的社會性對人的誕生、存在和發展產生多麼強烈的影響。
固然,如果我們抽掉人的社會關系,人肯定不成其為人;但是,如果人的那種本質存在(能動之物)已經「不存在」,那麼,人的社會性、他那種種復雜精妙的社會關系、他的一切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曾經分析過,人類的社會出現異化,原因很多,但把手段當作根本目的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類怎樣才能組織在一起?
前已述及,人類組織在一起的價值目標是人性。可是我們卻同樣看到,人性實現的目標與手段之間天然就存在著矛盾:單純用「為我」的行為作手段,總不能有效實現「為我」的目標本身。因此,要想使人類組織得以維持下去,不但需要那個價值目標,還需要一種必要的能力:它使人類能夠協調那些相互矛盾著的眾多「為我」行為。從此種意義上講,這樣的能力同樣是人類組織得以存在的根本前提。那麼,人類有無此能力?這個能力來自哪裡呢?
為求我生存而群居、群生的物很多。我雖然沒研究過植物、動物,但按照我對物性的理解:如果樹木不結成森林(從而進一步造就和強化適合樹木生長的條件),也許很難保證單個樹木的存活;如果惡狼不成群覓食,可能就會被猛虎滅絕。(我在這里不得不用很多不可能存在的假設,也許是因為,我試圖在已經進化到現在的自然界中尋求它們內在的終極規則)然而,它們的組織卻都沒能發展到人類組織這樣的高級形態。其間的根本原因何在?
全在於它們沒有人類那樣的求生存能力:無論是獨來獨往還是結群謀生,萬物求生存的手段不外是依靠其存在所帶給它們的本能,在自然界中選擇、尋找而已。
人則不然。
我不去關注人類這個奇妙的東西是如何進化得如此高級,我只是看到:這類高級動物具備它所獨有的能動(那種具有明確目的導向的創造性精神);我不去關注這個能動是怎麼來的、由什麼決定的,我只是看到:
正是這個能動,使得人類為求其幸福可以向自然界去「要」。「要」,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通過利用工具、創造工具、發現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提高他們的勞動能力。二是它不但可以把人類組織起來,而且可以使他們的組織變得日益完善,以取得更大的組織效果。
正是這個能動,使得人類天然地具備了那種組織能力。能動的本能,不但使得人異於物、人性異於物性,更使得人性的實現異於物性的實現。試看:
六、自在人性和自為人性
我們必須注意到,人的社會性雖不能當作人性,卻會給人性以影響。人類組成社會之後,個體幸福必然與他人、群體幸福並存。既然每個人都是求我幸福,不同個體的幸福存在矛盾就使必然的可能。此時,求我幸福這種不變的、普遍意義上的、頗有抽象色彩和超驗味道的自在人性,將有著無限豐富的自然演變,其結果便是自為人性。
(一)當人類面臨異類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類幸福」;當一國面臨另國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國幸福」;當一族面臨另族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族幸福」;當一階級面臨另階級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階級幸福」;當一團體面臨另團體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團體幸福」;當一家庭面臨另家庭時,求我幸福表現為「求我家庭幸福」;……最終,當本人面臨他人時,求我幸福才表現為「求己幸福」。
從此意義上講,抽象意義上的全人類幸福如果存在,其根本基礎在於每個人類個體的自我幸福;超階級的人類之愛如果存在,其根本基礎在於人類的自我之愛。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正是這種存在於每個人類個體的自我幸福和自我之愛,才會產生更廣范圍、更高層次的人類幸福和人類之愛。
(二)其次,人類組成社會後,由於需求與可能之間存在矛盾,每個「求我幸福」的行為之間,便必然會存在矛盾、沖突。因此,自在人性為了實現自身,便不得不採取不同的實現形式,而能動本能又使人類有能力來完成這種對人性的影響。它在理論上有足夠的能力來改變自在人性的表現形式:
其一,它可以使人類認識到,只有付出勞動、創造財富、求得他人幸福和社會的共同幸福,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幸福;可以使人類為了實現自我而首先放棄自我、為了「為己」而首先「為人」。
其二,它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從而改變人類的幸福觀,可以使同樣的人性表現出不同的人格:既可以使「自在人性」得到良性引導,造就出「先人後己、先公後私、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高尚人格;也可以使「自在人性」肆意張揚到它的極端,造就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低劣敗類。
其三,它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社會強制力量,把人性強力約束在人類組織許可的范圍之內。
(三)自為人性的上述表現形式告訴我們:
1、盡管求我幸福的自在人性使人類行為動機從根本上定位在個體和局部利益上,但通過人類能動的疏導,卻可造就出良性的「自為人性」,從而使人類做出有利於他們整體的合理行為。
2、盡管人類能動可以造就表現為高尚人格的自為人性,而且,從價值意義上講,這樣的自為人性自然最有利於社會運作。但是,人類卻不能把它當作社會賴以運作的基礎,這是因為:首先,自為人性源於自在人性,而自在人性又定位在「為我」之上;其次,能動固然可以造就出表現為高尚人格的自為人性,但同樣也可能造就出相反方向的自為人性。
3、求我幸福是自在人性的自然表現,它無所謂善惡,或曰,它既可造就「善」、亦可造就「惡」,完全在於人的能動本能如何疏導它。這種人性實現的客觀邏輯,既為能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活動空間、提供了可以創造輝煌的無限機遇,也給它犯下各種錯誤准備了形形色色的陷阱。
至此我們足以看到:能動,使人從「自在之物」變為「自為之物」,使人在有別於物在、使人性有別於物性;但它的作用更在於:使人性的實現方式有別於物性的實現方式。
(四)由此,我便常常慨嘆大自然的精妙:她使得世間萬物按照她的安排自在地運行,總能保持一種精妙的均衡。
我又常常慨嘆大自然的吝嗇:一方面,她賦予人類以足夠的能力,把他們造就成一種「自為之物」,使他們運用自己的能力創造出輝煌的成就;可另一方面,她又沒有賦予人類以足夠的能力,致使他們總不能處理好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自為」的東西:人類如何才能更好地組織他們的行為呢?
自然的選擇總是那樣的合理:自然無為而已。人類的創造卻總非那樣合理:他們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卻帶來了大自然的報復;他們創制了各色的精神財富,卻也設下了形形色色的精神陷阱;他們設置了精緻的社會制度,卻也帶來了社會對個體的壓迫;……人類的社會總是在異化,總是那樣地處在沉醉狀態。
也許,聖經的原罪說,真的包含著深刻的寓意。
(五)但我同樣堅信人的能動:既然人類能破壞自然,也應能修復自然;既然人類使他們的組織出現異化,也應能克服這種異化。我們應當為此目標而努力,今代、後代、一代一代、直至人類的毀滅,總應為此而努力。
我之考察人在、我之考察人性、我之思考、我之努力,盡管十分弱力、乃至充滿荒謬,根本目標卻在於此。
(六)綜而論之:
當著自在人性要用具體的方式實現自身的時候,當著自在人性為了實現自身而使人類組成社會以後,存在意義上的「自在人性」則會必然地演化為內容豐富的、現實意義上的「自為人性」:
首先,自在人性在其具體實現過程中,自然會演變出更加豐富的內容。
其次,自在人性在其具體實現過程中,不得不必然地演變為不同的具體形式。這種「不得不」雖然是種「無奈」,但這種「無奈」同樣是人性的本然要求,因為唯有用這些不同的具體形式才能實現自在人性本身。
可見,就象人的能動必然會轉化為社會能動一樣,存在意義上的自在人性也必然轉化為現實意義上的自為人性。自為人性其實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自在人性的本然表現,二是能動本能對自在人性現實表現的影響。
七、人性的實現
(一)人性,是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轉移的:能動的力量雖然強大,但絕對沒有強大到顛覆人性的程度,因為能動正是造成那種人性的力量之一(沒有了能動,人則成了物,人性也就成了物性)。
人性,其實就是人在的自然要求:只有通過人性才能最直接、最完滿地實現人在;反過來,人性如果得以足夠伸張,人在必然會得以順利佔有和實現。
那麼,如何更好地實現人性呢?
物性的實現,主要是依靠物自身在自然界的選擇和尋找來完成的,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例如,芳草自然不會選擇沙漠,老虎餓了就去找食。
人性的實現則復雜化了,根本原因在於,人是一種能動之物:他固然可以通過到自然界去選擇和尋找來求得幸福,還可以通過自身能動本能的發揮,創造出自身的幸福來;而且,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人性的實現越來越依靠後者,乃至到了今天,我們幾乎都忘記了前種途徑的存在。既然人類更多地依靠創造來求幸福,那麼,如何創造?如何組織這種創造才能更有利於求幸福呢?這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三個問題:如何才能使人類更好地組織在一起。這也是我們做這種探討的根本目的。
我強烈地認識到,一個社會所推崇的目標(不是統治階級標榜的、而是全社會成員身體力行的目標)對其運作效果會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一個社會的實際奮斗目標與合理目標之間的吻合度,將直接決定著社會要素協調的性質和水平。那麼,這個合理目標應當是什麼呢?答曰:
求我幸福。因為:人是一種能動之物,人性就是「求我幸福」;人類組織起社會絕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實現 「人性」、進而實現「人在」的手段。任何一個社會如果不把那個目標當作它的目標,就有悖於人性,就有悖於「人在」的完滿佔有和實現。任何一個社會都應當以「求我幸福」作為唯一的合理目標,否則,必然帶來社會異化。
(二)「求我幸福」,這個唯一的合理目標,必然要通過某種手段來實現;而這個手段,又可能成為下一層次的目標。例如:迄今為止,人類為「求我幸福」,便要採取「發展物質和精神生產」這樣的手段;而為了物質和精神生產,便要採取手段「組織好物質和精神生產活動」這樣的手段;進而,為了組織好物質和精神生產活動,便要採取「建立社會制度」這樣的手段;依次類推。人類的整個奮斗活動,就這樣由一個「目標手段鏈」構成了。小到每個個體的行為,大到一國的國家行為,都可以用這個「目標手段鏈」來分析。
我們注意到,在人類奮斗的這個「目標手段鏈」中,卻存在著目標與手段之間的不協調。此種不協調是帶來眾多現實問題的根本原因。如何使每個層次的目標與手段之間充分協調起來,當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
(三)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是第三層次中存在的不協調:如何建構、運作我們的社會制度,才能更好地組織好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產活動?而其中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如何才能更好地組織好人類的行為。我曾經作過一個不太准確的比喻:一旦你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好比你擁有了一匹千里馬。餘下的問題僅在於:練習騎馬本領、尋找合理的目標方向。
那麼,如何才能組織好人類的行為呢?這實在是一個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的問題。不過,我卻以為,以上對「人在」、「人性」等問題的探討,可以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可資利用的思路或方式:社會運作的根本任務就在於,順應「自在人性」的本然要求,充分發揮人類的能動力量,塑造健康的「自為人性」-
2. 一個聰明人,不會讓友人在自己與利益中做選擇,而是竭力創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驗人性
既然知道這點就去把它做好咯!什麼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可以挽救回來,就去做啊!
3. 如果上帝化身成人來到人間,看見自己創造的人類為了權利 金錢 美色漸漸失去了人性,人類用給他們的智慧
我說他對,因為不善的行為就要修改。
我說他錯,因為毀掉人類的行為也是不善的行為。
學佛吧朋友,佛會給你究竟的答案。
4. 在聖經中耶穌的人性在創造世界之前存在嗎
按照基督教來說,耶穌與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所以耶穌即是上帝。人性是什麼?人性有是非善惡,有缺點優點。耶穌應該是有人性的大愛,又有神性的完美了吧,呵呵。
5. 愛人宏觀哲學思想理論中的人性解放理論是怎樣釋放人性中的創造性的
與愛人以外的同性或異性發生關系,都屬於「犯邪淫」,佛教引為「五戒」之一,堅決杜絕的行為,更何況是「性解放」?
6. 甘露 打造「愛·人性·創造」核心價值
深圳市甘露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創立於1997年,是中國珠寶首飾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及銷售服務等領域的先導之一。如今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生產加工基地和產品展示大廳,形成以「ADK愛得康」為主導的K金、鉑金、鈀金、珠寶鑲嵌首飾以及「玉龍山莊」翡翠、「塔獅珥」珠寶奢侈品等多個品牌的系列產品矩陣,形成了以批發、加工、連鎖加盟、直營為主的營銷體系。旗下擁有直營店及加盟店200多家,銷售網路覆蓋全國27個省市地區。同時,公司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加強與世界珠寶首飾權威機構的合作,成為世界黃金協會、國際鉑金協會和國際鈀金協會的指定供貨商。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鑒
憑借著全面發展的綜合實力,不斷創新的設計研發、嚴格優質的質量保證、親切貼心的銷售服務,甘露珠寶相繼榮獲了「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並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認可,獲得企業製造業信息化重點建設項目資助、企業回收系統技術改造項目資助,2008年成功躋身於深圳市工業500強之列。甘露珠寶還積極參與各項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以及聯盟標準的編制修訂,推動行業發展。
未來5年,甘露珠寶將樹立以「愛·人性·創造」為核心價值的品牌形象。通過與國際權威機構合作的全國性巡迴推廣、終端活動推廣、網路營銷創新等多種方式,建立更強大、專業、高效的品牌機制,提升品牌在終端領域的影響力。
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向高新科技產業轉型。不僅致力於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還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式控制制,降低能源消耗,為迎接「低碳」時代的要求而努力。
此外,甘露珠寶將全面打造李朗國際珠寶產業園,加強基地基礎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政策支持,為即將入駐的國內外知名珠寶企業解決後顧之憂。按照「資源集約化、經營規模化、運作產業化、銜接鏈式化」的國際經營理念,促進深圳品牌融合發展,帶動珠寶產業發展壯大。
7. 聖靈是基督其人(或基督人性)的創造者嗎
【來10:5】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回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答
主耶穌的身體是神(聖父)藉著聖靈預備的,具備完全的人性,但是,他的靈是三位一體神的第二個位格「聖子」,因此,具備完全的神性。
只要堅守【基本要道】就可以了,神學上的事情可以討論,但是,絕不應該陷入神學的迷思,因為,基督徒在世為人最大的使命是傳【救人靈魂的「福音」】。
8. 這個世界上,一些陳規陋據,一些條條框框,束縛人性,束縛創造力,阻礙社會發展。解放思想,解放一切。
本人QQ空間,大量聊天記錄,整理出來的文章。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看完30篇才有效果。 一貼見效。那不是醫生。是神仙。
9. 尊重人性創造社會需求怎麼寫/
台灣民法規定抄,撿到丟失物襲品之後,6個月內有人認領的,拾得人應將物品歸還,但拾得者可向失主索取物品價值十分之一的報酬。同時還規定,如果丟失物品的是貧困戶,這十分之一的報酬,還應減免。至於對方是不是貧困戶,報酬是不是可以減免,如果有爭執,這事可以上法庭解決。
這條法律的意義,就在於考慮到人性。佔有是人性中無法抑制的本能,但如果撿拾者能夠拿到報酬,而且還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這就彌補了撿拾者的巨大心理落差。
10. 為什麼孔子有那麼多等級觀念,限制人的創造力與人性的自由,中國人還那麼推崇他
其實樓主應該先抄審視一下自己的觀點。
古代中華文明最昌盛的宋代,那時候歐洲人還在中世紀的樹上摘果子吃,那時候中國的科學創新層出不窮,這是為什麼,並不代表孔子的某種觀點怎樣(或者說根本不是其本意),社會和時代即怎樣。
我覺得社會和時代的主要決斷者還是統治者和被統治之間的關系說起的。
宋以後:
元自然不必說:社會等級森嚴,這和元朝的政策有關系,當然他要利用孔子。
明朝,有一個小高潮,也就是鄭和大航海時代,這時候的中國人並不缺乏探險精神,你看看東南亞的華人有多少是當時過去的,此時皇帝開始專權,宰相的制度廢除(苗頭從元開始),這時候,孔子定要被利用。
清朝,異族統治中國,自然更要利用孔子了?
孔子偉大,你閱讀他的文章片段就可以知道,正因為他的偉大,古中國的封建王朝的力量太大,致使周圍沒有競爭的力量,沒有有效的競爭哪裡來的發展了?
就好像:中國有偉大的京杭大運河,哪裡來偉大的海運了?